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1233B - 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1233B
CN114391233B CN201980100378.XA CN201980100378A CN114391233B CN 114391233 B CN114391233 B CN 114391233B CN 201980100378 A CN201980100378 A CN 201980100378A CN 114391233 B CN114391233 B CN 114391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position
frequency domain
sub
trans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03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91233A (zh
Inventor
董蕾
张锦芳
卢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91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1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91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1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适用于车联网、智能网联车、辅助驾驶以及智能驾驶等领域,可以提高传输灵活性并节省传输开销。该方案中,终端设备确定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并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其中,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k为正整数,1≤k≤Rmax‑1,Rmax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

Description

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车联网(vehicle toeverything,V2X)通信中,单个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最多支持两次传输,即一次初传和一次重传。其中,该单个TB是否重传由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information,SCI)中的SFgap字段指示,若该字段为0,则表示TB只进行一次初传,无重传;若该字段不为0,则表示TB的一次重传时刻与初传时刻之间的时域间隔为SFgap,并且该一次重传与初传的频率资源相同。
然而,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的V2X通信中,需要支持更复杂的场景以及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因此单个TB的重传次数可能大于1。在NR V2X通信中,一方面,若根据LTEV2X的重传资源配置方法,为每次重传配置相同的时域间隔,则导致传输灵活性较低;另一方面,若在每次重传时均为该次重传重新配置时域位置,例如,每次重传时网络设备均向终端设备发送本次重传的时域位置信息,则导致较大的传输开销,因此,如何配置重传资源使得在提高传输灵活性的同时节省传输开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在提高传输灵活性的同时节省传输开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装置。该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其中,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k为正整数,1≤k≤Rmax-1,i为正整数,2≤i≤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间隔差值不为0。
基于该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一方面,由于间隔差值不为0,因此每次重传时所对应的时域间隔不同,从而每次重传时的时域位置的相对变化不同,进而可以提高传输灵活性;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仅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即可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因此无需获取其他用于确定重传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节省传输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基于该方案,可以使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重复接收第一TB的资源,从而避免由于第二终端设备不确定第一TB的重传资源而导致不能正确接收第一TB的问题,进而提高第一TB的传输可靠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装置。该方案中,第二终端设备获取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其中,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k为正整数,1≤k≤Rmax-1,i为正整数,2≤i≤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间隔差值不为0。其中,第二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包括: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目标时间间隔,目标时间间隔为第i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和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目标时间间隔和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时间间隔满足如下第一关系:
Ti-1=(i-2)*TDgap+TIgap
其中,Ti-1为目标时间间隔,TIgap为初始时间间隔,TDgap为间隔差值。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时间间隔满足如下第二关系:
Ti-1=TIgap-(i-2)*TDgap
其中,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TIgap为所述初始时间间隔,TDgap为所述间隔差值。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满足如下第三关系:
其中,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为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为时域资源池的最大长度,%表示取余。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其中,频域资源池包括多个子信道,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X个子信道索引,X为正整数,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第一个子信道的索引。
基于该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次传输时的相关参数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并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因此,在第一TB大于或等于2次的重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节省由于配置时域位置的信息而导致的传输开销,另一方面,每次重传时的频域位置不同,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的灵活性。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LsubCH为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X+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该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X+1个子信道索引与该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相同,该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前X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将该前X个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构成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子信道索引。基于该方案,可以使第一频域起始位置集合包括不同的子信道索引,从而可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的每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不同,以进一步提高传输的灵活性。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若X大于或等于i,将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该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将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该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该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包括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除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之外的子信道索引;若X小于i,将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该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将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该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该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与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相同,表示向上取整。
基于该方案,由于每次重传的起始频域位置均与上一次重传的起始频域位置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因此连续两次重传的频域位置的变化较大,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频率分集增益,进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根据该第一次传输该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该第一数列包括NsubCH个子信道索引,该NsubCH个子信道索引包括该第一次传输该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该NsubCH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将第一数列转换为第二数列;确定第一子信道索引,该第一子信道索引为该第二数列中与该第一次传输该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对应的子信道索引;根据该第一子信道索引和该第二数列确定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每个子信道索引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X的取值为Rmax;根据第一子信道索引和第二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若该第一子信道索引小于或等于该第一数值,将该第一子信道索引确定为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若该第一子信道索引大于该第一数值,将该第二数列中,距离该第一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其中,该第二数列中距离该第二数列中的最后一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子信道索引为该第二数列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将该第二数列中距离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m为1至X-1的正整数。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将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i-1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装置。该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并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其中,频域资源池包括多个子信道,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X个子信道索引,X为正整数,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第一个子信道的索引,i为正整数,2≤i≤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
基于该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次传输时的相关参数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并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因此,在第一TB大于或等于2次的重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节省由于配置频域位置的信息而导致的传输开销,另一方面,每次重传时的频域位置不同,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的灵活性。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装置。该方案中,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并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其中,频域资源池包括多个子信道,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X个子信道索引,X为正整数,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第一个子信道的索引,i为正整数,2≤i≤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第四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三方面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LsubCH为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X+1个子信道索引,将其中的前X个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构成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子信道索引。其中,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X+1个子信道索引与所述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相同,所述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前X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基于该方案,可以使第一频域起始位置集合包括不同的子信道索引,从而可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的每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不同,以进一步提高传输的灵活性。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若X大于或等于i,将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将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包括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除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之外的子信道索引;若X小于i,将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将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与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相同,表示向上取整。
