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0876A - 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0876A
CN114370876A CN202111514124.8A CN202111514124A CN114370876A CN 114370876 A CN114370876 A CN 114370876A CN 202111514124 A CN202111514124 A CN 202111514124A CN 114370876 A CN114370876 A CN 114370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test
tested
area
run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41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大志
袁城
邹常亮
叶海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d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d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d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Ud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41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08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0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0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 G01C21/2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oor nav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该测试场地包括:跑道、测试场地以及灯光组件,其中,跑道包括多个互相连通的子测试区域,每个子测试区域内设置有定位标识,围挡组件设置于跑道的两侧,灯光组件设置于跑道的上方以及围挡组件上,灯光组件包括多种类型的测试灯。本发明可以对机器人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

Description

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KTV机器人是一种可以提供物品的配送、迎宾、引领等服务的机器人。例如,KTV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向顾客的房间配送物品、引领顾客到指定的房间,等等。由于KTV机器人的运行场景是KTV,则需要在KTV机器人出厂之前,对KTV机器人进行模拟KTV运行场景模拟测试。目前普遍采用的机器人测试场地为在测试场地两侧设置障碍物,以及在两侧障碍物之间设置直线测试跑道,且测试跑道一般为平整的地胶跑道,然后让KTV机器人在设置的测试跑道进行运行,以进行测试。由于KTV场景比较复杂,目前的机器人测试场地比较单一,无法全面的仿真KTV场景真实场景,按照单一的机器人测试场地对KTV机器人进行测试,导致对KTV机器人的性能测试不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目前的机器人测试场地对机器人的性能测试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测试场地包括:
跑道,所述跑道包括多个互相连通的子测试区域,每个子测试区域内设置有定位标识;
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设置于所述跑道的两侧;
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设置于所述跑道的上方以及所述围挡组件上,所述灯光组件包括多种类型的测试灯。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子测试区域包括:
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地面是平面;
多个第二区域,每个所述第二区域的地面的摩擦力互不相同;
多个第三区域,每个所述第三区域的地面具有坡度,且每个所述第三区域的地面的坡度互不相同;
多个第四区域,每个所述第四区域的地面上设置有不同高度的障碍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场地还包括:
测试准备区域,所述测试准备区域分别与多个所述子测试区域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围挡组件包括反光镜面围挡、透明玻璃围挡以及装饰围挡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围挡为显示屏,用于展示不同类型的墙面装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场地还包括:
干扰区域,所述干扰区域分别与多个所述子测试区域连通,所述干扰区域内设置有多个障碍机器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测试方法,所述机器人测试方法应用于所述的测试场地,所述机器人测试方法包括:
向待测机器人发生测试指令,以控制所述待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测试地图在所述跑道内运行;
控制所述灯光组件按照预设规则开启;
在满足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时,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记录的运行测试数据;
将所述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进行对比,以根据对比结果对所述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评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接收到所述待测机器人发送的测试完成指令或摔倒指令;
所述待测机器人在所述跑道内的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设定时长;
