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8228A - 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8228A
CN114348228A CN202210066300.4A CN202210066300A CN114348228A CN 114348228 A CN114348228 A CN 114348228A CN 202210066300 A CN202210066300 A CN 202210066300A CN 114348228 A CN114348228 A CN 114348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xhaust
ventilation
channel
d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63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8228B (zh
Inventor
王柳
华呈新
叶晨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663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8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8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8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8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8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包括送风围阱、送风机、多个甲板通风通道、排风围阱和排风机。送风围阱包括有进风口、送风通道和多个送风口,进风口与隔离舱外部连通。送风机布置在进风口处并位于隔离舱的外部,用于将隔离舱外部的气体送入进风口。多个甲板通风通道的入口与送风围阱的出风口连通。排风围阱包括多个排风口、排风通道和一个出风口,每个甲板通风通道的出口经排风口与排风通道连通。排风机布置在出风口处并位于隔离舱的外部,用于在排风通道内形成负压以将隔离舱内气体排出。在该通风系统设计中,采用顶部送风和底部排风相结合的通风系统,确保整体气流场,利于将易沉积在隔离舱的底部区的油气完全排出隔离舱。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通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的油舱外围通常设置有隔离舱,在隔离舱内布置有大量与油舱相关的系统管路,而大量的系统管路易造成油气泄露及积聚,因此需要布置通风装置。
目前,常规的通风装置采用风管通风。但是由于隔离舱内的船体结构及大量的系统管路,隔离舱内能够布置风管管路的位置有限,风管管路通常排布不规则,这就导致通风阻力大且通风效果不佳。在隔离舱内再布置风管管路还面临着施工难度大,占用隔离舱检修通道增加检修难度的问题。而且整个风管管路及其附件重量大,增加整船重量而影响船舶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其利用隔离舱内现有的船体结构搭建送风围和排风围阱,通过送风围阱在顶部送风、送进隔离舱内的气体经侧部区流至底部区、通过在隔离舱底部区的排风围阱排风,实现了顶部送风和底部排风的通风系统。该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具备通风通道规则、通风效果佳、施工难度小且不增加整体船舶重量的特点。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的船舶。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隔离舱包括顶部区、底部区和连接顶部区和底部区的侧部区,包括:
送风围阱,位于隔离舱的顶部区,包括进风口、送风通道和多个送风口;进风口设置在顶部区的一侧,并与隔离舱的外部连通;
送风机,配置在进风口处并位于隔离舱外部,用于将隔离舱外部的气体送入进风口;
多个甲板通风通道,布置在侧部区,每个甲板通风通道的入口与送风围阱中的一个送风口连通,出口延伸至隔离舱的底部区;
排风围阱,包括多个排风口、排风通道和一个出风口;每个甲板通风通道的出口经排风口与排风通道连通,出风口与隔离舱的外部连通;
排风机,配置在出风口处并位于隔离舱外部,用于在排风通道内形成负压以将由送风围阱进入的气体经甲板通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排出。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顶部区设置有交叉布置的第一横向结构和第一纵向结构,第一横向结构和第一纵向结构上布置有第一人员通道,第一人员通道构成所述送风通道;底部区设置有交叉布置的第二横向结构和第二纵向结构,第二横向结构和第二纵向结构上布置有第二人员通道,第二人员通道构成排风通道。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人员通道的通道壁上布置有多个开孔,多个开孔构成多个送风口;多个送风口沿气体流动方向均匀布置在所述送风通道上;
第二人员通道的通道壁上布置有多个开孔,多个开孔构成多个排风口;多个排风口沿气体流动方向均匀布置在排风通道上。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排风围阱布置在底部区和侧部区,出风口随排风围阱连通并经侧部区延伸到顶部区之外。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送风口处设有第一通风栅,用于控制送风口处的风量和风向;排风口处设有第二通风栅,用于控制排风口处的风量和风向。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侧部区包括四个侧部空间,多个甲板通风通道均匀布置在每个侧部空间内;每个甲板通风通道设有多个甲板通风格栅,侧部区内自上到下布置有多层以分割侧部区的甲板,甲板通风格栅布置在每层甲板上,用于控制甲板之间的气体流速。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每个甲板通风格栅包括框体和多个不同长度的档条;多个不同长度的档条按照预定间隔铺设在所述框体上,每个档条的两端与框体固定连接;框体的边缘布置有与甲板固定连接的焊接口;在框体固定连接后框体的上表面与甲板的表面平齐。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送风机和排风机数量均设置为多台。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第一防火风阀和第二防火风阀,布置在隔离舱外部并分别位于送风机与隔离舱之间和排风机与隔离舱之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第一方面内容中涉及的任一种实施方案中的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在隔离舱的顶部区布设送风围阱、侧部区设置甲板通风通道、底部区布设排风围阱,从而实现了隔离舱内顶部送风和底部排风的通风系统,有效地促进隔离舱内气体流动,提高通风效果,有利于将易沉积在隔离舱内的油气完全排出;
