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6530A - 腿支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腿支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6530A
CN114366530A CN202110120633.6A CN202110120633A CN114366530A CN 114366530 A CN114366530 A CN 114366530A CN 202110120633 A CN202110120633 A CN 202110120633A CN 114366530 A CN114366530 A CN 114366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haft
locking sleeve
clamping arm
rod assembl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06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书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hua Ruib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hua Ruib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hua Ru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EP218600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02946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09000 priority patent/WO2022042191A1/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12783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65820A/ko
Priority to JP2022525474A priority patent/JP2023501247A/ja
Priority to US17/709,232 priority patent/US20220218436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366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6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13/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 A61G13/120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G13/1245Knees, upper or lower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13/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 A61G13/128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with mechanical surface adapta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腿支架装置,包括:底座、分设在底座的两侧的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以及第一夹针装置和第二夹针装置;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一夹针装置与第一支撑杆组件连接,第二夹针装置与第二支撑杆组件连接。可以根据接受手术的腿选择安装左侧或右侧的夹针器装置,减少对手术空间的占用,便于在人体膝关节周围实施操作。并且通过第一支撑杆组件对腿部定位,避免了手扶固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腿支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腿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较高。膝关节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的膝关节疾病通常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术,以此来解除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等。
手术体位既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也要满足医生对手术操作空间的要求。传统的膝关节置换术中一般需要医生助手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手扶固定,以此保证手术体位,但是手扶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较差,进而会增加手术失败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腿支架装置,旨在解决手扶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出了腿支架装置,包括:底座;分设在底座的两侧的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以及第一夹针装置和第二夹针装置,第一夹针装置与第一支撑杆组件连接,第二夹针装置与第二支撑杆组件连接。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夹针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具有轴部,轴部和第一支撑杆组件连接;第二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夹持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具有轴孔,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轴孔与轴部转动连接;以及夹紧机构,包括:内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内轴贯穿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并能够相对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移动,且内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布在第二部件的两侧,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把手件,可动地设置于内轴的第二端,并与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相接触,把手件相对于内轴活动时至少部分结构可在内轴轴向活动;以及锁紧套筒,具有通孔,套设于内轴的第一端外,锁紧套筒能够相对于内轴移动,锁紧套筒与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相接触,锁紧套筒具有第二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内轴的第一限位面面对面或斜对面设置;其中,第二部件构成把手件和锁紧套筒在内轴上的轴向限位。