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5831B - 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5831B
CN114335831B CN202111628496.3A CN202111628496A CN114335831B CN 114335831 B CN114335831 B CN 114335831B CN 202111628496 A CN202111628496 A CN 202111628496A CN 114335831 B CN114335831 B CN 114335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units
diaphragm
pol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84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5831A (zh
Inventor
车佩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84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5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5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5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5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5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叠片电芯包括:两个堆叠并联的裸电芯单元;每个裸电芯单元包括:交替堆叠的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且相邻的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夹持有隔膜层,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的极性不同;一个裸电芯单元中由上至下的第一极片单元和另一个裸电芯单元中由下至上的第一极片单元一一对应,且两个裸电芯单元中相对应的第一极片单元为一体件的第一极片体的一部分;各第二极片单元为第二极片体的一部分;各第一极片体的第一极耳位于同一侧,各第二极片单元的第二极耳位于同一侧,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位于不同侧。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生产工序,使得提升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上有趋势可以看出:电芯结构设计的路上,有一分支正朝着长电芯的方向快速发展,为更方便的匹配长电芯结构,裸电芯的叠片工艺越来越受到相关企业的青睐。
目前,无论是叠片工艺,还是卷绕工艺,一次生产节拍下来,基本上都只能生产出一只裸电芯。堆叠裸电芯的制作,通常包括:正极涂布、正极烘烤、正极辊压、正极分切、正极模切、正极裁片、负极涂布、负极烘烤、负极辊压、负极分切、负极模切、负极裁片、叠片、贴胶、热压等工序。卷绕裸电芯的制作,通常包括:正极涂布、正极烘烤、正极辊压、正极分切、正极模切、负极涂布、负极烘烤、负极辊压、负极分切、负极模切、卷绕、贴胶、热压等工序。相比于传统卷绕裸电芯的制作,工序上可明显看出卷绕电芯的生产,正、负极不需要裁片的工序,这在设备成本及生产节拍上固然会有一定的优势。其次,相比于传统卷绕裸电芯的制作,基于叠片和卷绕这一工序,虽然在设备能力及工艺水平共同提升的背景下,叠片成组的效率正逐步拉近卷绕成组的效率,但至今无法彻底完成效率上的超越。
目前,随着电芯尺寸的需求,大多数电芯中都要放置2个裸电芯,如果按照传统的电芯生产工艺,一只电芯的下线至少包括2次叠片裸电芯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节省了生产工序,使得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电芯的一致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叠片电芯,包括:两个堆叠并联的裸电芯单元;
每个所述裸电芯单元包括:交替堆叠的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夹持有隔膜层,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极性不同;
其中,一个所述裸电芯单元中由上至下的第一极片单元和另一个所述裸电芯单元中由下至上的第一极片单元一一对应,且两个所述裸电芯单元中相对应的第一极片单元为一体件的第一极片体的一部分;各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为第二极片体的一部分;各所述第一极片体的第一极耳位于同一侧,各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第二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位于不同侧。
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裸电芯单元具有隔膜带,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分别位于所述隔膜带Z字型弯折后形成的不同空间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提供第一极片体;所述第一极片体具有相间隔的两片第一极片单元,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之间的第一极耳;
提供成对第二极片体;每个所述第二极片体上具有第二极片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任意一侧的第二极耳;
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和成对第二极片体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水平排列,且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上的第二极片单元分别正对所述第二极片体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并在堆叠过程中在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夹设隔膜层;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均伸出所述隔膜层外,并位于隔膜层相对的两侧;
将各所述第一极耳同方向对折,让两个所述裸电芯单元堆叠。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提供第一极片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一基材;
在所述第一基材上涂布电极涂层形成两个相间隔的第一涂布区,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涂布区之间形成第一留白区;所述第一基材上的第一留白区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一基材上的第一涂布区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在所述第一基材上涂布电极涂层形成两个相间隔的第一涂布区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涂布区的延伸方向切割形成多个第一极片体。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提供成对第二极片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二基材;
