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9987A - 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9987A
CN114379987A CN202111537686.4A CN202111537686A CN114379987A CN 114379987 A CN114379987 A CN 114379987A CN 202111537686 A CN202111537686 A CN 202111537686A CN 114379987 A CN114379987 A CN 114379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assembly
support
guide
guide rai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76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继军
赵红斌
夏蒙健
程立志
史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5376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99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9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32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made of rubber or 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输送带翻面装置,包括升降支撑架、U形导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U形导轨安装在升降支撑架上,升降支撑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伸缩,驱动U形导轨竖直升降;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U形导轨上,导向夹具组件与U形导轨嵌合,支撑夹具组件可拆卸地支撑在U形导轨上;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分别夹紧输送带的宽度两侧后,驱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调换位置后,控制输送带继续传送,直至输送带整体翻面,只需由输送带翻面装置完成局部翻面,再控制输送带滚动一圈即可完成全部翻面,效率较高且所需人手较少。

Description

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开采重要运输设备,由于运行中承载胶面承受煤矸卸载冲击力、运行机械摩擦力,长时间各种力的作用下将导致表层受损。但非承载面往往表面光滑、磨损较小,保持较好的功能。在输送带承载面受损后直接更换皮带会造成材料浪费,缩短设备使用周期;而皮带翻面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但对于输送带翻面一般采用人工操作,该方法需要组织大量人员人工将皮带逐处翻转,所需劳动量大、施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翻面效率低下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进行输送带翻面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输送带翻面装置,包括升降支撑架、U形导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
所述U形导轨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撑架上,所述升降支撑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伸缩,驱动所述U形导轨竖直升降;
所述导向夹具组件和所述支撑夹具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U形导轨上,所述导向夹具组件与所述U形导轨嵌合,所述支撑夹具组件可拆卸地支撑在所述U形导轨上;
所述导向夹具组件和所述支撑夹具组件分别夹紧所述输送带的宽度两侧后,驱动所述导向夹具组件和所述支撑夹具组件调换位置后,控制输送带继续传送,直至输送带整体翻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夹具组件包括导向滑块、第一下夹块和第一上夹块;
所述导向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U形导轨上,所述导向滑块的上端朝向内侧延伸出所述第一下夹块,所述第一上夹块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导向滑块上,所述第一上夹块位于所述第一下夹块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块设置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的边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所述U形导轨位于所述嵌合槽中,所述第一限位板遮挡在所述U形导轨的外侧面;
所述U形导轨的下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限位板插入所述导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夹具组件还包括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上夹块通过所述第一液压杆安装在所述导向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夹具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滑块连接的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滑块沿所述U形导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夹具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导向滑块上的至少一块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下夹块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下夹块的上表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夹具组件包括支撑滑块、第二下夹块和第二上夹块;
