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6172A - 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6172A
CN114336172A CN202011083389.2A CN202011083389A CN114336172A CN 114336172 A CN114336172 A CN 114336172A CN 202011083389 A CN202011083389 A CN 202011083389A CN 114336172 A CN114336172 A CN 114336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parts
linkage
wir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33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6172B (zh
Inventor
萧心端
潘亭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zlink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izlink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zlink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Bizlink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0833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6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6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6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6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6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为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包含一接头、一扣件、及一连动件。接头包含两位于侧面的抵靠部。扣件包含一连接于接头的连接部、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用以扣合板端底座的扣合部。第一端与第二端能以连接部为支点相对移动,当第二端接近接头时,第一端远离接头。连动件连接于第二端,且抵靠于两抵靠部。当连动件被拉动时,连动件以抵靠部为支点移动并朝向接头推抵扣件的第二端,借此使第一端与扣合部相互分离。借此,即便连接区域空间小也能顺利地解锁扣件与扣合部进而分离板端底座与线端连接组件。

Description

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线材的连接组件,尤指一种具有扣件的电子线材接头。
背景技术
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中必定包含有电路板与各项电子组件,其中电子组件会透过线材电连接电路板。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线材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足够稳固并且同时能便于组装与拆换,电路板上会设有板端底座,而线材的端部会设有线端连接组件。线端连接组件能分离地结合于板端底座,借此使线材与电路板稳固地相互电连接。
并且,为了避免线端连接组件因松动而任意地脱离板端底座,现有技术的板端底座具有一扣合部,且线端连接组件具有一扣件。当线端连接组件结合于板端底座时,扣件扣合于扣合部借此使线端连接组件与板端底座两者无法任意分离;而当使用者欲分离两者时,则以手指按压扣件的尾端使扣件翘起并与扣合部分离,借此便能分脱机端连接组件与板端底座。
然而,由于5G、AI、IOT等等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今的电子产品需要放入更多的零组件而导致其内部空间更加狭隘,造成板端底座与线端连接组件所在的区域过小,因此无法直接以手指伸入该区域按压并进行插拔,最终在成生产组装以及维修拆换时的不便性,进而导致成本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能借由操作件与连动件来使扣件翘起并与扣合部分离,借此即便板端底座与线端连接组件位于手指无法伸入的区域也能顺利地分离两者。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用以设于一线材的端部,且用以与一板端底座相结合,该板端底座包含有一扣合部,该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包含:
一接头,其用以设于该线材的端部,且用以与该板端底座相结合,该接头包含:
两第一侧面,其分别位于该接头的相对两侧;
一第二侧面,其连接于两该第一侧面;
两抵靠部,其分别位于两该第一侧面上;
一扣件,其设于该第二侧面上,且包含:
一连接部,其连接于该第二侧面;
一第一端,其能以该连接部为支点接近或远离该第二侧面,该第一端用以扣合该板端底座的该扣合部;
一第二端,其能以该连接部为支点接近或远离该第二侧面,当该第二端接近该第二侧面时,该第一端远离该第二侧面;
一连动件,其包含:
一第一部,其连接于该扣件的该第二端;
两第二部,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部的两端,且分别抵靠于该接头的两该抵靠部;
一第三部,其连接于两该第二部相对于该第一部的一端;
