CN114395943A -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5943A
CN114395943A CN202111524584.9A CN202111524584A CN114395943A CN 114395943 A CN114395943 A CN 114395943A CN 202111524584 A CN202111524584 A CN 202111524584A CN 114395943 A CN114395943 A CN 114395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er
unit
units
connecting piece
connec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45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启航
朱彬
张超永
孙立
李秋义
杨艳丽
张政
张世杰
叶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45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59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5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5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00Ballastway; Other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leepers or the track; Drainage of the ballastway
    • E01B1/002Ballastless track, e.g. concrete slab trackway, or with asphalt lay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3/00Transverse or longitudinal sleepers; Other means resting directly on the ballastway for supporting r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属于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包括沿轨道方向横向设置的两轨枕单元,两轨枕单元用于钢轨的承接,两轨枕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第一连接件为做中空结构,第二连接件套设在该第一连接件内,并且两连接件均与两端的轨枕单元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将两个轨枕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替换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形式,并通过将二者套设设置,二者分别与两端的轨枕单元连接,使得其中一个连接件与轨枕单元分离失效时,另一连接单元仍旧起到连接作用,确保两轨枕单元之间的相对固定,保证轨枕结构的稳定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其相较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避免了道砟飞溅的问题,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列车工作时速可达350km以上。
现有的预制轨枕结构中,主要有短轨枕、长轨枕和双块式轨枕三种,短轨枕造价低,但是轨枕之间无连接结构,导致轨道的几何形位保持能力差,无法满足高速轨道运行需求。长轨枕能够保证轨道结构的几何精度,轨枕排列的整体性较好,在小半径曲线地段轨道的精度也容易控制,但轨枕中穿过道床的纵向结构筋施工复杂,且轨枕内钢筋与道床的结合性能较差,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多,界面裂纹相对较多,道床的整体性能较差。
双块式轨枕主要是通过桁架筋连接两个混凝土轨枕块,使得轨道的几何形位保持能力强,道床的整体性能好。但是桁架筋主要采用钢筋通过机械或人工方式焊接成型,其工艺复杂、作业时间长,焊接量大,劳动强度高并且钢筋易发生锈蚀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用以解决现有双块式轨枕之间的桁架筋连接工艺复杂、工作强度大且容易锈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包括两成对设置的轨枕单元,两所述轨枕单元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两所述轨枕单元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分隔支架,所述分隔支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灌注有第一填充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贯穿两所述轨枕单元,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轨道两侧过轨管线的铺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灌注有第一填充料,所述第二连接件内灌注有第二填充料,且所述第一填充料与所述第二填充料为不同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单元两端还设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呈“Z”形,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其另一端呈钩状,并与所述轨枕单元内的加强筋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单元两端还设有固定肋板,两所述固定肋板套设在所述连接单元外周,所述固定肋板竖向设置且埋设在所述轨枕单元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轨枕单元之间设有三个并排设置的连接单元,且位于两侧的所述连接单元内灌注有混凝土,位于中间的所述连接单元内灌注有橡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轨枕单元之间设有三个并排设置的连接单元,且位于两侧的所述连接单元采用钢材制成,位于中间的所述连接单元采用橡胶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单元为H型钢、槽型钢、工字钢、方钢、钢棒中的其中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单元采用钢材、合金、PVC或改性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填充料和第二填充料为砂浆、混凝土、树脂或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枕单元的纵向两侧还设有凹槽,并在其底部布置有多个凸起结构。