2.本申请通过利用在隔离舱顶部区和底部区已有的船体结构分别构建送风围阱和排风围阱,并将送风口和排风口布置在人员通道孔上,降低了整个通风系统的搭建难度,无需额外配置通风管路,不增加船体重量;
3.甲板通风通道布置甲板通风格栅,确保气体在每层甲板内能够流动至各个区域,保证了整个隔离舱的气流,避免了隔离舱内的通风死角,从而具有较佳的通风效果;
4.送风口和排风口采用通风栅,有效控制风向和风量的同时不影响后续的检修工作,在需要检修时可以将通风栅拆卸下来,便于人员进入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舱内船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送风围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排风围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个甲板通风通道的布局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甲板通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甲板通风格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00、油舱200、隔离舱210、顶部区220、侧部区230、底部区240、隔离舱外围300、甲板400、送风围阱410、进风口411、送风机420、送风通道430、送风口431、第一通风栅412、第一防火风阀500、甲板通风通道510、甲板通风格栅600、排风围阱610、出风口611、排风机612、第二防火风阀620、排风通道630、排风口631、第二通风栅700、框体710、档条720、焊接口800、横向结构810、纵向结构820、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避免因船体结构的破损,导致油货舱内储的易燃易爆气体发生泄露,从而进入油船的其他非防爆区域而发生火灾等危险事件,通常在油货舱的四周设置有隔离舱,将油货舱与其它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增加油船的安全性。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舱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设置在油舱100四周的隔离舱200可以分为顶部区210、底部区230和连接所述顶部区210和所述底部区230的侧部区220,隔离舱外围240之外的空间为隔离舱外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由于隔离舱紧邻油舱100,在隔离舱内的底部会出现油气积聚的现象,为了避免大量油气积聚,通常会在隔离舱内设置通风装置。目前,常规的通风方式采用风管通风,但由于隔离舱内的船体结构及大量的系统管路,隔离舱内能够布置风管管路的位置有限,风管管路通常排布不规则,通风效果不佳。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隔离舱通风系统,包括送风围阱400、送风机411、多个甲板通风通道500、排风围阱600和排风机611。送风围阱400布置在顶部区210,包括有进风口410、送风通道420和多个送风口430,其中进风口410设置在顶部区210的一侧,并与隔离舱200的外部连通。送风机411配置在进风口410处并位于隔离舱外部,用于将所述隔离舱外部的气体送入进风口410。多个甲板通风通道500布置在侧部区220,每个甲板通风通道500的入口与送风围阱400中的一个送风口430连通,出口延伸至隔离舱的底部区230。排风围阱600包括多个排风口630、排风通道620和一个出风口610;每个甲板通风通道500的出口经排风口630与排风通道620连通,出风口610与隔离舱的外部连通。排风机611配置在出风口610处并位于隔离舱的外部,用于在排风通道620内形成负压以将由送风围阱400进入的气体经甲板通风通道500和排风通道620排出。在该通风系统设计中,采用顶部送风和底部排风相结合的通风系统,能够确保整个通风系统内气体从上到下的流经整个隔离舱,且由于油气的比重大,易沉积在隔离舱的底部区230,通过将排风围阱600的排风口630布置在隔离舱的底部区230内,更有利于油气的完全排出。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离舱内船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顶部区210设置有交叉布置的第一横向结构800和第一纵向结构810,第一横向结构800和第一纵向结构810作为船体加强结构布置在隔离舱的顶部区210,第一横向结构800和第一纵向结构810上布置有第一人员通道,第一人员通道构成送风通道420。底部区230设置有交叉布置的第二横向结构800和第二纵向结构810,第二横向结构800和第二纵向结构810作为船体加强结构布置在隔离舱的底部区230,第二横向结构800和第二纵向结构810上布置有第二人员通道,第二人员通道构成排风通道620。即在该实施方案中,送风围阱400和排风围阱600均通过已有的船体结构构建,不需要再额外配置管路,不增加船体整体的重量。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该隔离舱通风系统通过已有的船体结构构建送风围阱400和排风围阱600,送风围阱400布置在隔离舱的顶部区210,排风围阱600布置在隔离舱的底部区230,整个通风系统为从隔离舱顶部的送风围阱400送风至隔离舱内,气体通过甲板通风通道500流至隔离舱底部区230,最后从隔离舱底部区230的排风围阱600送出隔离舱。该隔离舱通风系统利用已有的船体结构来构成通风系统的部分,而无需再额外布置其他的管路,因此具有施工难度小,管道布置简单且规则、通风效果佳、减少隔离舱内管路,不再额外增加船体重量等优点。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人员通道的通道壁上布置有多个开孔820,多个开孔820构成所述多个送风口430。