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2080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2080A
CN114322080A CN202111676048.0A CN202111676048A CN114322080A CN 114322080 A CN114322080 A CN 114322080A CN 202111676048 A CN202111676048 A CN 202111676048A CN 114322080 A CN114322080 A CN 114322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air conditioner
air
transver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60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2080B (zh
Inventor
谢宝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60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2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2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2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2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2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空调器处于第一阶段时,横向风板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当空调器处于第二阶段时,横向风板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当空调器处于第三阶段时,横向风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当空调器处于第四阶段时,每个纵向风叶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当空调器处于第五阶段时,每个纵向风叶在第六位置和第七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当空调器处于第六阶段时,每个纵向风叶在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具有自然风的效果,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领域,用户对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感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出风模式较为单一,且经空调器的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感较差,当风吹向用户时会降低用户的舒适性,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具有自然风的效果,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控制方法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可上下摆动的至少一个横向风板和可左右摆动的多个纵向风叶,所述横向风板自下向上依次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每个所述纵向风叶从左到右依次具有第五位置、第六位置、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调器以自然风模式运行,所述自然风模式包括沿时间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一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二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三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四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五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六位置和所述第七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六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七位置和所述第八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通过使空调器在自然风模式下,横向风板和纵向风叶以上述六个阶段依次运行,由此,可以保证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具有自然风的效果,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然风模式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间歇阶段,所述间歇阶段沿时间顺序位于相邻两个阶段之间;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间歇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和多个所述纵向风叶均停止摆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一阶段和所述第二阶段之间时,所述横向风板停止在所述第三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二阶段和所述第三阶段之间时,所述横向风板停止在所述第三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三阶段和所述第四阶段之间时,所述横向风板停止在所述第三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四阶段和所述第五阶段之间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停止在所述第六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五阶段和所述第六阶段之间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停止在所述第六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六阶段之后,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停止在所述第七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进入自然风运行模式后,还包括:
当所述横向风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横向风板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当所述横向风板位于除所述第一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时,所述横向风板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进入自然风运行模式后,还包括:
所述横向风板先摆动至第一复位位置,再摆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先摆动至第二复位位置,再摆动至所述第六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一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扫掠两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二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扫掠三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三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扫掠一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四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之间扫掠三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五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六位置和所述第七位置之间扫掠两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六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七位置和所述第八位置之间扫掠一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空调器以自然风模式运行时,所述空调器按照所述第一阶段、所述第二阶段、所述第三阶段、所述第四阶段、所述第五阶段和所述第六阶段的顺序依次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位置从上到下倾斜向后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竖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水平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从后向前倾斜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均从后向前倾斜向左的位置,所述第七位置和所述第八位置均从后向前倾斜向右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向风板沿所述横向风板的厚度方向呈波浪形;或所述横向风板的沿所述横向风板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边呈波浪形。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横向风板的运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纵向风叶的运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功率谱密度指数表;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处于自然风模式下的风速波动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
10:横向风板;2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
