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40A - 记录介质、和从该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和从该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40A
CN1143240A CN95118444A CN95118444A CN1143240A CN 1143240 A CN1143240 A CN 1143240A CN 95118444 A CN95118444 A CN 95118444A CN 95118444 A CN95118444 A CN 95118444A CN 1143240 A CN1143240 A CN 1143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rray
unit
secto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8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90C (zh
Inventor
佐古曜一郎
山上保
大学史
飞田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6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125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 blocks are arranged within multiple radial zones, e.g. Zone Bit Recording or Constant Density Recording discs, MCAV discs, MCLV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3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81Servo information
    • G11B2020/1282Servo information in embedded servo f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方法及其介质接收一串数据单元,把检错和纠错数据加到每个数据单元,把在每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移动到相邻数据单元,以产生排列单元,和把排列数据单元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不同扇区中。从记录介质重现排列数据单元时,在每个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被移到相邻数据单元,以产生重排列数据单元。在每个重排列数据单元中的错误使用包含在其中的数据检测和纠正。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和从该记录介质重现 和记录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记录介质,例如光盘小型盘等等,和从用在磁光盘驱动中的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方法。
目前,有各各不同类型的光盘,包括磁光盘、″相变″光盘,一次写入盘、只读存储小型盘(CD-ROM)等等。这样的和其它的类型光盘,一般能分为可写型盘或只读型盘。
在制造期间或制造之后,一旦检查或测试可写磁光盘时,如果在盘上检测到缺陷区,则记录在缺陷区的初始数据被再记录在邻接缺陷区的扇区上,识别缺陷区的存在和位置的数据记录在磁光盘上的预定的区域上。在磁光盘重放期间,接近缺陷区的扇区被重放。类似地,例如,当数据记录在用户磁光盘驱动的磁光盘中时,如果记录数据的扇区被发现是有缺陷的,则用专门的作为缺陷扇区的代替区域的代替数据记录在单独的区域中。当然,CD-ROM是只读记录介质,因此,在除制造期间之外,是不能由例如光盘驱动来记录的。
在制造期间,当数据被记录在磁光盘或CD-ROM上时,或当数据由光盘驱动记录在磁光盘时,检错和纠错数据也一般地记录在每个盘上,因此,在记录数据的重现期间产生的错误能够在重现设备中被检测和校正。
一个典型的纠错数据是已知的里德-所罗门码。该码提供多个纠错并限定从n比特字节或字符(即,每字符8比特)来的码字符。当初始数据包括k字符时,奇偶校正加到k-字符数,以产生n字符的码。如所知道的,在理德-所罗门码中″最小距离″表示能编码的误差校正的总数。
例如,当一个比特组成一个字符时,n比特表示n字符,则n字符的(即,n比特)的数据串能有2n个不同值(叫做″2n″数据串n)。类似地,初始的k字符数据串能够有2k个不同值(叫做″2k″数据串)。如果2k数据串是从2n数据串提取的,则在已经任意取出的两个数据串之间差数比特d就叫做″距离″。类似于,所有不同的2k数据串获得的距离d叫做″最小距离″。在下面的讨论中,为方便的目的,有关″最小距离″,就参照用″距离″。
通常,数据编码的距离d和误差数t1具有如方程1中的校正关系。
        d≥2·t1+1    ……(1)
例如,如果对特定码的距离d是17,则发生在达到8个字符的错误是能够校正的。
理德-所罗门码也提供了检错能力。例如,如果t2表示能够用理德-所罗门码检错差数,则检错能力(t2)的总数表示为如方程式2中的关系。
        t2=d-(2·t1+1)  (t2≥0)    ……(2)
当距离d等于17时,下面表1表示t1和t2的不同的值。
         表  1
 0字符校正    t1=0    t2=161字符校正    t1=1    t2=142字符校正    t1=2    t2=123字符校正    t1=3    t2=104字符校正    t1=4    t2=85字符校正    t1=5    t2=66字符校正    t1=6    t2=47字符校正    t1=7    t2=28字符校正    t1=8    t2=0
这是明显的,距离d的值必须随着纠错数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对大值的距离d的n、k、d的LDC(长距离的)提供相对大的数据量。
在上述例子中,当距离d是17时,校正8个字符错误是可能的。这种错误的类型,一般可能是随机误差和/或突发误差。然而,突发误差的发生可导致错误字符数大于用预定距离的理德-所罗门码能校正字符数。
一个公知的校正突发误差的方法是提供一个或更多轨迹奇偶扇区。这里,存储在一个或更多轨迹上的数据的异-或逻辑被用作奇偶数据。当产生突发误差时,检错和纠错用存在奇偶扇区中的奇偶数据来完成。
用上述检测和校正错误的方法遇到的一个困难是,一般不能处理实时的数据。例如,奇偶扇区的利用会引起在数据重放中的过分延迟,因为当产生突发误差时,有一个″双重的″重现和检错/纠错过程:
(1)最初的数据被重现和纠错;和(2)存在奇偶扇区中的数据被重现和纠错。
另外,增加编码的距离d以增加重现设备的误差检测/校正能力会引起理德-所罗门码数的实质增加。
上述方法的另外问题是要附加误差校正码,它可以奇偶扇区或增加的理德-所罗门码的形式,但这样将会导致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方法的记录介质和记录到记录介质和从记录介质重现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把突发误差的影响降到最小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格式和以这种格式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以这种格式从记录介质重现的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把突发误差的影响减到最小,而又不降低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和重现的技术。
本发明的各种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对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而易见,其新颖特征将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接收每个具有多个数据的数据单元串、对每个数据单元附加检错和纠错数据,在每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移动到各自不同的和相邻的数据单元,以便产生排列的数据单元,在记录介质上把每个排列的数据单元记录在各自不同区域或扇区中。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每个接收的数据单元对,包括奇数数据单元和偶数据数据单元,在每对的各自奇数和偶数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交换。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每个数据单元分成连续的数据单元,而在每个数据单元中的交替数据单元移动到各自不同的数据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从记录介质重现数据的方法提供用于从具有检错和纠错数据的一串排列数据单元的记录介质重现、把在每个排列的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移到各自不同的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重新排列的数据单元、根据包含在各自重排的数据单元中的检错和纠错数据,在每个重排的数据单元中,检错和纠错、以及把供给纠错的重排数据单元作为输出。
根据本发明还有的实施例,从记录介质重现数据的方法提供用于从具有检错和纠错数据至少两个排列的数据单元的记录介质重现、在每个重现的排列数据单元中识别与单个重排数据单元有关系的排列数据单元、在存储器中存储被识别属于单个重排数据单元包括在每个重现的排列数据中的数据,以产生单个重排数据单元、在单个重排数据单元中检错和纠错存储在存储器中,以及把提供的纠错单个重排数据单元作为输出。
