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3470B - 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3470B
CN114383470B CN202111667667.3A CN202111667667A CN114383470B CN 114383470 B CN114383470 B CN 114383470B CN 202111667667 A CN202111667667 A CN 202111667667A CN 114383470 B CN114383470 B CN 114383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ouflage
layer
net
coating
spr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76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3470A (zh
Inventor
杨明
杨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hong Chang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hong Chang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hong Chang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hong Chang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76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3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3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3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3/00Camouflage, i.e. means or methods for concealment or disguise
    • F41H3/02Flexible, e.g. fabric covers, e.g. screens, n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or structur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3/00Making patterns or designs on fabrics
    • D06C23/04Making patterns or designs on fabrics by shrinking, embossing, moiréing, or crêp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7/00Flexible sheet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extile threads, filaments, yarns or tow, glued on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D06N7/0094Fibrous material being coated on one surface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of an inorganic material and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2209/00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 D06N2209/14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having chemical properties
    • D06N2209/142Hydrophob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其中伪装网包括网体以及各个绳套;绳套沿网体边缘间隔设置;网体由骨架网、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以及两层防护网层叠构成,且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分别设置于骨架网的上下两侧,两层防护网分别封盖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的外侧面上;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上分布设置有各个通风孔;在各个通风孔的边缘上均连接设置有活动挡片。