一操作件,其连接于该连动件的该第三部,当该操作件拉动该第三部时,该第三部拉动两该第二部,两该第二部以两该抵靠部为支点拉动该第一部,且使该第一部朝向该接头的该第二侧面推抵该第二端,借此使该第一端远离该第二侧面并与该扣合部相互分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扣件设于接头的第二侧面,且接头的两第一侧面上设有两抵靠部,并且连动件的第一部连接于扣件的第二端,而两第二部分别抵靠于两抵靠部。借此,当操作件拉动连动件的第三部时,第三部会拉动两第二部,此时两第二部以两抵靠部为支点拉动第一部,且使第一部朝向接头的第二侧面推抵扣件的第二端,并借此使扣件的第一端远离接头的第二侧面并与板端底座的扣合部相互分离。如此一来,本发明能借由操作件与连动件来使扣件翘起并与扣合部分离,因此即便是板端底座与线端连接组件位于手指无法伸入的区域中,也能透过操作件延伸至手指容易抓取的区域而顺利地分离板端底座与线端连接组件。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中,该连动件的该第一部为硬质,且该连动件的两该第二部及该第三部皆为软质。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中,该连动件的该第一部、两该第二部、及该第三部皆为硬质。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中,该操作件包含:一环绕部,其环绕该连动件的该第三部;该操作件借由该环绕部拉动该第三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中,该操作件包含:一本体部;一定位部,其两端设于该本体部上;该定位部用以与该本体部一并套设该线材,借此限制该本体部相对该线材移动。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中,该接头的两该抵靠部分别包含两穿孔;该连动件的两该第二部分别穿设于两该穿孔内,且分别抵靠于两该穿孔的周缘。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中,该接头的两该抵靠部分别包含两凹槽,且两该凹槽朝向彼此凹陷;该连动件的两该第二部分别设于两该凹槽内,且分别抵靠于两该凹槽的壁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中,该接头的两该抵靠部分别包含两凹槽,且两该凹槽朝向该第二侧面凹陷;该连动件的两该第二部分别设于两该凹槽内,且分别抵靠于两该凹槽的壁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中,该扣件进一步包含:一连动槽,其形成于该第二端上背向该接头的一侧面,且朝向该接头凹陷;该连动件的该第一部设于该连动槽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中,该扣件进一步包含:两缩口部,其分别形成于该连动槽的开口的相对两侧,且两该缩口部朝向彼此突伸。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与板端底座的结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与板端底座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组件。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用以设于一线材A的端部,且用以与一板端底座B相结合。其中,板端底座B包含有一扣合部B1。
请进一步参考图3、图4、及图7,在第一实施例中,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包含一接头10、一扣件20、一连动件30、及一操作件40。
接头10的一端用以设于线材A的端部,且另一端用以与板端底座B相结合。接头10包含两第一侧面11、一第二侧面12、及两抵靠部13。两第一侧面11分别位于接头10的相对两侧。第二侧面12连接于两第一侧面11之间。两抵靠部13分别位于两第一侧面11上。具体来说,接头10的纵向两端分别连接线材A及板端底座B,而两第一侧面11及第二侧面12则皆为接头10上相对于纵向两端的横向侧面。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接头10的两抵靠部13分别包含两穿孔,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则不以穿孔为限,例如也可以是凹槽或者凸柱。
扣件20设于第二侧面12上,且扣件20在第一实施例中包含一连接部21、一第一端22、一第二端23、一连动槽24、及两缩口部25。连接部21连接于接头10的第二侧面12。第一端22能以连接部21为支点接近或远离第二侧面12,并且第一端22用以扣合板端底座B的扣合部B1。第二端23能以连接部21为支点接近或远离第二侧面12。当第二端23接近第二侧面12时,第一端22远离第二侧面12。具体来说,连接部21在本第一施例中为一挠性体,固第一端22及第二端23能借由连接部21相对于第二侧面12移动,但连接部21则不以挠性体为限,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包含枢轴的枢接组件,借此也能达到相同功效。
连动槽24形成于第二端23上背向接头10的一侧面,且朝向接头10凹陷。两缩口部25分别形成于连动槽24的开口的相对两侧,且两缩口部25朝向彼此突伸。其中,连动槽24与缩口部25为与连动件30结合,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扣件20也可以没有连动槽24与缩口部25而以其他方式与连动件30结合。
连动件30包含一第一部31、两第二部32、及一第三部33。第一部31连接于扣件20的第二端23。具体来说,在第一实施例中连动件30的第一部31设于扣件20上位于第二端23的连动槽24内,而两缩口部25可以防止第一部31随意脱离连动槽24。此外,在扣件20没有连动槽24与缩口部25的实施例中,第一部31也可以是直接固设第二端23,或以其他方式连接第二端23,只要第一部31能够使第二端23朝向接头10的第二侧面12移动即可。两第二部32分别连接于第一部31的两端,且分别抵靠于接头10的两抵靠部13。具体来说,由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抵靠部13为穿孔,故连动件30的两第二部32分别穿设于两穿孔内,且分别抵靠于两穿孔的周缘。第三部33连接于两第二部32相对于第一部31的一端。
具体来说,在第一实施例中连动件30的第一部31为硬质,且连动件30的两第二部32及第三部33皆为软质。换言之,两第二部32与第三部33为一体成形的拉线,而拉线的两端连接硬质杆件形式的第一部31的两端。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则不以上述为限,例如连动件30的第一部31、两第二部32、及第三部33四者可以为一体成形的硬质构件,或者四者可以为一体成形的软质拉线。
操作件40连接于连动件30的第三部33。具体来说,在第一实施例中操作件40包含一本体部41、一环绕部42、及一定位部43。环绕部42形成于本体部41的一端,且环绕连动件30的第三部33,借此操作件40能借由环绕部42拉动第三部33。定位部43的两端分别设于本体部41的两侧上;定位部43用以与本体部41一并套设线材A,借此限制本体部41随意相对线材A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件40也可以没有环绕部42以及定位部43,换言之操作件40可以仅是一拉带,且其一端固设于连动件30的第三部33。
请进一步参考图7及图8,当使用者拉动操作件40且使操作件40拉动第三部33时,第三部33拉动两第二部32,两第二部32以两抵靠部13为支点拉动第一部31且使第一部31朝向接头10的第二侧面12推抵第二端23,借此使第一端22远离第二侧面12并与扣合部B1相互分离,如此一来便能使接头10与板端底座B相互分离。