根据本发明还有另外一个实施例,从具有只读区域和/或可写区域的记录介质重现数据的方法提供用于把记录介质识别为只读记录介质、具有只读如可写区域二者的可写记录介质或混合记录介质、当记录介质被识别为混合记录介质时,识别记录介质的只读区和或写区域、从具有检错和纠错数据的记录介质排列数据单元的选择区域重现、当选择区域是只读区域时,把每个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移到各自不同的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重排的数据单元、当选择区域是可写区域时,把每个排列数据单元提供作为重排数据单元、根据包括在其中的各自检错和纠错数据,在每个重排数据单元中检错和纠错,以及把供给的纠错重排数据单元作为输出。
根据本发明还有另外一个实施例,记录介质提供存储有包括检错和纠错数据的多个扇区的只读区域。在每个扇区中的一些数据与各自的扇区一致,而在每个扇区中的另一些数据与不同的扇区一致。在每个扇区中的检错和纠错数据与各自扇区中的数据和不同的扇区中的数据一致。
根据本发明还有另外一个实施例,记录介质提供有记录在其上的数据串和包括位于记录介质外圆周和内圆周之间的多个同心轨迹。每个同心轨迹有多个提供跟踪和时钟控制的凹痕形的等角度大小的伺服区域,在每个轨迹上的每个伺服区域后面跟随有记录用户数据的多个数据段。用户数据也被分制成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包括多个数据段。每个扇区包括:属于各自扇区的数据,属于邻近扇区用户数据,和属于各自扇区的相应于用户数据的奇偶数据位于各自的扇区、和属于各自扇区的用户数据位于另外的相邻扇区。
下面通过给出的实例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希望限制于此,将与附图一起对本发明作出最好的评价,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单元和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完成从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到记录介质的方法的光盘驱动的方块图;
图2A至2D表示本发明的磁光盘上的地址和数据段的伺服区域的格式;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上轨迹的数据结构;
图4表示光盘的各种不同区域;
图5是识别图4中所示的光盘的每个区域的位置和数据时钟速率的表;
图6是图1中所示的盘驱动控制器2的方块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控制器44的方块图;
图8和9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光盘扇区的典型数据结构;
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光盘可写区域中的扇区的数据结构;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盘的只读区域中的相邻扇区的数据结构;
图12表示图11中所示的一般数据结构的扇区数据结构的特定例子;
图13-15是根据本发明从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到记录介质的方法流程图;
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盘区扇区的数据结构;
图17表示图16中所示的扇区的数据结构的特定例子;
图18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盘扇区的数据结构;
图19表示图18所示的扇区数据结构的特定例子;
图20表示光盘扇区数据结构的另一个特定例子;
现在参考附图,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完成记录到记录介质和从记录介质重现的光盘驱动的方块图。光盘驱动包括:驱动装置1,用于把数据记录到光盘4和从光盘4(例如,磁光盘)重现数据和控制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器2。主计算机3在输入/输出(I/O)端io1(例如,SCSI-小计算机系统接口)耦合到驱动控制器,以便经过驱动1和驱动控制器2存取存贮在光盘4上的数据。
图1的光盘驱动一般可以是:把数据记录到磁光盘和从磁光盘重现数据和一次写入型盘;从只读盘(例如,CD-ROM)重现数据;把数据记录到具有写和只读区域的混合(或局部的)只读存储器的可写区域和从具有可写和只读区域的混合(或局部的)只读存储器的可写区域重现数据;以及从混合型盘的只读区域重现数据。如所知道的,在制造期间,数据就被记录在只读盘和混合盘的只读区域上。此外,对本发明来说,光盘4可以是磁光盘、″相变″介质光盘、一次写入盘、具有可写区域(RAM)和只读区域(ROM)的混合盘、CD-ROM等等。
驱动1包括:装载光盘4的装载机构5、转动光盘4的主导轴电机6、驱动主轴电机(SM)6的驱动器7、光部件8(已描述)、驱动装在光部件8中的激光二极管(LD)13的驱动器14、I-V/矩阵放大器16把从光部件8供给的重现信号变换成I-V(电流/电压)形式并把该信号加到驱动控制器2、磁头17把磁场提供到光盘4、以及驱动器18驱动磁头17。
光部件8包括:物镜9把从激光二极管13辐射的激光辐射到光盘4上,在光盘4的径向方向移动光部件8的滑动电机10、由转动把激光束反射到光盘上的电流镜(未示出)以提供跟踪的电流电机11、把激光聚焦的聚焦激励器12、以及产生激光的激光二极管13。
如下所示各种驱动和控制信号通过输出端(201-207)从驱动控制器2经输入端li1-li7供给到驱动1。驱动控制器2把驱动信号供给到:驱动磁头17的驱动器18(经过li1端);驱动激光二极管13的驱动器14(经li2和li3端);聚焦激光的聚焦激励器12(经li4端);提供跟踪的电流电机11(经li5端);移动光部件8的滑动电机10(经li6端);驱动主轴电机6的驱动器7(经li0端);和装载光盘的装载机构5(经li7端)。已经描述I-V矩阵放大器16经过驱动1的101-105输出端和驱动控制器2的2i1-2i5端把各种信号提供到驱动控制器2。
图2-5示意地说明图1中所示的由光盘驱动记录的数据和从其重现的数据的光盘4的数据格式。在制造期间,同心记录轨迹从光盘上的外圆周到内圆周顺序地形成,并多个伺服区域(SA)以预定角度形成在每个轨迹上。图3A和3B更进一步描述光盘的记录轨迹的格式,和图2A至2D说明形成在每个轨迹上4个不同伺服区的结构。
首先参考图3A,每个轨迹被分成100帧,每帧包括地址段和13个数据段,每个轨迹总数为1400段(地址和数据)。每段有216个伺服时钟的长度。每个地址和数据段包括在开始处的伺服区(SA),以便根据各自伺服区的伺服图形(即,凹痕形)提供跟踪控制,以下将进一步描述。
图2B示意表示在每个轨迹上的每个地址段的伺服区SA的凹痕图形。如所示的,在光盘制造期间,地址标记(AM)(即,凹痕)形成在AR1位置,而摆动凹痕(WP)形成在特定的各自位置上,以便提供适当的跟踪,将更进一步讨论如下。跟随每个地址段伺服区域是地址区域(图3A),其中,在光盘制造期间已记录地址数据AD。地址数据识别轨迹(即,轨迹号)的径向位置,以及帧的正切(即,角度)位置,其中地址扇区被确定(即,轨迹中的帧)。跟随每个地址段的地址区域是自动激光功率控制(ALPC)区,其中向上调节激光二极管13的激光总量以提供记录数据。
图2A、2C和2D示意表示在每个数据段开始形成的每三个不同的数据伺服区的凹痕图形。如所示的,分别形成在AR4、AR2和AR3位置上的数据段的数据伺服区域包括段标记(AM)、前区标志1标记(SF1)或扇区标志2标记(SF2)。另外,摆动凹痕(WP)形成在类似于每个地址段的伺服区域中形成的那些。在图2A、2C和2D中所示的每三个不同的数据伺服区,将在下面讨论。
除了把每个轨迹分成多个字段之外,光盘4的整个记录区域被分成多个同心区,也称为带,每个区包括多个同心记录轨迹。图4示意地表示光盘4分成的各种区,包括:从盘的外圆周到内圆周、格雷码部分(GCP)带、控制(CTL)区域(即,带),测试(TEST)区域、第一带(BANDO)到和15带(BAND15),和另外的测试(TEST)区域、控制(CTL)区域和格雷码部分(GCP)带。
通常,每个GCP带包括识别的类型数据和识别在盘上每个区地址或位置的数据,还包括格雷码形成的凹痕图形。当光盘驱动中的光部件8穿过光盘4上的各种轨迹时,GCP带还要排列,以便它们能够重现。每个CTL区域一般包括识别记录介质的类型的数据,而TEST区或则用于试验目的。带0至带15称为用户区(即,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等等),在其上记录用户数据。
图5是用于识别光盘4上每个区域的开始和终止的径向位置和识别记录在每个这些区上的数据时钟频率的表,如所示的,对最靠近外圆周的第一部分的三个区域的每个,记录数据的时钟频率是相同的(24.192MHz),和对最靠近内圆周的三个区域的每个的记录数据的时钟频率是相同的(12.096MHz)。另外,数据时钟频率是随着每个带15到如靠近外圆周的带0而增加的。带0-14是有相同的数据记录容量,是因为数据时钟速率选择得与这些带的开始和终止的径向位置一致的结果。在光盘驱动中数据时钟速率是从图1中所示的,从每个段的伺服图形的摆动凹痕中得来的伺服时钟产生的,已被进一步描述。伺服时钟还额外用于产生适当的聚焦、跟踪和地址码检测目的的取样脉冲。应当注意的是,在每个区中,角度记录密度是固定的,因此取样脉冲的计时也是固定的,并不依赖于轨迹的径向位置。
除上述的数据结构之外,每个轨迹还被分成存贮有相同数据量的多个扇区(即,2千字节)。每个扇区包括多个段。当各自的轨迹接近光盘的内圆周时,由于记录在轨迹中的每个段的数据量的减少,在各自的轨迹接近光盘的内圆周期时,包括在每个轨迹的扇区中的段的数字就增加。图3B示意表示在各个轨迹中每个扇区和在这些扇区中包括的段数之间的关系。如所示的,在区13中在轨迹上的扇区0包含比在位于区15中的轨迹上扇区0少的地址段(和,由此,少总段数)。此外,它还表示每个扇区不必包括仅数据的整个帧(即,每个和帧的14个段的每一个)。相反,扇区的开始与帧中任何段的开始一致,进一步被讨论过。
现在参考图6、表示图1中所示的驱动控制器2的方块图。驱动控制器2包括:输入/输出(I/O)电路31、47和52、D/A变换器32、选择/箝位电路33、A/D变换器34和46、数据时钟发生电路35、数据计时发生电路36、数据相位控制器37、读/写(R/W)电路38、伺服时钟产生电路39、伺服计时发生电路40、选择器41、地址解码器42、总线43、控制器44、多路调制转换器45、脉冲宽度调制(PWM)电路48、驱动器49、50、51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
