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6000A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用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36000A CN114336000A CN202111461998.1A CN202111461998A CN114336000A CN 114336000 A CN114336000 A CN 114336000A CN 202111461998 A CN202111461998 A CN 202111461998A CN 114336000 A CN114336000 A CN 1143360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conductor
- sdars
- main body
- body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6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41000251730 Chondrichthy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DSEPKSLFXGYPIU-UHFFFAOYSA-N 8-(dipropylamino)-6,7,8,9-tetrahydro-3h-benzo[e]indole-1-carb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C1=C2NC=C(C=O)C2=C2CC(N(CCC)CCC)CCC2=C1 DSEPKSLFXGYPI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8820 Aspartate-tRNA ligase, cytoplasmic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96909 Homo sapiens Aspartate-tRNA ligase, cytoplasmic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1093748 Homo sapiens Phosphatidylinositol 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subunit P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07—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 H01Q1/121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fastening a rigid aerial element through a wal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7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mounte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vehicle, e.g. on roof, hood, trunk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6—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0—Element having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用天线装置。在共通的壳体(5)具备多个天线的情况下减少天线彼此的相互干涉而良好地维持天线性能并实现小型化。在具备设置于共通的壳体内的频带互不相同的作为第一天线的AM/FM天线(30)和作为第二天线的SDARS天线(40)或GPS天线(50)的情况下,从电容元件(35)的导体主体部(36)延伸出附加导体部(37),附加导体部(37)具有平行带状部(37a),所述平行带状部(37a)为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且与导体主体部(36)平行地延伸。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9月1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7/032631、申请号为201780048584.1、发明名称为“天线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共通的壳体内具备2个以上的天线的适合于车载用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在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壳体内收纳的介质,采用AM/FM用天线(AM及FM广播用天线)、或电话用天线(3G或4G)、GNSS(全世界性的导航卫星系统:包含GPS或GLONASS、GALILEO等的总称)、SDARS(北美卫星数字音频无线电服务:包含XM或Sirius的总称),DAB(以欧洲区域为中心采用的数字声音广播)、ITS或DSRC这样的高级道路交通系统用天线,今后可预测到进一步增加的情况。
移动体用天线要求的性能是在水平面内通常无指向性,上述的各天线必须在壳体内的有限的空间内构成,因此需要设为考虑了装入的天线元件的结构(基于波长的尺寸)或天线彼此的干涉的影响的内部结构(布局)。
特别是GNSS或SDARS天线这样的卫星系接收用天线需要向仰角方向的指向性,并且由于在通过天线装置的外观设计所规定的空间内配置天线,因而需要适合于小型化的天线,平面天线(贴片天线)被使用。该贴片天线的指向特性希望无指向性(指向性没有偏斜或偏差),在与其他的天线进行复合化的基础上,为了避免给该贴片天线的指向特性造成影响而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与其他的介质共存那样的天线布局成为课题。此时,必须避免其他介质的特性的劣化。
现状是需要与其他的介质的天线彼此的距离分离(设置一定的距离)的布局,特别是在需要与AM/FM用天线的整合的鲨鱼鳍形状的天线装置中,对于整合化中的小型化存在问题。
通常,鲨鱼鳍形状的天线装置内的介质排列成为从天线装置前方起高度低的SDARS或GNSS这样的卫星系接收用天线、接下来需要天线的高度的AM/FM用天线,因此需要天线装置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在AM/FM用元件的紧下方不配置SDARS或GNSS天线的理由是因为,SDARS或GNSS天线为卫星系接收用,因此需要在高仰角(特别是顶棚)方向上增益良好的天线特性。
图36A~图36E示出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有SDARS天线或GPS天线(GNSS天线的1例)时的鲨鱼鳍形状的天线装置的现有例。在此,将后述的作为电容元件的电容加载板31变细的一方设为天线装置的前侧,为了简便起见将从后侧观察天线装置的状态设为正面,将从后侧观察天线装置时的左侧的侧面设为左侧面、将右侧的侧面设为右侧面。而且,有时也将前后方向表述为长度方向,将上下方向表述为高度方向,将左右方向表述为宽度方向。图36A是上述现有例的左侧视图,图36B是将上述现有例的AM/FM天线和SDARS天线或GPS天线配置在地平面(Ground Plane;接地导体)上的基准模型的立体图,图36C是基准模型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图36D是基准模型的右侧视图,图36E是表示基准模型的各部的尺寸(单位mm)的说明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6A及图36C中示出天线装置的前后、上下、左右。
如这些图所示,天线装置的现有例由基体10和覆盖在基体10上的鲨鱼鳍形状的罩20构成外装壳体5,在由基体10和罩20包围的内部空间收容有AM/FM天线30和位于其前方的SDARS天线40或GPS天线50。在基体10上固定有电路基板60,该电路基板60搭载有将AM/FM天线30的接收信号放大的放大器等。
AM/FM天线30具有电容加载板31和一端(上端)连接于电容加载板31的线圈元件32,电容加载板31支承在罩20的顶棚附近,线圈元件32的其他端(下端)连接于电路基板60。
SDARS天线40或GPS天线50固定在AM/FM天线30的前方的基体10上。SDARS天线40是贴片天线,其外形为纵横18mm×18mm,厚度4mm。GPS天线50是贴片天线,其外形为纵横20mm×20mm,厚度4mm。
在将AM/FM天线30的电容加载板31的长度设为L1、将最大高度设为T、将最大宽度设为W1时,如图36E记载那样,L1:89mm,T:24mm,W1:21mm。后述的测定数据如图36B~图36D那样通过在相当于车身车顶的地平面70上配置有AM/FM天线30和SDARS天线40或GPS天线50的基准模型进行测定,电容加载板31的地平面70上的高度H:34.9mm,电容加载板31与SDARS天线40(或GPS天线50)间的沿地平面70的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的分离距离G1:10.3mm,电容加载板31与SDARS天线40(或GPS天线50)间的与地平面70垂直的高度方向的分离距离G2:26.2mm。
图37是天线测定系的说明图,以测定对象的天线为中心而规定XYZ正交3轴,XY平面成为水平面,与XY平面垂直的轴成为Z轴,测定点P的方位角φ以X轴为0°,通过以X轴为基准的逆时针旋转的角度来规定从测定点P向XY平面引出的垂线的在XY平面上的位置P’。仰角θ是XY平面与测定点P所成的角,在XY平面上为0°,在Z轴方向时成为90°。在SDARS及GPS天线中,需要每规定的角度θ(仰角)下的水平面(XY平面)内的方位角φ=0~360°的特性。
在图36B的基准模型中,示出在地平面70上设置作为贴片天线的SDARS天线40(或GPS天线50)、电容加载板31及线圈元件32,如图示那样规定了XYZ正交3轴的情况。XY平面处于地平面70上,X轴为电容加载板31的前后方向(后方朝向为+),Y轴为电容加载板31的左右方向,Z轴为与地平面70垂直的方向。
图38是作为贴片天线的SDAR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成为天线特性的目标)的说明图,示出在地平面70上单独设置作为贴片天线的SDARS天线40,如图示那样规定了XYZ正交3轴的情况。XY平面处于地平面70上,Z轴为与地平面70垂直的方向。
图39是图38的参考模型的情况,是表示SDARS频带的频率2332.5MHz~2345MHz下的仰角20°时的方位角(φ=0~360°)与圆极化波增益(dBic)的关系的指向特性图。图40是同样仰角40°的情况的指向特性图,图41是同样仰角60°的情况的指向特性图。
图42是图36B的基准模型(尺寸关系如图36E那样)的情况,是表示SDARS频带的频率2332.5MHz~2345MHz下的仰角20°时的方位角与圆极化波增益(dBic)的关系的指向特性图。图43是同样仰角40°的情况的指向特性图,图44是同样仰角60°的情况的指向特性图。与图39~图41的参考模型相比,在图42~图44的基准模型中,水平面内指向性产生偏斜而恶化,增益(dBic)的变动增大。