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通过将两轨枕单元之间的连接单元设置为两个连接件套设形式,将第一连接件设置为中空结构,其与两端的轨枕单元连接时相较于桁架筋具备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单元与轨枕单元之间连接更为稳固,并通过在第一连接件内设置第二连接件,利用第二连接件实现与两端轨枕单元的二次连接,二者相互独立与轨枕单元连接,即便其中一个连接件与轨枕单元分离时,另一连接件也可实现与轨枕单元的稳定连接,确保轨枕单元与连接单元的连接稳定性。
(2)本发明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通过分隔支架或第一填充料实现两连接件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贯穿两轨枕单元,并将第二连接件设置为中空结构,使得轨道结构两端的过轨管线可通过该第二连接件完成穿设,使得过轨管线不需要通过道床之间的伸缩缝进行铺设,并且第二连接件能够在过轨管线外部形成保护结构,确保了过轨管线的稳定使用。
(3)本发明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通过将两连接件均设置为中空结构,并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灌注第一填充料,在第二连接件内灌注第二填充料,通过第一填充料与两端的轨枕单元形成整体,确保该轨枕结构的搬运和使用稳定性,第二填充料采用轻质材料,在轨枕结构整体强度保证的情况下,可适度降低轨枕结构的重量。
(4)本发明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通过在连接单元两端设置第三连接件,并通过第三连接件的钩状端部与轨枕单元内部的加强筋固定连接,保证了连接单元与轨枕单元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其次,第三连接件呈Z形,使得其在横向上能够承力,以避免轨枕单元与连接单元之间横向拉裂,确保二者的连接稳定性。
(5)本发明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通过在轨枕单元之间设置三个并排设置的连接单元,通过两侧的连接单元与两端的轨枕单元连接为整体,保证其整体连接强度;并通过中间的连接单元作为承力结构,保证其具备一定韧度,用以承接外部压力和拉力等,确保两轨枕单元的相对固定,保证轨枕结构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连接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一种轨枕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1、轨枕单元;2、连接单元;
201、第一连接件;202、第二连接件;203、分隔支架;204、第三连接件;205、固定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申请中的横向是指轨道结构延伸方向垂直方向,纵向是指轨道结构延伸方向,竖向是指竖直方向。
实施例: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包括沿轨道方向横向设置的两轨枕单元1,两轨枕单元1用于钢轨的承接,两轨枕单元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单元2,该连接单元2包括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且第一连接件201为做中空结构,第二连接件202套设在该第一连接件201内,并且两连接件均与两端的轨枕单元1固定连接。
在常规的双块式轨枕结构中,采用桁架筋结构进行连接,其需要较多的焊接工作,导致了焊接量较大,劳动强度高且钢筋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锈蚀问题。与此同时,钢筋焊接作业存在能耗高、噪声大、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量大等诸多问题。对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通过将两个轨枕单元1之间的连接结构替换为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二连接件202形式,并通过将二者套设设置,二者分别与两端的轨枕单元1连接,使得其中一个连接件与轨枕单元1分离失效时,另一连接单元2仍旧起到连接作用,确保两轨枕单元1之间的相对固定,保证轨枕结构的稳定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201为管状结构,第二连接件202为杆状结构,二者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并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改性后制备而成,使得该连接单元2具备较好的韧性和强度。优选地,此处连接单元2采用的高分子材料优选采用聚碳酸酯或聚苯硫醚等作为基体材料,然后通过添加韧性材料等进行改性得到。在轨枕搬运过程中,由于两端的轨枕单元1相对于连接单元2较大,轨枕整体会形成两端重中间轻的结构,常规的钢筋连接结构具备较好的韧性,但容易发生变形,而混凝土结构又太硬,容易断裂。为此,本申请通过将连接单元2替换为橡胶或改性聚合物材料的形式,使得其具备较好的强度和一定韧性,以解决现有连接单元2容易变形的问题。
优选地,如图4、5、6所示,本申请中的连接单元2可以直接设置为实心结构,其可以设置为C型钢、槽型钢、方钢、工字钢或者直接设置为钢棒形式。在进行轨枕结构设计时,可以在两轨枕单元1之间设置多个连接单元2结构,并在其中一个采用本申请中的套管形式结构,其他的连接单元2或者第二连接件202等采用上述中所述的H型钢、槽型钢、工字钢、或钢棒结构。优选地,此处连接单元2除了采用钢材进行制备,也可以采用合金、PVC或者其他聚合物等进行制备。