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的第一端沿径向开设第一径向孔,第一径向孔的背向第一端的端面的孔壁部分为第一限位面,锁紧套筒沿径向开设第二径向孔,第二径向孔的与内轴的第一端的端面朝向一致的孔壁部分为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斜对面设置。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的第一端位于锁紧套筒内,锁紧套筒内设置有限位杆。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的第一端沿径向凸起设置凸缘,凸缘位于锁紧套筒背离第二部件的一端侧部,且凸缘和锁紧套筒背离第二部件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隙,凸缘的面向锁紧套筒的一个侧面为第一限位面,第一端的面向凸缘的端面为第二限位面。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把手件包括筒部和把手部,筒部和把手部连接,把手部沿径向凸出于筒部外,筒部和把手部套设于内轴的第二端外,并与内轴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把手部的一端与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相接触,把手部转动时,能够带动内轴沿轴向移动,并带动锁紧套筒挤压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把手件为凸轮把手,凸轮把手包括凸轮部和把手部,凸轮部和把手部连接,凸轮部与内轴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把手部转动带动凸轮部转动时,能够带动内轴沿轴向移动,并带动锁紧套筒挤压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和锁紧套筒为周向限位连接。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的外周面至少包括一个平行于内轴的平面区域,锁紧套筒的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用于与平面区域配合的配合面,配合面与平面区域贴合形成周向限位。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的第一端与锁紧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作用于内轴并使内轴具有向锁紧套筒外部凸出的趋势。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或铰接。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杆和/或第二支撑杆与底座之间沿底座的侧边长度方向位置可调。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腿支架装置还包括第二滑块和锁紧机构,底座上设置第二滑轨,第一支撑杆组件和/或第二支撑杆组件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锁紧机构分别与第二滑块和底座连接,并用于锁定第二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至少一个分别与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接受手术的腿选择安装左侧或右侧的夹针器装置,减少对手术空间的占用,便于在人体膝关节周围实施操作。并且,还能减少手术前器械消毒的需求,因为仅需对需要安装到底座上的支撑杆组件进行消毒即可。并且,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分设在底座的两侧,二者与底座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可供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完成后患肢伸直平放以检查关节韧带张力,不必将腿支架装置从手术床上移开以腾出空间平放患肢。且通过第一支撑杆组件对腿部定位,避免了手扶固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为腿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竖筒用于与底座连接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竖筒和立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足托定位装置及足托的剖面图;
图10为图9中足托定位装置的放大视图;
图11为图1中足托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中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锁紧块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锁紧块和锁紧块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14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腿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腿支架装置可以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对例如腿等患肢进行支撑和固定,如可以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固定股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腿支架装置,其包括:底座90d、第一支撑杆组件10d、第二支撑杆组件20d、第一夹针装置和第二夹针装置,第一夹针装置和第二夹针装置的结构可以相同。
底座90d作为装置的安装和支撑基础,底座90d上安装第一支撑杆组件10d以及第二支撑杆组件20d。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两个夹针装置的支撑基础是两个独立的支撑杆结构,即第一支撑杆组件10d和第二支撑杆组件20d。第一支撑杆组件10d和第二支撑杆组件20d分别与底座90d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根据接受手术的腿选择安装左侧或右侧的夹针器装置。这样可以减少对手术空间的占用,便于在人体膝关节周围实施操作。并且,还能减少手术前器械消毒的需求,因为仅需对需要安装到底座90d上的支撑杆组件进行消毒即可。
第一支撑杆组件10d和第二支撑杆组件20d之间无横梁,因此在手术中或手术结束后,医生可以直接将患者的腿放平进行关节屈伸观察,而无需将腿支架装置撤下。另外,医生可以根据操作的便利性选择只安装第一支撑杆组件10d或第二支撑杆组件20d,而无需将两个都装上,减少操作步骤,并且减少占用的膝关节附近的操作空间。支撑杆组件还可以通过底部的滑块调整在滑轨上的位置,可以适应更多的临床状况。
