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9682A - 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9682A
CN114379682A CN202111196936.2A CN202111196936A CN114379682A CN 114379682 A CN114379682 A CN 114379682A CN 202111196936 A CN202111196936 A CN 202111196936A CN 114379682 A CN114379682 A CN 114379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d seat
main body
seat
belt
back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69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久保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ited Club Okubo Production Office
Original Assignee
Limited Club Okubo Production Offi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810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6613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ited Club Okubo Production Office filed Critical Limited Club Okubo Production Office
Publication of CN114379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6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8Covers for saddles or other seats; Paddings
    • B62J1/20Detachable covers; Detachable p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4Separate pillions
    • B62J1/16Separate pillions for childr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在将罩安装于儿童座椅时保持罩的高度位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辅助件,将主体部的前面部配设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在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有卡接部件,在主体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于座椅的安装单元。该安装单元由在主体部的上方部分设置的一对上方带部件和在主体部的下方部分设置的一个下方带部件构成。上方带部件分别构成为,能够将其前端部插通于在儿童座椅的背面部设置的孔部并进行卷缠来安装,下方带部件能够架设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或者货架部的框架进行安装。由此,能够将主体部的背面部的卡接部件与在儿童座椅罩的背面部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相互卡接而将罩在适当高度位置安装于座椅。

Description

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辅助件,其在将能够对在自行车的车把部固定的前部儿童座椅或者在自行车的后部货架部固定的后部儿童座椅的大致整体进行包覆的儿童座椅罩安装于上述儿童座椅时使用。
该安装辅助件是用于安装固定于上述儿童座椅来辅助上述儿童座椅罩的安装的物品。
背景技术
首先,在本发明中,如上述所述,涉及一种安装辅助物品,其在将能够对前部儿童座椅或者后部儿童座椅(以下简单地称为“座椅”)的大致整体进行包覆的儿童座椅罩(以下简单地称为“罩”)包覆于上述座椅时使用。
作为上述座椅,如现在众所周知那样,以如下类型的座椅为代表,即,在前部儿童座椅中,座椅构成为,其座部和背面部形成为一体,在座部的两侧前方设置有脚踏部,在座部的前方设置有把手部,该座椅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把和车把支柱。
在该类型的座椅中,存在在背面部的上方部分具有头枕的形状的座椅和不具有头枕的形状的座椅,在具有头枕的座椅中,其背面部的上方部形成为头枕的形状,在该头枕的下缘部的两侧存在凹处。
另一方面,在后部儿童座椅中存在如下座椅,即,其座部固定于自行车的后部货架部,脚踏部配设于自行车的后轮的两侧,在座部的背面部即靠背部设置有能够上下滑动的头枕。
当然,在该座椅中,还存在上述头枕不上下滑动而与靠背部一体化类型的座椅。在该靠背部一体化的座椅中,与上述前部儿童座椅相同,在其头枕的下缘部的两侧存在凹处。
针对这些前后的座椅,能够包覆其座部的除底面部之外的大致整体的各种形状的儿童座椅罩在市场上有售。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该儿童座椅罩安装于上述前部或者后部儿童座椅的安装辅助件,作为该安装辅助件,能够举出本申请人先前提出的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安装辅助板。
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辅助板,其在将儿童座椅罩安装于儿童座椅时能够将罩的高度位置保持在适当高度位置。
该结构是一种安装辅助件,其在将儿童座椅罩安装于在自行车的车把部或者后部货架部固定的儿童座椅时使用,其中,该安装辅助件的前面部能够与上述儿童座椅的背面接合,在该安装辅助件的背面部设置有卡接部件,在该安装辅助件的适当位置设置有用于将该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儿童座椅的安装单元,由此能够将上述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儿童座椅,将该安装辅助件的背面部的卡接部件与在儿童座椅罩的背面部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相互卡接,将儿童座椅罩安装于适当高度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6269号公报
上述现有的安装辅助板是为了在任何类型的儿童座椅均能安装而发明出来的,但发现在儿童座椅中存在各种类型,因此例如对于未设置有头枕的儿童座椅、或者头枕和靠背部形成为一体的儿童座椅而言,存在无法通过上述现有的安装辅助板适当地进行安装的类型的儿童座椅。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发明的第一课题是提出一种安装辅助件,对于如上述那样的未设置有头枕而是座椅的背面部形成为一体的类型(不具有头枕的形状的类型)的儿童座椅而言,该安装辅助件也能适当地进行安装。