当光盘4由装载机构5装到主轴电机6时,或当光盘4装上之后启动自动″向上自转″时,主计算机3经过控制器44控制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以启动主轴电机6的旋转。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经过总线43、I/O电路52和2io端把控制信号送到驱动主轴电机6的驱动器7,以便旋转光盘4。当主轴电机6的转速到达预定速度时,驱动器7经过I/O电路52把″锁定″信号反回到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还在这个时间期间把控制信号送到调制控制信号和提供驱动信号到驱动器50的PWM电路48,驱动器50经过205端驱动电流电机11,以确定从光盘4的用户区外的激光二极管13束的激光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还经过PWM电路48到驱动器51提供控制信号,把光部件8移动光盘4的外圆周或内圆周。由于激光的聚焦可影响光盘4用户区件记录的数据,这种由聚焦激光带来的不希望的影响,最好就被防止在盘的用户区外面。
当主轴电机6达到预定的固定速度并且光部件8已移动到,例如盘的外圆周时,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用供给的偏置控制信号和分别经过I/O电路31、D/A电路32和202端,以及经过伺服计时发生电路40和203端到驱动器14的激光二极导通/截止信号来设置激光二极管13的偏流。然后,驱动器14激励激光二极管13发射激光。从激光二极管13发射的激光(即,激光束)从盘4反射到光部件8中的光检测器15,光检测器15把激光变换成电信号并把电信号送到I/V矩阵放大器16。当激光束入射到轨迹地址段的ALPC区域时(见图3),光检测器15产生成比例的电信号。I-V/矩阵放大器16把相应于电信号的ALPC信号、聚焦误差信号和牵引信号分别经过端103和2i3、104和2i4以及105和2i5供给到多路调制转换器45。多路调制转移器45以时间分方式多路调制转换接收的信号并把ACPL信号(这是其中之一)送到A/D变换器46,经过信号数字化后,再经过I/O电路47和总线43把数字化的ALOC信号送到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从数字化ALPC信号查明从激光二极管13发射光的总量,并用供给到I/O电路31变化的控制信号调节光的总量。也就是说,根据数字滤波器(未示出)的计算,调节经过I/O电路31和D/A变换器32供到驱动器14的信号,直到激光二极管输出功率在一个适当和固选电平为止。
此时,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控制PWM电路48,经过驱动器49和204端驱动聚焦激励器12进入聚焦搜索方式,该方式驱动聚焦激发励器12向上和向下方向(即,朝向和离开盘4)。在聚焦搜索方式中,聚焦激励器12改变辐射到光盘4上的激光束的聚焦;反射光束被入射在光检测器15的光接收面,由光检测器15把入射光变换成电信号。响应于电信号,I-V/矩阵放大器16产生并经过端104和2i4把聚焦误差信号送到多路调制转移器45,再由多路调制转移器把聚焦误差信号(在其它信号中)送到A/D变换器46。A/D变换器46把聚焦误差信号数字化并把数字化的信号通过I/O电路47送到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响应于此来调节送到驱动器49的聚焦控制信号。
一旦聚焦稳定和适合时,I/V/矩阵放大器16产生基本固定幅度(由光检测器15提供的信号所产生)的RF信号,经过端2il送到选择/箝位电路33。选择/箝位电路选择和箝位RF信号并把箝位RF信号送到A/D变换器34。
伺服时钟产生电路39以″自由振荡方式″运行以供给时钟信号,它具有自由振荡频率,把作为计时脉冲提供到伺服计时发生器40。自由振荡频率被分为预定的值并耦合到选择器/箝位电路33,以提供合适的RF信号的箝位。A/S变换器34把数字化的RF信号,提供到伺服时钟发生电路39,以检测由测量数字化RF信号在幅度上的差异形成在光盘4上的凹痕图形(在制造期间)。时钟发生电路39确定在相应于伺服区中的一个凹痕形的数字化RF中是否有检测的凹痕图形,一旦检测到伺服区域凹痕图形,时钟发生电路39控制时钟选择器41,以″打开″相应于RF信号中位置的时间窗,等待下一个伺服区凹痕图形的发生。当伺服时钟发生电路39检测该伺服区凹痕图形一个预定的次数时,伺服时钟发生电路39考虑″锁定″光盘4的伺服区凹痕图形。此外,相位信息是由在其两个边缘的每个摆动比特(WB)(见图2A-2D)的幅度差产生,和幅度差的总和提供校正跟踪信息,以便在重现期间,保证合适的跟踪。
当伺服时钟发生电路39被锁定到伺服区凹痕图形时,在重现的伺服区中的各种记录和标志(即,记录号SM、AM和标志SF1、SF2)的位置,由查明在四个预定位置AR1、AR2、AR3和AR4中的一个来确定,此时RF信号幅度是最大。当RF信号在位置AR1上是最大时,则记号是地址记号AM,以及重现伺服区在地址段中。由于每个帧带有地址段,因此,帧同步是通过在位置AR1上每个记号检测,重调在伺服时钟发生电路39中的帧计数器来完成的。一旦伺服时钟发生电路39连续检测在每个地址段的伺服区中的地址记号时,帧同步就考虑为被″锁定″。然后,伺服时钟发生电路39控制选择器41,以便在每帧的每个i4段上打开时间窗。
当完成帧同步时,重现在每个地址段的地址区中的地址数据AD,并送到地址解码器42,通过比较图形解码重现数据(在格地址区中以凹痕图形存储),比较图形是用格雷码表按每4比特形的格雷码形成的。比较是用取决于上面4比特的最低位(LSB)是″1″或是″0″的反转表进行的。
包括在地址数据中的帧码,存储在地址解码器42的帧计数器中,它是在每个地址段的检测上增加一个,以及在帧计数器中的值与从每个地址段的地址数据重现的帧码相比,以保证它们的一致。一旦帧计数同步时,存贮在帧计数器中的帧码例如经过总线43供到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从轨迹地址确定光盘8的速度,并通过经PWM电路48把控制信号供到驱动器51来控制滑动电机,以便把光部件8移到光盘上要求的轨迹,在要求的点上,按如下完成适当跟踪。
跟踪数据信号是从相应于伺服区中每个摆动点的RF信号的幅度值之间的差产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53经过PWM电路48把跟踪控制信号供到驱动光部件8的电流电机11的驱动器50。这里,在RF信号中低频成分的起伏被控制,以有效地提供激光束的跟踪控制,以便它位于光盘4上轨迹的中心部分。
再参考图2A到2D,当伺服时钟发生电路39检测在段的伺服区中AR2位置上(图2C中扇区标志1)的段记号时,即,当RF信幅度在AR2位置上是最大时,重现的段被确定是位于扇区开始的数据段。如果段记号是处在位置AR3(图2D中扇区标志2)时,重现的段被确定是邻近和先于扇区的第一段的数据段。主计算机3被可操作以确定特定段是利用每段的地址数据扇区的第一或最后段,因此,甚至当在特定段中扇区记号(或段记号)不能重现时,识别每个扇区的第一段是可能的。最后,如果段记号是位于位置AR4(图2A中的段记录)时,重现的段被确定既不是扇区的第一段也不是扇区的最后段。
数据时钟产生电路35产生的数据时钟信号,具有频率多倍于由伺服时钟发生电路39产生的伺服时钟信号的频率。数据时钟信号供到数据计时发生电路36和读/写电路38。在重现操作期间,由主计算机3经过控制器44把记录数据供到读/写电路38。读/写电路39扰频通过相加(例如,借助异或功能)记录的每组扇区数据,例如根据方程式y=x7+x+1的12)周期的随机数,以便把扰频记录数据调制到与数据时钟同步的RZI串的数据。该值起初就设定每个数据段的″0″上,和从数据相位控制器37(经过端201)来的调制信号经过驱动器18加到磁头17。
在记录操作期间,磁头17产生响应于调制信号的磁场,该磁场加到光盘4上一段的数据区上。数据区被激光束加热到居里温度,以便记录NRZI的数据串。
在重操作期间,由光检测器15和I-V/矩阵放大器16产生的每个数据区重现了的数据被箝位在选择器/箝位电路33中的预定电位上。箝位信号在A/D变换器34中被数字化并送到读/写电路38,在数字滤波器中通过在NRZI数据串上进行Viterbi编码处理数字化的信号。读/写电路38还把NRZI数据串变换成基本单元是段的NRE系统,还去扰频数据,以提供扇区数据,并把扇区数据变换成重现数据。重现数据经过控制器44加到主计算机3。
现在参考图7,说明图6中表示的控制器44的方块图。控制器4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总线61、只读存储器(ROM)6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3、输入/输出(I/O)通道64、开关66、69、LDC/ECC解码器67、LDC/ECC编码器68、缓冲器70和接口(IF)电路71。ROM 62存储程序数据、参数数据等等、RAM 63被用作CPU 60的暂时工作区。每个LDC/ECC解码器67和LDC/ECC编码器68分别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7a、68a而每个分别具有存储两个扇区的数据值和一个RAM控制器67b、68b。
当数据记录在可写磁光盘上或记录在部分(混合)盘的或可写区时,将首先描述控制器44的操作。在记录操作期间,主计算机3经过端io1、IF电路71、I/O通道64和总线61、给CPU 60提供控制信号。响应于控制信号,CPU 60经过I/O通道64给开关66主69提供开关控制信号,使它们响应其连接到各自的触点b和c。记录的数据从主计算机3供给到缓冲器70,在其中暂时地存储数据。从缓冲器70经过开关69的触点b和c把数据传送到附加检错和纠错码的LDC/ECC编码器60。LDC/ECC编码器68经过开关66的触点b和c和端65把数据与检错/纠错码一起送到读/写电路38(图6)。数据顺次地记录在光盘4上,如发前讨论的。
当数据被送到LDC/ECC编码器68时,编码器把奇偶数据加到被提供的两个扇区中的一个并将其存入RAM 68a中。一旦完成记录区时,LDC/ECC编码器68经过I/O通道64给CPU 60提供信号,以表示扇区数据是由此输出。在这点上,CPU 60控制缓冲器70、IF电路71和读/写电路38,以处理下一个扇区中的数据。