第一支撑杆组件10d、第二支撑杆组件20d可以与底座90d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杆组件10d、第二支撑杆组件20d能够相对底座90d滑动,可以对腿部的位置进行微调;当然第一支撑杆组件10d、第二支撑杆组件20d和底座90d之间也可以设置锁紧机构,用于锁定第一支撑杆组件10d、第二支撑杆组件20d和底座90d的相对位置。
请参阅图2,具体地,底座90d为工字形底板,中间设置有第一滑轨91d,第一滑轨91d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滑轨92d和第三滑轨93d。
第一支撑杆组件10d与第二支撑杆组件20d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滑轨91d两侧,两个夹针装置也是对称设置。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以下以第一支撑杆组件10d为例说明其结构组成。
竖筒11d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块100e连接在底座90d的第二滑轨92d上,并由锁紧块300e、锁紧块驱动件400e和销钉500e控制与第二滑轨92d之间锁紧。第二滑块100e、锁紧块300e、锁紧块驱动件400e和销钉500e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与图10至图14中的滑块100m、锁紧块300m、锁紧块驱动件400m及销钉500m的结构及其变形相同。
竖筒11d的上端设置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可以对插入竖筒11d中的立柱12d进行锁紧。夹紧装置包括凸轮把手13d、第一抱紧臂14d、第二抱紧臂15d和锁紧螺钉16d。第一抱紧臂14d的一端和第二抱紧臂15d的一端铰接,二者中部设置有弧形的夹持部,另一端之间有缝隙。凸轮把手13d设置在两个抱紧臂设置有缝隙的部位,通过凸轮部改变夹紧臂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夹紧作用。凸轮把手13d和螺母以及转动轴等构成凸轮把手组件,用于实现夹紧臂的夹紧。锁紧螺钉16d也可以从径向对竖筒11d内的立柱12d进行锁紧。当然,上述锁紧机构并不是唯一的,如可以不设置锁紧螺钉16d,或者仅设置锁紧螺钉16d,或者采用夹针装置中的夹紧结构等。
立柱12d插装在竖筒11d中,在需要时可以松开凸轮把手13d以调节插入深度,从而改变立柱12d顶端夹针装置相对于底座90d的高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组件10d还可以替换为具有固定长度的支撑杆/臂,即,竖筒11d和立柱12d之间为固定连接,二者在轴向上长度不可调。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组件10d和第二支撑杆组件20d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底座90d之间连接。如直接以螺钉、螺栓或其他紧固结构固定在底座90d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仅设置第一支撑杆组件10d或第二支撑杆组件20d。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支撑杆组件10d安装在底座90d上的第一滑轨91d或第二滑轨92d上。具体地,可以将第一支撑杆组件10d以图1中的姿态安装在第三滑轨93d上;也可以将第一支撑杆组件10d相对于图1中的姿态绕其长轴自转180度后再安装在第三滑轨93d上,这样夹针装置仍位于外侧,便于操作。
第一夹针装置和第二夹针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组件10d和第二支撑杆组件20的顶部。第一夹针装置能够夹紧第一螺纹针1。在夹紧第一螺纹针1之前,第一夹针装置相对于第一支撑杆组件10d有两个转动自由度,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第一螺纹针1的方向。将第一螺纹针1植入患肢后,只需一次拧紧即可夹紧第一螺纹针1且使第一夹针装置与第一支撑杆组件10d之间锁定,操作简便。第二夹针装置与第二螺纹针和第二螺纹针之间也具有上述连接关系。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夹针装置还可以替换为其他形式的夹针装置;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夹针装置还可以替换为绑带等紧固机构。只要设置有第一夹针装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锁紧和松开螺纹针的过程中操作繁琐程度。
以下进一步结合图5和图6,以第一夹针装置为例具体说明夹针装置的构成。图5为图1中第一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夹针装置的剖视图,其中剖切平面经过第一螺纹针1中心线且垂直于第一支撑杆组件。
第一夹针装置包括第一部件100、第二部件200和夹紧机构300。第一部件100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组件10d上。在未锁紧状态下,第二部件200可相对于第一部件100转动,夹紧机构300整体可相对于第二部件200转动,且上述两个转动运动的轴线呈空间垂直关系。上述连接关系便于植入操作前调整植入器械至合适的植入方位。
第一部件100包括轴部110。轴部110设置于第一支撑杆组件10d顶端。轴部110的末端周面设置有环槽,用于安装卡环进行轴向限位。
第二部件200包括第一夹持臂210和第二夹持臂220。第一夹持臂210的第一端部211与第二夹持臂220的第一端部221连接。第一夹持臂210的第二端部212与第二夹持臂220的第二端部222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即间隙240。第一夹持臂210和第二夹持臂220之间还设置有轴孔230。
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部件200为开口环结构,可以是在一个大致长方体的毛坯上铣孔和切缝制成,缝设置在孔周边的实体机构上且沿孔的径向设置,孔和缝连通。孔周围的实体结构为主环体,缝两侧的实体结构可视为主环体的两个末端各自指向环体外部的延伸部(第二端部212和第二端部222)。第一夹持臂210为开口环结构的一半结构(图6中虚线m的左半部分),包括主环体的一半和其延伸部(第二端部212)。第二夹持臂220为开口环结构的另一半结构(图6中虚线m的右半部分),包括主环体的另一半和其延伸部(第二端部222)。轴孔230为开口环结构的环孔。开口环结构为一体结构,第一夹持臂210的第一端部211与第二夹持臂220的第一端部221之间属于固定连接。
第一夹持臂210的第二端部212上设置有通孔213,通孔213垂直于轴孔230。第二夹持臂220的第二端部222上设置有通孔223,通孔223与通孔213同轴对齐。
第二部件200的轴孔230与第一部件100的轴部110等径,二者通过轴孔配合形成转动连接。使第二端部212与第二端部222相互靠近时,轴孔230的孔径有减小的趋向,因此第一夹持臂210和第二夹持臂220可以夹紧轴部110,实现锁紧功能。
夹紧机构300包括内轴310、把手件320、锁紧套筒330、限位销340和弹簧350。
