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5003A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5003A
CN114385003A CN202111510647.5A CN202111510647A CN114385003A CN 114385003 A CN114385003 A CN 114385003A CN 202111510647 A CN202111510647 A CN 202111510647A CN 114385003 A CN114385003 A CN 114385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area
display
ligh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06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5003B (zh
Inventor
曾怡洋
赵灿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06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500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51064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385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5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5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5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5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显示区域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显示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感光区,感光区内设有感光单元,感光区至少包括第一感光区以及第二感光区,且第一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大于第二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在显示装置的不同的感光区设置不同灵敏度以及准确性的感应响应,以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于电子产品之间进行交互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
现有的与显示装置之间交互的方式有触控、红外控制等。红外识别控制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功能炫酷,操作方便,在很多应用场合都起到了良好的助力功能。但是现有的红外识别控制的相应灵敏度以及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其能提升显示装置控制的灵敏度以及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显示区域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显示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感光区,感光区内设有感光单元,感光区至少包括第一感光区以及第二感光区,且第一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大于第二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以及红外光源,红外光源包括遥控装置,遥控装置用于发射红外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遥控装置发出红外信号;根据第一感光区内的感光元件接收到红外信号确定第一手势,或者根据第二感光区内的感光元件根据红外信号确定第二手势;将第一手势转换为第一控制信息,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切换实时显示画面,或者将第二手势转换为第二控制信息,并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切换实时显示画面。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设有显示区域进行画面显示,并且显示区域的至少部分设为感光区,感光区用于在画面进行正常显示的同时接收红外信号,以对显示画面进行控制。其中,感光区至少包括第一感光区以及第二感光区,一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大于第二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通过设置两个感光区域中的总感光面积不同,以使两个感光区域的感光的灵敏度不同,便于进行不同功能控制区的设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感光单元设置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感光单元在方框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感光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具有显示区域10,显示区域10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显示区域10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感光区20,感光区20内设有感光单元203,感光区20至少包括第一感光区201以及第二感光区202,且第一感光区201的总感光面积大于第二感光区202的总感光面积。
上述实施例中的总感光面积,为该感光区20内有效感光面积的总和。有效感光面积为感光单元203上可以接收到红外信号的实际面积。通过计算所有感光单元203上有效感光面积的总和,可得到总感光面积。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区域内总感光面积越大,对红外信号的接收准确性以及灵敏度越高。通过调整总感光面积,可以控制该感光区20内接收红外信号的准确性以及灵敏度。
进一步的,感光区20内除了第一感光区201以及第二感光区202两个子感光区外,还可以包括多个子感光区。子感光区内的感光单元20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当需要对某个子感光区进行复杂的操作时,需要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设置子感光区内总感光面积较大。如果需要对某个子感光区域进行一般性操作,考虑到资源的节约,可以设置成该子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较小。关于子感光区的数量,以及总感光面积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计算获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显示区域10进行画面的显示,显示区域10中的感光区20用于在画面进行正常显示的同时接收红外信号,以对显示画面进行控制。其中,感光区20至少包括第一感光区201以及第二感光区202,第一感光区201的总感光面积大于第二感光区202的总感光面积,通过设置两个感光区20中的总感光面积不同,以使两个感光区20的感光的灵敏度不同,便于进行不同功能控制区的设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感光区201内设置的感光单元203的数量Q1以及第二感光区202内设置的感光单元203的数量Q2满足关系Q1>Q2。假设每个感光单元203上的感光面积为m,某个子感光区的感光单元203数量为Q,其总感光面积M=m*Q。可以理解的是,当每个感光单元203的感光面积m相等时,设置的感光单元203数量Q越多,总感光面积M越大。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感光区201内设置的感光单元203的数量Q1大于第二感光区202内设置的感光单元203的数量Q2,因此,m*Q1>m*Q2。通过在第一感光区201内设置数量较多的感光单元203,能够有效提升第一感光区201的总感光面积,因此第一感光区201的感应的准确性以及灵敏度大于第二感光区202感应的准确性以及灵敏度。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感光区201内设置的感光单元203为第一感光单元203a,第一感光单元203的感光面积为A1,第二感光区202内设置的感光单元203为第二感光单元203b,第二感光单元203b的感光面积为A2,其中,A1>A2。假设第一感光区201以及第二感光区202内设置的感光单元203数量Q相等。因此,第一感光区201的总感光面积Q*A1大于第二感光区202的总感光面积Q*A2。将第一感光区201内的感光单元203面积A1设置为大于第二感光区202内设置的感光单元203的感光面积A2,通过增大第一感光区201的总感光面积,以使第一感光区201的感应的准确性以及灵敏度大于第二感光区202感应的准确性以及灵敏度。