当然,即便是背面部和头枕一体化的座椅,针对具有头枕本身的形状的背面部,该安装辅助件也能进行安装。
另外,本申请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出如下那样的安装辅助件,即,该安装辅助件能够将儿童座椅罩安装在适当高度位置,以使在幼儿在儿童座椅坐下时,该幼儿的头顶部尽可能不与罩的顶部接触,即使接触,罩的重量也不太压在幼儿的头顶部,且能够使罩的形状稳定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发明是一种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在将儿童座椅罩安装于在自行车的车把部或者后部货架部固定的儿童座椅时使用,其中,该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前面部能够配设于上述儿童座椅的背面,在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有卡接部件,在该主体部的适当位置设置有用于将该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儿童座椅的安装单元,上述安装辅助件的特征在于,上述安装单元由在上述主体部的上方部分设置的一对上方带部件、和在上述主体部的下方部分设置的至少一个下方带部件构成,上述上方带部件分别构成为,能够将其前端部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插通于在儿童座椅的背面部设置的孔部来进行卷缠、或者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缠于该上缘部的下方的头枕的下缘部进行安装,上述下方带部件能够架设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或者货架部的框架来进行安装,由此能够将上述主体部的背面部的卡接部件与在儿童座椅罩的背面部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相互卡接,将儿童座椅罩安装于适当高度位置。
这里,上述安装辅助件的“前面部”的“前面”所指的方向是在该安装辅助件安装于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的状态下自行车的行进方向。另一方面,“背面”是指其相反侧的面。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是上述第一发明中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方带部件分别由在一根带部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止件的部件构成,配设为能够将设置有该卡止件一侧固着于上述主体部的背面部,将上述上方带部件的另一端即前端部从上述主体部的上缘部卷绕于前面部侧,在上述主体部,在从其上缘部起的大致同一距离设置有一对插通孔,由此能够将上述主体部配设于儿童座椅的背面,将上述上方带部件的前端部从前面侧插通于在儿童座椅的背面部设置的上述孔部、或者从前面侧卷绕于儿童座椅的头枕的下缘部,之后插通于上述主体部的插通孔向背面侧拉出,从而将该前端部与上述卡止件卡止来进行安装。
本发明的第三发明是上述第一或第二发明中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方带部件由在带部件的两端部侧设置有能够相互连结的连结件的部件构成,能够将该下方带部件架设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或者货架部的框架来连结上述连结件彼此,之后拉紧该带部件的一端进行张设。
本发明的第四发明是上述第一至第三发明中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方带部件以及/或者下方带部件由伸缩自如的带状带构成。
本发明的第五发明是上述第一发明中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方带部件由在上述主体部的前面部纵向设置的伸缩自如的带状部件构成,在该带状部件的前端部设置有卡接部,能够将该带状部件的前端部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绕,从前面侧插通于儿童座椅的孔部并卷绕于其背面侧、或者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缠于其下方的头枕的下缘部,将上述带状部件的前端部的卡接部与在上述主体部的前面部设置的卡接部卡接来进行安装。
本发明的第六发明是上述各个发明中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在上述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由面接合件构成,两列该面接合件在上述安装辅助件的背面部的纵向成带状且大致平行地设置。
本发明的第七发明是上述各个发明中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儿童座椅的背面部的上方部分具有向背面侧鼓出的形态,为了将上述主体部配设于上述儿童座椅的背面侧,在上述主体部的前面部设置有起伏部件,该起伏部件设置为位于上述座椅的鼓出部的下方。
本发明的第八发明是上述第七发明中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起伏部件由带状部件构成,在其两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于主体部的固定部,起伏部位于这些固定部的中间,该起伏部由两端的立起部和位于这些立起部的中间的抵接部构成,上述抵接部和其两端的立起部形成为折叠自如。
本发明的第九发明是上述第八发明中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能够将上述立起部和抵接部维持为折叠着的状态的按压部件。
本发明的第一发明中的安装辅助件在将罩安装于在自行车固定的座椅时使用,其中,因为该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前面部能够配设于座椅的背面侧,在上述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有卡接部件,在该主体部的适当位置设置有用于将该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座椅的安装单元,所以能够将该主体部安装于座椅的背面侧,将该主体部的背面部的卡接部件与在罩的背面部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相互卡接,由此将罩安装于适当高度位置。
即,由于该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能够安装于各种类型座椅的背面侧,在上述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能够与在罩背面部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相互卡接,所以能够将罩的高度位置自如地维持为适当高低来进行安装。