内轴310贯穿第二部件的第二端部212与第二端部222。内轴310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分布在第二部件200的两侧,第一端311设置有第一限位面314。第二端312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螺纹。
具体地:内轴310通过通孔213和通孔223插接在第二端部212和第二端部222,第一端311凸出第二端部222的一侧,第二端312凸出于第二端部212的一侧。第一端311末端段为方轴,该段的外周面为四个平面,该段与第二端312之间还设置有过渡台阶。方轴上还设置有第一径向孔313。第一限位面314为第一径向孔313的面向第二端312的孔壁部分,即图中第一径向孔313的右半部分孔壁。在对第一螺纹针1进行锁紧时,该部分孔壁接触和压紧第一螺纹针1,因此将其定义为第一限位面。圆孔的部分壁面为第一限位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而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径向孔313还可以为腰型孔、方孔或槽等沿径向设置的凹陷结构,第一限位面为上述结构中面向第二端312的孔壁部分,该孔壁部分可以为平面或曲面。
把手件320可动地设置于内轴310的第二端312,把手件320相对于内轴310活动时整体可在内轴310轴向移动。具体地:把手件320包括筒部321、把手部323和螺纹孔322。把手部323沿径向凸出于筒部321的外表面。螺纹孔322贯穿筒部321。把手件320通过螺纹孔322与内轴310的外螺纹形成螺母丝杠机构,把手件320在内轴310上转动时同时可以在内轴310轴向移动。
锁紧套筒330的中心设置有通孔331,通孔331为台阶孔。锁紧套筒330具有第二限位面333和第二限位面334,二者与内轴310的第一限位面314呈斜对面设置。具体地:通孔331的最大孔径处(图6中右半部分)为方孔,其尺寸与内轴310第一端311的方轴匹配并与该方轴形成周向限位配合。锁紧套筒330上设置有在径向贯通的第二径向孔332,该孔被通孔331分割为两段,第二限位面333和第二限位面334为这两段的与第一端311的端面朝向一致的孔壁部分。在对第一螺纹针1进行锁紧时,该部分孔壁将接触和压紧第一螺纹针1,因此将其定义为第二限位面。圆孔的部分壁面仅为第二限位面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径向孔332还可以为腰型孔、方孔或槽等沿径向设置的凹陷结构,第二限位面为该凹陷结构中的与第一端311的端面朝向一致的孔壁部分(背向第二部件200的孔壁部分),该孔壁部分可以为平面或曲面。锁紧套筒330套设于内轴310的第一端311的外部。锁紧套筒330能相对于内轴310在轴向移动。
锁紧套筒330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销340的径向孔,该径向孔位于第二径向孔332的外侧(图6中第二径向孔332的右侧)。限位销340插装于锁紧套筒330的该径向孔中,并位于第一端311端面的外侧,形成对内轴310的轴向限位结构。
弹簧350套设在内轴310上且位于锁紧套筒330的通孔331中。弹簧350的一端抵靠在通孔331的一个台阶上,另一端抵靠在内轴310的过渡台阶的肩部。弹簧350使第一端311有向外(图6中向右)凸出于通孔331的趋势(使锁紧套筒330向内轴310的第二端312一侧移动的趋势)。
把手件320和锁紧套筒330分别位于第二部件200的两侧。把手件320和锁紧套筒330均可以沿内轴310的轴向移动,当把手件320和锁紧套筒330相互靠近时,在二者夹持下第二部件200可以箍紧轴部110,消除第一夹针装置的两个转动自由度。
使用过程说明:
旋转把手件320使其与锁紧套筒330间距变大。该过程中,在弹簧350作用下内轴310的第一端311向限位销340靠近并最终抵靠在限位销340,此时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对齐,插入第一螺纹针1。
调整第一螺纹针1的方位直至到达合适的植入路径,使用工具驱动第一螺纹针1进入患者骨骼。
旋转把手件320使其靠近锁紧套筒330。该过程中内轴310会拉动第一螺纹针1和锁紧套筒330一起向把手件320靠近。锁紧套筒330作用在第二部件200的第二端部222,把手件320作用在第二端部212,使得第一夹持臂210和第二夹持臂220夹紧轴部110。并且,内轴310的第一限位面314与锁紧套筒330的第二限位面334和第二限位面333共同夹紧第一螺纹针1,使第一螺纹针1无法移动或转动。
上述操作过程,夹紧机构300相对于第一部件100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因此螺纹针的调节范围较大。只需转动把手件320即可将第一螺纹针1夹紧在内轴310与锁紧套筒330之间,使内轴310和把手件320也与第二部件200锁紧,第二部件200与第一部件100之间锁紧,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另外,在驱动第一螺纹针1进入患者骨骼的过程中,夹紧机构300中第一径向孔313和第二径向孔332还能对第一螺纹针1进行导向和支撑,操作者可以握持夹紧机构300防止第一螺纹针1偏移。限位销340和弹簧350的配合还能使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自动对齐,便于第一螺纹针1快速插入。第一螺纹针1与第一径向孔313的接触线和第一螺纹针1与第二径向孔332的接触线平行,接触线较长,使得第一螺纹针1均匀受力,锁紧牢靠。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弹簧350。操作过程中可以由操作者挪动锁紧套筒330,使限位销340与第一端311的端面抵靠,人工实现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对齐。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限位销340和弹簧350。操作过程中由人工对齐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与锁紧套筒330之间可以不设置周向限位,操作过程中可以人工旋转对齐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与锁紧套筒330之间的周向限位可以是沿内轴310的轴向的导向槽与设置在锁紧套筒330上的键的配合;或者在第一端311的周面设置一个或两个平面,锁紧套筒330上设置对应的配合结构。锁紧套筒330的配合结构可以是加工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锁紧套筒330上设置额外的零件、该零件的部分表面形成配合结构(如销或钉的端面或外周面、键的平面)。
参考图7,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与图6中所示的第一夹针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包括:第二部件200a为分体结构,第二部件200为整体结构;内轴310a和锁紧套筒330a不设置径向孔,而是通过二者之间的缝隙对第一螺纹针1进行夹紧;以及,内轴310a与锁紧套筒330a之间无限位销进行轴向限位。以下具体对第二部件200a、内轴310a和锁紧套筒330a的结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第二部件200a由两个单独的夹持臂连接构成,两个夹持臂为图中的第一夹持臂210a和第二夹持臂220a。第一夹持臂210a包括中间的半环体和半环体两端的第一端部211a和第二端部212a,第二端部212a长度大于第一端部211a。第二夹持臂220a包括中间的半环体和半环体两端的第一端部221a和第二端部222a,第二端部222a长度大于第一端部221a。第一夹持臂210a和第二夹持臂220a扣合在一起,两个半环体形成开口环体,环体中心为轴孔230a。第一端部211a与第一端部221a之间固定连接。第二端部212a上设置有通孔213a。第二端部222a上设置有通孔223a。第二端部212a与第二端部222a之间具有间隙240a。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11a与第一端部221a之间还可以为铰接连接。
