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5984A -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5984A
CN114345984A CN202111663892.XA CN202111663892A CN114345984A CN 114345984 A CN114345984 A CN 114345984A CN 202111663892 A CN202111663892 A CN 202111663892A CN 114345984 A CN114345984 A CN 114345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side guide
inclination
outle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38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5984B (zh
Inventor
张树川
李自强
王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agang Group Co Ltd
Zhangjiagang Hongchang Steel Plate Co Ltd
Jiangsu Shagang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agang Group Co Ltd
Zhangjiagang Hongchang Steel Plate Co Ltd
Jiangsu Shagang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agang Group Co Ltd, Zhangjiagang Hongchang Steel Plate Co Ltd, Jiangsu Shagang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a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38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5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5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5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5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5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通过控制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之间相对平行,调整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倾斜量,实现各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进而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之间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相对平行,保证了卷取机核心部件的精度将对卷取设备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降低了卷取机堆钢的概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轧钢、卷板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卷取机入口侧导板是卷取关键设备之一,通过对中控制能确保带钢不旁弯,不跑偏,保证带钢能顺利进入设定的卷取机,此外能对带钢边部质量和卷形也能产生决定性影响。但前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入口侧导板经常出现倾斜,严重影响出钢节奏,甚至可能导致堆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针对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基于预设第一周期,执行以下方法,在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参照系下,分别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实现各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
步骤A:采集卷取机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操作侧导板在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进而得到操作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采集卷取机入口处传动侧导板载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传动侧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进而得到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
步骤B:基于操作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分别按照对应预设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别按照对应预设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的预设方案均为当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为正数时,卷取机出口处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卷取机入口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大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当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为负数时,卷取机出口处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大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卷取机入口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均为卷取机出口处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与卷取机入口处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之间差的平均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针对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基于预设第二周期,分别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实现各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后,在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处于相同的参照系下,采集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操作侧导板在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以及传动侧导板在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得到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并基于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按照设定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之间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相对平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均为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与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之间差的平均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照设定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设定方案为当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为正数时,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操作板导板向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传动侧导板向参照系中倾斜量大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针对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参照系,各参照系均以各导板对应初始竖直方向为原轴,初始竖直方向的一侧为正值,初始竖直方向的另一侧为负值;分别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执行以下步骤,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之间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相对平行;
步骤i:采集卷取机入口处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导板在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若两倾斜量数据均为正值,执行步骤i1;若两倾斜量数据均为负值,执行步骤i2;若两倾斜量均为0,执行步骤i3;若两倾斜量数据为一正一负,执行步骤i4;
步骤i1:执行步骤A至步骤B,针对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倾斜量数据,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
步骤i2:执行步骤A至步骤B,针对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倾斜量数据,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的绝对值;
步骤i3: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不动;
步骤i4:执行步骤A至步骤B,针对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倾斜量数据,若该倾斜量数据为正,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若该倾斜量数据为负,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的绝对值。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的装置,包括同步轴、以及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两个液压缸,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以相对平行的姿态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同步轴控制传动侧导板向操作侧导板方向移动,操作侧导板的两液压缸分别设置于卷取机的出口处与入口处,控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传动侧导板的两液压缸分别设置于卷取机的出口处与入口处,控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操作侧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其对应的两个液压缸内,检测操作侧在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传动侧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其对应的两个液压缸内,检测传动侧在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通过控制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之间相对平行,调整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倾斜量,实现各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进而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之间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相对平行,保证了卷取机核心部件的精度将对卷取设备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降低了卷取机堆钢的概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卷取机入口现场相关设备。
图2为实施例1分别控制各导板共面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1控制两导板相对平行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2控制两导板相对平行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通过修改TCS程序可以实现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控制模式。本发明结合1700热卷板卷取机为例,如图1所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便于理解本发明。1700热卷板卷取机在1700车间已使用超10年,国外使用年限不详,累计卷钢超1000万吨,为车间乃至沙钢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该2台卷取机仍在满负荷服役,保证卷取机核心部件的精度将对卷取设备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施例1: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针对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如图2所示,基于预设第一周期,执行以下方法,在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参照系下,分别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实现各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
