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58C - 具有阻燃壳的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阻燃壳的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58C
CN1143258C CNB981200605A CN98120060A CN1143258C CN 1143258 C CN1143258 C CN 1143258C CN B981200605 A CNB981200605 A CN B981200605A CN 98120060 A CN98120060 A CN 98120060A CN 1143258 C CN1143258 C CN 11432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circuit board
crt
fire
ray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200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3814A (zh
Inventor
赵南日
崔光文
金泰焕
金广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9980004164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90038187U/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9980004163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90038186U/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800242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32745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13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3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5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003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electromagnetic effects, e.g. demagnetisation arrangements, shielding co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0007Elimination of unwanted or stray electromagnetic effects
    • H01J2229/0015Preventing or cancelling fields leaving the enclosure
    • H01J2229/0023Pass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这里公开一种显示器,它包括一个前壳体,一个安装在前壳体内并通过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还有一个布置在阴极射线管后侧的用来控制电功率和电路的电路,一个支撑电路板的安装在前壳体上的电路板架,一个控制可能在电路和阴极射线管后侧产生的失火燃烧、并且屏蔽在电路和阴极射线管后侧产生的电磁波的阻燃壳,还有一个与前壳体连在一起并罩住阻燃壳和阴极射线管的后壳体。

Description

具有阻燃壳的显示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阴极射线管和一电路板的显示器,它利用来自计算机输出的视觉信号,并通过此阴极射线管来显示图象;该电路板布置在所述阴极射线管后侧,用来控制电功率和各个电路。尤其是,本发明涉及的显示器具有屏蔽从阴极射线管后侧产生的电磁波的壳体,并且此壳体可阻止电路板处可能出现的火情,防止其进一步扩大。
一般而言,若粗略划分,显示器包括:一个通过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它根据传输过来的显示信号和电能来显示图象;一个安装在所述阴极射线管后侧的电路板,用来控制电功率和各个电路;一个用于安装阴极射线管的前壳体;以及一个与前壳体联结一起,并罩住阴极射线管后部的后壳体。
正如已经知道的那样,这类显示器设计成符合屏蔽电磁波和无害环境的技术标准,并且满足涉及安全要求的TCO和EMT。
作为适应安全要求的一种方法,也要求改进显示器,使其能够处理可能在其内部产生的失火燃烧。
由于显示器具有一个控制电功率和其内部各个电路的电路板,此电路板处于会失火的状态。鉴于此,显示器总是有失火燃烧的隐患。
因此,显示器应该满足TCO、EMI和UL等执行的安全要求。图1是表示执行已有技术的显示器的视图。
执行第一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示于图1。它具有最基本的结构,在实际中通常用作小型显示器(通常低于14英寸)。
根据图1的显示器包括:一个前壳体10;一个安装在前壳体中并通过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20;一个安装在阴极射线管20后侧,用来控制电功率和电路的电路板30。
电路板30安装在电路板架40上,而电路板架40安装在前壳体10上。罩住阴极射线管20后部并和所述前壳体10的后侧连接在一起的后壳体50。还有一个底架90安装在电路板架40的下部,并在底架90的下部安装了一个底座91。
已经知道,由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是小尺寸的,它没有附加的结构用来屏蔽电磁波,这是基于EMI的安全要求。
也就是,已经最广泛应用的作为EMI(电磁干扰)安全要求的MPR(瑞典测量和测试委员会Swedish Board For Measurement andTesting)II技术标准。按照这一技术要求,构成电磁波的磁场强度为25nT(纳特斯拉),电场强度标准值规定为2.5V/m。
研究表明,14英寸或更小尺寸规格的显示器,由于通常其视觉频率低,所辐射的电磁波低于上述电磁波辐射EMI的允许值。因此,没有必要设置电磁波屏蔽装置,就能满足EMI的安全要求。
显示器也要满足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安全要求。也就是,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安全标准要求确保无失火燃烧的危险,显示器要根据这一技术要求来生产。
下面是对按照UL技术要求生产显示器原因的详细描述。
显示器失火燃烧危险的隐患是其中通有电流的电路板30。
也就是,与电路板30相伴使用的电线或电缆在邻近区域和有关元件在加工过程产生的锐边接触(会导致电缆外皮磨坏),因此会发生短路现象,从而存在失火燃烧的隐患。
因此,作为一个避免电线或电缆外皮损坏的方法,在有关元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锐边清除后再装配。可是,完全清除锐边是不可能的,因此仍然存在失火危险。
有失火危险可能的电气元件和压紧件,使其彼此布置得分开一些;或者为不和压紧件接触,采取使其构成固定形状的方法,通过使用电线盒和电缆带来防止由于振动使其外皮损坏。可是,这不是能够完全杜绝失火危险的措施,仍存在失火的危险。
作为对付电路中失火的一种方法,在实际中使用防止输入过载的额定功率保险丝,或在实际中采取让电路元件布置成彼此存在一定小距离的方法。
除上述措施,作为在实际中应用的防止失火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有失火危险的元件间保证一定的距离或间隙,一种方法是有关元件由自抗燃材料制成,一种消除失火隐患的方法是使用抗高温电路板、热沉基底和绝缘材料等。
可是,即使使用上述防火措施,实际上也存在失火燃烧的危险。存在电学和物理方面的原因导致显示器中失火燃烧。
也就是,由于显示器长时间使用存在过载或元件缺陷,这是由电气方面带来的失火原因。
消除过载的元件功能失效,是失火的另一个原因。
作为物理失火原因,是由于外皮损坏的短路现象。外皮损坏是产品(显示器)振动致使高压电线和电缆与其它元件磨损的结果。