由此,通过配合在座椅坐下的幼儿的座高,将罩背面部与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卡接,能够将罩的顶部的高度位置适宜地设定、变更,在罩的内部空间,幼儿的头顶部不与罩顶部接触、或者即便接触,罩的重量也很少直接压在幼儿的头部,乘坐环境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安装于未设置有头枕的类型的座椅的情况被考虑,在该类型的座椅中,虽然没有头枕,但座椅具备的用于安装座椅带的孔部距离背面部的上缘部在适当高度位置设置有一对,在本发明中,能够利用这两个孔部将上述上方带部件的前端部插通于这些孔部进行卷缠来安装。
当然,即便头枕与座椅的背面部设置为一体,在具有该头枕形状的背面部中,也能不利用上述孔部地卷缠于该头枕形状的下缘部来进行安装。
另一方面,下方带部件能够设置于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下方部分,该下方带部件能够架设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或者货架的框架进行安装。
即,在本发明中,能够在上述上方带部件和下方带部件的至少三点将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座椅的背面部的背面侧。
在头枕成为一体且不具有该头枕形状的类型的座椅中,座椅的背面部具备的上述一对孔部是用于设置座椅带的孔部,该孔部在背面部的稍靠上方部分距离背面部的上缘部隔开适宜距离横向地设置有两个(一对),在此关系上,仅凭该一对上方带部件,安装辅助件的安装力弱,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下方部分成为未被固定的状态,即,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下方部分成为前后呼扇和存在呼扇状况的状态。
为了防止该呼扇状况而牢固地将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座椅的背面部的背面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上述下方带部件。
如以上所述,通过一对上方带部件和至少一个下方带部件,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在至少三个部位牢固地安装固定于座椅的背面部的背面侧。
之后,能够将在该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与在罩的背面部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相互卡接,将罩安装于适当高度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二发明中,将上述上方带部件以及主体部的结构更加具体化。
即,上方带部件分别由在带部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止件的部件构成,配设为能够将设置有该卡止件一侧固着于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背面部,将上方带部件的另一端即前端部从主体部的上缘部卷绕于前面部侧,在主体部一侧,在从其上缘部起的大致同一距离设置有一对插通孔,由此能够将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配设于儿童座椅的背面,将上方带部件的前端部从前面侧插通于在儿童座椅的背面部设置的孔部、或者从前面侧卷绕于儿童座椅的头枕的下缘部,之后插通于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插通孔向背面侧拉出,将该前端部与上述卡止件卡止,将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座椅的背面侧。
在本发明的第三发明中,将上述下方带部件的结构具体化,即,该下方带部件由在带部件的两端部侧设置有能够相互连结的连结件构成,能够将该下方带部件架设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或者货架部的框架连结上述连结件彼此,之后将该带部件的一端拉紧进行张设。
本发明的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对上述上方带部件以及/或者下方带部件由伸缩自如的带状带构成进行确定,该带部件能够张设为更加拉紧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五发明中,确定了上述上方带部件的其他实施方式。
即,该上方带部件由在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前面部纵向设置的一对伸缩自如的带状部件构成,在该带状部件的前端部设置有卡接部,能够将该带状部件的前端部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绕,从前面侧插通于儿童座椅的上述孔部卷绕于其背面侧,或者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缠于其下方的头枕的下缘部,将该带状部件的前端部的卡接部与在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前面部设置的卡接部卡接,将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座椅。
在该情况下,能够如上述第二发明那样在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一侧不设置一对插通孔地进行实施。
在本发明的第六发明中,确定了在上述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即,确定了在该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由面接合件构成,两列该面接合件在上述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背面部的纵向带状地大致平行地设置。
通过这样将卡接部件纵向地即上下方向地带状设置,与在罩背面部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的卡接能够上下自如地变更来进行卡接,能够将罩的顶部的高度上下自如地调节。
存在具有与上述儿童座椅不同形态的背面部的座椅,在该座椅中,该背面部的上方部分处于具有向背面侧鼓出的鼓出部的形态,本发明的第七发明能够适合于该类型的座椅。
该背面部上方部分的鼓出部形成为适合于落座的幼儿的头部的形状,头枕与该背面部的上方部分一体化。
这样,在座椅设置有鼓出部时,若安装上述第一至第六发明的主体部,则产生在主体部的下方部分与座椅背面部之间形成缝隙,无法将主体部牢固地配设于座椅的背面侧这一问题。
因此,在该第七发明中,在主体部的前面部设置有起伏部件。
通过该起伏部件位于上述座椅的鼓出部的下方,与座椅的背面部的缝隙通过起伏部件而消失,能够牢固地将主体部配设于座椅背面部。
在本发明的第八发明中,在上述第七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起伏部件,即,上述起伏部件由带状部件构成,在其两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于主体部的固定部,起伏部位于这些固定部的中间,该起伏部由两端的立起部和位于这些立起部的中间的抵接部构成,这些抵接部和其两端的立起部形成为折叠自如。
由此,根据需要,即,在座椅的背面部的上方部分具有鼓出部的类型的座椅中,能够使上述起伏部立起,使抵接部与座椅的背面部的鼓出部的下方抵接,牢固地将主体部配设、安装于座椅背面部。
