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7162A -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7162A
CN114327162A CN202111656663.5A CN202111656663A CN114327162A CN 114327162 A CN114327162 A CN 114327162A CN 202111656663 A CN202111656663 A CN 202111656663A CN 114327162 A CN114327162 A CN 114327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strate
functional
functional hole
electrode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66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7162B (zh
Inventor
张元其
张毅
张顺
罗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66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7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7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7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7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7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包括非显示区和至少环绕部分非显示区的显示区,非显示区开设有至少一个功能孔;触控电极,位于基板的一侧,且露出功能孔、以及至少部分间隔区;其中,间隔区包括基板上相邻两个功能孔之间的区域,和/或,间隔区包括基板上功能孔与基板的边缘之间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触控电极露出至少部分第一间隔区,第一间隔区为基板上相邻功能孔之间的区域,使得触控电极无需在第一间隔区的全部区域制备,防止触控电极在第一间隔区内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关键尺寸过小,从而避免了触控通道断路的不良。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触控面板中,通过在面板上沿相互正交的方向交叉布设发射电极(Tx)和接收电极(Rx)来实现对触摸位置的检测。显示区(Active Area,AA)内的电极图案由电极图案单元组成,单元上柔性多层(Flexible Multi Layer OnCell,FMLOC)技术提出的电极布设方案中,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布设在同一层,而电极图案单元包含发射电极、接收电极部分,电极图案单元在显示区阵列得到触控通道。
然而,由于屏幕外形的原因,当显示区内的功能孔距离边缘或者相邻的两个功能孔之间距离较小时,这些区域的触控电极无法形成,导致触控通道的断路。例如在一般的手机中,功能孔处于屏幕的左上角,当功能孔距离屏幕的显示区边缘或者相邻的两个功能孔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在这些区域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关键尺寸过小容易导致触控通道断路。
综上,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中存在: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关键尺寸过小容易导致触控通道断路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中存在: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关键尺寸过小容易导致触控通道断路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包括非显示区和至少环绕部分非显示区的显示区,非显示区开设有至少一个功能孔;
触控电极,位于基板的一侧,且露出功能孔、以及至少部分间隔区;
其中,间隔区包括基板上相邻两个功能孔之间的区域,和/或,间隔区包括基板上功能孔与基板的边缘之间的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功能孔之间的第一间隔区,第一间隔区与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电极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非显示区、并分别电性连接被第一间隔区隔开的至少部分触控电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和第二电极连接线,功能孔包括第一功能孔和第二功能孔;
第一电极连接线位于第一功能孔靠近第二功能孔的一侧,第二电极连接线位于第一功能孔远离第二功能孔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一部分遮光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以及另一部分遮光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环绕第二功能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和第二电极连接线,功能孔包括第一功能孔和第二功能孔;
第一电极连接线位于第二功能孔靠近第一功能孔的一侧,第二电极连接线位于第一功能孔远离第二功能孔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一部分遮光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功能孔远离第一功能孔的一侧且与第一电极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以及另一部分遮光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功能孔靠近第二功能孔的一侧且与第二电极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功能孔之间的第一间隔区,第一间隔区与非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电极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间隔区与非显示区的重合区域、并分别电性连接被第一间隔区隔开的至少部分触控电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的关键尺寸与触控电极中触控电极的关键尺寸之间的差值不小于5微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功能孔之间的第一间隔区、以及位于功能孔与基板的边缘之间的第二间隔区,触控电极露出第一间隔区,且露出至少部分第二间隔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隔区与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合,第二间隔区与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合,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电极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非显示区,并分别电性连接被第一间隔区和第二间隔区隔开的至少部分触控电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和第二电极连接线,功能孔包括第一功能孔和第二功能孔;
第一电极连接线位于第二功能孔远离第一功能孔的一侧,第二电极连接线位于第一功能孔远离第二功能孔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一部分遮光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功能孔靠近第一功能孔的一侧且与第一电极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以及另一部分遮光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功能孔靠近第二功能孔的一侧且与第二电极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的触控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通过触控电极露出至少部分第一间隔区,第一间隔区为基板上相邻功能孔之间的区域,使得触控电极无需在第一间隔区的全部区域制备,防止触控电极在第一间隔区内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关键尺寸过小,从而避免了触控通道断路的不良。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P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板;11-非显示区;12-显示区;13-功能孔(131-第一功能孔、132-第二功能孔);14-第一间隔区;15-第二间隔区;