该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利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能够起到迷彩伪装的同时还能够对雷达波进行吸收和无规则反射,有效增强伪装网的隐身性能;利用两层防护网能够进一步增强伪装网的结构强度,且还能对活动挡片进行开合度抑制,确保通风透气时的伪装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探测系统的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目标的搜索、跟踪能力。为了使目标不被轻易探测到,隐身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隐身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目标外部结构等技术手段,来实现降低目标的可探测信号特征的目的,从而尽可能地进行目标隐蔽。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能够对雷达波进行有效吸收,且方便进行快速覆盖伪装,从而提高目标的伪装隐身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能够对雷达波进行有效吸收,且方便进行快速覆盖伪装。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包括网体以及各个绳套;绳套沿网体边缘间隔设置,用于穿设网体的固定拉绳;网体由骨架网、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以及两层防护网层叠构成,且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分别设置于骨架网的上下两侧,两层防护网分别封盖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的外侧面上;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上分布设置有各个通风孔,且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上的各个通风孔位置相互错开;在各个通风孔的边缘上均一体式连接设置有活动挡片,且活动挡片的面积等于通风孔的孔口面积。
作为伪装网的进一步限定方案,伪装吸收材料层以及活动挡片均由基础布层、防水涂层以及隐身材料涂层构成,且防水涂层设置在基础布层的正反面上,隐身材料涂层设置在正反面的防水涂层上。
作为伪装网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基础布层为轧纹布,且轧纹布上的凹面和凸面分布及形状呈非周期性设置;轧纹布上相邻凹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凸面之间的距离均为6~10mm,轧纹布上凹面和凸面的深度均为2~5mm,轧纹布上凹面和凸面的形状为圆形和/或多边形,轧纹布上凹面和凸面边缘的包络圆直径为3~5mm,轧纹布的布层厚度为1~2mm。
作为伪装网的进一步限定方案,:防水涂层为柔性油漆喷涂层,且柔性油漆喷涂层包括均匀分布涂层以及非均匀分布涂层;均匀分布涂层为柔性油漆均匀喷涂在基础布层的表面上,非均匀分布涂层为柔性油漆非均匀喷涂在均匀分布涂层上;防水涂层的厚度为0.5~1mm。
作为伪装网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柔性油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弹性聚酯树脂56~60份﹑固化剂3~8份﹑活性炭粉14~21份、分散剂1-2份以及有机溶剂25~35份。
作为伪装网的进一步限定方案,隐身材料涂层为隐身复合材料喷涂层,且隐身复合材料喷涂层包括全面喷涂层以及立体式喷涂层;全面喷涂层为隐身材料全面喷涂在防水涂层表面上,立体式喷涂层为隐身材料多层非均匀喷涂在全面喷涂层表面上;隐身材料涂层的厚度为0.5~2mm。
作为伪装网的进一步限定方案,隐身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5~35份、吸波金属混合粉末27~33份、消光粉3~9份、添加剂15~25份、复合溶剂25~30份以及弹性固化剂5-15份。
作为伪装网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吸波金属混合粉末由铝粉、锌粉、钛白粉以及铁粉混合构成,且铝粉、锌粉、钛白粉以及铁粉的重量组分比为:25~30:15~25:23~37:38~45;
添加剂由氧化锌、氧化铁红以及硫化锌混合构成,且氧化锌、氧化铁红以及硫化锌的重量组分比为:22~34:18~27:17~28。
作为伪装网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在防护网与相邻的伪装吸收材料层之间连接设置有限位连接丝线;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的对应位置处连接设置有防错位丝线,且防错位丝线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骨架网上;
绳套包括套管以及外围胶套;套管贯穿网体的边缘,并在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法兰;外围胶套套设在套管的外壁上,且位于两端的限位法兰之间;外围胶套粘接在骨架网、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以及两层防护网上;在套管的管口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作伪装吸收材料层,具体步骤为:
步骤1.1,在基础布层上轧制凹面和凸面形成轧纹布:首先根据凹面和凸面的尺寸参数要求选定相应的各个轧纹机,各个轧纹机分布设置在基础布层的轧制流水线上,再根据凹面和凸面的周期变化要求以及轧制流水线的运作速度,控制各个轧纹机的轧制时间序列,对基础布层进行衔接式轧制,实现基础布层上的凹面和凸面分布及形状呈非周期性设置;
步骤1.2,在基础布层上喷涂防水涂层:首先在轧制成型的基础布层的表面上均匀喷涂柔性油漆,使得基础布层的表面先形成一个均匀分布涂层,且均匀分布涂层的厚度为0.5~0.6mm,再利用转速可控的双旋转喷杆将柔性油漆非均匀喷涂在均匀分布涂层上,控制双旋转喷杆的两根喷杆的往复自转转速以及往复公转转速,从而喷涂形成非均匀分布涂层,且由均匀分布涂层和非均匀分布涂层层叠构成防水涂层,且防水涂层的整体厚度控制在0.5~1mm之间;
步骤1.3,在防水涂层上喷涂隐身材料涂层:首先在防水涂层的表面上全面喷涂隐身材料,使得防水涂层上首先形成一个全面喷涂层,且全面喷涂层的厚度为0.5~0.8mm,再利用转速可控的双旋转喷杆将隐身材料喷涂在全面喷涂层上,控制双旋转喷杆的两根喷杆的往复自转转速、往复公转转速以及同一位置处的往复次数,从而喷涂形成立体式喷涂层,由全面喷涂层和立体式喷涂层共同构成隐身材料涂层,且隐身材料涂层的厚度为0.5~2mm;
步骤2,在伪装吸收材料层上剪切各个通风孔,并使剪切处不完全断开,从而在各个通风孔处形成一体式连接的活动挡片;
步骤3,在骨架网上固定各个防错位丝线,且使得防错位丝线的中部固定在骨架网上,再将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覆盖在骨架网的两侧网面上,并将防错位丝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对应侧的伪装吸收材料层上;
步骤4,将两层防护网封盖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上,且防护网的网孔小于活动挡片的面积,并在防护网与对应侧的伪装吸收材料层之间连接设置各个限位连接丝线;
步骤5,将骨架网、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以及两层防护网的对应侧边缘缝合到一起,并在缝合后的边缘上间隔式安装各个绳套的套管,并使得缝合后的边缘位于套管两端的限位法兰之间,再在两端的限位法兰之间填充胶水形成外围胶套,且缝合后的边缘粘接在外围胶套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利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的设置能够起到迷彩伪装的同时还能够对雷达波进行吸收和无规则反射,从而有效增强伪装网的隐身性能;利用骨架网设置在中间层,能够有效增强伪装网的整体结构强度,确保伪装使用时的绑扎固定的稳定性;利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上相互错开的各个通风孔能够在确保伪装网的伪装效果同时实现伪装网的通风性能;利用各个绳套能够便于在覆盖使用时进行绑扎固定,确保覆盖时的稳定性;利用两层防护网能够进一步增强伪装网的结构强度,且还能对各个通风孔上的活动挡片进行开合度抑制,确保通风透气时的伪装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伪装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旋转喷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包括:网体以及各个绳套;绳套沿网体边缘间隔设置,用于穿设网体的固定拉绳;网体由骨架网2、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以及两层防护网1层叠构成,且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分别设置于骨架网2的上下两侧,两层防护网1分别封盖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的外侧面上;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分布设置有各个通风孔4,且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的各个通风孔4位置相互错开;在各个通风孔4的边缘上均一体式连接设置有活动挡片11,且活动挡片11的面积等于通风孔4的孔口面积。
利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的设置能够起到迷彩伪装的同时还能够对雷达波进行吸收和无规则反射,从而有效增强伪装网的隐身性能;利用骨架网2设置在中间层,能够有效增强伪装网的整体结构强度,确保伪装使用时的绑扎固定的稳定性;利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相互错开的各个通风孔4能够在确保伪装网的伪装效果同时实现伪装网的通风性能;利用各个绳套能够便于在覆盖使用时进行绑扎固定,确保覆盖时的稳定性;利用两层防护网1能够进一步增强伪装网的结构强度,且还能对各个通风孔4上的活动挡片11进行开合度抑制,确保通风透气时的伪装性能。
进一步的,伪装吸收材料层3以及活动挡片11均由基础布层、防水涂层以及隐身材料涂层构成,且防水涂层设置在基础布层的正反面上,隐身材料涂层设置在正反面的防水涂层上。