在本发明的第九发明中,将设置有能够将上述立起部和抵接部维持为折叠着的状态的按压部件作为特征,在座椅的背面部未设置有鼓出部的座椅中加以使用时,能够这样折叠立起部通过按压部件维持为折叠着的状态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面部侧说明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的前面部侧说明图。
图3是被安装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的儿童座椅的说明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的状态的背面侧的说明图。
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同样安装于座椅的侧面侧的说明图。
图6是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从而儿童座椅罩安装于座椅的状态的背面侧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面部侧说明图。
图8是图示出图7所示的起伏部件折叠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儿童座椅的状态的侧面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安装辅助件;2…起伏部件;3…固定部;4…立起部;5…抵接部;6…按压部件;11…主体部;11j…上缘部;12…上方带部件;12b…基端部;12t…前端部;13…卡止件;14…下方带部件;14t…前端部(另一方端部);15a、15b…连结件;16…插通孔;17…孔部;18…长度调节框体;20…卡接部件;30…儿童座椅罩;33…背面部;34…侧面部;35…脚踏部包覆部;36…收束绳;40…卡接部件;B…座椅带;C…坐垫部件;D…车座;F…脚踏部;H…背面部;M…长度调节件;N…货架部;Nf…框架;Ra、Rb…连结部;S…儿童座椅;T…孔部;W…侧面部;Z…座部;H…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面部侧说明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的前面部侧说明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10的主体部11具有正面观察类似于棒球的本垒形状的大致五角形。
优选该主体部11由板状部件形成,具有挠性。
当然,在该主体部11的内部内装合成树脂制的芯材也是自由的。
作为芯材,能够例示胶板,但也可以为布制的厚料子的片状部件。
并且,该主体部11也可以通过使带状部件纵横组合而编织成一张片状部件,在该编织时,设置有缝隙也完全没有问题。
总之,如能够配设为适宜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支承幼儿的背部和头部的部分)的背面侧重叠那样的片状或网状即可。
在该主体部11的上方部分设置有左右一对(两个)上方带部件12、12。
上述上方带部件12、12在从上述主体部11的上缘部11j起向下方的同一距离的部位横向排列地设置有两个。
该上方带部件12是左右相同结构,在其一端(图中下端的基端部12b)设置有卡止件13,该基端部12b固着于主体部11的背面部。
该上方带部件12的另一端(图中上端部)即前端部12t成为自由端,前端部12t卷绕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对此在后面进行说明,。
另外,在上述上方带部件12的上述卡止件13的稍下方部分分别设置有插通孔16。
在上述上方带部件12的基端部12b设置的卡止件13具有在大致长方形的框体架设有两根横杆的形状,被称为所谓“调节扣”,在卡止件13的上方的横杆固定有上述带部件12的基端部12b,之后进行说明,能够将上述前端部12t卷绕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然后从上述插通孔16向主体部11的背面部侧拉出,接着将该前端部12t从下往上插通于上述卡止件13的下方的横杆之上的孔部,之后从横杆之下的孔部从上往下插通将该前端部12t向卡止件13的下方拉出,通过紧固进行固定。
在上述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设置有下方带部件14。
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该下方带部件14被绘制得其横向宽度比上述上方带部件12窄,但实际上,该下方带部件14使用了其横向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
该下方带部件14插通于在上述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设置的孔部17地设置,环状地配设有一根带部件。
在由这根带部件构成的下方带部件14的一方端部设置有长度调节框体18。
该长度调节框体18由在大致长方形框体的中央设置有一根横杆的结构构成,被称为所谓“调节扣”。
将该下方带部件14的一方端部固定于上述长度调节部件18的中央的横杆,环绕成环状,再使另一方端部14t插通于上述长度调节部件18的上下的框体。
由此,上述下方带部件14的一方端部侧形成为环状,在其中间部设置一方的连结件15a。
如上述所述,上述下方带部件14的另一方端部14t将上述长度调节框体18插通,插通于在上述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设置的孔部17,并插通于在上述下方带部件14的另一方端部侧设置的另一方的连结件15b。
通过以上结构,下方带部件14将上述两个连结件15a、15b彼此相互连结形成为闭合的环状。
对该下方带部件14之后进行说明,该下方带部件14配设为架设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或者货架部的框架,之后能够以拉紧上述下方带部件14的另一方端部14t的方式、即以在连结件15b的插通部通过并进行拉紧的方式张设。
并且,在上述主体部11的背面部侧的左右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卡接部件20、20。
该卡接部件20通过将带状部件与上述主体部11的背面部的两侧缝合而成,在其背面部设置有面接合件。
该面接合件20、20能够与在儿童座椅罩的背面部的内侧设置的面接合件(卡接部件)相互卡接。
图3是供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安装的儿童座椅的说明图。
该儿童座椅S示出固定于自行车的后部货架部的例子。
当然,即便儿童座椅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把以及车把支柱,也能在该儿童座椅安装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
如该图3所示那样,儿童座椅S由塑料制成,由供幼儿坐下的座部Z、从该座部Z的后部向上方立起的背面部H、两侧的两侧面部W、W和脚踏部F、F构成,在座部Z的上表面设置有坐垫部件C。
并且,在从背面部H的上缘部起向下方的大致同一距离左右地设置有一对(两个)孔部T、T。
设置有该孔部T、T是为了安装座椅带B、B。
在该儿童座椅S中,该座椅带B是五点固定。
即,两根带从背面部H的上方的两个孔部T、T向下方延长而插通连结部Ra从而各根带B、B被固定于两侧面部W、W。连结部Rb经由带固定于座部Z一侧,通过连结上述连结部Ra与连结部Rb,能够在五个部位保持固定幼儿的身体。