当从光盘4重现数据时,主计算机3给CPU 60提供控制信号,该信号响应于经过I/O通道64给开关66和69提供开关控制信号,使它们分别连接到触点a和c。从读/写电路38重现的数据经过端65和开关66加到LDC/ECC解码器67。当数据从可写盘或从混合盘的可写区重现时,LDC/ECC解码器67不能重排(已描述)数据,并只在先于经过开关69提供的重现数据上进行检错和纠错,纠错的数据经过开关69送到缓冲器70。
另一方面,当数据从只读盘或从混合盘的只读区域重现时,LDC/ECC解码器67以前面描述的进行检错和纠错的方式重排重现的数据。
如上所述,当数据是从可写盘或从混合盘的可写区域重现时,LDC/ECC解码器67进行转换功能与LDC/ECC编码68进行的一样。然而,LDC/ECC解码器67进行从只读盘或从混合盘的只读区域重排重现数据的附加功能。在后一种情况中,被重现和存贮在RAM 67a中包含在两个扇区中的数据被RAM控制器67b重排(或″移位″),以产生单个扇区的数据值,被称为″重排″扇区。LDC/ECC解码器67在重排扇区上用包含在其中奇偶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并把检错和重排扇区送到缓冲器70。此时,LCD/ECC解码器67给CPU 60提供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被提供的扇区是由此输出的。然后,COU 60控制读/写电路38和盘驱动中的附带电路,以产生并给LDC/ECC解码器67提供存贮在光盘4上的下一个扇区。LDC/ECC解码器67把具有已经存入RAM 67a中的扇区的重现扇区存入RAM 67a中(即,被以前重现的扇区),以及重复上面的重排和检错/纠错过程,以产生其它的重排扇区。
图8和9说明本发明的典型的扇区结构,其中″1″表示码字,″j″表示数据的字节,这样,每个码字包括16全数据字节,水平箭头表示记录数据中的次序。如所示的,对每个扇区总的2352字节,每个扇区包括:数据的2048个字节(D0到D2047)、40个未定义字节(U、D)、8个CRC码字节(CRC1到CRC80和256个理德-所罗门码字节(E1,1,E2,1,…E16,16)。CRC码表示在整个包括所有D0到D2047数据字节和未定义字节的数据区域中的奇偶检错,反过来,提供数据检错/纠错的每行中的理德-所罗门码位于各自的列中。即,奇偶(E1,1)、(E1,2)…(E1,16)对应于数据D0,D16、D32…D2032以及三个未定义字节对应于位置(j=0,i=2),(j=0,i=1)和(j=0,i=0);奇偶(E2,1),(E2,2)…(E2,16)对应于数据D1,D17,D33…D2033以及三个未定义字节对应于位置(j=1,i=2),(j=1,i=1)和(j=1,i=0)等等。
在上述典型数据结构中,在图8和9中表示的每行(j=0,1……15)包括147个字节,其中,用于重现理德-所罗门码(即,(E1,1),(E1,2)……(E1,16)的数据部分由列(即,D0,D16、D32……D2032、UD(i=2,j=0)、UD(i=1,j=0)、UD(i=0,j=0)的数据部分产生,它们具有131个字的长度以及每列的理德-所罗门码的奇偶长度是16个字节。因此,最小距离是17,以提供147,131,17的理德-所罗门码。
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记录在光盘的可写区域中的相邻扇区的数据结构。如所示,记录扇区,例如位于光盘可写区域的扇区Sn包括表示图8和9中所示的数据D0、D1……D2047的数据Da1(n)、Da2(n)………Dam(n)、表示未定义数据(UD)和CRC奇偶CRC1到CRC8的未定义数据UD(n)、和表示奇偶(E1,1)……(E16,16)的长距离码LDC(n)。同样地,记录在光盘的可写区域上的另一个扇区Sn-1包括所有的数据Da1(n-1)、Da2(n-1)、……Dam(n-1)、UD(n-1)和LDC(n-1)。换言之,扇区数据是以由主计算机供给的相同次序(即,排列)来记录的。当然,如上所讨论的,奇偶数据加到LDC/ECC编码器68中的每个扇区。此外,在图10所示的相邻扇区Sn-1、Sn和Sn+1中的数据记录在光盘4的可写区域的相邻扇区中。
现在参照图11表示的根据本发明存贮在光盘只读区中的相邻扇区的数据结构图。如上所讨论的,当存贮在只读盘上或混合盘的只读区上的数据重现时,LDC/ECC解码器67(示于图7中)通过来自两个重现扇区的重排列数据来重现(即恢复)数据的扇区。图11表示存贮在光盘上的″排列″扇区的数据结构。如所示,扇区Sn-2、Sn-1、Sn、Sn+1和Sn+2表示存贮在光盘只读区上的5个连续扇区,其中这些扇区的每个扇区由来自两个原始″预排列″的扇区的数据组成。这就是说,特殊扇区,例如,扇区Sn包括原来包括在那个扇区中的数据,例如,数据Da1(n)、Da3(n)、Da5(n)……Dam-1(n),UD(n)和LDC(n),和原来包括在前面扇区中的数据,例如,数据Da2(n-1)、Da4(n-1)……Dam(n-1)。而且,对于特殊的扇区Sn,长距离码LDC(n)和CRC奇偶数据UD(n)二者对应于原来包含在(″预排列的″)扇区Sn中的存贮在光盘上的扇区Sn中的数据,和对应于原来也包含在(″预排列的″)扇区Sn中的存贮在光盘上扇区Sn+1中的数据。
此外,位于存储在光盘上的一组扇区Sn-2到Sn+2的第一扇区Sn-2包括原来从那扇区来的数据,即Da1(n-2)、Da3(n-2)……Dam-1(n-2)、UD(n-2)和LDC(n-2),和位于扇区Sn-2中的这些位置的伪数据,它的数据存贮在下列相邻扇区Sn-1中。也就是说,由于扇区Sn-2表示第一或″前头″扇区,当制造期间,在光盘的只读区中记录排列的区域之前的数据排列期间,没有数据移入那个扇区,由此,伪数据供给填充″间隙″。
而且,当在原始最后扇区中的一些数据,例如,扇区Sn+1″移出″那个扇区时,在扇区的排列期间建立附加的或″新″的扇区。也就是说,当来自Sn+1的数据被移动时,如图11所示,新扇区Sn+2被形成,并且伪数据存贮在间隙中。此外,在扇区Sn+2中的数据LDC(n+2)表示伪数据或可包含识别这个扇区作为被讨论的一组中″排列″扇区的最后一个扇区的数据。
识别一组扇区的″前头″扇区的存在识别数据作为未定义字节存贮在扇区Sn-2的未定义区域UD(n-2)中,和识别一组排列扇区的″最后″扇区的存在的识别数据作为未定义字节存贮在扇区Sn+2的未定义区域UD(n+2)中。由于存贮器识别数据的结果,当一组扇区的开始和结束时,重现装置不必要″推测″。也就是说,由于不可能在记录过程(即制造过程)中记录连续或邻接的扇区,并且,在重现期间,两个相邻扇区的数据需要产生一个扇区的数据,重要的是能够确定一组″排列″扇区的第一和最后扇区的位置。而且,一组扇区可由任何数目的多种扇区组成。
回到图10,该图表示在原始″预排列″扇区中的数据D0到D2027(图8-9),例如,扇区Sn用数据Da1(n)、Da2(n)、Da3(n)……Dam(n)表示。在每个扇区中的每个数据单元Da1、Da2、Da3……Dam可表示任何预定的字节数。然而,与上述本发明的描述相符合,在只读盘或混合盘的制造期间,当″预排列″扇区被记录设备排列时,如图11所示,在每个扇区被记录在只读盘上或混合盘的只读区域上之前,每个偶数数据单元Da2、Da4、Da6……等等依次″移″到相邻扇区。当然,来自最后原始扇区Sn+1的偶数数据单元Da2(n+1)、Da4(n+1)的移位建立一个也记录在光盘上的新扇区Sn+2
图12表示当图11表示的每个数据单元Da1、Da2、等由数据的128字节组成时,在盘的只读区中相邻扇区的数据结构。如上所讨论的,在一扇区中有非奇偶数据的128行在图8-9中所示(i=3到i=130)和每行数据的16字节。而且,每个数据单元包括数据的8行。例如,数据单元Da1包括字节D0到D127(行i=123到i=130),数据单元Da2包括字节D128到D255(行i=115到i=122),……,和数据单元Dam包括字节D1920到D2047。当扇区Sn-1、Sn和Sn+1以上述描述的方法排列时,字节D128到D255、字节D380到D511……,和字节D1920到D2047在每个扇区中移到后面的扇区,并从原始最后扇区移位的数据形成新扇区,例如,扇区Sn+2(在图12中未示出)。因此,存贮在光盘的只读区上的扇区Sn+1包括数据D0-127(n+1)、D128-255(n)、D256-383(n+1)、D384-511(n)、D512-639(n+1)……D1792-1919(n+1)和D1920-2047(n)。类似地,存贮扇区Sn-1和Sn分别包括来自本身扇区和前面扇区的数据,如所示。
如所述描述的,从只读光盘或从混合光盘的只读区重现的扇区实际上是由存贮在光盘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扇区中的数据产生的。当突发错误产生时,不可能重现在特殊扇区中的相当大的数据量是可能的。一般,通过使用包含在扇区中的奇偶数进行检错和纠错的方法,能恢复一些或全部未重现数据。然而,当根据本发明排列扇区时,如果扇区不按描述来排列,突发错误将在应受影响的特殊扇区中影响大约仅一半的数据量。由于每个排列的扇区包含近似按包含在那个扇区″重排列″(或″预排列″)的数据量的一半,因为在扇区中的另一半数据″属于″不同的重排列扇区,基本上减少了在那个扇区上的突发错误的影响。因此,检错/纠错的需要减少了;然而,这种简化可作为增加检错/纠错能力的意图。此外,克服突发错误得到的改进不增加纠错/检错数据量和不需要显著增加处理时间。
图13-15是记录到记录介质和从记录介质重现的控制器2的操作流程图,如由图1中所示的光盘驱动来执行。当加载机构5在指令S1把光盘4装入光盘驱动时,该过程便开始。在加载时,在指令S2执行各种伺服处理过程,包括主轴电机6、驱动电机10、电流电机11和聚焦调节装置12的驱动。当光盘到达同步速度时,如上所讨论的,在光盘4上的控制轨迹CTL(图4)之一在指令S3重现,以便识别光盘4的记录介质的类型,识别包括可写区域的位置的各种地址信息,如果光盘是混合盘等,和如果它被确定在询问S4,即记录介质是只读光盘(即,ROM)的话,则流程转到S5,此后,ROM标记被产生,并存贮在光盘驱动器(例如,在图7中所示的RAM 63)。另一方面,如果记录介质不是只读类型存储器,则它被确定在询问S7,光盘是否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也就是说,可写光盘诸如磁光盘之类。如果光盘是RAM类型设备,则RAM标记被产生,并在指令S8存贮在存储器中。然而,如果光盘不是RAM类型设备,则它被确定在询问S9,光盘是否具有可写区域和只读区域的混合盘。如果光盘是混合盘,则″部分″标记被产生,并在指令S10存贮在存储器中。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在询问S9,即光盘不是混合盘,在CPU 60中产生的错误信息送到主计算机3,并在指令S11显示到用户,然后流程结束。可显示的典型错误信息是:″盘型读数误差″。请再次插入盘或使用另一个盘″。