图45是表示SDAR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及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与SDARS天线的水平方向的距离(图36A、图36E的G1)为0mm~64mm{64mm≈λ/2,其中,在此为λ=λSDARS(2332.5MHz时的波长≈128mm)}的基准模型的情况的、频率2332.5MHz下的仰角与平均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仰角0°表示对于SDARS地面波的直线极化波平均增益,仰角20°~60°表示对于SDARS卫星波的圆极化波平均增益。在此,平均增益是以成为对象的测定面内的方位角φ=0°~360°测定的增益值的平均值。需要说明的是,SDARS天线的地面波所要求的仰角为“仰角0°”,SDARS天线的卫星波所要求的仰角为“仰角20°~60°”。图46是表示同样情况的频率2338.75MHz下的仰角与平均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图47是表示同样情况的频率2345MHz下的仰角与平均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如图45~图47所示,当仰角增大时,与参考模型相比基准模型的平均增益的下降明显。
图48是表示SDAR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及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与SDARS天线的水平方向的距离G1为0mm~64mm的基准模型的情况的、频率2332.5MHz下的仰角与最小圆极化波增益(dBic)的关系的坐标图,测定仰角20°~60°的范围的对于卫星波的最小增益。在此,最小增益是以成为对象的测定面内的方位角φ=0°~360°测定的增益值的最小值。图49是表示同样情况的频率2338.75MHz下的仰角与最小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图50是表示同样情况的频率2345MHz下的仰角与最小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如图48~图50所示,SDAR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的最小增益最高,在电容加载板与SDARS天线之间的距离G1为0mm处最小增益最小,距离G1越大,则与参考模型相比增益下降越减小。
图51是表示2332.50MHz~2345.00MHz的各自的频带下的仰角0°(地面波接收)时的波动(最大增益-最小增益)的坐标图。SDAR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的波动最小,在电容加载板与SDARS天线之间的距离G1为0mm处波动最大,电容加载板与SDARS天线之间的距离G1越大则波动越减小,接近于参考模型。
图52是表示GP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及图36B的基准模型(配置有GPS天线的模型)的、频率1575.42MHz下的仰角与平均增益的关系的图,将GP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及电容加载板与GPS天线的水平方向距离G1为0mm~95mm{95mm≈λ/2,其中,在此为λ=λGPS(1575.42MHz时的波长≈190mm)}的基准模型进行对比。GPS天线所要求的仰角为“仰角10°~90°”。这种情况下,也是GP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的平均增益最高,电容加载板与GPS天线之间的距离G1为0mm处的平均增益最小,距离G1越大则与参考模型相比的增益下降越变小。
从图45~图52的测定结果来看,特别是在SDARS天线中,卫星波的最小增益的下降显著,这可以说是指向性产生偏斜。在SDARS及GPS天线都以作为单体的参考模型的性能为目标的情况下,为了形成为与参考模型性能同等,在SDARS天线中,需要将天线间距离设为64mm(λSDARS/2)以上,在GPS天线中,需要将天线间距离设为95mm(λGPS/2)以上,可知天线特性依赖于天线间距离(波长)。
图53A~图53C示出在将AM/FM天线30与SDARS天线40组合的基准模型中,从SDARS天线40发送了SDARS带的电波(左旋圆极化波)时的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31的电场分布。图53A的右侧视图的框内、图53B的主视图的框内的明亮度高的部位(颜色浅的部分)是电场高的部位。这样,当在电容加载板31存在电场高的部位时,会给SDARS天线40的放射造成影响。即,由于天线的放射源存在多个,因此成为指向性产生偏差的原因。该电场分布的强弱依赖于天线间距离(波长λ),因此通过使距离分离λ/2以上而能得到与参考模型同等性能的情况是因为该分布减弱的缘故。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3C的左侧视图中,不存在电场高的部位。
另外,在将AM/FM天线30与GPS天线50组合的基准模型中,从GPS天线50发送了GPS带的电波(右旋圆极化波)时的、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31的电场分布如图54A~图54C所示。图54C的左侧视图的框内的明亮度高的部位(颜色浅的部分)是电场高的部位。这种情况下如果也在电容加载板31存在电场高的部位,则会给GPS天线50的放射造成影响。即,是因为天线的放射源存在多个的缘故。成为指向性产生偏差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4A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及图54B的右侧视图中,不存在电场高的部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992762号公报专利文献1示出具有多个天线的车载整合天线,所述多个天线具有互不相同的频带域。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开发出被称为鲨鱼鳍天线的车载用天线装置。这样的车载用天线装置需要在壳体内的有限的空间内装入多种天线,希望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装入的天线彼此的干涉引起的天线电气特性的劣化也少,能够维持良好的天线电气特性。
然而,在上述现有例的结构中,当在有限的壳体内的空间设置多个天线时,存在无法充分地获得天线彼此的距离而给指向性等天线性能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在壳体内要增大天线彼此的距离时,产生壳体变大而无法小型化这样的问题,无法满足上述希望。
本发明认识到这样的状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共通的壳体内设置多个天线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天线彼此的相互干涉而良好地维持天线性能并实现小型化的天线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案是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备设置在共通的壳体内的频带互不相同的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
从所述第一天线的导体主体部延伸出附加导体部,所述附加导体部具有沿着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缘部而空出间隔地延伸的、与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相对应的规定长度的部分。
在所述方案中,可以是,对应于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电场高的区域而配置所述附加导体部的规定长度的部分。
在所述方案中,可以是,所述附加导体部的规定长度的部分为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
在所述方案中,可以是,水平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分离距离为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波长的大致1/2以内。
在所述方案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天线在水平面内无指向性,与不存在所述附加导体部的情况相比,规定的仰角下的所述第二天线的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之差小。
在所述方案中,可以是,在所述壳体内具备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与所述第一天线及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不同,从所述导体主体部延伸出另外的附加导体部,所述另外的附加导体部具有沿着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缘部而空出间隔地延伸的、与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相对应的规定长度的部分。
可以是,对应于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的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电场高的区域而配置所述另外的附加导体部的规定长度的部分。
可以是,所述另外的附加导体部的规定长度的部分为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
可以是,水平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分离距离为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的波长的大致1/2以内。
可以是,所述第三天线在水平面内无指向性,与不存在所述附加导体部的情况相比,规定的仰角下的所述第三天线的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之差小。
在所述方案中,可以是,所述附加导体部是与所述导体主体部不同的零件且固定或一体化于所述导体主体部。