所述待测机器人未达到所述模拟目的地点,且所述待测机器人调头反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满足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时,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的运行测试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测机器人当前所在的区域;
控制所述干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障碍机器人移动到所述待测机器人当前所在的区域。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机器人测试程序,所述机器人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机器人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通过跑道、围挡组件以及灯光组件配合模拟机器人的测试场地,跑道包括多个互相连通的子测试区域,每个子测试区域内设置有定位标识,围挡组件设置于跑道的两侧,灯光组件设置于跑道的上方以及围挡组件上,灯光组件包括多种类型的测试灯,实现了对现实中机器人所要行走的场所场景中的组合元素进行分解,然后以不同的形式重新进行组合,使得所构成测试场地可以对现实场所场景进行全面模拟,使用测试场地可以对机器人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通过采用应用于该测试场地的机器人测试方法,向待测机器人发生测试指令,以控制所述待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测试地图在所述跑道内运行,控制所述灯光组件按照预设规则开启,在满足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时,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记录的运行测试数据,将所述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进行对比,以根据对比结果对所述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评估,不仅实现了机器人性能的全面测试,还提高了测试效率,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测试场地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测试场地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器人测试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阅图1、图2,10表示第一区域,21和22均表示第二区域,21与22的地面路况上的摩擦力互不相同,例如21区域是低摩擦力区域,22区域是高摩擦力区域,或21区域是高摩擦力区域,22区域是低摩擦力区域。31和32均表示第三区域,31和32的地面路况的坡度互不相同,例如,31区域是上坡区域,32区域是下坡区域,或31区域是下坡区域,32区域是上坡区域。40表示第四区域。1表示围挡组件,2表示灯光组件,50表示测试准备区域,60表示干扰区域,3表示障碍机器人,图2中未示出灯光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测试场地实施例中,该测试场地包括跑道、围挡组件和灯光组件。
跑道包括多个子测试区域,多个子测试区域之间互相连通,多个子测试区域的地面路况是互不相同的,通过多个子测试区域对KTV场所中的走廊、通道等区域的复杂地面路况进行模拟,通过多个子测试区域可以对待测机器人的移动性能进行测试。
具体的,多个所述子测试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多个第二区域、多个第三区域以及多个第四区域。其中:
第一区域的地面是平面,可以理解为第一区域是笔直或弯曲的道路,该道路是平坦的,没有障碍物。
每个第二区域的地面的摩擦力互不相同,第二区域模拟具有摩擦力的地面路况。例如多个第二区域中有低摩擦力区域、高摩擦力区域等。低摩擦力区域选用瓷砖,大理石等地面,或者是洒水的地面;高摩擦力区域选用水泥,地毯等地面,如选用地毯地面,地毯的毛长可设置为不长于10mm,如5mm。
每个第三区域的地面具有坡度,且每个第三区域的地面的坡度互不相同,第三区域用于模拟上坡和下坡地面路况。例如多个第三区域中有上坡区域、下坡区域等,可以采用机器人允许的最大角度设置坡度,例如上坡区域的角度设置为7°,下坡区域的角度设置为5°,或者上坡区域和下坡区域的角度均设置为7°。
每个第四区域的地面上设置有不同高度的障碍物,障碍物可以理解为坎,第四区域用于模拟具有障碍物的区域,第四区域也可以理解为地面上有坎的区域,称为过坎区域。例如,过坎区域中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高度为2cm凸起的坎,坎与坎之间的间距不做约束,通过过坎区域测试待测机器人的过坎能力以及整机零部件颠簸下的紧固情况。
围挡组件设置于跑道的两侧,也就是每个子测试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围挡组件,围挡组件用于模拟走廊、通道等区域两侧的墙体、格挡、围栏等遮挡事物。围挡组件用于测试待测机器人上的超声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以及3D照相机等传感器的工作情况。由于KTV环境的特殊性,围挡组件包括反光镜面围挡、透明玻璃围挡以及装饰围挡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不同类型的围挡主要测试待测机器人的传感器的工作情况,即机器人能否在测试期间确定围挡的位置,并通过扫描测试场地建立正确的工作地图,从而规划正确的行走路径进行导航。
待测机器人测试期间,即待测机器人行走在子测试区域中,子测试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围挡组件,两边设置的围挡组件保持一致,反光镜面围挡、透明玻璃围挡以及装饰围挡可以交替设置在子测试区域的两侧。反光镜面围挡由表面反光的材料构成,如镜子,镜面不锈钢等,反光镜面围挡会反射光线干扰传感器工作,对待测机器人的传感器起到干扰作用;透明玻璃围挡由普通透明玻璃材质构成,对透明度无要求,通过透明玻璃围挡测试玻璃材质对传感器的影响情况;装饰围挡用于模拟KTV中的一些装饰性材料、特殊形状图形、墙面装饰等,如马赛克图形墙纸装饰、凸起的半圆柱体木板装饰、凹陷的长方体凹槽装饰等等。装饰围挡可以设置为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展示不同类型的墙面装饰,例如通过设置定时时间,显示屏按照定时时间展示不同类型的墙面装饰,从而模拟不同的墙面装饰。
灯光组件设置于跑道的上方以及围挡组件上,灯光组件包括多种类型的测试灯,用于模拟走廊、通道等区域中灯光环境,测试灯可以以不同的角度转动。灯光组件主要用于测试待测机器人上的超声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以及3D照相机等传感器的工作情况。在机器人行走的上方以及侧面位置,通过不同角度,不同颜色,不同亮度的测试灯模拟KTV真实的灯光场景,以测试传感器的工作情况,测试待测机器人行走期间能否排除灯光的干扰,正确扫描出障碍物,建立正确的工作地图。
