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6612B - 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6612B
CN114346612B CN202210014486.9A CN202210014486A CN114346612B CN 114346612 B CN114346612 B CN 114346612B CN 202210014486 A CN202210014486 A CN 202210014486A CN 114346612 B CN114346612 B CN 114346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power supply
box body
case
emer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44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6612A (zh
Inventor
黄美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nhua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nhua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nhua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nhua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46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6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6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6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涉及设备制造领域,该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用于容置电池组和电气装置;和步骤S‑2)在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之间建立过线通道;籍此工序步骤,为箱式电气设备赋以隔爆性能,提升了相关的具有内部隔离性的箱式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可装配性。

Description

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领域,具体而言,具体涉及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场所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分为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和自电带电源集中控制型,其中,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的集中电源机箱则内置应急电源为所有消防应急灯具提供供电,现有的消防应急电源由机箱和机箱内的电源适配板(用于变压为电池充电)、EPS(Emergency Power Supply)配电电路板(至少部分地用于为灯具分配电能)、电池组成,由于电路板和电池都会发热,并都处在同一个机箱中,长时间运行,会产生高温的内部环境,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电路板和电池的工作状态和寿命等。进而,由于现有电池技术的不成熟,存在爆炸的风险,爆炸时危及电路板,造成电路板烧毁,更因电路板连接大量灯具,经常导致因应急电源的损坏,而殃及整个系统内的灯具,造成灯具大规模损坏。
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内部不同的功能单元具有隔离能力的电气设备,尤其是包括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在内的箱式电气设备,防止因箱式电气设备中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影响,也缺乏相应的工序步骤和方法来制造具有内部隔离性的电气箱和箱式电气设备、箱式电源设备。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方法来制造具有内部隔离性的箱式电气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和步骤S-2):
S-1)提供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S-2)在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之间建立/构造过线通道;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步骤S-1-1):
拉伸/冲压第一单一金属板体以形成所述第一箱体,以及,拉伸/冲压第二单一金属板体以形成所述第二箱体,其中,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在物理上相互独立(physically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相对于“在单一箱体内通过焊接等工艺方法设置隔离板”并籍此形成箱式电气设备内的隔离结构,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构思:将两个独立箱体相组合/配合构成箱式电气设备。进一步地,两个箱体均可优选地通过拉伸/冲压金属板的工艺步骤形成,这不仅建立了箱式电气设备内部的隔离结构,而且简化了工序/工艺难度,提升了箱式电气设备或电源箱的可制造性。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4):
将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其箱壁连接固定。使得两个箱体成为一个整体,增强结构强度和可维护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箱壁上对应地开设过线孔;
S-2-2)将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箱壁贴靠,以使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上的过线孔相互对接/接通。籍此,为两个箱体之中的电池组件和电气装置之间的电气通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物理的空间/通道。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呈长方体,分别包括背板、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
所述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沿所述背板外周与所述背板连接,并在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上围合形成开口部;所述过线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及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上,以及,
所述步骤S-2-2)进一步包括步骤S-2-2-A):将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上下叠置,以使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贴靠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A)进一步包括:a)将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和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局部地相对凸起以互相贴靠,或者,b)将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或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局部地向对方凸起;
其中,所述凸起为平面凸起。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6):
冲压一支承板以在其两端之间形成平面隆起;
将所述支承板以其两端贴附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内侧,以使所述平面隆起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平行间隔并遮掩所述过线孔。平面隆起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之间的间隔,或可视为过线通道的一部分,因此,本步骤在构建部分的过线通道的同时,还保持了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的隔离性,这是因为:通过支承板对过线孔遮盖,避免电池组的高温/热量、甚至爆炸等因素,可能通过过线通道影响第二箱体内的电气装置。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以螺栓等紧固件,贯穿并紧固所述支承板的两端、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通过该步骤,将支承板、第一箱体的底壁与第二箱体的顶壁紧固一体,提升了箱式电气设备整体上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箱式电气设备为箱式电源设备,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分别用于容置电池组和电气装置;相互组合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可被称为电源箱、电气箱,主要作为箱式电气设备的机械框架(framework)。以及,一些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
将电池组安装于所述支承板上,
将电气装置安装入所述第二箱体中;
将第一电源线穿设于所述过线孔中,并连接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气装置;
其中,所述电池组为易爆物,例如铅酸电池。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气装置为电源组件,包括开关电源、电路板、电源线,该电路板包括电源适配板和配电电路板,以及,
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9)将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过线孔或再绕过所述支承板,连接于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电气装置之间。通过该步骤S-9),在电池组和电气装置之间建立了电气通道/电源通道。
其中,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第三电源线、第四电源线;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源适配板的输入端和所述配电电路板的输入端。以及,
上述步骤S-9)进一步包括:
S-9-1.将所述第一电源线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充电输入端与所述电源适配板的输出端之间;
S-9-2.将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与所述配电电路板的输入端之间;籍此建立了从电池组经由配电电路板的电气通道/电源通道。
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S-8)将所述第三电源线穿过所述敲落孔,连接于所述配电电路板的输出端与外部的应急灯具之间;和步骤S-7)将所述第四电源线穿过所述敲落孔连接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之间。
通过步骤S-8)和步骤S-9-2)的组合,建立了从电池组经由配电电路板直到外部应急灯具的电气通道/电源通道。使得在例如市电停电的情况下,电池组可通过该电气通道为外部的应急灯具进行供电。
通过步骤S-9-1)和步骤S-7)的组合,建立了从外部电源(例如市电)经由开关电源、电源适配板,直至电池组之间的电气通道,从而允许在市电供电的情况下,开关电源可利用市电的电能通过电源适配板为电池组进行充电。
通过步骤S-8)和步骤S-7)的组合,建立了从外部电源(例如市电)经由开关电源、配电电路板,直至外部的应急灯具之间的电气通道,从而允许在市电供电的情况下,开关电源可利用市电的电能通过配电电路板点亮箱式电气设备所控制的应急灯具。
另外,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5):提供分别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部适配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并将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盖合于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部。籍此在箱式电气设备的外部形成围蔽空间。
在所述第二盖体上嵌入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控制面板,以对所述箱式电气设备之外显示所述电路板及其所连接的灯具的状态,和/或,所述电池组的充电状态;
所述箱式电源设备为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以及,所述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为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制造运行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电池组的工作温度需要保持在一定区间之内(过高温度带来的老化/易爆,过低温度导致启动故障),且电源箱体内的制冷、加热设备保持常开状态容易导致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其中,箱式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在机械结构上主要包括一个消防应急电源箱,内部设置第一温感器件、制冷设备、加热装置,以及在消防应急电源箱(或简称电源箱)的进风口附近设置第二温感器件、第一风扇,而在电气上则包括该消防应急电源箱内布设的电池组、电路板等电气组件。