内轴310a与内轴310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设置第一径向孔313,而是在第一端311a末端形成有凸缘313a。凸缘313a的面向第二端312a的侧面为第一限位面314a。在装配体中,凸缘313a凸出于锁紧套筒330a的端面之外,第一限位面314a面对第二限位面334a,二者之间形成环槽。
锁紧套筒330a与锁紧套筒330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设置第二径向孔332和用于安装限位销340的径向孔。锁紧套筒330a的不与第二部件200a相邻的端面为第二限位面334a。
转动把手件320时,内轴310a与锁紧套筒330a之间有轴向相对位移,因此可以夹紧或松开第一螺纹针1。凸缘313a的侧面也可以设置凹槽,以防止第一螺纹针1沿径向脱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a与第二部件200a之间不能相对转动。第一螺纹针1在第一限位面314a和第二限位面334a形成的环槽中的位置可调,因此并不需要内轴310a与第二部件200a之间具有转动自由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a与第二部件200a之间不能相对转动,锁紧套筒330a与内轴310a之间无周向限位,二者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a与第二部件200a之间不能相对转动,锁紧套筒330a与内轴310a之间无周向限位,二者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且锁紧套筒330a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第一螺纹针1位于凹槽时,第一螺纹针1绕内轴310a转动过程中,锁紧套筒330a可以随动。这样既能保证第一螺纹针1可以调整位置,又能防止第一螺纹针1脱出。
参考图8,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夹针装置与图6所示的第一夹针装置相比,使用凸轮把手320b替换了把手件320实现锁紧功能。具体地,内轴310b的第二端312b上设置凸轮把手320b和套筒360,套筒360位于第二部件200与凸轮把手320b之间,凸轮把手320b转动时可以驱动套筒360挤压第二部件200实现锁紧。凸轮把手320b包括凸轮部和把手部,凸轮部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端312b上,转动中心线垂直于内轴310b。拨动凸轮把手320b时,凸轮部的轮廓表面随之转动,其转动运动可以分解为在内轴310b的轴向的移动、沿内轴310b径向的移动和转动,相当于于凸轮把手320b的部分结构在内轴310b的轴向活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套筒360,凸轮把手320b可以直接作用于第二部件200。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圆柱凸轮替代凸轮把手320b。圆柱凸轮与内轴310b同轴设置且可相对转动,圆柱凸轮的凸轮面位于圆柱的端面,在装配体重面对套筒360,套筒360上设置面对凸轮面的凸起,转动圆柱凸轮时凸轮面与套筒360之间相互作用使二者之间产生轴向位移,从而压紧第二部件200。
本申请实施例的腿支架装置还可以包括足托30,足托30安装于底座90d上。足托30可以容纳患者的足部,足托30与底座90d滑动连接,可以调整足托30相对底座90d的位置。
具体为,足托30由足托定位装置连接在第一滑轨91d上。其中足托30、足托定位装置的结构及其二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图9至图14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具体结构可参考图示及其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9至图13,图9为图1中足托定位装置及足托30的剖面图;图10为图9中足托定位装置的放大视图;图11为图1中足托定位装置的立体图;图12为图1中锁紧块300m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中锁紧块驱动件400m的结构示意图。
足托定位装置包括滑块100m、足托连接机构200m、锁紧块300m、锁紧块驱动件400m、和销钉500m。滑块100m为承载和安装基础,足托连接机构200m、锁紧块300m、锁紧块驱动件400m和销钉500m均设置在滑块100m上。
滑块100m为矩形板结构。滑块100m的底部120m设置有滑槽121m,滑槽121m为燕尾槽。滑块100m的上表面为负载面110m,负载面110m上设置有螺纹孔130m和一个凸台,凸台上设置有一个销孔和凹陷部。销孔和螺纹孔130m均垂直于板体,螺纹孔130m为通孔。滑块100m通过滑槽121m可动地设置于底座90d的滑轨12上。
足托连接机构200m包括第一钳臂210m、第二钳臂220m、锁紧螺钉230m和销250m,第一钳臂210m和第二钳臂220m之间设置有容纳腔240m。第二钳臂220m与滑块100m之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一体结构。第一钳臂210m与销250m之间铰接连接,并通过销钉500m连接在凸台的销孔中。其中容纳腔240m与滑块100m凸台上的凹陷部对应。第一钳臂210m和第二钳臂220m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通孔,第一钳臂210m的通孔为腰型孔,第二钳臂220m的通孔为螺纹孔。其中第二钳臂220m的螺纹孔为镶嵌在第二钳臂220m中的螺母的螺纹孔,螺母材质可以为减磨材料。锁紧螺钉230m的一端设有螺帽,另一端设置有径向通孔,中部设置有螺纹。锁紧螺钉230m插设在第一钳臂210m和第二钳臂220m的通孔中,且锁紧螺钉230m的螺纹段与第二钳臂220m的螺纹孔构成螺母丝杠副。锁紧螺钉230m的径向孔设置有拨杆,拨杆用于转动锁紧螺钉230m。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钳臂220m为单独的零件,第一钳臂210m和第二钳臂220m各自的一端通过销250m铰接成一体,并通过销250m连接在滑块100m上。
足托连接机构200m的容纳腔240m中用于夹紧足托30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足托30的连接结构为足托连接杆600m,足托连接杆600m的末端设置有球头610m。
锁紧块300m包括锁紧部310m、外螺纹部320m和驱动接口部330m。锁紧块300m为柱体,锁紧部310m和外螺纹部320m设置在柱体的两端,外螺纹部320m设置于主体外周面。柱体中心还设置有通孔。锁紧部310m为柱体的端面,该端面用于抵紧底座90d的上表面。驱动接口部330m为柱体另一个端面的梅花槽。其中,梅花槽具有环形阵列的扭矩传递部331m,扭矩传递部331m为沿柱体径向的凹槽,对凹槽的侧壁施力时能产生对锁紧块300m的转矩。本实施例中,梅花槽的凹槽数量为9,凹槽的阵列角度间隔为40度。9个凹槽可视为一组扭矩传递部。锁紧块300m通过外螺纹部320m设置在滑块100m的螺纹孔130m中。