例如,对测试灯的类型选择上,可以选择荧光灯,射灯,白炽灯等,此不作要求。如测试灯选择为射灯,对射灯的光照强度选择方面,射灯的光照强度可以为普通日光灯的100lux,进一步的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或者增加射灯的光照强度。对测试灯的照射角度选择方面,跑道上方可以采取直接照射,围挡组件上的测试灯可以采取水平照射的角度,围挡组件上测试灯的高度可以与待测机器人上的传感器高度一致或低于待测机器人上的传感器高度,当然也可以高于待测机器人上的传感器高度。对于测试灯的颜色选择上,不作要求,可以采用红、绿、黄、白、等其他颜色。
每个子测试区域内设置有定位标识,当待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测试地图从第一个预设测试地图开始测试,然后到达最后一个子测试区域,并识别最后一个子测试区域中的定位标识,即可完成测试。待测机器人到达最后一个的子测试区域作为模拟目的地点。或者,模拟目的地点可以独立设置,模拟目的地点内设置有定位标识,且模拟目的地点分别与多个子测试区域连通,当待测机器人在子测试区域中行走时,待测机器人通过任何一个子测试区域都可以到达模拟目的地点。
模拟目的地点是指待测机器人所要到达的地方,通过模拟目的地点可以模拟KTV场所中的房间、电梯、卫生间等机器人可以到达的地点。模拟目的地点主要是用于评估待测机器人是否完成任务,例如通过判断待测机器人是否到达模拟目的地点,以确定待测机器人是否完成了物品派送、客户引领的任务,如果检测到待测机器人到达模拟目的地点,则确定待测机器人完成了物品派送、客户引领的任务。
进一步的,模拟目的地点设置有定位标识,在待测机器人到达模拟目的地点后,然后通过自身的摄像头等其他扫描设备扫描定位标识之后,发送已经扫描到定位标识的指令给后台测试端,即可以告知测试人员待测机器人已经完成了相关任务。如此,实现了待测机器人执行任务的自动监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为了人工和人工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本申请通过跑道、围挡组件以及灯光组件配合模拟机器人的测试场地,跑道包括多个互相连通的子测试区域,每个子测试区域内设置有定位标识,围挡组件设置于跑道的两侧,灯光组件设置于跑道的上方以及围挡组件上,灯光组件包括多种类型的测试灯,实现了对现实中机器人所要行走的场所场景(如KTV场所)中的组合元素进行分解,然后以不同的形式重新进行组合,使得所构成测试场地可以对现实场所场景进行全面模拟,使用测试场地可以对待测机器人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进一步的,测试场地还包括测试准备区域,测试准备区域分别与多个子测试区域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子测试区域有入口,测试准备区域与每个子测试区域的入口连通,测试前,待测机器人可以先移动到测试准备区域,待测机器人根据预设规划好的行走路径在测试准备区域选择自己所要进入的子测试区域。如图1所示,例如待测机器人A0测试时需要经过的第一个子测试区域是第一区域10,然后依次是低摩擦力区域21、高摩擦力区域22、上坡区域31、下坡区域32以及第四区域40,则待测机器人A0从测试准备区域50先进入第一区域10进行测试,然后按照顺序进入其他区域测试;待测机器人A1测试时需要经过的第一个子测试区域是第四区域40,然后依次是下坡区域32、上坡区域31、高摩擦力区域22以及高摩擦力区域22,则待测机器人A1从测试准备区域50先进入第四区域40进行测试,然后按照顺序进入其他区域测试,如此可以实现多个待测机器人以不同的行走路径进行测试。其中,每个子测试区域的入口均设置有区域标识,待测机器人通过识别区域标识便可以确定自己所要进入的第一个测试区域。
进一步的,测试场地还包括干扰区域,干扰区域分别与多个子测试区域连通,干扰区域内设置有多个障碍机器人。其中,干扰区域中的障碍机器人可以进入到各个子测试区域,障碍机器人用于对测试中的待测机器人制造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以测试待测机器人的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应对能力。例如,控制障碍机器从干扰区域以较快的速度冲向待测机器人所在的子测试区域,以从待测机器人的前方、后方、侧方冲过来,如此以模拟现实中的人、动物等其他事物从待测机器人的前方、后方、侧方冲过来。如图1所示,当待测机器人在第一区域10到第四区域40中的任何一个区域上行走时,控制障碍机器3从待测机器人的右边冲出,此时,待测机器人会对当前时间的运行测试数据进行记录。测试结束之后,通过当前时间的运行测试数据,分析待测机器人刹车灵敏度、刹车距离、障碍物离开了之后,待测机器从应急恢复至正常行走下的恢复时间,等等,从而确定待测机器人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机器人测试的全面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测试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一种机器人测试方法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测试场地,所述机器人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向待测机器人发生测试指令,以控制所述待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测试地图在所述跑道内运行。
本实施例中,测试人员可以通过后台控制端与待测机器人建立通信,通过后台控制端为待测机器人设置好不同的预设测试地图,然后将预设测试地图存储到待测机器人中。测试时,测试人员通过后台控制端向待测机器人发送测试指令,待测机器人接收到测试指令后,移动到测试准备区域,然后按照预设测试地图从测试准备区域找到自己需要进入的第一个子测试区域,并进入所述第一个子测试区域,进而按照预设测试地图在跑道内运行,以进行测试。
步骤S220:控制所述灯光组件按照预设规则开启。
本实施例中,待测机器人进入跑道之前或者跑道时,控制灯光组件按照预设规则开启。其中,预设规则可以控制灯光组件开启的样式,例如控制灯光组件以流水灯的形式开启,并进行循环,还可以是控制灯光组件以呼吸灯的形式开启,并进行循环,还可以是控制灯光组件常亮,等等。
步骤S230:在满足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时,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记录的运行测试数据。
步骤S240:将所述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进行对比,以根据对比结果对所述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评估。
