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3883B - 载玻片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载玻片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3883B
CN114323883B CN202111661131.0A CN202111661131A CN114323883B CN 114323883 B CN114323883 B CN 114323883B CN 202111661131 A CN202111661131 A CN 202111661131A CN 114323883 B CN114323883 B CN 1143238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transfer
section
staining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11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3883A (zh
Inventor
吴德新
敬洪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11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38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3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3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3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3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玻片处理装置,包括载玻片运送部,用于沿第二方向向载玻片取出位运送载玻片,染色部,用于对来自所述载玻片取出位的载玻片进行染色处理,收纳器具运送部,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将用于收纳经所述染色部进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的收纳器具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其中,所述染色部具有对所述载玻片执行不同染色处理的复数个染色处理区,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复数个染色处理区和载玻片收纳位沿着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布局,每个所述染色处理区均具有复数个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布局的能够安置一片载玻片的玻片安置位。这种结构的载玻片处理装置体积小,且方便用户操作,且不易出错。

Description

载玻片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对载玻片进行处理的载玻片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载玻片处理装置是对载玻片进行打印处理、涂片处理、染色处理的装置,通过载玻片处理装置中的转运部件在不同的处理工位之间转运载玻片,以对载玻片执行不同的处理步骤。现有技术中的载玻片处理装置有诸多缺点:一方面,现有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对不同处理工位的布局非常复杂,有的载玻片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工位按照S形路径布局,有的载玻片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工位按照T形路径布局,这些结构的载玻片处理装置需要负责的转运部件进行支撑,并且对载玻片处理装置的控制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虽然一台载玻片处理装置中有对载玻片进行不同处理的工位和对应的处理部件,但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有可能只会对载玻片执行部分处理步骤,现有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存在工位布局不合理,将仅需要涂片的载玻片的回收位置和需要涂片和染色的载玻片的回收位置设置在不同的区域,导致用户回收载玻片时需要在两个位置进行,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玻片处理装置,可以通过合理布局载玻片的运送路径,达到减小装置体积,对载玻片的运动控制简单,以及方便用户取放载玻片的目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玻片运送部,用于沿第二方向向载玻片取出位运送载玻片,
染色部,用于对来自所述载玻片取出位的载玻片进行染色处理,
收纳器具运送部,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将用于收纳经所述染色部进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的收纳器具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其中,
所述染色部具有对所述载玻片执行不同染色处理的复数个染色处理区,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复数个染色处理区和载玻片收纳位沿着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布局,
每个所述染色处理区均具有复数个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布局的能够安置一片载玻片的玻片安置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
样本吸排部,用于从位于吸样位的样本容器吸入样本后沿第三方向运动至推片位以向被所述载玻片运送部运送至所述推片位的载玻片供给样本,其中,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推片位位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的上游。
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用于沿第二方向向所述吸样位运送样本容器,还用于从所述吸样位沿着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运出样本容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用于向移动至样本管接收位所述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供给样本容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
样本架运送部,用于运送能够装载复数个样本容器的样本架,
所述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从所述样本架运送部的运送路径上的样本管获取位向所述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供给样本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样本管获取位、样本管接收位和吸样位在水平面的投影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载玻片翻转部,位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用于接收被所述载玻片运送部以平躺状态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载玻片,并将所述平躺状态的载玻片翻转至直立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玻片安置位以载玻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立状态安置所述载玻片,
和/或,
所述载玻片运送部以载玻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平躺状态运送所述载玻片。
进一步的,所述载玻片翻转部将平躺状态的载玻片翻转至载玻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立状态。
进一步的,复数个所述染色处理区中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用于对载玻片执行第一染色处理的第一染色处理区和用于对载玻片执行第二染色处理的第二染色处理区。
进一步的,还包括载玻片转移部,用于从位于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的玻片安置位取出载玻片后沿着所述与所述载玻片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直线路径向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的对应玻片安置位转移载玻片。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具有沿第二方向运送收纳器具的第一运送路径,和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运送收纳器具的第二运送路径,载玻片处理装置还包括:
将位于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第二运送路径的起点位的第一转移部,和
将位于所述第二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起点位的第二转移部。
进一步的,所述载玻片收纳位,位于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上游。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干燥部,用于对被运送至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内的载玻片进行干燥处理。
进一步的,复数个所述染色处理区包括: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固定处理区、第一染色处理区、第二染色处理区和清洗处理区,其中,
所述固定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进行与固定处理,
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一染色处理,
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一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二染色处理,
所述清洗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清洗处理。
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载玻片处理装置,包括:
载玻片运送部,用于运送载玻片,
推片部,用于对被所述载玻片运送部运送至推片位的载玻片进行样本推片处理,
染色部,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进行染色处理,
收纳器具运送部,用于将能够收纳载玻片的收纳器具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
载玻片转移部,用于从推片位至所述染色部的载玻片运送路径上的载玻片取出位向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
进一步的,所述染色部包括:
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进行染色处理的染色处理区和用于对未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缓存的中转区,
所述载玻片转移部,用于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向所述中转区转移载玻片,并用于从所述中转区向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
进一步的,所述载玻片转移部包括:
第一载玻片转移部,用于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向所述中转区转移载玻片,
第二载玻片转移部,用于从所述中转区向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
进一步的,所述染色处理区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
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具有重叠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处理区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固定处理区、第一染色处理区和第二染色处理区,
所述第二处理区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第二染色处理区、第三染色处理区和清洗处理区,
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为所述重叠区,
所述固定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进行与固定处理,
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一染色处理,
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一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二染色处理,