也存在另一个失火原因,即由于尘埃污染和电打火造成的短路,以及由于其它材料渗入造成的电短路。
因此,正如图2所示,即使电路板30安装在产品(显示器)内部,但它向上暴露。若由于各种失火原因发生失火,会导致生成火焰。此火焰会扩展,从而会在后壳体50中发生燃烧。
因此,在后壳体中发生燃烧也就意味着在整个显示器中失火。火焰可延伸到邻近安装显示器处的易燃物,会在房间内部和整个建筑物中发生火灾。尤其是,例如在显示器处于通电工作状态,如在显示器中由于打火引燃而失火,燃烧造成的破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为了消除在打火点处产生的火焰向外扩散,有失火危险隐患的显示器按照UL安全要求标准生产。
按照UL安全要求的显示器的安全装置,意图是用耐火材料生产外罩。特别是罩住有失火危险电路板30的后壳体50,更倾向如此。
参照图3,如果由于打火在电路板30中产生火焰,那么后壳体50和火焰接触。可是,如果后壳体50由耐火塑料材料构成,由于不能在后壳体50中燃烧,那么可能阻止火焰向外扩散。也就是,由耐火材料制成的后壳体50具有阻止火焰扩散的作用。耐火材料的级别也基于UL安全要求规定的级别。
为帮助理解本发明,作为参考,下面描述上述耐火塑料材料的易燃性级别标准。
1.2.13易燃性
1.2.13.1材料易燃性分类:除了金属和陶瓷的材料抗燃性鉴别。当按照附件A测试时,材料分为从1.2.13.2直到1.2.13.9。
备注:
1执行本标准的规定时,认为HF-1级别的材料优于HF-2级别材料,而HF-2级别材料优于HBF级别材料。
2类似地,其它材料包括刚性泡沫(工程结构泡沫)的5V或者V-0被认为优于V-1级别的材料,V-1级别的材料优于V-2级别的材料,V-2级别的材料优于HB级别的材料。
1.2.13.2V-0级别材料:按照条款A.6测试时,这种材料会发生有火焰或无火焰燃烧,但在平均不超过5秒的时间内熄灭;发出的炽热颗粒或火苗不能点燃医用棉。
1.2.13.3V-1级别材料:按照条款A.6测试时,这种材料会发生有火焰或无火焰燃烧,但在平均不超过25秒的时间内熄灭;发出的炽热颗粒或火苗不能点燃医用棉。
1.2.13.4V-2级别材料:按照条款A.6测试时,这种材料会发生有火焰或无火焰燃烧,但在平均不超过25秒的时间内熄灭;发出的炽热颗粒或火苗能点燃医用棉。
1.2.13.5 5V级别材料:按照条款A.9测试时,这种材料会发生有火焰或无火焰燃烧,但在规定的时间内熄灭;发出的炽热颗粒或火苗不能点燃医用棉。
备注:一旦IEC 707经修正包括易燃性级别5V或其可能的替代者时,条款A.9会取消。
1.2.13.6HF-1级别的泡沫材料:按照条款A.7测试时,这种泡沫材料会发生有火焰或无火焰燃烧,但在规定的时间内熄灭;发出的燃烧或炽热颗粒、或火苗不会点燃医用棉。
1.2.13.7HF-2级别的泡沫材料:按照条款A.7测试时,这种泡沫材料会发生有火焰或无火焰燃烧,但在规定的时间内熄灭;发出的燃烧或炽热颗粒、或火苗能点燃医用棉。
1.2.13.8HB级别材料:按照条款A.8测试时,此材料具有不超过特定的最大燃烧速率。
1.2.13.9HBF级别的泡沫材料:按照条款A.7测试,此泡沫材料具有不超过特定的最大燃烧速率。
在上述耐火标准中来阻止燃烧的的后壳体50,用易燃性级别V-0和5V的耐火材料设计。
制造和采用这些由耐火材料制成的外壳,不存在特别的结构问题。可是,利用耐火材料制造外罩的缺点在于成本较高。
由于批量生产时,耐火材料外壳的成本太高,这是不经济的。此外,材料成本增加,也给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带来了不经济因素。
图4表示利用第二种已有技术制造的显示器。按照第二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在外壳内有屏蔽电磁波的屏蔽罩。
按照图4中利用第二种已有技术制造的显示器包括:一个前壳体10,一个安装在前壳体内并通过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20,还有一个布置在阴极射线管20后侧的用来控制电功率和电路的电路板30。电路板30安装在电路板架40上,而电路板架40安装在前壳体10上。有一个底架90安装在电路板架40的下部,并在底架90的下部安装了一个底座91。
用来屏蔽在阴极射线管20后侧和电路板30处产生的电磁波的屏蔽罩60,其结构可遮盖电路板30和阴极射线管20的后部。一个后壳体50罩住阴极射线管20后部,并和所述前壳体10的后侧连接在一起。
屏蔽罩60用来屏蔽在电路板30处(包括阴极射线管20后侧)产生的电磁波,目的是防止其向外辐射。
这里屏蔽电磁波意味着为了使由于电磁波干扰综合症造成的对使用者的健康危害降至最低,而对向外辐射的电场强度进行调节;并不是将所有的电磁波屏蔽掉。
也就是应用到EMI或者MPR(Swedish National Board forMeasurement and Testing)II技术标准的低磁场(LMF)25nT和交流电场(AEF)2.5V/m,意味着只是要求电磁波辐射低于预先确定的允许值。
因此,在显示器规格低于14英寸情况下,其所用视觉频率低,所辐射的电磁场低于上述EMI电磁场辐射允许值,故不存在附加的屏蔽件。可是,对于显示器规格大于14英寸的情况,所用视觉频率很高,辐射的电磁波超过此标准规定的电磁场允许值,故采用屏蔽电磁波的屏蔽罩。
因此,屏蔽罩60形成对电磁波的屏蔽,使辐射到产品外的电磁波低于MRP II技术要求规定的辐射允许值。
在屏蔽罩60上面钻着许多冷却孔61。参照图5,上述冷却孔61,是为了向外散发在电路板30中产生的热量而设的孔。
由于屏蔽罩本身是为屏蔽电磁波,对冷却孔61的直径尺寸没有限定性的规定。可是,确定冷却孔61的直径和其数目并钻在合适的位置,可使经屏蔽罩60辐射出的电磁波低于预定的电磁波允许值。
屏蔽罩也可以按这样的方式构成,即有一个阳极屏蔽盖62向上突出。阳极屏蔽盖62处于这样的状态,即它从主体上分成两部分,向上分开,并向上突起到特定的高度。这样,阳极屏蔽盖62两侧形成大的通孔63。
尽管电磁波可从这个通孔63中辐射出去,然而屏蔽罩60本身可将电磁波屏蔽到低于EMI技术标准规定的允许值,因此屏蔽罩60可以具有长的大的通孔63。
可是,和屏蔽罩60的阳极屏蔽盖62连接处,即一个由金属制成的阳极盖31(其中有高电压通过)会有电击和漏电的危险,为保证安全可在阳极屏蔽盖62下面安装一绝缘板80。
屏蔽罩60装配固定在附近的联结件上,和联结件连接通过连接装置如钩扣结构或螺纹。阴极射线管20和电路板架40可作为附近联结件的例子,和屏蔽罩60联结在一起;由于屏蔽罩60要屏蔽电磁波,它有许多向外开口部分。
若详细解释,屏蔽罩60只是起屏蔽电磁波的作用。在设计和和制造中,对其重量和联结力的考虑,只要在不超过电磁波辐射允许值的范围内即可。
为最大限度降低显示器的总重量,在不超过电磁波辐射允许值的范围内,设计屏蔽罩60时减少其面积。除掉的区域正是正常时电路板架40和屏蔽罩60相遇的部分,在下文称此部分为开口区域64。
屏蔽罩60有时一体化加工成形(如图4所示)。在此情况下,屏蔽罩60的制作,通过把一张金属板展开并钣金加工,这样可得到屏蔽罩60,屏蔽罩60在相应的各块板相遇处存在窄缝隙65,此窄缝隙65可以很小或很大。
屏蔽罩60最终是为了屏蔽电磁波,因此制造屏蔽罩时不涉及窄缝隙65如何制作。
屏蔽罩只是要屏蔽电磁波;由于若制造时没有窄缝隙65,则会显得生产工艺困难并降低生产效率,其制造不特别考虑窄缝隙。
图6a和图6b表示其它方法生产的屏蔽罩60′。屏蔽罩60′的制造主要包括顶板60a、位于顶板60a两侧的侧板60b、以及位于顶板60a后表面的后板60c。在第二步时,将这些板彼此联结固定在一起,得到屏蔽罩60′(参照图6b)。
在此情况下,由于不必要求连接在60a-60b各块板之间的角部区域在屏蔽罩60′上完全闭合,此区域具有小的窄缝隙65(参照图6b)。
一旦屏蔽罩60、60′最终不涉及任何压延方法而制造,结果它包括一个通孔,一个在屏蔽罩60和电路板架40连接处位于联结件上的开口区域64,以及在形成的屏蔽罩60上角部区域的大的和小的窄缝隙65。
如图7所示的屏蔽罩,罩住并和电路板30的外部连接起来,若由任何失火因素引起电路板上着火,由此产生的火焰通过位于屏蔽罩60上阳极屏蔽盖62两侧的通孔63向外蔓延。
同时,经过位于屏蔽罩60下部两侧的开口区域64和屏蔽罩60本身的窄缝隙65,火花也可从屏蔽罩60中泄漏出来。
在电路板30上产生的火焰(如图8所示),也可通过钻在电路板架40侧板上的几种类型的孔41泄漏出来。
除此之外,联结屏蔽罩60、电路板架40和阴极射线管20连接的螺钉掉了,必定会产生裂缝,很自然火焰可通过此裂缝泄漏。
为减轻产品重量,底架90的底部钻了通孔的情况下,在电路板30上产生的火焰,可经过底架90泄漏出去。因此,为控制从通过底架90泄漏出去的火焰,要使用带底部51的后壳体50(如图4和7所示),来控制经底架90泄漏出去的火焰。