该制造方法为制造运行方法,除制造工序步骤之外,针对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运行过程,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温感器件感测所述消防应急电源箱内的温度小于设置的第一阈值时,停止所述制冷设备运行,并启动所述加热装置的运行;在所述第一温感器件感测消防应急电源箱内的温度大于设置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制冷设备开始工作;
在所述第二温感器件感测进风温度小于设置的第二阈值时,根据设置的温度与所述消防应急电源箱的进风口的第一风扇转速的关系曲线控制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在所述第二温感器件感测的所述消防应急电源箱的进风温度大于或等于设置的第二阈值时,停止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该消防应急电源箱制造运行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温感器件感测的所述消防应急电源箱的进风温度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时,停止所述加热装置的运行,并启动所述制冷设备的运行。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该消防应急电源箱制造运行方法,还包括:
在感测的所述消防应急电源箱内的温度小于设置的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加热装置转换成制冷设备的运行时间是否超过设定值,如未超过,则保持所述制冷设备继续工作,如超过,则启动所述加热装置的运行。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该消防应急电源箱制造运行方法,还包括:
在感测到所述制冷设备发生故障时,启动所述加热装置的运行。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该消防应急电源箱制造运行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制冷设备发生故障时,且所述消防应急电源箱的进风温度不小于设置的所述第二阈值时,停止加热装置的运行,启动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该消防应急电源箱制造运行方法,还包括:
所述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第二风扇;
在感测的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温度小于设置的第三阈值时,根据设置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风扇转速的关系曲线调节所述第二风扇的转速。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该消防应急电源箱制造运行方法,还包括:在感测的第一箱体内的温度低于设置的第四阈值时,停止所述加热装置的运行。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将包括电池组在内的所有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部件集中容置在消防应急电源箱内,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日常工作时,制冷设备只需制冷消防应急电源箱内的少部分空间及其中空气,而不需制冷整个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内的空间,制冷设备耗能较低。同时,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使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温度控制组件在几个模式之中切换,不会发生制冷设备无论季节、在每天24小时均长时间保持运行的情况,温度控制设备不易老化,所需维护量少;第一箱体内设置加热装置,可针对电池的对工况的要求辅助温度调节,确保电池不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甚至爆炸;可根据实时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并根据温度曲线与加热装置配合,提升温度控制效果;针对制冷设备故障、消防应急电源箱的环境温度低于箱内温度等场景,通过本方法均能够进行自动化的响应,保持对第一箱体与消防应急电源箱的降温/升温处理,保障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及其中的电池组可靠运行。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升具有内部隔离结构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制造效率、可制造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升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内的不同组件之间的隔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至少一个,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急电源箱,包括:
一种应急电源箱,包括:
第一箱体,用于容置电池组;
第二箱体,用于容置电气装置;
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设置过线通道,以供电源线通过该过线通道连接所述电气装置和所述电池组。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通过箱壁连接固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互相连接和/或相对固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相互贴靠布置,所述过线通道对应地开设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上。作为一种备选方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相互贴靠,所述第一箱体上的过线通道和所述第二箱体上的过线通道相互对接/连通。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在贴靠处相互连接固定;或者说,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通过贴靠处的箱壁相互连接固定。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这两个箱体之间也可以不贴靠,而在空间上以一定的间距相互分离。而即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这两个箱体之间为贴靠结构,也并不意味着两个箱体之间一定发生直接的接触,应急电源箱也可还包括一个间隔板,介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两个箱体之间连接结合部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应急电源箱,还包括支承板和紧固件,所述支承板,沿所述第一箱体的箱壁内侧布设,所述第一箱体的箱壁外侧贴靠所述第二箱体的箱壁外侧;
所述支承板用于承载电池组;所述紧固件贯穿并紧固:a)所述支承板、所述第一箱体的箱壁、所述第二箱体的箱壁;或者b)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相互贴靠的箱壁。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的箱壁和所述第二箱体的箱壁,分别包括:背板和侧壁;其中,所述侧壁沿所述背板外周与所述背板连接,并在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上围合形成开口部;
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底部开设有第一过线孔,该第一过线孔包括一个或多个敲落孔;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垂直叠置或横向并排布置,或者或者背靠背地布置,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一致。
另外,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相互贴靠的结构,也不限于两者之间的叠置/并排布置。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两者可以背板相互贴靠,开口方向相互背离(或可称为:背靠背的布置,back to back arrangement),同时,通过背板上过线孔支持(enable)电池组和电气装置之间通过电源线的电气连通。或者,虽然两者之间的叠置/并排布置,但两个箱体的开口方向相互背离。另外,两者之间的叠置/并排布置,也并不限于两个箱体之间直接接触,两个箱体之间也可以通过其间间隔的一个板体、间隔层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叠置/并排布置,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紧固件同时贯穿紧固第一箱体的箱壁、第二箱体的箱壁、其间的间隔层,或者还有布设于第一箱体箱壁内侧的支承板。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中一者或多者之上,分别沿周向形成一圈凸起或凹陷,从而强化箱体结构强度,使得在箱体或箱盖比较薄的情况下,应急电源箱依然具有较好的机械结构强度。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壁与所述两个边壁之间形成的外连接面为圆弧过渡面。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和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互相贴靠,所述支承板的两端贴靠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内侧;所述紧固件为螺栓,从所述支承板的两端贯穿并紧固连接所述支承板、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和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从而支承板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这三者被固定为一个整体,增强应急电源箱整体上的结构强度,并增强支承板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通道包括在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上对应开设的第二过线孔,贯通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和第二箱体的顶壁;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板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过线孔并远离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隆起,以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间隔开距离。
支承板向上隆起的结构,有利于形成对电池的更好的承托结构。另外,通过这种结构,电源线可以经由a)支承板和第一箱体的底壁之间的间隔及b)第二过线孔中走线进入第二箱体中,使能(enable)两个箱体中的电气通道。同时,支承板遮盖了过线孔,电池爆炸产生的影响因素不容易直接通过过线孔进入第二箱体,籍此,可以在保障两个箱体之间电气连通的情况下,更加提升两个箱体之间的隔离效果。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A)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物理上独立/可分离;或者,B)第一箱体底壁和第二箱体顶壁一体成型/一体连接。