在按照指令S5、S8或S10产生和存贮上述标记之一时,该流程转到询问S6,在那里,CPU60等待直到它接收盘存取指令为止。在接收盘存储指令时,存贮标记在指令S12从光盘驱动存储器中读出(图14)。如果根据光盘是只读类型记录介质的重现标记它被确定在询问S13,流程转到指令S14,在那里,两个扇区从只读类型光盘中重现。然而,如果重现扇区仍然归于LDC/ECC解码器67,仅一个扇区需要从光盘中重现。两个扇区(即重现的两个扇区或与仍归于LDC/ECC解码器的该扇区一起重现的单个扇区)参照图11和12按上面描述的方法重排列,并且使用CRC奇偶数据和存贮在其中的长距离码纠错。值得注意存贮在扇区中的任何伪数据可被CPU 60不是忽略就是消除。在完成重现过程时,如确定在询问S15,该过程转到询问S6。
然而,如果确定在询间S13,根据光盘不是只读类型记录介质的重现标记,询问S16询问光盘是否是随机存取类型存储器(例如磁光盘)。如果光盘是随机存取类型存储器,过程转到指令S17,在那里,根据来自主计算机3的指令,扇区或被记录在光盘4上或从光盘4中重现。当记录操作期间,错误检测/纠正数据在它正被记录在光盘上之前加到扇区。因此,当重现操作期间,重放扇区被纠错和供出。当光盘是一类型(即可写的)记录介质时,在扇区中执行数据的不″排列″或″重排列″。此外,由于没有伪数据存贮在记录在可写记录介质上的或从可写记录介质重现的扇区中。不需要进行处理。在完成上述记录到可写记录介质或从可写记录介质重放扇区时,如确定在询问S18,该流程转到询问S6。
如果确定在询问S16,根据光盘不是随机存取类型存储器的重现标记,流程转到询问S19(图15),在那里确定光盘是否是具有可写区域和只读区域二者的部分(或混合)类型存储器,如果这样,确定在询问S20,被存取的扇区是否位于光盘的只读区域。如果在光盘上被存取的扇区处于只读区域,流程转到指令S14,在那里,以类似于上述描述的方法,相对于从只读类型光盘重现的扇区重现那个区域。
如果在盘上被存取的扇区没有处在只读区域中,则确定在询问S21,被存取的扇区是否位于光盘的随机存取(可写的)区域。如果在光盘上被存取的扇区处在可写RAM区域中,该流程转到指令S17,在那里数据以类似于上述描述的方式,相对于记录到随机存取类型记录介质和从随机记录介质重现的数据,数据或记录在那个区域或从那个区域重现。然而,如果确定在询问S21,被存取的扇区不位于光盘的随机存取(可写的)区域,流程转到指令S11,在那里,对该用户产生和显示错误信息。此外,如果光盘不是局部(或混合)类型存储器,确定在询问S19,在指令S11产生和显示错误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以引入前面讨论的重排列流程的特殊方法,在图7中所示的LDC/ECC解码器67存贮在包含在两个重现扇区中的它的RAM 67数据中。这里,当两个扇区,例如,扇区Sn-2和扇区Sn-1(示于图11)的数据从只读光盘或从混合光盘的只读区中重现,对应于包含在重现扇区Sn-2中(重排列的)扇区Sn-2的数据,例如,数据Da1(n-2)、Da3(n-2),等,被存贮在对应于RAM 67a中第一扇区的位置。此外,对应于包含在重现扇区Sn-1的重排列扇区Sn-2的数据,例如,数据Da2(n-2)、Da4(n-2)等等也被存贮在对应于RAM 67a中  的第一扇区的位置,并且,对应于包含在重现扇区Sn-1的重排列扇区Sn-1的数据,例如,数据Da1(n-1)、Da3(n-1)、等被存贮在对应于RAM 67a中的第二扇区的位置。
在这个实施例中,存贮在RAM 67a的两个扇区不进行重排列或本身的移位过程,而是,通过把每个扇区的重现数据对着RAM 67a中的适当地址来完成数据的这种移位。检错和纠错则以前面讨论的同样方法进行的。当然,当下一个扇区Sn被重现时,对应于包含在重现扇区中的重排列扇区Sn-1的数据,例如,数据Da2(n-1)、Da4(n-1)、等被存贮在对应于RAM 67a中第二扇区的位置,并且对应于包含在重现扇区Sn的重排列扇区Sn的数据,例如数据Da1(n)、Da3(n)等被存贮在对应于RAM 67a中的″第一″或另一个扇区的位置。而且,每个重现扇区的数据存贮在RAM 67a的交错位置,以致于已存贮在其中的数据形式移位是不需要的。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图16表示存贮在只读光盘或在光盘的只读区中相邻扇区的数据结构,其中,在每个扇区的未定义区域中的数据也被移动或移位到相邻扇区。如所示,特殊扇区,例如,扇区Sn包括原来是包括在那扇区(即预排列扇区Sn)的数据Da1(n)、Da3(n)、Da5(n)……Dam(n)和LDC(n),和包括原来包括在前面扇区(即预排列的扇区S(n-1)的数据Da2(n-1)、Da4(n-1)……Dam-1(n-1)和UD(n-1)。而且,当突发错误产生扇区Sn的未定义区域时,仍可重现属于特殊扇区Sn的奇偶数据(例如,CRC1-CRC8),实际上对扇区Sn-1包含的未定义区域,变成不可重现的。此外,在扇区Sn-1中未定义区域UD(n-2)的数据能包含识别这个扇区作为在一组中排列扇区的第一扇区的数据,如前面所讨论的。
图1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盘的只读区中相邻扇区的数据结构,其中数据单元Da1、Da2、等的每一个(见图11)由数据的7行(图8-9)或112字节组成的。如所示,在每个扇区中数据单元Da1包括字节D0到D111(行i=124到i=130),数据单元Da2包括字节D112到D223(行i=117到i=123),……,数据单元Dam-1包括字节D1904到D2015(行i=5到i=11),和数据单元Dam包括剩余数据字节D2016到D2047(行i=3和i=4)。此外,当扇区Sn-1、Sn和Sn+1以上述描述的方法排列时,字节D112和D223,字节D336到D477,……,和字节D2016到D2047在每个扇区中移到随后的扇区,和从原始最后扇区例如扇区Sn+1移位的数据形成新的扇区Sn+2(图12中未示出)。因此,扇区Sn+1存贮在光盘的只读区上,字节D0-111(n+1)、D112-223(n)、D224-335(n+1)、D336-447(n)、D448-559(n+1)……D1904-2015(n+1)和D2016-2047(n),以及UD(n+1)和LDC(n+1)。类似地,存贮扇区Sn-1和Sn的每一个包括从其本身的扇区和前面扇区的数据,如所示。
在本发明还有一个实施例,具有图17所示的数据结构的每个扇区可使它的各自未定义区域移动或移位到后面的扇区。除了每个数据单元由7行或112字节的数据组成,这种扇区具有图16所示的数据结构。在这个例子中,扇区Sn包括数据D0到D111(n)、D112到D223(n-1)……D2016到D2047(n-1),并进一步包括在来自前面扇区Sn-1的未定义区域UD(n-1)中的数据,和来自扇区Sn的长距离码LDC(n)。而且,当突发错误产生实际包含扇区Sn-1的未定义区的扇区Sn的未定义区域变成不可重现时,归属于特殊扇区Sn的奇偶数据9例如,CRC1-CRC8)仍然可重现。同样地,其它扇区例如,扇区Sn-1和Sn+1,每个扇区包括来自各自前面扇区Sn-2和Sn的未定义区域中的数据。当然,如果扇区Sn-1是该组中第一扇区,伪数据或识别数据可包括在扇区Sn-1的未定义区域UD(n-2)中。
图1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存贮在光盘的只读区域的相邻扇区的数据结构。如前面所讨论的,两个扇区由光盘重现,并存贮在LDC/ECC解码器67的RAM 67a中(图7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两个″重排列″或原始扇区(与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扇区相对)能够RAM67a中存贮仅两个″排列″扇区重现,如下面所描述的。如图18所示,存贮在光盘上的扇区彼此″成对″,其中每对扇区由奇数扇区和偶数扇区组成,并且在每对中各自的奇和偶数扇区包括其两个数据。也就是说,奇数扇区S2n-1包括原来包含在那个扇区中的数据,例如,数据Da1(2n-1)、Da3(2n-1)、Da5(2n-1)……Dam(2n-1)、UD(2n-1)和LDC(2n-1),和原来包括在该对的偶数扇区的数据,例如,数据Da2(2n)、Da4(2n)……Dam-1(2n)。同样地,奇数扇区S2n-1包括原来包括在那个扇区中的数据,例如,数据Da1(2n+1)、Da3(2n+1)、Da5(2n+1)……Dam(2n+1)、UD(2n+1)和LDC(2n+1),和原来包括在该对的奇数扇区的数据,例如,数据Da2(2n+2)、Da4(2n+2)……Dam-1(2n+2)。
而且,通过交换存贮在RAM 67a的一个扇区中的适当数据与存贮在RAM 67a的另一个扇区中的数据,LDC/ECC解码器67产生两个重排列扇区。此外,由于当扇区被排列(例如,在光盘的制造期间)没有建立″新″扇区和由于在其排列时没有在第一扇区建立间隙,因此,没有必要把伪数据加到任何排列的扇区。
图19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盘的只读区中成对的扇区(图18)的数据结构,其中在该对中每个扇区的每个数据单元Da1、Da2等是由数据的8行(见图8-9)或128字节组成。如所示,在每个扇区(例如,扇区S2n-1或扇区S2n)中的数据单元Da1包括字节D0到D127(行i=123到i=130),数据单元Da2包括字节D128到D255(行i=115到i=122)等。参照图18,以上述描述的方法排列成对扇区S2n-1和S2n的每个,于是在每个扇区中,字节D128到D255、字节D384到D511等移到在该对中的另一扇区。因此,在光盘的只读区上存贮的扇区S2n-1包括数据D0-127(2n-1)、D128-255(2n)……D1920-2047(2n)、UD(2n-1)和LDC(2n-1)。存贮扇区S2n包括扇区S2n-1和S2n的另一数据。换句话说,每个扇区的未定义区域(例如,UD(2n-1))、UD(2n)以类似于图16所示的方法设置在该对中的另一个扇区。