所述第三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三染色处理,
所述清洗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三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清洗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向所述第一处理区转移载玻片,
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第二处理区向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向所述固定处理区转移载玻片,
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清洗处理区向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固定处理区向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转移载玻片、从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向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转移载玻片,
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向所述第三染色处理区转移载玻片、从所述第三染色处理区向所述清洗处理区转移载玻片。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具有沿第二方向运送收纳器具的第一运送路径,和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运送收纳器具的第二运送路径,
载玻片处理装置还包括:将位于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第二运送路径的起点位的第一转移部,和将位于所述第二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起点位的第二转移部。
进一步的,所述载玻片收纳位,位于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上游。
进一步的,所述载玻片运送部沿着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三运送路径运送载玻片,
所述第三路径上具有供对所述载玻片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位,所述打印位位于所述推片位的上游。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部,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或,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染色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染色处理区以对所述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从所述染色处理区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或,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染色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推片处理的载玻片从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染色处理区以对所述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从所述染色处理区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进一步的,在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推片处理的载玻片从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中转区之前,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将执行过推片处理的收纳器具运送至玻片收纳位。
进一步的,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染色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还控制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将没有装载载玻片的收纳器具运送至玻片收纳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部,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打印推片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打印处理和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或,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打印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打印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部,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固定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固定处理区以对所述载玻片执行固定处理,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从所述固定处理区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或,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打印推片固定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打印处理和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固定处理区以对所述载玻片执行固定处理,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从所述固定处理区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
基于接收到的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接收到的载玻片数量达到预定值,控制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沿着所述第一运送路径将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运送至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
或,
基于接收到的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在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时长达到预定值,控制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沿着所述第一运送路径将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运送至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
本发明提供的载玻片处理装置,一方面,将用于对载玻片进行染色处理的染色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复数个染色处理区,并且各个染色处理区内再分别布局复数个玻片安置位,同一个染色处理区内的玻片安置位的排布方向与复数个染色处理区的排布方向正交,形成矩阵形式的玻片安置位布局,大大减小了染色部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在染色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运送染色前的载玻片的直线运送路径和用于运送收纳载玻片的收纳器具的直线运送路径,使得对载玻片的运送控制简单;同时,可在将由染色部、载玻片运送路径和收纳器具运送路径围成的区域内合理布局其他部件,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收纳器具运送部可以运送经过推片但是不需要染色的载玻片,同时还可以运送经过染色的载玻片,使得可以在统一的位置回收经过不同处理的载玻片,方便用户操作,且不易出错。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申请的载玻片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的染色部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C是本申请的染色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的染色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E是本申请的染色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F是本申请的染色部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G是本申请的载玻片处理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H是本申请的载玻片处理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的载玻片运送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的载玻片运送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的载玻片翻转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1是本申请的载玻片翻转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2是本申请的载玻片翻转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的载玻片翻转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申请的载玻片翻转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B、图4C是本申请的载玻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清洗盒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载玻片处理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A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载玻片处理装置。载玻片处理装置用于对载玻片进行打印、推片、染色等处理,载玻片S为如图4A、图4B和图4C所示的薄片状,其宽度方向为S1,厚度方向为S2,高度方向为S3。载玻片S的工作表面包括推片区AR1和打印区AR2,在推片区AR1执行样本推片处理,将血液样本以血膜形式涂在推片区AR1;在打印区AR2执行打印处理,将样本信息打印在打印区AR2,便于用户识别和读取载玻片上涂抹的样本的信息。一般情况下,载玻片S处于平躺状态时对载玻片执行推片处理,载玻片S处于直立状态(打印区AR2在上,推片区AR1在下)时对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染色液浸泡载玻片的推片区AR1。
如图2A和图2B所示,载玻片运送部100可以为小车结构(如图2A所示的玻片车C),如图1A所示,其可以沿着第二方向向载玻片取出位W4运动,也可以沿着第四方向(第四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运动到接收新载玻片的初始位置W1。当玻片车运动到初始位置W1后,载玻片加载机构200向玻片车C加载全新的载玻片S。如图2B所示,载玻片S以平躺状态被加载到玻片车C上,并且载玻片S的宽度大于小车的宽度;接着,基于接收到的指令,玻片车C可以将全新的载玻片S依次运送到打印位W2、推片位W3和载玻片取出位W4。初始位置W1、打印位W2、推片位W3、载玻片取出位W4沿着第二方向依次布局。
具体的,驱动玻片车C运动的玻片车驱动机构包括对玻片车进行导向的玻片车导轨和带动玻片车运动的皮带,玻片车通过连接块与皮带连接,皮带套设在主动轮和驱动轮上,驱动轮由驱动电机驱动。
如图1A所示,在载玻片取出位W4设置有载玻片翻转部300。具体的,如图3A所示,载玻片翻转部300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可以插入载玻片的接纳槽301。由于载玻片S的宽度大于玻片车C的宽度,在载玻片S的宽度方向所在侧相对于玻片车C处于悬空状态,因此,悬空的两侧就可以插入载玻片翻转部300的接纳槽301内。接收到载玻片S后,载玻片翻转部300先驱动接纳槽301整体向上抬一定距离,使载玻片S离开玻片车C,玻片车C就可以向第四方向移动,从而离开载玻片取出位W4(图3B1为玻片车C离开后的状态,图3B2为玻片车C离开后的另一角度的视图状态),回到初始位置W1。接着,如图3C和图3D所示,载玻片翻转部300驱动接纳槽301向上翻转,使平躺的载玻片S被转至直立状态(图3D所示的状态为直立状态,打印区AR2在上,推片区AR1在下)。
在载玻片取出位W4附近设置对位于载玻片取出位W4的载玻片S执行血膜干燥处理的第一干燥部D1,当载玻片S被翻转至图3C所示的状态时,第一干燥部D1对载玻片S执行干燥处理,向载玻片S吹风,使第一干燥部D1的吹风方向与载玻片S呈45°夹角,且相对载玻片S倾斜向上吹风,载玻片S上顶端风量高,底端低,载玻片S上风量分布与血膜厚度分布呈正相关状态,因此有利于血膜干燥,可以缩短血膜干燥时间,并提高血膜干燥效果。
