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0614A - 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0614A
CN114330614A CN202111634491.1A CN202111634491A CN114330614A CN 114330614 A CN114330614 A CN 114330614A CN 202111634491 A CN202111634491 A CN 202111634491A CN 114330614 A CN114330614 A CN 114330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safety
storage space
saf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44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玥菲
蔡海霞
李梦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44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06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0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0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使标签信息不可复制、不可篡改且准确的确定物品摆放位置。

Description

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押品是抵押品和质押品的简称,抵押品主要指不动产,包括房屋、土地、汽车、机器等价值较大的实物形态的资产,质押品主要指所有者的权利证书。押品实物权证管理是银行信贷业务生命周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目前针对押品实物权证管理方法通常是使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对押品定位、盘点。
然而,目前的RFID进行押品实物权证管理,RFID的EPC区和TID区容易被复制篡改,且押品在安全保险柜中没有针对性的放置条件浪费存储空间并且可能由于押品的体积不同导致在放置押品时在各个安全保险柜来回穿梭确定存放位置,增加押品的摆放时间以及工作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标签信息不可复制、不可篡改且准确的确定押品摆放位置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
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
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体积、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数量;所述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包括:
在所述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确定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第一存储空间;
计算放入所述物品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
根据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min fi(k,lk,wk,hk)=(lk-li)(wk-wi)(hk-hi)
s.t.lk≥li
wk≥wi
hk≥hi
k∈{A,B,C}
其中,lk≥li,wk≥wi,hk≥hi,为所述安全保险柜中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的约束条件。{A,B,C}为安全保险柜中的存储空间,i为目标存储空间,lk、wk、hk为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li、wi、hi为目标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包括:
获取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在所述第一物品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
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31
s.t.Ai≤max(Aj-Ai)
i=Ai+Bi
j,p∈N+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32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3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需要存储的物品的总数量,Ai≤max(A0-Aj)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34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35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还包括:
获取所述物品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在所述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
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
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41
s.t.Ai>max(Aj-Ai)
i=Ai+Bi
j,p,q∈N+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42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4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物品的总数量,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44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45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Ai>max(Aj-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Ai-Aj-Amin|q-j|表示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存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后剩余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答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存储空间信息、预警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包括:
记录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
当所述物品入库时,扫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上的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所述物品的射频识别标签,记录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业务信息、入库时间、存放区域;
当所述物品出库时,扫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上的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所述物品的射频识别标签,记录出库时间和出库区域;
根据预先评估的风险管理时间记录业务要求入库时间、业务要求入库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存储空间信息、预警信息,包括:
根据每个安全保险柜当前存储情况以及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中存放区域、出库区域、输出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存储空间信息;
检测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电子编码区和电子标签区,根据检测结果输出预警信息;
根据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空间信息输出预警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包括:
所述物品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安全保险柜存放的体积;
所述物品的重量小于等于所述安全保险柜最大承重的重量。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
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数据关联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
存储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在所述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体积、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数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存储空间确定模块、计算模块、目标匹配模块;
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确定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第一存储空间。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放入所述物品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
所述目标匹配模块,用于根据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
在所述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存储空间:
min fi(k,,lk,wk,hk)=(lk-li)(wk-wi)(hk-hi)
s.t.lk≥li
wk≥wi
hk≥hi
k∈{A,B,C}
