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0197A - 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0197A
CN114350197A CN202111665781.2A CN202111665781A CN114350197A CN 114350197 A CN114350197 A CN 114350197A CN 202111665781 A CN202111665781 A CN 202111665781A CN 114350197 A CN114350197 A CN 114350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water
emulsion
silver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57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50197B (zh
Inventor
杨瑶瑶
孙伟祖
孙常青
张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57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01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0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0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50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01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包括:水性乳液a 30‑45wt%,水性乳液b 15‑25wt%,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15‑19wt%,成膜助剂1‑4wt%,水性助剂0.9‑3.5wt%,水性色浆1‑4wt%,去离子水10‑35wt%;组分B为水性固化剂,包括:水性固化剂60‑80wt%,开稀溶剂20‑40wt%。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抗菌家具漆配方,既能实现漆膜安全无毒具有快速杀菌功能,同时保证漆膜在进行多次的擦拭过后,漆膜中的抗菌物质依然具有长效抑菌性能。漆膜表面细腻,具有软而不粘的亲肤感。颜色稳定,长时间使用漆膜不会出现明显变黄。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冠病毒的入侵,不仅让人们对这种超级病毒的传播更加重视,对日常生活随时随地出现的细菌也更加敏感,例如日常接触的办公家具、餐桌、橱柜表面都更加重视抗菌功能。如何保障在不外添加有机杀菌剂的情况,漆膜具有杀菌功能并且在不断的进行擦拭之后,漆膜中所含的杀菌物质依然有效,是目前抗菌涂料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肤感漆是指漆膜的亲肤感强,能够给人舒适、温暖的触摸感受,其中肤感漆具有素净大气的优点,赋予家居雅而不凡的品质之感,满足当下人们对意式、轻奢、极简主义潮流风的追求。当下的肤感漆仅具有亲肤感,不具有抗菌功能,且在长期使用后因为紫外光的照射、温度的变化出现明显的黄变现象。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水性抗菌漆配方,既能实现漆膜本身安全无毒,在长期接触到的漆膜表面在进行多次擦拭过后,漆膜中依然具有长效抑菌性能;又能保证漆膜触感细腻,具有软而不粘的亲肤感;同时保证漆膜颜色稳定,长久使用后不会黄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抗菌家具漆配方,既能实现漆膜安全无毒,同时保证漆膜在进行多次的擦拭过后,漆膜中的抗菌物质依然具有长效抑菌性能,漆膜表面依然细腻,具有软而不粘的亲肤感,颜色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变黄。
本发明采用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由于氧化镁微球负载银和丙烯酸树脂的复合,使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亲水性更强,能够更好的分散在树脂中,相比于水性色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氧化镁微球负载银比表面积更大,银的负载更加均匀。纳米银和氧化镁微球复合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由于银的负载,氧化镁表面的缺陷增加活性氧(ROS)氧化损伤更加明显;银粒子的释放能够破坏细胞结构,快速杀灭细菌;氧化镁微球能够细菌细胞膜,最终使细菌死亡进而提供长效的抑菌作用。丙烯酸树脂中的功能单体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和长碳链单体的聚合不仅能够提供了柔而不粘的肤感而且使氧化镁微球载银的稳定性更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肤感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易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方案:
一种抗菌肤感漆,其为双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包括:
Figure BDA0003451808980000021
组分B为水性固化剂,包括:
水性固化剂 60-80wt%
开稀溶剂 20-40wt%;
漆中,组分A:组分B:水=100:10-25:5-15(质量比)。
其中,所述的水性助剂包含并不限于消泡剂、基材润湿剂、流平剂、pH调节剂、增稠剂,例如包括:
Figure BDA0003451808980000022
Figure BDA0003451808980000031
所述的水性抗菌肤感漆,优选的技术方案,组分A由包含以下重量含量的组分配制而成:
Figure BDA0003451808980000032
所述水性乳液a选自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固含优选为45-5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干重,制备原料包括20-37wt%异氰酸酯、50-70wt%多元醇、2-5wt%三羟甲基丙烷、3-8wt%二羟甲基丙酸。优选地,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例如为万华自产的水性乳液Crysol 6110、Crysol 6512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水性乳液b选自羟基丙烯酸乳液,固含优选40%-4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羟丙乳液的干重,制备原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30-45wt%、甲基丙烯酸丁酯20-33wt%、丙烯酸异辛酯20-38%、丙烯酸1.0-2.0wt%。优选地,所述羟丙乳液为万华自产水性乳液Lacper 4700、Lacper 4701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选自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丁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和乙二醇己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丙二醇甲醚和二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优选有机硅类消泡剂,优选采用赢创工业的Tego-810、Tego-825、Tego-902w、Tego-1488和Byk-024、Byk-028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基材润湿剂为聚醚硅氧烷共聚物,优选为毕克化学的Byk-346、Byk-348和气体化工的Surfgnol-104BC、Surfgnol-104E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有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优选为赢创工业的Tego-410、Tego-450和Tego-245、Tego-270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三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三乙胺、2-氨基-2-甲基-1-丙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采用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