如图1A所示,在载玻片取出位W4的第一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染色部400,染色部400用于对来自载玻片取出位W4的载玻片进行染色处理,执行过血膜干燥处理的载玻片S会被后述的第一载玻片移送部610转移至染色部400内。为了减小染色部400的体积,本实施例中,染色部400具有对载玻片S执行不同染色处理的复数个染色处理区410,复数个染色处理区410沿着与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布局,如图1B和图1E所示,每个染色处理区410均具有复数个沿着第二方向布局的能够安置一片载玻片的玻片安置位420。这种结构的染色槽布局更加紧凑,可以减小整个染色槽的体积,减小后续的第一载玻片移送部和第二载玻片移送部在染色槽内转移载玻片S的运动行程,提高载玻片S转移效率。
具体的,如图1A、图1B和图1D所示,复数个染色处理区410中,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包括固定处理区411、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和清洗处理区415。
在固定处理区411设置有6个玻片安置位420,具体的,如图1C所示,在固定处理区411设置有固定液槽GH,固定液槽GH用于贮存甲醇固定液,如图1D所示,在固定液槽GH的槽腔内安置有第二篮体BH,第二篮体BH具有6个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能够插入一片载玻片的玻片插入位,6个玻片插入位中包括4个能够与固定液槽GH流体连通的第一类玻片插入位SP11和2个与固定液槽GH流体隔绝的第二类玻片插入位SP12。如图1E所示,第二篮体BH被安置于固定液槽GH内,第二盖板CP2覆盖在固定液槽GH上,覆盖住固定液槽GH的槽口,第二盖板CP2上留有供载玻片S插入各个玻片插入位SP1的预留口(插入口),玻片插入位与第二盖板CP2上对应的预留口(插入口)一起构成固定处理区411的玻片安置位420-1。
如图1B所示,第一类玻片插入位SP11为对载玻片S执行甲醇固定处理提供工作位,第二类玻片插入位SP12用于对载玻片S执行甲醇干燥处理。
预固定处理区411的玻片安置位420-1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需要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S执行固定处理时,将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S插入第一类玻片插入位SP11,贮存在固定液槽GH内的甲醇固定液能够浸泡到被插入第一类玻片插入位SP11的载玻片S,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后,载玻片S被转移至第二类玻片插入位SP12,第二类玻片插入位SP12具有与气源连通的出气口,通过出气口吹出的气流对载玻片S执行甲醇干燥操作。
在第一染色处理区412设置有8个玻片安置位420,具体的,如图1C所示,在第一染色处理区412设置有第一染液槽GD1,第一染液槽GD1用于存储第一染色液,如图1D所示,在第一染液槽GD1的槽腔内安置有第一篮体BD1,第一篮体BD1具有8个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能够插入一片载玻片的玻片插入位SP21,第一篮体BD1的玻片插入位SP21与第一染液槽GD1流体连通,即贮存于第一染液槽GD1的第一染色液可以浸泡到插入玻片插入位SP21的载玻片。
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的具体结构与第一染色区412的具体结构相同,具体的,如图1C所示,在第二染色处理区413设置有第二染液槽GD2,第二染液槽GD2用于存储第二染色液,如图1D所示,在第二染液槽GD2的槽腔内安置有第一篮体BD2,第一篮体BD2具有8个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能够插入一片载玻片的玻片插入位SP22,第一篮体BD2的玻片插入位SP22与第二染液槽GD2流体连通,即贮存于第二染液槽GD2的第二染色液可以浸泡到插入玻片插入位SP22的载玻片。
同样的,第三染色处理区414的具体结构与第一染色区412的具体结构也相同,具体的,如图1C所示,在第三染色处理区414设置有第三染液槽GD3,第三染液槽GD3用于存储第三染色液,如图1D所示,在第三染液槽GD3的槽腔内安置有第一篮体BD3,第一篮体BD3具有8个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能够插入一片载玻片的玻片插入位SP23,第一篮体BD3的玻片插入位SP23与第三染液槽GD3流体连通,即贮存于第三染液槽GD3的第三染色液可以浸泡到插入玻片插入位SP23的载玻片。
如图图1D和1E所示,第一篮体BD1安置于第一染液槽GD1内、第一篮体BD2安置于第二染液槽GD2内、第一篮体BD3安置于第三染液槽GD3内,第一盖板CP1盖在第一染液槽GD1、第二染液槽GD2、第三染液槽GD3上,覆盖住各染液槽的槽口,第一盖板CP1上留有供载玻片S插入各个玻片插入位的预留口(插入口)。玻片插入位SP21与第一盖板CP1上对应位置的预留口(插入口)一起构成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的玻片安置位420-2;玻片插入位SP22与第一盖板CP1上对应位置的预留口(插入口)一起构成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的玻片安置位420-3;玻片插入位SP23与第一盖板CP1上对应位置的预留口(插入口)一起构成第三染色处理区414的玻片安置位420-4。
当然,也可以为第一染液槽GD1、第二染液槽GD2、第三染液槽GD3各设置一块第一盖板CP1,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的玻片安置位420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需要对执行过甲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S执行第一染色处理时,将执行过甲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S插入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的玻片安置位420-2,贮存在第一染液槽GD1内的第一染色液能够浸泡到被插入玻片安置位420-2的载玻片S,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后,即完成第一染色处理;
当需要对载玻片S执行第二染色处理时,将载玻片S插入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的玻片安置位420-3,贮存在第二染液槽GD2内的第二染色液能够浸泡到被插入玻片安置位420-3的载玻片S,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后,即完成第二染色处理;
当需要对载玻片S执行第三染色处理时,将载玻片S插入第三染色处理区414的玻片安置位420-4,贮存在第三染液槽GD3内的第三染色液能够浸泡到被插入玻片安置位420-4的载玻片S,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后,即完成第三染色处理。
第一染色处理、第二染色处理、第三染色处理可以为相同的染色处理,也可以为不同的染色处理。例如,若某一种染色模式只需要用到一种染色液,那么可以在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对应的染色槽内注入同种染色液,也可以将染色液注入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染色处理区对应的染色槽内;若某一种染色模式需要用到三种染色液,那么就在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对应的染色槽内注入不同染色液;若某一种染色模式需要用到两种染色液,那么可以在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中的一者注入一种染色液,另外两者注入另一种染色液。
当需要用三种染色液处理载玻片时,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对应的染色槽内注入有不同染色液,按照第一染色处理、第二染色处理、第三染色处理的顺序,依次对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即将载玻片依次在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之间转移。
在清洗处理区415设置有2个玻片安置位420,具体的,如图1C所示,在清洗处理区415设置有清洗槽GC,如图1D所示,在清洗槽GC的槽腔内安置有清洗盒CB,清洗盒CB具有2个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能够插入一片载玻片的玻片插入位SP3,清洗盒CB的玻片插入位SP3与清洗槽GC流体隔绝。如图1E所示,清洗盒CB先固定在安装板MP上,再同安装板MP一起被安置于清洗槽GC内,安装板MP能够覆盖清洗槽GC的槽口,并且留有供载玻片S插入玻片插入位SP1的预留口(插入口),玻片插入位SP3和安装板MP上的预留口(插入口)一起构成清洗处理区415的玻片安置位420-5。清洗处理区415的玻片安置位420-5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5所示,清洗盒CB上的玻片插入位SP3为具有向上的开口的储液腔体CB1,储液腔体内可以储存清洗液,载玻片S可以被插入该储液腔体CB1内。清洗盒CB上形成玻片插入位SP3的侧方壁板上设置有能够向被插入玻片插入位SP3的载玻片S喷出清洗液的清洗液喷嘴CN,清洗盒CB上的形成玻片插入位SP3的底部壁板上设置有将由清洗液喷嘴CN喷至玻片插入位SP3的清洗液抽走的负压抽吸口NP。清洗盒CB上设置有与玻片插入位SP3相邻的溢流腔CB2,储液腔体内的清洗液液面超过储液腔体的开口后便溢流至溢流腔CB2内,在溢流腔CB2的底部设置有清洗液排出口AP,通过清洗液排出口将溢流的清洗液排出。
当需要对载玻片S执行清洗处理时,将载玻片S插入清洗处理区415的玻片安置位420-5,清洗液喷嘴CN向载玻片喷出清洗液以对载玻片进行清洗,通过负压抽吸口NP将喷至玻片插入位SP3的清洗液抽走,可以抽至废液池内,然后通过废液池排至载玻片处理装置外。
如图1A所示,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用于运送收纳器具RA,收纳器具RA用于收纳载玻片S,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可以沿第二方向将收纳器具RA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经染色部进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S被后述的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中。
具体的,如图1A所示,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包括相互平行且相邻的第一运送轨道510和第二运送轨道520,第一运送轨道510沿第二方向运送收纳器具RA,第一运送轨道510形成的运送路径为第一运送路径L1,第二运送轨道520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运送收纳器具RA,第二运送轨道520形成的运送路径为第二运送路径L2;需要被运送的收纳器具RA直接被放置到形成运送轨道的皮带上,皮带套从动轮和主动轮上,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皮带运动,皮带运动带动收纳器具RA运动。收纳器具运送部500还包括将位于第一运送路径L1的终点位W6的收纳器具RA转移至第二运送路径L2的起点位W7的第一转移部(图中未示出),和将位于第二运送路径L2的终点位W8的收纳器具RA转移至第一运送路径L1的起点位W9的第二转移部(图中未示出)。第一转移部和第二转移部的结构可以相同,均为能够推动收纳器具RA运动的推手机构。在第一运送轨道510和第二运送轨道520对应的端部位置设置有供收纳器具RA实现跨轨运动的轨道。在各推手机构的推动下,收纳器具RA实现从第一运送路径L1的终点位W6运动至第二运送路径L2的起点位W7、从第二运送路径L2的终点位W8运动至第一运送路径L1的起点位W9,实现收纳器具RA的循环运输。
载玻片收纳位W5在第一运送路径L1上,位于第一运送路径L1的终点位W6的上游、第一运送路径L1的起点位W9的下游。起点位W9供用户放入需要运送的收纳器具RA;终点位W6附近设置有对被运送至终点位W6的收纳器具RA执行玻片干燥处理的第二干燥部D2,第二干燥部D2对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S执行玻片干燥处理。
执行完玻片干燥处理后,收纳器具RA被第一转移部推至第二运送路径L2的起点位W7,被第二运送轨道520运送至第二运送路径L2的终点位W8,用户可以在终点位W8直接取走收纳器具RA,也可以在终点位W8仅取走载玻片S,留下空的收纳器具,通过第二转移部将空的收纳器具RA推至第一运送路径L1的起点位W9,实现收纳器具RA的循环利用。由于无需作业人员手动辅助收纳器具RA的循环输送,因此能够提高收纳器具RA输送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的工作效率;另外,第一运送轨道510和第二运送轨道520并列设置,占用空间较小。
为了减小后述的第一载玻片移送部和第二载玻片移送部的行程,提高第一载玻片移送部和第二载玻片移送部的效率,上述载玻片取出位W4、复数个染色处理区(预固定处理区411、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和清洗处理区415)和载玻片收纳位W5沿着与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布局。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可在载玻片取出位W4、预固定处理区411、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形成的第一区域范围内运动,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可在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清洗处理区415、载玻片收纳位W5形成的第二区域范围内运动,第一区域范围和第二区域范围内,各自所包含的能够插入载玻片S的位置的布局相对集中,可以减少第一载玻片移送部和第二载玻片移送部转移载玻片的行程,提高第一载玻片移送部和第二载玻片移送部转移载玻片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载玻片处理装置的通量。