进一步地,如图7、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201截面可以是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结构,通过将第一连接件201设置为圆形或多边形结构,可以增加其与轨枕单元1或者是与外部道床的接触面积,提高轨枕结构整体强度;通过将第一连接件201设置为三角形或四边形,以便于轨枕结构在运输过程中的夹持,提高轨枕运输效率。优选地,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二连接件202为一体成型,第二连接件202为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01内的多个,使得第一连接件201内部形成蜂窝状结构,并在蜂窝状结构内灌注填充料,大幅增加填充料与连接单元2之间的接触面积,而填充料与两端的轨枕单元1连接为一体,大幅增加了轨枕单元1与连接单元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201内灌注有第一填充料,该第一填充料为聚合物砂浆、混凝土、树脂或者橡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利用连接单元2连接两个轨枕单元1时,由于连接单元2需要具备与轨枕单元1没有的韧性和强度,以避免搬运过程中连接单元2直接断裂,这导致了连接单元2需要采用与轨枕单元1不同的材质,而这容易造成连接单元2与轨枕单元1连接处发生界面分离,导致轨枕在使用过程中,二者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分离,导致连接单元2与轨枕单元1相对松动,连接单元2无法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为此,通过在第一连接件201内灌注第一填充料,该第一填充料优选采用聚合物砂浆、混凝土、树脂或橡胶等能够与轨枕单元1相容的材料,使得轨枕成型过程中,该轨枕单元1与连接单元2内部的第一填充料直接形成整体,而连接单元2在外部起到外部防护作用,既提高了连接单元2与轨枕单元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又确保了连接单元2具备较好的韧度和强度,提高了该轨枕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该第二连接件202为实心杆状结构,第二连接件202直接套设在第一连接件201内,并通过在两连接件之间灌注第一填充料,实现二者的稳定连接以及与两端轨枕单元1的稳定连接。
优选地,如图10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该第二连接件202为空心管状结构,第二连接件202直接套设在第一连接件201内,两连接件之间灌注第一填充料,第二连接件202内灌注第二填充料。此处第二填充料可以与第一填充料相同,也可以与第一填充料不同。两次填充料的灌注能够大大增加两连接件与填充料以及两端轨枕单元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两连接件与两端轨枕单元1之间的连接牢固程度,确保该轨枕结构在搬运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二者接触面不发生分离,提高轨枕单元1的使用寿命。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此处第一填充料为混凝土,此处第二填充料为树脂或橡胶,第一填充料主要用于与两轨枕单元1形成整体结构,第二填充料主要用于降低轨枕结构的总体质量,以保证轨枕结构具备较好强度的情况下减轻其总体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二连接件202之间还设有分隔支架203,分隔支架203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201内壁,其另一端接第二连接件202外壁,分隔支架20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当分隔支架203为一个时,分隔支架203可以作为两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方便两连接件之间第一填充料的灌注,同时分隔支架203可以增加与第一填充料以及两端轨枕单元1的接触面积,提高与两端轨枕单元1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当分隔支架203为多个时,多个分隔支架203可以将两连接件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容置区域,并且各容置区域之间可以灌注不同材质的第一填充料,在确保轨枕结构的稳定性前提下,可降低其整体重量。同时,各容置区域之间可以选择性灌注第一填充料,如将两连接件之间的空间区域分隔为四等分,在上下两端灌注第一填充料,在左右两端预留空腔,由于连接件主要受到两端轨枕单元1竖向的重力作用,其在左右两侧方向上的受力较低,通过将左右两侧空间空出,可以降低轨枕结构整体重量,且其搬运时使用稳定性不受太大影响。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201为空心管状结构,该第一连接件201内设有第二连接件202,第二连接件202同样为空心管状结构,两连接件之间通过多个分隔支架203相连,且该第二连接件202内灌注有第二填充料。通过多个分隔支架203实现两连接件的稳定连接,以代替第一填充料的使用,再通过第二填充料实现第二连接件202与两端轨枕单元1的连接,以确保连接件与轨枕单元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大幅降低了填充料的使用量,降低了轨枕结构的重量。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连接单元2的周向外圈还设有毛刺结构,该毛刺结构主要用于增加与道床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使用过程中连接单元2与道床结构之间发生分离问题。当然,在实际设置过程中,连接单元2可以在成型过程中直接成型异形形式或在其表面焊接其他连接件结构,以在连接单元2表面形成多个凸起结构,以增加与道床结构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轨枕单元1的纵向两侧还设有凹槽。