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4835B - 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4835B
CN114364835B CN202080062021.XA CN202080062021A CN114364835B CN 114364835 B CN114364835 B CN 114364835B CN 202080062021 A CN202080062021 A CN 202080062021A CN 114364835 B CN114364835 B CN 114364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gripper
loading
station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20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4835A (zh
Inventor
D·莫兰迪恩
托马斯·安布罗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 Italy Welfare LLC
Original Assignee
Sip Italy Welfare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 Italy Welfare LLC filed Critical Sip Italy Welfare LLC
Publication of CN114364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4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3/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upplying or removing the work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2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 D05B35/04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with movable too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9/00Workpiece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牛仔裤或类似的裤子的相应裁片上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10),包括:装载平面(11),该装载平面(11)设置在机器的一侧上并且邻近于设置在机器的另一侧上的缝纫平面(12),其中,在邻近于缝纫平面(12)的装载平面(11)上存在折叠组件(20)并且折叠组件(20)可以操作;装载和进给板(18)以及设置在缝纫头(22)的具有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其中外夹具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窗口,内夹具(29)包含在该窗口中。

Description

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折叠口袋并且随后在相应的牛仔裤或类似裤子裁片上进给并缝纫口袋的加工方法。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涉及将现有技术中先前已知的一些技术集成在单独解决方案中,特别是相对于通常的三个工作工位添加了额外的工作工位。
得益于这种新的工作系统,现在可以平衡各个步骤的生产时间,并因此提高自动缝纫单元的效率。
本发明有利地应用在工业缝纫系统领域中,特别是涉及关于裤子裁片或类似物的口袋或类似物的自动折叠和缝纫。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为了在基底织物上执行口袋的程序化缝纫,典型地为了缝纫牛仔裤的预成型贴袋,通常使用具有三个工作工位的自动单元:
1)第一装载工位,其具有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折叠工位的特殊装载板,当其已经就绪时,准备取出由基底织物和折叠袋组成的材料,然后将该组合从折叠工位移动到缝纫工位;
2)第二折叠工位,其中,所述基底织物位于装载平面上方,并具有待施加的口袋。在该第二折叠工位中,口袋的外围边缘被折叠,并且口袋被定位在基底织物上,使得双层材料因此准备好被装载。
3)第三缝纫工位,其中,经折叠的口袋被施加/缝纫到基底织物上。当已准备好的材料到达缝纫工位时,已准备好的材料经由存在于缝纫头中的夹持器系统由装载板取出。在整个缝纫步骤中,具有其夹持器系统的缝纫头阻挡材料。材料从装载板取出,该装载板从其静止位置移动到折叠工位,然后移动到缝纫工位。这里,在缝纫期间具有其夹持器系统的缝纫头阻挡材料。
通常,用于基底织物上的口袋的程序化缝纫的自动单元根据两种主要类型制成:
·第一种类型,其提供位于工作线的一端上的缝纫头,以及位于相对侧的装载器,而折叠组件设置在工作线的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因此,折叠组件布置在相对于缝纫头和装载器的中间位置;装载器在存在于该单元中的三个工位之间移动。
通过执行以下六个连续的工作步骤来使用根据已知技术制成的第一种类型自动单元:
F1.1)折叠工位中的操作员开始将待缝纫的材料装载在装载平面上和折叠组件中,而具有装载板的装载器定位在紧邻折叠工位的静止点处;
F1.2)当装载器保持在其静止点时,启动折叠周期;
F1.3)在步骤1.2结束时装载器移动到折叠工位,并且装载器的装载板阻挡待装载的材料;
F1.4)当缝纫机具有空闲缝纫区域时,此时该区域未装载任何先前装载的材料,装载器完全向上移动到缝纫工位;
F1.5)缝纫头阻挡刚借助于其内部夹持器装载的材料,并且装载器抬升装载板;
F1.6)随着装载板被抬升,装载器开始返回其静止点。缝纫头降低其外部夹持器并且仅当装载器已经从缝纫头移除整个装载板时才开始缝纫周期。
装载器经由材料装载区域返回到静止点。
只有此时,操作员才能开始下一个工作周期,将待缝纫的材料装载到装载平面上和折叠组件中。
使用这种第一种类型的自动单元所遇到的缺点可以通过提供总体准备/装载周期的总持续时间(总持续时间对应于从第一步到第六步所经过的秒数的总和)为8.5秒的示例以时间来计算。
如果缝纫头具有以下缝纫周期:
A)10秒--装载周期已经到达第三步的结束(10-(2+4+0.5)秒),因此它不能执行最后部分(从第四步到第六步有两秒),这限制了自动单元的总效率,因为生产周期从10秒变为12秒;
B)6秒--缝纫周期比装载周期更早结束,因为装载周期具有8.5秒的持续时间,并且这限制了自动单元的总效率,因为生产周期从6秒的缝纫变为8.5秒。
只有在8.5秒(针对缝纫和准备周期的相同时间)处找到该类型操作的平衡。
·第二种类型,其提供在一侧的缝纫头,定位在相对侧的折叠器,并且在这两个元件之间没有中间部分,因为缝纫头使用可移动材料的夹持器系统或其控制系统来拾取折叠组件中的已准备的材料。
通过执行以下四个连续的工作步骤来使用根据已知技术制成的第二种类型自动单元:
F2.1)操作员开始将待缝纫的材料装载到装载平面上和折叠组件中,而缝纫头的夹持器位于其静止点;
F2.2)当缝纫头的夹持器位于缝纫头的区域中时,启动折叠周期;
F2.3)只有当缝纫机已经完成先前的缝纫周期时,或者当缝纫机的缝纫区域不存在任何材料时,缝纫头的夹持器在第二步结束时移动到折叠组件的区域中,并阻挡待装载的材料;
F2.4)缝纫头的夹持器移动到缝纫头的区域中,缝纫机开始缝纫。
只有在这点,操作员才能在第四步结束时在装载平面上和折叠组件中开始装载缝纫材料。
也可以根据时间来计算使用这种第二种类型的自动单元时所遇到的缺点,例如假定缝纫周期是:
a)10秒--装载周期已经到达第二步的结束,但现在必须等待直到缝纫周期完成,以便继续其最后部分(第三步和第四步)。在这种情况下等待(10-(2+4))=4秒。在这一点,在缝纫周期开始之前执行第三步,即1秒和另一秒的第四步,因此2+4+4+1+1=12秒。这限制了自动单元的总效率,因为总生产周期从10秒的缝纫变为12秒。
b)6秒--装载周期已经到达第二步的结束,但现在必须等待直到缝纫周期结束,以便继续其最后部分(第三步和第四步)。
c)在这种情况下等待(6-(2+4))=0秒,此时,在缝纫周期可以开始之前执行1秒第三步和另一秒的第四步,因此2+4+0+1+1=8秒。
这限制了自动单元的总效率,因为总生产周期从6秒的缝纫变为8秒。
在第二种情况下,不可能找到这种操作类型的平衡,因为即使前两个准备步骤的缝纫周期较小,对于第三步骤和第四步骤也要至少再增加2秒,并且在总生产时间中最终降低效率。
总结用于在基底织物上缝纫口袋的传统的自动单元的总生产时间,将其划分为准备步骤和缝纫步骤两个步骤。
这两个步骤(准备和装载)是连续的,并且一个步骤妨碍下一步骤的开始执行,即以这种方式操作模式不允许优化工作时间,从而不利于设备的总体生产率。
WO2018/202898A1公开了一种用于在一块布上熨烫和缝纫口袋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适于支撑待缝纫口袋的板、用于熨烫由板支撑的口袋的熨斗、适于将口袋带到缝纫工位的装载器、以及连接到板以将板移动到熨烫工位并从熨烫工位移动到转移工位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口袋从所述板转移到所述装载器。
WO2019/105070A1公开了一种多机头贴袋机,其能够在口袋上缝纫多道具有不同颜色的缝线;所述多机头贴袋机包括框架以及在所述框架上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两个或更多个机头;每个机头分别包括用于在口袋上缝制缝线的针,还包括第一进给装置,所述第一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机头之间并且用于将布料从前侧机头移动到后侧机头,第一进给装置包括第一进给板,第一进给板可相对于框架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框架具有用于承载布料的工作表面,第一进给板(30)位于工作表面上方,该多机头贴袋机具有进给状态,并且当处于进给状态时,第一进给板处于最低位置,以驱动第一进给板和工作表面之间的布料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用于折叠和缝纫织物片的加工方法,特别是用于折叠和缝纫牛仔裤或类似裤子的相应裁片上的口袋的加工方法,其能够优化工作步骤,并因此产生能够消除上述缺点的条件。
通过利用配备有四个工作工位的自动缝纫单元来实现该目的。
本发明特别旨在组合成单一的自动单元,在该自动单元中改变传统的工作步骤,特别是包括一个中间材料交换工位,保持在运动链侧上的相应裁片上的口袋的折叠和缝纫步骤,以便优化生产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相对于折叠工位反转装载工位的位置,使得装载板位于中间工位中,并且随后将材料从中间工位移动到放置在缝纫头附近的材料交换工位。