本实施例中,待测机器人进入跑道,且灯光组件开启后,多个子测试区域、围挡组件和灯光组件对现实KTV场所的场景进行模拟,以全面的对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待测机器人会按照预设测试地图走过多个子测试区域,例如,先经过平坦的且没有障碍物的第一区域,然后依次经过低摩擦力区域、高摩擦力区域、上坡区域、下坡区域以及过坎区域,之后到达模拟目的地点。其中,待测机器人在跑道行走时,地面路况、灯光组件以及围挡组件会不断的对待测机器人进行干扰,有的待测机器人会克服干扰,顺利达到模拟目的地点,并完成定位标识识别,即可以告知测试人员待测机器人已经完成了相关任务。有的待测机器人可能会因为干扰无法到达模拟目的地点。不论待测机器人是否到达模拟目的地点,待测机器人都会对自己的在测试期间的运行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基于此,通过获取待测机器人记录的运行测试数据,可以对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评估。
具体的,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接收到所述待测机器人发送的测试完成指令或摔倒指令;
所述待测机器人在所述跑道内的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设定时长;
所述待测机器人未达到所述模拟目的地点,且所述待测机器人调头反向移动。
其中,待测机器人达到模拟目的地点,并完成定位标识识别,便向后台控制端发送测试完成指令,如此后台控制端可以向该待测机器人发送数据获取指令,以获取运行测试数据。或者,待测机器人在跑道中摔倒,待测机器人向后台控制端发送摔倒指令,后台控制端向该待测机器人发送数据获取指令,以获取运行测试数据。或者,通过监控监测到待测机器人在跑道中未摔倒,而是长时间在跑道内的停留,即监测到待测机器人在跑道内的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设定时长,则后台控制端向该待测机器人发送数据获取指令,以获取运行测试数据。或者,通过监控监测到待测机器人在跑道中未摔倒,监测到待测机器人未达到模拟目的地点,且待测机器人调头反向移动,则后台控制端向该待测机器人发送数据获取指令,以获取运行测试数据。其中,待测机器人调头反向移动可以理解为待测机器人反向按照已经走过的路径进行行走。
得到运行测试数据之后,将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其中,预设对照数据是机器人正常到达模拟目的地点后,记录的整个测试过程的数据。对比结果中会显示待测机器人的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之间的差异,通过差异对待测机器人进行评估,从确定哪些待测机器人测试是合格的,哪些待测机器人测试是不合格的,针对于不合格的待测机器人进一步检查,并进行返厂维修。
本实施例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基于上述测试场地通过采用向待测机器人发生测试指令,以控制所述待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测试地图在所述跑道内运行,控制所述灯光组件按照预设规则开启,在满足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时,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记录的运行测试数据,将所述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进行对比,以根据对比结果对所述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评估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机器人性能的全面测试,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还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在本发明一种机器人测试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测试场地,所述机器人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向待测机器人发生测试指令,以控制所述待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测试地图在所述跑道内运行。
本实施例中,测试人员可以通过后台控制端与待测机器人建立通信,通过后台控制端为待测机器人设置好不同的预设测试地图,然后将预设测试地图存储到待测机器人中。测试时,测试人员通过后台控制端向待测机器人发送测试指令,待测机器人接收到测试指令后,移动到测试准备区域,然后按照预设测试地图从测试准备区域找到自己需要进入的第一个子测试区域,并进入所述第一个子测试区域,进而按照预设测试地图在跑道内运行,以进行测试。
步骤b:控制所述灯光组件按照预设规则开启。
本实施例中,待测机器人进入跑道之前或者跑道时,控制灯光组件按照预设规则开启。其中,预设规则可以控制灯光组件开启的样式,例如控制灯光组件以流水灯的形式开启,并进行循环,还可以是控制灯光组件以呼吸灯的形式开启,并进行循环,还可以是控制灯光组件常亮,等等。
步骤c: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测机器人当前所在的区域。
步骤d:控制所述干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障碍机器人移动到所述待测机器人当前所在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b的同时,还执行步骤c-步骤d,待测机器人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后台控制端或者后台控制端通过监控获取待测机器人的位置信息,进而根据待测机器人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待测机器人当前所在的区域,然后控制干扰区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障碍机器人移动到待测机器人当前所在的区域,以模拟现实中的人、动物等其他事物从待测机器人的前方、后方、侧方冲过来,从而对待测机器人应对的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的能力进行测试。如图1所示,例如,待测机器人A1行走到第一区域10时,控制一个障碍机器人3从待测机器人A1的右侧冲向待测机器人A1,测试待测机器人A1的应急能力。
步骤e:在满足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时,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记录的运行测试数据。
步骤f:将所述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进行对比,以根据对比结果对所述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评估。