其中,lk≥li,wk≥wi,hk≥hi,为所述安全保险柜中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的约束条件。{A,,B,C}为安全保险柜中的存储空间,i为目标存储空间,lk、wk、hk为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li、wi、hi为目标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
在所述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物品获取模块、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综合模块;
所述第一物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所述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物品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
所述综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在所述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71
s.t.Ai≤max(Aj-Ai)
i=Ai+Bi
j,p∈N+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72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7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需要存储的物品的总数量,Ai≤max(A0-Aj)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81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82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在所述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
所述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
所述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
所述综合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在所述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还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83
s.t.Ai>max(Aj-Ai)
i=Ai+Bi
j,p,q∈N+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84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85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物品的总数量,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91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092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Ai>max(Aj-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Ai-Aj-Amin|q-j|表示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存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后剩余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各实施例中,通过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能够找到该物品最适合的存储空间,并且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能够高效合理安排每个物品存储的安全保险柜和存储空间,保证存放效率以及存放位置的合理性。并且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实现物品不可复制、篡改,保证了物品的安全性,并且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能够实时检测物品的状态,使物品存放更加安全可靠,管理流程更加规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S20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S22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S22步骤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S26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S261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录入信息界面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S262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预警信息和存储空间信息界面一部分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预警信息和存储空间信息界面另一部分示意图;
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物品存储的数据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押品权证通常包括有价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房地产、以及货物的提单、栈单或其他各种证明物品所有权的单据。大多数银行保管箱保存在银行内特定的安全保险库内。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物品可以指押品,也可以指其他需要存储的物品。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库房有很多安全保险柜,每个安全保险柜有很多存放位置,管理员不可能直接记住整个库房物品存放情况,而每次物品入库会同时收到多个大小不一需要入库的押品,此时会出现如下问题,(1)对其中一个物品来说,应该放入哪种类型空间,对于一批物品应该放入哪些安全保险柜的哪些类型的空间中,(2)而对于每个物品都需要管理员进行来回穿梭,找到最适合的摆放位置。但是通过人工的方式会增加人员放置一批物品需要来回前进的路程并且降低摆放物品的效率。
且目前使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对物品定位、盘点的方式,由于EPC区属于公开区域,物品种类、编号等通常存放在EPC区,所有用户可读可写,因此容易被复制、篡改。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管理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通过终端102扫描待入库的物品,获取物品的属性信息,并将物品的属性信息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4。管理服务器104接收到物品的属性信息后,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以及库房中所有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最适合入库的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之后管理服务器104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确定的最适合入库的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找到最适合存储物品的安全保险柜,该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目标安全保险柜。可以通过终端102扫描物品的标识信息和电子标签信息,将该标识信息发送至管理服务器104,可以是管理服务器104通过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电子标签区关联。也可以是终端102通过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电子标签区关联。管理服务器104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RFID手持机、RFID扫描设备、RFID读写器、检测设备等。管理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管理服务器104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
其中,物品的属性信息通常可以是物品入库时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如物品的重量、体积、长宽高、每个同类型的物品的数量等等一系列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通常可以是该物品能否存入该安全保险柜的条件。安全保险柜中通常会有不同大小的存储空间,所以需要得知不同大小的存储空间的长宽高等空间信息。目标存储空间通常是安全保险柜中最适合该物品的存储空间,且该物品放入目标存储空间后使得空间利用率最佳的存储空间。
具体地,可以通过压敏传感器获取物品的重量、可以通过3D双目摄像机获取物品的长宽高和体积。然后可以根据物品的长宽高、体积、重量以及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判断该需要入库的物品是否能够存放进入安全保险柜的存储空间中。若能够存入,则可以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若不能够存入,则进行提示。提示可以包括,进行预警、输出错误信息等方式。
S22,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其中,目标安全保险柜通常可以是存在最多的目标存储空间的能够全部存放入库物品的一个安全保险柜,也可以是存在最多的目标存储空间的安全保险柜,且在其一定范围内(一定范围可以根据本领域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能够共同将入库物品的存放的一个或者多个安全保险柜。