在所述方案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天线为AM/FM天线,所述AM/FM天线的电容元件具有所述导体主体部和所述附加导体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结构要素的任意的组合、将本发明的表达在方法或系统等之间转换的情况作为本发明的方案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在共通的壳体内具备多个天线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天线彼此接近引起的干涉的影响。因此,能够维持良好的天线特性(指向性及增益)并减小天线相互间隔而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1(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SDARS天线时)的结构的右侧剖视图。
图2A是在实施方式1中,在AM/FM天线具有的作为电容元件的电容加载板的导体主体部附加有分体的附加导体部时的分解右侧视图。
图2B是在实施方式1中,在电容加载板的导体主体部连接、固定有分体的导体部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3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主要结构部分的配置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
图3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3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主要结构部分的尺寸关系的说明图。
图4A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SDARS天线发送了SDARS带的电波时的电容加载板的导体主体部及与之一体化后的附加导体部的电场分布的右侧视图。
图4B是同样的后视图。
图4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5A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电容加载板的导体主体部及附加导体部的右侧面的电流状态(相位0°)的说明图。
图5B是同样表示导体部的右侧面的电流状态(相位180°)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用于确认实施方式1的效果的测定模型的说明图。
图7是在用于确认实施方式1的效果的测定模型中,作为贴片天线的SDARS天线的水平面(XY面)内指向性,即表示仰角20°时的方位与增益(dBic)的关系的指向特性图。
图8是同样仰角40°时的指向特性图。
图9是同样仰角60°时的指向特性图。
图10是表示所述SDARS天线单体、没有导体部的附加的基准模型(现有例)及实施方式1(测定模型)的情况的、仰角20°时的平均增益(Average Gain;单位dBic)的比较的说明图。
图11是同样仰角30°时的说明图。
图12是同样仰角40°时的说明图。
图13是同样仰角50°时的说明图。
图14是同样仰角60°时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所述SDARS天线单体、没有导体部的附加的基准模型(现有例)及实施方式1(测定模型)的情况的、仰角20°时的最小增益(minimum Gain;单位dBic)的比较的说明图。
图16是同样仰角30°时的说明图。
图17是同样仰角40°时的说明图。
图18是同样仰角50°时的说明图。
图19是同样仰角60°时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所述SDARS天线单体、没有导体部的附加的基准模型(现有例)及实施方式1(测定模型)的情况的、仰角20°时的波动(最大增益-最小增益)的比较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同样情况的仰角30°时的波动的比较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同样情况的仰角40°时的波动的比较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同样情况的仰角50°时的波动的比较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同样情况的仰角60°时的波动的比较的说明图。
图25A是表示在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GPS天线时)的主要结构部分配置于地平面上的测定模型中,发送了GPS天线的频带的电波时的电容加载板的导体主体部及与之一体化后的附加导体部的电场分布的后视图。
图25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25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26A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电容加载板及与之一体化后的附加导体部的左侧面的电流状态(相位0°)的说明图。
图26B是表示同样导体部的左侧面的电流状态(相位180°)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作为贴片天线的GPS天线单体、没有导体部的附加的基准模型(现有例)及实施方式2的测定模型的情况的、仰角10°~90°与平均增益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28A是实施方式3(在AM/FM天线后方配置SDARS天线时)的主要结构部分的后视图。
图28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28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29A是实施方式4(在AM/FM天线后方配置GPS天线时)的主要结构部分的后视图。
图29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29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30A是实施方式5(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SDARS天线和GPS天线时)的主要结构部分的后视图。
图30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30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31A是实施方式6(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SDARS天线、在后方配置GPS天线时)的主要结构部分的后视图。
图31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31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32A是实施方式7(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GPS天线、在后方配置SDARS天线时)的主要结构部分的后视图。
图32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32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33A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33B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34A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34B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35A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35B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36A是表示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有SDARS天线或GPS天线时的天线装置的现有例的左侧视图。
图36B是将上述现有例的AM/FM天线和SDARS天线或GPS天线配置在地平面上的基准模型的立体图。
图36C是同样的后视图。
图36D是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36E是表示基准模型的各部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37是天线测定系的说明图。
图38是作为贴片天线的SDAR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的说明图。
图39是参考模型的水平面内指向性,是表示仰角20°时的方位与增益的关系的指向特性图。
图40是同样仰角40°时的指向特性图。
图41是同样仰角60°时的指向特性图。
图42是图33B的基准模型时的SDARS天线的水平面内指向性,是表示仰角20°时的方位与增益的关系的指向特性图。
图43是同样仰角40°时的指向特性图。
图44是同样仰角60°时的指向特性图。
图45是表示SDAR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及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与SDARS天线的距离成为0mm~64mm(大致λ/2)的情况的、频率2332.5MHz下的仰角与平均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46是表示同样情况的频率2338.75MHz下的仰角与平均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47是表示同样情况的频率2345MHz下的仰角与平均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48是表示SDAR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及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与SDARS天线的距离成为0mm~64mm的情况的、频率2332.5MHz下的仰角与最小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49是表示同样情况的频率2338.75MHz下的仰角与最小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50是表示同样情况的频率2345MHz下的仰角与最小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51是表示2332.50MHz~2345.00MHz的各自的频带下的仰角0°时的波动(最大增益-最小增益)的坐标图。
图52是表示GP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及电容加载板与GPS天线的距离成为0mm~95mm(大致λ/2)的情况的、频率1575.42MHz下的仰角与平均增益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53A是表示在将AM/FM天线与SDARS天线组合的基准模型中电容加载板的电场分布的右侧视图。