从屏蔽罩60泄漏出去的火焰,扩散到构成外壳的后壳体50。此时,如果后壳体50具有易燃性而燃烧,不可避免火焰从显示器向外扩散,这会造成火灾并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后壳体50应当具有控制失火燃烧的作用。据此,后壳体50只要是由满足UL安全要求规定的耐火级别的耐火塑料材料制成显示器构件即可。
可是,众所周知由耐火材料制成的外壳的缺点是材料成本高,导致产品材料成本增加并成了产品成本增加的一个因素。
图9和图12表示按照第三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一个支撑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射线管支架,此支架和屏蔽罩连接在一起,这个屏蔽罩和第二种已有技术中的屏蔽罩相同。
参照图9和图10,根据第三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包括一个前壳体10,一个阴极射线管20,一个电路板,一个电路板架;它还有一个后壳体50和屏蔽罩60。有一个底架90安装在电路板架40的下部,并在底架90的下部安装了一个底座91。
由于第二种已有技术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这里略掉对上述元件的详细描述。
第三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中增加了一个支撑阴极射线管20的阴极射线管支架70(如图10所示),在显示器中与位于阴极射线管支架20后侧的屏蔽罩60连接在一起。
因此,固定在前壳体10上的阴极射线管支架70,支撑沉重的阴极射线管20。安装这个阴极射线管支架70是用来支撑牢固的阴极射线管20。
因此,屏蔽罩60和阴极射线管支架70后侧联结在一起,并为罩住电路板30而和电路板30连接在一起。
如第二种已有技术的情况那样,屏蔽罩60用于屏蔽电磁波,其构成包括:一些冷却孔61、阳极屏蔽盖62、通孔63、以及几种类型的位于屏蔽罩90下部的开口区域64。在阳极屏蔽盖62下面安装着绝缘板80。
由于在第二种已有技术中已经对如何形成屏蔽罩60进行了详细描述,这里略掉对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11,若由于电路板30失火引起燃烧,则其火焰通过位于屏蔽罩顶侧阳极屏蔽盖62两侧的通孔63泄漏出去。经过屏蔽罩60的的窄缝隙以及位于屏蔽罩60下部两侧的开口区域64,火花会从屏蔽罩60泄漏出去。
如图12所示,火花会从几种类型的钻在电路板架40侧面的孔41泄漏出去。在利用螺纹联结屏蔽罩60、电路板架40和阴极射线管20时,若螺钉脱落了,必会产生裂缝。通过此裂缝,火焰会泄漏出去。
向外泄漏的的火焰,蔓延到构成外壳的后壳体50,为防止火焰扩散到后壳体50之外,只有采用耐火材料制造后壳体50。
这样,利用已有技术制造的显示器满足EMI、TCO和UL的安全要求。可是,从结构角度而言,不能在形成显示器外界面的壳体内控制火情,外面的后壳体要用高价的耐火材料制造,这带来的问题是成本增加。
并且在UL技术要求中规定冷却孔的大小,对圆孔要直径小于5mm,对四边形孔要对角线小于5mm。其原因在于防止外部的材料进入产品内部,同时防止产品中失火时火焰泄漏到产品外壳之外。
换句话说,例如,如果在外壳上的和冷却孔类似的孔具有大的直径,那么火焰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这种孔泄漏到外边。
因此,在构造外壳时,UL技术要求对冷却孔的大小、形状和数目都要考虑。外壳设计受到这些严格限制。这样,由于受此限制的外壳形成产品的外观,显示器的整体设计受此限制。
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显示器,其中的屏蔽件具有屏蔽EMI电磁干扰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显示器,其中的屏蔽件具有满足防火安全要求的功能。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显示器,在制造外壳时,可将其中的耐火材料改变成非耐火材料,这样不但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能追求自由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制造一种不但能屏蔽EMI电磁干扰而且能防止失火的屏蔽件,并可以采用由上述屏蔽件构成的防火壳来制造显示器。
为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作为具体和粗略的描述,这里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一个前壳体,一个安装在前壳体内并通过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还有一个布置在阴极射线管后侧的用来控制电功率和电路的电路板,一个支撑电路板的安装在前壳体上的电路板架,一个控制可能在电路板和阴极射线管后侧产生的失火燃烧、并且屏蔽在电路板和阴极射线管后侧产生的电磁波的不易燃的阻燃壳,还有一个与前壳体连在一起并罩住阻燃壳和阴极射线管的后壳体。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这里也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它包括:一个前壳体,一个安装在前壳体内并通过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还有一个布置在阴极射线管后侧的用来控制电功率和电路的电路板,一个支撑电路板的安装在前壳体上的电路板架,一种在邻近电路板架和前壳体失火危险元件区域没有直径超过5mm的圆孔的不易燃的阻燃壳,用于控制可能在电路板和阴极射线管后侧产生的失火燃烧、还屏蔽在电路板和阴极射线管后侧产生的电磁波,还有一个与前壳体连在一起并罩住所述阻燃壳和所述阴极射线管的后壳体。
作为另一个特征,前壳体和后壳体由非耐火塑料制成。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对本发明详细描述将有助于对本发明更完整的理解,其附属优点将变得很明显。这些附图包括:
图1是根据第一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的完全地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的完整垂直截面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放大垂直截面图。
图4是根据第二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的完全地分解立体图。
图5是根据第二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的完整垂直截面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屏蔽电磁波用的已有屏蔽罩的分解和装配立体图。
图7是图5中沿B-B′线的放大垂直截面图。
图8是图7中沿C-C′线的放大垂直截面图。
图9是根据第三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的完全地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根据第三种已有技术的显示器的完整垂直截面图。
图11是图10中沿D-D′线的放大垂直截面图。
图12是图11中沿E-E′线的放大垂直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完整分解立体图。
图14a和14b是本发明采用的满足UL安全要求的孔的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在阳极盖区域上一个壳体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按照本发明的阳极盖附近某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17是图16中沿F-F′线的垂直截面图。
图18a和18b分别是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分解立体视图和装配立体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完整垂直截面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装配垂直截面图。