利用防水涂层能够对基础布层进行防水防护,确保基础布层在户外使用时的使用寿命;利用隐身材料涂层设置在正反面的防水涂层上,从而使得伪装网的正反面都具备隐身功能,在使用时无需进行正反面区分,从而进行快速覆盖隐身。
进一步的,基础布层为轧纹布,且轧纹布上的凹面和凸面分布及形状呈非周期性设置;轧纹布上相邻凹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凸面之间的距离均为6~10mm,优选为8mm,相邻凹面和凸面之间的距离为2~4mm,优选为3mm;轧纹布上凹面和凸面的深度均为2~5mm,优选为3mm,轧纹布上凹面和凸面的形状为圆形和/或多边形,轧纹布上凹面和凸面边缘的包络圆直径为3~5mm,优选为4mm,轧纹布的布层厚度为1~2mm,优选为1.5mm。
利用呈非周期性设置的形状各异的凹面和凸面,能够使得最终形成的伪装吸收材料层3具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实现对雷达回波无规则偏离,增强隐身效果;利用凹面和凸面的相邻设置能够增强轧纹布的凹凸效果,避免两个相邻凹面或两个相邻凸面之间的距离太近而影响凹凸效果,确保雷达回波无规则偏离效果。
进一步的,防水涂层为柔性油漆喷涂层,且柔性油漆喷涂层包括均匀分布涂层以及非均匀分布涂层;均匀分布涂层为柔性油漆均匀喷涂在基础布层的表面上,非均匀分布涂层为柔性油漆非均匀喷涂在均匀分布涂层上;防水涂层的厚度为0.5~1mm,优选为0.8mm。
利用均匀分布涂层能够确保基础的防水性能;利用非均匀分布涂层能够在均匀分布涂层上形成高低不平的喷涂效果,从而增强喷涂隐身材料后的隐身效果。
进一步的,柔性油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弹性聚酯树脂56~60份﹑固化剂3~8份﹑活性炭粉14~21份、分散剂1-2份以及有机溶剂25~35份,优先地,弹性聚酯树脂为58份﹑固化剂为6份﹑活性炭粉为16份、分散剂为2份以及有机溶剂为28份。
利用弹性聚酯树脂能够起到防水性能,且还能对激光进行吸收的作用,此外弹性聚酯树脂的柔性特征能够使得防水涂层喷涂后还有较好的柔韧度;利用活性炭粉能够起到多孔式吸波的功能,起到辅助吸波的功能,与未增加活性炭粉的柔性油漆相比,能够增加2~6%的吸波性能;利用分散剂和有机溶剂的作用,能够增强柔性油漆的混合性能,确保柔性油漆的喷涂效果。
进一步的,隐身材料涂层为隐身复合材料喷涂层,且隐身复合材料喷涂层包括全面喷涂层以及立体式喷涂层;全面喷涂层为隐身材料全面喷涂在防水涂层表面上,立体式喷涂层为隐身材料多层非均匀喷涂在全面喷涂层表面上;隐身材料涂层的厚度为0.5~2mm,优选为1.5mm。
利用全面喷涂形成的全面喷涂层能够确保最基础的隐身效果,确保在防水涂层上没有喷涂遗漏的地方;利用多层非均匀喷涂形成的立体式喷涂层,能够在全面喷涂层上形成立体式吸波结构,且立体式涂层结构还能够起到雷达回波无规则偏离,增强隐身效果。
进一步的,隐身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5~35份、吸波金属混合粉末27~33份、消光粉3~9份、添加剂15~25份、复合溶剂25~30份以及弹性固化剂5-15份,优选地,纳米二氧化硅粉末为30份、吸波金属混合粉末为31份、消光粉为5份、添加剂为22份、复合溶剂为28份以及弹性固化剂为10份。
纳米二氧化硅具有对抗紫外线的光学性能,能提高隐身材料抗老化和耐化学性能,且纳米二氧化硅呈絮状和网状的准颗粒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强隐身材料的吸波性能,比未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隐身材料增加2~4%的吸波性能,此外纳米二氧化硅还能够对隐身材料起到防沉淀、防垂流、抗沉降以及提高介电性能作用,促进隐身材料自由流动;利用复合溶剂和弹性固化剂的作用能增强隐身材料在防水涂层表面的附着力;利用吸波金属混合粉末能够对雷达波进行有效吸收,从而确保隐身材料涂层的隐身效果。
进一步的,吸波金属混合粉末由铝粉、锌粉、钛白粉以及铁粉混合构成,且铝粉、锌粉、钛白粉以及铁粉的重量组分比为:25~30:15~25:23~37:38~45,优选地为25:20:27:41;
添加剂由氧化锌、氧化铁红以及硫化锌混合构成,且氧化锌、氧化铁红以及硫化锌的重量组分比为:22~34:18~27:17~28,优选地为28:23:22。
利用铝粉、锌粉、钛白粉以及铁粉混合构成吸波金属混合粉末,从而构成吸波混合金属涂层,能够有效吸收雷达波,从而实现隐身材料涂层的雷达隐身效果,且通过多种粉末的混合,能够具有多种波长的吸收效果;利用氧化锌、氧化铁红以及硫化锌混合构成添加剂,能够进一步增强吸波性能,与未增加添加剂的隐身材料相比,能够增强3~5%的吸波性能。
进一步的,在防护网1与相邻的伪装吸收材料层3之间连接设置有限位连接丝线5;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的对应位置处连接设置有防错位丝线6,且防错位丝线6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骨架网2上;
绳套包括套管7以及外围胶套10;套管7贯穿网体的边缘,并在套管7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法兰9;外围胶套10套设在套管7的外壁上,且位于两端的限位法兰9之间;外围胶套10粘接在骨架网2、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以及两层防护网1上;在套管7的管口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8。