优选地,所述水性色浆选自炭黑、柠檬黄、洋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水性固化剂选自磺酸盐和聚醚改性的水性固化剂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开稀溶剂选自PMA和PGDA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氧化镁微球负载银的含量为55-75%。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A)氧化镁微球负载银的制备
现制备Ag-MgO微球,其中银的摩尔掺杂量(占氧化镁的摩尔比)为0.5%-0.625%。取Mg(NO3)2和AgNO3溶液,放入表面皿里,置于密闭容器的上层,取氨水倒入密闭容器下层。将密闭容器放置在50℃-60℃的水浴锅中,使下层氨水和Mg(NO3)2、AgNO3充分反应。之后取出表面皿,将其中的白色沉淀进行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各冲洗多遍。将滤饼放入鼓风烘箱中在100-150℃下干燥1-5h,得到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银前驱体。前驱体放入马弗炉,以1-5℃/min的速度升温至500-700℃保持1-5h,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获得氧化镁微球负载银。
(B)壳层预乳化液的制备
基于壳层预乳化液所需原料的总质量为100%进行计算。按照配方称取20-50%甲基丙烯酸甲酯、10-20%碳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1.5-5%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10-20%长碳链单体、1-5%乳化剂、十二硫醇0.5%-2%、15-40%去离子水、硅烷偶联剂1-3%,混合后预乳化30-60min,得到壳层预乳化液;
其中,长碳链单体优选为丙烯酸异辛脂或者丙烯酸月桂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盐、脂肪醇醚磷酸酯及其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硅烷偶联剂选自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
(C)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基于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的以下原料的总质量为100%进行计算,包括:引发剂0.1-0.5%,去离子水15-30%,乳化剂1-5%,氧化镁微球负载银55-75%,壳层预乳化液5-20%;制备过程包括:
引发剂用去离子水的10-20%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
将剩余去离子水、乳化剂和氧化镁微球负载银进行充分搅拌作为核层预乳液,待温度升至50-60℃,在核层预乳液中滴加引发剂溶液和壳层预乳化液,滴加的时间为1-3h,控制乳液的反应温度为70-90℃;滴加结束后保温1-3h;将体系降温至40℃以下,加入中和剂调节pH至7-9,降温至室温后过滤出料即得所述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酯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盐、脂肪醇醚磷酸酯及其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引发剂可以为但不限于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中和剂为氨水、三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三乙胺、2-氨基-2-甲基-1-丙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的抗菌肤感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水性乳液a和乳液b加入到容器内,调节分散速度至1000-1500r/min,加入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搅拌10-30min,然后加入成膜助剂、水性助剂、水性色浆和去离子水,加完之后维持分散速度不变继续分散15-30min,用100~400目滤网过滤,;
将组分B中的水性固化剂用开稀溶剂进行开稀;
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搅拌,之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即得到抗菌肤感漆。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备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不仅能具有安全无毒、快速杀菌和长效抑菌的功能,又呈现软而不粘的良好亲肤感。将复合材料添加到水性树脂中,能够替代传统实色漆中的填料,实现手感细腻的肤感效果,又能替代传统实色漆中的色浆,保持漆膜颜色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原料来源>
硝酸镁,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硝酸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硅烷偶联剂,南京能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甲酯,来自赢创(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水性乳液a,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水性乳液b,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水性固化剂,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十二烷基硫酸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过硫酸铵,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氧化镁微球负载银的制备:
现制备Ag-MgO微球,其中银的摩尔掺杂量为0.5%。
取10L 1M的Mg(NO3)2溶液和1L 0.05M AgNO3溶液,放入表面皿里,置于密闭容器的上层,取4Kg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NH3·H2O)倒入密闭容器下层。将密闭容器放置在50℃的水浴锅中,使下层氨水和Mg(NO3)2溶液充分反应2h。之后取出表面皿,将其中的白色沉淀进行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各冲洗三遍。将滤饼放入鼓风烘箱中在120℃下干燥4h,得到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银前驱体。前驱体放入马弗炉,以2℃/min的速度升温至600℃保持2h,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获得氧化镁微球负载银。