所述支撑滑块可滑动地支撑装在所述U形导轨上,所述支撑滑块的上端朝向内侧延伸出所述第二下夹块,所述第二上夹块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滑块上,所述第二上夹块位于所述第二下夹块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槽,所述U形导轨可分离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夹具组件还包括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上夹块通过所述第二液压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夹具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滑块上的至少一块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下夹块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下夹块的上表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座,每个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和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连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U形导轨之间。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基于如前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的输送带翻面方法,包括
将输送带机架支撑至设定高度,调整输送带至松弛状态;
将输送带翻面装置放置在输送带的尾部滚筒处,控制升降支撑架升降,调整U形导轨的高度与输送带平齐;
调整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滑动至U形导轨的开口两侧,控制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分别夹紧输送带的两侧边;
驱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调换位置,使输送带局部翻面;
控制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松开输送带,控制输送带继续传送,直至输送带整体翻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导向夹具组件支撑夹具组件调换位置,使输送带局部翻面,具体包括:
控制升降支撑架升起,使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高于尾部滚筒;
驱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同步滑动至U形导轨的连接端;
驱动导向夹具组件沿U形导轨滑动至支撑夹具组件的位置,导向夹具组件滑动过程中,支撑夹具组件与U形导轨脱离;
导向夹具组件滑动至目标位置后,将支撑夹具组件支撑至U形导轨上与导向夹具组件相对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输送带翻面装置设置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分别夹紧输送带的宽度两侧,并且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在U形导轨上可滑动,使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的位置调换,实现输送带的局部翻面,之后在输送带的继续传送下,完成输送带的整体翻面,只需由输送带翻面装置完成局部翻面,再控制输送带滚动一圈即可完成全部翻面,效率较高且所需人手较少。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输送带翻面装置位于输送带的尾部滚筒处的正视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处的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支撑夹具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输送带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输送带翻面装置位于输送带的尾部滚筒处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滑动至U形导轨的连接端时的俯视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输送带完成局部翻面的俯视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输送带翻面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支撑座1:底座11、液压油缸12
U形导轨2;
导向夹具组件3:导向滑块31、第一限位板311、第二限位板312、第一下夹块32、第一上夹块33、第一液压杆34、驱动件35;
支撑夹具组件4:支撑滑块41、第二下夹块42、第二上夹块43、第二液压杆44、第二支撑块45;
输送带5、驱动滚筒6、尾部滚筒7、张紧滚筒8、支撑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申请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如图1、2、5所示,包括升降支撑架、U形导轨2、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
U形导轨2安装在升降支撑架上,升降支撑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伸缩,驱动U形导轨2竖直升降;
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可滑动地设置在U形导轨2上,导向夹具组件3与U形导轨2嵌合,支撑夹具组件4可拆卸地支撑在U形导轨2上;
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分别夹紧输送带5的宽度两侧后,驱动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调换位置后,控制输送带5继续传送,直至输送带5整体翻面。
具体来说,升降支撑架用于支撑U形导轨2,通过在高度方向上伸缩调整U形导轨2的高度。升降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座1,每个支撑座1包括底座11和液压油缸12,液压油缸12连接在底座11和U形导轨2之间。每个支撑座1的液压油缸12同步伸缩,并且伸缩量保持一致,使U形导轨2保持水平状态。
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用于夹紧输送带5,二者均能够在U形导轨2上滑动,其中导向夹具组件3和U形导轨2嵌合,二者不可分离;支撑夹具组件4支撑在U形导轨2上,支撑夹具组件4与U形导轨2可分离。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夹紧输送带5后,沿U形导轨2滑动,使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的位置互换,实现输送带5的局部翻面,详细工作流程见下文实施例输送带翻面方法的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输送带翻面装置,作为输送带翻面的专用设备,能够实现输送带的快速翻面,只需一至两名工作人员参与操作即可,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向夹具组件3包括导向滑块31、第一下夹块32和第一上夹块33;
导向滑块31可滑动地安装在U形导轨2上,导向滑块31的上端朝向内侧延伸出第一下夹块32,第一上夹块33可伸缩地安装在导向滑块31上,第一上夹块33位于第一下夹块32的上方。
具体来说,导向滑块31用于与U形导轨2连接,第一下夹块32形成在导向滑块31上,第一上夹块33可上下伸缩地安装在导向滑块31上。
第一上夹块33向上伸出时,第一上夹块33和第一下夹块32之间形成开口,输送带5的边缘伸入开口中,控制第一上夹块33向下缩回,则第一上夹块33和第一下夹块32夹紧输送带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滑块31设置有嵌合槽,嵌合槽的边缘包括第一限位板311和第二限位板312;
