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5976A - 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5976A
CN114345976A CN202111653815.6A CN202111653815A CN114345976A CN 114345976 A CN114345976 A CN 114345976A CN 202111653815 A CN202111653815 A CN 202111653815A CN 114345976 A CN114345976 A CN 114345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temperature
nickel
core wire
wire s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38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5976B (zh
Inventor
李易凌
叶琴
朱玉祥
廖磊华
郑坤坤
王鑫
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Yuanshi Nove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Yuanshi Nove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Yuanshi Nove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Yuanshi Nove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38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5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5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5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5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5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芯线采用钨‑铼‑X合金,通过调整成分、拉拔温度及镀层工艺,使强度、镀层厚度及颗粒密度达到最优组合,切割良率最高可提升至98.5%、断线率可降至0.56%,同时具备生产效率高、制造过程稳定、可规模化量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线锯切割技术因具有高效率、低损耗等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内外圆及砂浆切割技术,成为半导体硅片、蓝宝石等硬脆材料的主流切割工艺。切割线锯朝着高强度、高切割力、细线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高碳钢丝存在加工极限低、韧塑性差、导热性差等问题,导致成品线锯性能较差,且生产高碳钢丝所用的原材料盘条的生产技术已被垄断,目前无法低成本的生产。
钨具有高弹性模量、高导电性等优点,加工极限高,具备高强度及较好的韧塑性,电镀过程中镀层沉积快,颗粒分布均匀,切割力相比于碳钢有较大提升。与传统高碳钢丝相比,钨合金丝具备优良的导热性能,有利于降低断线风险。
但小线径的金刚石线锯的生产工艺中,目前的制作工艺仍不成熟,没有较好的生产工艺流程,所以目前的重点研发方向在于:解决现有芯线细线化程度低、韧性差、切割力差、断线率高、产品质量差、加工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热导率与导电率的线锯其该种线锯的制备工艺。
一种新型金刚石线锯,包括芯线和镶嵌有硬质颗粒的金属层,芯线成分中含铼3wt%,含钴或镍或钼0.5~1wt%,其余为钨;所述芯线采用中温+低温拉拔技术拉拔至50μm以下;所述金属层由纯铜层和纯镍层组成,总厚度为1~ 2.5μm,其中底层为纯铜层,厚度为0.1~0.3μm,其余为表层纯镍层;所述金属层中镶嵌的硬质颗粒密度为100~140颗/mm。
芯线热导率高于120W/(m·K),线锯成品热导率高于80W/(m·K);
该种金刚石线锯的制备工艺中,主要包括金属元素及含量控制、拉拔工艺控制、颗粒密度控制、以及镀层工艺控制;
S1、金属元素及含量控制:
芯线的原料配比中;铼的含量为3wt%;钴、镍、钼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的含量为0.5~1wt%,其余为钨;
S2、拉拔工艺控制:
通过若干次粗拉拔以及若干次细拉拔控制芯线的线径以及均匀性;
S3、颗粒密度控制:
通过固结颗粒,使金属层中镶嵌的硬质颗粒的密度为100~140颗/mm,其中金属层位于芯线的表层;
S4、镀层工艺控制:在芯线的表层依次进行电镀铜、预镀镍层以及加厚镀镍的工艺流程,其中固结颗粒位于预镀镍层和加厚镀镍两步之间。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母线制备:按照芯线成分配比,将原料进行混合,混粉时间为25-35min,混粉后的平均粒径为4.5-6.5μm,完成混粉后装入钢制模具中进行热挤压成型,制备得到合金棒材;
(2)热挤压:对合金棒材进行热挤压,挤压时料温为1000-1100℃,模具温度为400℃,挤压后的棒料直径为合金棒材直径的1/5-1/3;
(3)旋锻加工:旋锻温度为1570±30℃,旋锻道次为10-15次,每道次的压缩量为0.5-2mm,总变形量为93%-94%,旋锻后的直径为旋锻前直径的 1/5-1/3;