在所述第二基材上部分区域涂布电极涂层形成第二涂布区,且所述第二基材上所述第二涂布区的相对的两侧均具有第二留白区;
沿所述第二涂布区的长度方向裁切成两个模块件;每个所述模块件均具有所述第二涂布区和所述第二留白区;所述模块件上的第二留白区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极耳,所述模块件上的第二涂布区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极片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沿所述第二涂布区的长度方向裁切成两个模块件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涂布区的长度方向裁切每个所述模块件形成所述第二极片体。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和成对第二极片体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两个隔膜带;
b、水平间隔排列两个所述隔膜带;
c、将所述第一极片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隔膜带上;且所述第一极耳位于两个隔膜带之间;
d、分别弯折两个所述隔膜带覆盖所述第一极片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
e、将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放置在覆盖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的两个所述隔膜带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极耳朝向与所述第一极耳相反的方向伸出在隔膜带外;
f、分别弯折两个所述隔膜带覆盖所述第二极片单元;
g、重复步骤c、d、e、f;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夹持的部分所述隔膜带为所述隔膜层。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和成对第二极片体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两个隔膜带;
b、水平间隔排列两个所述隔膜带;
c、将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放置在覆盖两个所述隔膜带上;且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的第二极耳均朝向相反的方向伸出所述隔膜带外;
d、分别弯折两个所述隔膜带覆盖所述第二极片单元;
e、将所述第一极片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分别放置在覆盖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两个所述隔膜带上;且所述第一极耳位于两个所述隔膜带之间;
f、分别弯折两个所述隔膜带覆盖所述第一极片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
g、重复步骤c、d、e、f;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夹持的部分所述隔膜带为所述隔膜层。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和成对第二极片体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和步骤将各所述第一极耳同方向弯折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极耳聚拢贴合在一起。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第一极片体上具有两个第一极片单元,两个裸电芯单元共用一个第一极片体,在堆叠两个裸电芯中,铺设一个第一极片体时形成两个裸电芯中的一层极片层,从而无需分开堆叠两个裸电芯单元,可同时形成两个裸电芯单元。另外第一极耳连个两个第一极片单元让两个裸电芯并联在一起,且两个堆叠在一起的裸电芯单元中第一极耳位于同一侧,第二极耳位于同一侧,而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位于不同侧,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互不干扰,无需与现有工艺中一样对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模切,也无需对独立的两个裸电芯单元进行连接,从而节省了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一层极片层公共一个第一极片体,也让形成的两个裸电芯一致性更高,电芯的成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极片体、第二极片体、隔膜带堆叠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两个裸电芯单元水平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两个裸电芯堆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极片体裁切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极片体裁切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第一极片体;11、第一极片单元;12、第一极耳;13、第一涂布区;14、第一留白区;2、第二极片体;21、第二极片单元;22、第二极耳;23、第二涂布区;24、第二留白区;41、裸电芯单元;42、裸电芯单元;31、隔膜带;32、隔膜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一种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提供第一极片体1;第一极片体1具有相间隔的两片第一极片单元11,以及位于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之间的第一极耳12;
步骤120、提供成对第二极片体2;每个第二极片体2上具有第二极片单元21,以及位于第二极片单元21的任意一侧的第二极耳22;
步骤130、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1和成对第二极片体2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41和42;如图1中,成对第二极片体2水平排列,且成对第二极片体2上的第二极片单元21分别正对第二极片体2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并在堆叠过程中在第一极片单元11与第二极片单元21之间夹设隔膜层(如图1中的隔膜带31和隔膜带32中的部分形成隔膜层);第一极耳12和第二极耳22均伸出隔膜层外,并位于隔膜层相对的两侧;如图2中水平排列相连的两个裸电芯单元41和42,第一极耳12在两个裸电芯单元41和42之间,左侧的裸电芯单元41中的第二极耳22伸出在最左侧,右侧的裸电芯单元42中的第二极耳22伸出在最右侧。
步骤140、将各第一极耳12同方向对折,让两个裸电芯单元41和42堆叠。如图3中,第一极耳12在最右侧,所有的第二极耳22位于同一侧在最左侧,在后续步骤中可将所有的第二极耳22焊接到一个引脚上。当然也可以将一个裸电芯单元41中的第二极耳22聚拢在一起,将另一裸电芯单元42中的第二极耳22聚拢在一起。
可理解的,第一极片体1和第二极片体2中的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极片体1作为正极,第二极片体2作为负极。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步骤110提供第一极片体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1,提供第一基材;其中第一基材可为箔材;