2-触控电极;21-第一电极(211-第一导电层、212-桥接部、213-第二导电层);22-第二电极;
3-电极连接线(31-第一电极连接线、32-第二电极连接线);4-遮光层;5-绝缘层;6-平坦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P处的放大示意图。当功能孔距离屏幕的显示区边缘(如功能孔距上侧边缘为a、功能孔距左侧边缘为b)或者相邻的两个功能孔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功能孔的间距为c)较小时,即a、b、c中至少有一者小于或者等于1毫米,单元上柔性多层结构处于喷墨打印层的双爬坡区。在制备单元上柔性多层结构时,步骤包括对光刻胶曝光、显影、刻蚀。如图3所示,图3为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在固化过程中,光刻胶处于双爬坡区,由于重力作用和双爬坡区的特殊形貌,光刻胶向坡底流动,导致爬坡区的光刻胶厚度过薄,这个区域的触控电极无法形成,导致触控通道断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和触控电极2。
基板1包括非显示区11和至少环绕部分非显示区11的显示区12,非显示区11开设有至少一个功能孔13;
触控电极2位于基板1的一侧,且露出功能孔13、以及至少部分间隔区;
其中,间隔区包括基板1上相邻两个功能孔13之间的区域,和/或,间隔区包括基板1上功能孔13与基板1的边缘之间的区域。
通过触控电极2露出至少部分第一间隔区14,第一间隔区14为基板上相邻功能孔13之间的区域,使得触控电极2无需在第一间隔区14的全部区域制备,防止触控电极2在第一间隔区14内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的关键尺寸过小,从而避免了触控通道断路的不良。
值得一提的是,关键尺寸(Critical Dimension,CD)是反映集成电路中图案处理精度的物理量。具体指触控电极2或者电极连接线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的最小宽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功能孔13之间的第一间隔区14,第一间隔区14与显示区12至少部分重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功能孔13之间至少部分为显示区,在重合的显示区不设计触控电极2,以防止触控电极2在该显示区断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3,电极连接线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非显示区11、并分别电性连接被第一间隔区14隔开的至少部分触控电极2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的部分区域由于被第一间隔区14隔开,未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本实施例还设计电极连接线3桥接对应的触控电极2以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电极连接线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非显示区11中,防止遮挡像素单元的出光,避免影响显示装置的透光率。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1环绕至少一个功能孔13,在该功能孔13外圈的非显示区11内设置电极连接线3导通被第一间隔区14隔开的触控电极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3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功能孔13包括第一功能孔131和第二功能孔132,第一电极连接线31位于第一功能孔131靠近第二功能孔132的一侧,第二电极连接线32位于第一功能孔131远离第二功能孔132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1至少部分环绕至少一个功能孔13,即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功能孔131,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均位于第一功能孔131的非显示区11。避免在第二功能孔132或者其他功能孔13的外围设置宽度较大的非显示区11,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透光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4,一部分遮光层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连接线3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连接线32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之间,以及另一部分遮光层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环绕第二功能孔132。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4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在功能孔13的外围且位于非显示区11中。其中,第一功能孔131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电极连接线32与遮光层4同层设置,为了避免该膜层厚度过大,同时由于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具有一定的遮光性能,遮光层4避开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位置,即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的正投影、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正投影均不重合。又为了避免漏光,遮光层4的正投影半包围第一功能孔131,即位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的正投影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正投影之间。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第一功能孔131外围非显示区11的遮光层4的正投影被分为两部分,一者如图4在第一功能孔131的上方,另一者如图4在第一功能孔131的下方。由于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没有电极连接线3,遮光层4的正投影可以全包围第二功能孔13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电极连接线32与遮光层4不同层设置。遮光层4可以全包围第一功能孔131和全包围第二功能孔132。由于遮光层4的遮光性能优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电极连接线32,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防漏光性能更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3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功能孔13包括第一功能孔131和第二功能孔132,第一电极连接线31位于第二功能孔132靠近第一功能孔131的一侧,第二电极连接线32位于第一功能孔131远离第二功能孔132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1至少部分环绕至少两个功能孔13,即分别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功能孔131和第二功能孔132,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分别位于第一功能孔131的非显示区11和第二功能孔132的非显示区11,此处不同的电极连接线3与不同的功能孔13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仅为了说明第一功能孔131和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均设置有电极连接线3。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4,一部分遮光层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功能孔132远离第一功能孔131的一侧且与第一电极连接线3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以及另一部分遮光层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功能孔131靠近第二功能孔132的一侧且与第二电极连接线32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4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在第一功能孔131和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且位于非显示区11中。