图中的附图标记M、M是用于调整带的长度的长度调整件,图中的附图标记D表示自行车的车座。
另外,上述连结部Ra以及连结部Rb的结构与本发明的上述安装辅助件10中的设置于下方带部件14的连结件15a以及连结件15b的构造相同,由能够一键式连结的公母扣构成。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利用上述两个孔部T、T安装于儿童座椅。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的状态的背面侧的说明图。
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同样安装于座椅的侧面侧的说明图。
以下,使用上述两图说明将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安装于儿童座椅S的顺序。
首先,将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10的主体部11配置于儿童座椅S的背面部H的背面侧。
接下来,使在上述主体部11的上方部分设置的左右任一方的上方带部件12的前端部12t从主体部11的上缘部11j向主体部11的前面部侧环绕,从该前面侧朝向后表面侧插通于在儿童座椅S的上方部分设置的孔部T。
接下来,将上述上方带部件12的前端部12t从上述主体部11的上方的插通孔16的前面部侧向背面部侧插通于上述主体部11的上方的插通孔16,将该前端部12t向主体部11的背面部侧拉出。
将拉出的上方带部件12的前端部12t从下往上插通于卡止件13的下方的横杆之上的孔部,之后从上往下插通于下方的横杆之下的孔部,将上述前端部12t向卡止件13的下方拉出,保持该状态拉紧该前端部12t,由此主体部11通过上方带部件12被安装于儿童座椅S的背面部H。
以相同顺序将另一方的上方带部件12卷绕于儿童座椅S的背面部H并拉紧,由此主体部11的上方部分被安装于儿童座椅S的背面部。
接下来,使在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设置的下方带部件14的连结件15a和连结件15b分离,将下方带部件14的前端部14t一侧的连结部15b卷绕于自行车的货架部N的框架Nf,之后使连结部15b与上述连结部15a连结。
接下来,通过将下方带部件14的前端部14t向下方拉紧,从而插通于连结件15b的下方带部件14被拉紧而被张设为该下方带部件14紧张的状态,主体部11被牢固地安装于儿童座椅S的背面部H侧。
图6是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从而儿童座椅罩安装于座椅的状态的背面侧说明图,但省略了自行车的图示。
该图示出的儿童座椅罩30由能够包覆儿童座椅S的除底面部之外的大致整体的大致具有箱状的部件构成。
即,由在图中未出现的前面部、从该前面部的上缘部连续的顶部、从顶部的后缘部向下方连续的背面部33、和在它们的两侧缘部连续的两侧面部34、34构成。
透明的窗部在前面部形成,开闭自如。
当然,顶部也可以为也由透明材料构成。
并且,在两侧面部34的下方分别具备脚踏部包覆部35。
当然,也能将两侧面部34的上方部分由透明材料形成。
而且,在前面部与一方或双方的侧面部34的边界部设置有滑动拉链而开闭自如,通过开放,能够在使幼儿落座于内部以及从内部将幼儿放下时加以利用。
虽然该儿童座椅罩30的底面部开口,但在该底面部的周缘部的整体或者一部分插通有伸缩自如的收束绳36,该底面部的开口部构成为能够收束。
在上述儿童座椅罩30的背面部33的内侧设置有卡接部件40、40。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卡接部件40通过在带状部件的一方的面上缝合设置有面接合件的部件来设置。
如在图中也示出那样,该卡接部件40在罩30的背面部33的两侧纵向呈带状设置,形成为能够与在上述安装辅助件10的主体部11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20、20相互卡接。
即,使罩30的卡接部件40与在上述安装辅助件10的主体部11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20,以适宜地确保罩的顶部的高度的方式在罩30的高度位置相互卡接,使罩30的顶部的高度能够保持在所希望的高度位置。
由此,能够对应于在座椅落座的幼儿的座高高度上下变更双方的卡接位置进行调节,能够使罩的顶部不与幼儿的头顶部接触,能够自如地变更罩的室内空间的顶部高度位置。
图7是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面部侧说明图。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中,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的前面部设置有起伏部件2。
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相同。
即,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1的主体部11具有正面观察类似于棒球的本垒形状的大致五角形。
该主体部11由板状部件形成,具有挠性。
在该主体部11的内部内装合成树脂制的芯材也是自由的。
作为芯材,能够例示胶板,但也可以为布制的厚料子的片状部件。
或者,该主体部11也可以通过使带状部件纵横组合编织成一张片状部件,在该编织时,设置有缝隙也完全没有问题。
总之,如能够配设为适宜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的背面侧重叠那样的片状或者网状即可。
在该主体部11的上方部分设置有左右一对(两个)上方带部件12、12。
上述上方带部件12、12从上述主体部11的上缘部11j向下方在同一距离的背面部的部位横向排列地设置有两个(参照图1)。
该上方带部件12是左右相同结构,在其一端(图中下端的基端部12b)设置有卡止件13,该基端部12b固着于主体部11的背面部(参照图1)。
该上方带部件12的另一端即前端部12t成为自由端,前端部12t卷绕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参照图4)。
另外,在上述上方带部件12的上述卡止件13的稍下方部分分别设置有插通孔16。
在上述上方带部件12的基端部12b设置的卡止件13具有在大致长方形的框体架设有两根横杆的形状,被称为所谓“调节扣”,在卡止件13的上方的横杆固定有上述带部件12的基端部12b,之后进行说明,能够将上述前端部12t卷绕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然后从上述插通孔16向主体部11的背面部侧拉出,接着将该前端部12t从下往上插通于上述卡止件13的下方的横杆之上的孔部,之后从横杆之下的孔部从上往下插通将该前端部12t向卡止件13的下方拉出,通过向下方拉动并紧固进行固定(参照图4)。
在上述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设置有下方带部件14。
该下方带部件14插通于在上述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设置的孔部17地设置,环状地配设有一根带部件。
在由这根带部件构成的下方带部件14的一方端部设置有长度调节框体18(参照图1)。
该长度调节框体18由在大致长方形框体的中央设置有一根横杆的结构构成,被称为所谓“调节扣”。
将该下方带部件14的一方端部固定于上述长度调节部件18的中央的横杆,环绕成环状,再使另一方端部14t插通于上述长度调节部件18的上下的框体。
由此,上述下方带部件14的一方端部侧形成为环状,在其中间部设置一方的连结件15a。