步骤112,在第一基材上涂布电极涂层形成两个相间隔的第一涂布区13,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涂布区13之间形成第一留白区14;第一基材上的第一留白区14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极耳12,第一基材上的第一涂布区13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极片单元11。其中,第一基材上涂布的电极涂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步骤112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3,沿垂直于第一涂布区13的延伸方向切割形成多个第一极片体1。如图4中A方向裁切形成的一个第一极片体1。
具体的说,根据叠片电芯中正极层数的多少来选取第一基材,并涂覆第一涂布区13。在正极层数多时,切割形成多个第一极片体1,但在一个裸电芯单元中只需要一层正极层时,此时可无步骤113,只有步骤111和步骤112,形成一个第一极片体1即可。
另外,如图5所示,步骤120提供成对第二极片体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1,提供第二基材;
步骤122,在第二基材上部分区域涂布电极涂层形成第二涂布区23,且第二基材上第二涂布区23的相对的两侧均具有第二留白区24;其中,第二基材上涂布的电极涂层为负极活性物质层。
步骤123,沿第二涂布区23的长度方向裁切成两个模块件;每个模块件均具有第二涂布区23和第二留白区24,模块件上的第二留白区24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第二极耳22,模块件上的第二涂布区23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第二极片单元21。如图5中虚线B的方向为第二涂布区23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步骤12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4,沿垂直于第二涂布区23的长度方向裁切每个模块件形成第二极片体2。如图5中虚线C的方向为第二涂布区23的长度方向。
具体的说,根据叠片电芯中负极层数的多少来选取第二基材,并涂覆第二涂布区23。在负极层数多时,切割形成多个成对的第二极片体2,但在一个裸电芯单元中只需要一层负极层时,此时可无步骤124,只有步骤121和步骤122,形成一对第二极片体2即可。
另外,在叠片电芯的最底层为正极层时,如图1所示,步骤130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1和成对第二极片体2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两个隔膜带31和32;
b、水平间隔排列两个隔膜带31和32;
c、将第一极片体1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分别放置在两个隔膜带31和32上;且第一极耳12位于两个隔膜带31和32之间;
d、分别弯折两个隔膜带31和32覆盖第一极片体1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
e、将成对第二极片体2放置在覆盖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的两个隔膜带31和32的上方;且第二极耳22朝向与第一极耳12相反的方向伸出在隔膜带31和32外;
f、分别弯折两个隔膜带31和32覆盖第二极片单元21;
g、重复步骤c、d、e、f;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和第二极片单元21之间夹持的部分隔膜带为隔膜层。可理解的,如果一个裸电芯单元中的正极层和负极层均为一层时,可无步骤g。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叠片电芯的最底层为负极层时,步骤130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1和成对第二极片体2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两个隔膜带;
b、水平间隔排列两个隔膜带;
c、将成对第二极片体2放置在覆盖两个隔膜带上;且成对第二极片体2的第二极耳22均朝向相反的方向伸出隔膜带外;
d、分别弯折两个隔膜带覆盖第二极片单元21;
e、将第一极片体1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分别放置在覆盖第二极片单元21的两个隔膜带上;且第一极耳12位于两个隔膜带之间;
f、分别弯折两个隔膜带覆盖第一极片体1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
g、重复步骤c、d、e、f;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和第二极片单元21之间夹持的部分隔膜带为隔膜层。可理解的,如果一个裸电芯单元中的正极层和负极层均为一层时,可无步骤g。
另外,步骤130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1和成对第二极片体2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和步骤140将各第一极耳12同方向弯折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50,将第一极耳12聚拢贴合在一起。即先对各第一极耳12进行热压或预焊,从而便于后续对折。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叠片电芯的隔膜带为Z字型折叠,夹持第一极片单元11和第二极片单元21。可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裸电芯单元41和42中的隔膜层也可为单片隔膜片,每堆叠好一层正极层或负极层后覆盖一片单片隔膜片。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第一极片体1上具有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两个裸电芯单元共用一个第一极片体1,在堆叠两个裸电芯中,铺设一个第一极片体1时形成两个裸电芯中的一层极片层,从而无需分开堆叠两个裸电芯单元,可同时形成两个裸电芯单元。另外第一极耳12连个两个第一极片单元11让两个裸电芯并联在一起,且两个堆叠在一起的裸电芯单元中第一极耳12位于同一侧,第二极耳22位于同一侧,而第一极耳12和第二极耳22位于不同侧,第一极耳12与第二极耳22互不干扰,无需与现有工艺中一样对第一极耳12和第二极耳22模切,也无需对独立的两个裸电芯单元进行连接,从而节省了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一层极片层公共一个第一极片体1,也让形成的两个裸电芯一致性更高,电芯的成品效果更好。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一种叠片电芯。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可采用上述实施中的制备方法。如图3所示,叠片电芯包括:两个堆叠并联的裸电芯单元41和42。每个裸电芯单元包括:交替堆叠的第一极片单元11和第二极片单元21,且相邻的第一极片单元11和第二极片单元21之间夹持有隔膜层,第一极片单元11和第二极片单元21的极性不同。
其中,一个裸电芯单元中由上至下的第一极片单元11和另一个裸电芯单元中由下至上的第一极片单元11一一对应,且两个裸电芯单元41和42中相对应的第一极片单元11为一体件的第一极片体1的一部分。如图中第一层的极片层和最后一层的极片层使用的是同一个第一极片体1。
各第二极片单元21为第二极片体2的一部分,各第一极片体1的第一极耳12位于同一侧。各第二极片单元21的第二极耳22位于同一侧,第一极耳12和第二极耳22位于不同侧。