本实施例中,待测机器人进入跑道,且灯光组件开启后,多个子测试区域、围挡组件和灯光组件对现实KTV场所的场景进行模拟,以全面的对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待测机器人会按照预设测试地图走过多个子测试区域,例如,先经过平坦的且没有障碍物的第一区域,然后依次经过低摩擦力区域、高摩擦力区域、上坡区域、下坡区域以及过坎区域,之后到达模拟目的地点。其中,待测机器人在跑道行走时,地面路况、灯光组件以及围挡组件会不断的对待测机器人进行干扰,有的待测机器人会克服干扰,顺利达到模拟目的地点,并完成定位标识识别,即可以告知测试人员待测机器人已经完成了相关任务。有的待测机器人可能会因为干扰无法到达模拟目的地点。不论待测机器人是否到达模拟目的地点,待测机器人都会对自己的在测试期间的运行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基于此,通过获取待测机器人记录的运行测试数据,可以对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评估。
具体的,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接收到所述待测机器人发送的测试完成指令或摔倒指令;
所述待测机器人在所述跑道内的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设定时长;
所述待测机器人未达到所述模拟目的地点,且所述待测机器人调头反向移动。
其中,待测机器人达到模拟目的地点,并完成定位标识识别,便向后台控制端发送测试完成指令,如此后台控制端可以向该待测机器人发送数据获取指令,以获取运行测试数据。或者,待测机器人在跑道中摔倒,待测机器人向后台控制端发送摔倒指令,后台控制端向该待测机器人发送数据获取指令,以获取运行测试数据。或者,通过监控监测到待测机器人在跑道中未摔倒,而是长时间在跑道内的停留,即监测到待测机器人在跑道内的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设定时长,则后台控制端向该待测机器人发送数据获取指令,以获取运行测试数据。或者,通过监控监测到待测机器人在跑道中未摔倒,监测到待测机器人未达到模拟目的地点,且待测机器人调头反向移动,则后台控制端向该待测机器人发送数据获取指令,以获取运行测试数据。其中,待测机器人调头反向移动可以理解为待测机器人反向按照已经走过的路径进行行走。
得到运行测试数据之后,将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其中,预设对照数据是机器人正常到达模拟目的地点后,记录的整个测试过程的数据。对比结果中会显示待测机器人的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之间的差异,通过差异对待测机器人进行评估,从确定哪些待测机器人测试是合格的,哪些待测机器人测试是不合格的,针对于不合格的待测机器人进一步检查,并进行返厂维修。
本实施例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机器人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进行测试,提高了机器人测试的全面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场地包括:
跑道,所述跑道包括多个互相连通的子测试区域,每个子测试区域内设置有定位标识;
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设置于所述跑道的两侧;
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设置于所述跑道的上方以及所述围挡组件上,所述灯光组件包括多种类型的测试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场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测试区域包括:
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地面是平面;
多个第二区域,每个所述第二区域的地面的摩擦力互不相同;
多个第三区域,每个所述第三区域的地面具有坡度,且每个所述第三区域的地面的坡度互不相同;
多个第四区域,每个所述第四区域的地面上设置有不同高度的障碍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场地还包括:
测试准备区域,所述测试准备区域分别与多个所述子测试区域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组件包括反光镜面围挡、透明玻璃围挡以及装饰围挡中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围挡为显示屏,用于展示不同类型的墙面装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场地还包括:
干扰区域,所述干扰区域分别与多个所述子测试区域连通,所述干扰区域内设置有多个障碍机器人。
7.一种机器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测试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场地,所述机器人测试方法包括:
向待测机器人发生测试指令,以控制所述待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测试地图在所述跑道内运行;
控制所述灯光组件按照预设规则开启;
在满足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时,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记录的运行测试数据;
将所述运行测试数据与预设对照数据进行对比,以根据对比结果对所述待测机器人进行测试评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接收到所述待测机器人发送的测试完成指令或摔倒指令;
所述待测机器人在所述跑道内的停留时长大于或者等于设定时长;
所述待测机器人未达到所述模拟目的地点,且所述待测机器人调头反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满足机器人测试评估条件时,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的运行测试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机器人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测机器人当前所在的区域;