在无砟轨道结构铺设过程中,轨枕结构通常预制成型,道床结构通常现场浇筑成型,而轨枕结构部分或者全部埋置在道床结构内部,二者成型时间与方式不同,可能造成轨枕结构与道床结构之间的接触面不牢固的问题,为此,在轨枕单元1的纵向两侧分别设置凹槽,使得道床结构现浇时,形成凸起嵌入到该凹槽内,以确保轨枕结构与道床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选地,该轨枕单元1的纵向两侧的凹槽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以增加轨枕结构与道床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轨枕单元1的底部还设有竖向凸起,同样的,轨枕结构与道床结构之间成型方式的不同,容易造成二者的分离,为此,在轨枕单元1的底部设置竖向凸起,以增加轨枕单元1与道床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二者连接的牢固性,避免使用过程中,轨枕结构与道床结构之间发生分离。同样地,此处轨枕单元1底部的竖向凸起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两轨枕单元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单元2。在轨枕结构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连接单元2需要采用与轨枕单元1不同的材质,二者的连接界面处最容易发生分离或产生裂缝,造成轨道结构的损坏。为此,可以在两轨枕单元1之间设置多个连接单元2的形式,以提高两轨枕单元1之间的相对稳定,确保轨道结构的稳定运行。优选地,此处连接单元2可以为第一连接件201,各第一连接件201可以为相同材质也可以为不同材质。优选地,第一连接件201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件201内灌注有第一填充料,各连接单元2之间的第一填充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时,两轨枕单元1之间的连接单元2可以部分设置为实心杆状结构,部分为空心管状结构,各连接单元2的材质、形式、内部灌注的第一填充料都可以进行选择,在确保整个轨枕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的同时,可降低轨枕结构的造价和重量。
优选地,两轨枕单元1之间设置有三个连接单元2,且三个连接单元2并排设置,并且位于两侧的连接单元2为空心管状结构,空心管内灌注有与轨枕单元1相同材质的混凝土,其与两端的轨枕单元1采用相同混凝土材质;中间的连接单元2为空心管状结构,其内灌注有橡胶材料,其具备较好的韧性与承力能力,两侧连接单元2主要用于确保两轨枕单元1之间的连接稳定,中间的连接单元2主要用于承力释压,以确保轨枕结构受压稳定。可选地,两侧的连接单元2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位于中间的连接单元2设置在两侧连接单元2的上方,位于中间的连接单元2用于预先受压并将压力释放,位于两侧的连接单元2用于将两侧轨枕单元1连接为整体。可选地,此处连接单元也可上设置为两个或多个等其他形式。
优选地,两轨枕单元1之间设有三个连接单元2,且三个连接单元2并排设置,并且位于两侧的连接单元2采用单个管状结构,管状结构内部灌注与两端轨枕单元1相同材料的填充料并一体成型,确保其连接稳定性;中间的连接单元为实心杆状结构,其采用橡胶制成,此处橡胶为复合材质,通过添加其他添加剂使得其具备较好的硬度和一定韧性,以用于竖向承力。通过三个连接单元的设置,并且各单元承担不同功能,使得连接单元2与轨枕单元1之间具备整体性,并且有较好的承压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连接单元2内还设有第三连接件204,第三连接件204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01的两端。在轨枕结构的搬运和使用过程中,轨枕单元1与连接单元2的连接端面处最容易产生裂缝。为此,我们在第一连接件201两端设置第三连接件204,并且第三连接件204设置为“Z”形,该第三连接件204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件201外部,其它部分埋置在轨枕单元1内,通过在轨枕单元1内形成“┐”形结构,使得其具备在竖向上承力的能力,进而避免轨枕单元1上的受力全部积压到与连接单元2的连接处,降低轨枕单元1与连接单元2连接面处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优选地,该第三连接件204伸入轨枕单元1的一端设有钩状结构,该钩状结构主要用于与轨枕单元1内部的加强筋进行焊接或绞合,以提高连接件与轨枕单元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该第一连接件201为管状结构,第三连接件204一端伸入第一连接件201内,其另一端埋置在轨枕单元1内。通过在第一连接件201内灌注第一填充料,第一填充料将第三连接件204的端部包裹,以实现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二连接件202的稳定连接。
可选地,该第一连接件201为管状结构,且第一连接件201内套设有第二连接件202,并且第三连接件204设置在两连接件之间,通过在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二连接件202之间灌注第一填充料,实现第三连接件204与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的稳定连接。当然,第二连接件202可以同样设置为管状结构,直接将第三连接件204端部埋置在第二连接件202内,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二连接件202之间采用第一填充料或分隔支架203进行温度连接,并在第二连接管内灌注第二填充料,实现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与第三连接件204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201的两端还设有固定肋板205,固定肋板205与第一连接件201的外周固定连接,该固定肋板205竖向布置,并且固定肋板205直接嵌设在轨枕内。通过在第一连接件201的两端设置固定肋板205,利用固定肋板205在轨枕单元1内部形成竖向限位结构,增强第一连接件201与轨枕单元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二者之间的抗拉拔性能。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连接单元2包括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且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均为管状结构,该第二连接件202穿设在第一连接件201内,并且第一连接件201两端横向贯穿轨枕单元1,并使得轨道结构成型后,轨道的横向两侧可通过该第二连接件202形成通道。此处第一连接件201两端埋置在轨枕单元1内,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二连接件202之间通过第一填充料进行填充,第二连接件202为空心结构,并且第二连接件202可用于管线等的布置。在轨道结构的设置过程中,道床结构并非完全一体式,需要在道床结构之间预留伸缩缝和过轨管线的铺设缝,此处通过在轨枕结构内设置第二连接件202,并通过第二连接件202在轨枕结构横向形成通孔,通过第二连接件202实现过轨管线的铺设,以此降低相邻道床结构之间的伸缩缝的宽度,降低现场施工过程中道床结构现浇混凝土量,提高道床结构成型效率。