(4)第一次粗拉拔:将直径拉拔至第一次粗拉拔前直径的1/3-1/2,拉拔温度为700℃,拉拔道次为8-12次;
(5)第二次粗拉拔:将直径拉拔至第二次粗拉拔前直径的1/3-1/2,拉拔温度为650℃,拉拔道次为8-12次;
(6)第三次粗拉拔:将直径拉拔至第三次粗拉拔前直径的1/2-2/3,拉拔温度为600℃,拉拔道次为8-12次;第三次粗拉拔后,芯线直径小于0.6mm;
(7)第一次细拉拔:拉拔道次为3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0%,温度为400℃;
(8)第二次细拉拔:拉拔道次为15-3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0%,温度为 300℃;
(9)酸洗;
(10)碱洗;
(11)电镀铜;将经酸洗与碱洗的芯线,放置于镀液中,并在表层形成0.1-0.3μm厚度的铜层;
(12)预镀镍层;在铜层的表面进行镀镍;
(13)固结颗粒;在镍层以及铜层中,嵌入硬质颗粒,硬质颗粒的密度为 100-140颗/mm;
(14)加厚镀镍;固结颗粒之后,在预镀的镍层表面进行第二次镀镍;
(15)水洗;
(16)烘干,烘干后的芯线热导率高于120W/(m·K),线锯成品热导率高于80W/(m·K)。
进一步的,芯线的原料中,含铼3wt%,含钴或镍或钼0.5~1wt%,其余为钨。
进一步的,硬质颗粒为金刚石颗粒,平均粒径为4μm。
进一步的,步骤(1)中,其中热等静压成型的温度为1100-1300℃。
进一步的,电镀铜中具体的参数为:180~220g/L硫酸铜,50~70g/L硫酸,温度为50℃,电流密度为8~10A/dm2,处理时间为2~5s,镀层厚度为 0.1~0.3μm。
进一步的,固结颗粒中的具体参数为:500~550g/L氨基磺酸镍,15~18g/L 氯化镍,40~42g/L硼酸,温度为50℃,PH值为3.5~4,电流密度为10~15A/dm2,处理时间为30~45s,颗粒密度为100~140颗/mm。
进一步的,加厚镀镍的参数为:650~700g/L氨基磺酸镍,15~18g/L氯化镍,40~42g/L硼酸,温度为50℃,PH值为3.5~4,电流密度为12~15A/dm2,处理时间为50~65s。
进一步的,水洗的具体参数为:PH值为6.5~6.8纯水,温度为50℃,处理时间15s。
进一步的:
第一次粗拉拔由5mm拉至2mm,温度为700℃,共1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 18%;
第二次粗拉拔由2mm拉至0.8mm,温度为650℃,共1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5%,
第三次粗拉拔由0.8mm拉至0.55mm,温度为600℃,共1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2%。
进一步的:
第一次细拉拔由0.55mm拉至0.12mm,共3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0%,温度为400℃;
第二次细拉拔由0.12mm拉至低于0.05mm,共15~3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 10%,温度为300℃。
有益效果:
在小线径或是极细型金刚石线锯的生产制造工艺中,颗粒密度、镀层厚度、芯线热导率及拉拔工艺都能影响线锯热导率;拉拔温度将影响成品线锯破断力,过高将导致切割断线率高,过低将导致拉拔断线率高;为兼顾线锯热导率、破断力及芯线拉拔断线率,本工艺采用细化颗粒密度,分段进行镀层、多次拉拔以提升芯线的均匀性及韧性等等方式。
具体的来说,通过颗粒密度,X元素的选择及含量,拉拔温度,镀层厚度这4个变量组成最优选择,使热导率和导电率达到要求,继而使成品的性能达到所需要求。
与现有的金刚石线锯的生产制造流程相比,本工艺具有以下的优势:
1、芯线弹性模量高,可细化程度高;
2、芯线具备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3、芯线生产技术非国外垄断,可实现大规模量产;
4、芯线电阻率较低,电镀效率高、镀层质量好;
5、线锯成品热导率高,可降低因局部散热不良导致的断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为:700℃:5mm-2mm,18%道次变形量;650℃:2mm-0.8mm, 15%道次变形量;600℃:0.8mm-0.55mm,12%道次变形量;400℃:0.55mm-0.12mm, 10%道次变形量;300℃:0.12mm-0.025mm,10%道次变形量;芯线强度为5600MPa,拉拔断线率为2.8%,热导率为147W/(m·K);
所述芯线经表面处理-电镀铜-预镀镍层-固结颗粒-加厚镀镍-水洗烘干 -600m/min开刃后制成线锯,颗粒为金刚石颗粒,平均粒径4μm;电镀铜时间为5s,电流密度为10A/dm2;预镀时间为30s,电流密度为10A/dm2;固结颗粒时间40s,电流密度为15A/dm2;加厚镀时间60s,电流密度为15A/dm2;镀层总厚度为2.2μm,其中铜层厚度0.2mm,镍层厚度2.0μm,颗粒密度为140 颗/mm,线锯成品热导率为98W/(m·K)。
实施例2: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2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热导率为122 W/(m·K);
所述芯线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工艺制成线锯,镀层厚度及颗粒密度均与实施例1一致,实测实施例2线锯成品热导率为85W/(m·K)。
实施例3: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5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热导率为105 W/(m·K);