U形导轨2位于嵌合槽中,第一限位板311遮挡在U形导轨2的外侧面;
U形导轨2的下表面设置有导向槽,第二限位板312插入导向槽中。
具体来说,嵌合槽设置在导向滑块31的外侧面,嵌合槽与U形导轨2嵌合,使导向夹具组件3安装在U形导轨2的内侧。
嵌合槽对U形导轨2进行纵向限位,嵌合槽的边缘设置第一限位板311和第二限位板312对U形导轨2进行横向限位,防止导向滑块31从U形导轨2中掉落。
第一限位板311从嵌合槽的上边缘朝向下方延伸出,第二限位板312从嵌合槽的下边缘朝向上方延伸出,第一限位板311贴合在U形导轨2的外侧壁;U形导轨2下表面的导向槽向上凹陷,第二限位板312插入到导向槽中。
本申请实施例设置嵌合槽、第一限位板311和第二限位板312对导向滑块31在U形导轨2上进行限位,使导向滑块31与U形导轨2保持嵌合,防止二者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夹具组件3还包括第一液压杆34,第一上夹块33通过第一液压杆34安装在导向滑块31上。
第一液压杆34由液压控制实现上下伸缩作动,从而控制第一上夹块33的上下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夹具组件3还包括与导向滑块31连接的驱动件35,用于驱动导向滑块31沿U形导轨2滑动。
驱动件35可以采用旋转电机,作为一个例子,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安装至少一个滚轮,使滚轮的外周面与U形导轨2接触,旋转电机转动时,滚轮带动导向滑块31沿U形导轨2滑动,通过控制旋转电机正转和反转,能够驱动导向滑块31沿U形导轨2正向滑动和反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夹具组件3还包括连接在导向滑块31上的至少一块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位于第一下夹块32的一侧,并且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第一下夹块32的上表面的高度。
具体来说,沿输送带5的长度方向,第一支撑块设置在第一下夹块32的前方和/或后方,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设置为圆滑的曲面。第一支撑块用于支撑输送带5,第一支撑块设置为圆滑曲面能够确保输送带5的顺利通过。
较佳地,第一支撑块可以设置为轴向沿输送带5宽度方向的圆柱形滚轴,能够减少输送带5和第一支撑块的摩擦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夹具组件4包括支撑滑块41、第二下夹块42和第二上夹块43;
支撑滑块41可滑动地支撑装在U形导轨2上,支撑滑块41的上端朝向内侧延伸出第二下夹块42,第二上夹块43可伸缩地安装在支撑滑块41上,第二上夹块43位于第二下夹块42的上方。
具体来说,支撑滑块41用于与U形导轨2连接,第二下夹块42形成在支撑滑块41上,第二上夹块43可上下伸缩地安装在支撑滑块41上。
第二上夹块43向上伸出时,第二上夹块43和第二下夹块42之间形成开口,输送带5的边缘伸入开口中,控制第二上夹块43向下缩回,则第二上夹块43和第二下夹块42夹紧输送带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滑块4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槽,U形导轨2可分离地支撑在支撑槽中。
具体来说,支撑槽的开口宽度等于或略大于U形导轨2的厚度,使支撑槽恰好能卡入U形导轨2,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支撑滑块41能稳定卡在U形导轨2上,在外力带动下,支撑滑块41能够脱离U形导轨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夹具组件4还包括第二液压杆44,第二上夹块43通过第二液压杆44安装在支撑滑块41上。
第二液压杆44通过液压控制实现上下伸缩作动,从而控制第二上夹块43的上下伸缩。
较佳地,可以设置控制单元,支撑座1的液压油缸12、第一液压杆34和第二液压杆44均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或联动连接,控制单元能够根据预设动作逻辑和动作流程,对液压油缸12、第一液压杆34和第二液压杆44进行伸缩控制,实现输送带翻面操作的自动化。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第二液压杆44控制支撑夹具组件4的张开和夹紧。还可通过设置控制单元与升降支撑架、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通信连接,实现对升降支撑架、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的自动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夹具组件4还包括连接在支撑滑块41上的至少一块第二支撑块45,第二支撑块45位于第二下夹块42的一侧,并且第二支撑块45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第二下夹块42的上表面的高度。
第二支撑块45和第一支撑块对应,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45的上表面高度保持一致,在输送带翻面过程中,二者同时支撑起输送带5。
具体来说,沿输送带5的长度方向,两块第二支撑块45分别设置在第二下夹块42的前方和后方,第二支撑块45的上表面设置为圆滑的曲面,确保输送带5的顺利通过。
较佳地,第二支撑块45可以设置为轴向沿输送带5宽度方向的圆柱形滚轴,能够减少输送带5和第二支撑块45的摩擦力。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输送带翻面方法: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基于如前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的输送带翻面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1:将输送带机架支撑至设定高度,调整输送带至松弛状态;
步骤S802:将输送带翻面装置放置在输送带的尾部滚筒处,控制升降支撑架升降,调整U形导轨的高度与输送带平齐;
步骤S803:调整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滑动至U形导轨的开口两侧,控制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分别夹紧输送带的两侧边;
步骤S804:控制升降支撑架升起,使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高于尾部滚筒;
步骤S805:驱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同步滑动至U形导轨的连接端;
步骤S806:驱动导向夹具组件沿U形导轨滑动至支撑夹具组件的位置,导向夹具组件滑动过程中,支撑夹具组件与U形导轨脱离;
步骤S807:导向夹具组件滑动至目标位置后,将支撑夹具组件支撑至U形导轨上与导向夹具组件相对的位置;
步骤S808:控制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松开输送带,控制输送带继续传送,直至输送带整体翻面。
如图4所示,输送带传送机构包括输送带5、驱动滚筒6、尾部滚筒7和张紧滚筒8,输送带5为首尾相接的环形输送带,其内表面依次与驱动滚筒6、尾部滚筒7和张紧滚筒8接触,驱动滚筒6、尾部滚筒7和张紧滚筒8滚动共同驱动输送带5滚动。其中张紧滚筒8可上下活动,将张紧滚筒8向下移动,能够调整输送带5收紧;将张紧滚筒8向上移动,能够调整输送带5松弛。