相对于在应急电源箱内通过焊接等方式设置隔离板来隔离各个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不利影响,在方案A)中采用两个箱体组合构成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箱,该两个箱体互相独立,可以分别通过冲压、拉伸而一体成型地制造完成,这种设计提升了应急电源箱的可制造性、制造过程的模块化、自动化。而在后者B)方案中,两个箱体通过一部分侧壁之间的一体连接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可更加加强应急电源箱的整体结构强度,而第一箱体底壁和第二箱体顶壁之间的一体连接,可以通过A)方案中第一箱体底壁和第二箱体顶壁之间的高温熔融形成两者之间的一体化,或者在应急电源箱制造过程中,直接通过铸造手段形成电源箱的一体化结构。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的应急电源箱,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箱体适配的第一箱盖、与所述第二箱体适配的第二箱盖,分别盖合于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部,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在相互贴靠处,至少一者的箱壁向对方凸起。此处所形成的凸起部可以是第一箱体的箱壁与第二箱体的箱壁上对应地形成的多个点状凸起,或者,第一箱体的底壁和第二箱体的顶壁分别向外形成对应的平面凸起并互相贴靠,即意味着:第一箱体的底壁向下形成第一平面凸起,第二箱体的顶壁向上形成第二平面凸起,第二平面凸起与第一平面凸起相对应并互相贴靠。无论是点状凸起、平面凸起或者其他形状的凸起,均可使得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在整体上形成一定的间隔。这个间隔使得第一箱体的箱盖和第二箱体的箱盖之间保持一定空隙而不是直接接触。这样,防止长期使用后的盖体或箱体产生变形时,两个箱盖因为互相碰触挤压,而无法盖合到箱体上。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与背板一体连接,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与背板一体连接;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箱盖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一箱盖与所述第二箱盖一体连接;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或所述第二箱体的开口部的边沿一体延伸形成卷边防护结构,所述卷边防护结构为内卷边结构或外卷边结构;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卷边结构在所述圆弧过渡面处,具有与所述圆弧过渡面相适配的弧度;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卷边结构环所述开口部形成一周向的导流沟槽;以及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卷边结构包括:由所述边沿向箱体内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延边、由所述第一延边向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边以及由所述第二延边向箱体外侧弯折形成的第三延边;
所述第三延边的延伸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延边的延伸高度;
当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盖合于所述开口部时,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的边沿覆盖于所述第二延边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延边相抵靠。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卷边结构包括:由所述边沿向箱体内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延边、由所述第一延边向靠近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边以及由所述第二延边向箱体内侧/背离所述边沿的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三延边;
当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盖合于所述开口部时,所述第二延边覆盖于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的边沿的外侧,所述第一箱盖或第二箱盖的边沿与所述第三延边相抵靠。
一种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包括本申请的其他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应急电源箱。
可选地,除了本申请的其他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应急电源箱之外,一些实施例中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电池组、电源线,该电源线可以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第三电源线、第四电源线等。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包括一个电池,或者串联/并联的多个电池,支承板进一步包括多个子板,与部分的所述侧壁平行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多个子板被构造为:a)间隔所述多个电池,和/或,b)分别承载所述多个电池。
所述第一电源线穿设于所述第二过线孔或再绕过所述支承板,连接于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电气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电气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电源适配板和配电电路板,两者彼此独立或集成一体;
所述开关电源,通过所述电源适配板并经由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组;
所述开关电源和所述电池组,分别通过所述配电电路板并经由穿设于所述敲落孔的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至外部的应急灯具;
所述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第三电源线、第四电源线;所述第三电源线穿设于所述敲落孔中,连接外部电源与所述开关电源;所述第四电源线穿设于所述第二过线孔中,连接于所述电源适配板和所述电池组之间;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箱盖的内侧,并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蜂鸣器,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箱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蜂鸣器嵌入所述箱盖上所述至少一个通孔所对应的位置,或者,设置于所述箱盖内侧抵近/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的位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孔朝向所述箱盖的外侧;所述蜂鸣器通过水密件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处;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控制面板,嵌入所述第二箱盖或其中上部;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I)所述控制面板包括触摸控制显示屏,或者,II)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和键盘区,所述显示屏在所述箱盖上设置于所述键盘区上方;所述键盘区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键盘区沿垂直方向上下设置于所述箱盖。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箱体的背板上,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壳体,至少部分地围蔽所述电源适配板的朝向所述开口部的第一侧;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孔状结构的板,与所述第一侧对应地和/或基本平行地设置。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绝缘板,间隔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绝缘板为面积与所述电源适配板相当或大于所述电源适配板的塑料板;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料板介于所述电源适配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电源适配板和所述塑料板,螺栓固定于所述背板;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盖和所述第二箱盖之间共地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独立地提供两个物理上分离的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分别容置a)电池组和b)其他电气装置,这提升了电源箱内部的各部分不同的功能单元之间的隔离性,这种隔离性有助于对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内部的多种因素进行隔离,例如帮助隔离电源箱内的各部分的发热、帮助隔离针对集中电源内各部分的维护/操作,帮助隔离电源箱内的易爆单元的爆炸对其他部分的影响,等等。这种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由多个独立箱体构成的方案,也提升了消防应急集中电源(或简称为电源箱)的制造过程的模块化、制造效率。在两个箱体之间开设过线通道,例如在两个箱体上对应开设过线孔,这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箱体之间的一条物理通道,进一步而言,为电连接两个箱体之间的电池组和电气装置的电源线,提供了过线通道,这种结构设计提升了两个箱体之间的过线通道的开设效率。当穿过过线孔或再绕过支承板,将电源线连接于电池组和电气装置之间后,即建立了两个箱体之间的电气通道/电气连接,提升了在机械上基本隔离的多个电源箱体之间构建电气通道、电气连接、或者电源通道 的效率。
另外,箱体是通过一体拉伸、冲压等工艺制造完成,这种制造工艺/工序提升了应急电源箱的成型效率,可制造性。
以上这些因素均提升了具有内部隔离性/隔爆性的电源箱及其箱式电源的制造自动化程度。
另外,应急电源箱及其箱式电源的制造方法的其他效果,也可参考应急电源箱及其箱式电源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一个箱体单独容置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的电路板等电气装置,而利用其它的箱体容置电池组,从而,借助两个箱体形成了在物理上隔离的两个容置空间,在物理上隔离了电池组和电气装置,使得各个箱体内产生的热量或可能的爆炸等因素,均被局限在一个各自的独立空间中,不至于对电气装置产生影响。同时,又在箱体之间建立过线通道,使得电池组和电气装置之间可以保持电气连接,从而电池组可为电气装置供电。而如果电池组为铅酸电池等易爆物,则还提升了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的电池组等易爆部分,与其他(不易爆)电气装置之间的隔离度,籍此,提升了应急电源箱及其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在结构上的隔爆性能。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箱壁,实现针对电池组和电气装置两部分在物理上的隔离,这也隔离了电源与电路板在工作状态下的发热的互相影响,有利于被隔离的各功能单元在各自独立的空间内的散热。这也降低了电池组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工作故障,甚至爆炸的可能性,提升了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内部各功能单元之间的隔离性。
而且,通过上述的分离式的箱体结构,尤其是在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外部并且两个箱体互相独立的情况下,当第一箱体内的电池组发生故障(例如爆炸,等)后,可以将第一箱体以及其中的电池组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更换,而一般不必更换第二箱体及其中的电气装置,反之亦然。再者,当进行更换第一箱体中的电池的操作时,不会触碰到第二箱体内的强电部件、电路板和电子器件,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次生故障,反之亦然。这均增强了应急电源箱及其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模块化组配,便于维修和维护,提升了应急电源箱及其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在两个箱体分离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在两个箱体连接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容置电气装置的第二箱体的箱盖打开状态的内部电气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应急电源箱的仰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在电池待安装状态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7A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在电池已安装状态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7B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在电池已安装状态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7C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两个箱体之间的贴靠部分的局部横截面示意图;