在本申请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感光区201单位面积上设置的感光单元203的数量D1以及第二感光区202单位面积上设置的感光单元203的数量D2满足关系D1>D2。假设第一感光区201与第二感光区202面积相等,当第一感光区201内设置的感光单元203的密度大于第一感光区201设置感光单元203的密度时,第一感光单元203的感光总面积大于第二感光单元203的总面积,因此第一感光区201的感应的准确性以及灵敏度大于第二感光区202感应的准确性以及灵敏度。
上述的技术方案,分别通过在不同的子感光区设置面积不同、数量不同或者密度不同的感光单元203,以控制不同子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不等,实现不同子感光区对红外信号的接收灵敏度以及准确性的调整,以适应各种不同功能的设置以及应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只是感光单元203以及子感光区设置的示意图,并不表示实际的感光单元203以及子感光区数量和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5以及图6,显示面板1包括阵列基板30以及彩膜基板40。彩膜基板40与阵列基板30相对设置,彩膜基板40与阵列基板30之间还设有液晶层50。彩膜基板40包括滤光层401。滤光层401上还设置多个透光单元404,透光单元404能够通过红外光线。感光单元203设于阵列基板30朝向彩膜基板40的一侧,且感光单元203在彩膜基板40上的感光正投影204位于透光单元404范围内。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中,像素单元包括滤光单元402以及发光单元。滤光单元402设于滤光层401,发光单元与滤光单元402对应设置,发光单元在彩膜基板40上的正投影落入滤光单元402内。滤光层401上设有多个滤光单元402。滤光单元402由半透光材料制成。红外光信号无法从滤光单元402中通过。滤光层401上还设有黑色矩阵403,黑色矩阵403用于防止相邻的滤光单元402之间的出射光线之间发生干扰,影响显示效果。黑色矩阵403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可见光以及红外光均无法穿透黑色矩阵403。
因此,只有透光单元404能够将红外信号引入至感光单元203中。而将感光单元203设于阵列基板30朝向彩膜基板40的一侧,感光单元203在彩膜基板40上的感光正投影204位于透光单元404范围内。上述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上,感光单元203设于透光单元404的正下方,红外光线能够直接通过透光单元404射至感光单元203上,有效提升了感光单元203对红外信号接收的效率以及准确性。并且上述的结构将感光单元203设于阵列基板30上,将感光单元203集成于显示面板1内,能有效提升面板的集成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彩膜基板40上对应透光单元404的位置使用透明光学胶材料进行填充。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胶材料可以选择树脂材料(如丙烯系树脂等)。上述的结构中,可以将透光单元404设置为替换原滤光单元402的结构,并用透明光学胶材料填充。使用光学胶材料进行填充,制造简便,并且红外透光效果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单元203包括红外感应二极管301以及感应电路302。上述的结构与显示面板1的阵列基板30中的结构相似,能采用同类设备以及材料进行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相邻两个感光单元203之间的距离(在图中显示为相邻两个感光正投影204之间的距离)H与像素单元之间的像素间距(在图中显示为相邻两个滤光单元402之间的距离)PP满足关系H=n*pp,其中n为正整数。上述的结构中,将相邻两个感光单元203之间的距离H设置为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之间像素间距PP的整数倍,能够在不改变原有的显示面板1的结构同时便于感光单元203的安装,提升安装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为图6中方框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感光正投影204和透光单元404均呈矩形,感光正投影204在第一方向X上的延伸长度为L1,透光单元404在第一方向X上的延伸长度为L2,其中L1=L2。感光正投影204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宽度W1与透光单元404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宽度W2满足关系W1<W2。
上述的结构中,感光正投影204的形状即为感光单元203平行于阵列基板30的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将感光单元203的长度设置为与透光单元404的长度相等,最大限度提高感光单元203的尺寸。将感光单元203的宽度设置为小于透光单元404的宽度,以便于生产、安装。上述的方案保证感光单元203感光面积的同时,便于安装、提升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感光单元203包括红外感应二极管301以及感应电路302。感应电路302包括驱动晶体管303、控制晶体管304、复位晶体管305以及存储电容306。驱动晶体管303用于输出红外感应信号。控制晶体管304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控制晶体管304的控制端与红外感应二极管301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晶体管304的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303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晶体管304用于接收红外感应二极管301输出的信号以控制驱动晶体管303。复位晶体管305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控制晶体管304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对控制晶体管304的电位进行复位。存储电容306与红外感应二极管301的两端并联。用于为红外感应二极管301储存少量的电量。
其中,红外感应二极管301一端与复位晶体管305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当光线照射在红外感应二极管301上,其电阻相对于正常光照射时减小的幅度较大,复位晶体管305中的电流大部分通过红外感应二极管301流出,流入控制晶体管304的光线减小,控制晶体管304断开,驱动晶体管303也断开,因此驱动晶体管303输出端的电压减小。感应电路302与显示面板1的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接收驱动晶体管303输出端的电压信号变化,即可感应到该位置的红外感应二极管301接收到红外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仅为一个示例性的结构,能够检测红外感光二极管的感光信号的电路均可用于本申请中,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显示区域10还包括纯显示区域103,纯显示区域103内未设置感光单元203。纯显示区域103中不设置感光原件以及透光单元404,能够保证显示区域10的穿透率,保证显示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域10具有相邻的第一边缘101以及第二边缘102。第一感光区201与第一边缘101相邻设置,第二感光区202与第二边缘102相邻设置,且第一感光区201以及第二感光区202的夹角区域为纯显示区域103。上述的结构,将感光区20集中设置于纯显示区域103的相邻两侧,一方面能便于对显示面板1的控制,另一方面能保证显示区域10的面积和完整性以及显示比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2包括红外光源3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红外光源3包括遥控装置,遥控装置用于发射红外信号。上述的实施例,可以使用遥控装置代替鼠标对显示装置2的控制,在演讲汇报等站立式的应用场景中更加便捷,遥控装置可以是激光笔或者遥控器,上述的结构能够实现激光笔或者遥控器代替无线鼠标的功能,提升了显示装置2控制的便利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2,如图1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01、遥控装置发出红外信号;