步骤S801中首先用支撑架9(见图1)将输送带传送机构整体撑起至设定高度,之后调整张紧滚筒8向上移动,使输送带5处于松弛状态。
步骤S802开始安装输送带翻面装置,如图1、5所示,将输送带翻面装置安装在尾部滚筒7的一端,使尾部滚筒7位于U形导轨2的开口中,同时控制升降支撑架伸缩,调整U形导轨2的高度与输送带5保持平齐。
步骤S803控制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滑动至U形导轨2的开口两侧,使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分别夹紧输送带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步骤S804-S807用于实现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调换位置,使输送带5局部翻面,具体地:
先执行步骤S804控制升降支撑架向上伸出,将U形导轨2支撑至高于输送带5,使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高于尾部滚筒7,防止后续翻面过程中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与尾部滚筒7发生干涉。
步骤S805控制导向夹具组3件和支撑夹具组件4同步滑动至U形导轨2的连接端,将输送带5拉动至U形导轨2的连接端处。如图6所示,U形导轨2的连接端呈半圆形,导向夹具组3件和支撑夹具组件4滑动至与该半圆形相切的位置。
步骤S806驱动导向夹具组件3沿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朝向支撑夹具组件4的位置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导向夹具组件3带动输送带5的一侧滑动,在输送带5的拉动作用下,支撑夹具组件4从U形导轨2脱离,支撑夹具组件4保持夹紧在输送带5的一侧。
步骤S807导向夹具组件3滑动至原支撑夹具组件4的位置,此时将支撑夹具组件4支撑至与导向夹具组件3相对的位置,即原导向夹具组件3的位置。至此,实现了输送带5局部位置的翻面,输送带5的状态如图7所示。
步骤S808首先控制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松开输送带,导向夹具组件3和支撑夹具组件4替代尾部滚筒7撑起输送带;之后启动输送机,控制驱动滚筒6滚动,使输送带5继续传送,随着输送带5的传送,输送带5的翻面区域逐渐增大,直至输送带5滚动一圈,输送带5完成整体翻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输送带翻面装置的控制输送带实现局部翻面,再随着输送带的传送,实现输送带的整体翻面,翻面流程简单易操作,翻面效率高,也不需较多人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在本申请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支撑架、U形导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
所述U形导轨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撑架上,所述升降支撑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伸缩,驱动所述U形导轨竖直升降;
所述导向夹具组件和所述支撑夹具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U形导轨上,所述导向夹具组件与所述U形导轨嵌合,所述支撑夹具组件可拆卸地支撑在所述U形导轨上;
所述导向夹具组件和所述支撑夹具组件分别夹紧所述输送带的宽度两侧后,驱动所述导向夹具组件和所述支撑夹具组件调换位置后,控制输送带继续传送,直至输送带整体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夹具组件包括导向滑块、第一下夹块和第一上夹块;
所述导向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U形导轨上,所述导向滑块的上端朝向内侧延伸出所述第一下夹块,所述第一上夹块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导向滑块上,所述第一上夹块位于所述第一下夹块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设置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的边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所述U形导轨位于所述嵌合槽中,所述第一限位板遮挡在所述U形导轨的外侧面;
所述U形导轨的下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限位板插入所述导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夹具组件还包括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上夹块通过所述第一液压杆安装在所述导向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夹具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滑块连接的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滑块沿所述U形导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夹具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导向滑块上的至少一块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下夹块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下夹块的上表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夹具组件包括支撑滑块、第二下夹块和第二上夹块;
所述支撑滑块可滑动地支撑装在所述U形导轨上,所述支撑滑块的上端朝向内侧延伸出所述第二下夹块,所述第二上夹块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滑块上,所述第二上夹块位于所述第二下夹块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槽,所述U形导轨可分离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夹具组件还包括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上夹块通过所述第二液压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滑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夹具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滑块上的至少一块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下夹块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下夹块的上表面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座,每个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和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连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U形导轨之间。