基于该方案,由于每次重传的起始频域位置均与上一次重传的起始频域位置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因此连续两次重传的频域位置的变化较大,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频率分集增益,进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第一数列包括NsubCH个子信道索引,NsubCH个子信道索引包括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NsubCH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将第一数列转换为第二数列;确定第一子信道索引,并根据第一子信道索引和第二数列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第一子信道索引为第二数列中与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对应的子信道索引,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每个子信道索引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X的取值为Rmax,根据第一子信道索引和第二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若第一子信道索引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将第一子信道索引确定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若第一子信道索引大于第一数值,将第二数列中,距离第一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其中,第二数列中距离第二数列中的最后一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子信道索引为第二数列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将第二数列中距离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m为1至X-1的正整数。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将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i-1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一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二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一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二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可以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能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可能经过其他器件)并传输至该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一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二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一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二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一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二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一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二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五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和上述方面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示意图三;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列转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列对应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示意图四;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示意图五;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频资源的时频位置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和其它系统等。术语“系统”可以和“网络”相互替换。5G通信系统是正在研究当中的下一代通信系统。其中,5G通信系统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或者,N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和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此外,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都适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上述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仅是举例说明,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不限于此,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蜂窝链路,也可以应用于设备间的链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链路。D2D链路或V2X链路,也可以称为边链路、辅链路或侧行链路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术语都是指相同类型的设备之间建立的链路,其含义相同。所谓相同类型的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也可以是基站到基站之间的链路,还可以是中继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对于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有3GPP的版本(Rel)-12/13定义的D2D链路,也有3GPP为车联网定义的车到车、车到手机、或车到任何实体的V2X链路,包括Rel-14/15。还包括目前3GPP正在研究的Rel-16及后续版本的基于NR系统的V2X链路等。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该通信系统10包括第一终端设备20和第二终端设备30。第一终端设备20与第二终端设备30之间可通过PC5接口进行直接通信,第一终端设备20与第二终端设备30之间的直连通信链路即为侧行链路(sidelink,SL)。
可选的,该通信系统10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40,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定时同步和资源调度。网络设备40可通过Uu接口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第一终端设备20)进行通信。网络设备40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上行链路(uplink,UL)和下行链路(downlink,DL)。第一终端设备20与第二终端设备30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设备40的转发实现间接通信,例如,第一终端设备20可将数据通过Uu接口发送至网络设备40,通过网络设备40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图1中未示出)进行处理后,再由应用服务器将处理后的数据下发至网络设备40,并通过网络设备40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30。在基于Uu接口的通信方式下,转发第一终端设备20至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的网络设备和转发应用服务器下发至第二终端设备30的下行数据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同一个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由应用服务器决定。
基于上述两种通信方式,第一终端设备20可以将自身的一些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30或周围的其他的终端设备,这些信息可以包括位置、速度、意图等需要周期性发送的信息,以及一些非周期性的事件触发发送的信息。同时,第一终端设备20还可以实时地接收周围的其他车辆用户的信息。
以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并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其中,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k为正整数,1≤k≤Rmax-1,i为正整数,2≤i≤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间隔差值不为0。
基于该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一方面,由于间隔差值不为0,因此每次重传时所对应的时域间隔不同,从而每次重传时的时域位置的相对变化不同,进而可以提高传输灵活性;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仅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即可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因此无需获取其他用于确定重传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节省传输开销。
或者,以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并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然后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其中,频域资源池包括多个子信道,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X个子信道索引,X为正整数,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第一个子信道的索引,i为正整数,2≤i≤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
基于该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次传输时的相关参数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并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因此,在第一TB大于或等于2次的重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节省由于配置频域位置的信息而导致的传输开销,另一方面,每次重传时的频域位置不同,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的灵活性。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20,是一种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无线接入网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还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如传统的宏基站eNB和异构网络场景下的微基站eNB,或者也可以包括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还可以包括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基带池BBU pool,或WiFi接入点(accesspoint,AP)等,再或者还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再例如,一种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它实体交换消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是一种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终端或者可用于终端中的芯片等。其中,终端可以是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可以实施本申请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20与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之为通信装置,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中的第一终端设备20、第二终端设备30、网络设备40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设备(或通信装置)50来实现。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5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5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2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包括通信接口504,以及一个处理器501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03;可选的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502。
可选的,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4、或者存储器503可以是耦合在一起的(图2中未示出),或者,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通过通信总线502连接在一起的。
处理器5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502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虚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该通信总线502可以用于连接通信设备50中的不同组件,使得不同组件可以通信。
通信接口504,可以是收发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例如,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收发机一类的装置。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504也可以是位于处理器501内的收发电路,用以实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存储器503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5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5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处理器501执行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中的处理相关的功能,通信接口504负责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5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的处理器501和处理器5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5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505和输入设备506。输出设备505和处理器5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5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506和处理器5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5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结合图2所示的通信设备50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中的处理器501的功能可以通过图3中的处理器110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中的通信接口504的功能可以通过图3中的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等实现。