如上述所述,上述下方带部件14的另一方端部14t将上述长度调节框体18插通,插通于在上述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设置的孔部17,并插通于在上述下方带部件14的另一方端部侧设置的另一方的连结件15b。
通过以上结构,下方带部件14将上述两个连结件15a、15b彼此相互连结形成为闭合的环状。
该下方带部件14配设为架设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或者货架部的框架,之后能够以拉紧上述下方带部件14的另一方端部14t的方式、即以在连结件15b的插通部通过并进行拉紧的方式张设(参照图4)。
在上述主体部11的背面部侧的左右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卡接部件20、20(参照图1)。
该卡接部件20通过将带状部件与上述主体部11的背面部的两侧缝合而成,在其背面部设置有面接合件。
该面接合件20、20能够与在儿童座椅罩的背面部的内侧设置的面接合件(卡接部件)相互卡接。
如以上所述,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上述起伏部件2以外的结构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
而且,唯一不同的结构是上述起伏部件2。
供该安装辅助件1安装的儿童座椅的背面部在之后的图9中进行说明,该起伏部件2被应用于向背面侧鼓出的类型的安装辅助件。
设置有该座椅的背面部的鼓出部是为了落座的幼儿的后头部与座椅的背面部抵接来防止脸朝向下方,发挥用于适当地保护幼儿的头部的头支承部(头枕)的作用。
这样,若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安装于在座椅的背面部设置有鼓出部的座椅,则会在主体部11的前面侧产生缝隙,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会呼扇。
为了消除该呼扇状况,发明了第二实施方式。
即,在与上述座椅的鼓出部的下方对应的主体部11的前面部设置有起伏部件2。
该起伏部件2为带状,由能够在内部内装芯材那样的两层的袋状部件构成(当然,不是带状也能实施)。
在该起伏部件2的两端部设置有固定部3、3,起伏部位于上述固定部3、3之间。
在该起伏部的两端设置有立起部4、4,在上述立起部4、4之间设置有抵接部5。
合成树脂制的薄板分别作为芯材内装于立起部4、4和抵接部5的内部,立起部4、4和抵接部5的外部通过合成纤维制的布料包覆,立起部4、4和抵接部5形成为在彼此的边界部折叠。
两端部的固定部3、3被缝合、固定于主体部11。
固定部3、3中的下侧(图中左侧)的一方在立起部4的外侧被缝合,固定部3、3中的上侧(右侧)的另一方在立起部4的内侧与主体部11被缝合。
该缝合方法完全自由,将图中左侧的固定部3在立起部的内侧缝合,将图中右侧的固定部3在立起部4的外侧缝合也是自由的。或者,固定部3的双方都配置于立起部4的外侧,或者固定部3的双方都配置于立起部4的内侧也是自由的。
图中附图标记6在下图中说明,图中示出在折叠上述起伏部之后将该起伏部保持为折叠着的状态的带状的按压部件。
如以上所述,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起伏部件2设置于主体部11的前面部侧的大致中央部,设置于与儿童座椅的背面部的鼓出部的下方对应的位置,通过其两端部的固定部3、3固定于主体部11的前面部,通过使该固定部3、3之间的起伏部的立起部4、4立起,起伏部件2的中央的抵接部5被维持在规定高度,发挥填充主体部11的前面部与座椅的背面部的缝隙的如隔离物那样的作用,使得在配设、安装于座椅的背面部时,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没有呼扇状况。
图8是图示出上述图7所示的起伏部件折叠的状态的说明图。
从该图中能够很好地看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的前面部设置的起伏部件2折叠的状态。
通过将图7中的上方的立起部4向下侧折叠,抵接部5被折入内侧,下方的立起部3在其上被折叠成最靠上,立起部4、抵接部5、而后是立起部4被折叠成重叠。
之后,为了维持该折叠的状态,能够卷缠两端部成为自由的带状的按压部件6,将其两端的自由端部相互通过面接合件固着进行固定。
即,按压部件6为其大致中央部与主体部11缝合、其两端部成为自由端的带状,在按压部件6的两端部设置有能够相互卡接的面接合件,能够将上述折叠的立起部和抵接部维持为折叠着的状态。
当然,两端部的面接合件也能通过在由带构成的按压部件6的一方端部设置连结用扣来连结、固定两端部。
由此,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相同,也能用于在儿童座椅的背面部未设置有鼓出部的类型的儿童座椅。
图9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儿童座椅的状态的侧面说明图。
从该图中能够看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的使用例。
在该图所示的儿童座椅S中,儿童座椅S的背面部H并非如图3所示的儿童座椅H那样是平的,而是设置有向其背面侧鼓出的鼓出部Hb的类型的儿童座椅。
如已叙述那样,该鼓出部Hb设置为与落座的幼儿的后头部相应地适合。
由于存在该鼓出部Hb,会在安装辅助件1的主体部11的前面侧与座椅的背面部H之间形成缝隙。
可以说起伏部件2是作为用于填充该缝隙的隔离物而被发明出来的。
在该图中,按压部件的图示省略。另外,对面侧(纸面背面侧)的上方带部件被起伏部件隐藏处于难以看到的状态。
如图所示,通过使立起部4、4立起,立起部4、4的中间的抵接部5与座椅的背面部H的背面部抵接,该主体部11的下端部成为通过下方带部件14的张力被向下方拉动的状态,牢固地与座椅S的背面部H抵接地被安装。
由此,主体部11的下方部分的呼扇状况消失。
之后,通过将设置于主体部11的背面部的卡接部件(面接合件)与设置于儿童座椅罩的背面部内侧的卡接部件(面接合件)相互卡接,能够将儿童座椅罩安装于适当高度位置。
该罩安装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的情况完全相同。
以上,说明了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是起伏部件,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而且,该起伏部件2作为带状部件在主体部11的前面部纵向设置。
但是,也可以将该起伏部件2横向设置。
即,将两端部的固定部3、3横向设置也可以容易地进行实施。
总之,在两端部的固定部之间具有起伏部即可,起伏部的方向完全自由。
另外,该起伏部由带状构成,但并非一定为带状,即,也无需使其横向宽度恒定,其横向宽度、立起高度也能自由地设计变更,其尺寸以及形状能够自由地设计。
例如,在立起部中,能够使其基端侧(主体部侧)的横向宽度增大,使其抵接部侧的横向宽度缩小,成为梯形。
另外,相同地,固定部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使立起部侧的横向宽度缩小、使其相反侧的端部的横向宽度增大的梯形。
并且,固定部3、3的位置既能在立起部的外侧也能在内侧自由地设定。
在如上述那样将起伏部件2横向设置的情况下,按压部件成为纵向设置。