本发明中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通过将轨枕单元1设置为两侧有凹槽,底部与凸起的形式,以增加轨枕单元1与道床结构连接紧密程度,避免使用过程中二者发生分离,并通过将两轨枕单元1之间的连接单元2设置为套设形式,在其中一个连接件出现故障时,另一连接件仍旧可以正常运行。再将第一连接件201内灌注与轨枕单元1相同材质的材料,使得连接单元2与轨枕单元1部分连接为整体,提高轨枕结构的整体强度;并且,将第二连接件202设置为中空形式,并对应在道床结构和轨枕单元1上开设贯穿横向两端的通孔,使得轨道两侧过轨管线可通过第二连接件202进行铺设,以对过轨管线进行保护,避免道床结构热胀冷缩等对过轨管线进行挤压,确保过轨管线等的稳定有效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成对设置的轨枕单元,两所述轨枕单元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两所述轨枕单元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分隔支架,所述分隔支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灌注有第一填充料。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贯穿两所述轨枕单元,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轨道两侧过轨管线的铺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灌注有第一填充料,所述第二连接件内灌注有第二填充料,且所述第一填充料与所述第二填充料为不同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两端还设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呈“Z”形,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其另一端呈钩状,并与所述轨枕单元内的加强筋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两端还设有固定肋板,两所述固定肋板套设在所述连接单元外周,所述固定肋板竖向设置且埋设在所述轨枕单元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轨枕单元之间设有三个并排设置的连接单元,且位于两侧的所述连接单元内灌注有混凝土,位于中间的所述连接单元内灌注有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轨枕单元之间设有三个并排设置的连接单元,且位于两侧的所述连接单元采用钢材制成,位于中间的所述连接单元采用橡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为H型钢、槽型钢、工字钢、钢棒中的其中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单元的纵向两侧还设有凹槽,并在其底部布置有多个凸起结构。
CN202111524584.9A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 Pending CN1143959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4584.9A CN114395943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4584.9A CN114395943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5943A true CN114395943A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6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4584.9A Pending CN114395943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5943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7788A (en) * 1996-04-30 1999-03-30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teel pipe connector of ladder-type sleeper for railway track
JPH11140802A (ja) * 1997-11-07 1999-05-25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縦まくらぎの鋼管製継材被覆構造
JP2012136854A (ja) * 2010-12-27 2012-07-19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道床縦抵抗力強化形ラダーマクラギとその軌道
CN102979251A (zh) * 2012-12-27 2013-03-20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pbl加劲肋的scs钢管混凝土结构
CN104264535A (zh) * 2011-01-26 2015-01-07 北京易科路通铁道设备有限公司 纵向轨枕
CN109457550A (zh) * 2018-12-18 2019-03-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枕块与道床之间的凹槽型连接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457549A (zh) * 2018-12-17 2019-03-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CN109457548A (zh) * 2018-12-14 2019-03-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贯穿式连接加强结构