利用防错位丝线6能够对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进行相对滑移限位,避免两个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的通风孔4相对而失去隐身性能;利用限位连接丝线5能够使得防护网1可靠覆盖在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对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的各个活动挡片11进行开合度限制,确保隐身效果;利用外围胶套10能够增强网体的边缘与套管7的连接强度,从而在覆盖网体使用时具有稳定的绑扎效果;利用限位法兰9能够增强外围胶套10的牢固性,确保满足使用时的拉扯强度;利用圆弧倒角8能够避免绑扎绳磨损断开。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作伪装吸收材料层3,具体步骤为:
步骤1.1,在基础布层上轧制凹面和凸面形成轧纹布:首先根据凹面和凸面的尺寸参数要求选定相应的各个轧纹机,各个轧纹机分布设置在基础布层的轧制流水线上,再根据凹面和凸面的周期变化要求以及轧制流水线的运作速度,控制各个轧纹机的轧制时间序列,对基础布层进行衔接式轧制,实现基础布层上的凹面和凸面分布及形状呈非周期性设置;
步骤1.2,在基础布层上喷涂防水涂层:首先在轧制成型的基础布层的表面上均匀喷涂柔性油漆,使得基础布层的表面先形成一个均匀分布涂层,且均匀分布涂层的厚度为0.5~0.6mm,优选为0.5mm,再利用转速可控的双旋转喷杆将柔性油漆非均匀喷涂在均匀分布涂层上,控制双旋转喷杆的两根喷杆的往复自转转速以及往复公转转速,从而喷涂形成非均匀分布涂层,且由均匀分布涂层和非均匀分布涂层层叠构成防水涂层,且防水涂层的整体厚度控制在0.5~1mm之间;
步骤1.3,在防水涂层上喷涂隐身材料涂层:首先在防水涂层的表面上全面喷涂隐身材料,使得防水涂层上首先形成一个全面喷涂层,且全面喷涂层的厚度为0.5~0.8mm,优选为0.5mm,再利用转速可控的双旋转喷杆将隐身材料喷涂在全面喷涂层上,控制双旋转喷杆的两根喷杆的往复自转转速、往复公转转速以及同一位置处的往复次数,从而喷涂形成立体式喷涂层,由全面喷涂层和立体式喷涂层共同构成隐身材料涂层,且隐身材料涂层的厚度为0.5~2mm;
步骤2,在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剪切各个通风孔4,并使剪切处不完全断开,从而在各个通风孔4处形成一体式连接的活动挡片11;
步骤3,在骨架网2上固定各个防错位丝线6,且使得防错位丝线6的中部固定在骨架网2上,再将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覆盖在骨架网2的两侧网面上,并将防错位丝线6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对应侧的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
步骤4,将两层防护网1封盖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且防护网1的网孔小于活动挡片11的面积,并在防护网1与对应侧的伪装吸收材料层3之间连接设置各个限位连接丝线5;
步骤5,将骨架网2、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以及两层防护网1的对应侧边缘缝合到一起,并在缝合后的边缘上间隔式安装各个绳套的套管7,并使得缝合后的边缘位于套管7两端的限位法兰9之间,再在两端的限位法兰9之间填充胶水形成外围胶套10,且缝合后的边缘粘接在外围胶套10上。
利用转速可控的双旋转喷杆能够便于对防水涂层以及隐身材料涂层的喷涂均匀度进行切换控制,从而满足涂层的不同均匀度和不同厚度的喷涂需要,使得伪装吸收材料层3具有较好的立体吸波及散射效果,增强隐身效果;通过根据凹面和凸面的周期变化要求以及轧制流水线的运作速度,控制各个轧纹机的轧制时间序列,从而实现对基础布层进行衔接式轧制,避免轧制不连续,实现基础布层上的凹面和凸面分布及形状呈非周期性设置,由于凹面和凸面的存在,使得探测雷达的回波无规则偏离,增强隐身效果。
如图2所示,转速可控的双旋转喷杆包括公转电机16、公转油漆管13、油漆主管12、两个自转电机21以及两根自转喷漆管14;油漆主管12的一端用于与油漆泵的油漆管路旋转密封对接,油漆主管12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安装在公转油漆管13的中部,且油漆主管12与公转油漆管13相连通;在公转油漆管13的两端上均旋转密封式安装有一根分支油漆管19,且分支油漆管19与公转油漆管13垂直连通;两根自转喷漆管14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在两根分支油漆管19的端部上,且自转喷漆管14与分支油漆管19垂直连通;在自转喷漆管14上间隔设置有各个喷嘴15;在油漆主管12上固定安装有公转从动齿轮18,在公转电机1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公转从动齿轮18相啮合的公转驱动齿轮17;在两根分支油漆管19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自转从动齿轮20,在两个自转电机21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自转驱动齿轮22,且两个自转驱动齿轮22分别与两个自转从动齿轮20相啮合;公转电机16以及两个自转电机21的转速均独立控制。