图7D示出了图1等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箱体之间的贴靠部分相向凸起的局部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应急电源箱的第二箱体的后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第二箱体中安装围蔽壳体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应急电源箱中的一个箱体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应急电源箱中的一个箱体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沿剖面线A-A所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应急电源箱中的一个箱体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应急电源箱中的一个箱体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沿剖面线B-B所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卷边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卷边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箱体内电气布局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消防应急电源箱的制造方法。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D1,显示屏;D2,键盘区;D3,连接轴;D4,通孔;D5,底壁;D6,过线孔;D7,箱盖;D8,顶壁;D91,背板;D9,螺栓;D10,箱体;D11,电源适配板;D12,控制电路板;D13,蜂鸣器;D14,绝缘板;D15,接地连线;D18,市电接线;D19,围蔽壳体;D20,开口部;B4,电池;B1,支承板;20-1、20-2,箱盖;Rec23,周向凹陷部;D23,电路板;S23,侧壁;T23,顶壁;B23,底壁;POW23,电源线;8、箱体;9、背板;10、壁;11、第一延边;12、第三延边;13、第二延边;14、第一延伸部;15、第二延伸部;16、凸起;20、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中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箱式电气设备,其箱式结构框架可称之为电气箱。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主要以“在消防应急领域中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作为箱式电气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对相关的电气箱和应用了该电气箱的箱式电气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在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技术领域中,该电气箱可以被实施为:应急电源箱或者电源箱。在这种场景下,构成电气箱的第一箱体之中的电气单元可以为电池组;而如果在其他技术领域中的箱式电气设备中,容置于第一箱体中的物体不限于电池组,而可以被实施为电路组件、电子/电气组件等。而对于其他技术领域中应用了类似的电气箱的箱式电气设备将不再赘述。
当然,应当理解;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以制造防应急领域中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为主要场景,对相关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妨碍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被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制造其他种类的箱式电气设备。
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结构
下面结合图1、图2、图5、图6、图7A、图7B和图7C,对本申请的相关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或者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包括应急电源箱,该应急电源箱包括:
第一箱体BX1,用于容置电池组B4;亦即:被构造为提供针对(for)电池组B4的容置空间,或者,被构造为容置电池组B4;
第二箱体BX2,用于容置电气装置;亦即:被构造为提供针对(for)电气装置的容置空间,或者被构造为容置电气装置;
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之间设置过线通道,连通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以供电源线通过该过线通道连接电气装置和电池组B4,从而,电池组B4可以在必要时为电气装置或其连接的应急灯具供电,和/或,电气装置可为电池组B4充电。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介绍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电源箱的机械结构为主,并不包括电池组B4和电气装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将有更多的电池组、电路板等部件被安装于电源箱中以构成功能上更加完整的应急电源箱,或者消防应急集中电源。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之间通过箱壁连接固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相互贴靠布置,如图2所示。过线通道对应地开设于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上。
作为一种备选方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相互贴靠,第一箱体BX1上的过线通道和第二箱体BX2上的过线通道相互对接/连通。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在贴靠处相互连接固定,如图2。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这两个箱体之间也可以不形成贴靠结构,而如图1所示,在空间上以一定的间距相互分离。而即便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这两个箱体之间为贴靠结构,也并不意味着两个箱体BX1、BX2之间一定发生直接的接触,应急电源箱也可还包括一个间隔板Inter23,介于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之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两个箱体之间连接结合部的结构强度,以及进一步为第二箱体BX2隔离来自第一箱体BX1中的高温、爆炸等各种不利影响。只要满足两个或两个以上箱体在物理上隔离,而在电气方面通过过线通道支持(enable)电气连通,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的变形例。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应急电源箱,还包括支承板B1和紧固件,支承板B1,沿第一箱体BX1的箱壁内侧布设,第一箱体BX1的箱壁外侧贴靠第二箱体BX2的箱壁外侧;
支承板B1用于承载电池组B4;紧固件贯穿并紧固:支承板B1、第一箱体BX1的箱壁、第二箱体BX2的箱壁这三者。或者,紧固件贯穿并紧固第一箱体BX1与第二箱体BX2的相互贴靠的箱壁,而则支承板与第一箱体之间则通过其他紧固件另行连接紧固。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的箱壁包括:背板9-1和侧壁S23;其中,侧壁S23沿背板9-1外周与背板9-1连接,并在远离背板9-1的方向上围合形成开口部(图中未标记)。第二箱体BX2的箱壁的结构也与和第一箱体BX1的箱壁类似,不复赘述。
第二箱体BX2的侧壁S23底部开设有第一过线孔D6,该第一过线孔D6包括一个或多个敲落孔;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与第二箱体BX2垂直叠置,或者横向并排布置,第一箱体BX1与第二箱体BX2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一致,如图5所示。
另外,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相互贴靠的结构,也不限于两者之间的叠置/并排布置。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两者可以以背板9-1相互贴靠,而箱体的开口方向相互背离(图中未示出),同时,通过背板9-1上开设过线孔(图中未示出),从而支持(enable)电池组B4和电气装置之间通过电源线的电气通道。或者,虽然两个箱体BX1、BX2之间形成叠置/并排的布置结构,但两个箱体的开口方向相互背离。另外,两者之间的叠置/并排布置,也并不限于两个箱体之间直接接触,两个箱体之间也可以通过其间间隔的一个板体或者间隔层Inter23而形成两者之间的叠置/并排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紧固件同时贯穿紧固第一箱体BX1的箱壁、第二箱体BX2的箱壁、两个箱壁之间的间隔层Inter23,或还一并贯穿紧固布设于第一箱体BX1箱壁内侧的支承板B1。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侧壁包括,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中一者或多者之上,分别沿周向形成一圈凸起或凹陷Rec23,从而强化箱体结构强度,使得在箱体或箱盖比较薄的情况下,应急电源箱依然具有较好的机械结构强度。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顶壁T23与两个边壁S23之间形成的外连接面为圆弧过渡面,如图1所示。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C等示意图所示,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和第二箱体BX2的顶壁T23互相贴靠,支承板B1的两端贴靠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内侧;紧固件Fas23为螺栓,从支承板B1的两端贯穿并紧固:1)连接支承板B1、2)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和3)第二箱体BX2的顶壁T23。从而,支承板B1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这三者被固定为一个整体,增强应急电源箱整体上的结构强度,并增强支承板B1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过线通道包括在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上对应开设的第二过线孔D6’,贯通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和第二箱体BX2的顶壁T23;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支承板B1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覆盖第二过线孔D6’并远离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隆起,以与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间隔开距离。
支承板B1向上隆起的结构,有利于形成对电池组B4的更好的承托结构。另外,通过这种结构,电源线POW23可以经由a)支承板B1和第一箱体BX1的底壁之间的间隔及b)第二过线孔D6’中走线进入第二箱体BX2中,使能(enable)两个箱体中的电气连通。同时,支承板B1遮盖了过线孔D6’,电池B4产生的高温甚至爆炸影响因素不容易直接通过过线孔D6’进入第二箱体BX2,籍此,可以在保障两个箱体之间电气连通的情况下,更加提升两个箱体之间的隔离效果。
可以理解,虽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过线通道被实施为第二过线孔D6’,但过线通道并不限于这种特定的实施形态,还可以被实施为其他的显式(explicit)或隐式(implicit)的通道,只要可以使能(enable)电源线POW23从第一箱体BX1中连接至第二箱体BX2中,则均可视为过线通道。例如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箱壁之间的贴靠部分并不开设过线孔,而将电源线POW23通过第一箱体BX1的开口部引出,跨越过两个箱体之间的贴靠处,而再通过第二箱体BX2的开口部引入第二箱体之中,与第二箱体中的电气装置D23建立电气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箱体的开口部也可被视为是过线通道,或者过线通道的一部分。再例如,过线通道也可以被实施为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箱壁之间的贴靠部分上的一个缺口,位于两个箱体的开口部,对外开放,随箱盖盖合于开口部,该缺口被箱盖内侧围闭,形成闭合的过线通道。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A)第一箱体BX1与第二箱体BX2物理上独立/可分离;或者,B)第一箱体BX1底壁B23和第二箱体BX2顶壁T23一体成型/一体连接。
在方案A)中的两个箱体BX1、BX2,可以分别通过冲压、拉伸而一体成型地制造完成,这种设计提升了应急电源箱的可制造性、制造过程的模块化、自动化。而在后者B)方案中,两个箱体通过一部分侧壁之间的一体连接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可更加加强应急电源箱的整体结构强度,而第一箱体BX1底壁和第二箱体BX2顶壁之间的一体连接,可以通过A)方案中第一箱体BX1底壁和第二箱体BX2顶壁之间的高温熔融将两者结合成一体化结构,或者,在应急电源箱制造过程中,直接通过铸造手段形成应急电源箱的一体化结构。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的应急电源箱,还包括与第一箱体BX1适配的第一箱盖20-1、与第二箱体BX2适配的第二箱盖20-2,分别盖合于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的开口部,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与第二箱体BX2之间的互相贴靠处,两者的箱壁是相向凸起的,或者,第一箱体的箱壁向第二箱体的箱壁凸起,又或者,第二箱体的箱壁向第一箱体的箱壁凸起。此处所形成的凸起部可以是第一箱体BX1的箱壁与第二箱体BX2的箱壁上对应地形成的多个点状凸起,或者,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和/或第二箱体BX1的顶壁T23,向外形成对应的平面凸起Tu23并互相贴靠,即意味着: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向下形成第一平面凸起,和/或,第二箱体BX2的顶壁T23向上形成第二平面凸起。在两者同时形成凸起的情况下,第二平面凸起与第一平面凸起相对应并互相贴靠。无论是点状凸起、平面凸起或者其他形状的凸起,均可使得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之间在整体上形成一定的间隔GP23,如图7D所示。这个间隔GP23使得第一箱体的箱盖20-1和第二箱体的箱盖20-2之间保持一定空隙而不是直接接触。这样,防止长期使用后的盖体或箱体产生变形时,箱盖20-1、20-2因为互相碰触挤压,而无法盖合到箱体BX1、BX2上。