所述芯线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工艺制成线锯,镀层厚度及颗粒密度均与实施例1一致,实测实施例4线锯成品热导率为72W/(m·K)。
实施例4: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05Ni;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热导率为155 W/(m·K);
所述芯线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工艺制成线锯,镀层厚度及颗粒密度均与实施例1一致,实测实施例4线锯成品热导率为112W/(m·K)。
实施例5: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C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热导率为129 W/(m·K)。
所述芯线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工艺制成线锯,镀层厚度及颗粒密度均与实施例1一致,实测实施例5线锯成品热导率为87W/(m·K)。
将实施例1、2、3、4、5分别切割M6尺寸硅片,切割张力4.2N,刀数不低于120刀,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例1、2、3、4、5对比
Figure BDA0003445365050000071
实施例2增加了Mo含量,线锯热导率低,切割断线率高、切割损耗大,A 品率低;实施例3增加了Re含量,线锯热导率较低,切割断线率及线耗较高, A品率较低;实施例4用Ni替换Mo并降低了含量,线锯热导率高,断线率、A 品率及线耗与实施例1相近;实施例5以Co替换Mo,提升了线锯热导率,其切割性能及产品A率与实施例1、4接近;综合考虑切割性能及产品良品率,实施例1、4、5芯线成分较为合理。
实施例6: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为:900℃:5mm-2mm,18%道次变形量;850℃:2mm-0.8mm, 15%道次变形量;800℃:0.8mm-0.55mm,12%道次变形量;450℃:0.55mm-0.12mm, 10%道次变形量;400℃:0.12mm-0.025mm,10%道次变形量;芯线强度为5200MPa,拉拔断线率为1.5%。
所述芯线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工艺制成线锯,镀层厚度及颗粒密度均与实施例1一致。
实施例7: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为:650℃:5mm-2mm,18%道次变形量;600℃:2mm-0.8mm, 15%道次变形量;500℃:0.8mm-0.55mm,12%道次变形量;300℃:0.55mm-0.12mm, 10%道次变形量;250℃:0.12mm-0.025mm,10%道次变形量;芯线强度为5800MPa,拉拔断线率为6.5%。
所述芯线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工艺制成线锯,镀层厚度及颗粒密度均与实施例1一致。
将实施例6、7分别切割M6尺寸硅片,切割张力4.2N,刀数不低于120 刀,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例1、2、3对比
Figure BDA0003445365050000081
实施例6采用了较高的拉拔温度,芯线强度低,切割断线率及线耗较高, A品率低于实施例1;实施例7采用了较低的拉拔温度,芯线加工硬化程度高,强度高,但韧塑性差、热导率低导致拉拔断线率、切割断线率较高,线耗较高,A品率最差;综合考虑性能及成本,实施例1中所述拉拔温度为最优选择。
实施例8: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
将实施例1中所述线锯制造工艺做以下调整:取消电镀铜工艺,其余工艺相同,将本实施例所述芯线采用上述工艺制成线锯,镀层总厚度为1.8μm,全部为镍层,线锯热导率为109W/(m·K)。
实施例9: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
将实施例1中所述线锯制造工艺做以下调整:电镀铜时间降低为2s,其余参数相同,将本实施例所述芯线采用上述工艺制成线锯,镀层总厚度为2.0μm,其中铜层厚度0.1μm,镍层厚度1.9μm,线锯热导率为103W/(m·K)。
实施例10: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
将实施例1中所述线锯制造工艺做以下调整:电镀铜时间增加至10s,其余参数相同,将本实施例所述芯线采用上述工艺制成线锯,镀层总厚度为2.5 μm,其中铜层厚度0.5μm,镍层厚度2.0μm,线锯热导率为83W/(m·K)。
实施例11: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
将实施例1中所述线锯制造工艺做以下调整:加厚镀增加至90s,其余参数相同,将本实施例所述芯线采用上述工艺制成线锯,镀层总厚度为2.8μm,其中铜层厚度0.3μm,镍层厚度2.5μm,线锯热导率为63W/(m·K)。
将实施例8、9、10、11分别切割M6尺寸硅片,切割张力4.2N,刀数不低于120刀,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例1、8、9、10、11对比
Figure BDA0003445365050000101
实施例8取消了镀铜层,芯线表面电阻高不易上镀,镍层厚度低,切割断线率、线耗高,A品率较低;实施例9将镀铜时长降低为2s,降低了镀层总厚度,断线率及线耗与实施例1较为接近;实施例10增加了电镀铜时间,镀层厚度增加,线锯热导率较低,因镀层厚度高导致切割里不足,线耗高及切割出的硅片厚薄不均(TTV率高),A品率低;实施例11增加了镀镍层厚度,线锯热导率低,TTV率高,A品率低且线耗高;综合考虑,实施例1及实施例9工艺较为合理。