在这一点,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缝纫头在折叠组件的相对侧上。缝纫头的夹持器系统和装载板可相对于工作前部纵向移动。
夹持器系统的夹持器朝向材料交换工位移动,并且中间工位中的装载板也进行同样的移动。得益于中间材料交换工位,材料相对于正常周期被更快地交换,这有助于减少装载时间和流水线总体工作时间。
如上所述,这种新方案的主要优点包括:现在总生产时间被分为四个独立的步骤,装载和准备折叠组件中的材料的第一步骤、将材料移动到等待缝纫组件空闲的中间工位的第二步骤、同时将材料从中间工位移动到交换工位和缝纫头的夹持器系统以到达交换工位的第三步骤、然后将材料从交换工位移动到缝纫工位的第四步骤。
这四个移动彼此连续且平行地进行,并因此彼此完美地互补,其优点是获得了更高的效率和更简化的操作。
这是通过加工方法来实现的,该加工方法将第一步骤(将材料装载到折叠组件中,折叠织物基体上的口袋片)与第二步骤(将材料从折叠工位移动到中间工位)和最后两个步骤区分开,其中第三步骤(将材料从中间工位移动到材料交换工位)允许装载板执行更短且因此更快的移动,并且在此处与已经进入该工位的缝纫头的夹持器系统相遇。
第四步骤涉及借助于缝纫头的夹持器将材料从材料交换工位移动到缝纫头,该特征在主权利要求中描述。
该解决方案的从属权利要求概述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如下面将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使用所讨论的方法可以注意到,与先前的方法相比,在9秒的缝纫时间内,使用新技术的先前生产时间和当前生产时间显著减少,并且实际增益约为25%。
附图说明
借助于附图表中所示的附图,通过阅读以非限制性示例方式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了,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织物片的四工位折叠和缝纫单元的整体的前视透视图;
-图2示出了其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在缝纫头中的并固定其支撑部上的夹持器系统的示意平面图;
-图4至图6示出了在沿平行于机器前部的轴线的三个不同操作步骤期间形成缝纫组件部分的夹持器系统的视图;
-图7和图7'对至图16和图16'对是指以渐进顺序执行的操作步骤的视图,其中每对图由机器的前视图和同一机器的相应平面图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特别是参考附图1和图2,标号10总体上指用于折叠和缝纫织物片的工作单元,特别是用于折叠和缝纫牛仔裤或类似裤子的相应裁片上的口袋。
根据图1和图2所描绘的实施例,工作单元10设置有装载平面11,该装载平面11设置在机器的一侧上,与设置在机器的另一侧上的缝纫平面12相邻,并且包括四个操作工位,即,按操作顺序,包括折叠工位13、中间工位14、织物交换工位15和缝纫工位16。
此外,工作单元10包括两种形式的织物保持/进给机构,仍按操作顺序如下:装载和进给板18、包括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
折叠组件20位于折叠工位13处,缝纫组件22位于缝纫工位16处,夹持器组件包括缝纫外夹具19,在缝纫外夹具19中间部分有窗口,内夹具29包含在窗口中。
接着,具有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被放置在滑架23上,该滑架23能够沿着平行于机器前部的轴线X进行水平移动(右-左),在相对于平行于工作单元前部的轴线X的横向轴线上沿着轴线Y进行水平移动(前-后),以及沿着正交于缝纫平面的轴线Z进行竖直移动(上-下)。
此外,如图3所示,具有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在其上移动的滑架23被分成两个半部分24和25,特别地,半部分25可借助于致动器26相对于半部分24滑动,并且半部分24又向后连接到导轨27,该导轨27水平地平行于轴线X布置,以用于根据多个行程包括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的水平滑动。
因此,具有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除了沿着轴线Y和沿着轴线Z两者进行移动之外,还沿着轴线X进行两个水平移动,第一水平移动是沿着导轨27(图5),第二水平移动是滑架23的半部分25借助致动器26相对于半部分24的滑动(图6)。
在一个工作周期和另一个工作周期之间的暂停中定位在中间工位14中的装载和进给板18安装在竖直臂28上,该竖直臂28可以沿上导轨(未示出)以本身已知方式滑动,以沿着平行于工作单元前部的轴线X进行从机器的一端到另一端的移动。
更精确地,装载和进给板18可以沿着轴线X移动,以将每个基底织物连同其待缝纫的织物片从折叠工位13带到交换工位15,在交换工位15中,具有外夹具19(在中间部分中具有窗口,内夹具29包含在窗口中)的缝纫夹持器系统向装载和进给板18移动一定距离,以拾取织物并将该织物带到缝纫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材料交换工位15和中间工位14布置在缝纫工位16和折叠工位13之间。
该系统允许根据以下操作步骤工作:
M1)当装载板18位于中间工位14时,操作员开始将待缝纫的材料装载在装载平面11上,即装载在折叠组件20的工位13处,(图7和图7');
M2)当装载板18仍然位于中间工位14的出发点时,启动折叠周期(图7和图7');
M3)在第二步骤结束时装载板18移动到折叠组件20的区域中,并阻挡待装载的材料(图8和图8');