利用公转电机16以及两个自转电机21的转速独立控制,从而能够根据喷涂需要对喷涂的均匀度进行控制,使得喷涂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均匀和非均匀喷涂的切换,满足防水涂层和隐身材料涂层的喷涂需要。在控制公转电机16以及两个自转电机21停止旋转且两根自转喷漆管14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实现均匀喷涂;在控制公转电机16以及两个自转电机21以各自独立的转速往复旋转时,可以实现非均匀喷涂;在控制转速可控的双旋转喷杆的整体平移或停顿时,可以实现多层喷涂。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3)

1.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网体以及各个绳套;绳套沿网体边缘间隔设置,用于穿设网体的固定拉绳;网体由骨架网(2)、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以及两层防护网(1)层叠构成,且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分别设置于骨架网(2)的上下两侧,两层防护网(1)分别封盖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的外侧面上;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分布设置有各个通风孔(4),且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的各个通风孔(4)位置相互错开;在各个通风孔(4)的边缘上均一体式连接设置有活动挡片(11),且活动挡片(11)的面积等于通风孔(4)的孔口面积;
伪装吸收材料层(3)以及活动挡片(11)均由基础布层、防水涂层以及隐身材料涂层构成,且防水涂层设置在基础布层的正反面上,隐身材料涂层设置在正反面的防水涂层上;
基础布层为轧纹布,且轧纹布上的凹面和凸面分布及形状呈非周期性设置;轧纹布上相邻凹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凸面之间的距离均为6~10mm,轧纹布上凹面和凸面的深度均为2~5mm,轧纹布上凹面和凸面的形状为圆形和/或多边形,轧纹布上凹面和凸面边缘的包络圆直径为3~5mm,轧纹布的布层厚度为1~2mm;
防水涂层为柔性油漆喷涂层,且柔性油漆喷涂层包括均匀分布涂层以及非均匀分布涂层;均匀分布涂层为柔性油漆均匀喷涂在基础布层的表面上,非均匀分布涂层为柔性油漆非均匀喷涂在均匀分布涂层上;防水涂层的厚度为0.5~1mm;
柔性油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弹性聚酯树脂56~60份﹑固化剂3~8份﹑活性炭粉14~21份、分散剂1-2份以及有机溶剂25~35份;
隐身材料涂层为隐身复合材料喷涂层,且隐身复合材料喷涂层包括全面喷涂层以及立体式喷涂层;全面喷涂层为隐身材料全面喷涂在防水涂层表面上,立体式喷涂层为隐身材料多层非均匀喷涂在全面喷涂层表面上;隐身材料涂层的厚度为0.5~2mm;
隐身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纳米二氧化硅粉末25~35份、吸波金属混合粉末27~33份、消光粉3~9份、添加剂15~25份、复合溶剂25~30份以及弹性固化剂5-15份;
吸波金属混合粉末由铝粉、锌粉、钛白粉以及铁粉混合构成,且铝粉、锌粉、钛白粉以及铁粉的重量组分比为:25~30:15~25:23~37:38~45;
添加剂由氧化锌、氧化铁红以及硫化锌混合构成,且氧化锌、氧化铁红以及硫化锌的重量组分比为:22~34:18~27:17~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其特征在于:在防护网(1)与相邻的伪装吸收材料层(3)之间连接设置有限位连接丝线(5);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的对应位置处连接设置有防错位丝线(6),且防错位丝线(6)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骨架网(2)上;
绳套包括套管(7)以及外围胶套(10);套管(7)贯穿网体的边缘,并在套管(7)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法兰(9);外围胶套(10)套设在套管(7)的外壁上,且位于两端的限位法兰(9)之间;外围胶套(10)粘接在骨架网(2)、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以及两层防护网(1)上;在套管(7)的管口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8)。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作伪装吸收材料层(3),具体步骤为:
步骤1.1,在基础布层上轧制凹面和凸面形成轧纹布:首先根据凹面和凸面的尺寸参数要求选定相应的各个轧纹机,各个轧纹机分布设置在基础布层的轧制流水线上,再根据凹面和凸面的周期变化要求以及轧制流水线的运作速度,控制各个轧纹机的轧制时间序列,对基础布层进行衔接式轧制,实现基础布层上的凹面和凸面分布及形状呈非周期性设置;