其中,第一功能孔131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接线32;或者,第一功能孔131的外围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接线32,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线3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电极连接线32与遮光层4同层设置,为了避免该膜层厚度过大,同时由于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具有一定的遮光性能,遮光层4避开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位置,即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的正投影、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正投影均不重合。又为了避免漏光,遮光层4的正投影半包围第一功能孔131且半包围第二功能孔132。在第一功能孔131的外围,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在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同理可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第一功能孔131的外围,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在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电极连接线32与遮光层4不同层设置。遮光层4可以全包围第一功能孔131和全包围第二功能孔132。由于遮光层4的遮光性能优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电极连接线32,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防漏光性能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分别介绍了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位于同一功能孔13的外围和位于不同功能孔13的外围。实际上,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第三电极连接线33甚至更多的电极连接线,第三电极连接线33位于任意一个功能孔13的外围非显示区11。当第三电极连接线33与遮光层4同层设置时,遮光层4需做避开处理,制备工序简单,显示装置轻薄性较好。当第三电极连接线33与遮光层4不同层设置时,遮光层4仍可全包围对应的功能孔13,遮光性能较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功能孔13之间的第一间隔区14,第一间隔区14与非显示区11至少部分重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两个功能孔13之间至少部分为非显示区,在重合的非显示区不设计触控电极2,以防止触控电极2在该非显示区断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3,电极连接线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间隔区14与非显示区11的重合区域内、并分别电性连接被第一间隔区14隔开的至少部分触控电极2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的部分区域由于被第一间隔区14隔开,未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本实施例还设计电极连接线3桥接对应的触控电极2以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电极连接线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非显示区11与第一间隔区14的重合区域中,防止遮挡像素单元的出光,避免影响显示装置的透光率。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1环绕至少两个功能孔13,且两个功能孔13之间也是非显示区11。在两个功能孔13之间的非显示区11内设置电极连接线3导通被第一间隔区14隔开的触控电极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3的关键尺寸与触控电极2中触控电极的关键尺寸之间的差值不小于5微米。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中的触控电极需要途径显示区12,将触控电极设置于相邻像素单元之间,为了避免遮挡像素单元的出光,触控电极的关键尺寸不小于2微米且不大于5微米。而电极连接线3设置于非显示区11中,不会遮挡像素单元的出光,为了避免在制备过程中,光刻胶在爬坡区过薄,电极连接线3的关键尺寸不小于10微米,即电极连接线3的关键尺寸与触控电极的关键尺寸之间的差值不小于5微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功能孔13之间的第一间隔区14、以及位于功能孔13与基板1的边缘之间的第二间隔区15,触控电极露出第一间隔区14,且露出至少部分第二间隔区1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触控电极2露出至少部分第二间隔区15,防止触控电极2在第二间隔区15内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的关键尺寸过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隔区14与显示区12至少部分重合,第二间隔区15与显示区12至少部分重合,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3,电极连接线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非显示区11,并分别电性连接被第一间隔区14和第二间隔区15隔开的至少部分触控电极2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功能孔13之间至少部分为显示区,功能孔13与基板1的边缘之间也为显示区,在两个功能孔13之间、功能孔13与基板的边缘之间均不设计触控电极2,以防止触控电极2在该区域断线。触控电极2的部分区域由于被第一间隔区14和第二间隔区15隔开,未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本实施例还设计电极连接线3桥接对应的触控电极2以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电极连接线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一部分位于非显示区11中,另一部分连接第一部分电极连接线3与基板1的边缘且位于显示区12的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之间,避免遮挡像素单元的出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3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功能孔13包括第一功能孔131和第二功能孔132,第一电极连接线31位于第二功能孔132远离第一功能孔131的一侧,第二电极连接线32位于第一功能孔131远离第二功能孔132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1至少部分环绕至少两个功能孔13,即分别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功能孔131和第二功能孔132,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分别位于第一功能孔131的非显示区11和第二功能孔132的非显示区11,此处不同的电极连接线3与不同的功能孔13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仅为了说明第一功能孔131和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均设置有电极连接线3。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4,一部分遮光层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功能孔132靠近第一功能孔131的一侧且与第一电极连接线3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以及另一部分遮光层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功能孔131靠近第二功能孔132的一侧且与第二电极连接线32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4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在第一功能孔131和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且位于非显示区11中。