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中,实现载玻片在载玻片取出位W4、复数个染色处理区(预固定处理区411、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和清洗处理区415)和载玻片收纳位W5之间转移的部件是载玻片转移部600。可以设置一个载玻片转移部600,也可以设置两个载玻片转移部600。
当设置一个载玻片转移部600时,载玻片转移部600可以实现载玻片取出位W4至预固定处理区411的载玻片转移、预固定处理区411至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的载玻片转移、第一染色处理区412至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的载玻片转移、第二染色处理区413至第三染色处理区414的载玻片转移、第三染色处理区414至清洗处理区415的载玻片转移、清洗处理区415至载玻片收纳位W5的载玻片转移。
当设置两个载玻片转移部600时,两个载玻片转移部600分别为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实现载玻片取出位W4至预固定处理区411的载玻片转移、预固定处理区411至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的载玻片转移、第一染色处理区412至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的载玻片转移;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实现第二染色处理区413至第三染色处理区414的载玻片转移、第三染色处理区414至清洗处理区415的载玻片转移、清洗处理区415至载玻片收纳位W5的载玻片转移。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各自负责的载玻片转移区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个载玻片转移部600,即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和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其各自负责的载玻片转移区域如上所述。
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和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为可在竖直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运动的抓手机构,其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抓取载玻片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染色处理区410转移载玻片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实现从第一染色处理区412至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的载玻片转移、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实现第二染色处理区413至第三染色处理区414的载玻片转移。当载玻片S被从染色处理区410的玻片安置位420抓起后,载玻片S上会残留有染色液,如果在将载玻片S转移至下一玻片安置位420的路径下方有载玻片S,则可能出现被抓起的载玻片S上残留的染色液滴落到位于其正下方的玻片安置位420内的载玻片的打印区AR2的风险。
优选地,为了防止被第一载玻片移送部或第二载玻片移送部抓起的载玻片上滴下的液体污染位于其下的方染色处理区内的载玻片,如图1B和图1F所示,玻片安置位420以载玻片S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立状态安置载玻片。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内各自有8个玻片安置位420,24个玻片安置位420呈8行3列的矩阵形式排列,同一行的三个玻片安置位420位于与第一方向(载玻片S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直线上,8行玻片安置位420形成8条载玻片转移路径。如图1G所示,第一染色处理区412内沿着第二方向布局的8个玻片安置位420-2分别为4-1、4-3、4-5、4-7、4-2、4-4、4-6、4-8;第二染色处理区413内沿着第二方向布局的8个玻片安置位420-3分别为5-1、5-3、5-5、5-7、5-2、5-4、5-6、5-8;第三染色处理区4内沿着第二方向布局的8个玻片安置位420-4分别为6-1、6-3、6-5、6-7、6-2、6-4、6-6、6-8。4-1、5-1、6-1形成第一条载玻片转移路径,4-3、5-3、6-3形成第二条载玻片转移路径,4-5、5-5、6-5形成第三条载玻片转移路径,4-7、5-7、6-7形成第四条载玻片转移路径,4-2、5-2、6-2形成第五条载玻片转移路径,4-4、5-4、6-4形成第六条载玻片转移路径,4-6、5-6、6-6形成第七条载玻片转移路径,4-8、5-8、6-8形成第八条载玻片转移路径。8条载玻片转移路径均为直线路径(与第一方向平行),同一载玻片在同一条载玻片转移路径上被转移。
载玻片转移部600从位于第一染色处理区的玻片安置位取出载玻片后沿着与载玻片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直线转移路径向第二染色处理区的对应的玻片安置位转移载玻片。以转移4-1内的载玻片为例,当载玻片在4-1内执行完第一染色处理后,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4-1内的载玻片转移至5-1,当载玻片在5-1内执行完第二染色处理后,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5-1的载玻片转移至6-1。在抓起转移载玻片后水平移动载玻片的过程中,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下方均不会有其他载玻片,就算被抓起的载玻片上有残留的染液滴下,也不会濡染任何载玻片。
因此,玻片安置位420以载玻片S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立状态安置载玻片,使得载玻片的转移方向与不同染色处理区410的排布方向(即第一方向)一致,使得在减小染色处理区第二方向向的尺寸的同时,减小载玻片在不同染色处理区410间转移的行程,同时还能保证从被抓起的载玻片上滴落的染液不会污染其他载玻片的打印区AR2。
当然,有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载玻片滴液污染其他载玻片的打印区的问题,例如,通过绕开可能被污染的载玻片的方式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在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之间转移载玻片的具体转移路径也不限于上述的8条直线路径,上述8条直线路径只是一种优选方式。
同理,如图1A和2B所示,载玻片运送部100以载玻片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的平躺状态运送载玻片S。当载玻片S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时,平躺的载玻片S刚好进入载玻片翻转部300的接纳槽301,载玻片翻转部300将平躺状态的载玻片翻转至载玻片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立状态,此时,载玻片S的打印区AR2在上,推片区AR1在下,载玻片此时的状态与其位于玻片安置位420内的状态保持一致,方便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位于载玻片取出位W4的载玻片转移至预固定处理区411的玻片安置位420-1。
具体的,如图1A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包括样本吸排部700。样本吸排部700位于染色部400的第四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上的一侧,可以在吸样位W10与推片位W3之间转移,用于从位于吸样位W10的样本容器吸入样本后沿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运动至推片位W3,以向被载玻片运送部100运送至推片位W3的载玻片S供给样本。其中,吸样位W10位于第一运送轨道510和载玻片运送部100的运动路径(第三运送路L3)之间。将样本吸排部700设置在染色部400、第一运送轨道510和载玻片运送部100的运动路径围成的区域内,使得载玻片处理装置的结构紧凑,减小载玻片处理装置的体积。
样本吸排部700具有能够吸取样本和将吸取的样本排出的样本针(图中未示出),以及能够对样本容器的管帽进行穿刺的穿刺针(图中未示出),穿刺针套设在样本针外,并且穿刺针和样本针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可相对运动。采用同一根样本针吸取样本和排除样本,可以减少样本用量。
具体的,如图1A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其具有可沿第二方向运动的样本座(图中未示出),样本座内可放入样本容器(样本管)。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可在吸样位W10与样本管接收位W11之间运送样本容器,样本管接收位W11位于吸样位W10的第四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一侧。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在样本管接收位W11接收到样本容器后,沿着第二方向运动,将样本容器运送至吸样位W10,待吸样完成后,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沿着第四方向运动,将样本容器运回样本管接收位W11。同样地,这样布局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可以使得载玻片处理装置的结构紧凑,减小载玻片处理装置的体积。
具体的,如图1A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900,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900包括可以抓取样本容器的抓手。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900可以在样本管获取位W12与样本管接收位W11之间转移样本容器(样本管),样本管获取位W12位于样本管接收位W11第四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一侧。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900在样本管获取位W12抓取样本容器并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沿着第二方向将样本容器运送至位于样本管接收位W11上方,然后下降,将样本容器置入位于样本管接收位W11的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的样本座内,然后上升复位,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将样本容器运送至吸样位W10,待吸样完成后,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将样本容器送回样本管接收位W11,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900再次下降,重新抓取样本容器,并将样本容器运回样本管获取位W12。
具体的,如图1A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包括样本架运送部1000,样本架运送部1000用于运送能够装载复数个(例如5个或10个)样本容器SC的样本架1001,样本架运送部1000沿着样本架运送部的运送路径运送样本架1001,使样本架1001上的每个样本容器SC依次到达样本管获取位W12,供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900抓取,即样本管获取位W12位于样本架运送部的运送路径上。待完成吸样,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900将样本容器放回样本管获取位W12后,样本架运送部1000继续沿着其运送路径运输样本架1001,直至同一样本架1001上所有样本容器均完成吸样后,将下一样本架1001向样本管获取位W12运送。
上述样本管获取位W12、样本管接收位W11和吸样位W10在水平面的投影在与第二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可以简化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900、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的结构,从而减小整个载玻片处理装置的体积。
如图1H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包括:
如上所述的载玻片运送部100,用于运送载玻片S,可以将载玻片S运送至推片位W3,并将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从推片位W3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