实施例12: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
将实施例1中所述线锯制造工艺做以下调整:固结颗粒时间增加为60s,其余参数相同,将本实施例所述芯线采用上述工艺制成线锯,镀层厚度与实施例1一致,颗粒密度提升至160颗/mm,实测实施例12线锯热导率为79W/(m·K)。
实施例13: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
将实施例1中所述线锯制造工艺做以下调整:固结颗粒时间降低为30s,其余参数相同,将本实施例所述芯线采用上述工艺制成线锯,镀层厚度与实施例1一致,,颗粒密度降低至110颗/mm,线锯成品热导率为105W/(m·K)。
实施例14:
本应用实施例中芯线成分为W-3Re-1Mo;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最终直径为25μm,拉拔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芯线强度为5600MPa。
将实施例1中所述线锯制造工艺做以下调整:固结颗粒时间降低为20s,其余参数相同,将本实施例所述芯线采用上述工艺制成线锯,镀层厚度与实施例1一致,颗粒密度降低至80颗/mm,线锯成品热导率为112W/(m·K)。
将实施例12、13、14分别切割M6尺寸硅片,切割张力4.2N,刀数不低于 120刀,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例1、12、13、14对比
Figure BDA0003445365050000111
实施例12增加了颗粒密度,线锯热导率降低,TTV率、切割断线率及线耗较高,A品率低;实施例13降低了颗粒密度,热导率上升,切割断线率、线耗及TTV率与实施例1接近;实施例14将颗粒密度降低至80颗/mm,线锯导热率较高,但线耗最高;综合考虑成本及切割质量,实施例1与实施例13工艺较为合理;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中芯线采用含碳0.92%的高碳钢丝;芯线原始直径为550μm,拉拔至直径40μm后无法继续细化,强度为5100MPa,热导率为46W/(m·K);
将实施例1中所述线锯制造工艺做以下调整:镀铜时间增加为15s,加厚镀镍时间增加为120s,其余参数相同,将本实施例所述芯线采用上述工艺制成线锯,镀层总厚度为2.5μm,其中铜层厚度0.2μm,镍层厚度2.0μm,颗粒密度为140颗/mm,线锯成品热导率为22W/(m·K);
将实施例15切割M6尺寸硅片,切割张力4.2N,刀数110刀,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实例1、9、11切割性能对比
Figure BDA0003445365050000121
实施例1、4、5、9、13、15所采用的工艺参数均为本申请提出的新型制备工艺的范围内,性能及产品质量均符合要求;
实施例15高碳钢线锯导热性差、电镀时间长、成本高,细线化程度低、线径大,切割硅片偏薄严重,TTV率、断线率、线耗均高于本发明所涉及线锯,产品A品率最低;本发明所涉W-3Re-X线锯综合性能优良,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优异,符合高质量、高效率、低损耗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元素及含量控制、拉拔工艺控制、颗粒密度控制、以及镀层工艺控制;
S1、金属元素及含量控制:
芯线的原料配比中;铼的含量为3wt%;钴、镍、钼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的含量为0.5~1wt%,其余为钨;
S2、拉拔工艺控制:
通过若干次粗拉拔以及若干次细拉拔控制芯线的线径以及均匀性;
S3、颗粒密度控制:
通过固结颗粒,使金属层中镶嵌的硬质颗粒的密度为100~140颗/mm,其中金属层位于芯线的表层;
S4、镀层工艺控制:在芯线的表层依次进行电镀铜、预镀镍层以及加厚镀镍的工艺流程,其中固结颗粒位于预镀镍层和加厚镀镍两步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母线制备:按照芯线成分配比,将原料进行混合,混粉时间为25-35min,混粉后的平均粒径为4.5-6.5μm,完成混粉后装入钢制模具中进行热挤压成型,制备得到合金棒材;
(2)热挤压:对合金棒材进行热挤压,挤压时料温为1000-1100℃,模具温度为400℃,挤压后的棒料直径为合金棒材直径的1/5-1/3;
(3)旋锻加工:旋锻温度为1570±30℃,旋锻道次为10-15次,每道次的压缩量为0.5-2mm,总变形量为93%-94%,旋锻后的直径为旋锻前直径的1/5-1/3;
(4)第一次粗拉拔:将直径拉拔至第一次粗拉拔前直径的1/3-1/2,拉拔温度为700℃,拉拔道次为8-12次;
(5)第二次粗拉拔:将直径拉拔至第二次粗拉拔前直径的1/3-1/2,拉拔温度为650℃,拉拔道次为8-12次;
(6)第三次粗拉拔:将直径拉拔至第三次粗拉拔前直径的1/2-2/3,拉拔温度为600℃,拉拔道次为8-12次;第三次粗拉拔后,芯线直径小于0.6mm;
(7)第一次细拉拔:拉拔道次为3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0%,温度为400℃;
(8)第二次细拉拔:拉拔道次为15-3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0%,温度为300℃;
(9)酸洗;
(10)碱洗;
(11)电镀铜;将经酸洗与碱洗的芯线,放置于镀液中,并在表层形成0.1-0.3μm厚度的铜层;
(12)预镀镍层;在铜层的表面进行镀镍;
(13)固结颗粒;在镍层以及铜层中,嵌入硬质颗粒,硬质颗粒的密度为100-140颗/mm;