M4)装载板18现在从折叠工位13移动到中间工位14,此时折叠工位13具有空闲的装载平面11,因此操作员可以开始将待缝纫的新材料装载到装载平面11上和工位13的折叠组件20中的折叠板17中(图9和图9');
M5)当缝纫机22和设置在缝纫工位16中的具有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没有任何材料时,前一个缝纫周期结束,装载板18移动到交换区域15中。然后,装载板18在材料交换区域15中保持停止,并等待具有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在外夹具19的中间部分中具有窗口,内夹具29包含在窗口中)借助于致动器26的作用朝向材料交换工位15移动,以获取材料(图10和图10')。
M6)通过具有缝纫内夹具29的夹持器系统,缝纫头22阻挡装载夹具18内的材料,在材料交换工位15中,装载板18抬升并自主地朝中间工位14移动,同时外夹具19抬升和内夹具29下降,使缝纫夹持器系统准备朝缝纫头22移动,同时外夹具19尽快首先靠近装载平面11,然后靠近缝纫平面12(图11和图11'、图12和图12'、图13和图13'、图14和图14'、图15和图15')。
M7)具有外夹具19和内夹具2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保持下降,并且在阻挡材料从材料交换工位15移动到缝纫工位16的同时,当具有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返回到缝纫的起始点或其剩余程序时,随后开始缝纫(图16和图16')。
根据本发明,通过所描述的操作方法和所做的修改,已经获得了两个先前描述的操作之间的最佳组合,使系统的效率最大化。
关于第一种已知的解决方案,装载板18的位置被移动到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中,其具有滑架和移动带的机械部件可以沿着平行于机器的前部的轴线X和竖直臂28移动,并且能够抬升装载板18,而不会与折叠组件20以及存在于缝纫头22的滑架23中的夹持器系统产生任何特定的干涉。
此外,在自动单元的开发中,已经估计中间区域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这两个中间停止工位和材料交换工位。
关于第二种已知的解决方案,已经改进具有外夹具19和内夹具2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对材料的夹持点,其从设置在缝纫机22中的缝纫或静止程序的起始点(图4)开始移动超过缝纫程序的正常静止点或起始点(图5),在被分成两个半部分24和25的滑架23上形成机械系统,借助于致动器26使半部分25相对于部分24滑动(图6),使得具有外夹具19和内夹具2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在材料交换工位15中(而不是在折叠组件20的较远的工位13中)在更近的区域中拾取材料。
该新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总生产时间分为以下三个移动顺序:
-折叠材料并将其移动到中间工位14。
-当具有外夹具19和内夹具2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已经朝向材料交换工位15移动时,材料从中间工位14移动到位于缝纫头22附近的交换区15,以减小装载板18的行程。
-借助于缝纫头22中存在的具有外夹具19和内夹具2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从装载板18中取出材料,同时更早地释放装载板18,该装载板18朝向中间工位14移动,或者必要地,可以已经开始朝向工位13和折叠组件20移动。将存在于缝纫头中的具有外夹具19和内夹具2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移动到缝纫程序的起始点并立即开始缝纫。
对于属于已知技术的第一种解决方案和第二种解决方案,获得了更好的平衡并优化效率,因为:
·具有折叠组件20的工位13更快地脱离装载板18,因此操作员可以通过减少准备折叠材料的一个步骤与其他步骤之间的等待时间来提高效率;
·当装载板18可移动到中间工位14时,准备周期不受缝纫周期持续时间的任何影响;
·缝纫头已经准备好在中间材料交换区域中接收材料,从而减小装载器的进给行程;
·当交换材料时,通过沿相对方向移动系统,具有外夹具19和内夹具2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和装载板18的同步移动使得效率更高,从而减少停机时间。
·具有外夹具19和内夹具2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移动到缝纫头的起始点并立即开始缝纫周期。
·具有装载板18的装载器以减少的移动工作并且仅到达材料交换区域15,从而仅在单元中存在的四个工位中的三个工位中操作,并且不到达缝纫头。
下面描述两个示例,来比较属于现有技术的第一种解决方案和新的操作方法,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9秒的缝纫周期。
在属于现有技术的第一种解决方案中,装载周期的第一部分从第一步骤到达第三步骤的结束(假设下面的时间为2+4+0.5=6.5秒),但是由于缝纫机仍在工作,因此不能执行第二部分(从第四步骤到第六步骤),并且当折叠器13的区域仍然被占用时,操作员等待直到缝纫周期结束,以便能够将材料放置在装载平面上,并且装载器具有9秒-6.5秒=2.5秒的等待时间。
此时,装载周期的第二步骤开始(从第四步骤到缝纫周期开始的第六步骤),这需要额外的2秒以使装载器处于静止位置并允许操作员执行新的装载周期9+2=11秒。因此,生产周期从9秒的缝纫变为总共9+2.5+2=13.5秒。