S02、根据第一感光区201内的感光单元203接收到红外信号确定第一手势,或者根据第二感光区202内的感光单元203根据红外信号确定第二手势;
S03、将第一手势转换为第一控制信息,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切换实时显示画面,或者将第二手势转换为第二控制信息,并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切换实时显示画面。
上述的控制方法,通过在不同的感光区20对应设置不同的功能,再输入不同的手势以启动不同的功能,以实现对显示面板1的画面进行多功能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光区201包括红外手写区域,第一手势包括水平移动、垂直移动、曲线轨迹移动以及文字轨迹移动,控制信息包括频道切换、音量调整、返回主界面、返回上一级以及直接调至指定频道。具体的,第一感光区201内设置的总感光面积较大,因此能够精确的接收红外信号,以实现在该区域进行线性信号输出。当第一手势为水平移动或者垂直移动时,能够生成相应的音量调节或者相邻频道切换的第一控制信息。当第一手势为曲线轨迹移动时,例如画圈或者波浪线,能够生成暂停或播放当前画面的第一控制信息。当第一手势为文字轨迹移动,例如在红外手写区域直接写下切换的频道的数字,可生成切换到相应的频道的第一控制信息。使用上述的控制方法,能够提升显示装置2的控制便利性,以及准确性。需要说明是的,此处的手写区域指的是接收遥控装置对该区域发送文字轨迹的信号的区域,并不特征使用人体的手指进行操作的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感光区202包括固定功能选择区域,第二手势包括轻触点击或悬浮静止,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选择对应固定功能区域的功能。具体的,固定功能选择区内可以设置密度较多的感光单元203,当红外信号发射至该区域内可以生成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直接实现该功能区对应的功能,如进行显示设置、网络设置或者对应的频道点播等。通过在第二感光区202设置相应的选择功能区域,能够便于对显示画面直接进行切换,并且第二感光区202内设置较少的感光单元203,降低了成本,同时提升了度相应功能的操作的灵敏度以及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4,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4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该显示装置2能够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域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显示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感光区,所述感光区内设有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区至少包括第一感光区以及第二感光区,且所述第一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感光区的总感光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区内设置的所述感光单元的数量Q1以及所述第二感光区内设置的所述感光单元的数量Q2满足关系Q1>Q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区内设置的所述感光单元为第一感光单元,所述第一感光单元的感光面积为A1,所述第二感光区内设置的所述感光单元为第二感光单元,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面积为A2,其中,A1>A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区单位面积上设置的所述感光单元的数量D1以及所述第二感光区单位面积上设置的所述感光单元的数量D2满足关系D1>D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H与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像素间距PP满足关系H=n*pp,其中n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彩膜基板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上还设有多个透光单元,所述透光单元能够通过红外光线;
其中,所述感光单元设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且所述感光单元在所述彩膜基板上的感光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单元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正投影和所述透光单元均呈矩形,所述感光正投影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L1与所述透光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L2满足关系L1=L2;所述感光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延伸宽度W1与所述透光单元在第二方向上的延伸宽度W2满足关系W1<W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上对应所述透光单元的位置使用透明光学胶材料进行填充。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还包括纯显示区域,所述纯显示区域内未设置所述感光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具有相邻的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所述第一感光区与所述第一边缘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感光区与所述第二边缘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感光区以及第二感光区的夹角区域为所述纯显示区域。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用于发射红外信号。
12.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遥控装置发出红外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区内的所述感光单元接收到所述红外信号确定第一手势,或者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区内的所述感光单元根据所述红外信号确定第二手势;
将所述第一手势转换为第一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切换实时显示画面,或者将所述第二手势转换为第二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切换实时显示画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区包括红外手写区域,所述第一手势包括水平移动、垂直移动、曲线轨迹移动以及文字轨迹移动,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频道切换、音量调整、返回主界面以及直接调至指定频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光区包括固定功能选择区域,所述第二手势包括轻触点击或悬浮静止,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选择对应所述固定功能区域的功能。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111510647.5A 2021-12-10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385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0647.5A CN114385003B (zh) 2021-12-10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0647.5A CN114385003B (zh) 2021-12-10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5003A true CN114385003A (zh) 2022-04-22