步骤A:采集卷取机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操作侧导板在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进而得到操作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采集卷取机入口处传动侧导板载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传动侧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进而得到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所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均为卷取机出口处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与卷取机入口处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之间差的平均值。
步骤B:基于操作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分别按照对应预设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分别按照对应预设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的预设方案均为当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为正数时,卷取机出口处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卷取机入口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大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当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为负数时,卷取机出口处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大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卷取机入口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
针对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如图3所示,基于预设第二周期,分别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实现各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后,在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处于相同的参照系下,采集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操作侧导板在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以及传动侧导板在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得到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并基于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按照设定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之间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相对平行。所述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均为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与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之间差的平均值。
所述按照设定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设定方案为当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为正数时,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操作板导板向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传动侧导板向参照系中倾斜量大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的装置,包括同步轴、以及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两个液压缸,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以相对平行的姿态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同步轴控制传动侧导板向操作侧导板方向移动,操作侧导板的两液压缸分别设置于卷取机的出口处与入口处,控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传动侧导板的两液压缸分别设置于卷取机的出口处与入口处,控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操作侧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其对应的两个液压缸内,检测操作侧在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传动侧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其对应的两个液压缸内,检测传动侧在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
实施例2: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针对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基于预设第一周期,执行以下方法,在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参照系下,分别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实现各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
步骤A:采集卷取机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操作侧导板在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进而得到操作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采集卷取机入口处传动侧导板载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传动侧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进而得到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所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均为卷取机出口处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与卷取机入口处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之间差的平均值。
步骤B:基于操作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分别按照对应预设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分别按照对应预设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的预设方案均为当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为正数时,卷取机出口处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卷取机入口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大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当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为负数时,卷取机出口处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大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卷取机入口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
针对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参照系,各参照系均以各导板对应初始竖直方向为原轴,初始竖直方向的一侧为正值,初始竖直方向的另一侧为负值;分别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执行以下步骤,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之间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相对平行,如图4所示;
步骤i:采集卷取机入口处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导板在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若两倾斜量数据均为正值,执行步骤i1;若两倾斜量数据均为负值,执行步骤i2;若两倾斜量均为0,执行步骤i3;若两倾斜量数据为一正一负,执行步骤i4;
步骤i1:执行步骤A至步骤B,针对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倾斜量数据,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
步骤i2:执行步骤A至步骤B,针对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倾斜量数据,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的绝对值;
步骤i3: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不动;
步骤i4:执行步骤A至步骤B,针对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倾斜量数据,若该倾斜量数据为正,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若该倾斜量数据为负,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的绝对值。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的装置,包括同步轴、以及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两个液压缸,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以相对平行的姿态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同步轴控制传动侧导板向操作侧导板方向移动,操作侧导板的两液压缸分别设置于卷取机的出口处与入口处,控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传动侧导板的两液压缸分别设置于卷取机的出口处与入口处,控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操作侧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其对应的两个液压缸内,检测操作侧在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传动侧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其对应的两个液压缸内,检测传动侧在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
由于设备机构原因,传动侧导板通过同步轴控制侧导板平行移动,而操作侧一侧,却无法保证入口处与出口处的一致,以及长时间导致传动侧的不一致。但是在现场生产中,板坯的冲撞力以及其它外力因素,经常导致操作侧导板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正常使用。操作侧、传动侧的入口和出口侧各有一个位移传感器,而操作侧、传动侧的调整的倾斜量是取的这两个传感器的平均值,因此当调节倾斜量时,操作侧的位移是不变的,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卷取机侧导板正常使用。本设计未投用前,2021年1月卷取机因导板位置角度不正确导致卷取机堆钢4次,2月份堆钢2次,每次处理时间约30分钟。经过可自动调整卷取机入口侧磨板角度后未出现故障问题,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通过控制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之间相对平行,调整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倾斜量,实现各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进而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之间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相对平行,保证了卷取机核心部件的精度将对卷取设备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降低了卷取机堆钢的概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基于预设第一周期,执行以下方法,在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参照系下,分别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实现各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