锁紧块驱动件400m包括扭矩输出部410m和手柄部420m。具体地,手柄部420m一个末端设置有圆盘,圆盘的端面设置扭矩输出部410m。扭矩输出部410m为齿轮状结构,其具有环形阵列的齿411m。齿轮状结构中心设置有贯通的通孔。扭矩输出部410m的外轮廓与驱动接口部330m的外轮廓相同,扭矩输出部410m嵌入在驱动接口部330m内,扭矩输出部410m的齿411m嵌入在驱动接口部330m梅花槽的凹槽内。通孔340m与锁紧块驱动件400m的通孔同轴。
销钉500m插接在锁紧块300m和锁紧块驱动件400m的通孔,并与轴用卡环一起限制锁紧块300m和锁紧块驱动件400m之间的径向位移。
通过锁紧块驱动件400m驱动锁紧块300m转动时,锁紧块300m可以相对于滑块100m在轴向移动并抵紧底座90d,使滑块100m固定在底座90d上。
装配时,锁紧块驱动件400m与锁紧块300m之间的方位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如,锁紧操作过程需要转动把手,在即将到达锁紧位置前所需的力最大,如果在锁紧位置附近把手的操作空间比较小,会造成操作不便。因此需要将把手设定为在锁紧状态下把手与周围结构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具体到本方案中,锁紧块驱动件400m位于足托30下方,因此图11中所示的锁紧块驱动件400m的位置为锁紧状态时便于操作。装配时,先不安装足托30,将锁紧块300m拧入滑块100m的螺纹孔130m,销钉500m插入锁紧块300m的通孔340m中,再将滑块100m安装在滑轨12上。使用锁紧块驱动件400m转动锁紧块300m锁定滑块100m,此时锁紧块驱动件400m相对于滑块100m的位置可以是任意的。取出锁紧块驱动件400m,安装图10所示的位置安装锁紧块驱动件400m,再转动锁紧块驱动件400m使锁紧块300m与底座90d松开,卸下滑块100m,使销钉500m从锁紧块驱动件400m的通孔凸出并用卡环实现轴向限位。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扭矩输出部410m可以设置更少数量的齿411m,如均布的3个。这种情况下,驱动接口部330m中的扭矩传递部331m相当于有三组,每组都有3个环形均布的凹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扭矩输出部410m可以设置更少数量的齿411m,如1个、2个、3个或4个,齿411m之间角度间隔为40度(相当于去除图12中扭矩输出部410m的一些相邻的齿411m)。
足托30为“L”形结构,与人体的脚和小腿处形状相似。足托30包括“L”形底板和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31,两个侧板31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足部。侧板31边缘设置有缺口32,侧板3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凸起33。在对患者的脚进行绑定时,限位凸起33可以防止绑带滑落。患者足部比较瘦小时,绑带可以从缺口32穿过,能对足部进行有效固定。足托30底部设置有足托连接杆600m,足托连接杆600m末端设置有球头610m。足托30通过球头610m安装在足托连接机构200m的容纳腔240m中,由第一钳臂210m和第二钳臂220m对球头610m进行夹紧。
参考图14,图1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锁紧块和锁紧块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锁紧块驱动件400n包括扭矩输出部410n、手柄部420n、圆柱基座430n和定位柱440n。圆柱基座430n设置于手柄部420n的末端。扭矩输出部410n设置于圆柱基座430n的外圆周面。定位柱440n设置于圆柱基座430n的下端面。锁紧块300n的驱动接口部330n为在锁紧块300n的端面的凹槽,凹槽的侧壁包括弧面部350n和多个扭矩传递部331n。扭矩传递部331n为沿径向的凹槽,形状与扭矩输出部410n适配。锁紧块300n还设有与弧面部350n同轴的通孔340n。定位柱440n能与通孔340n形成轴孔配合。圆柱基座430n与弧面部350n之间也为柱面的配合,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定位柱440n。扭矩传递部331n的数量为4个,因此锁紧块驱动件400n与锁紧块300n之间有4种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装配时选择。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3)

1.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分设在所述底座的两侧的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以及
第一夹针装置和第二夹针装置,所述第一夹针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夹针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针装置包括:
第一部件,具有轴部,所述轴部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连接;
第二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夹持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具有轴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所述轴孔与所述轴部转动连接;以及
夹紧机构,包括:
内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轴贯穿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移动,且所述内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布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两侧,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
把手件,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轴的所述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相接触,所述把手件相对于所述内轴活动时至少部分结构可在所述内轴轴向活动;以及