推片部1100,用于对被载玻片运送部100运送至推片位W3的载玻片进行样本推片处理,将加到载玻片上的血液样本展开形成血膜;
如上所述的染色部400,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S进行染色处理,若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需要执行染色处理,则将载玻片取出位W4的载玻片转移至染色部400;
如上所述的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用于将能够收纳载玻片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
如上所述的载玻片转移部600,用于从推片位W3至染色部400的载玻片运送路径上的载玻片取出位W4向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转移载玻片S;在推片位W3执行完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被载玻片运送部100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若该载玻片不需要执行染色处理,则由载玻片转移部600将该载玻片从载玻片取出位W4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若该载玻片需要执行染色处理,则由载玻片转移部600将该载玻片从载玻片取出位W4转移至染色部400内,执行完染色处理后,由载玻片转移部600将该载玻片从染色部400转移至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
上述载玻片处理装置,对于不需要执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和需要执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都通过收纳器具运送部500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来收纳,然后通过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收纳了载玻片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统一的可以取出载玻片的取出位置。这种结构的载玻片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将不需要执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和需要执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的取出位置设置在不同的位置相比,一方面,不需要再单独设置用于收纳不需要执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的收纳位置(取出位置),简化载玻片处理装置的结构,另一方面,用户不用在不同取出位置位置执行取出载玻片的操作,方便用户操作。
其中,载玻片运送部100沿着与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三运送路径L3运送载玻片。如上所示,在第三路径L3上,沿着第二方向,依次布局有初始位置W1、打印位W2、推片位W3、载玻片取出位W4。
优选地,如图1H所示,染色部包括染色处理区410和中转区430,中转区430位于染色处理区410的第二方向的一侧。如上所述,染色处理区410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S执行染色处理,中转区430用于缓存未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在不需要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的情况下,上述的载玻片转移部600从载玻片取出位W4向中转区430转移载玻片,并从中转区430向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转移载玻片。当然,中转区430也可以设置在染色处理区410的第四方向的一侧,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如上所述,载玻片转移部600包括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和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用于从载玻片取出位W4向中转区430转移载玻片,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用于从中转区430向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转移载玻片。通过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和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与中转区430的配合,可以减小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和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与中转区430的运动行程,提高转移载玻片的效率。并且,设置中转区430,可以防止在转移不需要执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时干扰正在执行染色处理的其他载玻片。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载玻片的转移效率,如图1H所示,染色处理区410沿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第一处理区4101和第二处理区4102,第一处理区4101和第二处理区4102具有重叠区4103。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还用于从载玻片取出位W4向第一处理区4101转移载玻片,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还用于从第二处理区4102向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和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各自负责一定区域内的载玻片的转移,该一定区域内的载玻片所处位置相对集中,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和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的运动形成,进一步提高转移载玻片的效率。
具体的,如上所述,第一处理区4101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固定处理区411、第一染色处理区412和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二处理区4102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第三染色处理区414和清洗处理区415,即第二染色处理区413为重叠区4103。其中,各处理区的功能及结构与前述功能及结构相同,即固定处理区411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进行固定处理,第一染色处理区412用于对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一染色处理,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用于对执行过第一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二染色处理,第三染色处理区414用于对执行过第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三染色处理,清洗处理区415用于对执行过第三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清洗处理。
具体的,如上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可以从载玻片取出位W4向固定处理区411转移载玻片,还可以从固定处理区411向第一染色处理区412转移载玻片,还可以从第一染色处理区412向第二染色处理区413转移载玻片;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可以从第二染色处理区413向第三染色处理区413转移载玻片,还可以从第三染色处理区413向清洗处理区415转移载玻片,还可以从清洗处理区415向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转移载玻片。如此,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与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各自负责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载玻片的转移,并且具有都可以向中转区430和第二染色处理区413转移载玻片或从中转区430和第二染色处理区413移出载玻片。
如图1A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载玻片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部1200,控制部1200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基于用户指令控制载玻片运送部100、载玻片加载机构200、载玻片翻转部300、染色部400、收纳器具运送部500、载玻片转移部600、样本吸排部700、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800、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900、样本架运送部1000、推片部1100等部件的运动/动作。
本申请的载玻片处理装置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载玻片在载玻片处理装置内部的运送轨迹不同,具体如下。
<推片模式>
在推片模式下,载玻片处理装置仅需要对载玻片执行样本推片处理。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模式的指令,控制部1200控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的、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S转移至中转区430,控制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中转区430内的载玻片S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
在到达载玻片取出位W4前,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推片位W3,先由样本吸排部700向载玻片供给(排出)样本,再由推片部1100对载玻片执行样本推片处理,样本推片处理执行完毕后,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
在将载玻片从中转区430转移出来之前,控制部还控制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没有装载载玻片的空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玻片收纳位W5。具体的,用户将空的收纳器具RA放置于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由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收纳器具RA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
<推片染色模式>
在推片染色模式下,载玻片处理装置需要对载玻片执行样本推片处理和染色处理。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染色模式的指令,控制部1200控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的、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S转移至染色处理区410以对载玻片S执行染色处理,控制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S从染色处理区410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
同样地,在到达载玻片取出位W4前,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推片位W3,先由样本吸排部700向载玻片供给(排出)样本,再由推片部1100对载玻片执行样本推片处理,样本推片处理执行完毕后,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
同样地,在对载玻片执行完染色处理之前,控制部还控制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没有装载载玻片的空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玻片收纳位W5。用户将空的收纳器具RA放置于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由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收纳器具RA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
<染色模式>