图2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在盘的只读区中成对扇区(图18)的数据结构,其中数据单元Da1、Da2等的每个由数据的7行(图8-9)或112字节组成,如所示,在每个扇区中数据单元Da1包括字D0-D111(行i=124到i=130),数据单元Da2包括字节D112到D223(行i=117到i=123)等,参照图18,以上述描述的方法排列成对扇区S2n-1和S2n的每个,于是,在每个扇区中字节D112到D223、字节D336到D477,等移到在该对中的另一个扇区。因此,存贮在光盘的只读区上的扇区S2n-1包括数据D0-111(2n-1)、D112-223(2n)、D224-335(2n-1)、D336-447(2n),……D2016-2047(2n)、UD(2n-1)和LDC(2n-1)。存贮扇区S2n包括扇区S2n-1和S2n的另一个数据。换句话说,每个扇区的未定义区域(例如,UD(2n-1)、UD(2n))以类似于图16所示的方法设置在该对中的另一个扇区。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实施例中,存贮在光盘上的每个扇区由包含数据的不同行数(即数据的不同字节数)的数据单元组成。例如,在图11所示的或图18所示的数据单元Da1、Da2、Da3……Dam各自可包括数据的7行、数据的8行、数据的7行、……、数据的8行。在每个数据单元中的行数可交替在数据的7和8行之间或交替在数据的其它行数之间。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最佳实施例予以展示及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易于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有各种改进。例如,本发明已被说成是由包含在两个重现扇区的数据形成扇区,然而,本发明并不受结合仅两个扇区的限制,并可由包含在三个或更多重现扇区的数据产生一扇区。
如另一实例,虽然本发明讨论包括在随后扇区中存贮交错数据单元,本发明对移动交错数据单元完全不受限制,并且可包含移动在每个扇区中的数据的其它构形。
因此,企图附加权利要求被解释为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上述可供选择的实施例,并且都视为等同的。

Claims (45)

1.一种把连续数据单元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数据单元,每个数据单元具有多个数据;
把从数据单元得出的检错和纠错数据加到每个数据单元;
把在各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传送到不同数据单元,以产生排列数据单元;和
把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分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不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传送到在所述不同数据单元中相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是由两个接收数据单元得出的数据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数据单元中的所述一些数据分别传送到在所述连续数据单元中的相邻数据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连续数据单元包括第一数据单元和最后数据单元;并且在最后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传送到新数据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步骤还包括:把伪数据加到它不从所述最后数据单元接收数据的所述新数据单元中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步骤还包括:把识别数据加到所述新数据单元,用于识别新数据单元作为一串排列数据单元中最后数据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单元接收在对中,每对包括奇数数据单元和偶数数据单元;并且传送步骤是通过交换在每个所述对的数据单元的各自奇数和偶数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来完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连续数据单元包括第一数据单元和最后数据单元;并且步骤还包括:把识别数据加到所述的第一和最后数据单元,以在一串排列数据单元中分别识别这些数据单元作为第一数据单元和最后数据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步骤还包括:把每个数据单元分成连续的数据单元;并且其中在每个所述数据单元中交错数据单元传送到所述不同数据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在各自的数据单元中每个所述交错数据单元传送到在所述不同数据单元中的相应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数据单元的所述检错和纠错数据不被传送,以致于在每个所述排列的数据单元中所述的检错和纠错数据是从已经传输的数据和从留在所述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得到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传送数据包括在所述各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所述检错和纠错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检错和纠错数据包括循环冗余码和理查-所罗门(Reed-Solomon)码,并且传送的检错和纠错数据仅包括所述循环冗余码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每个排列数据单元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各自不同扇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包括具有多个区域的只读区,并且每个排列数据单元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只读区的各自不同区域。
17.在记录介质上记录为排列数据单元的重现连续数据单元的方法,其中每个排列数据单元包括来自两个各自不同的未排列数据单元的数据,其步骤包括:
从所述记录介质重现所述连续排列数据单元,每个重现排列数据单元具有包括检错和纠错数据的多个数据;
把在重现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传送到不同重现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重现数据单元;
根据在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中检错和纠错数据,检测和纠正在每个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中的错误;和
提供纠错重排列数据单元作为未排列数据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排列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传送到在所述不同排列数据单元中相应的位置,以产生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是由两个排列数据单元得出的数据形成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在各自的排列数据单元中的所述一些数据传送到在所述一串中的各自相邻重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一串重排列数据单元。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从所述记录介质重现的顺序排列数据单元包括N+1排列数据单元;并且,其中在第N+1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传送到第N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第N重排列数据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第N+1排列数据单元包括在来自传送到第N排列数据单元的数据的位置处的伪数据;并且其步骤还包括:从所述第N+1排列数据单元消除伪数据,以致仅产生N重排列数据单元。
23.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从记录介质重现的顺序数据单元由排列数据单元对组成,每对包括奇数排列数据单元和偶数排列数据单元;并且传送步骤通过在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对中各自奇数和偶数排列数据单元的一些数据交换来完成。
24.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从所述记录介质重现顺序排列数据单元包括第一排列数据单元和最后排列数据单元,每个分别具有按第一或最后排列数据单元识别排列数据的识别数据,并且其步骤还包括:识别所述第一和最后排列数据单元为识别数据的函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在每个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是根据在第一和最后排列数据单元中识别数据传送的。
26.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每个重现排列数据单元由顺序的数据单元组成;和其中在各自排列数据单元中交错数据单元传送到所述不同排列数据单元。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排列数据单元中的每个所述交错数据单元传送到在所述不同排列数据单元的相应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排列数据单元中所述检错和纠错数据不被传送,以致于在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中所术的检错和纠错数据从已经传送的数据以及从留在那个排列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得出。