图53B是同样的后视图。
图53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图54A是表示在将AM/FM天线与GPS天线组合的基准模型中电容加载板的电场分布的后视图。
图54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
图54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结构要素、构件、处理等标注同一标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实施方式没有对发明进行限定而是例示,实施方式记述的全部的特征或其组合未必一定是发明的本质性的特征。
实施方式1
图1表示在作为第一天线的AM/FM天线的前方配置有作为第二天线的SDARS天线的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1。该天线装置1是在由成为外装壳体5的基体10和覆盖在基体上的罩20(例如鲨鱼鳍形状)包围的内部空间收容有AM/FM天线30和SDARS天线40的结构。在基体10上固定有电路基板60,该电路基板60搭载有将AM/FM天线30的接收信号放大的放大器等。AM/FM天线30具有作为电容元件的电容加载板35和一端(上端)连接于电容加载板35的线圈元件32,电容加载板35支承在罩20的顶棚附近,线圈元件32的其他端(下端)连接于电路基板60。SDARS天线40固定在AM/FM天线30的前方的基体10上。SDARS天线40是贴片天线。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体10的底面固定有贯通车身车顶而安装的中空的安装配件7,用于将AM/FM天线30、SDARS天线40的接收/发送信号向车身侧引导的线缆(图示省略)贯通安装配件7而向车身内引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纸面的左右方向的右侧为天线装置的前侧,左侧为后侧,纸面的上下方向为天线装置的上下方向。而且,在图3A中,纸面的左右方向的右侧为天线装置的左侧,右侧为天线装置的左侧。在此,将电容加载板35变细的一方设为天线装置的前侧,为了简便起见,将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状态设为后视图,从后侧观察天线装置而将左侧的侧面设为左侧面,将右侧的侧面设为右侧面。而且,有时也将前后方向表述为长度方向,将上下方向表述为高度方向,将左右方向表述为宽度方向。
与现有例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A及图2B所示,由导体板形成的电容加载板35具备:相当于以往的电容加载板31的导体主体部36;附加导体部37,所述附加导体部37具有以规定的宽度形成为带状且与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下缘36a相对地平行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7a。导体主体部36是沿着罩20的顶棚面呈截面大致U字状地由导体板形成的结构。附加导体部37具有将平行带状部37a的一端连接于导体主体部36并使平行带状部37a以小间隔与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前侧下缘36a相对的联络连接部37b。平行带状部37a的沿导体主体部36的下缘36a的长度根据SDARS天线40的频带而设定为规定长度。具体而言,设定为SDARS天线4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是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而且,需要对应于SDARS天线40的频带的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而配置附加导体部37的规定长度的部分,即平行带状部37a,如后所述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前侧下缘部成为电场高的区域,因此使平行带状部37a与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前侧下缘36a相对。
电容加载板35如图2A那样,准备与导体主体部36分体的附加导体部37,通过焊接、钎焊、铆钉紧固、弹簧接触等而如图2B那样将导体主体部36与附加导体部37的连接部位39电连接。但是,也可以将导体主体部36和附加导体部37预先形成、加工作为一体品。
图3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主要结构部分即电容加载板35及SDARS天线40的地平面70上的配置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图3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图3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容加载板35具有的附加导体部37的尺寸关系的说明图。需要说明的是,与电容加载板35连接的线圈元件的图示省略。地平面70是相当于车身车顶的金属板。电容加载板35的导体主体部36的尺寸及距地平面70的高度位置与现有例的电容加载板31相同,如图3C那样附加导体部37的平行带状部37a的长度L2为28mm,宽度W2为3mm,联络连接部37b的长度(导体主体部36与平行带状部37a之间的相对间隔)G为3mm。以自由空间考虑的情况下,平行带状部37a的长度L2只要为SDARS频率的波长的1/4(≈32mm)即可,但是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由于收容于由基体10和通过树脂形成的罩20构成的外装壳体5内,因此通过波长的缩短效果而L2成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即28mm,与自由空间的情况相比缩短。需要说明的是,附加导体部37以外的结构零件的尺寸关系与现有例的图36E所示的情况相同。
在图3A~图3C的配置及尺寸关系中,从SDARS天线40发送了SDARS带的电波(左旋圆极化波)的情况的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35(导体主体部36及附加导体部37)的电场分布如图4A~图4C所示。图4A是右侧视图,图4B是后视图,图4C是左侧视图。在图4A~图4C中,明亮度高的部位(颜色浅的部分)为电场高的部位。从图4A可知,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前侧的下缘部的电场高,而且,与该部分相对的附加导体部37的电场也升高(参照图4A、图4B的框内)。
另外,图5A示出电容加载板35(导体主体部36及附加导体部37)的右侧面的电流分布(相位0°),图5B示出电容加载板的右侧面的电流分布(相位180°)。箭头的尺寸表示电流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电流流动的方向。而且,箭头的密集程度表示电流的强度。从这些图可知,相对于在电容加载板35的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前侧的下缘部(图5A、图5B的方形框P1内)的导体主体部表面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在附加导体部37的部分(方形框P2内)产生与之反向的电流。即,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前侧的下缘部(方形框P1内)的电流的方向和在与之相对的附加导体部37的部分(方形框P2内)的表面流动的电流的方向成为反向,方形框P1内的电流与方形框P2内的电流相抵,能够减少以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前侧的下缘部的电场升高的情况为起因的指向特性的紊乱(偏差)。其实证数据通过图7~图24在后文叙述。
图6是表示用于确认实施方式1的效果的测定模型的说明图,示出在地平面70上设置作为贴片天线的SDARS天线40、电容加载板35(由导体主体部36和附加导体部37构成)、及线圈元件(图示省略),如图示那样规定了XYZ正交3轴的情况。XY平面处于地平面70上,X轴为电容加载板35的前后方向(后方朝向为+),Y轴为电容加载板35的左右方向,Z轴为与地平面70垂直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图6的测定模型的附加导体部37以外的各构件的尺寸及位置关系(相互距离)与图36E的基准模型相同。
图7是在图6的测定模型中作为贴片天线的SDARS天线的水平面(XY面)内的指向性,即表示仰角20°时的方位与圆极化波增益(dBic)的关系的指向特性图,图8是同样仰角40°时的指向特性图,图9是同样仰角60°时的指向特性图。特别是在图9的仰角60°的情况下,可知在频率2332.5MHz~2345MHz之间,水平面内指向特性接近于圆。即,能够确认到可改善至与SDARS天线单体的指向性同等为止的情况。
图10是表示所述SDARS天线单体、没有导体部的附加的基准模型(现有例)及实施方式1(测定模型)的情况的、仰角20°时的圆极化波平均增益(Average Gain;单位dBic)的比较的说明图,图11是同样仰角30°时的说明图,图12是同样仰角40°时的说明图,图13是同样仰角50°时的说明图,图14是同样仰角60°时的说明图。如图10~图14那样,关于圆极化波平均增益,在频率2332.5MHz~2345MHz之间,在天线单体、基准模型及实施方式1(测定模型)这三者之间未观察到大的差异。
图15是表示所述SDARS天线单体、没有导体部的附加的基准模型(现有例)、及实施方式1(测定模型)的情况的、仰角20°时的圆极化波最小增益(minimum Gain;单位dBic)的比较的说明图,图16是同样仰角30°时的说明图,图17是同样仰角40°时的说明图,图18是同样仰角50°时的说明图,图19是同样仰角60°时的说明图。如图15~图19那样,关于圆极化波最小增益,在频率2332.5MHz~2345MHz之间,实施方式1(测定模型)比基准模型大幅地改善,成为与SDARS天线单体同等水平。
图20是表示所述SDARS天线单体、没有导体部的附加的基准模型(现有例)及实施方式1(测定模型)的情况的、仰角20°时的波动(最大增益-最小增益)的比较的说明图,图21是表示同样情况的仰角30°时的波动的比较的说明图,图22是表示同样情况的仰角40°时的波动的比较的说明图,图23是表示同样情况的仰角50°时的波动的比较的说明图,图24是表示同样情况的仰角60°时的波动的比较的说明图。如图20~图24那样,关于波动,在频率2332.5MHz~2345MHz之间,实施方式1(测定模型)比基准模型大幅改善,成为与SDARS天线单体同等水平。即,能够构成为,电容加载板35的存在不会给SDARS天线的指向特性带来恶劣影响。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下述的效果。