锁紧套筒,具有通孔,套设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外,所述锁紧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内轴移动,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相接触,所述锁紧套筒具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内轴的第一限位面面对面或斜对面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部件构成所述把手件和所述锁紧套筒在所述内轴上的轴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沿径向开设第一径向孔,所述第一径向孔的背向所述第一端的端面的孔壁部分为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锁紧套筒沿径向开设第二径向孔,所述第二径向孔的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的端面朝向一致的孔壁部分为所述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斜对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位于所述锁紧套筒内,所述锁紧套筒内设置有限位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沿径向凸起设置凸缘,所述凸缘位于所述锁紧套筒背离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侧部,且所述凸缘和所述锁紧套筒背离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凸缘的面向所述锁紧套筒的一个侧面为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端的面向所述凸缘的端面为所述第二限位面。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件包括筒部和把手部,所述筒部和所述把手部连接,所述把手部沿径向凸出于所述筒部外,所述筒部和所述把手部套设于所述内轴的第二端外,并与所述内轴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把手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相接触,所述把手部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内轴沿轴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锁紧套筒挤压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件为凸轮把手,所述凸轮把手包括凸轮部和把手部,所述凸轮部和所述把手部连接,所述凸轮部与所述内轴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部转动带动所述凸轮部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内轴沿轴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锁紧套筒挤压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和所述锁紧套筒为周向限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的外周面至少包括一个平行于所述内轴的平面区域,所述锁紧套筒的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平面区域配合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平面区域贴合形成所述周向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锁紧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内轴并使所述内轴具有向所述锁紧套筒外部凸出的趋势。
11.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或铰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底座之间沿所述底座的侧边长度方向位置可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支架装置还包括第二滑块和锁紧机构,所述底座上设置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底座连接,并用于锁定第二滑块。
CN202110120633.6A 2020-08-28 2021-01-28 腿支架装置 Pending CN114366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860031.0A EP4029465A4 (en) 2020-08-28 2021-07-28 NEEDLE CLAMP DEVICE AND FOOT SUPPORT DEVICE
PCT/CN2021/109000 WO2022042191A1 (zh) 2020-08-28 2021-07-28 夹针装置、腿支架装置
KR1020227012783A KR20220065820A (ko) 2020-08-28 2021-07-28 바늘 클램핑 장치, 다리 지지 장치
JP2022525474A JP2023501247A (ja) 2020-08-28 2021-07-28 針クランプ装置、脚ブラケット装置
US17/709,232 US20220218436A1 (en) 2020-08-28 2022-03-30 Needle clamping device and leg support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0951 2020-10-16
CN2020223309519 2020-10-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6530A true CN114366530A (zh) 2022-04-19

Family

ID=788820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47954.8U Active CN214805495U (zh) 2020-10-16 2021-01-28 腿支架装置
CN202110120633.6A Pending CN114366530A (zh) 2020-08-28 2021-01-28 腿支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47954.8U Active CN214805495U (zh) 2020-10-16 2021-01-28 腿支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4805495U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59219A (en) * 1942-08-06 1944-02-09 Singer Mfg Co Surgical stitching instrument
US5792046A (en) * 1996-02-22 1998-08-11 Minnesota Scientific, Inc. Cammed retractor clamp
CN2588947Y (zh) * 2002-12-27 2003-12-03 杨子法 针板式外固定架
US20040144905A1 (en) * 2001-09-27 2004-07-29 Frank Ropertz Fastening block for mounting objects on a profiled rail