壳层预乳化液的制备:
按照配方称取35%甲基丙烯酸甲酯、18%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2%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10%丙烯酸异辛脂,5%十二烷基硫酸钠,1%十二硫醇,28%去离子水,1%的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各组分混合后预乳化50min,得到壳层预乳化液。
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A的制备:
基于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所需原料的总质量为100%进行计算,其中包括:过硫酸铵0.2%,去离子水28.8%,十二烷基硫酸钠1%,氧化镁微球负载银55%,壳层预乳化液15%。
称取过硫酸铵用去离子水的10%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
将剩余去离子水、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搅拌和氧化镁微球负载银进行充分搅拌作为核层预乳液,待温度升至50℃,在上述体系中滴加引发剂溶液和壳层预乳化液,滴加的时间为1h,控制乳液的反应温度为90℃;滴加结束后保温2h;将体系降温至40℃以下,加入氨水进行中和调节pH至8,降温至室温后过滤出料即得所述抗菌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酯复合材料A。
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B的制备:
基于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所需原料的总质量为100%进行计算,其中包括:过硫酸铵0.2%,去离子水23.8%,十二烷基硫酸钠1%,氧化镁微球负载银60%,壳层预乳化液15%。
称取过硫酸铵用去离子水的10%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
将剩余去离子水、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搅拌和氧化镁微球负载银进行充分搅拌作为核层预乳液,待温度升至60℃,在上述体系中滴加引发剂溶液和壳层预乳化液,滴加的时间为1h,控制乳液的反应温度为80℃;滴加结束后保温2h;将体系降温至40℃以下,加入氨水进行中和调节pH至8,降温至室温后过滤出料即得所述抗菌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酯复合材料B。
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C的制备:
基于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所需原料的总质量为100%进行计算,其中包括:过硫酸铵0.2%,去离子水18.8%,十二烷基硫酸钠1%,氧化镁微球负载银60%,壳层预乳化液20%。
称取过硫酸铵用去离子水的10%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
将剩余去离子水、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搅拌和氧化镁微球负载银进行充分搅拌作为核层预乳液,待温度升至55℃,在上述体系中滴加引发剂溶液和壳层预乳化液,滴加的时间为1h,控制乳液的反应温度为80℃;滴加结束后保温2h;将体系降温至40℃以下,加入氨水进行中和调节pH至8,降温至室温后过滤出料即得所述抗菌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酯复合材料C。
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D的制备:
本制备过程中与复合材料C的制备过程差别在于,树脂合成过程中没有添加长碳链的单体和硅氮烷。具体壳层的制备过程如下:
按照配方称取37%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8%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5%十二烷基硫酸钠,1%十二硫醇,28%去离子水,1%的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混合后预乳化50min,得到壳层预乳化液。
基于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所需原料的总质量为100%进行计算,其中包括:过硫酸铵0.2%,去离子水18.8%,十二烷基硫酸钠1%,氧化镁微球负载银60%,壳层预乳化液20%。制备过程与复合材料C的制备过程一致。
实施例1:
一种抗菌肤感漆,按照如下配方进行配漆组分A,以下所述的比重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项目 比重 类别 供应商
Crysol 6512 30 水性乳液a 万华化学
Lacper 4700 25 水性乳液b 万华化学
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A 15 /
DPM(二丙二醇甲醚) 2 成膜助剂 Dow
DPnB(二丙二醇丁醚) 2 成膜助剂 Dow
Tego-902W 0.3 消泡剂 赢创工业
Byk-346 0.4 基材润湿剂 毕克化学
Tego-410 0.5 流平剂 赢创工业
2-氨基-2-甲基-1-丙醇 0.1 pH调节剂
U604(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 0.8 增稠剂 万华化学
色浆炭黑 1 色浆 彩之虹
去离子水 22.9 / /
组分B
项目 比重 类别 供应商
Aquolin 168 80 水性固化剂 万华化学
PMA 20 溶剂
实施例2:
一种抗菌肤感漆,按照如下配方进行配漆组分A,以下所述的比重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项目 比重 类别 供应商
Crysol 6512 43 水性乳液a 万华化学
Lacper 4700 15 水性乳液b 万华化学
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B 18 /
DPM(二丙二醇甲醚) 2 成膜助剂 Dow
DPnB(二丙二醇丁醚) 2 成膜助剂 Dow
Tego-902W 0.3 消泡剂 赢创工业
Byk-346 0.4 基材润湿剂 毕克化学
Tego-410 0.5 流平剂 赢创工业
2-氨基-2-甲基-1-丙醇 0.1 pH调节剂
U604(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 0.8 增稠剂 万华化学
色浆炭黑 1 色浆 彩之虹
去离子水 16.9 / /
组分B
项目 比重 作用 供应商
Aquolin 168 80 水性固化剂 万华化学
PMA 20 溶剂
实施例3:
一种抗菌肤感漆,按照如下配方进行配漆组分A,以下所述的比重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项目 比重 类别 供应商
Crysol 6110 35 水性乳液a 万华化学
Lacper 4701 23 水性乳液b 万华化学
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C 15 /
DPM(二丙二醇甲醚) 2 成膜助剂 Dow
DPnB(二丙二醇丁醚) 2 成膜助剂 Dow
Tego-902W 0.3 消泡剂 赢创工业
Byk-346 0.4 基材润湿剂 毕克化学
Tego-410 0.5 流平剂 赢创工业
2-氨基-2-甲基-1-丙醇 0.1 pH调节剂
U604(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 0.8 增稠剂 万华化学
色浆炭黑 1 色浆 彩之虹