图21是图19中沿G-G′线的放大垂直截面图。
图22是一个放大分解立体视图,表示在本发明中使用无失火燃烧危险元件时可实施的开口区。
图23表示元件装配后显示器下部的立体图。
图24表示图23中元件装配后的垂直截面图。
图25是图22中沿H-H′线的放大垂直截面图。
图26是图25中沿I-I′线的放大垂直截面图。
图27是一个立体图,表示一个位于本发明壳体之内的阳极屏蔽盖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8是一个分解立体图,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板的另一个实施例,将其中一部分除掉了。
图29是图28中元件装配后的垂直截面图。
图30是一个分解立体视图,为表示安装在本发明电路板中的耐火材料元件,将其中的一部分取掉了。
图31是图30中元件装配后的后视垂直截面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显示器一个分解立体图,其中的一个基本部分取掉了。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完整垂直截面图。
图34是图33中沿J-J′线的垂直截面图。
图35是图34中沿K-K′线的垂直截面图。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完全地分解立体图。
图37表示图36中元件装配后的垂直截面图。
图38是图37中沿L-L′线的垂直截面图。
图39表示按照本发明电路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通过根据所附的显示器的特定实施例图进行描述,可以更加特定地理解本发明。
图13表示分解了的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器。
根据本图,本发明的显示器包括::一个前壳体110,一个安装在前壳体110内并通过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120,还有一个布置在阴极射线管120后侧的用来控制电功率和电路的电路板130,一个其上安装电路板130的电路板架140,一个控制可能在电路板130和阴极射线管120后侧产生的失火燃烧、并且屏蔽在电路板130和阴极射线管120后侧产生的电磁波的不易燃的阻燃壳160,还有一个与前壳体连在一起并在外面罩住阻燃壳160和阴极射线管120的后壳体150。
阻燃壳160包括一个顶板160a、位于两侧的侧板160b以及一个后板160c,每一块板的结构都为一体化成形。它们在需要的区域上也有许多冷却孔。
冷却孔161按照UL安全要求形成。为了易于理解,将描述UL安全要求涉及的孔。
(1)顶部通风孔
1.在任何方向都不应超过5mm(直径或对角线)。
2.若所钻孔的宽度为1mm或低于1mm,则应用时可以不考虑其长度。
3.这些孔应当不至于外来物质竖直落在没有罩住的元件上。
(2)侧部通风孔
1.在任何方向都不应超过5mm(直径或对角线)。
2.若所钻孔的宽度为1mm或低于1mm,则应用时可以不考虑其长度。
3.外来物质竖直落下时,其结构应按一定的比例类型开口,使得外来物质嵌在产品的内部中。
按照本发明实施的阻燃壳160的冷却孔形成直径为5mm或以下的小孔。因此,由UL安全要求规定的冷却孔161和其数目无关。
按照上述UL安全要求,对于钻在屏蔽件上的孔,四边形孔时对角线长度为5mm或以下(如图14a所示),圆形孔时直径为5mm或以下(如图14b所示)。也就是意味着通孔直径为5mm或以下时,可阻止火焰不泄漏到外面或可防止由于外来物质进入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根据图15和图16,设计的阳极屏蔽盖162突起于阻燃壳160的顶板160a上。
参照图15,形成于阻燃壳160的顶板160a上的阳极屏蔽盖162,形成向上的突起并在阻燃壳160上层叠着。因此在其空隙165(参见图16)每一侧都形成大的通孔163。通孔163大于UL安全要求规定的大小,以至到了不能接受的程度。
因此,在本发明中运用了可屏蔽通孔163的装置。按照图15,安装了一个嵌在阳极屏蔽盖162内部的板状件170。这个板状件170由耐火材料制成。
板状件170构成包括一个顶板171和两侧的侧板172。上述侧板具有能固定到阻燃壳160上的定位件173。
参照图16,通过定位件173嵌在分别形成于阻燃壳160上阳极屏蔽盖162两侧悬挂槽中,来固定板状件170。此时上述板状件170嵌在阳极屏蔽盖162下面并和空隙165相连。
若装配上述板状件170,则板状件170的顶板171紧靠在阳极屏蔽盖162下部。板状件170的侧板172通过隔断通孔163起到屏蔽隔离作用。
和阳极屏蔽盖162装配在一起的板状件170的顶板171,起到防止由于阳极盖131、阳极电缆132和阳极屏蔽盖162互相接触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作用。也就是,安装的阳极电缆132通过阳极盖131和阴极射线管120相连,而阳极屏蔽盖162位于它们上方。
同时,板状件170的顶板171位于其上部,由于板状件170由耐火塑料材料制成,具有在阳极电缆132和阳极屏蔽盖162之间绝缘的作用(因为此材料为绝缘材料)。
参照图17,由于位于板状件170两侧的侧板172屏蔽住了位于阳极屏蔽盖162两侧的大通孔163,失火时上述侧板172阻断火焰,使火焰不会通过通孔163泄漏到外面。
图18a和图18b表示阻燃壳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阻燃壳160′首先制造的是分解的阻燃壳160′,再通过将各个分离的元件组装起来形成完整的阻燃壳160′。
在此情况下,阻燃壳160′包括顶板160a、位于两侧的侧板160b以及后板160c。这里,后板160c能和顶板160a一体化成形。
在顶板160a上还形成阳极屏蔽盖162和通孔163。
为屏蔽上述通孔163,随后在在空隙165处安装了一个板状件170。
上述阻燃壳160′可通过联结件把顶板160a和侧板160b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固定成整体。此时顶板160a、侧板160b以及后板160c中连接部分不应存在缝隙。即使存在窄缝隙,也要不超过1mm,以便能满足UL安全要求。由于板状件和已经描述过的作用相同,故在这里略掉对其作用的说明。
图19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的侧视垂直截面图。据此,阴极射线管120安装固定在前壳体110中,还安装固定了一个布置在阴极射线管120后侧的用来控制电功率和电路的电路板130。此时电路板架140可固定在前壳体110内,在装配状态电路板130安装在电路板架140上。
安装的阻燃壳160罩住电路板130和阴极射线管120的后侧。这样阻燃壳160安装在前壳体110和电路板架140上。主要是螺纹作为固定手段。
此时装配状态下阻燃壳160的前端压靠在阴极射线管120的阴极射线管卡箍121上。为使其压靠在电路板架140上,固定装配后板160c和两侧的侧板160b时可固定装配其下部边缘。
如上所述,安装阻燃壳160时和阻燃壳160相接触的地方即在阴极射线管卡箍121和电路板架140相互连接处。也就是,阻燃壳160的前边缘和下部边缘固定到电路板架140和阴极射线管卡箍121上,这样不存在任何孔(如图20所示)。
在电路板架140外表面形成的孔141(如图20所示),制造时采用直径或对角线小于5mm的圆孔或矩形孔。其原因是为了满足UL安全要求。
为罩住阴极射线管120和上述电路板架140,后壳体50安装固定在前壳体110的后侧。此时一个底架240作为基台安装在电路板架140的下面。上述底架240制造时采用直径或对角线小于5mm的圆孔或矩形孔。这样是为了满足UL安全要求。同时支架250安装在底架240的下部。
因此电路板130上由于某种原因失火,失火造成的火焰由阻燃壳160控制而不向外扩散。
参照图21,也就是在电路板上失火时,阻燃壳利用顶板、两侧的侧板和一个后板来屏蔽隔离燃烧,从而控制燃烧使其不扩展到外面。
在阻燃壳的顶侧屏蔽盖162处,由于通孔163由板状件170屏蔽隔离。火焰不会泄漏到通孔163中。
在底部区域,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电路板130和由金属架构成底架240控制火焰不向外蔓延,还由于存在阴极射线管120使得火焰泄漏得到控制而不蔓延。
结果,阻燃壳160具有控制失火燃烧的功能。因此前壳体120,包括安装上来罩住阻燃壳160的后壳体150,可以不用不燃烧的耐火材料制造。