以已有的开孔820为送风口430,充分利用船体结构构建送风围阱400,节省了送风围阱400的施工成本。且通过封堵通道壁上的部分开孔820,使送风围阱400内的气体沿预留开放的开孔820流出,从而实现规划送风围阱400的气体流向。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送风围阱4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多个送风口430沿气体流动方向均匀布置在送风通道420上,能够确保气体均匀地被送入隔离舱内,使气体均匀流入侧部区220的多个甲板通风通道500内。第二人员通道的通道壁上布置有多个开孔820,多个开孔820构成多个排风口630。以已有的开孔820为排风口630,充分利用船体结构构建排风围阱600,节省了排风围阱600的施工成本。且通过封堵通道壁上的部分开孔820来规划排风围阱600的入口,使隔离舱200内的气体沿着预留的开孔820流入排风围阱600。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排风围阱6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多个排风口630沿气体流动方向均匀布置在排风通道620上,使从侧部区220的多个甲板通风通道500流出的气体,可以从隔离舱底部区230的多个排风口630多方位地完全排出。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该通风系统采用底部排风的方式,排风围阱600的排风口630布置在隔离舱的底部区230,出风口610布置隔离舱的顶部区210连通外部,排风围阱600可以布置在侧部区220和底部区230。即出风口610随排风围阱600连通并经所述侧部区220延伸到所述顶部区210之外,布置在隔离舱顶部区210的出风口610连通外部气体管路,从而实现了该通风系统的底部排风。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排风围阱600的出风口610可以布置在隔离舱的侧部区220或底部区230以连通隔离舱外部,同样适用于底部排风。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送风口430处设有第一通风栅431,可以控制所述送风口430处的风量和风向;排风口630处设有第二通风栅631,可以控制所述排风口630处的风量和风向。第一通风栅431与第二通风栅631均与人员通道孔尺寸相吻合且可拆卸安装,在有效控制风向和风量的同时不影响后续的检修工作,即在需要进入人员通道进行检修时,可以将通风栅拆卸下来,便于人员进入检修。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个甲板通风通道500的布局图,参见图6,多个甲板通风通道500沿侧部区的空间内均匀布置,均匀布置的多个甲板通风通道500可以同时送风围阱400的多个送风口430,将从送风口430处的气体均匀得流入侧部区220内;侧部区220自上到下布置有多层以分割所述侧部区220的甲板300,每个甲板通风通道500设有多个甲板通风格栅510,甲板通风格栅510布置在每层甲板300上,用于控制各层甲板300之间的气体流速,流入侧部区220的气体,甲板通风格栅510可以确保气体在每层甲板内能够流动至该层甲板内的各个区域,保证了整个隔离舱的气流,避免了隔离舱内的通风死角,从而具有较佳的通风效果。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甲板通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每个甲板通风格栅510包括框体700和多个不同长度的档条710;多个不同长度的档条710按照预定间隔铺设在所述框体700上,每个档条710的两端与框体700固定连接。档条710可以采用5mm的扁钢,预定间隔不超过25mm,避免因间隔较大而影响人员通行。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甲板通风格栅51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框体700的边缘布置有与甲板300固定连接的焊接口720,焊接口的尺寸为3mm-4mm。在所述框体700固定连接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甲板的表面平齐,避免人员通行时,甲板通风格栅510凸起或者凹陷于甲板300面,造成人员通行的不安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送风机411和排风机611数量均设置为多台。多台送风机411和多台排风机611,以满足隔离舱强力通风工况需求;多台风机可进行备用,避免单台风机在风机出现故障之后因无备用风机,出现无法进行送风和排风,而无法满足隔离舱的通风需求,造成隔离舱内油气积聚而出现危险。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该隔离舱通风系统还包括第一防火风阀412和第二防火风阀612,布置在所述隔离舱外部并分别位于所述送风机411与所述隔离舱之间和所述排风机611与所述隔离舱之间,第一防火风阀412和第二防火风阀612满足隔离舱的防火需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船舶,包括第一方面内容中涉及的任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所述隔离舱包括顶部区、底部区和连接所述顶部区和所述底部区的侧部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围阱,位于所述隔离舱的顶部区,包括进风口、送风通道和多个送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顶部区的一侧,并与所述隔离舱的外部连通;
送风机,配置在所述进风口处并位于所述隔离舱外部,用于将所述隔离舱外部的气体送入所述进风口;
多个甲板通风通道,布置在所述侧部区,每个所述甲板通风通道的入口与所述送风围阱中的一个送风口连通,出口延伸至所述隔离舱的底部区;
排风围阱,包括多个排风口、排风通道和一个出风口;每个所述甲板通风通道的出口经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隔离舱的外部连通;
排风机,配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并位于所述隔离舱外部,用于在所述排风通道内形成负压以将由所述送风围阱进入的气体经所述甲板通风通道和所述排风通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区设置有交叉布置的第一横向结构和第一纵向结构,所述第一横向结构和第一纵向结构上布置有第一人员通道,所述第一人员通道构成所述送风通道;