其中,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上的包括4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blue 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当终端设备是第一设备时,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上的NFC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是指第一设备包括NFC芯片。该NFC芯片可以提高NFC无线通信功能。当终端设备是第二设备时,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上的NFC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是指第一设备包括电子标签(如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标签)。其他设备的NFC芯片靠近该电子标签可以与第二设备进行NFC无线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中的存储器503的功能可以通过图3中的内部存储器121或者外部存储器接口120连接的外部存储器(例如Micro SD卡)等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中的输出设备505的功能可以通过图3中的显示屏194实现。其中,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中的输入设备506的功能可以通过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图3中的传感器模块180来实现。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该传感器模块180例如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和骨传导传感器180M中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音频模块170、摄像头193、指示器192、马达191、按键190、SIM卡接口195、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50、电源管理模块141和电池142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音频模块170可以与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或耳机接口170D等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图3所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具体限定。比如,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20与第二终端设备30进行交互,且第一终端设备作为第一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的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作为第一TB的接收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进行展开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该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
其中,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间隔差值不为0,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Rmax-1的正整数,Rmax表示第一TB的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次传输第一TB可以理解为初传第一TB,第二次传输第一TB可以理解为第一次重传第一TB,以此类推;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也可以理解为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的起始时刻;时间间隔的单位可以是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时隙或符号,在此统一说明,下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以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4为例,如图5所示,t1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2、t3、t4、t5分别为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以及第五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当k取1时,第一时间间隔即为t1与t2之间的时间间隔T1,第二时间间隔即为t2与t3之间的时间间隔T2,此时,间隔差值为T2-T1或者为T1-T2;以此类推,当k取Rmax-1即3时,第一时间间隔即为t3与t4之间的时间间隔T3,第二时间间隔即为t4与t5之间的时间间隔T4,此时,间隔差值为T4-T3或者为T3-T4
可选的,第一TB的最大重传次数Rmax可以为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第一终端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在DCI中指示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使用DCI中的两个字段分别指示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也可以用同一字段的两个部分指示初始时间间和隔间隔差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TB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确定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将其确定的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以便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重复接收第一TB的资源,从而避免由于第二终端设备不确定第一TB的重传资源而导致不能正确接收第一TB的问题,进而提高第一TB的传输可靠性。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SCI,在SCI中指示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SCI中的两个字段分别指示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也可以使用同一字段的两个部分指示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将第一TB的最大重传次数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TB的接收次数。
S4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
其中,第一时频资源为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时频资源,i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Rmax+1的正整数。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目标时间间隔,根据目标时间间隔和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
其中,目标时间间隔为第i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和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的,以此类推,直至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出第i次传输之前每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示例性的,以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4为例,如图5所示,若i的取值为4,则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目标时间间隔为: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3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3)与第4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4)之间的时间间隔T3,再根据t3和T3确定第4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其中,第3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3)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2)与第3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3)之间的时间间隔T2,再根据t2和T2确定的;第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2)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1)与第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2)之间的时间间隔T1,再根据t1和T1确定的。
可选的,目标时间间隔可以满足多种关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时间间隔可以满足如下第一关系:
Ti-1=(i-2)*TDgap+TIgap
其中,Ti-1为目标时间间隔,TIgap为初始时间间隔,TDgap为间隔差值。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关系确定目标时间间隔。
示例性的,以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4,初始时间间隔TIgap的取值为2,间隔差值的取值为1为例,i取2时,T1=TIgap=2;i取3时,T2=TDgap+TIgap=3;i取4时,T3=2*TDgap+TIgap=4,i取5时,T4=3*TDgap+TIgap=5。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时间间隔可以满足如下第二关系:
Ti-1=TIgap-(i-2)*TDgap
其中,Ti-1为目标时间间隔,TIgap为初始时间间隔,TDgap为间隔差值。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关系确定目标时间间隔。
示例性的,以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4,初始时间间隔TIgap的取值为5,间隔差值的取值为1为例,i取2时,T1=TIgap=5;i取3时,T2=TIgap-TDgap=4;i取4时,T3=TIgap-2*TDgap=3,i取5时,T4=TIgap-3*TDgap=2。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关系或第二关系确定目标时间间隔后,根据目标时间间隔和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时,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可以满足如下第三关系:
其中,为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为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Ti-1为目标时间间隔,/>为时域资源池的最大长度,%表示取余。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三关系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
示例性的,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关系确定目标时间间隔,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4,初始时间间隔TIgap的取值为2,间隔差值的取值为1,的取值为1000,如图6所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t1,则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第三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第四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第五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
示例性的,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关系确定目标时间间隔,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4,初始时间间隔TIgap的取值为2,间隔差值的取值为1,的取值为1000,如图7所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t1,则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第三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第四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第五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
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仅是示例性的将每次传输第一TB的频域位置设置为相同,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每次传输第一TB的频域位置一定相同,实际实现中,每次传输第一TB的频域位置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确定。
S403、第二终端设备获取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
其中,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可参考上述步骤S401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或者,当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由网络设备配置时,也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
S404、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
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可采用与第一终端设备相同的方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可参考上述步骤S402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405、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TB。相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TB。