另外,各裸电芯单元具有隔膜带,第一极片单元11和第二极片单元21分别位于隔膜带Z字型弯折后形成的不同空间中。可理解的,第一极片单元11和第二极片单元21之间的隔膜层也可以不是由隔膜带Z字型弯折形成,而是单片的隔膜片。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叠片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堆叠并联的裸电芯单元;
每个所述裸电芯单元包括:交替堆叠的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夹持有隔膜层,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极性不同;
其中,一个所述裸电芯单元中由上至下的第一极片单元和另一个所述裸电芯单元中由下至上的第一极片单元一一对应,且两个所述裸电芯单元中相对应的第一极片单元为一体件,该一体件是第一极片体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极片体具有相间隔的两片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之间的第一极耳;
各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为第二极片体的一部分;
形成的叠片电芯中各所述第一极片体的第一极耳位于同一侧,各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第二极耳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位于不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电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裸电芯单元具有隔膜带,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分别位于所述隔膜带Z字型弯折后形成的不同空间中。
3.一种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一极片体;所述第一极片体具有相间隔的两片第一极片单元,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之间的第一极耳;
提供成对第二极片体;每个所述第二极片体上具有第二极片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任意一侧的第二极耳;
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和成对第二极片体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水平排列,且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上的第二极片单元分别正对所述第二极片体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并在堆叠过程中在所述第一极片单元与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夹设隔膜层;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均伸出所述隔膜层外,并位于隔膜层相对的两侧;
将各所述第一极耳同方向对折,让两个所述裸电芯单元堆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提供第一极片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一基材;
在所述第一基材上涂布电极涂层形成两个相间隔的第一涂布区,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涂布区之间形成第一留白区;所述第一基材上的第一留白区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一基材上的第一涂布区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在所述第一基材上涂布电极涂层形成两个相间隔的第一涂布区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涂布区的延伸方向切割形成多个第一极片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提供成对第二极片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二基材;
在所述第二基材上部分区域涂布电极涂层形成第二涂布区,且所述第二基材上所述第二涂布区的相对的两侧均具有第二留白区;
沿所述第二涂布区的长度方向裁切成两个模块件;每个所述模块件均具有所述第二涂布区和所述第二留白区;所述模块件上的第二留白区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极耳,所述模块件上的第二涂布区对应的区域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极片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沿所述第二涂布区的长度方向裁切成两个模块件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涂布区的长度方向裁切每个所述模块件形成所述第二极片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和成对第二极片体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两个隔膜带;
b、水平间隔排列两个所述隔膜带;
c、将所述第一极片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隔膜带上;且所述第一极耳位于两个隔膜带之间;
d、分别弯折两个所述隔膜带覆盖所述第一极片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
e、将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放置在覆盖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的两个所述隔膜带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极耳朝向与所述第一极耳相反的方向伸出在隔膜带外;
f、分别弯折两个所述隔膜带覆盖所述第二极片单元;
g、重复步骤c、d、e、f;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夹持的部分所述隔膜带为所述隔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和成对第二极片体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两个隔膜带;
b、水平间隔排列两个所述隔膜带;
c、将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放置在覆盖两个所述隔膜带上;且所述成对第二极片体的第二极耳均朝向相反的方向伸出所述隔膜带外;
d、分别弯折两个所述隔膜带覆盖所述第二极片单元;
e、将所述第一极片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分别放置在覆盖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两个所述隔膜带上;且所述第一极耳位于两个所述隔膜带之间;
f、分别弯折两个所述隔膜带覆盖所述第一极片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极片单元;
g、重复步骤c、d、e、f;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之间夹持的部分所述隔膜带为所述隔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交错堆叠第一极片体和成对第二极片体形成两个水平排列相连的裸电芯单元和步骤将各所述第一极耳同方向弯折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极耳聚拢贴合在一起。