CN2659361Y (zh) * 2003-11-14 2004-12-01 夏和桃 动态跨关节外固定器
CN203647498U (zh) * 2013-12-24 2014-06-18 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按压式牙科高速涡轮手机的芯轴
EP3225224A1 (en) * 2016-04-01 2017-10-04 Allen Medical Systems, Inc. Boot carriage for repositioning a surgical boot along a support rod
CN108553255A (zh) * 2018-03-27 2018-09-21 冯世庆 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
CN109330813A (zh) * 2018-12-11 2019-02-15 北京和华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固定腿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40862A (zh) * 2016-06-16 2019-04-16 捷迈有限公司 关节外科手术中的软组织平衡
CN109674612A (zh) * 2019-01-25 2019-04-26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侧卧位分娩用分娩辅助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59219A (en) * 1942-08-06 1944-02-09 Singer Mfg Co Surgical stitching instrument
US5792046A (en) * 1996-02-22 1998-08-11 Minnesota Scientific, Inc. Cammed retractor clamp
US20040144905A1 (en) * 2001-09-27 2004-07-29 Frank Ropertz Fastening block for mounting objects on a profiled rail
CN2588947Y (zh) * 2002-12-27 2003-12-03 杨子法 针板式外固定架
CN2659361Y (zh) * 2003-11-14 2004-12-01 夏和桃 动态跨关节外固定器
CN203647498U (zh) * 2013-12-24 2014-06-18 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按压式牙科高速涡轮手机的芯轴
EP3225224A1 (en) * 2016-04-01 2017-10-04 Allen Medical Systems, Inc. Boot carriage for repositioning a surgical boot along a support rod
CN109640862A (zh) * 2016-06-16 2019-04-16 捷迈有限公司 关节外科手术中的软组织平衡
CN108553255A (zh) * 2018-03-27 2018-09-21 冯世庆 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
CN109330813A (zh) * 2018-12-11 2019-02-15 北京和华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固定腿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74612A (zh) * 2019-01-25 2019-04-26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侧卧位分娩用分娩辅助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5495U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42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acting body tissue
US8287537B2 (en) Head fixation device
US100805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acting body tissue
US20030153910A1 (en) External fix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116462B1 (en) Limb positioning system
US5108213A (en) Clamping assembly
EP3813697B1 (en) External fixation connection rod with female attachment
WO20061189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n implant during surgery
CN213190924U (zh) 腿支架装置
CN111956441B (zh) 腿支架装置
CN213217541U (zh) 一种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CN111803200A (zh)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CN214805495U (zh) 腿支架装置
CN213217542U (zh)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CN113693674B (zh) 固定支架
WO2022042191A1 (zh) 夹针装置、腿支架装置
CN111803199A (zh)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CN213218721U (zh) 足托定位装置及腿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76 room 1301, 13th floor, building 5, yard 18, Kechuang 13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Horib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1301, 13th floor, building 5, yard 18, Kechuang 13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EHUA RUIBO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100176 room 1301, 13th floor, building 5, yard 18, Kechuang 13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1301, 13th floor, building 5, yard 18, Kechuang 13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oribo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