具体地,在确定每个物品对应的最适合的目标存储空间后,可以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确定能够存在最多的目标存储空间且能够全部存放物品的安全保险柜,该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目标安全保险柜。当物品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确定存在最多的目标存储空间的安全保险柜,在安全保险柜的一定范围内再次寻找存在第二多的目标存储空间的安全保险柜,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物品全部放入安全保险柜中,放入物品的一个或者多个安全保险柜可以是目标安全保险柜。
S24,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
其中,标识信息通常可以是能够标识该入库物品的信息,可以是押品编号,也可以是预设的ID(Identity document)等。电子标签区通常可以是RFID标签中TID区,TID区中通常存在着硬件ID,该硬件ID通常是标签识别号。
具体地,在物品入库时,每个物品通常都有唯一的标识信息,将标识信息与RFID标签中TID区中标签识别号进行关联,然后将标签信息和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进行关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标识信息和RFID标签TID区中标签识别号唯一对应。可以将标识信息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唯一对应。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与银行智能风控管理系统实时通信,将标识信息与借款人主体资格、信用记录、贷款用途等信息关联,能够实时调整、并进行多维度预警策略,加强了风险管理。
S26,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其中,物品的标签信息通常可以是RFID标签信息。RFID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物品的存储信息通常情况可以是物品存放的位置、如目标安全保险柜中目标存储空间,以及该物品何时入库出库,且安全保险柜中是否存在剩余的存储空间,或者存储空间不足等等信息。
具体地,在物品入库时可以根据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和属性信息录入物品的存储信息。在物品出库时可以根据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和属性信息更改物品的存储信息。
上述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中,通过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能够找到该物品最适合的存储空间,并且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能够高效合理安排每个物品存储的安全保险柜和存储空间,保证存放效率以及存放位置的合理性。并且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实现物品不可复制、篡改,保证了物品的安全性,并且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能够实时检测物品的状态,使物品的存放更加安全可靠,管理流程更加规范。
且标签信息为RFID标签,而其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确定存储信息。
具体地,根据物品的数量以及所有安全保险柜能够存储的该物品的数量确定存储信息,当物品的数量小于等于所有安全保险柜能够存储的该物品的数量时,可以能够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和目标存储空间。当物品的数量大于所有安全保险柜能够存储的该物品的数量时,无法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和目标存储空间,进行提示存储空间不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本次有i个物品一批次入库,i个物品中A型箱Ai个、B型箱Bi个,j号柜共有A型箱剩余Aj个,B型箱剩余Bp个。
则当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51
,显示A类型存储空间不足,可以是在库中寻找从0号至j号安全保险柜,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A型存储空间,当Ai大于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A型存储空间和的情况下,证明A类型存储空间不足。
则当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52
显示B类型存储空间不足,可以是在库中寻找从0号至j号安全保险柜,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B型存储空间,当Bi大于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B型存储空间和的情况下,证明B类型存储空间不足。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仅以两个不同类型的物品的进行举例,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个不同类型物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确定存储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物品的数量以及所有安全保险柜能够存储的该物品的数量能够在物品入库前知道该仓库是否能够存储所有该物品,在无法存储时进行及时提示,避免了在存储过程中发现存储空间不足,进而更换仓库,保证了物品入库时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包括:
所述物品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安全保险柜存放的体积;
所述物品的重量小于等于所述安全保险柜最大承重的重量。
具体地,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品为i,体积为vi,质量为mi,当次盘点状态是否在库状态di∈(0,1),在库则可以为1,不在库则可以为0。所述物品存放的安全保险柜的位置编号为j,该柜子能存放物品的最大体积为vjmax,该位置能存放物品的最大重量为mjmax,则限制条件可以为: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61
其中,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62
为当前实际放入物品体积总和小于j号柜能存放物品的最大体积,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63
为当前实际放入物品重量总和小于j号柜能存放物品的最大承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能够保证安全保险柜存放时不会超过其本身的条件,保证安全保险柜的安全,且在不满足限制条件的情况下,不允许该物品进行存储,不会因为安全保险柜的空间不足的导致存储的物品保存不当从而损坏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至少可以包括:所述物品的体积、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数量。如图3所示,所述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包括:
S201,在所述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确定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第一存储空间。
具体地,在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满足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证明该物品可以放入安全保险柜,根据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确定能够满足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第一存储空间。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A物品,长、宽、高分别为li,wi,hi,满足该长宽高的存储空间为A型存储空间、B型存储空间,则A型存储空间、B型存储空间可以为第一存储空间。
S202,计算放入所述物品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
具体地,因为可能存在多个第一存储空间能够满足物品的长宽高的条件,所以计算放入物品后每个第一存储空间中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A型存储空间的长、宽、高分别为la,wa,ha,B型存储空间的长、宽、高分别为lb,wb,hb,则计算l1=la-li,l2=lb-li,w1=wa-wi,w2=wb-wi,h1=ha-hi,h2=hb-hi。其中,l1、w1、h1为A型存储空间存储物品后剩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l2、w2、h2为B型存储空间存储物品后剩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S203,根据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
具体地,可以根据剩余的长度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也可以根据剩余的宽度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还可以根据剩余的高度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还可以根据长度、宽度、高度之和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第一存储空间来确定目标存储空间。
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min fi(k,,lk,wk,hk)=(lk-li)(wk-wi)(hk-hi)
s.t.lk≥li
wk≥wi
hk≥hi
k∈{A,B,C}
其中,lk≥li,wk≥wi,hk≥hi,为所述安全保险柜中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的约束条件。{A,,B,C}为安全保险柜中的A类型的存储空间、B类型的存储空间和C类型的存储空间,i为目标存储空间,lk、wk、hk为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li、wi、hi为目标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min fi(k,,lk,wk,hk)=(lk-li)(wk-wi)(hk-hi)为物品放入后剩余长宽高最小的公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仅以A、B、C三种类型的存储空间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存储空间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根据当前物品的长、宽、高、重量和体积,选择最合适的存储空间类型,使得放入后不会浪费存储空间,提升空间的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包括:
S221,获取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其中,第一物品通常可以是物品中体积最大的物品,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S223,在所述第一物品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
具体地,在第一物品能够全部放入一个安全保险柜中第一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该设有能够全部放入第一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的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第一安全保险柜后,该物品中可能还存在除第一物品之外的物品,该物品可以为第二物品,第二物品可以为一种类型也可以为多种类型。并且若第一安全保险柜可以将第二物品全部存储,则确定存储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若第一安全保险柜未将第二物品全部存储,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第一安全保险柜可以部分存储第二物品,则可以在第一安全保险柜的一定范围内,寻找能够放入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则能够放入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第二种,第一安全保险柜未能存储任何一个第二物品,则可以在第一安全保险柜的一定范围内,寻找能够放入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能够放入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二安全保险柜,第二安全保险柜可以为一个类型也可以为多个类型。当第二物品为一种类型的情况下,第二安全保险柜可以为一个类型,且第二安全保险柜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一个。当第二物品为多种类型的情况,第二安全保险柜可以为多个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一定范围可以根据本领域人员的经验进行选择设置,可以是第一安全保险柜附近的三个安全保险柜,也可以是第一安全保险柜附近的五个安全保险柜等。
S225,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具体地,得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后,综合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得到目标安全保险柜。第一安全保险柜可以是第一物品的目标安全保险柜。第二安全保险柜可以是第二物品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若物品中仅仅存在一种类型的物品,则在所述第一物品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第一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目标安全保险柜。
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91
s.t.Ai≤max(Aj-Ai)
i=Ai+Bi
j,p∈N+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92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9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需要存储的物品的总数量,Ai≤max(Aj-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94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可以是第0号柜至第j号柜存储第一物品的总和(该仓库中全部剩余存储第一物品的空间)大于等于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数量,当满足该条件时才能够将第一物品入库进行存储。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195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可以是第0号柜至第j号柜存储第二物品的总和(该仓库中全部剩余存储第二物品的空间)大于等于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数量,当满足该条件时才能够将第二物品入库进行存储。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可以是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直至Bi全部放入安全保险柜中。第一范围通常可以是根据本领域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的。min|p-j|表示在j附近搜索安全保险柜。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仅以第一物品和第二物品进行举例,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多个不同类型的物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确定存储不同类型的物品的安全保险柜,从而确定最终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并且选择能够使第一物品全部放入一个安全保险柜的目标存储空间中,节省管理人员搬运大体积的工作量,且为,在大体积全部放入一个保险柜的情况下,在该安全保险柜附近选择存储其他物品的保险柜,能够减少管理人员存放物品前进的路程,提升存放物品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还包括:
S222,获取所述物品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其中,第一物品通常可以是物品中体积最大的物品,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S224,在所述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
具体地,在第一物品能够未全部放入一个安全保险柜中第一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寻找能够存在最多的第一物品的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的安全保险柜,该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第一安全保险柜后,因为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所在可以在第一安全保险柜的一定范围内,寻找能够放入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安全保险柜,该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二安全保险柜,第二安全保险柜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S226,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
具体地,该物品中可能还存在除第一物品之外的物品,该物品可以为第二物品,第二物品可以为一种类型也可以为多种类型。可以在第一安全保险柜的一定范围内,寻找能够放入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若第一安全保险柜能全部放入第二物品,则确定存储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一安全保险柜,若第一安全保险柜未能全部放入第二物品,则判断第二安全保险柜是否能够将第一安全保险柜存储后剩余的第二物品放入,若能,则确定存储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若第一安全保险柜未能将任何一个第二物品存入,且第二安全保险柜将所有第二物品存储,则确定存储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二安全保险柜。若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均未能将任何一个第二物品存入,则在第一安全保险柜的一定范围内,寻找能够放入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该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三安全保险柜,则确定存储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三安全保险柜。若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均能存储第二物品,但未将第二物品全部存储,在第一安全保险柜的一定范围内,寻找能够放入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该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三安全保险柜,则确定存储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可以为第一安全保险柜、第二安全保险柜、第三安全保险柜。第二安全保险柜、第三安全保险柜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S228,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具体地,得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综合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得到目标安全保险柜。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若物品中仅仅存在一种类型的物品,则在所述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可以根据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可以是存储第一物品的目标安全保险柜。第三安全保险柜可以是存储第二物品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221