其中,步骤S405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传输第一TB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第i次传输第一TB,第i次传输的第一TB与第一次传输的第一TB相同。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在t1进行第一TB的第一次传输,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4,则总体传输次数为5,即i可以分别取2、3、4、5。i取2时,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第一TB的第2次传输,且第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t6;i取3时,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第一TB的第3次传输,且第3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t10;i取4时,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第一TB的第4次传输,且第4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t13;i取5时,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第一TB的第5次传输,且第5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为t15,并且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t6、t10、t13、t15传输的第一TB均与第一次传输的第一TB(即在t1传输的第一TB)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频资源包括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两部分,图4所示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中对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的确定方式进行了说明,对于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的确定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401-S404并没有严格的执行顺序。例如,上述步骤S403中,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的情况下,步骤S401和步骤S403没有严格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S401,再执行步骤S403;或者可以先执行步骤S403,再执行步骤S401;或者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401和步骤S403。上述步骤S403中,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初始时间按间隔和间隔差值的情况下,先执行步骤S401,执行步骤S401后,第一终端设备将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再执行步骤S403,此时,步骤S402和S403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S402,再执行步骤S403;或者可以先执行步骤S402,再执行步骤S403;或者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403和步骤S403,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该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一方面,由于间隔差值不为0,因此每次重传时所对应的时域间隔不同,从而每次重传时的时域位置的相对变化不同,进而可以提高传输灵活性;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仅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即可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因此无需获取其他用于确定重传时域位置的信息,从而可以节省传输开销。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该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
其中,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X个子信道索引,X为正整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第一个子信道的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子信道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可用的频域资源池中的子信道,该频域资源池中包括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对应一个子信道索引,每个子信道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不同,每个子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具体可以由网络设备进行配置;该多个子信道对应的索引是连续的,该多个子信道可以是连续的物理子信道,也可以是非连续的物理子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可用的频域资源池相同,在此统一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子信道索引”也可以表示“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二者可以相互替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的相关信息均为已知信息进行说明,在此统一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可以理解为第一TB实际占用的子信道个数。若第一TB实际占用的子信道个数大于1,本申请实施例假设第一TB占用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可用的频域资源池中连续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例如,第一TB实际占用的子信道个数为3,则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可以占用频域资源池中子信道索引分别为2、3、4的子信道,此时,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即为2。
其中,第一TB实际占用的子信道也可以称为频率资源块,例如,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占用频域资源池中子信道索引分别为2、3、4的子信道,则子信道索引分别为2、3、4的子信道可以称为一个频率资源块。
S8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其中,第一时频资源为为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时频资源,i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Rmax+1的正整数。
其中,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可以理解为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的第一个子信道。
S803、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和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
其中,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可以为,从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开始的连续L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L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例如,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为子信道4,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为3,则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即为子信道4、子信道5、和子信道6。
S804、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
S805、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S806、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
其中,步骤S804-S806可分别参考上述步骤S801-S803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807、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TB。相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TB。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频资源包括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两部分,图8所示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中对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的确定方式进行了说明,对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的确定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801和步骤S804没有严格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S801,再执行步骤S804;或者可以先执行步骤S804,再执行步骤S801;或者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801和步骤S804,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该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次传输时的相关参数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并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传输次数大于1时的任意一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因此,在第一TB大于或等于2次的重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节省由于配置频域位置的信息而导致的传输开销,另一方面,每次重传时的频域位置不同,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的,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种实施场景下,上述步骤S801中: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LsubCH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Rmax为第一TB的最大重传次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X+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该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X+1个子信道索引与该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相同,该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前X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将前X个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构成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子信道索引。
基于该方案,可以使第一频域起始位置集合包括不同的子信道索引,从而可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的每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不同,以进一步提高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如下公式一确定X+1个子信道索引:
其中,m0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Rmax+1表示总体传输次数,(NsubCH-LsubCH+1)表示频域资源池中可用的频率资源块的个数,则(NsubCH-LsubCH+1)/(Rmax+1)表示跳频间隔,符号%表示取余,符号表示向上取整,x为1至X+1的正整数,x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子信道索引。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x从1开始取值,根据上述公式一计算每个不同的x取值对应的子信道索引,直至x取1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第一次重复出现,第一终端设备将x取1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第一次重复出现之前的所有x的取值对应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构成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子信道索引,同时可以确定x取1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第一次重复出现之前的所有x的取值对应的子信道个数,即可以确定X的取值。
其中,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子信道索引的顺序与x的取值对应,即x取1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x取2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二个子信道索引,以此类推。
示例性的,以NsubCH=8、LsubCH=2、Rmax=3、m0=1为例,x取1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1,x取2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3,x取3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5,x取4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0,x取5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2,x取6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4,x取7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6,x取8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1,由于x取8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与x取1时对应的子信道索引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为{1,3,5,0,2,4,6},并确定X的取值为7;或者,以NsubCH=8、LsubCH=2、Rmax=7、m0=1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为{1,2,3,4,5,6,0},并确定X的取值为7。
基于该实现方式,上述步骤S802中: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可以为:
若X大于或等于i,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将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其中,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包括第一起始频域集合中除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之外的子信道索引。例如,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为{1,3,5,0,2,4,6},则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为{3,5,0,2,4,6}。
若X小于i,第一终端设备确定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每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均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相同,表示向上取整。此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可以为:
若i%X=1,第一终端设备将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若i%X≠1,第一终端设备将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后,第一终端将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直接将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后,第一终端将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基于该方案,由于每次重传的起始频域位置均与上一次重传的起始频域位置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因此连续两次重传的频域位置的变化较大,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频率分集增益,进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下面以具体示例对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的方法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为{1,3,5,0,2,4,6},即X的取值为7,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为{3,5,0,2,4,6},NsubCH=8,LsubCH=2,Rmax=9,即2≤i≤10为例,此时:
i的取值为2时,第二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3,5,0,2,4,6}中,与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6所指示的子信道,即m1=6,如图9所示,第二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6和子信道7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6从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i的取值为3时,第三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3,5,0,2,4}中,与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0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即m2=0,如图9所示,第三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0和子信道1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0从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i的取值为4时,第四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3,5,2,4}中,与第三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5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即m3=5,如图9所示,第四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5和子信道6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5从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i的取值为5时,第五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3,2,4}中,与第四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5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即m4=2,如图9所示,第五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2和子信道3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2从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i的取值为6时,第六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3,4}中,与第五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4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即m5=4,如图9所示,第六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4和子信道5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4从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i的取值为7时,第七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3}中,与第六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3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即m6=3,如图9所示,第七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3和子信道4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3从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当i取8、9、10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该一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与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相同,即为{1,3,5,0,2,4,6}。
此时,可能存在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
i的取值为8时,i%X=1,则第八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即m8=1,如图10所示,第八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1和子信道2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1从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i的取值为9时,i%X≠1,则第九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3,5,0,2,4,6}中,与第八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6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即m9=6,如图10所示,第九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6和子信道7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6从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i的取值为10时,i%X≠1,则第十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3,5,0,2,4}中,与第九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0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即m10=0,如图10所示,第十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0和子信道1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0从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方式二:
i的取值为8时,第八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1,3,5,0,2,4,6}中,与第七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6或者子信道索引0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若取m8=6,则i的取值为8、9、10时起始频域位置与上述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以m8=0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则第八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0和子信道1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0从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i的取值为9时,第九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1,3,5,2,4,6}中,与第八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6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即m9=6,如图11所示,第九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6和子信道7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6从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i的取值为10时,第十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1,3,5,2,4}中,与第九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0所指示的子信道索引,即m10=1,如图11所示,第十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1和子信道2所指示的子信道,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1从第1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仍然根据第一公式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
其中,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不同的是,x为1至Rmax+1的正整数,此时,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Rmax+1个子信道索引。
示例性的,以NsubCH=8、LsubCH=2为例,当Rmax=7、m0=1时,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为{1,2,3,4,5,6,0,1};当Rmax=3、m0=1时,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为{1,3,5,0}。基于该实现方式,上述步骤S802中: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可以为:
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不包括重复的子信道索引,第一终端设备将第四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将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第四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
其中,第四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包括第一起始频域集合中除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之外的子信道索引。
示例性的,若NsubCH=8、LsubCH=2、Rmax=3、m0=1,则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为{1,3,5,0},第四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为{3,5,0}。且第二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5,第三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0,第四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3。
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重复的子信道索引,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划分为p个子集,其中该p个子集中前p-1个子集相同,前p-1个子集中的每个子集包括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至该第一个子信道索引第一次重复出现之前的最后一个子信道索引在内的所有子信道索引。此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可以为:
第一终端设备将p个子集中的第一个子集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并将第一个子集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从第一个子集中删除;第二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为p个子集中的第一个子集中,与第一次传输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并将本次确定的子信道索引从第一个子集中删除,直至第一个子集为空,再从第二个子集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开始确定起始子信道索引,以此类推,直至p个子集均为空。
示例性的,若NsubCH=8、LsubCH=2、Rmax=7、m0=1,则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为{1,2,3,4,5,6,0,1},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划分为2个子集{1,2,3,4,5,6,0}和{1}。则第1至8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分别为子信道1、子信道6、子信道0、子信道5、子信道2、子信道4、子信道3和子信道1。
可选的,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场景下,上述步骤S801中: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
其中,第一数列包括NsubCH个子信道索引,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NsubCH个子信道索引包括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NsubCH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第一数列中的NsubCH个子信道索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例如,若NsubCH=8,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2,第一数列包括的8个子信道索引可以为{1,2,3,4,5,6,7,8},也可以为{0,1,2,3,4,5,6,7}。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预设规则将第一数列转换为第二数列,并确定第一子信道索引,最终根据第一子信道索引和第二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
其中,第二数列的长度与第一数列相同,即第二数列也包括NsubCH个子信道索引,并且第二数列和第一数列包括的子信道索引相同,但是第二数列和第一数列中子信道索引的顺序不同,此外,第一数列和第二数列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第一数列的第y个子信道索引和第二数列的第y个子信道索引对应,y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subCH的正整数。
示例性的,第一数列包括的NsubCH个子信道索引为{1,2,3,4,5,6,7,8},则第二数列包括的NsubCH个子信道索引可以为{7,8,6,4,3,5,1,2},且第一数列中的第1个子信道索引1与第二数列中的第1个子信道索引7对应。
其中,第一子信道索引为第二数列中与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对应的子信道索引,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每个子信道索引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
可选的,第一数值可以根据第一数列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确定,例如,若第一数列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为0,则第一数值为NsubCH-LsubCH;若第一数列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为1,则第一数值为NsubCH-LsubCH+1,LsubCH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
可选的,上述预设规则可以为通过交织矩阵将第一数列转换为第二数列,例如,将第一数列中的子信道索引逐行读入交织矩阵,再逐列读出得到第二数列。
示例性的,假设NsubCH=8,交织矩阵为一个4行2列的矩阵,第一数列包括的8个子信道索引为{0,1,2,3,4,5,6,7},则将第一数列逐行读入该交织矩阵后的结果如图12所示,此时,再将交织矩阵中的元素逐列读出得到的第二数列为{0,2,4,6,1,3,5,7},第一数列与第二数列的对应关系可以如图13所示。此时,若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2,则第二数列中与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为4,即第一子信道索引为4。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子信道索引和第二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可以为:
若第一子信道索引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子信道索引确定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若第一子信道索引大于第一数值,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数列中,距离第一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其中,第二数列中距离第二数列中的最后一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子信道索引为第二数列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数列中距离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m为1至X-1的正整数,也即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Rmax个子信道索引。
示例性的,以NsubCH=8,LsubCH=3,Rmax=7,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2,第一数列包括的8个子信道索引为{0,1,2,3,4,5,6,7},第一数值为5,第一数列和第二数列的对应关系如图13所示为例,此时:
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子信道索引为4,小于第一数值5,则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为4;
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二个子信道索引为第二数列中离4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等于5的索引1;
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三个子信道索引为第二数列中离1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等于5的索引3;
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四个子信道索引为第二数列中离3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等于5的索引5;
确定第五个子信道索引时,第二数列中离索引5最近的下一个索引为7,7大于5,因此,继续查找离索引7最近的下一个索引,由于7为第二数数列中的最后一个索引,因此,又继续从第二数列的第一个索引开始确定,也即离索引7最近的下一个索引为第二数列的第一个索引0,由于0小于5,则第五个子信道索引为0;
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六个子信道索引为第二数列中离0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等于5的索引2;
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七个子信道索引为第二数列中离2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等于5的索引4。
基于该实现方式,上述步骤S802中: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可以为:
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i-1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示例确定的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4,1,3,5,0,2,4},第一终端设备第2至8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分别为子信道索引4、子信道索引1、子信道索引3、子信道索引5、子信道索引0、子信道索引2、子信道索引4所指示的子信道,第2至8次传输的频域位置可以如图14所示。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全部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设规则将第一数列转换为第二数列,具体可参考上述一种实现方式。然后通过第一数列和第二数列的对应关系,将第二数列中与第一次传递第一TB时使用的全部子信道索引对应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构成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子信道索引。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数列和第二数列的对应关系如图13所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全部子信道索引为2、3、4,则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数列中与2、3、4分别对应的4、6、1确定为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子信道索引,即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为{4,6,1}。
基于该实现方式,上述步骤S802中: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可以为:
若(i-1)%LsubCH≠0,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i-1)%LsubCH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或者,若(i-1)%LsubCH=0,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可选的,如果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和LsubCH确定的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不连续,则将该频域位置向前移动得到欧式距离与该不连续的频域位置最近的第一连续频域位置,向后移动得到欧式距离与该不连续的频域位置最近的第二连续频域位置,然后分别计算第一连续频域位置和第二连续频域位置的起始频域位置与第i-1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之间的欧式距离,将得到的欧式距离最远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连续频域位置确定为第i次传输的频域位置。
示例性的,若Rmax=4,基于上述示例确定的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4,6,1},如图15所示,第一终端设备第2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索引4、5、6所指示的子信道;第三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子信道索引6、7、0所指示的子信道,然而由于子信道索引6、7、0不连续,则第一终端设备将其向前移动得到第一连续频域位置5、6、7,向后移动得到第二连续频域位置0、1、2,第一连续频域位置和第二连续频域位置的起始频域位置分别为5和0,其中0和第二次传输的起始频域位置4的欧式距离最远,因此第三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0、1、2;第四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1、2、3;第五次传输的频域位置为4、5、6。
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中,步骤S801-S803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实现方式均可以应用于步骤S804-S806中第二终端设备的相关实现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4和图8所示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可以分别独立执行,也可以结合执行,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采用图4所示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确定第i次传输时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采用图8所示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基于此,可以同时提高时间和频率分集增益,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图4所示的方法确定的第i次传输时的时域位置如图6所示,根据图8所示的方法确定的第i次传输时的时域位置如图14所示,则第i次传输时的时频资源的位置可以如图16所示。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第二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的部件;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为例。图17示出了一种第一终端设备17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终端设备170包括处理模块1701。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170还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702。所述收发模块17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例如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其中,收发模块1702,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接收和发送类的步骤,处理模块17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除接收和发送类步骤之外的其他步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701,用于确定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处理模块1701,还用于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i为正整数,2≤i≤Rmax+1。其中,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k为正整数,1≤k≤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间隔差值不为0。
可选的,收发模块1702,用于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TB。
可选的,收发模块1702,还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
可选的,处理模块1701,用于根据初始时间间隔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包括:处理模块1701,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目标时间间隔;处理模块1701,还用于根据目标时间间隔和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
可选的,处理模块1701,还用于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处理模块1701,还用于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处理模块1701,还用于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701,用于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处理模块1701,还用于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其中,i为正整数,2≤i≤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处理模块1701,还用于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其中,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X个子信道索引,X为正整数,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第一个子信道的索引。
可选的,收发模块1702,用于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TB。
或者,比如,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为例。图18示出了一种第二终端设备18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终端设备180包括处理模块1801。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180还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802。所述收发模块18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例如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其中,收发模块1802,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接收和发送类的步骤,处理模块18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除接收和发送类步骤之外的其他步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801,用于获取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i为正整数,2≤i≤Rmax+1。其中,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k为正整数,1≤k≤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间隔差值不为0。
可选的,收发模块1802,用于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TB。
可选的,收发模块1802,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处理模块1801,用于获取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包括:处理模块1801,用于获取收发模块1802接收到的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
可选的,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初始时间间隔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包括: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目标时间间隔;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目标时间间隔和第i-1次传输第一TB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其中,i为正整数,2≤i≤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其中,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X个子信道索引,X为正整数,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第一个子信道的索引。
可选的,收发模块1802,用于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TB。
可选的,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LsubCH为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可选的,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X+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该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X+1个子信道索引与该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相同,该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前X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将该前X个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构成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子信道索引。
可选的,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若X大于或等于i,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将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该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该处理模块,还用于将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该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该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包括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除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之外的子信道索引;