29.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传送数据包括在所述各自排列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所述检错和纠错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检错和纠错数据包括循环冗余码数据和里得-所罗门(Reed-Solomon)码,并且传送检错和纠错的数据只包括所述循环冗余码数据。
31.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记录介质包括多个扇区;并且其中每个排列数据单元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不同扇区重放。
32.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为排列数据单元的重现数据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从所述记录介质重现至少两个排列数据单元,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具有包括检错和纠错数据的多个数据;
在每个重现排列数据单元中识别其中与单个重排列数据单元有关的数据,所述重排列数据包含从二个重放排列数据单元中得到的数据;
在存储器中存贮包括在已识别作为正与所述单个重排列数据单元有关的重现排列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并由此产生所述单个重现数据单元;
根据重现检错和纠错数据,检测和纠正在产生单个重排列数据单元中的错误;和
把纠错单个重排列数据单元提供作为一输出。
33.一种从只读、可写或混合记录介质重现排列数据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把记录介质识别为只读记录介质,可写的记录介质或混合记录介质,后者具有只读和可写区域;
当所述记录介质识别为混合记录介质时,识别所述记录介质只读区域和可写区域;
从所述只读或可写区域重现包括检错和纠错数据的排列数据单元;
当所述数据单元从所述只读区域重现时,把重现排列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传送到不同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重排列数据单元;
当所述数据单元从所述可写区域重现时,把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提供作为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
根据在所述每个重排列的数据单元中的检错和纠错数据,检测和纠正在重排列数据单元中的错误;和
把纠错重排列数据单元提供作为输出。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排列数据单元中所述一些数据传送到在所述不同排列数据单元中相应的位置,以产生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
35.根据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是由两个重排列数据单元得出的数据构成的。
36.根据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重现一串排列数据单元;并且在各在排列数据单元中的所述一些数据传送到在所述串中各自的相邻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一串重排列数据单元。
37.根据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一串排列数据单元包括N+1排列数据单元;和其中在第N+1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传送到第N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第N排列数据单元。
38.根据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数据单元从所述只读区域重现时,第N+1排列数据单元包括在从被传送到第N排列数据单元的位置的伪数据;和其步骤还包括:从所述的第N+1排列数据单元消除伪数据,以致于仅产生N重排列数据单元。
39.根据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排列数据单元对从所述记录介质重现,每对包括奇数排列数据单元和偶数排列数据单元;和传送步骤是通过在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对中各自的奇数和偶数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交换来完成的。
40.一种具有存贮数据的只读区的记录介质,所述只读区包括多个扇区,这些扇区中具有其中存贮包括检错和纠错数据的数据、每个扇区中的一些所述数据是从扇区得到的、所述扇区的其它数据是从不同扇区得到的,以致所述扇区中的所述检错和纠错数据是从在那个扇区中的数据和从在所述不同扇区中的数据二者得到的。
41.根据权利要求40的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扇区中所述其它数据是从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相邻扇区得到的。
42.一种其有记录在其上的顺序数据的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包括外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外周缘和内周缘之间的多个同心轨迹。每个轨迹具有多个等角伺服区,该伺服区具有提供跟踪和时钟控制的坑形,每个伺服区随着其中记录用户数据的多个数据段,所述用户数据被分成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包含多个数据段,在各自扇区中的用户数据包括从那个各自的扇区得到的用户数据和从相邻该各自扇区的一扇区得到的用户数据,每个扇区还包括相应于从所述各自扇区得到的用户数据和相应于从相邻扇区得到的用户数据的奇偶数据。
43.根据权利要求42的记录介质,其中在轨迹中所述扇区的第一和最后扇区包括预定的识别数据。
44.根据权利要求42的记录介质,还包括:在轨迹中的附加扇区具有从多个扇区的最后扇区得到的存贮在其中的用户数据,并且,还具有存贮在其中的伪数据。
45.根据权利要求42的记录介质,其中每对相邻扇区包括奇数扇区和偶数扇区;在每个奇数和偶数扇区中的用户数据包括在所述对中的奇数和偶数扇区二者得到的用户数据。
CN95118444A 1994-09-12 1995-09-12 记录介质、和从该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7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768394A JP3480057B2 (ja) 1994-09-12 1994-09-12 データ記録方法、データ再生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17683/94 1994-09-12
JP217683/1994 1994-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40A true CN1143240A (zh) 1997-02-19
CN1102790C CN1102790C (zh) 2003-03-05

Family

ID=1670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84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790C (zh) 1994-09-12 1995-09-12 记录介质、和从该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675586A (zh)
EP (1) EP0701256B9 (zh)
JP (1) JP3480057B2 (zh)
KR (1) KR100378247B1 (zh)
CN (1) CN1102790C (zh)
DE (2) DE69531527D1 (zh)
MY (1) MY11292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8698A (en) * 1996-09-24 1999-04-27 Orckit Communications Ltd. Multiple codeword interlea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144054B2 (ja) * 1997-07-24 2008-09-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
JP3098736B2 (ja) * 1998-04-15 2000-10-16 日本放送協会 映像再生制御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JP4224875B2 (ja) * 1998-07-17 2009-0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の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
EP1152414B1 (en) * 1998-10-22 2005-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thereof