(1)如图1~图5A、图5B所示,在具备设置于共通的外装壳体5内的频带互不相同的第一天线(AM/FM天线30)及第二天线(SDARS天线40)的情况下,附加导体部37从AM/FM天线30的成为电容加载板的导体主体部36延伸出,对应于SDARS天线40的频带的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而配置附加导体部37的平行带状部37a,并将平行带状部37a的长度设定为SDARS天线4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由此能够使SDARS天线40的水平面内指向性接近于理想的无指向性。即,通过在平行带状部37a感应出与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的电流方向反方向的电流,来抵消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的电流,能够抑制以该区域为起因的指向性的变动。
(2)因此,即使在AM/FM天线30与SDARS天线40的分离距离未取得充分大的情况下,也能得到SDARS天线40的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之差小的接近于无指向性的良好的指向特性。例如,即使AM/FM天线30与SDARS天线40的分离距离为SDARS天线40的频带的波长λSDARS的大致1/2以内,也能够确保接近于无指向性的良好的指向特性,而且能够实现外装壳体5的小型化。在图6的测定模型中,图36A规定的AM/FM天线的电容加载板与SDARS天线的距离G1为10.3mm(小于λSDARS/8),虽然与SDARS带的1/2波长相比大幅缩短,但是能得到与SDARS天线单体的参考模型同等的天线特性。
实施方式2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2是取代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SDARS天线而设置作为第二天线的GPS天线50(即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GPS天线50)的结构。这种情况下,如图25A~图25C所示,电容加载板35具备导体主体部36和具有与导体主体部36的左侧面的前侧下缘36b相对地平行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8a的附加导体部38,但是平行带状部38a的沿导体主体部36的前侧下缘36b的长度设定为GPS天线5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45mm)(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而且,需要对应于GPS天线50的频带的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来配置平行带状部38a。
图25A是表示在将实施方式2的主要结构部分配置在地平面70上的测定模型中,发送了GPS天线的频带的电波(右旋圆极化波)时的电容加载板(导体主体部及导体部)的电场分布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图25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图25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在图25A~图25C中,明亮度高的部位(颜色浅的部分)是电场高的部位。通过图25A~图25C可知,导体主体部36的左侧面前侧的下缘部的电场高,而且,与该部分相对的附加导体部38的电场也变高。
另外,图26A示出电容加载板35(导体主体部36及附加导体部38)的左侧面的电流分布(相位0°),图26B示出电容加载板35的左侧面的电流分布(相位180°)。从这些图可知,电容加载板35的导体主体部36的左侧面前侧的下缘部(图26A、图26B的方形框P3内)的电流(在导体主体部表面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和与之相对的附加导体部38的部分(图26A、图26B的方形框P4内)的电流(在附加导体部表面流动的电流)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方形框P3内的电流与方形框P4内的电流相抵,能够减少以导体主体部36的左侧面前侧的下缘部的电场升高的情况为起因的指向特性的紊乱(偏差)。
图27是表示作为贴片天线的GPS天线单体、没有导体部的附加的基准模型(现有例)及实施方式2(测定模型)的情况的、仰角10°~90°与圆极化波平均增益(dBic)的关系的坐标图。从该图可知,与基准模型相比实施方式2的测定模型的圆极化波平均增益高,能得到接近于GPS天线单体的值。特别是仰角高的情况的改善度显著,能够确认到在仰角90°下改善1.9dBic,在仰角80°下改善1.5dBic,在仰角70°下改善0.8dBic,在仰角60°下改善0.3dBic的情况。而且,在仰角90°轴比中,在成为目标的GPS天线单体模型中为1.5dB,相对于此,在基准模型中为7.7dB,确认到通过实施方式2改善了2.0dB的情况。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由图27,即使AM/FM天线30与GPS天线50的分离距离为λGPS的大致1/2以下,也能得到作为GPS天线的良好的天线特性。
实施方式3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3是将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的SDARS天线配置于AM/FM天线后方的结构。
图28A是将在AM/FM天线后方配置有SDARS天线的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3的主要结构部分配置于地平面70上的模型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图28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图28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该天线装置在图1所示那样的由成为外装壳体5的基体10和覆盖在基体上的罩20(例如鲨鱼鳍形状)包围的内部空间收容有AM/FM天线30及位于AM/FM天线30的后方的SDARS天线40。
这种情况下,由导体板形成的电容加载板35具备导体主体部36和附加导体部37,所述附加导体部37具有与导体主体部36的后侧下缘36c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7a。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成为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部,因此附加导体部37的平行带状部37a以小间隔与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36c相对地配置。平行带状部37a的沿导体主体部36的后侧下缘36c的长度设定为SDARS天线4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
其他的结构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4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4是将图25A~图25C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的GPS天线配置于AM/FM天线后方的结构。
图29A是将在AM/FM天线后方配置有GPS天线的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4的主要结构部分配置在地平面70上的模型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图29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图29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该天线装置在图1所示那样的由成为外装壳体5的基体10和覆盖在基体上的罩20(例如鲨鱼鳍形状)包围的内部空间收容有AM/FM天线30及位于该AM/FM天线30的后方的GPS天线50。
这种情况下,由导体板形成的电容加载板35具备导体主体部36和附加导体部38,所述附加导体部38具有与导体主体部36的后侧下缘36c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8a,但是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成为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部,因此附加导体部38的平行带状部38a以小间隔与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36c相对地配置。平行带状部38a的沿导体主体部36的后侧下缘36c的长度设定为GPS天线5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
其他的结构也可以与实施方式2同样,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5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5是将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SDARS天线设置于AM/FM天线前方,进而,在AM/FM天线前方且在SDARS天线后方追加设置GPS天线的结构。
图30A是将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有SDARS天线和GPS天线的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5的主要结构部分配置于地平面70上的模型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图30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图30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该天线装置在图1所示那样的由成为外装壳体5的基体10和覆盖在基体上的罩20(例如鲨鱼鳍形状)包围的内部空间收容有AM/FM天线30及位于该AM/FM天线30的前方的SDARS天线40和GPS天线50。在此,AM/FM天线30对应于第一天线,SDARS天线40对应于第二天线,GPS天线50对应于第三天线。在实施方式5中,从前方起按照SDARS天线40、GPS天线50、AM/FM天线30的顺序排列,但是SDARS天线40与GPS天线50的配置也可以相反。