CN202111628496.3A 2021-12-28 2021-12-28 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335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8496.3A CN114335831B (zh) 2021-12-28 2021-12-28 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8496.3A CN114335831B (zh) 2021-12-28 2021-12-28 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5831A CN114335831A (zh) 2022-04-12
CN114335831B true CN114335831B (zh) 2024-03-01

Family

ID=81014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8496.3A Active CN114335831B (zh) 2021-12-28 2021-12-28 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583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22385A (ko) * 2010-09-02 2012-03-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벤딩영역을 갖는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06601982A (zh) * 2016-12-08 2017-04-26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片及电极片切割方法
EP3709392A1 (en) * 2019-03-11 2020-09-16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CN112038705A (zh) * 2020-09-29 2020-12-0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卷芯成型方法、电池卷芯结构及极片结构
CN113471633A (zh) * 2021-07-07 2021-10-01 重庆市紫建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正负极分别隔膜制袋的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4378560U (zh) * 2021-03-31 2021-10-0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电芯、电池及电池模组
CN113571761A (zh) * 2021-09-26 2021-10-29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夹叠式电极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6344B1 (ko) * 2009-12-07 2012-06-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22385A (ko) * 2010-09-02 2012-03-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벤딩영역을 갖는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06601982A (zh) * 2016-12-08 2017-04-26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片及电极片切割方法
EP3709392A1 (en) * 2019-03-11 2020-09-16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CN112038705A (zh) * 2020-09-29 2020-12-0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卷芯成型方法、电池卷芯结构及极片结构
CN214378560U (zh) * 2021-03-31 2021-10-0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电芯、电池及电池模组
CN113471633A (zh) * 2021-07-07 2021-10-01 重庆市紫建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正负极分别隔膜制袋的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1761A (zh) * 2021-09-26 2021-10-29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夹叠式电极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5831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3355B (zh) 台阶状电极组件、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及制造该电极组件的方法
CN104247126B (zh) 制造果冻卷式电极组件的方法和制造果冻卷式聚合物二次电池的方法
CN108028416B (zh) 电极组件以及用于制造电极组件的方法
CN109361011B (zh)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0721A (zh) 一种微型电池的批量制备方法
CN108598594A (zh) 一种高效的叠片电芯生产工艺
CN113571761B (zh) 一种夹叠式电极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14957267U (zh) 一种叠片式电芯及叠片式锂电池
CN106784991A (zh) 二次扣式锂电池、折叠式电芯及其制作方法
KR20150134660A (ko) 계단 구조의 복합 전극 조립체
CN114335831B (zh) 叠片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0632A (zh)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卷绕式叠片电池
CN113437348B (zh) 一种双向可弯曲柔性电池及制造方法
CN212783563U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卷芯结构
CN209447966U (zh)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
KR20150049602A (ko) 전극조립체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220774652U (zh) 一种叠片电芯及电池
KR102442165B1 (ko) 스택-폴딩형 전극 조립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스택-폴딩형 전극 조립체
CN220774673U (zh) 一种正负极片交错排布的叠片电芯及电池
CN113991164B (zh) 一种电芯制作方法和电芯
CN218602513U (zh) 一种电芯及电池
CN218548523U (zh) 一种电芯及电池
CN107275684A (zh) 一种新型低内阻、大电流的软包电池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12151878B (zh) 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75370B (zh) 一种叠片电芯生产工艺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