也就是说,构成产品外壳的前壳体110和后壳体150,可以不用高价的耐火塑料材料制造,而使用比耐火塑料更便宜的非耐火塑料制造。作为便宜的非耐火塑料材料,满足UL安全要求的HB级别材料是合适的。
按照本发明的阻燃壳160由不易燃的金属材料制成,不会燃烧。据此,具有如前所述的屏蔽电磁波的功能。因此,可以获得满足EMI和TCO安全要求的产品。
图22和图28表示产品中没有失火危险的部分没有必要要求采用满足UL安全要求规定的通风孔(这里称为冷却孔)。
参照图22,具有失火危险的部分是电路板130,除此之外,是存在高电压的阳极盖131和阳极电缆132。
由于阴极射线管120(其它零件之一)是用不易燃的玻璃制造的,没有失火危险。尤其是包括阴极射线管卡箍121的阴极射线管罩122没有安装作为电路配置一部分的电路板,从而没有失火危险。
因此,没有必要要求没有失火危险的部分也坚持通风孔依照UL安全要求而低于5mm。原因在于不用担心无失火危险的部分会燃烧(即使这些部位的通风孔大于5mm),说明它满足控制失火与燃烧的UL安全要求。
在制造阻燃壳160时,其形式如下。也就是说,与阻燃壳160后部对应的在两侧的侧板之间的宽度尺寸,和电路板架140两个侧板之间的宽度尺寸相同。
原因在于意图使侧板160b的后部下边缘固定压紧到电路板架140的侧面。
阻燃壳160和阴极射线管120一起安装固定在前壳体110中。因此阻燃壳160的前部和阴极射线管卡箍121具有相同的宽度尺寸。因此,阻燃壳160前部的宽度c比其后部宽度尺寸a要大。也就是说,由于阻燃壳160后部的宽度a应该和电路板架140的宽度b相同,并且由于阻燃壳160的前部宽度c相同于阴极射线管卡箍121的宽度尺寸d,结果阻燃壳160前部的宽度c比其后部宽度a尺寸要大。
因此当电路板架140(这里安装阴极射线管120和一个电路板)和阻燃壳160装配后(如图24和25所示),在阴极射线管罩122下部形成一个相当大尺寸的开口空隙167(如图23所示)。
形成的开口空隙167超过了UL安全要求规定的通风孔大小,即大于5mm。可是即使存在开口空隙167,也不意味着违反了UL安全要求。原因是通风孔小于5mm的要求,只是在有通风孔的位置内侧存在易于失火元件时才适用。
参照图26,开口空隙167内侧和阴极射线管罩122相对应,不但象已经知道的那样阴极射线管罩本身由玻璃制成,而且有失火危险的任何电路元件都不安装在阴极射线管罩122侧部。
即由于开口空隙167内侧只有没有失火危险的阴极射线管罩122,不存在对发生失火的担心。这样,尽管存在开口空隙167,不存在对火焰(火花)经过开口空隙167泄漏到外部的担心。因此,按这种模式采用开口空隙167、与之邻近的向外的前壳体110、以及用低成本的非耐火材料制成的后壳体150。
在图26中,在开口空隙167内侧有一个具有失火危险元件的电路板130。可是,由于为保持足够的间隙而使开口空隙167和电路板有很大的距离,并且电路板130安装在电路板架140内;即使在具有失火危险元件的电路板130上失火,火焰也会得到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底架240控制而不蔓延出去。也就是,具有失火危险的电路板130和开口空隙167彼此没有关系。
结论是在没有失火危险元件或无失火危险区,即使孔的直径大于按UL安全规定要求的5mm大小和形成的空隙,都没关系。
图27表示阻燃壳160顶板160a上形成的阳极屏蔽盖162的另一个实施例。在阻燃壳160中,在顶板160a两侧切开的状态,使位于中心区域的部分向上突起,从而形成阳极屏蔽盖162。阳极屏蔽盖162向上突起的高度可根据每个产品而不同。原因是这些由显示器的规格决定,这些决定因素已公开过了,因此在此说明中略掉对其描述。
图27表明阳极屏蔽盖162的高度向上突起一点。因此在两侧形成的通孔163-1可以形成不超过1mm的宽度。
因为在此情况下相关的要求是基于正如UL安全要求所规定的“在所钻孔的宽度小于1mm时不考虑长度条件下适用的要求”而言的;上述通孔163-1没有必要被迫由附加的零件、元件完全屏蔽隔离。可是为了与阳极盖131或阳极电缆132绝缘,只是要安装耐火绝缘板(或件)180,使其嵌在阳极屏蔽盖162的下部区域。
图28和图29表示按照本发明电路板的另一个实施例。即电路板130有时在其后侧设计一个视觉电路190(例如)。此时在视觉电路190外侧有一个屏蔽隔离件191。这个屏蔽隔离件191至少有多个孔192(如图28所示)。设置在后壳体150上的突起151插入到孔192中。原因在于使得上述后壳体装配时准确定位。除此之外,装配后通过屏蔽隔离件191和后壳体150相互支撑,增加了装配强度。
所述屏蔽隔离件191的孔192,直径大于按照UL安全标准规定的5mm;这是因为若其直径小,则支撑强度变弱。孔191的直径小时,所设置的突起151的直径或尺寸一定要小。这样,所设置的突起151小的时候,它会脆弱并易断裂,装配后的装配强度也弱。
如上所述的孔192大时,火焰可以经过这些孔192喷出。这正是本发明在所述孔192上装配特定的套类件193的原因。套类件193由不燃材料或不易燃材料制成。
所述的套类件193(如图29所示),插在屏蔽隔离件191的孔192中装配起来防止它们脱离。标号194为套类件193上的一个钩扣;为了使套类件193不从孔192中脱离出来,通过钩扣194安装在孔192内部。
这样装配后壳体150,即在后壳体150上设置的突起151插入到套类件193的槽口195中,从而装配到屏蔽隔离件191上。在完成装配状态下由于电路板130失火产生的火焰,不会经过屏蔽隔离件191的孔192喷出。原因在于孔192被不燃套类件193或不易燃件堵住了。
图30和图31表示在电路板130上安装不易燃附属件的情况;尤其是,可以在阻燃壳160任何可控制的方向形成尺寸大于UL安全标准规定的5mm的孔的情况。
这类附属件象在所述电路板130上的回扫变压器200,有一个本身由不易燃材料制成的壳体。因此我们说这个附属件为不易燃附属件。并且回扫变压器200有不止一个的控制器201,因为这样制作是为了调节控制。这些控制器201可用工具210如螺丝刀从外面来调整控制。这样在阻燃壳160上形成上述工具可进入的孔166。
这样形成的孔166具有比UL标准规定的5mm更大的直径。原因是孔166靠近电路板130内部的由不易燃材料构成的附属件(象回扫变压器)情况下,可以具有比UL标准规定的5mm更大的直径。因为由不易燃材料构成的所述附属件,隔离了阻燃壳160内部的火焰。
图32和图35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显示器。
参照图32和33,第二个实施例的显示器包括:一个前壳体110,一个安装在前壳体110内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120,还有一个布置在阴极射线管120后侧的用来控制电源和电路的电路板130,一个支撑电路板130并安装在所述前壳体110上的电路板架140,一个由不易燃材料构成的、阻止在所述电路板130和阴极射线管120后侧可能产生的失火燃烧、并且屏蔽在所述电路板130和阴极射线管120后侧产生的电磁波的壳体160,一个支撑阴极射线管120并和所述壳体160相连的阴极射线管支架220,还有一个与前壳体连在一起并在外面罩住壳体160、阴极射线管120和阴极射线管支架220的后壳体150。
此外,在所述阴极射线管支架220的一侧,形成第一个阳极盖开口区221,并在所述壳体160上形成与第一个阳极盖开口区221相对应的第二个阳极盖开口区167,还安装了罩住第一、第二个阳极盖开口区221、167的阳极盖罩子230。
为满足UL安全标准,在壳体160的主要侧面钻了许多直径小于5mm的冷却孔161。
图33表示按照第二个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局部截面图。
按照此图,阴极射线管120安装固定在前壳体110中。此时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和阴极射线管120安装固定在前壳体110,这里阴极射线管支架220支撑着阴极射线管120的外侧。
然后一个布置在阴极射线管120后侧的用来控制电源和电路的电路板130,安装固定在所述前壳体110的后侧。
这里所述的电路板架140安装固定在所述前壳体110上,此时所述电路板130安装固定在电路板架140上。
安装的壳体160罩住电路板130和阴极射线管120的后侧。这样壳体160安装在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和电路板架140上。这里主要是螺纹作为固定手段。
此时壳体160的顶板160a和侧板160b的前部安装后紧紧靠住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同时两个侧板160b的下部和和后板160c安装后紧紧靠住电路板架140的外侧。