所述底部区设置有交叉布置的第二横向结构和第二纵向结构,所述第二横向结构和第二纵向结构上布置有第二人员通道,所述第二人员通道构成所述排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员通道的通道壁上布置有多个开孔,所述多个开孔构成所述多个送风口;所述多个送风口沿气体流动方向均匀布置在所述送风通道上;
所述第二人员通道的通道壁上布置有多个开孔,所述多个开孔构成所述多个排风口;所述多个排风口沿气体流动方向均匀布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围阱布置在所述底部区和所述侧部区,所述出风口随所述排风围阱连通并经所述侧部区延伸到所述顶部区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处设有第一通风栅,用于控制所述送风口处的风量和风向;
所述排风口处设有第二通风栅,用于控制所述排风口处的风量和风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区包括四个侧部空间,所述多个甲板通风通道均匀布置在每个所述侧部空间内;每个所述甲板通风通道设有多个甲板通风格栅,所述侧部区内自上到下布置有多层以分割所述侧部区的甲板,所述甲板通风格栅布置在每层所述甲板上,用于控制所述甲板之间的气体流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甲板通风格栅包括框体和多个不同长度的档条;所述多个不同长度的档条按照预定间隔铺设在所述框体上,每个所述档条的两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边缘布置有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的焊接口;在所述框体固定连接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甲板的表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和所述排风机数量均设置为多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火风阀和第二防火风阀,布置在所述隔离舱外部并分别位于所述送风机与所述隔离舱之间和所述排风机与所述隔离舱之间。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CN202210066300.4A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Active CN114348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6300.4A CN114348228B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6300.4A CN114348228B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8228A true CN114348228A (zh) 2022-04-15
CN114348228B CN114348228B (zh) 2022-10-21

Family

ID=81092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6300.4A Active CN114348228B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822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7951A (zh) * 2022-08-11 2022-09-27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船舶搭建过程中临时排烟布置方法
CN115123512A (zh) * 2022-07-26 2022-09-30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舶全面通风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03556A1 (ru) * 1989-09-29 1992-01-07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Коралл" Система вентил ции помещени судна
WO2008111755A1 (en) * 2007-03-09 2008-09-18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of detecting gas in gas leakage risk area around gas storage system
KR20110005588A (ko) * 2009-07-10 2011-01-1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부유식 lng 해상 구조물의 공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20032716A (ko) * 2010-09-29 2012-04-06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2열 배치 탱크용 코퍼댐 내부 의장품 설치구조 및 그 구조를 갖는 선박
KR20150010275A (ko) * 2013-07-19 2015-01-2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부유식 해상구조물 및 온도 제어방법
KR20150011434A (ko) * 2013-07-22 2015-02-02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부유식 해상구조물
CN212081561U (zh) * 2020-04-09 2020-12-04 长沙永乐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负压隔离舱的抽风系统
CN113386919A (zh) * 2021-07-21 2021-09-14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干式压载管系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KR20210128527A (ko) * 2020-04-16 2021-10-27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컨테이너선의 연료가스 공급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03556A1 (ru) * 1989-09-29 1992-01-07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Коралл" Система вентил ции помещени судна