去离子水 19.9 / /
组分B
项目 比重 作用 供应商
Aquolin 168 80 水性固化剂 万华化学
PMA 20 溶剂
上述实施例抗菌肤感漆的制备方法均为:首先将组分A水性乳液a和乳液b加入到容器内,调节分散速度至1500r/min,加入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搅拌20min,然后加入成膜助剂、水性助剂、水性色浆和去离子水,加完之后维持分散速度不变继续分散20min,用300目滤网过滤。将组分B中的固化剂用溶剂进行开稀。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搅拌,之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即得到抗菌肤感漆。其中,实施例1、2、3中,组分A:组分B:水=100:20:10(质量比)。
对比例1
一种水性木器涂料,其组成与制备方法和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1采用市售二氧化钛色浆代替实施例3中的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C。
对比例2
一种水性木器涂料,其组成与制备方法和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2中使用复合材料D代替复合材料C。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得的抗菌肤感漆参照按照GB/T23999-2009《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木器涂料》和GB/T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进行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451808980000111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抗菌肤感漆的各实施例均有良好的手感和耐化学品性能,并且具有快速杀菌和长效抑菌性能。

Claims (10)

1.一种抗菌肤感漆,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包括:
Figure FDA0003451808970000011
组分B为水性固化剂,包括:
水性固化剂 60-80wt%
开稀溶剂 20-40wt%;
优选地,所述抗菌肤感漆中,组分A:组分B=100:10-25(质量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肤感漆,其特征在于:水性乳液a选自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固含优选为45-50%,优选地,基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干重,制备原料包括20-37wt%异氰酸酯、50-70wt%多元醇、2-5wt%三羟甲基丙烷、3-8wt%二羟甲基丙酸,更优选地,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为万华的水性乳液Crysol 6110、Crysol 6512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肤感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乳液b选自羟基丙烯酸乳液,固含优选40%-45%,优选地,基于羟丙乳液的干重,制备原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30-45wt%、甲基丙烯酸丁酯20-33wt%、丙烯酸异辛酯20-38%、丙烯酸1.0-2.0wt%,更优选地,所述羟丙乳液为万华水性乳液Lacper 4700、Lacper 4701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肤感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助剂选自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丁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和乙二醇己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水性助剂包含消泡剂、基材润湿剂、流平剂、pH调节剂、增稠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基材润湿剂为聚醚硅氧烷共聚物,所述流平剂为有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三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三乙胺、2-氨基-2-甲基-1-丙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肤感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固化剂选自磺酸盐和聚醚改性的水性固化剂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开稀溶剂选自PMA和PGDA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肤感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引发剂0.1-0.5%,去离子水15-30%,乳化剂1-5%,氧化镁微球负载银55-75%,壳层预乳化液5-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肤感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层预乳化液的制备原料包含:20-50%甲基丙烯酸甲酯、10-20%碳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1.5-5%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10-20%长碳链单体、1-5%乳化剂、0.5%-2%十二硫醇、15-40%去离子水、1-3%硅烷偶联剂;
优选地:长碳链单体为丙烯酸异辛脂或丙烯酸月桂酯中的至少一种;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盐、脂肪醇醚磷酸酯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硅烷偶联剂选自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肤感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微球负载银,其中银的摩尔掺杂量为0.5%-0.625%;
优选地,其制备方法包括:取Mg(NO3)2和AgNO3溶液,放入表面皿里,置于密闭容器的上层,取氨水倒入密闭容器下层,在50℃-60℃下,使下层氨水和Mg(NO3)2、AgNO3充分反应,之后将白色沉淀冲洗多遍,将滤饼干燥,得到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银前驱体,煅烧,获得氧化镁微球负载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肤感漆,其特征在于: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盐、脂肪醇醚磷酸酯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抗菌肤感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性乳液a和乳液b加入到容器内,分散,加入氧化镁微球负载银-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搅拌,然后加入成膜助剂、水性助剂、水性色浆和去离子水,继续分散,用100~400目滤网过滤,得到组分A;
将水性固化剂用开稀溶剂进行开稀,得到组分B;