(14)加厚镀镍;固结颗粒之后,在预镀的镍层表面进行第二次镀镍;
(15)水洗;
(16)烘干,烘干后的产品芯线热导率高于120W/(m·K),线锯成品热导率高于80W/(m·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硬质颗粒为金刚石颗粒,平均粒径为4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其中热等静压成型的温度为1100-1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电镀铜中具体的参数为:180~220g/L硫酸铜,50~70g/L硫酸,温度为50℃,电流密度为8~10A/dm2,处理时间为2~5s,镀层厚度为0.1~0.3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固结颗粒中的具体参数为:500~550g/L氨基磺酸镍,15~18g/L氯化镍,40~42g/L硼酸,温度为50℃,PH值为3.5~4,电流密度为10~15A/dm2,处理时间为30~45s,颗粒密度为100~140颗/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厚镀镍的参数为:650~700g/L氨基磺酸镍,15~18g/L氯化镍,40~42g/L硼酸,温度为50℃,PH值为3.5~4,电流密度为12~15A/dm2,处理时间为50~65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洗的具体参数为:PH值为6.5~6.8纯水,温度为50℃,处理时间15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第一次粗拉拔由5mm拉至2mm,温度为700℃,共1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8%;
第二次粗拉拔由2mm拉至0.8mm,温度为650℃,共1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5%,
第三次粗拉拔由0.8mm拉至0.55mm,温度为600℃,共1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第一次细拉拔由0.55mm拉至0.12mm,共3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0%,温度为400℃;
第二次细拉拔由0.12mm拉至低于0.05mm,共15~30道次,道次变形量为10%,温度为300℃。
CN202111653815.6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 Active CN114345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3815.6A CN114345976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3815.6A CN114345976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5976A true CN114345976A (zh) 2022-04-15
CN114345976B CN114345976B (zh) 2023-07-04

Family

ID=8110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3815.6A Active CN114345976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59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9700A (zh) * 2022-07-27 2022-10-25 镇江原轼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钨线及锯线
CN115976387A (zh) * 2023-02-10 2023-04-18 镇江原轼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强度的钨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2094A2 (de) * 1998-08-27 2000-03-01 Elektroschmelzwerk Kempten GmbH Sägedraht
JP2011098407A (ja) * 2009-11-05 2011-05-19 Nakamura Choko:Kk ワイヤソー及びワイヤソーの製造方法
CN102586663A (zh) * 2012-04-05 2012-07-18 重庆材料研究院 一种W3Re-W25Re热电偶材料及其制备热电偶的方法
CN109591210A (zh) * 2018-12-29 2019-04-09 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线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7199A (zh) * 2019-11-28 2020-04-03 常州超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钨丝的制造方法
CN111215856A (zh) * 2020-02-22 2020-06-02 杭州富阳裕红线材制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芯线镀铜再镀锌的电极丝及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2094A2 (de) * 1998-08-27 2000-03-01 Elektroschmelzwerk Kempten GmbH Sägedraht