步骤1.2,在基础布层上喷涂防水涂层:首先在轧制成型的基础布层的表面上均匀喷涂柔性油漆,使得基础布层的表面先形成一个均匀分布涂层,且均匀分布涂层的厚度为0.5~0.6mm,再利用转速可控的双旋转喷杆将柔性油漆非均匀喷涂在均匀分布涂层上,控制双旋转喷杆的两根喷杆的往复自转转速以及往复公转转速,从而喷涂形成非均匀分布涂层,且由均匀分布涂层和非均匀分布涂层层叠构成防水涂层,且防水涂层的整体厚度控制在0.5~1mm之间;
步骤1.3,在防水涂层上喷涂隐身材料涂层:首先在防水涂层的表面上全面喷涂隐身材料,使得防水涂层上首先形成一个全面喷涂层,且全面喷涂层的厚度为0.5~0.8mm,再利用转速可控的双旋转喷杆将隐身材料喷涂在全面喷涂层上,控制双旋转喷杆的两根喷杆的往复自转转速、往复公转转速以及同一位置处的往复次数,从而喷涂形成立体式喷涂层,由全面喷涂层和立体式喷涂层共同构成隐身材料涂层,且隐身材料涂层的厚度为0.5~2mm;
步骤2,在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剪切各个通风孔(4),并使剪切处不完全断开,从而在各个通风孔(4)处形成一体式连接的活动挡片(11);
步骤3,在骨架网(2)上固定各个防错位丝线(6),且使得防错位丝线(6)的中部固定在骨架网(2)上,再将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覆盖在骨架网(2)的两侧网面上,并将防错位丝线(6)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对应侧的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
步骤4,将两层防护网(1)封盖在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上,且防护网(1)的网孔小于活动挡片(11)的面积,并在防护网(1)与对应侧的伪装吸收材料层(3)之间连接设置各个限位连接丝线(5);
步骤5,将骨架网(2)、两层伪装吸收材料层(3)以及两层防护网(1)的对应侧边缘缝合到一起,并在缝合后的边缘上间隔式安装各个绳套的套管(7),并使得缝合后的边缘位于套管(7)两端的限位法兰(9)之间,再在两端的限位法兰(9)之间填充胶水形成外围胶套(10),且缝合后的边缘粘接在外围胶套(10)上。
CN202111667667.3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4383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7667.3A CN114383470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7667.3A CN114383470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470A CN114383470A (zh) 2022-04-22
CN114383470B true CN114383470B (zh) 2023-09-08

Family

ID=8120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7667.3A Active CN114383470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347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3542A (en) * 1991-10-18 1996-07-09 Haager; Volker Device for camouflaging military equipment
JPH1078300A (ja) * 1996-09-04 1998-03-24 Toray Ind Inc 偽装網展張用補助材、偽装網展張用骨組および偽装網展張構造体
CN205784872U (zh) * 2016-06-30 2016-12-07 朱建材 一种大小可调的高吸收伪装网
CN207066245U (zh) * 2017-04-28 2018-03-02 常州佳尔科仿真器材有限公司 复合伪装网
CN212205821U (zh) * 2020-05-22 2020-12-22 北京军威世纪野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色涂层双面伪装网
CN214120941U (zh) * 2020-12-29 2021-09-03 上海戎科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雷达伪装网
CN113601867A (zh) * 2021-07-19 2021-11-05 安徽财纳伽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波段雷达伪装网的加工工艺
CN113834383A (zh) * 2021-10-12 2021-12-24 南京南大波平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夹层结构伪装网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004682U1 (de) * 2000-03-14 2000-06-29 Texplorer GmbH, 41334 Nettetal Tarnunterstand mit einer faltbaren selbsttragenden Unterkonstruktion