相反,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生产周期,装载周期的第一部分从第一步骤到达第四步骤的结束(2+4+0.5+0.5=7秒),此后,即使先前的装载周期未完成,操作员也可以开始执行新的装载周期。
该装载等待缝纫机以完成其先前设定为9秒的缝纫周期,因此9–7=2秒。
此时,装载板18和具有缝纫夹持器系统(具有外夹具19和内夹具29)的缝纫头同时移动到材料交换点,并且随着缝纫周期的开始,装载周期的第二部分开始,从第五步骤开始到第七步骤结束,这仅仅需要1.0秒来再次释放装载板18,然后可以提前返回到其中间位置。
将时间相加7+2+1.0=10.0秒,使该装载准备好执行新的装载周期。
如果检查包括缝纫的操作周期的剩余部分所需的时间,则结果是1.0秒(第五步骤至第七步骤)+9秒缝纫=总共10.0秒。
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步骤之间存在平衡:
-第一部分装载步骤(2+4+0.5+0.5)7秒+等待时间(10.0-7)=10.0秒;
-第二部分装载步骤(0.5+0.5)秒+缝纫9秒=10.0秒。
因此,生产周期从9秒的缝纫变为总共9+1.0=10.0秒。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相对于先前的方法,具有9秒的缝纫时间,利用新技术大大减少了先前的生产时间和当前生产时间,并且与13.5秒相比,实际增益为25%,即10.0秒。
此外,即使存在非常短的缝纫时间,效率的提高也会增加,并且在新的操作方法中平衡两个步骤的时间限制是5.5秒的缝纫。
对属于现有技术的第一种解决方案和根据本发明的新方法进行进一步比较,对于5.5秒的缝纫时间,结果如下。
属于现有技术的第一种解决方案提供了大约6.5秒的第一固定的准备步骤,没有等待时间,因此装载板18可以立即再执行其他两秒的第二装载步骤,因此总共8.5秒。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新方法,第一准备步骤固定在大约7秒,第二准备步骤是5.5秒缝纫+(0.5+0.5+0.5)=7秒。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相对于先前的方法,在5.5秒的缝纫时间下,利用新技术,先前生产时间和当前生产时间大大减少,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的实际增益大约是20%,即对比8.5秒为7.0秒。
最后,得益于根据本发明的新技术,可以实现以下每小时产量:
-已知技术,单头(3600/13.5)=266×80%效率=213/2=每小时106条裤子;
-根据本发明的新技术,单头(3600/10.5)=342×80%效率=274/2=每小时137条裤子;
-已知技术,双头(3600/8.5)=423×80%效率=338/2=每小时169条裤子;
-根据本发明的新技术,双头(3600/7)=514×80%效率=411/2=每小时205条裤子;
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部件的布置允许优化工作时间和实际操作结果,与传统标准相比具有更高的产量。
前面已经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显然,本发明包括落入其范围内并且在技术上等同的许多变型。

Claims (5)

1.一种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10),用于牛仔裤或类似的裤子的相应裁片,所述工作单元包括:装载平面(11),所述装载平面(11)设置在所述工作单元(10)的一侧上并且邻近于设置在所述工作单元的另一侧上的缝纫平面(12),其中,在邻近于所述缝纫平面(12)的所述装载平面(11)上具有折叠组件(20)以及装载和进给板(18);具有外夹具(19)的缝纫夹持器系统,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设置在缝纫头(22)处,所述外夹具(19)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窗口,内夹具(29)包含在所述窗口中;其中,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和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包括用于各自在四个操作工位中有关工位之间移动的对应装置,所述四个操作工位为:设置在所述折叠组件(20)处的折叠工位(13);中间工位(14),其中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在暂停时停留在所述中间工位;交换工位(15),在所述交换工位,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朝向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移动以获取待缝纫的材料;以及设置在所述缝纫头(22)处的缝纫工位(16),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设置在滑架(23)上,所述滑架(23)能够在导轨(27)上沿着平行于所述工作单元前部的轴线(X)进行水平移动(右-左),以从一侧朝向所述交换工位(15)处的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移动,并且在另一侧朝向设置在所述缝纫工位(13)处的所述缝纫头(22)移动,其中,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