如上所述,在安装壳体160时,它的各部分前部和下部分别同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和电路板架140接触,固定在阴极射线管卡箍121和电路板架140上(如图34)。
在电路板架140外侧形成的孔141中(如图35所示),为满足UL安全要求仅仅采取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小于5mm的圆孔或方孔。
如上述那样装配后,在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和壳体160上侧的第一个阳极盖开口区221和第二个阳极盖开口区167是敞开的。
因此,为屏蔽隔离所述的第一、第二个阳极盖开口区221、167,罩上阳极盖罩子230。
所述阳极盖罩子230在一个台阶上存在钩扣开口231。所述的钩扣开口231嵌在并卡住位于阴极射线管支架220上的钩扣222,这样安装使得阳极盖罩子230能够通过多个螺纹联结而固定在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和壳体160上。
然后,为了罩住阴极射线管120和电路板架140,后壳体150安装固定在底架240的后侧。这里底架240安装在电路板架140的下侧。在所述底架240上,为满足UL安全要求仅仅采取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小于5mm的圆孔或方孔。并在所述底架240的下侧安装了一个底座250。
这样,若在电路板130由于不确定的原因发生失火,则燃烧的火焰受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和壳体160阻挡,不会蔓延到外面。因此,可认为防火壳是包括防火的壳体160的阴极射线管支架220。
参照图34和图35,若在电路板130中失火,火焰在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和壳体160的上面、两侧和后侧被屏蔽隔离。特别是,在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和壳体160上侧的阳极盖罩子230屏蔽隔离了第一、第二个阳极盖开口区221、167,从而屏蔽隔离火焰向外蔓延。
同时,在下侧的火焰向外蔓延被由不易燃材料制成的电路板130和底架240所屏蔽隔离;前侧的火焰向外蔓延被由玻璃材料制成的阴极射线管120所屏蔽隔离。
结果,壳体160具有阻止失火燃烧的功能。因此罩住壳体160的前壳体110、包括后壳体150,不需要由不易燃的材料制造,可使用便宜的不容易燃烧的塑料材料制造。
并且,按照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支架220和壳体160由不燃的金属材料制成。除具有从前的屏蔽电磁波功能外,还不燃烧。因此,所得产品满足EMI和TCO要求。
图36和图38表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显示器。
这里参照图36和图37,显示器有一个前壳体110,一个安装在前壳体110内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120,还有一个布置在阴极射线管120后侧的用来控制电源和电路的电路板130,一个安装在所述前壳体110上并支撑所述电路板130的电路板架140。
同时它还有一个阻止在所述阴极射线管120后侧和所述电路板130可能产生的失火燃烧、并且屏蔽在所述阴极射线管120后侧和所述电路板130产生的电磁波的阻燃壳160,还有一个与所述前壳体110连在一起并在外面罩住所述阴极射线管120和所述阻燃壳160的后壳体150。
形成的阻燃壳160有点向上突起并安装着阳极屏蔽盖162′。这个阳极屏蔽盖162′在其两侧不形成任何孔。
按照图38,火焰不会经过阳极屏蔽盖162′蔓延喷出。为了防止阳极屏蔽盖162′与阳极盖131或阳极电缆132(其中存在高压)接触处漏电,只是在嵌在阳极屏蔽盖162的下部区域安装绝缘板162′。这些绝缘板由易燃板或不易燃板构成。
此外,我们省略了在阻燃壳160的冷却孔、前壳体110、阴极射线管120、电路板130和底架240等处的结构详细描述,因为它们象第一、第二实施例那样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操作过程。
图39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个电路134如何安装在电路板130两侧。在这种情况下,它这样安装使得阻燃壳160可安在电路134的外侧,只要在阻燃壳160邻近所述电路134附近钻一些孔161,就能获得满足UL标准的产品。
按照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阻燃壳,既屏蔽电磁波满足EMI和TCO标准的要求,也满足UL阻燃标准的要求。
尤其是,这样可使用便宜的易燃材料而降低产品的主要成本。因为可以在壳体内部阻止燃烧,并且在大批量生产时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除此之外,本发明允许追求自由设计,因为它使得外壳不受UL标准的要求限制,并且可使用便宜的易燃材料制成外壳。
同时,由于外壳可以用作易燃件,它对环境是有利的。也就是制造外壳可以使用不会发生外壳燃烧而产生有危害的物质的材料。
并且通过使用按照TCO、EMI标准混合或分离的材料以及其它允许的材料,可以减少结构改进处于劣势的条件。
按照上述解释,本发明通过采用满足TCO、EMI、UL安全标准要求的阻燃壳,产生了既能阻止火焰蔓延又能屏蔽电磁波的效果。
尤其是,由于阻燃壳可以阻止燃烧,满足UL安全标准的要求,它通过采取将产品外壳改用便宜的易燃材料,使得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成为可能,从而产生了获得经济性的效果。
除此之外,通过使得追求产品外观自由设计成为可能,可使产品获得很大的竞争性。在其燃烧时也具有环境保护角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位于外壳内部的阻燃壳阻止可能发生在阴极射线管后侧和电路板的失火燃烧,并且屏蔽发生在所述电路板中和所述阴极射线管后侧的电磁波。因此并不仅仅限于在实施例中解释的显示器,很自然地在本发明中包括和保护只要不明显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
很显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修正。因此,倾向于本发明覆盖那些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和等价内容范围内的各种修正和改进。

Claims (26)

1.一种显示器,包括:
一个前壳体;
一个安装在所述前壳体内并通过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
一个布置在所述阴极射线管后侧的用来控制电功率和电路的电路板;
一个支撑所述电路板的安装在所述前壳体上的电路板架;
一个控制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阴极射线管后侧可能出现的火情、并且屏蔽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阴极射线管后侧产生的电磁波的不易燃的阻燃壳;以及