在染色模式下,载玻片处理装置仅需要对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此模式下,载玻片已被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可以是人工执行的,也可以是由其他仪器执行的。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染色模式的指令,控制部控制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执行过推片处理的载玻片S从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转移至中转区430,控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中转区430内的载玻片S转移至染色处理区410以对载玻片S执行染色处理,控制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S从染色处理区410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
用户将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放置于收纳器具RA内,再将收纳器具RA放置于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由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收纳器具RA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的载玻片逐片转移至中转区430,再由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中转区430内的载玻片转移至染色处理区410以对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待执行完染色处理后,由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载玻片从染色处理区410转移回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装载有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收纳位置(取出位置),供用户取走。
<打印推片模式>
在打印推片模式下,载玻片处理装置需要对载玻片执行打印处理和样本推片处理。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打印推片模式的指令,控制部控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的、执行过打印处理和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S转移至中转区430,控制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中转区430内的载玻片S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
在到达载玻片取出位W4前,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打印位W2,由位于打印位W2附近的打印部对载玻片S执行打印处理;打印处理完毕后,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推片位W3,先由样本吸排部700向载玻片供给(排出)样本,再由推片部1100对载玻片执行样本推片处理,样本推片处理执行完毕后,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
同样地,在将载玻片从中转区430转移出来之前,控制部还控制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没有装载载玻片的空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玻片收纳位W5。用户将空的收纳器具RA放置于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由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收纳器具RA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
<打印模式>
在打印模式下,载玻片处理装置仅需要对载玻片执行打印处理。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打印模式的指令,控制部控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的、执行过打印处理的载玻片S转移至中转区430,控制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中转区430内的载玻片S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
在到达载玻片取出位W4前,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打印位W2,由位于打印位W2附近的打印部对载玻片S执行打印处理;打印处理完毕后,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
同样地,在将载玻片从中转区430转移出来之前,控制部还控制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没有装载载玻片的空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玻片收纳位W5。用户将空的收纳器具RA放置于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由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收纳器具RA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
<推片固定模式>
在推片固定模式下,载玻片处理装置需要对载玻片执行样本推片处理和固定处理。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固定模式的指令,控制部控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的、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S转移至固定处理区411以对载玻片执行固定处理,控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从固定处理区411转移至中转区430,控制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中转区430内的载玻片S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内。
同样地,在到达载玻片取出位W4前,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推片位W3,先由样本吸排部700向载玻片供给(排出)样本,再由推片部1100对载玻片执行样本推片处理,样本推片处理执行完毕后,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
同样地,在将载玻片从中转区430转移出来之前,控制部还控制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没有装载载玻片的空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玻片收纳位W5。用户将空的收纳器具RA放置于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由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收纳器具RA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
<打印推片固定模式>
在打印推片固定模式下,载玻片处理装置需要对载玻片执行打印处理、样本推片处理和固定处理。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打印推片固定模式的指令,控制部控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的、执行过打印处理和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固定处理区411以对载玻片S执行固定处理,控制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S从固定处理区411转移至中转区430,控制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中转区430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
同样地,在到达载玻片取出位W4前,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打印位W2,由位于打印位W2附近的打印部对载玻片S执行打印处理;打印处理完毕后,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推片位W3,先由样本吸排部700向载玻片供给(排出)样本,再由推片部1100对载玻片执行样本推片处理,样本推片处理执行完毕后,载玻片运送部100将载玻片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W4。
同样地,在将载玻片从中转区430转移出来之前,控制部还控制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没有装载载玻片的空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玻片收纳位W5。用户将空的收纳器具RA放置于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由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收纳器具RA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W5。
上述多种模式中,有的模式需要对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例如推片染色模式、染色模式,这些模式下由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载玻片转移至染色处理区,再由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执行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由染色处理区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有的模式不需要对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例如推片模式、打印推片模式、打印模式、推片固定模式、打印推片固定模式,这些模式下由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将载玻片转移至中转区430,再由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将载玻片从中转区430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通过中转区,实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610与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之间的协调调度。
所有模式下的载玻片,在执行完所有处理步骤后,均会被第二载玻片转移部620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通过收纳器具运送部500统一运送至收纳位置(取出位置),供用户取走。
触发收纳器具运送部500将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运往收纳位置(取出位置)的条件可以是以下条件之一:(1)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内的载玻片数量达到一定值(例如6片,即将收纳器具装满);(2)收纳器具RA在载玻片收纳位W5的停留时间达到一定值。
基于条件(1)得到满足,控制器控制收纳器具运送部500沿着第一运送路径L1将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第一运送路径L1的终点位W6;
基于条件(2)得到满足,控制器控制第一运送轨道510沿着第一运送路径L1将位于载玻片收纳位W5的收纳器具RA运送至第一运送路径L1的终点位W6。
接着,控制器1200控制第一转移部将收纳器具RA由第一运送路径L1的终点位W6推送至第二运送路径L2的起点位W7,控制第二运送轨道520将收纳器具RA由第二运送路径L2的起点位W7运送至终点位第二运送路径L2的终点位W8。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载玻片处理装置为用户提供了针对收纳器具RA的运送的两种模式: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在手动模式下,用户手动将收纳器具RA放入第一运送路径L1的起点位W9;在自动模式下,第二转移部将位于第二运送路径L2的终点位W8的收纳器具推送至第一运送路径L1的起点位W9。
即,在手动模式下,被运送至第二运送路径L2的终点位W8的收纳器具RA由用户取走;在自动模式下,用户仅取走终点位W8的收纳器具RA内的载玻片S,取走载玻片后的空的收纳器具RA被第二转移部推送至第一运送路径L1的起点位W9,实现收纳器具RA的循环利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2)

1.一种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玻片运送部,用于沿第二方向向载玻片取出位运送载玻片,
染色部,用于对来自所述载玻片取出位的载玻片进行染色处理,
收纳器具运送部,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将用于收纳经所述染色部进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的收纳器具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其中,