在其上沿着所述导轨(27)移动的所述滑架(23)被进一步分为第一半部分(24)和第二半部分(25),其中所述第二半部分(25)借助于致动器(26)相对于所述第一半部分(24)可滑动,并且所述第一半部分(24)又向后连接到所述导轨(27),所述导轨(27)水平地平行于所述轴线(X)布置,以用于具有多行程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的水平滑动,并且其中,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沿着竖直轴线(Z)以及沿着与平行于所述工作单元前部的所述轴线(X)正交的水平轴线(Y)进行移动,并且特别地沿着所述轴线(X)进行多个水平移动,第一水平移动沿着所述导轨(27),第二水平移动为所述滑架(23)的所述第二半部分(25)借助于所述致动器(26)相对于所述第一半部分(24)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在一个工作周期和另一个工作周期之间的暂停中定位在所述中间工位(14),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安装在沿着导轨滑动的竖直臂(28)上,以便沿着平行于所述工作单元前部的所述轴线(X)进行从机器的一端到另一端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能够沿着所述轴线(X)移动,以将每个基底织物连同其待缝纫的织物片从所述折叠工位(13)带到所述交换工位(15),在所述交换工位(15)中,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从其静止点或者起始点向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移动一定距离以拾取所述织物并将所述织物带到所述缝纫工位(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工位(15)和所述中间工位(14)布置在所述缝纫工位(16)和所述折叠工位(13)之间。
5.一种用于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10)的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M1)当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在所述中间工位(14)的中间时,操作员开始将待缝纫的材料装载到在所述折叠组件(20)的折叠工位(13)处的装载平面(11)上;
M2)当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仍然位于所述中间工位(14)中的出发点时,启动折叠周期;
M3)在第二步骤结束时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与其竖直的可移动支撑件一起穿过装载区域并移动到所述折叠组件(20)的区域中,并且阻挡待装载的材料;
M4)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从所述折叠工位(13)移动到所述中间工位(14),并且此时所述折叠工位(13)具有空闲的装载平面(11),因此所述操作员能够开始将待缝纫的新材料装载到所述装载平面(11)上和所述折叠工位(13)的所述折叠组件(20)中的所述折叠板(17)中;
M5)在前一个缝纫周期结束时,此时所述缝纫头(22)和在所述缝纫工位(16)停留的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没有任何材料,并且借助于所述致动器(26)开始朝向所述交换工位(15)移动时,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移动到所述交换工位(15)中;在该步骤中,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仅在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朝向所述交换工位(15)移动以获取所述材料时在所述交换工位(15)保持停留;
M6)在所述交换工位(15)中,通过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所述缝纫头(22)阻挡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内的材料,所述装载和进给板(18)抬升并自主地向所述中间工位(14)移动,同时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借助于所述致动器(26)的作用准备向所述缝纫头(22)移动,所述外夹具(19)首先靠近所述装载平面(11)然后靠近缝纫平面(12);
M7)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保持下降,同时阻挡材料,具有所述外夹具(19)和所述内夹具(29)的所述缝纫夹持器系统进一步从所述交换工位(15)移动到所述缝纫工位(16)中的起始点或其余部分,以允许开始缝纫周期。
CN202080062021.XA 2019-07-23 2020-07-21 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和方法 Active CN114364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9000012684A IT201900012684A1 (it) 2019-07-23 2019-07-23 Metodo di lavorazione per la piegatura e la cucitura di lembi di tessuto con una unita’ automatica