此外,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上方带部件既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插通于座椅的背面部的孔部,也可以卷缠于头枕的下缘,任一均可。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两个例子,但在本发明中可以如以下那样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被安装的儿童座椅,如图3所示,在其背面部的上部不具有头枕形状,因此上方带部件的前端部将设置于座椅的背面部的上方部分的一对孔部插通而进行了安装。
另一方面,作为座椅,还存在在其背面部的上部具有头枕形状的座椅,针对该类型的座椅,能够从其背面部的上部的头枕的上缘部架于下缘部地卷缠上方带部件而进行安装。
因此,在将上述上方带部件卷绕于后者类型的座椅时,可以不使用在座椅的背面部设置的一对孔部。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情况下,均是上方带部件的设置有卡止件的一方端部固定于主体部的背面部侧,但上方带部件的该一方端部也可以固定于主体部的前面部侧。
在固定于主体部的前面部侧的情况下,作为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确定了的卡止件,优选使用面接合件(卡接部)。
即,上方带部件由在主体部的前面部纵向设置的伸缩自如的带状部件形成,在该带状部件的前端部设置卡接部,能够将该带状部件的前端部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绕,从前面侧插通于儿童座椅的孔部,卷绕于其背面侧,或者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缠于其下方的头枕的下缘部,将上述带状部件的前端部的卡接部与在上述主体部的前面部设置的卡接部卡接而进行安装。
例如,在上述上方带部件的基端部的前面侧设置面接合件(卡接部),在另一方的前端部也设置能够与上述面接合件相互卡接的面接合件(卡接部),如果将该上方带部件的前端部从前面侧向后表面侧插通于座椅的孔部,之后将前端部的面接合件与上述基端部侧的面接合件相互卡接,则能够通过上述上方带部件利用座椅的孔部来安装安装辅助件。
在该情况下,极其优选利用伸缩自如的带部件作为上方带部件。
因为在带部件的两端部设置的面接合件位于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与座椅的背面部之间,为了相互安装面接合件,需要使主体部从座椅离开。
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能够相对于在自行车的车把部或者后部货架部安装固定的儿童座椅的任何座椅均可安装地对罩进行安装。
在安装于前部儿童座椅时,下方带部件能够架设或者卷绕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进行安装。
在自行车的座椅安装的罩的形态可以为任何形态,只要在能够包覆座椅的大致整体的罩中,在其背面部的内侧设置有卡接部件,能够将各种类型的罩安装于适当高度位置。
该罩可以为其整体是一个部件,也可以为由上下两个部分构成的两件套类型,还可以在该罩配设有各种骨架。
只要本发明的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为板状或者片状,能够配置于座椅的背面侧,则其外形形状、其构造也可以完全自由地设计变更。
例如,其外形形状可以为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大致五角形,也可以为大致长方形或者大致椭圆形,或者还可以为多边形。
其构造也可以为还在内部内装坐垫材料、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制板材,将外部通过由其他材料构成的面料、片材包覆,还可以为一片具有弹性或者挠性的板状。
并且,该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也可以为纵横地编有带状带,并且还可以在该编织时设置有缝隙,即,具有透孔、窗部。
总之,只要能够配设于座椅的背面部,其构造完全自由。
虽然在上方带部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了的卡止件使用了在大致长方形的框体设置有两根横杆、被称为所谓调节扣的部件,但该卡止件也可以为能够相互卡接的面接合件,或者也可以利用在下方带部件中利用了的由公母的一键式扣构成的连结件,但考虑座椅的孔部的大小的话,最优选上述实施方式的卡止件。因为在带部件的前端部没有任何设置,便于插通于孔部。
上方带部件以及下方带部件也可以适宜地设计变更,不仅可以为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简单的带状带,也可以为具有伸缩性的橡皮带等。
并且,虽然下方带部件为至少一根即可,但将其设置为两根或两根以上也完全自由。该下方带部件最低设置一根,能够在与一对上方带部件的三点上将主体部安装于座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面接合件)在背面部的两侧纵向地设置有一对,但上述卡接部件也可以为横向,另外也可以在该横向以一根带状设置,还可以以多根大致平行地设置。
当然,也可以将卡接部件设置于主体部的背面部的整体。
由此,通过与在罩的背面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面接合件)相互卡接,能够适宜地决定该罩的高度位置,在适当高度位置将该罩安装于座椅。
以上,本发明是一种安装辅助件,其在将能够对自行车的前部或者后部儿童座椅进行包覆来使用的儿童座椅罩安装于上述座椅时使用,其中,能够将该安装辅助件安装于上述座椅的背面侧,将在该安装辅助件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与在上述罩的背面部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相互卡接,将罩安装于座椅,由此能够将该罩安装于适当高度位置,在落座于罩内部的幼儿的头顶部设置空间地将儿童座椅罩安装于座椅。

Claims (9)

1.一种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在将儿童座椅罩安装于在自行车的车把部或者后部货架部固定的儿童座椅时使用,该安装辅助件的主体部的前面部能够配设于所述儿童座椅的背面,在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有卡接部件,在该主体部的适当位置设置有用于将该安装辅助件安装于儿童座椅的安装单元,
所述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单元由在所述主体部的上方部分设置的一对上方带部件、和在所述主体部的下方部分设置的至少一个下方带部件构成,
所述上方带部件分别构成为,能够将其前端部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插通于在儿童座椅的背面部设置的孔部来进行卷缠、或者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缠于该上缘部的下方的头枕的下缘部来进行安装,
所述下方带部件能够架设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或者货架部的框架来进行安装,