应当理解:无论第一箱体还是第二箱体,形状均不限于一些实施例中所示的长方体形状,也可以是椭圆体形状、准椭圆体形状、立方体状、盒状、圆柱形、金字塔形、棱台形、圆台形、倒棱台形或倒圆台形,等等。
可选地,第一箱体BX1的侧壁S23与背板9-1一体连接,第二箱体BX2的侧壁S23与背板9-1一体连接;
可选地,第一箱盖20-1一体成型,第二箱盖20-2一体成型;或,第一箱盖20-1与第二箱盖20-2一体连接;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或第二箱体BX2的开口部的边沿形成有卷边防护结构,卷边防护结构为内卷边结构或外卷边结构(图中未标记)。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外卷边结构一体成型于第一箱体BX1或第二箱体BX2,外卷边结构在所述圆弧过渡面处,具有与圆弧过渡面相适配的弧度;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外卷边结构环开口部形成一周向的导流沟槽;以及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外卷边结构包括:由边沿向箱体内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延边11、由第一延边11向远离背板9-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边13以及由第二延边13向箱体外侧弯折形成的第三延边12;
第三延边12的延伸高度小于第一延边11的延伸高度;
当第一箱盖20-1或第二箱盖20-2盖合于开口部时,第一箱盖20-1或第二箱盖20-2的边沿覆盖于第二延边13的外侧,并与第一延边11相抵靠。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内卷边结构包括:由边沿向箱体内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延边11、由第一延边11向靠近背板9-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边13以及由第二延边13向箱体内侧/背离边沿的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三延边12;
当第一箱盖20-1或第二箱盖20-2盖合于开口部时,第二延边13覆盖于第一箱盖20-1或第二箱盖20-2的边沿的外侧,第一箱盖20-1或第二箱盖20-2的边沿与第三延边12相抵靠。
另外,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包括本申请的其他任一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除了本申请的其他任一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之外,还包括电池组B4、电源线POW23。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B4包括一个电池,如图7B所示,或者,电池组B4也可以包括串联/并联的多个电池,如图7A所示。另外,应急电源箱中的支承板还可包括多个子板,该多个子板与部分的侧壁平行地设置于第一箱体BX1内,被构造为:a)间隔多个电池B4,和/或,b)分别承载多个电池B4。
此处,应当理解:虽然一些实施例中以包括两个箱体的应急电源箱为例进行说明,但不排除还有第三箱体、第四箱体等,分别容置多个电池中的不同电池,籍此获得更好的隔离效果。而不仅仅是如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示,多个电池容置在同一个箱体BX1之中。
电源线POW23、pra24穿设于第二过线孔D6’或再绕过支承板(图20中未示出),连接于电池组B4与电气装置之间,如图7C所示。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电气装置为电源组件,包括开关电源sw44、电路板D23,该电路板D23包括电源适配板ad55和配电电路板D66,两者彼此独立或集成一体。
可选地,图2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箱体内电气布局示意图。图20中的电源线上的箭头代表该电源线中电能的主要流动方向。下面结合图20,对第一箱体中的电池组B4与第二箱体中的电路板,以及,箱体与外部用电灯具等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在图示的该实施例中,开关电源sw44,通过电源适配板ad55并经由电源线pra24电连接于电池组B4。从而,在消防应急集中电源正常工作状态下,由开关电源sw44经由电源线D41从外部市电Mail33获取电能并经电源适配板ad55进行电压适配,再通过第一电源线pra24向电池组B4充电,其中电源线D41穿设于箱体BX2底部的敲落孔D6中。另外,开关电源sw44也通过配电电路板D66以及第三电源线D18向外接的消防应急灯具Lig22供电,此处,第三电源线D18穿设于第二箱体BX2底部的敲落孔D6中,连接箱体BX2内的配电电路板D66和箱体外部的用电灯具。
进一步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电源和电池组B4,分别通过配电电路板D66并经由穿设于一个或多个敲落孔D6的第二电源线D18,连接至外部的应急灯具Lig22。从而,在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独立工作,例如其外接的市电停电的情况下,由电池B4经由电源线POW23,并通过配电电路板D66和布设于敲落孔D6中的第二电源线D18,为消防应急集中电源所外接的应急灯具Lig22供电。
可选地,电路板还包括控制电路板D12,控制电路板D12固定于第二箱盖的内侧,并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蜂鸣器,连接于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箱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蜂鸣器D13嵌入第二箱盖上至少一个通孔D4所对应的位置,或者,设置于第二箱盖内侧抵近/对应于至少一个通孔的位置,通过至少一个通孔朝向第二箱盖的外侧;蜂鸣器D13通过水密件设置于至少一个通孔处;可选地,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控制面板,嵌入第二箱盖20-2或其中上部;控制面板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I)控制面板包括触摸控制显示屏,或者,II)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和键盘区,显示屏在第二箱盖上设置于键盘区上方;键盘区设置有多个按键;显示屏和键盘区沿垂直方向上下设置于第二箱盖。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电源适配板D11固定于第二箱体BX2的背板9-1上,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壳体D19,至少部分地围蔽电源适配板D11的朝向开口部的第一侧;壳体D19包括具有孔状结构的板,与第一侧对应地和/或基本平行地设置。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绝缘板D14,间隔于电路板和背板9-1之间;绝缘板D14为面积与电路板D11相当或大于电路板D11的塑料板;
可选地,塑料板介于电路板D11和背板9-1之间;电路板D11和塑料板,螺栓固定于背板9-1;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第二箱体BX2、第一箱盖20-1和第二箱盖20-2之间共地连接。
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第二箱体的结构
以下一些实施例将着重针对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的用于容置电路板等电气装置的第二箱体的机械结构、电气布局等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3示出了标题“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结构”之下的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用于容置电气装置的第二箱体BX2,在箱盖打开状态下的内部电气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后视图。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安装有围蔽结构的箱体示意图。下面结合图3、图9、图8对相关实施例中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进行详细说明,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第二箱体,包括:机箱D10、D7,和容置于该机箱内的电气单元(图中未标记),该电气单元包括电路板。机箱包括箱体D10,以及与该箱体D10适配的箱盖D7;箱体D10包括背板D91,围绕于背板D91外周并与背板D91连接的侧壁D17、D5、D8。箱盖D7嵌入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控制电路板D12电连接。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气装置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电源适配板D11,至少部分地被配置为将来自外部的电源线的电能进行转换以适配于第二箱体内其他器件。电路板进一步包括电源适配板D11和控制电路板D12,该电源适配板D11和控制电路板D12,两者彼此可独立或集成一体。控制面板与控制电路板D12电连接。
作为另一种变形例,电源适配板D11也可以作为与控制电路板D12相互独立的电能适配组件。下面一些实施例中,将以电源适配板D11和控制电路板D12被物理上独立地分别设置的情况为例,对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进行详细说明。在这些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控制电路板D12固定于箱盖D7的内侧,并与控制面板电连接,从而传输控制电路板D12的状态信息、由控制电路板D12所控制的应急灯具的状态信息、来自控制面板的针对控制电路板D12或应急灯具的控制命令。
可选地,电源适配板D11固定于箱体D10内的背板D91上,并与控制电路板D12之间,例如以图中所示的有线方式电连接。
可选地,除其他一些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的箱体的结构设计以及箱体内的电气组件的布局之外,一些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绝缘板D14,间隔于电源适配板D11和背板D91之间。
可选地,侧壁在远离背板D91的端部合围而形成开口部D20。箱盖D7,盖合于开口部D20。
进一步可选地,一些实施例的应急照明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壳体D19,至少部分地围蔽电源适配板板D11的朝向开口部D20的第一侧。在空间位置上,电源适配板介于壳体D19和绝缘板D14之间,图9中并未示出。壳体D19包括具有孔状结构的板,例如绝缘板,或金属板,与电源适配板D11对外暴露的第一侧对应地和/或基本平行地设置,从而对带有高电压的电源适配板D11的朝向开口部D20的暴露侧进行围蔽、保护。防止操作员的误触碰而带来的机器损伤或人身伤害。另外,当箱盖盖合到箱体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电源适配板D11和控制电路板D12。
可选地,绝缘板D14为面积与电源适配板D11相当或大于电源适配板D11的塑料板。该塑料板介于电源适配板D11和背板D91之间;电源适配板D11和塑料板,通过螺栓D9固定于背板D91。
如电源适配板D11对开口部D20方向暴露的第一侧,围蔽有壳体D19则,塑料板间隔于电源适配板D11和背板D91之间,以形成绝缘层。从而,沿开口部D20到背板D91的方向,壳体D19、电源适配板D11和塑料板,依次通过螺栓D9相对于背板D91而固定设置。
可选地,箱盖D7的第一边E1,例如通过连接轴D3,可转动地连接于开口部D20的一个边。控制面板嵌入箱盖D7上靠近第一边E1的中上部。
可选地,在箱体D10内,电源适配板D11固定于背板D91的中部。在箱盖D7处,控制电路板D12固定于箱盖D7内侧,并位于与箱盖D7外侧的控制面板基本对应的位置,如此,控制面板与控制电路板D12两者间的连线不对外暴露,降低人工误触碰等因素带来的故障。更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D12固定于箱盖D7内侧,在空间上与箱盖D7外侧的控制面板基本对应的同时,也可在机箱内空间中与控制电路板基本对应。
在这些实施例中,电源适配板和控制电路板在物理上独立,便于操作员分别直接接触(access)两者,分别维护,提升了可维护性。而且,电源适配板和控制电路板分别被设置于机箱内的箱盖和箱体两部分上,并在空间上具有部分的对应/重叠,这减小了对箱体空间的需求,而例如电源适配板和控制电路板两者均设置在背板D91上,或者在空间上不存在对应/重叠,则需要扩大箱体D10体积,尤其是背板D91维度上的箱体的体积。
实施例2
可选地,除其他一些实施例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的箱盖/箱体的结构设计,以及箱盖/箱体上电气组件的布局之外,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可被配置有其他的电气组件或者机械组件。
可选地,一些本实施例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还包括蜂鸣器D13,连接于控制电路板D12,箱盖D7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D4。蜂鸣器D13嵌入箱盖D7上至少一个通孔D4所对应的位置,以便于其发出的告警声音传播出机箱。或者,蜂鸣器D13也可以设置于箱盖D7内侧的抵近/对应于至少一个通孔D4的位置,通过至少一个通孔D4朝向箱盖D7的外侧。