s.t.Ai>max(Aj-Ai)
i=Ai+Bi
j,p,q∈N+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222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22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物品的总数量,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224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可以是第0号柜至第j号柜存储第一物品的总和大于等于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数量,当满足该条件时才能够将第一物品入库进行存储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231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可以是第0号柜至第j号柜存储第二物品的总和大于等于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数量,当满足该条件时才能够将第二物品入库进行存储。Ai>max(Aj-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Ai-Aj-Amin|q-j|表示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存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后剩余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在可以是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存储所述物品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直至剩余Ai-Aj的全部放入第二安全保险柜中。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可以是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直至Bi全部放入安全保险柜中。第一范围通常可以是根据本领域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的。min|p-j|表示在j附近搜索第三安全保险柜,min|q-j|可以表示在j号柜就近搜索第二安全保险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以第一物品和第二物品进行举例,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多个不同类型的物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确定存储不同类型的物品的安全保险柜,从而确定最终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并且在第一物品为全部放入一个安全保险柜的目标存储空间中情况下,选择能够使第一物品放入最多的一个安全保险柜的目标存储空间中,节省管理人员搬运大体积的工作量,并且在放入最多的第一物品的安全保险柜附近寻找其他的安全保险柜放入剩余的第一物品,进一步节省管理人员搬运大体积的工作量,且在放入最多的第一物品的安全保险柜附近选择存储其他物品的保险柜,能够减少管理人员存放物品前进的路程,提升存放物品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包括:
S261,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具体地,管理员将物品运送到目标安全保险柜所在的指定区域后,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物品的存储信息,并显示该物品的存放区域。
S262,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存储空间信息、预警信息。
具体地,当录入物品存储信息后,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存储空间信息,当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与物品的存储信息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如安全保险柜仅能存储a个物品,但是根据物品的存储信息得到该安全保险柜存储了b个物品,其中b大于a,则输出预警信息,或者监测存储信息中的标签信息,根据存储信息中的标签信息输出预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能够使得管理物品时更加规范化,根据不同的信息精确地定位到每一个物品,且在放置出错时,可以输出预警信息,方便管理人员处理,并且可以根据标签信息检测物品的在位情况,当物品消失时,可以输出预警信息,保证物品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包括:
S702,记录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
S704,当所述物品入库时,扫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上的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所述物品的射频识别标签,记录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业务信息、入库时间、存放区域;
S706,当所述物品出库时,扫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上的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所述物品的射频识别标签,记录出库时间和出库区域;
S708,根据预先评估的风险管理时间记录业务要求入库时间、业务要求入库时间。
其中,预先评估的风险管理时间通常可以是通过银行智能风控管理系统进行评估得到的。业务信息通常可以是押品种类、编号等信息。这些信息存放在RFID标签的EPC区,并且读取标签的时候也是读这个区,如果被复制,就会有被替换的可能。射频识别标签通常可以是RFID标签。
具体地,如图8所示,可以先记录根据传感器自动获取的重量、规则物品长宽高、体积,等属性信息。当物品入库时,可以计算并输出该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和目标安全保险柜,然后扫描物品上的RFID标签信息,再扫描目标安全保险柜上的RFID标签信息和目标存储空间的RFID标签信息,在RFID手持机上确认该位置存放该物品后,记录物品的标识信息、业务信息、入库时间、存放区域。出库情况同入库情况,当物品出库时,管理员先扫描安全保险柜和目标存储空间的RFID标签,再打开柜门扫描物品上的RFID标签,在RFID手持机上确认该位置存放的物品已出库,自动记录出库情况,再次扫描物品上的RFID标签显示当前状态:未入库,并记录当前出库的区域。可以根据银行智能风控管理系统进行评估得到风险管理时间,进而可以根据风险管理时间确定业务要求入库时间、业务要求入库时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压敏传感器获取物品的重量、可以通过3D双目摄像机获取物品的长宽高和体积。存放区域可以由管理员通过RFID手持机扫描目标安全保险柜和目标存储空间的RFID标签自动填入,入库时间可以由管理员扫描目标安全保险柜RFID标签自动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传感器能够自动获取物品的各种属性信息,无需人员手动获取,在物品入库时提高了物品入库的效率,并且在物品入库时和出库时根据扫描的RFID标签可以自动录入入库时间、存放区域,出库时间、出库区域进一步提高物品管理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存储空间信息、预警信息,包括:
S902,根据每个安全保险柜当前存储情况以及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中存放区域、出库区域、输出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存储空间信息;
具体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可以根据每个安全保险柜当前存储的空间信息和总共的存储的空间信息输出每个保险柜剩余存储空间信息,进而根据每个保险柜剩余存储空间信息以及存储信息中存放区域、出库区域进一步的实时确定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存储空间信息。当存放区域增加时,剩余存储空间信息减少。当出库区域增加时,剩余存储空间信息增加。根据存放区域、出库区域输出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存储空间信息。
还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当前库房的温度和湿度,并进行输出温度和湿度信息。
S904,检测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电子编码区和电子标签区,根据检测结果输出预警信息;
其中,电子编码区通常可以是EPC区,EPC区通常是可以存储电子产品代码的区域,电子标签区通常可以是TID区,TID区通常可以是存储标签识别号码的区域。
具体地,可以通过RFID读写器和RFID手持机进行检测区域范围内RFID标签的EPC区和TID区。当在区域范围内未检测到EPC区时,进行输出预警信息。当在区域范围内检测到EPC区时,继续检测TID区,当未检测到TID区时,进行输出预警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区域范围通常情况下可以是能够检测到RFID标签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在区域范围内未检测到EPC区时,进行输出物品未在管控范围内的预警信息。当未检测到TID区时,进行输出物品可能被替换的预警信息。当未检测到EPC区和/或TID区时,可能存在两种情况,1、RFID手持机距离过远(盘库不认真),2、该物品被拿出了绑定的存放区域。需再次确认该检测EPC区和/或TID区,进而确定该物品是否在指定区域,若在,则解除预警信息,若不在则继续输出预警信息。
S906,根据每个安全保险柜当前存储情况输出预警信息,
具体地,可以根据每个保险柜的最大存储容量和当前存储情况进行比较,在当前存储情况大于最大存储容量的情况下,可以输出安全保险柜超过最大容量预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存储空间信息能够清楚的校对库房情况,且检测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电子编码区和电子标签区,根据检测结果输出预警信息能够防止物品被调换,在固定区域内出现物品丢失、移动等问题、及时通知管理人员,保证物品管理时效性,并且根据每个安全保险柜当前存储情况输出预警信息能够保证每个物品存储时不会超过安全保险柜的最大容量,防止多个物品同时存储在一个安全保险柜,造成物品损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管理服务器104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包括:
S1201,通过传感器获取每个物品的属性信息。
S1202,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
S1203,获取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S1204,在所述第一物品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
S1205,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S1206,在所述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
S1207,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
S1208,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S1209,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
S1210,将物品运送至目标安全保险柜并存储目标存储空间中。
S1211,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S1212,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存储空间信息、预警信息。
关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1300,包括: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1302、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1304、数据关联模块1306、存储信息处理模块1308,其中:
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1302,用于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
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1304,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数据关联模块1306,用于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
存储信息处理模块1308,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体积、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数量;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1302包括:第一存储空间确定模块、计算模块、目标匹配模块;
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确定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第一存储空间。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放入所述物品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
所述目标匹配模块,用于根据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1302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存储空间:min fi(k,,lk,wk,hk)=(lk-li)(wk-wi)(hk-hi)
s.t.lk≥li
wk≥wi
hk≥hi
k∈{A,B,C}
其中,lk≥li,wk≥wi,hk≥hi,为所述安全保险柜中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的约束条件。{A,,B,C}为安全保险柜中的存储空间,i为目标存储空间,lk、wk、hk为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li、wi、hi为目标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1304包括:第一物品获取模块、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综合模块;
第一物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物品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
综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1304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01
s.t.Ai≤max(Aj-Ai)
i=Ai+Bi
j,p∈N+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02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0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需要存储的物品的总数量,Ai≤max(A0-Aj)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04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05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1304还包括: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
所述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
所述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
所述综合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1304还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11
s.t.Ai>max(Aj-Ai)
i=Ai+Bi
j,p,q∈N+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12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1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物品的总数量,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14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BDA0003441436620000315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Ai>max(Aj-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Ai-Aj-Amin|q-j|表示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存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后剩余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信息处理模块1308包括:存储信息录入模块、存储空间信息输出模块、预警信息输出模块;
所述存储信息录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所述存储空间信息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存储空间信息。
所述预警信息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预警信息。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信息录入模块包括:属性信息记录模块、入库记录模块、出库记录模块、时间记录模块;
所述属性信息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
所述入库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物品入库时,扫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上的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所述物品的射频识别标签,记录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业务信息、入库时间、存放区域。
所述出库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物品出库时,扫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上的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所述物品的射频识别标签,记录出库时间和出库区域。
所述时间记录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评估的风险管理时间记录业务要求入库时间、业务要求入库时间。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空间信息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每个安全保险柜当前存储情况以及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中存放区域、出库区域、输出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存储空间信息。
所述预警信息输出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电子编码区和电子标签区,根据检测结果输出预警信息;
所述预警信息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空间信息输出预警信息。
在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限制条件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限制条件,所述限制条件包括:所述物品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安全保险柜存放的体积;所述物品的重量小于等于所述安全保险柜最大承重的重量。