JP2011098407A (ja) * 2009-11-05 2011-05-19 Nakamura Choko:Kk ワイヤソー及びワイヤソーの製造方法
CN102586663A (zh) * 2012-04-05 2012-07-18 重庆材料研究院 一种W3Re-W25Re热电偶材料及其制备热电偶的方法
CN109591210A (zh) * 2018-12-29 2019-04-09 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线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7199A (zh) * 2019-11-28 2020-04-03 常州超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钨丝的制造方法
CN111215856A (zh) * 2020-02-22 2020-06-02 杭州富阳裕红线材制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芯线镀铜再镀锌的电极丝及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曾昭崐,等: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对电镀金刚石线锯性能及生产的影响", 《PLATING AND FINISHING》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9700A (zh) * 2022-07-27 2022-10-25 镇江原轼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钨线及锯线
CN115976387A (zh) * 2023-02-10 2023-04-18 镇江原轼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强度的钨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6387B (zh) * 2023-02-10 2024-04-12 镇江原轼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强度的钨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5976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45976B (zh) 一种可提高线锯热导率与导电率的新型制备工艺
CN111349810B (zh) 一种石墨烯/铜复合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2459B (zh) 一种适合大尺寸半导体切割的金刚石线锯制备工艺
CN113500252B (zh) 一种降低细直径金刚线断丝率的方法
CN108220703A (zh) 一种石墨烯和稀土协同强化的铸造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8537B (zh) 一种粉末冶金制备预变形线金刚石线锯的方法
CN114381643B (zh) 一种高致密度钨合金丝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1049A (zh) 一种钨丝合金线和其制成的金刚石线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404197C (zh) 铜/钼/铜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652132A (zh) 铜合金材料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10695372B (zh) 一种稀土元素改善铜—石墨烯界面的制备方法
CN116536731A (zh) 一种含镍钴合金镀层的高耐磨低损耗金刚石线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3079B (zh) 一种高自锐性金属基金刚石切割片的制备方法
CN108913973A (zh) 一种钨镍铜合金箔片的制备方法
CN114480936B (zh) 高性能稀土合金钨切割线
CN102031464A (zh) 铜-钢纤维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6387B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的钨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8712B (zh) 一种铜银合金带材及其生产工艺
CN113275659A (zh) 一种超细高强度合金钨丝金刚石线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84344B (zh) 一种铜合金退火导电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3086A (zh) 一种氮化铝弥散强化铜复合材料的内氮化制备方法
CN115198140A (zh) 一种铜合金及其应用
CN110923763A (zh) 一种碳纤维基体电镀金刚石线锯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55002A (zh) 一种高导热耐腐蚀的金刚石拉丝模制备方法
CN117127237A (zh) 一种电镀金刚线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