控制所述干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障碍机器人移动到所述待测机器人当前所在的区域。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机器人测试程序,所述机器人测试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14124.8A 2021-12-10 2021-12-10 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3708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124.8A CN114370876A (zh) 2021-12-10 2021-12-10 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124.8A CN114370876A (zh) 2021-12-10 2021-12-10 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0876A true CN114370876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9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4124.8A Pending CN114370876A (zh) 2021-12-10 2021-12-10 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087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9085A (zh) * 2016-12-14 2017-05-31 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驾驶车辆避让动态障碍物能力的测试方法及测试场
CN111002347A (zh) * 2019-12-20 2020-04-14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场景测试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CN112207858A (zh) * 2020-09-29 2021-01-12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测试场地和机器人测试方法
CN112540606A (zh) * 2020-03-31 2021-03-23 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 避障的方法、装置、调度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9085A (zh) * 2016-12-14 2017-05-31 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驾驶车辆避让动态障碍物能力的测试方法及测试场
CN111002347A (zh) * 2019-12-20 2020-04-14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场景测试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CN112540606A (zh) * 2020-03-31 2021-03-23 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 避障的方法、装置、调度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207858A (zh) * 2020-09-29 2021-01-12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测试场地和机器人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8494B2 (en) Subdivision of maps for robot navigation
Jacoff et al. A standard test course for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robots
CN110268354A (zh) 更新地图的方法及移动机器人
US9373169B2 (en) Determination of a position characteristic for an object
CN106663371A (zh) 用于跟踪停车场结构和交叉口中的交通工具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39213B (zh) 基于发光设备的地图构建方法、纠正方法及装置
CN108141943A (zh) 用于自动化的照明器材位置映射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67527A (zh) 用于检测可见光和投影图案的成像器
CN106940560A (zh) 具有区域划分的测绘制图
KR100698534B1 (ko) 이동로봇의 위치 인식용 랜드마크와 이를 이용한 위치 인식장치 및 방법
KR19980080509A (ko) 핸드포인팅 장치
CN106155049A (zh) 智能清洁设备及其引导方法、引导桩、智能清洁系统
US20210321063A1 (en) Method of building a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for searching for and tracking objects
CN108029180A (zh) 用于照明灯具位置映射的系统和方法
JP5072547B2 (ja) 光環境解析用プログラム及び光環境解析システム
CN109491408A (zh) 一种可用于室内结构检测的无人机
CN112590773B (zh) 车辆自动入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5681138U (zh) 充电桩和自动清洁系统
CN106991906A (zh) 室内停车场地图采集方法和装置
Bobrowski et al. Best practices to use the iPad Pro LiDAR for some procedures of data acquisition in the urban forest
CN114370876A (zh) 测试场地、机器人测试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441326A (zh) 缺陷检测方法与检测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acoff et al. Reference test courses fo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CN113362461A (zh) 基于语义分割的点云匹配方法、系统及扫描终端
CN115426752B (zh) 一种舞台集成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