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搅拌,之后加入水进行稀释,得到抗菌肤感漆;优选的,组分A:组分B:水=100:10-25:5-15(质量比)。
CN202111665781.2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3501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5781.2A CN11435019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5781.2A CN11435019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0197A true CN114350197A (zh) 2022-04-15
CN114350197B CN114350197B (zh) 2023-03-28

Family

ID=81105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5781.2A Active CN11435019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019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9226A (zh) * 2003-12-19 2005-06-2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表面涂层组合物
WO2008064417A1 (en) * 2006-11-28 2008-06-05 Calix Limited A coating material
WO2008068154A2 (en) * 2006-12-06 2008-06-12 Ciba Holding Inc. Changing surface properties by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CN103194134A (zh) * 2013-04-17 2013-07-10 段宝荣 一种抗菌性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95607A (zh) * 2015-11-25 2016-02-03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木器封闭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9332A (zh) * 2020-09-04 2020-12-04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9226A (zh) * 2003-12-19 2005-06-2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表面涂层组合物
WO2008064417A1 (en) * 2006-11-28 2008-06-05 Calix Limited A coating material
WO2008068154A2 (en) * 2006-12-06 2008-06-12 Ciba Holding Inc. Changing surface properties by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CN103194134A (zh) * 2013-04-17 2013-07-10 段宝荣 一种抗菌性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95607A (zh) * 2015-11-25 2016-02-03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木器封闭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9332A (zh) * 2020-09-04 2020-12-04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石油化工科技期刊题录", 《石化技术与应用》 *
李茂琼等: "载银氧化镁(MgO)的烧结特性研", 《云南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0197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8689B (zh) 一种环保型多色彩水性反射隔热绝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53758A (zh) 钢化膜用水性杀菌抗蓝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4359A (zh) 一种高性能水溶性高固低黏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2029332B (zh) 一种水性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7704B (zh) 一种耐温型印刷纸品水性上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50878A (zh) 一种耐候外墙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5273B (zh) 一种多功能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9031B (zh) 一种光催化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6495A (zh) 钢化膜水性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5856A (zh)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和3c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448117A (zh) 一种水性有机/无机杂化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50197B (zh) 一种抗菌肤感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5655A (zh) 一种抗紫外线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1481115B (zh) 一种二氧化硅、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
CN107868559A (zh) 一种织物用水性防紫外线变色涂料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75787A (zh) 一种聚苯乙烯微球改性的双组份水性木器漆
CN102796231A (zh) 一种可紫外光固化的有机硅水性细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10373053A (zh) 一种环保型玻璃蒙砂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70412A (zh) 一种环保水性聚氨酯涂料
CN108977035A (zh) 低voc水性聚氨酯地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689B (zh) 一种金属外墙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750A (zh) 一种有机硅助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性丙烯酸亚光树脂乳液中的应用
CN105925152A (zh) 一种预辊涂纳米陶瓷涂料的金属印花板的生产工艺
CN112210254A (zh) 结构型水性抗菌丙烯酸树脂、制备方法及丙烯酸树脂清漆
CN113429506B (zh) 一种大生物水性光油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