上述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公开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物品信息,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公开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公开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公开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公开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
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
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体积、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数量;所述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包括:
在所述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确定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第一存储空间;
计算放入所述物品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
根据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min fi(k,lk,wk,hk)=(lk-li)(wk-wi)(hk-hi)
s.t.lk≥li
wk≥wi
hk≥hi
k∈{A,B,C}
其中,lk≥li,wk≥wi,hk≥hi,为所述安全保险柜中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的约束条件;{A,B,C}为安全保险柜中的存储空间,i为目标存储空间,lk、wk、hk为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li、wi、hi为目标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包括:
获取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在所述第一物品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
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21
s.t.Ai≤max(Aj-Ai)
i=Ai+Bi
j,p∈N+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22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2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需要存储的物品的总数量,Ai≤max(A0-Aj)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24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31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还包括:
获取所述物品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在所述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
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
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32
s.t.Ai>max(Aj-Ai)
i=Ai+Bi
j,p,q∈N+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33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34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物品的总数量,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41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42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Ai>max(Aj-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Ai-Aj-Amin|q-j|表示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存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后剩余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存储空间信息、预警信息。
9.所述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录入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包括:
记录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
当所述物品入库时,扫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上的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所述物品的射频识别标签,记录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业务信息、入库时间、存放区域;
当所述物品出库时,扫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上的射频识别标签以及所述物品的射频识别标签,记录出库时间和出库区域;
根据预先评估的风险管理时间记录业务要求入库时间、业务要求入库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信息输出存储空间信息、预警信息,包括:
根据每个安全保险柜当前存储情况以及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中存放区域、出库区域、输出每个安全保险柜剩余的存储空间信息;
检测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电子编码区和电子标签区,根据检测结果输出预警信息;
根据所述安全保险柜的存储空间信息输出预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包括:
所述物品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安全保险柜存放的体积;
所述物品的重量小于等于所述安全保险柜最大承重的重量。
12.一种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物品的属性信息、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安全保险柜中每个存储空间的空间信息确定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
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所述物品对应的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物品存储的目标安全保险柜;
数据关联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信息、目标安全保险柜信息、属性信息与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中电子标签区关联;
存储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品的标签信息、目标存储空间、目标安全保险柜、属性信息处理所述物品的存储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体积、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数量;所述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存储空间确定模块、计算模块、目标匹配模块;
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确定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第一存储空间;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放入所述物品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
所述目标匹配模块,用于根据剩余的长度、宽度、高度最小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目标存储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存储空间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存储空间:
min fi(k,lk,wk,hk)=(lk-li)(wk-wi)(hk-hi)
s.t.lk≥li
wk≥wi
hk≥hi
k∈{A,B,C}
其中,lk≥li,wk≥wi,hk≥hi,为所述安全保险柜中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满足所述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的约束条件;{A,B,C}为安全保险柜中的存储空间,i为目标存储空间,lk、wk、hk为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li、wi、hi为目标存储空间的长度、宽度、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物品获取模块、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综合模块;
所述第一物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物品的属性信息中体积最大的第一物品;
所述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物品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
所述综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71
s.t.Ai≤max(Aj-Ai)
i=Ai+Bi