由此能够将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的卡接部件与在儿童座椅罩的背面部内侧设置的卡接部件相互卡接,将儿童座椅罩安装于适当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带部件分别由在一根带部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止件的部件构成,配设为能够将设置有该卡止件一侧固着于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将所述上方带部件的另一端即前端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上缘部卷绕于前面部侧,
在所述主体部,在从其上缘部起的大致同一距离设置有一对插通孔,
由此能够将所述主体部配设于儿童座椅的背面,将所述上方带部件的前端部从前面侧插通于在儿童座椅的背面部设置的所述孔部、或者从前面侧卷绕于儿童座椅的头枕的下缘部,之后插通于所述主体部的插通孔向背面侧拉出,从而将该前端部与所述卡止件卡止来进行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方带部件由在带部件的两端部侧设置有能够相互连结的连结件的部件构成,
能够将该下方带部件架设于自行车的车把支柱或者货架部的框架来连结所述连结件彼此,之后拉紧该带部件的一端进行张设。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带部件以及/或者下方带部件由伸缩自如的带状带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带部件由在所述主体部的前面部纵向设置的伸缩自如的带状部件构成,在该带状部件的前端部设置有卡接部,能够将该带状部件的前端部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绕,从前面侧插通于儿童座椅的所述孔部并卷绕于其背面侧、或者从儿童座椅的上缘部卷缠于该上缘部的下方的头枕的下缘部,将所述带状部件的前端部的卡接部与在所述主体部的前面部设置的卡接部卡接来进行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设置的卡接部件由面接合件构成,
两列该面接合件在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的纵向呈带状且大致平行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儿童座椅的背面部的上方部分具有向背面侧鼓出的形态,为了将所述主体部配设于所述儿童座椅的背面侧,在所述主体部的前面部设置有起伏部件,该起伏部件设置为位于所述座椅的鼓出部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伏部件由带状的部件构成,在其两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于主体部的固定部,起伏部位于这些固定部的中间,该起伏部由两端的立起部和位于这些立起部的中间的抵接部构成,
这些抵接部与其两端的立起部形成为折叠自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能够将所述立起部和抵接部维持为折叠着的状态的按压部件。
CN202111196936.2A 2020-10-16 2021-10-14 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 Pending CN1143796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4409 2020-10-16
JP2020-174409 2020-10-16
JP2021081021A JP2022066133A (ja) 2020-10-16 2021-05-12 自転車の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カバー用装着補助具
JP2021-081021 2021-05-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682A true CN114379682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5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6936.2A Pending CN114379682A (zh) 2020-10-16 2021-10-14 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96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0772B2 (en) Seatbelt holding structure
US20090184548A1 (en) Child vehicle seating system
JP3766821B2 (ja) 育児器具
KR100279488B1 (ko) 아동용 통합 좌석 모듈
US7431324B2 (en) Body receptacle for a wheeled frame
US8661581B2 (en) Crib liner system
US7967378B2 (en) Sleeping bag with removable stroller cover
US6363558B1 (en) Infant support with an improved securement device
EP2484549B1 (en) A child seat
US9399416B2 (en) Child seat having an anchoring harness
US20050110315A1 (en) Removable car seat covers and methods for using
US9238424B1 (en) Seat cushion
CA3147989A1 (en) Support system providing a supporting surface for rest in a vehicle
US20100078908A1 (en) Stroller having a seat belt attachment and adjustment device
JP6659437B2 (ja) 自転車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カバー及びその装着補助具
AU2005311274B2 (en) Safety device for child seats for vehicles
CN114379682A (zh) 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罩用安装辅助件
JP6937515B2 (ja) 子供座席用カウリング
US5785382A (en) Infant car seats
JP6778075B2 (ja) 自転車の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カバー用装着補助具
JP2000236995A (ja) 乳幼児用マット
JP2022066133A (ja) 自転車の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カバー用装着補助具
JP2022127752A (ja) 自転車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カバーの装着構造
KR200146036Y1 (ko) 자동차용 어린이 보호시트
KR200166360Y1 (ko) 자동차의 유아용 안전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