可选地,蜂鸣器D13通过水密件设置于通孔处,从而保障箱体整体的防水性不因通孔D4的开设而被破坏。
可选地,控制面板包括具有触摸控制能力的显示屏D1,可以供操作者直接与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第二箱体内电气装置进行交互。
可选地,控制面板还可以包括显示屏D1和键盘区D2,显示屏D1在箱盖D7上设置于键盘区D2上方。进一步可选地,键盘区D2设置有多个按键;显示屏D1和键盘区D2沿垂直方向上下设置于箱盖D7。
实施例3
可选地,除其他一些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的箱体的结构设计以及箱体内的电气组件的布局之外,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仰视图。下面结合图3、图4和图9对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进行详细说明。箱体D10的侧壁包括底壁D5、边壁D17、顶壁D8。箱体D10的底壁D5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过线孔D6。进一步可选地,该至少一个过线孔D6为一个或多个敲落孔。操作员可在使用该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时,去除敲落孔上的遮挡片,形成通孔,用于布设电气线路,便于在施工/安装过程中按需开设。
可选地,电源适配板D11包括至少一个接线端子(图中未示出),用于连接经由一个或多个敲落孔D6向上布设的电源线D18,该电源线一般具有市电220V电压,如图3所示。电源适配板D11通过其上的接线端子,接收来自电源线D18的具有市电电压的电能。另外,控制电路板D12通过一个或多个敲落孔,与机箱之外的应急照明灯具电连接。
可选地,如图3所示,箱体D10和箱盖D7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从而保障箱盖D7可以通过箱体D10之内的电源适配板的接地线(图中未示出)而与电源适配板共同接地。
为提升机箱的防水性,箱体D10可以为一体成型制造而成,箱盖D7也可以具有一体成型设计。机箱的更具体的防水、导流、防护功能的结构设计可参见包括标题“机箱的结构 设计”相关的实施例在内的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
通过开设于底壁D5上的敲落孔,电源线等电气线路从箱体D10的底部进入而不是顶部,防止水滴沿线进入箱体D10内部的电路板等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多个敲落孔形式的过线孔D6,设在箱体8的底壁。敲落孔便于根据安装情况选择性地开设过线孔,也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
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箱式电气设备或者其中的电气箱的制造方法,下面结合图21、图1、图20、图7C以及其他相关的附图对该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该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和步骤S-2):
S-1)提供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分别用于容置电池组B4和电气装置ad55、sw44、D66;
S-2)在第一箱体BX1、第二箱体BX2的之间建立过线通道D6’;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进一步包括步骤S-1-1)。在步骤S-1-1)中,拉伸或者冲压第一单一金属板体以形成第一箱体BX1,以及,
拉伸/冲压第二单一金属板体(图中未示出)以形成第二箱体BX2,其中,第一箱体BX1与第二箱体BX2在物理上相互独立(physically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4):
将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通过其箱壁连接固定,从而,使得构成箱式电气设备的机械框架的两个箱体成为一个整体,增强结构强度和可维护性。而构成箱式电气设备的机械框架的结构或也可被称为:电气箱。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S-2-1)和S-2-2):
在步骤S-2-1)中,在第一箱体BX1、第二箱体BX2的箱壁上对应地开设过线孔D6’;
在步骤S-2-2)中,将第一箱体BX1、第二箱体BX2的箱壁贴靠,以使第一箱体BX1、第二箱体BX2上的过线孔D6’相互对接/接通。籍此,为两个箱体之中的电池组B4件和电气装置之间的电气通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物理的空间/通道。
应当注意:本申请中的有些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并不限定,例如步骤S-2-1)可以发生于步骤S-2-2)之前或者之后,亦即,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可以分别开设过线孔D6’,然后通过两者的箱壁贴靠在一起,并使各自的过线孔D6’对接,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箱壁贴靠在一起,而后再在两个箱体的贴靠的箱壁处开设过线孔D6’,直接贯通两个箱体的箱壁,形成过线通道。另外,本申请中将不赘述这种因步骤之间的顺序变化而产生的更多的变形例。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呈长方体,分别包括背板、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沿背板外周与背板连接,并在远离背板的方向上围合形成开口部;过线孔D6’分别开设于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及第二箱体BX2的顶壁T23上。
步骤S-2-2)进一步包括步骤S-2-2-A):将第一箱体BX1与第二箱体BX2上下叠置,以使第一箱体BX1的底壁贴靠于第二箱体BX2的顶壁,从而形成如图2中所示的连体式电气箱。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2-A)进一步包括:a)将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和第二箱体BX2的顶壁T23局部地相对凸起以互相贴靠,或者,b)将第一箱体BX1的底壁或第二箱体BX2的顶壁局部地向对方凸起;所形成的凸起部为平面凸起Tu23,如图7D所示。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6):
冲压一支承板B1以在其两端之间形成平面隆起,该支承板及其上的平面凸起,如图7C所示。
一些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6-1):将支承板B1以其两端贴附于第一箱体BX1的底壁内侧,以使平面隆起与第一箱体BX1的底壁平行间隔并遮盖过线孔D6’。平面隆起与第一箱体BX1的底壁之间的间隔,可视为:与过线孔共同构成过线通道,因此,本步骤在构建部分的过线通道的同时,还保持了第一箱体BX1与第二箱体BX2之间的隔离度和由此而带来的隔爆性,这是因为:通过支承板B1对过线孔D6’遮盖,避免电池组B4的爆炸可能通过过线通道影响第二箱体BX2内的电气装置。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进一步包括步骤:以螺栓等紧固件,贯穿并紧固支承板B1的两端、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与第二箱体BX2的顶壁T23。通过该步骤,将支承板B1、第一箱体BX1的底壁B23与第二箱体BX2的顶壁T23紧固一体,提升了电气箱整体上的结构强度。
一些实施例的箱式电气设备,在消防应急领域中可以被实施为箱式电源设备,例如消防应急集中电源,而在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的电气箱,也可被称为电源箱、应急电源箱。在已形成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机械结构后,为进一步完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电气能力,可选地,一些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构建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电气能力的步骤:
将电池组B4安装于支承板B1上,
将电气装置安装入第二箱体BX2中;
将电源线穿设于过线孔D6’中,并连接电池组B4和电气装置;
其中,电池组B4为易爆物,例如铅酸电池。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气装置为电源组件,包括开关电源、电路板、电源线,该电路板包括电源适配板和配电电路板,以及,进一步可选地,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9)将电源线穿过过线孔D6’或再绕过支承板B1(这取决于电池组的输入/输出端与支承板的相对位置),连接于电池组B4与电气装置之间。通过该步骤S-9),在电池组B4和电气装置之间建立了电气通道。
其中,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线pra24、第二电源线、第三电源线D18、第四电源线;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电源适配板ad55的输入端和配电电路板D66的输入端。以及,
上述步骤S-9)进一步包括:
S-9-1.将第一电源线pra24连接于电池组B4的充电输入端与电源适配板ad55的输出端之间;
S-9-2.将第二电源线POW23连接于电池组B4的输出端与配电电路板D66的输入端之间;籍此建立了从电池组B4经由配电电路板D66的电气通道/电源通道。
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S-8)将第三电源线D18穿过敲落孔D6,连接于配电电路板D66的输出端与外部的应急灯具Lig22之间;和步骤S-7)将第四电源线D41穿过敲落孔D6连接于开关电源sw4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Mai33之间。
通过步骤S-8)和步骤S-9-2)的组合,建立了从电池组B4经由配电电路板D66直到外部应急灯具Lig22的电气通道/电源通道。使得在例如市电停电的情况下,电池组B4可通过该电气通道为外部的应急灯具Lig22供电。
通过步骤S-9-1)和步骤S-7)的组合,建立了从外部电源Mai33(例如市电)经由开关电源sw44、电源适配板ad55,直至电池组B4之间的电气通道,从而允许在市电供电的情况下,开关电源可利用市电的电能通过电源适配板ad55为电池组B4进行充电。
通过步骤S-8)和步骤S-7)的组合,建立了从外部电源Mai33(例如市电)经由开关电源sw44、配电电路板D66,直至外部的应急灯具Lig22之间的电气通道,从而允许在市电供电的情况下,开关电源可利用市电的电能通过配电电路D66板点亮消防应急集中电源所控制的应急灯具Lig22。
另外,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5):提供分别与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的开口部适配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并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盖合于第一箱体BX1和第二箱体BX2的开口部。籍此在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外部形成围蔽空间。
机箱的结构设计
以下一些实施例将着重针对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中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机械结构、电气布局等进行说明。
实施例4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包括多个箱体,而其中一个箱体可以包括:箱体8和箱盖20,箱盖20与箱体8连接,并盖合于开口部;箱体8与箱盖20中的至少一个为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一体成型设计,相较于焊接结构的箱体,本实施例通过冲压直接成型,极大的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箱体8包括背板9和围绕于背板9外周并与背板9连接的侧壁10,在壁10远离背板9的端部合围而形成开口部。设置开口部可方便用户从箱体8中取出消防设备或对箱体8中的消防设备进行维护。侧壁10每相邻两个壁10之间的外连接面形成圆弧过渡面。相邻两个边壁之间形成的外连接面中至少有两个外连接面为圆弧过渡面,本实施例中箱体8的四个外连接面均为圆弧过渡面,当然也可只有箱体8上部的两个外连接面为圆弧过渡面,将外连接面设置为圆弧过渡面可避免箱体8的边角和/或箱盖20的边角对人体造成损伤。
应当理解,在标题“机箱的结构设计”以下的一些实施例,更侧重于箱体和/或箱盖的防水性、卷边结构等进行说明,因此为简要起见,有些实施例中,省略了箱盖上的控制面板等组件,对应的附图中也并未示出这些组件。但这些组件依然被包括在这些实施例中。
实施例5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箱体8和箱盖20均呈长方体,箱体8和箱盖20构成一个基本闭合的空间对内部的消防设备进行保护。箱体8的形状和尺寸与箱盖20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形状和尺寸,在此不再进行限定。相邻两个壁10连接处形成有垂直于背板9的箱体棱角,箱体8的四个箱体棱角中至少一个箱体棱角为圆角,亦即:圆形棱角/圆角形棱角。需要说明的是背板9为长方体箱体的一个面,四个箱体棱角为该长方体箱体的垂直于背板的四条边。箱盖20的边沿形成有与四个箱体棱角对应的四个箱盖棱角,本实施例中四个箱体棱角均为圆角,四个箱盖棱角均为圆角。当然,也可将箱体8上部的两个箱体棱角设置为圆角,将箱盖20上部的两个箱盖棱角也设置为圆角。
开口部与箱盖20配合的边沿形成有卷边防护结构,卷边防护结构用于防止开口部的边沿对人体造成损伤,具体地,该卷边防护结构可以环绕整个开口部而形成,或者只形成于开口部的一部分上,例如开口部的左侧、右侧、上边。卷边防护结构在壁10的圆角形棱角处具有与该圆角相适配的弧度。另外,长方体的箱体上的圆角形棱角与该箱体之间的一体成型的设计、卷边防护结构在圆角处的弧度,也均为与整个箱体一体成型的设计,这种结构提升了该产品的可制造性。