j,p∈N+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72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7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需要存储的物品的总数量,Ai≤max(A0-Aj)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74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75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
所述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第一安全保险柜中的所述第一物品的目标存储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
所述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第二安全保险柜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
所述综合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二安全保险柜和/或第三安全保险柜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安全保险柜确定模块还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安全保险柜: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81
s.t.Ai>max(Aj-Ai)
i=Ai+Bi
j,p,q∈N+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82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83
其中,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Aj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Bi为需要存储的第二物品,Bp为j号安全保险柜中剩余的第二物品的存储空间;j号安全保险柜为第一安全保险柜;N+为正整数,i为物品的总数量,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84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一物品的条件,
Figure FDA0003441436610000085
为第0号柜至第j号柜能够存储的第二物品的条件,Ai>max(Aj-Ai)为需要存储的第一物品未全部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中,且第一物品的存储空间最多的条件,Ai-Aj-Amin|q-j|表示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存放入j号安全保险柜后剩余第一物品的第二安全保险柜,Bi-Bmin|p-j|表示在j号安全保险柜的第一范围内确定存储所述物品中第二物品的安全保险柜。
1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634491.1A 2021-12-29 2021-12-29 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3306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4491.1A CN114330614A (zh) 2021-12-29 2021-12-29 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4491.1A CN114330614A (zh) 2021-12-29 2021-12-29 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0614A true CN114330614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17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4491.1A Pending CN114330614A (zh) 2021-12-29 2021-12-29 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06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4544A (zh) * 2022-04-25 2022-07-15 逸励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冷库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冷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879543U (zh) * 2019-03-22 2019-12-31 北京融安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入库管理系统
CN110910059A (zh) * 2019-11-05 2020-03-24 广州穗能通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设备的入库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1627167A (zh) * 2020-05-18 2020-09-04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储物柜的存放方法、装置、储物柜和存储介质
JP2021057040A (ja) * 2019-09-25 2021-04-08 株式会社アヴァンザ 情報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879543U (zh) * 2019-03-22 2019-12-31 北京融安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入库管理系统
JP2021057040A (ja) * 2019-09-25 2021-04-08 株式会社アヴァンザ 情報処理装置
CN110910059A (zh) * 2019-11-05 2020-03-24 广州穗能通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设备的入库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1627167A (zh) * 2020-05-18 2020-09-04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储物柜的存放方法、装置、储物柜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4544A (zh) * 2022-04-25 2022-07-15 逸励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冷库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冷库
CN114754544B (zh) * 2022-04-25 2024-05-03 逸励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冷库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冷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4722B2 (en) Remote identification equipped self-service monetary item handling device
US20090309722A1 (en) Tamper-indicating monetary package
CN103745333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家具安全流通溯源系统及方法
CN104737187A (zh) 将进口数据和/或出口数据与公司标识符关联的系统及过程
CN107015987A (zh) 一种更新和搜索数据库的方法及设备
CN116089620B (zh) 一种电子档案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509968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8364049B (zh) 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230547A (zh) 加钞管理方法、加钞管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330614A (zh) 物品存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US20190325178A1 (en)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sino chip management
CN115546966A (zh) 物品交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06504007A (zh) 一种基于nfc电子标签的商品防伪管理系统
CN113986821A (zh) 一种基于标签的档案文件管理方法
CN116777340A (zh) 一种货权权属存证方法和系统
US2019025899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hybrid shipping intake
KR101378781B1 (ko) 모바일 기기를 이용한 점검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매체
CN11444521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融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4348917A1 (en) Blockchai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nodes of the blockchain,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nd quering the blockchain
CN112579539B (zh) 企业集群大数据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12507897U (zh) 一种钞箱
CN114663019A (zh) 款箱流转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CN114299673A (zh) 实物管理方法、装置、实物柜、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00402032A1 (en) Cash tagging and tracking
CN104951910A (zh) 网络版智能电子封印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