由导体板形成的电容加载板35具备导体主体部36、具有相对于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前侧下缘36a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7a的附加导体部37(对应于SDARS天线40)、及具有相对于导体主体部36的左侧面的前侧下缘36b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8a的附加导体部38(对应于GPS天线50)。沿导体主体部36的前侧下缘36a的平行带状部37a的长度设定为SDARS天线4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沿导体主体部36的前侧下缘36b的平行带状部38a的长度设定为GPS天线5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
其他的结构可认为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该实施方式5中,即使在AM/FM天线30的前方配置有SDARS天线40和GPS天线50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以SDARS天线40和GPS天线50这两者存在于AM/FM天线30的附近的情况为起因的各天线40、50的指向特性的紊乱,能够确保接近于无指向性的良好的指向特性,进而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
实施方式6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6是将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SDARS天线设置在AM/FM天线前方,进而在AM/FM天线后方追加设置GPS天线的结构。
图31A是将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SDARS天线并在AM/FM天线后方配置有GPS天线的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6的主要结构部分配置于地平面70上的模型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图31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图31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该天线装置在图1所示那样的由成为外装壳体5的基体10和覆盖在基体上的罩20(例如鲨鱼鳍形状)包围的内部空间收容有AM/FM天线30、位于AM/FM天线30的前方的SDARS天线40、及位于AM/FM天线30的后方的GPS天线50。即,从前方起按照SDARS天线40、AM/FM天线30、GPS天线50的顺序排列。在此,AM/FM天线30对应于第一天线,SDARS天线40对应于第二天线,GPS天线50对应于第三天线。
由导体板形成的电容加载板35具备导体主体部36、具有相对于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前侧下缘36a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7a的附加导体部37(对应于SDARS天线40)、及具有相对于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36c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8a的附加导体部38(对应于GPS天线50)。沿着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前侧下缘36a的平行带状部37a的长度设定为SDARS天线4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沿着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36c的平行带状部38a的长度设定为GPS天线5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
其他的结构可以考虑为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该实施方式6中,即使在AM/FM天线30的前方配置有SDARS天线40并在AM/FM天线30的后方配置有GPS天线50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以SDARS天线40和GPS天线50这两者存在于AM/FM天线30的附近的情况为起因的各天线40、50的指向特性的紊乱,能够确保两天线40、50都接近于无指向性的良好的指向特性,进而能够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
实施方式7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7是将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SDARS天线设置在AM/FM天线后方,进而,在AM/FM天线前方追加设置GPS天线的结构。
图32A是将在AM/FM天线前方配置有GPS天线并在AM/FM天线后方配置有SDARS天线的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7的主要结构部分配置在地平面70上的模型的后视图(从前侧观察天线装置的图),图32B是同样的右侧视图,图32C是同样的左侧视图。该天线装置在图1所示那样的由成为外装壳体5的基体10和覆盖在基体上的罩20(例如鲨鱼鳍形状)包围的内部空间收容有AM/FM天线30、位于AM/FM天线30的前方的GPS天线50、及位于AM/FM天线30的后方的SDARS天线40。即,从前方起按照GPS天线50、AM/FM天线30、SDARS天线40的顺序排列。在此,AM/FM天线30对应于第一天线,SDARS天线40对应于第二天线,GPS天线50对应于第三天线。
由导体板形成的电容加载板35具备导体主体部36、具有与左侧面的前侧下缘36b相对而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8a的附加导体部38(对应于GPS天线50)、具有相对于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36c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7a的附加导体部37(对应于SDARS天线40)。沿着导体主体部36的左侧面的前侧下缘36b的平行带状部38a的长度设定为GPS天线5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而且,沿着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36c的平行带状部37a的长度设定为SDARS天线40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
其他的结构可认为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该实施方式7中,即使在AM/FM天线30的前方配置有GPS天线50并在AM/FM天线30的后方配置有SDARS天线40的情况下,也能减轻以SDARS天线40和GPS天线50这两者存在于AM/FM天线30的附近的情况为起因的天线40、50的指向特性的紊乱,能够确保接近于无指向性的良好的指向特性,进而能够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
实施方式8
图33A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AM/FM天线(第一天线)的电容加载板的结构的右侧视图,图33B是同样的左侧视图。这种情况下,由导体板形成的电容加载板35具备导体主体部36和具有与右侧面的后缘36d相对而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71a的附加导体部371(对应于SDARS天线或GPS天线等第二天线)。沿着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缘36d的平行带状部371a的长度设定为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除电容加载板的结构以外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
该实施方式8的结构对于第二天线的频带的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为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缘36d附近且平行带状部371a与该区域相对配置时有效。即,能够减轻以第二天线存在于AM/FM天线的附近的情况为起因的指向特性的紊乱。
实施方式9
图34A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AM/FM天线(第一天线)的电容加载板的结构的右侧视图,图34B是同样的左侧视图。这种情况下,由导体板形成的电容加载板35具备导体主体部36和具有与右侧面的后侧下缘36c相对而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72a的附加导体部372(对应于SDARS天线或GPS天线等第二天线)。在此,附加导体部372形成为比导体主体部36的下缘向内侧进入。例如,通过利用倒L字状切口370使导体主体部36的一部分分离,能够形成与导体主体部36一体的附加导体部372。沿着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36c的平行带状部372a的长度设定为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除电容加载板的结构以外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
该实施方式9的结构对于第二天线的频带的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为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后侧下缘36c附近且平行带状部372a与该区域相对配置时有效。即,能够减轻以第二天线存在于AM/FM天线的附近的情况为起因的指向特性的紊乱。
实施方式10
图35A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AM/FM天线(第一天线)的电容加载板的结构的右侧视图,图35B是同样的左侧视图。这种情况下,由导体板形成的电容加载板35具备导体主体部36和具有与右侧面的前侧下缘36a相对而平行地延伸的平行带状部373a的附加导体部373(对应于SDARS天线或GPS天线等第二天线)。在此,附加导体部373形成为比导体主体部36的下缘向内侧进入。例如,通过利用倒L字状切口371使导体主体部36的一部分分离而能够形成与导体主体部36一体的附加导体部373。沿着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前侧下缘36a的平行带状部373a的长度设定为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1/4的长度(也可以为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除电容加载板的结构以外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