如图12和13所示,本实施例中卷边防护结构为外卷边结构,外卷结构环开口部形成一周向的导流沟槽。外卷边结构包括:由边沿向箱体8内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延边11、由第一延边11向远离背板9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边13以及由第二延边13向箱体8外侧弯折的第三延边12,第三延边12的延伸高度小于第一延边11的延伸高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延边11除了对箱体8与第二延边13起连接作用外,还对箱盖20起限位作用,防止箱盖20进入箱体8内,进而,例如,因卡住而难以开启,或者损坏箱体8内的消防设备等。在箱盖2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当箱盖20盖合于开口部时,箱盖20的边沿覆盖于第二延边13的外侧,并与第一延边11相抵靠,第二延边13与箱盖20的边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第三延边12的延伸高度小于第二延边13与箱盖20的边沿之间间隙。
本实施例中由于人体与箱体8接触时主要是与第三延边12进行接触,第三延边12的宽度越宽,与人体的接触面越大,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越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箱体,本实施例的卷边防护结构避免了人体被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箱体刮伤或割伤,有效提高应急电源箱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时第一延边11、第二延边13、第三延边12一体成型于箱体8,第一延边11、第二延边13、第三延边12构成一个槽型结构。槽型结构可容纳部分通过箱体8与箱盖20之间的缝隙进入的灰尘和滴水,起到保护消防设备的功能,由于第一延边11、第二延边13、第三延边12一体成型的槽型结构没有焊接缝隙,槽型结构中的水无法进入箱体8内,水只能通过箱体8两侧的槽型结构向下流动并排出,避免箱体8内部的电子器件发生短路,同时由于槽型结构具有与圆弧过渡面相适配的弧度,水在槽型结构流动时可以很顺畅的流出。进一步地,第一延边11与壁10的连接处、第一延边11与第二延边13的连接处、第二延边13与第三延边12的连接处均进行圆角处理,即提高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延边11与壁10垂直,第二连接部13与壁10平行,第三延边12与壁10垂直,且与第一延边11平行。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箱体(或也可称为:机箱)的密封性,箱盖20靠近背板9一侧的边沿设置有一圈与卷边防护结构密封配合的密封胶。密封胶优选聚安脂发泡胶。当箱盖20盖合时,第三延边12压住密封胶,使得密封胶发生变形,将箱盖20与箱体8之间的间隙封堵,从而进一步提高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箱盖20嵌入有控制面板,箱体8内设置有电气设备/电子设备,控制面板与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有线/无线地)电连接。由于本发明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具有很好的密封性或防水性,保持了箱体内的低湿度环境,因此,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可对机箱内的电子器件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得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内适合安装电子器件、电源等电气设备/电子设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其与实施例5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对不同部分进行介绍。
如图14、15、16及17所示,本实施例中卷边防护结构为内卷边结构,内卷边结构包括:由边沿向箱体8内侧弯折形成的第一延边11、由第一延边11向靠近箱体8主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边13以及由第二延边13向箱体8内侧弯折的第三延边12。当箱盖20盖合于开口部时,第二延边13覆盖于箱盖20的边沿的外侧,箱盖20的边沿与第三延边12相抵靠。第二延边13的宽度与箱盖20的边沿的宽度相同,确保箱盖20盖合于箱体8的开口部时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具有更好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中对箱盖20起限位作用的为第三延边12,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为第一延边11,由于第一延边11为平面,因此可有效避免人体被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箱体的边角刮伤或割伤,有效提高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第三延边12远离第二延边13的一侧边形成有折边机构或卷边机构,折边机构包括:向靠近箱体8主体的方向延伸到接近第一延边11弯折位置处的第一延伸部14和从第一延伸部14向箱体8内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5以及从第二延伸部15向由第二延边弯折的第二延伸部15。由于卷边结构与折边结构相同,两者区别仅在于卷边结构的延伸边为弧形,因此本实施例中仅以折边结构为例进行介绍。
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为了加强第二延边13的结构强度,第二延边13向箱体8的外侧形成至少一个条形凸起16,凸起16相对于第二延边13的高度小于第一延边11相对第二延边的高度。
进一步地,箱体8与箱盖20通过连接件铰接连接,方便箱盖20的打开和关闭,连接件为合页或铰链,当然连接件的类型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装置。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外卷边结构一体成型于箱体8,外卷边结构在圆弧过渡面处具有与该圆弧过渡面相适配的弧度。由于外卷边结构具有与圆弧过渡面相适配的弧度,水在外卷边结构(例如该卷边结构中的沟槽)中流动时可以通过圆弧过渡部,沿箱体两侧顺畅地流出,而且由于包括圆弧过渡部在内的外卷边结构均是一体成型于箱体8,因此在沿外卷边结构流动过程中,尤其经过圆弧过渡部时,水液也均不会渗入箱体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箱体的密封性、或者导流/排水性。
本发明的箱体8上的槽型结构为一体成型,没有焊口。另外,一体拉伸的箱体8,四面绷紧,强度更高,稳定性好,可制造性好,受操作员工艺影响小。
最后进一步说明的是:针对这种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我们将其箱体和/或箱盖进行一体成型设计,相比将金属板切割或者机床冲压后,通过折弯形成箱子形状,最后在各个连接位点焊固定后形成,不但简化了工序,还具有产品成型时间短、尺寸稳定,报废率低等优点。而我们进一步优化的卷边防护结构,避免了锋利的金属板容易危害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了安全隐患。进一步的,尤为更重要的一点,当我们采用进一步优化的卷边防护结构时,还可以更好实现内部器件的密封效果,可以防止外部的飞虫进入或水液渗入等,造成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内部电子设备及其元器件的短路或失火,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为了清楚和简要描述起见,在上述的多个实施例、多个标题下的内容,分别从1)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应急电源箱、2)箱盖/箱体的结构、3)箱体内的电路板、电池组等电气布局,4)箱式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制造工序等等,几个方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防应急集中电源/应急电源箱进行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多个方面的实施方式,均可以互相结合以形成更加多样化的变形例,相应地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申请的精神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申请所主张的范围,本申请的权利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例如实施例中任一个或多个所公开的箱体的卷边结构等均可适用并结合于其他实施例中公开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再例如,实施例1-7中任一个机械/电气要素均可与“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结构”标题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等等,其技术效果也可互相佐证、参考,不再赘述。这几个标题/实施例所代表的应急电源箱/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结构的对应的方面的结构,可以任意组合以形成更复杂、更多样化的实施例,为简要起见,本申请不再对这几个方面的结合的可能性和具体的结合结构进行穷举式的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由组合以得到这些依然属于本申请的公开范围内的多种变形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中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提供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用于容置电池组和电气装置;
步骤S-15:将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上下叠置;
步骤S-2:在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之间构造过线通道;
步骤S-11:将所述电池组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中,
步骤S-12:将所述电气装置安装入所述第二箱体中;
步骤S-14:在所述第二箱体的底壁开设第一过线孔;
其中,所述电气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板、电气线路;所述电气线路还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第三电源线;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适配板和配电电路板;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源适配板的输入端和所述配电电路板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步骤S-8:将所述第三电源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连接于所述配电电路板的输出端;
步骤S-9-1: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穿过所述过线通道,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充电输入端与所述电源适配板的输出端之间;
步骤S-9-2:将所述第二电源线穿过所述过线通道,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与所述配电电路板的输入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步骤S-1-1:
拉伸/冲压第一单一金属板体以形成所述第一箱体,
拉伸/冲压第二单一金属板体以形成所述第二箱体;
其中,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相互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
将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其箱壁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通道为第二过线孔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步骤S-2-1: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箱壁上对应地开设第二过线孔;
步骤S-2-2:将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箱壁贴靠,以使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上的第二过线孔相互对接/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呈长方体,分别包括背板、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
所述顶壁、底壁和两个边壁沿所述背板外周与所述背板连接,并在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上围合形成开口部;所述第二过线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及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上,以及,