一个与所述前壳体连在一起并罩住所述阻燃壳和所述阴极射线管的后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由非耐火塑料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壳具有一个顶板,位于该顶板两侧的侧板,以及布置在后表面的后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各块板中至少一块板上邻近具有失火危险元件的区域,只有沿任何方向尺寸都不超过5mm的孔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中邻近没有失火危险元件区域,形成沿任何方向尺寸均超过5mm的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所述阳极屏蔽盖一体化成形,以便所述阳极屏蔽盖所形成的狭缝的宽度不超过1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所述阳极屏蔽盖一体化成形,并且其内部有一个耐火不易燃的板状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具有一从顶板向两侧弯曲的侧板,并且所述侧板具有安装用的定位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壳一体化成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燃壳上有一块由耐火和不易燃的材料制成的板,安装在邻近所述阴极射线管的阳极盖的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壳有一个和前壳体联结在一起的阴极射线管支架,以及一个和所述阴极射线管支架联结在一起的壳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燃壳具有罩住第一和第二阳极盖开口区的阳极盖罩子,其中第一阳极盖开口区位于所述阴极射线管支架的一侧,第二阳极盖开口区位于所述壳体上和第一阳极盖开口区相对应。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电路板架的两侧边上的孔沿任何方向的尺寸均不超过5mm。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架下方安装了一个控制火情的底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上邻近失火危险元件区域只形成沿任何方向尺寸均不超过5mm的孔。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邻近所述阻燃壳内部的元件不属于失火危险元件情况下,可在元件与壳体间形成沿任何方向尺寸均超过5mm的开口区。
17.一种显示器,包括:
一个前壳体;
一个安装在所述前壳体内并通过其显示图象的阴极射线管;
一个布置在所述阴极射线管后侧的用来控制电功率和电路的电路板;
一个支撑所述电路板并安装在所述前壳体上的电路板架;
一个不易燃的阻燃壳,在邻近所述电路板架和前壳体失火危险元件区域没有沿任何方向尺寸超过5mm的孔,用于控制可能出现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阴极射线管后侧的火情,和屏蔽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阴极射线管后侧产生的电磁波;以及
一个与所述前壳体联接在一起并罩住所述阻燃壳和所述阴极射线管的后壳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由非耐火塑料材料制成。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壳具有一个顶板,位于该顶板两侧的侧板,以及布置在后表面的后板。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各块板中至少一块板上邻近具有失火危险元件的区域,只有沿任何方向尺寸都不超过5mm的孔形成。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邻近所述电路板中的没有失火危险元件区域的所述阻燃壳的至少一块板上形成在任何方向直径大于5mm的孔,使得在装配时能对所述电路板调整。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具有一从顶板向两侧弯曲的侧板,并且所述侧板具有安装用的定位件。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壳有一个和前壳体联结在一起的阴极射线管支架,以及一个和所述阴极射线管支架联结在一起的壳体。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壳具有罩住第一和第二阳极盖开口区的阳极盖罩子,其中第一阳极盖开口区位于所述阴极射线管支架的一侧,第二阳极盖开口区位于所述壳体上和第一阳极盖开口区相对应。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仅形成沿任何方向尺寸均不超过5mm的孔。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架下方安装了一个控制火情的底架。
CNB981200605A 1997-10-02 1998-09-29 具有阻燃壳的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32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9970050853 1997-10-02
KR199750853 1997-10-02
KR1997-50853 1997-10-02
KR19984163 1998-03-20
KR2019980004164U KR19990038187U (ko) 1998-03-20 1998-03-20 캡부를 갖는 비디오pcb용 실드물
KR1998-4163 1998-03-20
KR2019980004163U KR19990038186U (ko) 1998-03-20 1998-03-20 화재차단용 애노드카바를 가진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998-4164 1998-03-20
KR19984164 1998-03-20
KR1019980024292A KR100327452B1 (ko) 1997-10-02 1998-06-26 화재억지용캐비네트를갖는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998-24292 1998-06-26
KR199824292 1998-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3814A CN1213814A (zh) 1999-04-14
CN1143258C true CN1143258C (zh) 2004-03-24

Family

ID=27483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2006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3258C (zh) 1997-10-02 1998-09-29 具有阻燃壳的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288759B1 (zh)
JP (1) JP3946883B2 (zh)
CN (1) CN1143258C (zh)
GB (1) GB2330051B (zh)
MY (1) MY12395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18751B1 (ko) * 1999-10-19 2002-01-05 윤종용 모니터의 피씨비 브래킷
KR100401733B1 (ko) * 2001-09-18 2003-10-17 태우정밀 주식회사 전자파 차폐쉴드 제조장치
US7102701B2 (en) 2001-12-27 2006-09-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US20030146679A1 (en) * 2002-02-07 2003-08-07 Gliesman Paul A. Chassis arrangement for reducing flame emissions
TWI252073B (en) * 2003-08-26 2006-03-21 Benq Corp Display
JP3711558B2 (ja) * 2003-11-18 2005-11-02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キャビネット
JP4557740B2 (ja) * 2005-02-10 2010-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防火エンクロージャ
KR100696664B1 (ko) * 2005-02-18 2007-03-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
KR100699260B1 (ko) * 2005-03-08 2007-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2291967B (zh) * 2010-06-15 2015-11-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防电磁辐射功能开孔的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TWI616738B (zh) * 2010-06-25 2018-03-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電磁輻射功能開孔之殼體及具有該殼體之電子裝置