若X小于i,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将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该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该处理模块,还用于将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该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该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与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相同, 表示向上取整。
可选的,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第一数列包括NsubCH个子信道索引,NsubCH个子信道索引包括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NsubCH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可选的,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第一次传输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将该第一数列转换为第二数列;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确定第一子信道索引,该第一子信道索引为该第二数列中与该第一次传输该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对应的子信道索引;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该第一子信道索引和该第二数列确定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每个子信道索引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
可选的,X的取值为Rmax;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该第一子信道索引和该第二数列确定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若该第一子信道索引小于或等于该第一数值,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将该第一子信道索引确定为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若该第一子信道索引大于该第一数值,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用于将该第二数列中,距离该第一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其中,该第二数列中距离该第二数列中的最后一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子信道索引为该第二数列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将该第二数列中距离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m为1至X-1的正整数。
可选的,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该第一TB时所使用的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处理模块1701或者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将该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i-1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该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设备17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第一终端设备17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的形式。
比如,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中的处理器5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5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5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
具体的,图17中的处理模块1701和收发模块1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中的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器5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7中的处理模块17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中的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器5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7中的收发模块1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中的通信接口5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170可执行上述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设备18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第二终端设备18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的形式。
比如,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中的处理器5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5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5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
具体的,图18中的处理模块1801和收发模块1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中的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器5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8中的处理模块18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中的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器5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8中的收发模块1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50中的通信接口5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终端设备180可执行上述的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指令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通信装置中。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能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可能经过其他器件)并传输至该处理器。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以包括前面所述的装置。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4)

1.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所述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传输块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k为正整数,1≤k≤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间隔差值不为0;
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i为正整数,2≤i≤Rmax+1;
发送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
2.一种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所述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传输块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k为正整数,1≤k≤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间隔差值不为0;
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i为正整数,2≤i≤Rmax+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目标时间间隔,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为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和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和所述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满足如下第一关系:
Ti-1=(i-2)*TDgap+TIgap
其中,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TIgap为所述初始时间间隔,TDgap为所述间隔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满足如下第二关系:
Ti-1=TIgap-(i-2)*TDgap
其中,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TIgap为所述初始时间间隔,TDgap为所述间隔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满足如下第三关系:
其中,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为时域资源池的最大长度,%表示取余。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满足如下第三关系:
其中,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为时域资源池的最大长度,%表示取余。
8.根据权利要求1、2、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频域资源池包括多个子信道,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X个子信道索引,X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第一个子信道的索引;
根据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LsubCH为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NsubCH为所述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X+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所述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X+1个子信道索引与所述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相同,所述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前X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
将所述前X个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构成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子信道索引。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
若X大于或等于i,将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将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所述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所述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包括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除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之外的子信道索引;
若X小于i,将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并将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所述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所述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与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相同,表示向上取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数列包括NsubCH个子信道索引,所述NsubCH个子信道索引包括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所述NsubCH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列转换为第二数列;
确定第一子信道索引,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为所述第二数列中与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对应的子信道索引;
根据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和所述第二数列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每个子信道索引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的取值为Rmax,根据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和所述第二数列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若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值,将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
若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数值,将所述第二数列中,距离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其中,所述第二数列中距离所述第二数列中的最后一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子信道索引为所述第二数列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
将所述第二数列中距离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m为1至X-1的正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
将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i-1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所述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传输块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k为正整数,1≤k≤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间隔差值不为0;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i为正整数,2≤i≤Rmax+1;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初始时间间隔和间隔差值,所述初始时间间隔为第一次传输第一传输块TB的时域位置与第二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间隔差值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差值,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第k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第k+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与第k+2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k为正整数,1≤k≤Rmax-1,Rmax表示最大重传次数,Rmax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间隔差值不为0;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i为正整数,2≤i≤Rmax+1。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时间间隔和所述间隔差值,确定目标时间间隔,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为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和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和所述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满足如下第一关系:
Ti-1=(i-2)*TDgap+TIgap
其中,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TIgap为所述初始时间间隔,TDgap为所述间隔差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满足如下第二关系:
Ti-1=TIgap-(i-2)*TDgap
其中,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TIgap为所述初始时间间隔,TDgap为所述间隔差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满足如下第三关系:
其中,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为时域资源池的最大长度,%表示取余。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满足如下第三关系:
其中,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时域位置,Ti-1为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为时域资源池的最大长度,%表示取余。
23.根据权利要求16、17、19-2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或者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频域资源池包括多个子信道,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包括X个子信道索引,X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为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第一个子信道的索引;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的个数,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LsubCH为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子信道个数,NsubCH为所述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LsubCH、NsubCH以及Rmax确定X+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所述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X+1个子信道索引与所述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相同,所述X+1个子信道索引中的前X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前X个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构成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子信道索引。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
若X大于或等于i,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所述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所述第二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包括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除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之外的子信道索引;
若X小于i,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与第i-1次传输所述第一TB的起始子信道索引之间的欧式距离最远的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对应的子信道索引从所述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删除,其中,所述第n个第三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的初始集合与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相同,表示向上取整。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数列包括NsubCH个子信道索引,所述NsubCH个子信道索引包括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所述NsubCH个子信道索引互不相同,NsubCH为频域资源池的最大子信道个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和第一数列,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列转换为第二数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一子信道索引,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为所述第二数列中与所述第一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使用的起始子信道索引对应的子信道索引;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和所述第二数列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每个子信道索引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X的取值为Rmax;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和所述第二数列确定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包括:
若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值,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
若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大于所述第一数值,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数列中,距离所述第一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其中,所述第二数列中距离所述第二数列中的最后一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子信道索引为所述第二数列中的第一个子信道索引;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数列中距离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个子信道索引最近的下一个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数值的子信道索引确定为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m+1个子信道索引,其中,m为1至X-1的正整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确定第i次传输所述第一TB时所使用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起始频域位置集合中的第i-1个子信道索引所指示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频域位置。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3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6、18-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7、18-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
CN201980100378.XA 2019-09-24 2019-09-24 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4391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7525 WO2021056186A1 (zh) 2019-09-24 2019-09-24 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1233A CN114391233A (zh) 2022-04-22
CN114391233B true CN114391233B (zh) 2023-07-18

Family

ID=75165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0378.XA Active CN114391233B (zh) 2019-09-24 2019-09-24 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7681A1 (zh)
EP (1) EP4027554A4 (zh)
CN (1) CN114391233B (zh)
WO (1) WO2021056186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5799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ack/nack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492B (zh) * 2012-06-18 2017-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04796238B (zh) * 2015-04-28 2018-09-0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harq的重传资源分配方法
WO2018080274A1 (ko) * 2016-10-31 2018-05-0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데이터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689401B2 (en) * 2017-03-25 2023-06-27 Lg Electronics Inc. V2X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GB2562097B (en) * 2017-05-05 2021-09-22 Tcl Communication Ltd Methods, first and second nodes for managing ack/nack-messages
CN109474311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495219A (zh) * 2017-09-11 2019-03-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免授权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
US20200220647A1 (en) * 2017-09-20 2020-07-09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9098937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rq requests and responses
CN110034864B (zh) * 2018-01-12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0139374B (zh) * 2018-02-09 2022-05-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5799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ack/nack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 "3GPP TS 36.355 V14.1.0".3GPP tsg_ran\WG2_RL2.2017,全文.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Qualcomm Incorporated. "R2-1808116_ Addition of NR Support".3GPP tsg_ran\WG2_RL2.201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27554A4 (en) 2022-09-07
WO2021056186A1 (zh) 2021-04-01
EP4027554A1 (en) 2022-07-13
CN114391233A (zh) 2022-04-22
US20220217681A1 (en)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1450B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586882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460473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정보 처리 방법
US1149026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collision between SSB transmission and periodic transmission
CN108633055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JP2023502825A (ja) 物理サイドリンク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チャネルを送信もしくは受信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20088362A1 (zh)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20526056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11867096B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383593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4402657A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5668827A (zh) 在侧行链路中传输重复的反馈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031090A1 (zh)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391233B (zh) 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2009524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2004668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20253597A1 (zh) 调度请求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99574B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CN113383509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36106B (zh)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66896B (zh) 参考信号接收与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40163776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a sensing measurement exchange
EP4233446A1 (en) Ue initiated channel acces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6866891A (zh) 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886251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