此外,请参考图5,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别仅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接头10A的两抵靠部13A分别包含两凹槽,且两凹槽朝向接头10A面向扣件20A的一侧凹陷,也就是朝向接头10A的第二侧面凹陷,而连动件30A的两第二部32A分别设于两凹槽内,且分别抵靠于两凹槽的壁面。
此外,请参考图6,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别仅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接头10B的两抵靠部13B分别包含两凹槽,且两凹槽朝向彼此凹陷,而连动件30B的两第二部32B分别设于两凹槽内,且分别抵靠于两凹槽的壁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扣件20设于接头10的第二侧面12,且接头10的两第一侧面11上设有两抵靠部13,并且连动件30的第一部31连接于扣件20的第二端23,而两第二部32分别抵靠于两抵靠部13。借此,当操作件40拉动连动件30的第三部33时,第三部33会拉动两第二部32,此时两第二部32以两抵靠部13为支点拉动第一部31,且使第一部31朝向接头10的第二侧面12推抵扣件20的第二端23,并借此使扣件20的第一端22远离接头10的第二侧面12并与板端底座B的扣合部B1相互分离。如此一来,本发明能借由操作件40与连动件30来使扣件20翘起并与扣合部B1分离,因此即便是板端底座B与线端连接组件位于手指无法伸入的区域中,也能透过操作件40延伸至手指容易抓取的区域而顺利地分离板端底座B与线端连接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创作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用以设于一线材的端部,且用以与一板端底座相结合,该板端底座包含有一扣合部,该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包含:
一接头,其用以设于该线材的端部,且用以与该板端底座相结合,该接头包含:
两第一侧面,其分别位于该接头的相对两侧;
一第二侧面,其连接于两该第一侧面;
两抵靠部,其分别位于两该第一侧面上;
一扣件,其设于该第二侧面上,且该扣件包含:
一连接部,其连接于该第二侧面;
一第一端,其能以该连接部为支点接近或远离该第二侧面,该第一端用以扣合该板端底座的该扣合部;
一第二端,其能以该连接部为支点接近或远离该第二侧面,当该第二端接近该第二侧面时,该第一端远离该第二侧面;
一连动件,其包含:
一第一部,其连接于该扣件的该第二端;
两第二部,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部的两端,且分别抵靠于该接头的两该抵靠部;
一第三部,其连接于两该第二部相对于该第一部的一端;
一操作件,其连接于该连动件的该第三部,当该操作件拉动该第三部时,该第三部拉动两该第二部,两该第二部以两该抵靠部为支点拉动该第一部,且使该第一部朝向该接头的该第二侧面推抵该第二端,借此使该第一端远离该第二侧面并与该扣合部相互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的该第一部为硬质,且该连动件的两该第二部及该第三部皆为软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的该第一部、两该第二部、及该第三部皆为硬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操作件包含:
一环绕部,其环绕该连动件的该第三部;该操作件借由该环绕部拉动该第三部。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操作件包含:
一本体部;
一定位部,其两端设于该本体部上;该定位部用以与该本体部一并套设该线材,借此限制该本体部相对该线材移动。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接头的两该抵靠部分别包含两穿孔;
该连动件的两该第二部分别穿设于两该穿孔内,且分别抵靠于两该穿孔的周缘。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接头的两该抵靠部分别包含两凹槽,且两该凹槽朝向彼此凹陷;
该连动件的两该第二部分别设于两该凹槽内,且分别抵靠于两该凹槽的壁面。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接头的两该抵靠部分别包含两凹槽,且两该凹槽朝向该第二侧面凹陷;
该连动件的两该第二部分别设于两该凹槽内,且分别抵靠于两该凹槽的壁面。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扣件进一步包含:
一连动槽,其形成于该第二端上背向该接头的一侧面,且朝向该接头凹陷;
该连动件的该第一部设于该连动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扣件进一步包含:
两缩口部,其分别形成于该连动槽的开口的相对两侧,且两该缩口部朝向彼此突伸。
CN202011083389.2A 2020-10-12 2020-10-12 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 Active CN114336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3389.2A CN114336172B (zh) 2020-10-12 2020-10-12 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3389.2A CN114336172B (zh) 2020-10-12 2020-10-12 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6172A true CN114336172A (zh) 2022-04-12
CN114336172B CN114336172B (zh) 2024-01-23

Family

ID=8103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3389.2A Active CN114336172B (zh) 2020-10-12 2020-10-12 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617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3631A1 (en) * 2004-04-20 2005-10-20 Jerry Wu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ull mechanism