JP2000268507A (ja) * 1999-03-19 2000-09-29 Hitachi Ltd データ記録装置
US20020194568A1 (en) * 2000-01-07 2002-12-19 Yoshiharu Kobayashi Error correcting method, disk medium, disk recording method and disk reproducing method
JP2002050134A (ja) 2000-05-22 2002-02-15 Fujitsu Ltd データ再生装置
US7283444B2 (en) * 2001-12-04 2007-10-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disk size and stopping a rotating disk without using frequency generator signals
KR100462602B1 (ko) * 2002-04-13 2004-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드라이브에서의 오디오/비디오 데이터 기록/재생방법
US6772272B2 (en) * 2002-04-25 2004-08-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to a designate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with an allocated data storage device using a specified information recording format
US20040204868A1 (en) * 2003-04-09 2004-10-14 Maynard John D. Reduction of errors in non-invasive tissue sampling
JP2005115868A (ja) 2003-10-10 2005-04-28 Sony Corp 私的情報蓄積装置及び私的情報蓄積方法、並びに、私的情報管理装置及び私的情報管理方法
JP2005122840A (ja) * 2003-10-17 2005-05-1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US20060242350A1 (en) * 2005-04-22 2006-10-26 Worley Eugene R Sr Opto-couplers for communication bus interfaces using low efficiency silicon based LEDs
JP2008234822A (ja) * 2007-02-21 2008-10-02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磁気ディスクの検査方法および磁気ディスク検査装置
JP5901975B2 (ja) * 2012-01-13 2016-04-13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7622A (en) * 1983-06-22 1987-06-30 Hitachi, Ltd.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4675754A (en) * 1984-02-21 1987-06-2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recorder/reproducer
GB2156555B (en) * 1984-03-24 1988-03-09 Philips Nv Error correction of data symbols
US5173886A (en) * 1986-02-07 1992-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posite optical disc having both a data read-only area and a data rewritable area, and a recording/reproducing system for use therewith
JP2526875B2 (ja) * 1986-11-05 1996-08-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イジタル情報記録装置
JP2751201B2 (ja) * 1988-04-19 1998-05-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4998252A (en) * 1987-08-06 1991-03-0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data
JP2638091B2 (ja) * 1988-06-24 1997-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方法
JP3109087B2 (ja) * 1990-08-24 2000-1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及び復号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12926A (en) 2001-10-31
DE69531527T2 (de) 2004-06-24
KR960011860A (ko) 1996-04-20
DE69531527T4 (de) 2004-09-23
US5675586A (en) 1997-10-07
EP0701256B1 (en) 2003-08-20
EP0701256B9 (en) 2004-03-17
JPH0883470A (ja) 1996-03-26
JP3480057B2 (ja) 2003-12-15
EP0701256A3 (en) 1998-05-20
DE69531527D1 (de) 2003-09-25
CN1102790C (zh) 2003-03-05
KR100378247B1 (ko) 2003-08-21
EP0701256A2 (en) 1996-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90C (zh) 记录介质、和从该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方法
CA2407011C (en) Disc recording medium, disc drive apparatus,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CN100351912C (zh) 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CN1145939C (zh) 光学记录载体以及从其上记录和重现信号的方法
CA1284381C (e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data having a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rates
US4907215A (en) Integral optical recording of product code in data areas
CN1278312C (zh) 光学信息记录方法及光学信息再现设备
EP0138246A2 (en) Disc playback apparatus
KR100385386B1 (ko) 데이타기록재생방법,데이터재생장치및기록매체
EA002453B1 (ru) Кодирование многослов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пословного чередования
CN1507624A (zh) 数据记录介质、方法及装置、数据再现方法及装置、数据传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N1186999A (zh) 具有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形成的轨迹的记录介质及其重放装置
CN1136359A (zh) 光盘和光盘驱动装置
JPH1196683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218302C (zh) 用于在光学可刻写型碟形记录载体上记录和/或回放的装置
CN1463433A (zh) 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以及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和再现装置
US7376066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293559C (zh) 记录方法和装置、再现方法和装置、数据传输方法以及数据解密方法
JP2004005787A (ja) 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並びに情報再生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と情報記録媒体
JP2615564B2 (ja) データ記録方法
CN1522442A (zh) 数据记录介质和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
JPH08124318A (ja) 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データ記録再生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835109A (zh) 信息再现方法
CN1314012C (zh) 光记录/再现设备
JPH0737335A (ja) セクタ信号形成方法及び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