该实施方式10的结构对于第二天线的频带的导体主体部36的电场高的区域为导体主体部36的右侧面的前侧下缘36a附近且平行带状部373a与该区域相对配置时有效。即,能够减轻以第二天线存在于AM/FM天线的附近的情况为起因的指向特性的紊乱。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例而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或各处理工序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的情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言自明。以下,涉及变形例。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AM/FM天线作为第一天线,将SDARS天线或GPS天线作为频带与第一天线不同的第二天线,但是即使在频带互不相同的天线彼此的组合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附加导体部从第一天线的导体主体部延伸出的位置根据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的位置关系可以适当变更,没有限定为各实施方式图示的配置。
标号说明
1 天线装置
5 外装壳体
7 安装配件
10 基体
20 罩
30 AM/FM 天线
31、35 电容加载板
32 线圈元件
36 导体主体部
37、38、371、372、373 附加导体部
37a、38a、371a、372a、373a 平行带状部
39 连接部位
40 SDARS 天线
50 GPS 天线
60 电路基板
70 地平面。
Claims (14)
1.一种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天线装置具备设置在共通的壳体内的频带互不相同的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
从所述第一天线的导体主体部延伸出附加导体部,
所述附加导体部具有沿着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缘部而空出间隔地延伸的、与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相对应的规定长度的部分,
所述附加导体部以所述规定长度的部分的电流抵消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电流而抑制所述第二天线单体的指向性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对应于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电场高的区域而配置所述附加导体部的规定长度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附加导体部的规定长度的部分为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水平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分离距离为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的波长的大致1/2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天线在水平面内无指向性,与不存在所述附加导体部的情况相比,规定的仰角下的所述第二天线的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之差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在所述壳体内具备第三天线,
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与所述第一天线及所述第二天线的频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从所述导体主体部延伸出另外的附加导体部,
所述另外的附加导体部具有沿着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缘部而空出间隔地延伸的、与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相对应的规定长度的部分,
所述另外的附加导体部以所述规定长度的部分的电流抵消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电流而抑制所述第三天线单体的指向性的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对应于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的所述导体主体部的电场高的区域而配置所述另外的附加导体部的规定长度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另外的附加导体部的规定长度的部分为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的有效波长的大致1/4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水平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分离距离为所述第三天线的频带的波长的大致1/2以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天线在水平面内无指向性,与不存在所述附加导体部的情况相比,规定的仰角下的所述第三天线的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之差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附加导体部是与所述导体主体部不同的零件且固定或一体化于所述导体主体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天线为AM/FM天线,所述AM/FM天线的电容元件具有所述导体主体部和所述附加导体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天线为SDARS天线或者GPS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07361 | 2016-10-21 | ||
JP2016207361A JP6792406B2 (ja) | 2016-10-21 | 2016-10-21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PCT/JP2017/032631 WO2018074099A1 (ja) | 2016-10-21 | 2017-09-11 | アンテナ装置 |
CN201780048584.1A CN109565109B (zh) | 2016-10-21 | 2017-09-11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8584.1A Division CN109565109B (zh) | 2016-10-21 | 2017-09-11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36000A true CN114336000A (zh) | 2022-04-12 |
Family
ID=620183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61998.1A Pending CN114336000A (zh) | 2016-10-21 | 2017-09-11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CN201780048584.1A Active CN109565109B (zh) | 2016-10-21 | 2017-09-11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8584.1A Active CN109565109B (zh) | 2016-10-21 | 2017-09-11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96154B2 (zh) |
JP (1) | JP6792406B2 (zh) |
CN (2) | CN114336000A (zh) |
WO (1) | WO201807409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804653B2 (en) | 2017-02-23 | 2023-10-31 | Yokowo Co., Ltd. | Antenna device having a capacitive loading element |
CN113839223B (zh) | 2017-02-23 | 2024-02-27 | 株式会社友华 | 天线装置 |
US11509044B2 (en) * | 2018-06-29 | 2022-11-22 | Yokowo Co., Ltd. | Antenna device for vehicle |
US11688947B2 (en) | 2019-06-28 | 2023-06-27 | RLSmith Holdings LLC |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s, omni-directional WiFi antennas, omni-directional dual antennas for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and related devices, systems, methods, and assemblies |
US11245205B1 (en) | 2020-09-10 | 2022-02-08 | Integrity Microwave, LLC | Mobile multi-frequency RF antenna array with elevated GPS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23803A (ja) * | 1985-11-25 | 1987-06-05 | Central Glass Co Ltd |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
CN102157799A (zh) * | 2010-02-01 | 2011-08-17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复合天线装置 |
US20120081253A1 (en) * | 2010-09-30 | 2012-04-05 | Laird Technologies, Inc. | Low-Profile Antenna Assembly |