所述染色部具有对所述载玻片执行不同染色处理的复数个染色处理区,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复数个染色处理区和载玻片收纳位沿着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布局,
每个所述染色处理区均具有复数个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布局的能够安置一片载玻片的玻片安置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样本吸排部,用于从位于吸样位的样本容器吸入样本后沿第三方向运动至推片位以向被所述载玻片运送部运送至所述推片位的载玻片供给样本,其中,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推片位位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用于沿第二方向向所述吸样位运送样本容器,还用于从所述吸样位沿着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运出样本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用于向移动至样本管接收位的所述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供给样本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样本架运送部,用于运送能够装载复数个样本容器的样本架,
所述第二样本容器运送部从所述样本架运送部的运送路径上的样本管获取位向所述第一样本容器运送部供给样本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管获取位、样本管接收位和吸样位在水平面的投影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载玻片翻转部,位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用于接收被所述载玻片运送部以平躺状态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载玻片,并将所述平躺状态的载玻片翻转至直立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片安置位以载玻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立状态安置所述载玻片,和/或
所述载玻片运送部以载玻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平躺状态运送所述载玻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玻片翻转部将平躺状态的载玻片翻转至载玻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立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染色处理区中包括: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用于对载玻片执行第一染色处理的第一染色处理区和用于对载玻片执行第二染色处理的第二染色处理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载玻片转移部,用于从位于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的玻片安置位取出载玻片后沿着与所述载玻片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直线路径向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的对应玻片安置位转移载玻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具有沿第二方向运送收纳器具的第一运送路径,和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运送收纳器具的第二运送路径,
还包括将位于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第二运送路径的起点位的第一转移部,和
将位于所述第二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起点位的第二转移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玻片收纳位,位于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上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干燥部,用于对被运送至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内的载玻片进行干燥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染色处理区包括: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固定处理区、第一染色处理区、第二染色处理区和清洗处理区,其中,
所述固定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进行固定处理,
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一染色处理,
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一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二染色处理,
所述清洗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清洗处理。
16.一种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玻片运送部,用于运送载玻片,
推片部,用于对被所述载玻片运送部运送至推片位的载玻片进行样本推片处理,所述载玻片运送部用于将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所述载玻片取出位位于推片位至染色部的载玻片运送路径上,
染色部,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进行染色处理,
收纳器具运送部,用于将能够收纳载玻片的收纳器具运送至载玻片收纳位,
载玻片转移部,用于将所述载玻片取出位中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和染色部中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部包括:
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进行染色处理的染色处理区和用于对未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缓存的中转区,
所述载玻片转移部,用于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向所述中转区转移载玻片,并用于从所述中转区向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转移部包括:
第一载玻片转移部,用于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向所述中转区转移载玻片,
第二载玻片转移部,用于从所述中转区向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处理区包括:
沿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
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具有重叠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区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固定处理区、第一染色处理区和第二染色处理区,
所述第二处理区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局的第二染色处理区、第三染色处理区和清洗处理区,
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为所述重叠区,
所述固定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进行固定处理,
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一染色处理,
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一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二染色处理,
所述第三染色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二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第三染色处理,
所述清洗处理区用于对执行过第三染色处理的载玻片进行清洗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向所述第一处理区转移载玻片,
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第二处理区向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载玻片取出位向所述固定处理区转移载玻片,
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清洗处理区向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载玻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固定处理区向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转移载玻片、从所述第一染色处理区向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转移载玻片,
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还用于从所述第二染色处理区向所述第三染色处理区转移载玻片、从所述第三染色处理区向所述清洗处理区转移载玻片。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具有沿第二方向运送收纳器具的第一运送路径,和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运送收纳器具的第二运送路径,
还包括将位于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第二运送路径的起点位的第一转移部,和
将位于所述第二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起点位的第二转移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玻片收纳位,位于所述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的上游。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玻片运送部沿着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三运送路径运送载玻片,
所述第三运送路径上具有供对所述载玻片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位,所述打印位位于所述推片位的上游。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或,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染色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染色处理区以对所述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从所述染色处理区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或,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染色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推片处理的载玻片从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染色处理区以对所述载玻片执行染色处理,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染色处理的载玻片从所述染色处理区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推片处理的载玻片从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转移至所述中转区之前,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将执行过推片处理的收纳器具运送至玻片收纳位。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染色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还