12.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翻面装置的输送带翻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输送带机架支撑至设定高度,调整输送带至松弛状态;
将输送带翻面装置放置在输送带的尾部滚筒处,控制升降支撑架升降,调整U形导轨的高度与输送带平齐;
调整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滑动至U形导轨的开口两侧,控制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分别夹紧输送带的两侧边;
驱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调换位置,使输送带局部翻面;
控制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松开输送带,控制输送带继续传送,直至输送带整体翻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送带翻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调换位置,使输送带局部翻面,具体包括:
控制升降支撑架升起,使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高于尾部滚筒;
驱动导向夹具组件和支撑夹具组件同步滑动至U形导轨的连接端;
驱动导向夹具组件沿U形导轨滑动至支撑夹具组件的位置,导向夹具组件滑动过程中,支撑夹具组件与U形导轨脱离;
导向夹具组件滑动至目标位置后,将支撑夹具组件支撑至U形导轨上与导向夹具组件相对的位置。
CN202111537686.4A 2021-12-15 2021-12-15 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Pending CN114379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7686.4A CN114379987A (zh) 2021-12-15 2021-12-15 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7686.4A CN114379987A (zh) 2021-12-15 2021-12-15 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987A true CN114379987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7686.4A Pending CN114379987A (zh) 2021-12-15 2021-12-15 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998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9982A (en) * 1960-01-09 1964-06-03 Rheinische Braunkohlenw Ag Apparatus for reversing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a conveyor belt
WO1996000181A1 (en) * 1994-06-23 1996-01-04 Sicon Roulunds Aktiebolag Turning device for conveyor belt
CN102700920A (zh) * 2012-06-18 2012-10-03 张日珍 皮带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2874573A (zh) * 2011-07-14 2013-01-16 仇学军 一种在线胶带翻面装置
KR20160078121A (ko) * 2014-12-24 2016-07-04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벨트컨베이어용 벨트 턴오버 장치
CN109693910A (zh) * 2017-10-24 2019-04-30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皮带翻身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9982A (en) * 1960-01-09 1964-06-03 Rheinische Braunkohlenw Ag Apparatus for reversing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a conveyor belt
WO1996000181A1 (en) * 1994-06-23 1996-01-04 Sicon Roulunds Aktiebolag Turning device for conveyor belt
CN102874573A (zh) * 2011-07-14 2013-01-16 仇学军 一种在线胶带翻面装置
CN102700920A (zh) * 2012-06-18 2012-10-03 张日珍 皮带处理装置及方法
KR20160078121A (ko) * 2014-12-24 2016-07-04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벨트컨베이어용 벨트 턴오버 장치
CN109693910A (zh) * 2017-10-24 2019-04-30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皮带翻身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7466A (zh) 调速接头节流柱组装机及其组装方法
CN109318302A (zh) 一种铰链机
CN217201095U (zh) 一种自动夹持上料装置
CN114379987A (zh) 输送带翻面装置及翻面方法
CN109795868B (zh) 一种传送设备的辅助推料装置
CN104928751A (zh) 同步自动开合夹具装置
CN108516495A (zh) 烘箱智能抓取顶升平移输送设备
CN210259924U (zh) 一种饲料生产的刮板输送机
CN209466351U (zh) 一种铰链机
CN106868723A (zh) 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及布料自动输送线
CN107486802B (zh) 一种物料夹紧固定装置
CN108356292B (zh) 一种轴承车加工装置
CN214584025U (zh) 一种可模拟实际运行情况的减速机试车装置
CN109940807B (zh) 模杆翻转装置
CN111043918B (zh) 一种弹头自动刮药设备
CN106736072A (zh) 一种可自动移动的焊接导向机构
CN108847752B (zh) 电机转子穿轴装置
CN211947733U (zh) 一种铁路作业装置垂直循环系统
CN217890763U (zh) 一种螺旋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6074086U (zh) 一种传送装置
CN216996201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尾轮张紧液压调节装置
CN220284115U (zh) 一种皮带分条机
CN208357477U (zh) 轴承座快速更换装置
CN114473659B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壳体生产加工设备
CN213672171U (zh) 管材裁切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