其中,第一功能孔131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接线32;或者,第一功能孔131的外围设置有第二电极连接线32,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线3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电极连接线32与遮光层4同层设置,为了避免该膜层厚度过大,同时由于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具有一定的遮光性能,遮光层4避开第一电极连接线31和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位置,即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的正投影、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正投影均不重合。又为了避免漏光,遮光层4的正投影半包围第一功能孔131且半包围第二功能孔132。在第一功能孔131的外围,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在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同理可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第一功能孔131的外围,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连接线32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在第二功能孔132的外围,遮光层4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电极连接线32与遮光层4不同层设置。遮光层4可以全包围第一功能孔131和全包围第二功能孔132。由于遮光层4的遮光性能优于第一电极连接线31、第二电极连接线32,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防漏光性能更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1内设置有至少两条电极连接线3,相邻两条电极连接线3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触控电极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功能孔3的同一侧非显示区11内可以设置至少两条电极连接线3,两条电极连接线3分别导通触控电极2中不同的触控单元。相较于功能孔3的一侧非显示区仅设置一条电极连接线3的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中至少有一条电极连接线3的关键尺寸较小;或者,本实施例中至少有一条电极连接线3与触控电极的间距较小。即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至少有一条电极连接线3减小关键尺寸,或者向显示区12的方向偏移,为其他电极连接线3留出走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3、遮光层4和触控电极2可以两两之间互不同层,也可以是三者中有任意两者同层,还可以是三者均同层设置。
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呈网格状排布。触控电极2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电极21和平行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电极22,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交错,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1是发射电极,第二电极22是接收电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1是接收电极,第二电极22是发射电极,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均传递不同的电信号,在第一电极21的正投影和第二电极22的正投影重合的区域,为了避免两者信号相互干扰甚至短路,其中一者采用错层设计。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极21错层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对第二电极22错层设计。第二电极22沿第二方向正常走线且仅由第二导电层形成,第一电极21由第二导电层213形成多个电极单元,在两者的正投影重合区域,即相邻两个电极单元之间的区域,第一电极21由第一导电层211形成导电桥。第一导电层211与第二导电层21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5,绝缘层5上设置至少两个通孔,通孔填充导电材料形成桥接部212连通第一导电层211与第二导电层213形成完整的电路回路。由于绝缘层5隔绝了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避免了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投影重合区发生信号干扰或者短路。第二导电层213远离绝缘层5一侧还设置有平坦层6。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采用双层走线,发射电极的主体结构和接收电极的主体结构位于同一导电层,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交叉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中至少有一者通过导电桥连通相邻的电极单元。
当电极连接线3与触控电极2同层,电极连接线3可以为单层导电层,也可以是包括导电桥的双层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3连通的是单层设置的第二电极22,电极连接线3与第二电极22同层且采用单层设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3连通的是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21,但在电极连接线3的路径轨迹上未与第二电极22和其他连接线发生交叉,电极连接线3与第一电极21中的第二导电层213同层且采用单层设计。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电极连接线3连通的是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21,但在电极连接线3的路径轨迹上与第二电极22或者其他连接线发生交叉,电极连接线3与第一电极21同层且采用双层设计。
遮光层4与电极连接线3同理,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遮光层4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双层结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的触控面板。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触控电极2露出至少部分第一间隔区14,第一间隔区14为基板上相邻功能孔13之间的区域,使得触控电极2无需在第一间隔区14的全部区域制备,防止触控电极2在第一间隔区14内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的关键尺寸过小,从而避免了触控通道断路的不良。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非显示区和至少环绕部分所述非显示区的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开设有至少一个功能孔;
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且露出所述功能孔、以及至少部分间隔区;