CN111827012A (zh) * 2019-04-19 2020-10-2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组合复合轨枕的结构与方法
CN213173153U (zh) * 2020-07-29 2021-05-11 同济大学 一种含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的双块式减振轨枕
CN113338083A (zh) * 2021-05-24 2021-09-03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双块式轨枕及具有其的轨道板及轨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7788A (en) * 1996-04-30 1999-03-30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teel pipe connector of ladder-type sleeper for railway track
JPH11140802A (ja) * 1997-11-07 1999-05-25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縦まくらぎの鋼管製継材被覆構造
JP2012136854A (ja) * 2010-12-27 2012-07-19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道床縦抵抗力強化形ラダーマクラギとその軌道
CN104264535A (zh) * 2011-01-26 2015-01-07 北京易科路通铁道设备有限公司 纵向轨枕
CN102979251A (zh) * 2012-12-27 2013-03-20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pbl加劲肋的scs钢管混凝土结构
CN109457548A (zh) * 2018-12-14 2019-03-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贯穿式连接加强结构
CN109457549A (zh) * 2018-12-17 2019-03-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CN109457550A (zh) * 2018-12-18 2019-03-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枕块与道床之间的凹槽型连接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827012A (zh) * 2019-04-19 2020-10-2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组合复合轨枕的结构与方法
CN213173153U (zh) * 2020-07-29 2021-05-11 同济大学 一种含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的双块式减振轨枕
CN113338083A (zh) * 2021-05-24 2021-09-03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双块式轨枕及具有其的轨道板及轨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85906A1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低置线路道岔区与非道岔区过渡段结构
WO2017084636A1 (zh)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
WO2020125503A1 (zh) 一种轨枕块与道床之间的凹槽型连接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512622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
CN205205654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节段式桥梁的接缝构造
WO2017185917A1 (zh)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单线地段端刺式承轨梁节间限位结构
CN111455735A (zh) 用于桥梁的轨道单元及轨道结构
CN114395943A (zh)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轨枕结构
CN206768598U (zh) 一种装配式桥面板
ES2276308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construccion de una estructura de via para vehiculos guiados sobre railes, especialmente ferrocarriles.
CN210797241U (zh) 一种预应力高强再生混合连续刚构桥梁体系
CN112282788A (zh) 一种铁路tbm施工隧道断面结构
CN210886769U (zh) 一种组合复合轨枕结构
CN210564553U (zh) 一种铁路隧道预制装配式拱墙结构
RU2373317C2 (ru)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 напряженная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ая плита для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CN210768796U (zh) 一种分体预制装配式铁路明洞结构
CN110616634A (zh) 一种内嵌拼装化连续支承轨板梁结构及生产方法
CN105803914A (zh) 一种带有槽形梁的组合梁及桥梁
CN207176403U (zh) 用于无砟轨道的弹性套靴和弹性垫板组件和无砟轨道
CN206385393U (zh) 无砟轨道
RU2352705C1 (ru) Способ укладки верхнего строения пути
CN205370581U (zh) 一种高强度盾构隧道管片
CN211079914U (zh) 一种内嵌拼装化连续支承轨板梁结构
CN209384032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搭接式连接加强结构
CN209066236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