步骤A:采集卷取机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操作侧导板在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进而得到操作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采集卷取机入口处传动侧导板载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传动侧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进而得到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
步骤B:基于操作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分别按照对应预设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按照对应预设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的预设方案均为当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为正数时,卷取机出口处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卷取机入口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大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当导板的实际倾斜量为负数时,卷取机出口处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大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卷取机入口处导板向其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的实际倾斜量均为卷取机出口处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与卷取机入口处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之间差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基于预设第二周期,执行步骤A至步骤B后,针对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处于相同的参照系下,采集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操作侧导板在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以及传动侧导板在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得到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并基于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按照设定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之间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相对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均为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与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之间差的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设定方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进行调整,设定方案为当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相对实际倾斜量为正数时,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操作板导板向参照系中倾斜量小的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卷取机入口处或出口处的传动侧导板向参照系中倾斜量大方向偏移实际倾斜量的绝对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参照系,各参照系均以各导板对应初始竖直方向为0,初始竖直方向的一侧为正值,初始竖直方向的另一侧为负值;分别针对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执行以下步骤,实现操作侧导板、传动侧导板之间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的相对平行;
步骤i:采集卷取机入口处导板相对于其参照系的倾斜量数据、以及卷取机出口处导板在其参照系下的倾斜量数据,若两倾斜量数据均为正值,执行步骤i1;若两倾斜量数据均为负值,执行步骤i2;若两倾斜量均为0,执行步骤i3;若两倾斜量数据为一正一负,执行步骤i4;
步骤i1:执行步骤A至步骤B,针对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倾斜量数据,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
步骤i2:执行步骤A至步骤B,针对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倾斜量数据,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的绝对值;
步骤i3: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不动;
步骤i4:执行步骤A至步骤B,针对导板在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分别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倾斜量数据,若该倾斜量数据为正,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若该倾斜量数据为负,同时调整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导板向原轴方向移动该倾斜量数据的绝对值。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轴、以及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分别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两个液压缸,操作侧导板与传动侧导板以相对平行的姿态贯穿卷取机入口处与出口处,同步轴控制传动侧导板向操作侧导板方向移动,操作侧导板的两液压缸分别设置于卷取机的出口处与入口处,控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传动侧导板的两液压缸分别设置于卷取机的出口处与入口处,控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操作侧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其对应的两个液压缸内,检测操作侧在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操作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传动侧对应的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其对应的两个液压缸内,检测传动侧在制卷取机出口处与入口处传动侧导板的倾斜量数据。
CN202111663892.X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345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3892.XA CN11434598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3892.XA CN11434598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5984A true CN114345984A (zh) 2022-04-15
CN114345984B CN114345984B (zh) 2024-05-14

Family

ID=81104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3892.XA Active CN114345984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598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6508A (ja) * 1985-03-07 1986-09-1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圧延装置
CN201267828Y (zh) * 2008-09-11 2009-07-0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大侧压机前侧导板在线测量板坯宽度的设备
CN102989839A (zh) * 2011-09-16 2013-03-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连轧卷取机平行侧导板控制方法
CN104525575A (zh) * 2014-12-12 2015-04-22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卷取机侧导纠偏控制方法
CN106216434A (zh) * 2016-08-16 2016-12-14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取机卷钢过程侧导控制方法
CN106269994A (zh) * 2015-05-27 2017-01-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卷取侧导板控制方法
CN109127733A (zh) * 2017-06-28 2019-01-04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卷取机侧导板纠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6508A (ja) * 1985-03-07 1986-09-1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圧延装置
CN201267828Y (zh) * 2008-09-11 2009-07-0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大侧压机前侧导板在线测量板坯宽度的设备
CN102989839A (zh) * 2011-09-16 2013-03-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连轧卷取机平行侧导板控制方法
CN104525575A (zh) * 2014-12-12 2015-04-22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卷取机侧导纠偏控制方法
CN106269994A (zh) * 2015-05-27 2017-01-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卷取侧导板控制方法
CN106216434A (zh) * 2016-08-16 2016-12-14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取机卷钢过程侧导控制方法
CN109127733A (zh) * 2017-06-28 2019-01-04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卷取机侧导板纠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耿怡涛等: "热轧卷板错层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安徽冶金, no. 04, 15 December 2008 (2008-12-15), pages 52 - 5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5984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6140B (zh) 一种可逆道次轧制时的中间坯纠偏方法
CN101664773A (zh) 防止带钢在拉矫机断带的控制方法
CN114345984A (zh) 一种可自动调整卷取机侧导板倾斜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46926A (zh) 一种平整机弯辊力的控制方法
CN209618575U (zh) 一种用于光伏焊带换卷的收线装置
CN102764766B (zh) 既有轧制线增设轧机的改造方法
CN112139257B (zh) 一种轧机绝对设备位置零调的校对方法
CN113275392B (zh) 一种中厚板轧机侧导板开口度全自动标定方法
CN2855565Y (zh) 一种带钢板型缺陷修复装置
CN106694566B (zh) 立辊轧机卡钢的轧边控制方法
CN112139256A (zh) 一种基于轧机压力零调的相对位置变化零位确定方法
CN107520255B (zh) 一种自学习式轧机入口厚度优化方法
CN109668499A (zh) 一种线盘盘距变形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8692693B (zh) 一种钳式在线辊缝仪的弧度测量结构
JP2019130592A (ja) ローラレベラによる鋼板の矯正方法
CN113399475B (zh) 轧机轧制压力测量方法
CN114985473A (zh) 一种热轧多辊型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108537B (zh) 一种快速标定矫直机零位的方法
CN108435824A (zh) 一种卷取机侧导板的压力控制方法
CN117206340A (zh) 一种卷取炉穿带控制方法
CN218656206U (zh) 一种自动校正电机弯曲轴芯的装置
CN216827995U (zh) 一种粗精矫正一体机
CN220304209U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入炉辊道装置
CN219378439U (zh) 一种水平可调的垂直滑动轴承组件
KR100223150B1 (ko) 열간압연판 휨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