其中,所述间隔区包括所述基板上相邻两个所述功能孔之间的区域,和/或,所述间隔区包括所述基板上所述功能孔与所述基板的边缘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功能孔之间的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所述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并分别电性连接被所述第一间隔区隔开的至少部分所述触控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线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和第二电极连接线,所述功能孔包括第一功能孔和第二功能孔;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远离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以及另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环绕所述第二功能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线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和第二电极连接线,所述功能孔包括第一功能孔和第二功能孔;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孔靠近所述第一功能孔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远离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孔远离所述第一功能孔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以及另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功能孔之间的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非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所述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非显示区的重合区域、并分别电性连接被所述第一间隔区隔开的至少部分所述触控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线的关键尺寸与所述触控电极的关键尺寸之间的差值不小于5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功能孔之间的第一间隔区、以及位于所述功能孔与所述基板的边缘之间的第二间隔区,所述触控电极露出所述第一间隔区,且露出至少部分第二间隔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合且所述第二间隔区与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所述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并分别电性连接被所述第一间隔区和所述第二间隔区隔开的至少部分所述触控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线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和第二电极连接线,所述功能孔包括第一功能孔和第二功能孔;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孔远离所述第一功能孔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远离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孔靠近所述第一功能孔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以及另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2111656663.5A 2021-12-30 2021-12-30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327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6663.5A CN114327162B (zh) 2021-12-30 2021-12-30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6663.5A CN114327162B (zh) 2021-12-30 2021-12-30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7162A true CN114327162A (zh) 2022-04-12
CN114327162B CN114327162B (zh) 2024-04-19

Family

ID=8101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6663.5A Active CN114327162B (zh) 2021-12-30 2021-12-30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716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31215U (zh) * 2016-10-26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7154218A (zh) * 2017-06-29 2017-09-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68526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装置
CN113641269A (zh) * 2021-07-30 2021-11-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31215U (zh) * 2016-10-26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7154218A (zh) * 2017-06-29 2017-09-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68526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装置
CN113641269A (zh) * 2021-07-30 2021-11-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7162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3514B (zh) 一种集成触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US8310460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JP7052966B2 (ja) タッチ制御表示パネル
KR20190112136A (ko) 터치 컨트롤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터치 컨트롤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CN108257980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US10248268B2 (en) OGS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027753A1 (en) Panel structure
WO2017028496A1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8803111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TW201137813A (en) Display panel
CN109256395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23889B (zh) 电容式触摸面板
US11941213B2 (en) Touch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WO2022121608A1 (zh) 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JP2024505314A (ja) 表示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2281616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CN112987978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341979A1 (en) Display devic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045871B (zh)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14327162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27163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14670525U (zh) 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2230465B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228639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540892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