WO2016032624A1 (en) * | 2014-08-29 | 2016-03-03 | Laird Technologies, Inc. | Multiband vehicular antenna assemblies |
KR101622170B1 (ko) * | 2015-08-20 | 2016-05-18 | 몰렉스 엘엘씨 | 차량용 외장 안테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12991B2 (ja) * | 1991-09-26 | 1998-02-1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JP4373580B2 (ja) * | 2000-06-05 | 2009-11-25 | 三省電機株式会社 | デュアルバンドアンテナの構成方法、およびデュアルバンドアンテナ |
US6466172B1 (en) * | 2001-10-19 | 2002-10-15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GPS and telemetry antenna for use on projectiles |
JP2003332840A (ja) * | 2002-05-13 | 2003-11-21 | Toshiba Corp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機 |
JP2004015096A (ja) * | 2002-06-03 | 2004-01-15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
JP5237617B2 (ja) | 2007-11-30 | 2013-07-17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JP4992762B2 (ja) | 2008-02-29 | 2012-08-0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載統合アンテナ |
CN101546870B (zh) * | 2008-03-27 | 2012-07-11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多天线模块 |
DE102009051605B4 (de) * | 2009-11-02 | 2022-08-18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Hochintegrierte Multiband-Finnenantenne für ein Fahrzeug |
WO2011059088A1 (ja) * | 2009-11-13 | 2011-05-19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周波数可変アンテナ回路、それを構成するアンテナ部品、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
CN102468529A (zh) * | 2010-11-18 | 2012-05-23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集成式天线 |
WO2012096355A1 (ja) * | 2011-01-12 | 2012-07-19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EP2495809B1 (en) * | 2011-03-03 | 2017-06-07 | Nxp B.V. | Multiband antenna |
KR101664506B1 (ko) * | 2011-11-18 | 2016-10-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샤크핀 통합형 안테나 |
TWI497824B (zh) * | 2012-11-06 | 2015-08-21 | Wistron Neweb Corp | 去耦合電路及天線裝置 |
JP6478510B2 (ja) * | 2013-08-20 | 2019-03-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 |
US9093750B2 (en) * | 2013-09-12 | 2015-07-28 | Laird Technologies, Inc. | Multiband MIMO vehicular antenna assemblies with DSRC capabilities |
KR101630762B1 (ko) | 2014-07-30 | 2016-06-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자기 공명 영상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
JP5989722B2 (ja) | 2014-08-04 | 2016-09-07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JP6078573B2 (ja) * | 2015-03-16 | 2017-02-08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車両及び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
CN104868227A (zh) * | 2015-04-03 | 2015-08-26 | 卜放 | 组合天线振子、矮型车载天线及制造组合天线振子的方法 |
JP2016208291A (ja) * | 2015-04-23 | 2016-12-08 |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EP3091610B1 (en) | 2015-05-08 | 2021-06-23 |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 Antenna system and antenna module with reduced interference between radiating patterns |
CN108292798A (zh) * | 2015-11-27 | 2018-07-17 | 原田工业株式会社 | 低剖面天线装置 |
-
2016
- 2016-10-21 JP JP2016207361A patent/JP6792406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9-11 US US16/323,347 patent/US11196154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9-11 WO PCT/JP2017/032631 patent/WO201807409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9-11 CN CN202111461998.1A patent/CN114336000A/zh active Pending
- 2017-09-11 CN CN201780048584.1A patent/CN1095651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23803A (ja) * | 1985-11-25 | 1987-06-05 | Central Glass Co Ltd |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
CN102157799A (zh) * | 2010-02-01 | 2011-08-17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复合天线装置 |
US20120081253A1 (en) * | 2010-09-30 | 2012-04-05 | Laird Technologies, Inc. | Low-Profile Antenna Assembly |
WO2016032624A1 (en) * | 2014-08-29 | 2016-03-03 | Laird Technologies, Inc. | Multiband vehicular antenna assemblies |
KR101622170B1 (ko) * | 2015-08-20 | 2016-05-18 | 몰렉스 엘엘씨 | 차량용 외장 안테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393596A1 (en) | 2019-12-26 |
CN109565109A (zh) | 2019-04-02 |
WO2018074099A1 (ja) | 2018-04-26 |
US11196154B2 (en) | 2021-12-07 |
CN109565109B (zh) | 2022-03-22 |
JP6792406B2 (ja) | 2020-11-25 |
JP2018067894A (ja) | 2018-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65109B (zh)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
US11450948B2 (en) | Antenna device | |
US11855340B2 (en) | Antenna device | |
US10819000B2 (en) | Composite antenna device | |
JP7326412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EP1608037B1 (en) | Patch antenna with parasitic fense perimeter for improve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 |
CN104126249A (zh) | 偶极天线 | |
CN110574233A (zh) | 天线装置 | |
EP1187253B1 (en) | Multi-frequency antenna | |
CN113839223B (zh) | 天线装置 | |
WO2023181978A1 (ja) | 低背型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 |
EP4254658A1 (en) | On-board antenna device | |
EP4318799A1 (en) | On-vehicle antenna device | |
JP4532370B2 (ja) | 多周波一体型アンテナ | |
CN117178430A (zh)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
CN117083769A (zh) | 车载用天线装置 | |
CN116636088A (zh) | 贴片天线及车载用天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