IT102019000012684 2019-07-23
PCT/IB2020/056840 WO2021014352A1 (en) 2019-07-23 2020-07-21 Work unit and method for folding and sewing pocke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4835A CN114364835A (zh) 2022-04-15
CN114364835B true CN114364835B (zh) 2023-11-10

Family

ID=68653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2021.XA Active CN114364835B (zh) 2019-07-23 2020-07-21 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4004265B1 (zh)
JP (1) JP7436625B2 (zh)
CN (1) CN114364835B (zh)
BR (1) BR112022001142A2 (zh)
IT (1) IT201900012684A1 (zh)
PT (1) PT4004265T (zh)
WO (1) WO202101435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34878B (de) * 1961-10-02 1962-08-16 Pfaff Ag G M Zufuehreinrichtung fuer Stoffzuschnitte an Naehanlagen
US5555835A (en) * 1993-06-04 1996-09-17 J.A.M. - S.R.L. Automatic procedure for sewing pre-ironed patch pockets
US6192816B1 (en) * 1999-10-15 2001-02-27 Techsty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d joining hems particularly on tubular trouser legs
CN102851882A (zh) * 2012-09-29 2013-01-02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贴袋机的送料机构
CN202830429U (zh) * 2012-09-29 2013-03-27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袋机
CN107881661A (zh) * 2017-11-28 2018-04-06 苏州翰德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头贴袋机
WO2018202898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Derim S.R.L. System and process for ironing and sewing pockets on a piece of clo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9264C2 (de) * 1987-03-20 1995-11-16 Duerkopp Adler Ag Nähautomat
JPH0365576U (zh) * 1989-10-27 1991-06-26
DE19840749C2 (de) * 1998-09-08 2002-03-07 G M Pfaff Ag I I Näheinheit zum Aufnähen von umzubuggenden oder vorgebuggten Taschen
BR212019009126U2 (pt) 2016-11-07 2019-10-01 Derim S R L máquina de costura para costurar um bolso no tecido e método para costurar um bolso no tecido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34878B (de) * 1961-10-02 1962-08-16 Pfaff Ag G M Zufuehreinrichtung fuer Stoffzuschnitte an Naehanlagen
US5555835A (en) * 1993-06-04 1996-09-17 J.A.M. - S.R.L. Automatic procedure for sewing pre-ironed patch pockets
US6192816B1 (en) * 1999-10-15 2001-02-27 Techsty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d joining hems particularly on tubular trouser legs
CN102851882A (zh) * 2012-09-29 2013-01-02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贴袋机的送料机构
CN202830429U (zh) * 2012-09-29 2013-03-27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袋机