所述步骤S-2-2进一步包括步骤S-2-2-A:将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贴靠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2-A进一步包括:a)将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和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局部地相对凸起以互相贴靠,或者,b)将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或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局部地向对方凸起;
其中,所述凸起为平面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步骤S-6:在所述第一箱体中,以一支承板遮盖所述第二过线孔;
所述步骤S-6进一步包括:
冲压所述支承板以在其两端之间形成平面隆起;
将所述支承板以其两端贴附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内侧,以使所述平面隆起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平行间隔,遮掩所述第二过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以一紧固件贯穿并紧固所述支承板的两端、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电气设备为箱式电源设备,所述电气装置为电源组件,包括开关电源、电路板、电气线路;
所述电气线路还包括第四电源线;
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电池组安装于所述支承板/所述平面隆起上,或者,
步骤S-7:将所述第四电源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连接于所述电气装置与外部电源之间;或者,
步骤S-9: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连接于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电气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电池组为易爆电池,该易爆电池为铅酸电池;
所述电池组可为所述电气装置或其连接的应急灯具供电,和/或,
所述电气装置可为所述电池组充电。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在所述第一箱体内遮掩所述过线通道; 以及,
所述步骤S-9还包括:
将所述电气线路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并绕过所述支承板,连接于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电气装置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线孔包括一个或多个敲落孔;以及,
所述步骤S-8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三电源线穿过所述敲落孔,向上连接于所述配电电路板的输出端与外部的应急灯具之间;
S-119. 将所述开关电源,通过所述电源适配板并经由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组;
所述步骤S-7)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四电源线穿过所述敲落孔连接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之间;
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S-5:提供分别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部适配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并将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盖合于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部;
在所述第二盖体上嵌入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控制面板,以对所述箱式电气设备之外显示所述电路板及其所连接的灯具的状态,和/或,所述电池组的充电状态;
所述箱式电源设备为消防应急集中电源;以及,所述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为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制造方法。
CN202210014486.9A 2021-09-13 2022-01-05 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346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5423 2021-09-13
CN2021110654238 2021-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6612A CN114346612A (zh) 2022-04-15
CN114346612B true CN114346612B (zh) 2023-12-19

Family

ID=81106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4486.9A Active CN114346612B (zh) 2021-09-13 2022-01-05 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661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73633A2 (de) * 2009-07-07 2011-01-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zum Verbinden zweier Elektroschränke und Elektroschrank zur Aufnahme von Elektroinstallationsgeräten
CN203984041U (zh) * 2014-06-30 2014-12-0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控制逆变一体机和光伏户用系统
CN205004988U (zh) * 2015-10-17 2016-01-27 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分体式便携离网电源
CN105970201A (zh) * 2016-06-01 2016-09-28 常熟市强盛冲压件有限公司 金属电器盒的生产工艺
JP2017060287A (ja) * 2015-09-16 2017-03-23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
CN206650113U (zh) * 2017-03-31 2017-1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WO2017206958A1 (zh) * 2016-06-03 2017-12-0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载控制箱
CN208046005U (zh) * 2018-01-15 2018-11-02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led应急备用电源箱
CN109861091A (zh) * 2019-02-18 2019-06-07 合肥智鼎电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施工式组合配电柜
CN110051146A (zh) * 2019-04-24 2019-07-26 江西远大保险设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备用电源技术的枪弹柜及其制作方法
CN210985340U (zh) * 2019-12-30 2020-07-10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电源箱
CN212366544U (zh) * 2020-06-04 2021-01-15 深圳市合广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机箱
CN112928634A (zh) * 2021-03-19 2021-06-08 江苏明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走线与维护的电气组合柜及其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09389A (ja) * 2017-06-28 2019-01-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及び分電盤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73633A2 (de) * 2009-07-07 2011-01-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zum Verbinden zweier Elektroschränke und Elektroschrank zur Aufnahme von Elektroinstallationsgeräten
CN203984041U (zh) * 2014-06-30 2014-12-0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控制逆变一体机和光伏户用系统
JP2017060287A (ja) * 2015-09-16 2017-03-23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
CN205004988U (zh) * 2015-10-17 2016-01-27 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分体式便携离网电源
CN105970201A (zh) * 2016-06-01 2016-09-28 常熟市强盛冲压件有限公司 金属电器盒的生产工艺
WO2017206958A1 (zh) * 2016-06-03 2017-12-0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机载控制箱
CN206650113U (zh) * 2017-03-31 2017-1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046005U (zh) * 2018-01-15 2018-11-02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led应急备用电源箱
CN109861091A (zh) * 2019-02-18 2019-06-07 合肥智鼎电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施工式组合配电柜
CN110051146A (zh) * 2019-04-24 2019-07-26 江西远大保险设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备用电源技术的枪弹柜及其制作方法
CN210985340U (zh) * 2019-12-30 2020-07-10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电源箱
CN212366544U (zh) * 2020-06-04 2021-01-15 深圳市合广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机箱
CN112928634A (zh) * 2021-03-19 2021-06-08 江苏明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走线与维护的电气组合柜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6612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18041B1 (en) Battery unit and a portable battery-operated device including such a battery unit
CN204442152U (zh) 户外变频器
KR20150033551A (ko) 삽입형 bms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16700643U (zh) 一种应急电源箱及消防应急集中电源
WO2020228748A1 (zh) 电源柜
JP2013191493A (ja) 二次電池装置
CN114346612B (zh) 一种箱式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14448061A (zh) 便携式储能电源
CN216698547U (zh) 一种隔爆箱以及应急电源箱式设备
JP2009277394A (ja) 組電池ケース、これを用いた組電池および大電力貯蔵設備
CN114421333A (zh) 一种电气箱及箱式电气设备
JP2017169279A (ja) 柱上蓄電装置および柱上蓄電装置システム
US20220142011A1 (en) Power electronics module with improved space utilization and thermal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CN211822834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345163U (zh) 一种应急照明控制器
CN217741378U (zh) 一种应急电源箱及消防系统
CN209328990U (zh) 电池模块结构及电池模组
JP3172419U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用接続箱
CN219759830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18678501U (zh) 一种卧式高压充电机
CN218827558U (zh) 储能箱
CN219918156U (zh) 柜式转换开关装置
CN219226996U (zh) 一种应急照明配电箱元器件安装结构
CN220020989U (zh) 一种发电机组用接触器盒
CN216930495U (zh) 一种智能沐浴控制器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