US7476117B1 (en) * 2008-05-15 2009-01-13 Jess-Link Product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10195586A1 (en) * 2010-02-08 2011-08-1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769230A (zh) * 2011-05-06 2012-1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US20140349509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latch member
CN204668612U (zh) * 2015-06-29 2015-09-23 惠州汇聚电线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动解锁功能的连接器
CN210016048U (zh) * 2019-08-19 2020-02-04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10576789U (zh) * 2019-12-05 2020-05-19 贸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线材连接器及具有该线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
CN210607869U (zh) * 2019-11-08 2020-05-22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拉带解锁结构及电性连接结构
CN211182646U (zh) * 2020-02-18 2020-08-04 贸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3631A1 (en) * 2004-04-20 2005-10-20 Jerry Wu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ull mechanism
US7476117B1 (en) * 2008-05-15 2009-01-13 Jess-Link Product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10195586A1 (en) * 2010-02-08 2011-08-1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769230A (zh) * 2011-05-06 2012-1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US20140349509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latch member
CN204668612U (zh) * 2015-06-29 2015-09-23 惠州汇聚电线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动解锁功能的连接器
CN210016048U (zh) * 2019-08-19 2020-02-04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10607869U (zh) * 2019-11-08 2020-05-22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拉带解锁结构及电性连接结构
CN210576789U (zh) * 2019-12-05 2020-05-19 贸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线材连接器及具有该线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
CN211182646U (zh) * 2020-02-18 2020-08-04 贸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6172B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03465B2 (ja) 基板ユニット
JP4651521B2 (ja) コネクタ用シールドケース
JP594908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336979B (en) Connector
US9240653B2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US737779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7220327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US8113887B2 (en) Card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3346957A (ja) 端子金具
US2010009320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882531B2 (en) Retaining element for securing a plug to a connector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032575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6908341B2 (en) Battery connector
US20090170378A1 (en) Contact Membe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853297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planar and nearly co-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 extension docking system
US6659804B2 (en) Multi-contact connector
JP663865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14336172A (zh) 电子线材的线端连接组件
US10916886B2 (en) Connector fixture
JP200105727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6790048B2 (en) Board-to-board flex connector
KR102315728B1 (ko) 기판용 커넥터
TWI755092B (zh) 電子線材的線端連接組件
US7189937B2 (en) Button structure
TWM590793U (zh) 板端卡之固定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