控制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将没有装载载玻片的收纳器具运送至玻片收纳位。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打印推片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打印处理和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或,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打印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打印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推片固定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固定处理区以对所述载玻片执行固定处理,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从所述固定处理区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或,
基于接收到的执行打印推片固定模式的指令,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将被运送至载玻片取出位的、执行过打印处理和样本推片处理的载玻片转移至所述固定处理区以对所述载玻片执行固定处理,
控制所述第一载玻片转移部执行过固定处理的载玻片从所述固定处理区转移至所述中转区,
控制所述第二载玻片转移部将所述中转区内的载玻片转移至位于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载玻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
基于接收到的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内接收到的载玻片数量达到预定值,控制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沿着所述第一运送路径将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运送至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
或,
基于接收到的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在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时长达到预定值,控制所述收纳器具运送部沿着所述第一运送路径将位于所述载玻片收纳位的收纳器具运送至第一运送路径的终点位。
CN202111661131.0A 2021-12-31 2021-12-31 载玻片处理装置 Active CN114323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1131.0A CN114323883B (zh) 2021-12-31 2021-12-31 载玻片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1131.0A CN114323883B (zh) 2021-12-31 2021-12-31 载玻片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3883A CN114323883A (zh) 2022-04-12
CN114323883B true CN114323883B (zh) 2023-11-14

Family

ID=8101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1131.0A Active CN114323883B (zh) 2021-12-31 2021-12-31 载玻片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3883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1390A (ja) * 1995-03-31 1996-10-18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スライドガラス収納用カセットおよび自動標本作製装置
CN1205078A (zh) * 1996-09-18 1999-01-13 株式会社千代田制作所 显微镜观察用标本的液体处理方法
JP2009162784A (ja) * 2009-04-24 2009-07-23 Sysmex Corp 標本作製装置および標本作成方法
CN104777027A (zh) * 2015-03-25 2015-07-15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全自动革兰氏染色仪
CN107076652A (zh) * 2014-11-26 2017-08-18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涂抹标本制作方法
CN107144458A (zh) * 2016-01-29 2017-09-08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标本染色装置、涂抹标本制作装置以及标本染色方法
CN107340160A (zh) * 2016-04-28 2017-11-1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涂抹装置及样本涂抹方法
CN107340169A (zh) * 2016-04-28 2017-11-1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涂抹装置
CN107436255A (zh) * 2016-05-26 2017-12-0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和涂抹标本制作方法
CN207379794U (zh) * 2017-08-22 2018-05-18 刘小平 一种染液箱
CN207649986U (zh) * 2018-01-02 2018-07-24 佛山市艾达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染片机
CN111337322A (zh) * 2014-04-28 2020-06-2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涂片制备装置、涂片制备方法
CN112146963A (zh) * 2019-06-26 2020-12-2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涂抹标本制作方法
CN112284857A (zh) * 2020-11-03 2021-01-29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全自动涂片制备和阅片一体机
CN112676283A (zh) * 2019-10-18 2021-04-2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装置中染色槽的清洗方法
CN112823273A (zh) * 2019-06-27 2021-05-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推片机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8891B2 (en) * 2010-12-28 2013-03-05 Sakura Finetek U.S.A., Inc. Autom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biological specimens
EP2769197A1 (en) * 2011-10-17 2014-08-27 Victorious Medical Systems ApS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taining of biological samples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1390A (ja) * 1995-03-31 1996-10-18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スライドガラス収納用カセットおよび自動標本作製装置
CN1205078A (zh) * 1996-09-18 1999-01-13 株式会社千代田制作所 显微镜观察用标本的液体处理方法
JP2009162784A (ja) * 2009-04-24 2009-07-23 Sysmex Corp 標本作製装置および標本作成方法
CN111337322A (zh) * 2014-04-28 2020-06-2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涂片制备装置、涂片制备方法
CN111366429A (zh) * 2014-04-28 2020-07-03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涂片制备装置、涂片制备方法
CN111337324A (zh) * 2014-04-28 2020-06-2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涂片制备装置和涂片制备方法
CN107076652A (zh) * 2014-11-26 2017-08-18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涂抹标本制作方法
CN104777027A (zh) * 2015-03-25 2015-07-15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全自动革兰氏染色仪
CN107144458A (zh) * 2016-01-29 2017-09-08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标本染色装置、涂抹标本制作装置以及标本染色方法
CN107340169A (zh) * 2016-04-28 2017-11-1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涂抹装置
CN107340160A (zh) * 2016-04-28 2017-11-1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涂抹装置及样本涂抹方法
CN107436255A (zh) * 2016-05-26 2017-12-0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和涂抹标本制作方法
CN207379794U (zh) * 2017-08-22 2018-05-18 刘小平 一种染液箱
CN207649986U (zh) * 2018-01-02 2018-07-24 佛山市艾达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染片机
CN112146963A (zh) * 2019-06-26 2020-12-2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涂抹标本制作方法
CN112823273A (zh) * 2019-06-27 2021-05-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推片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76283A (zh) * 2019-10-18 2021-04-2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装置中染色槽的清洗方法
CN112284857A (zh) * 2020-11-03 2021-01-29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全自动涂片制备和阅片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3883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2448C (zh) 基片处理装置
EP1834166B1 (en) An apparatus for execution of treatment operations on microscope slides with tissue specimens
US10145768B2 (en) Smear preparation apparatus and smear preparation method
JP4975599B2 (ja) 標本作製装置および標本作製方法
JP4299150B2 (ja) 大容量のスライドを自動染色するシステム
US6395231B1 (en) Pipette and handling automatic machine for microtitration plates with permeable bases
CN102392289B (zh) 表面处理装置
JP2001194372A (ja) 容器搬送処理システム
EP3392642B1 (en) Smearing member washing method and smear preparing apparatus
JP2000121647A (ja) 自動分注装置
CN101470353A (zh) 化学品液供应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基底处理装置和方法
EP1720016B1 (en) Spotting and picking processes and apparatuses
CN112665932A (zh) 样本涂抹装置及涂抹方法、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
KR101124087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CN114323883B (zh) 载玻片处理装置
JP3987102B2 (ja) 自動標本作製装置
CN107436255A (zh)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和涂抹标本制作方法
CN112823273A (zh) 推片机及其控制方法
JPH0943119A (ja) 生物組織の処理装置
JP3705786B2 (ja) スライドガラス収納体
JP2909412B2 (ja) 生物組織の処理装置
JP3778002B2 (ja) 分注装置
JP3705802B2 (ja) 自動標本作製装置
JP4039002B2 (ja) 検体洗浄装置
CN112153815B (zh) 烘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