WO2018202898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Derim S.R.L. System and process for ironing and sewing pockets on a piece of cloth
CN107881661A (zh) * 2017-11-28 2018-04-06 苏州翰德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头贴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T4004265T (pt) 2023-10-06
JP7436625B2 (ja) 2024-02-21
CN114364835A (zh) 2022-04-15
BR112022001142A2 (pt) 2022-03-15
IT201900012684A1 (it) 2021-01-23
EP4004265B1 (en) 2023-09-06
JP2022541309A (ja) 2022-09-22
EP4004265A1 (en) 2022-06-01
WO2021014352A1 (en)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1661B (zh) 一种多机头贴袋机
EP1331298A2 (en) Machine for attaching pockets or the like with two templates or multiple templates and the related sewing method
KR101082399B1 (ko) 멀티칼라 재봉작업이 가능한 복식 포켓세터 및 그 재봉방법
KR20190099067A (ko) 직물류 전장 장치
CN114364835B (zh) 用于折叠和缝纫口袋的工作单元和方法
JP2627853B2 (ja) パンティストッキング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938184B (zh) 一种多机头贴袋机的控制方法
CN104047126B (zh) 一种易更换模板的缝纫机
CN104060405B (zh) 一种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12297282A (zh) 一种复合材料预制体z向纤维自动化植入方法
US3068816A (en)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sewing a plurality of buttons on or buttonholes in a fabric
US3776162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atch pockets on articles of clothing
JPH0148030B2 (zh)
EP3736368B1 (en) Automatic unit for programmable sewing of a trouser fly
CN110195295B (zh) 缝制装置
EP3969647B1 (en)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EP2909370B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transferring tubular textile products
US7530242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portions of knitting produced by a group of needles to another group of needles of a bed, in circular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s with two beds or the like
CN112518774A (zh) 袖克夫机器人工作站
JP2013183785A (ja) 上衣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EP0353208A1 (en)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for simultaneously performing a plurality of improved seaming lines
JPS6050473B2 (ja) 洋服上衿の補強用芯地の自動八刺縫着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8147252U (zh) 一种自动明线辑缝机
CN213946463U (zh) 袖克夫机器人工作站
JP2719553B2 (ja) 自動縫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95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Italy, Verona

Applicant after: SIP Italy LLC (Welfare)

Address before: Italy, Verona

Applicant before: TOR.MEC AMBROSI S.R.L.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