US20100028624A1 (en) * 2008-07-31 2010-02-04 Scott Duane Smith Snag free reversible camouflage nett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3542A (en) * 1991-10-18 1996-07-09 Haager; Volker Device for camouflaging military equipment
JPH1078300A (ja) * 1996-09-04 1998-03-24 Toray Ind Inc 偽装網展張用補助材、偽装網展張用骨組および偽装網展張構造体
CN205784872U (zh) * 2016-06-30 2016-12-07 朱建材 一种大小可调的高吸收伪装网
CN207066245U (zh) * 2017-04-28 2018-03-02 常州佳尔科仿真器材有限公司 复合伪装网
CN212205821U (zh) * 2020-05-22 2020-12-22 北京军威世纪野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色涂层双面伪装网
CN214120941U (zh) * 2020-12-29 2021-09-03 上海戎科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雷达伪装网
CN113601867A (zh) * 2021-07-19 2021-11-05 安徽财纳伽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波段雷达伪装网的加工工艺
CN113834383A (zh) * 2021-10-12 2021-12-24 南京南大波平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夹层结构伪装网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吸波涂层的制备及其与红外隐身涂料的兼容性研究;马成勇等;涂料工业;37(01);第8-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470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56647C (en) Electromagnetic field absorbing composition
CN112414218B (zh) 一种一体化结构的吸波隐身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3470B (zh) 一种具备雷达隐身功能的伪装网及其制作方法
KR101470901B1 (ko) 시인성 향상과 열차폐 및 단열 특성을 겸비한 열반사 필름
CN108045060B (zh) 一种防爆宽频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06108125A3 (en) Electrothermal deicing apparatus and a dual function heater conductor for use therein
US6495752B1 (en) Electric wave shielding material
CN103774439A (zh) 一种遮光防辐射涂层织物
CN109468841B (zh) 一种吸波剂溶液和蜂窝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220585A (ja) 電波吸収体及び電波吸収体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波吸収塗料の塗装方法
KR20150124502A (ko) 광대역 레이더 차폐 및 방수, 방매, 방염 성능을 갖는 다기능 덮개류와 천막류
CN114295002B (zh) 一种伪装伞及其制作方法
CN214747520U (zh) 一种防电子波伪装网
CN112902753A (zh) 一种防电子波伪装网
CN102505881A (zh) 军用防雷达监测、防红外侦测移动式伸缩车库及机库
CN103644771A (zh) 一种具有雷达隐身并防破片穿透的方舱壁板
CN208396040U (zh) 一种防水卷材
JP2000244167A (ja) 電磁波障害防止材
CN114232947A (zh) 一种房建用外墙刷漆装置
CN108301751A (zh) 一种可视卷帘门用彩色钢卷装置
WO2023076745A1 (en) Roofing accessories with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 shielding capabilit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e thereof
CN113601867A (zh) 一种全波段雷达伪装网的加工工艺
CN218469665U (zh) 具备频率选择功能的隐身蒙皮
US10959355B2 (en) Structure shielding wallpaper
KR100522537B1 (ko) 광대역 전자기파 흡수용 벽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