CN114385003B CN114385003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028A (zh) * 2009-02-25 2010-02-1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206631A (zh) * 2014-06-23 2015-12-30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感光像素阵列、环境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
CN107278329A (zh) * 2017-05-26 2017-10-2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传感单元及图像撷取装置
CN107731880A (zh) * 2017-11-03 2018-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615746A (zh) * 2018-04-28 2018-10-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56421A (zh) * 2019-03-05 2019-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951656A (zh) * 2019-04-23 2019-06-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KR20200038853A (ko) * 2018-10-03 2020-04-14 이노럭스 코포레이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309135A (zh) * 2020-01-14 2020-06-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CN112835225A (zh) * 2021-03-17 2021-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10333928A1 (en) * 2019-02-01 2021-10-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028A (zh) * 2009-02-25 2010-02-1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206631A (zh) * 2014-06-23 2015-12-30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感光像素阵列、环境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
CN107278329A (zh) * 2017-05-26 2017-10-2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传感单元及图像撷取装置
CN107731880A (zh) * 2017-11-03 2018-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615746A (zh) * 2018-04-28 2018-10-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00038853A (ko) * 2018-10-03 2020-04-14 이노럭스 코포레이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10333928A1 (en) * 2019-02-01 2021-10-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656421A (zh) * 2019-03-05 2019-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951656A (zh) * 2019-04-23 2019-06-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CN111309135A (zh) * 2020-01-14 2020-06-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CN112835225A (zh) * 2021-03-17 2021-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6747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8350827B2 (en) Display with infrared backlight source and multi-touch sensing function
US866522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providing display contact information based on an amount of received light
US8665243B2 (en) Sensor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sensor element, display device with input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unit
US20080252618A1 (en) Display having infrared edge illumination and multi-touch sensing function
US20110037732A1 (en) Detec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object proximity distance measuring method
KR102014650B1 (ko) 콜레스테릭 액정 라이팅보드
JP2009064074A (ja) 入力装置
CN103680385A (zh) 触控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KR2009006704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90273580A1 (en) Sensing circuit, method of driving sens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999227A (zh) 光学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WO2013118214A1 (ja) 情報表示装置
US20130075765A1 (en) 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touch screen
JP2007241405A (ja) 手書きシステム
CN108334841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4253423B (zh)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063224A (zh) 传感器设备、传感器元件驱动方法,显示设备及电子装置
CN111813275A (zh) 显示屏、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CN107390954A (zh) 触控装置、显示装置和触控检测方法
CN114385003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385003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68210A (zh) 显示装置、遥控系统及遥控方法
JPH1091348A (ja) 座標入力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7145264B (zh) 一种光信号接收头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