JP5816579B2 (ja) * 2012-03-14 2015-11-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50301090A1 (en) * 2013-09-13 2015-10-22 Timothy Shane McClure Electric Circuit Isolator/Tester
EP2868801A1 (en) * 2013-11-04 2015-05-06 Tongfang Global Limited Display rear shell with waterproof and fireproof properties
JP6859595B2 (ja) * 2016-03-03 2021-04-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8640A (en) * 1981-11-24 1985-04-02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wave-shielding materials
US4602051A (en) * 1983-09-07 1986-07-22 Denk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electromagnetic wave shielding effort
US4596670A (en) * 1983-10-25 1986-06-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MI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thermoplastics
US4643493A (en) * 1985-07-19 1987-02-17 Rca Corporation Television chassis
US4873578A (en) * 1987-07-28 1989-10-10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Video circuit enclosure for attachment to a cathode ray tube
US4853790A (en) * 1988-05-05 1989-08-01 Dickie Robert G Electromagnetic and electrostatic shielding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US5366664A (en) * 1992-05-04 1994-11-22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US5295046A (en) * 1992-06-11 1994-03-15 The Grass Valley Group, Inc. Control panel with EMI screen
DE69612464T2 (de) * 1995-06-23 2001-11-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indhoven Befestigung einer Elektronenstrahlröhre in einem Fernsehempfängergehäuse
US5742359A (en) * 1995-08-23 1998-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Ltd. Electronic appliance with construction capable of easily maintaining desired contact space between its control knob and switch
US5973916A (en) * 1996-08-20 1999-10-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nitor-coupled personal compute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KR100212315B1 (ko) * 1996-11-21 1999-08-02 윤종용 메인회로기판 수리가 용이한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200197166Y1 (ko) * 1996-12-21 2000-10-02 윤종용 쉴드유니트 장착이 용이한 디스플레이장치
TW358895B (en) * 1996-12-26 1999-05-21 Sumitomo Chemical Co Plasma display front panel
US5806970A (en) * 1997-01-07 1998-09-15 Visual Security Concepts, Inc. Visionary cabinet for commercial television s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1252480A (ja) 1999-09-07
US6288759B1 (en) 2001-09-11
JP3946883B2 (ja) 2007-07-18
GB9821426D0 (en) 1998-11-25
GB2330051A (en) 1999-04-07
GB2330051B (en) 2001-11-07
CN1213814A (zh) 1999-04-14
MY123958A (en) 200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258C (zh) 具有阻燃壳的显示器
CN1819084A (zh) 电弧罩和包括该电弧罩的配电系统
CN1147906C (zh) 气体放电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142536C (zh) 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277058C (zh) 轴流风机及采用其的投影机
CN1134188C (zh) 通信中继基站的冷却控制系统
CN1976134A (zh) 电子器件连接用连接器
CN1880844A (zh)
JP605363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の製造方法
CN101076927A (zh) 插座附加模块
CN1574710A (zh) 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
CN101060761A (zh) 用于支架和电子装置的枢转机构
CN1271916A (zh) 火灾探测器
CN105465788B (zh) 一种燃气灶的组合火盖
CN1605929A (zh)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N101052914A (zh) 使用了相干光源的影像投射装置
CN1756003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256749A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及该室内机的安装结构
CN1914278A (zh) 树脂组合物、其模制品和制备该树脂组合物的方法
CN1715626A (zh) 通知飞行器的飞行员有关气轮机中检测的火花的方法
CN1856026A (zh) 成像操作控制器
CN1942914A (zh) 平板显示装置
CN1224251C (zh) 投影电视机的屏蔽装置
CN1755081A (zh) 用于检测气轮机中的点火器中的火花的传感器
CN1271984A (zh) 用压力破碎型保护器的充电电池和用它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24

Termination date: 200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