WO2008111755A1 (en) * 2007-03-09 2008-09-18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of detecting gas in gas leakage risk area around gas storage system
EP2135228A1 (en) * 2007-03-09 2009-12-23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of detecting gas in gas leakage risk area around gas storage system
KR20110005588A (ko) * 2009-07-10 2011-01-1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부유식 lng 해상 구조물의 공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20032716A (ko) * 2010-09-29 2012-04-06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2열 배치 탱크용 코퍼댐 내부 의장품 설치구조 및 그 구조를 갖는 선박
KR20150010275A (ko) * 2013-07-19 2015-01-2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부유식 해상구조물 및 온도 제어방법
KR20150011434A (ko) * 2013-07-22 2015-02-02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부유식 해상구조물
CN212081561U (zh) * 2020-04-09 2020-12-04 长沙永乐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负压隔离舱的抽风系统
KR20210128527A (ko) * 2020-04-16 2021-10-27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컨테이너선의 연료가스 공급시스템
CN113386919A (zh) * 2021-07-21 2021-09-14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干式压载管系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敏: "MarkⅢ型LNG船货舱及横隔舱设计技术研究", 《CNKI的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512A (zh) * 2022-07-26 2022-09-30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舶全面通风系统
CN115107951A (zh) * 2022-08-11 2022-09-27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船舶搭建过程中临时排烟布置方法
CN115107951B (zh) * 2022-08-11 2024-03-26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船舶搭建过程中临时排烟布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8228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48228B (zh) 一种船用隔离舱通风系统
US6402612B2 (en) Column fan unit
US20030072648A1 (en) Outlet silencer structures for turbine
KR101498586B1 (ko) 환기 장치를 구비한 선박
CN104411587A (zh) 航空器燃料箱惰化系统
US20060211365A1 (en) Induction diffuser
US4711193A (en) Self-contained ventilation system units for supplying spaces between bulkheads with individually circulated ventilation air
CN115123512B (zh) 一种船舶全面通风系统
CN111301658B (zh) 一种船舶及船舶边舱通风方法
US3752226A (en) Environmental air control unit
US6267665B1 (en) Column fan unit
KR20010043346A (ko) 환기 장치
CN218777678U (zh) 一种船舶换气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船舶
CN218154727U (zh) 一种多防烟分区排烟排风系统
CN213657024U (zh) 通风排风布置结构
CN210236726U (zh) 络筒机车间布置通风系统
JP3917986B2 (ja) 船舶排ガス排出設備
CN211451178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内腔的散热结构
KR200477151Y1 (ko) 선박용 벤트 덕트 시스템
CN113291452B (zh) 一种甲醇双燃料船居住区空调系统
KR101086118B1 (ko) 급기덕트를 급기 및 배연 겸용으로 사용하는 횡류식 터널 환기방법
CN201104002Y (zh) 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
CN118040165B (zh) 温控消防一体化储能装置和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CN116951594B (zh) 洁净室系统
CN117698976A (zh) 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及船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