如图3和图4所示,空调器100包括可上下摆动的至少一个横向风板10和可左右摆动的多个纵向风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横向风板10自下向上依次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每个纵向风叶从左到右依次具有第五位置、第六位置、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从上到下倾斜向后的位置,第二位置为竖直方向的位置,第三位置为水平方向的位置,第四位置从后向前倾斜向上的位置。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均从后向前倾斜向左的位置,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均从后向前倾斜向右的位置。
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表1所示,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运行,自然风模式包括沿时间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一阶段时,横向风板10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二阶段时,横向风板10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三阶段时,横向风板10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四阶段时,每个纵向风叶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五阶段时,每个纵向风叶在第六位置和第七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六阶段时,每个纵向风叶在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
表1
Figure BDA0003451991050000051
参照图3和图4,当横向风板10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或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上下摆动时,此时经空调器100的出风口20吹出的气流可以扫掠到用户,为了降低气流的流速,以及改善用户的吹风感受,可以将纵向风叶摆动至左侧或右侧。当横向风板10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上下摆动时,此时从出风口20吹出的气流会从用户的头部掠过,用户本身的吹风感受不强,为了保证用户的吹风感受可以使纵向风叶在中间摆动(即上述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以增大气流的覆盖范围。
结合图5,当空调器100中的横向风板10和纵向风叶以上述六个阶段依次运行时,空调器100的功率谱密度指数β值大于1.1,由于根据研究当功率谱密度指数β值大于1.1时,空调器100的出风口20吹出的气流可以达到自然风的效果,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结合图6,当空调器100中的横向风板10和纵向风叶以上述六个阶段依次运行时,在空调器100的运行时间内,绝大部分时间出风口20吹出的气流的流速小于等于0.6m/s,此时气流的流速较低,使得出风口20处的气流更接近自然风。由此,与传统的空调器相比,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通过使空调器100在自然风模式下,横向风板10和纵向风叶以上述六个阶段依次运行,由此,可以保证出风口20吹出的气流具有自然风的效果,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自然风模式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间歇阶段,间歇阶段沿时间顺序位于相邻两个阶段之间,当空调器100处于间歇阶段时,横向风板10和多个纵向风叶均停止摆动。如此设置,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风的吹风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同时可以使换热后的气流能够扩散到室内的各个位置,以使换热后的气流均匀地分布在室内,以保证室内温度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如表2所示,当间歇阶段位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时,横向风板10停止在第三位置;
当间歇阶段位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时,横向风板10停止在第三位置;
当间歇阶段位于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之间时,横向风板10停止在第三位置。
由此,当间歇阶段位于横向风板10的摆动过程中时,横向风板10始终停止在第三位置,此时可以保证出风口20处的气流能够吹向用户,且可以保证更多的气流能够吹至室内,从而在保证出风口20处的气流具有自然风的出风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
当间歇阶段位于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之间时,每个纵向风叶停止在第六位置;
当间歇阶段位于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之间时,每个纵向风叶停止在第六位置;
当间歇阶段位于第六阶段之后,每个纵向风叶停止在第七位置。
由此,当间歇阶段位于纵向风叶的摆动过程中时,纵向风叶停止在第六位置或第七位置,此时可以保证空调器100内尽可能多的气流能够吹至室内,从而在保证出风口20处的气流具有自然风的出风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
表2
Figure BDA000345199105000006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进入自然风运行模式后,还包括:
当横向风板10位于第一位置时,横向风板10保持在第一位置;
当横向风板10位于除第一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时,横向风板10转动至第一位置。
由此,通过在空调器100进入自然风模式后将位于任意摆角的横向风板10调整至第一位置,使得空调器100在刚进入自然风模式的第一阶段时,横向风板10能够以完整角度(即上述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进行摆动,以保证自然风模式初始运行时的风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进入自然风运行模式后,还包括:
横向风板10先摆动至第一复位位置,再摆动至第三位置。此时,第一复位位置为横向风板10开始摆动的初始位置,使得空调器100每次切换至自然风模式,横向风板10均可以从同一位置开始摆动,从而在自然风模式中横向风板10可以经历完整的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保证出风口20处气流具有自然风的吹风效果。
每个纵向风叶先摆动至第二复位位置,再摆动至第六位置。此时,第二复位位置为纵向风叶开始摆动的初始位置,使得空调器100每次切换至自然风模式,纵向风叶均可以从同一位置开始摆动,从而在自然风模式中纵向风叶可以经历完整的第四阶段至第六阶段,同样保证出风口20处气流具有自然风的吹风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表1和表2,当空调器100处于第一阶段时,横向风板10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扫掠两次;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二阶段时,横向风板10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扫掠三次;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三阶段时,横向风板10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扫掠一次;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四阶段时,每个纵向风叶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扫掠三次;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五阶段时,每个纵向风叶在第六位置和第七位置之间扫掠两次;
当空调器100处于第六阶段时,每个纵向风叶在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之间扫掠一次。
由此,通过将横向风板10和纵向风叶在不同阶段的扫掠次数设置成不同,使得出风口20处吹出的气流更加紊乱、更加不规则,从而气流的吹风效果更加接近实际自然风的吹风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运行时,空调器100按照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的顺序依次循环。由此,空调器100的出风口20可以连续吹出类似于自然风的气流,保证了用户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横向风板10沿横向风板10的厚度方向呈波浪形。其中,可以横向风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中的其中一侧表面为波浪形,横向风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中的另一侧表面为直线形;或者,也可以横向风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均为波浪形;再或者,还可以横向风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均为直线形。由此,以使横向风板10的表面不规则,使横向风板10导出的风更加紊乱、更加不规则的吹出,以利于实现自然风的效果。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横向风板10的沿横向风板10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边呈波浪形。如图2所示,横向风板10可以为两个,两个横向风板10在出风口20呈上下间隔排布,每个横向风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可以均为波浪形,且每个横向风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的波浪形不重复,也就是说,每个横向风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中的其中一侧的波浪形结构对应每个横向风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中的另一侧的无波浪形结构。由此,以使横向风板10的表面不规则,使横向风板10导出的风更加紊乱、更加不规则的吹出,以利于实现自然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分别与横向风板10和纵向风叶相连,从而可以带动横向风板10和纵向风叶摆动,进而可以改变出风口20处的气流的流动方向。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可以使得空调器100吹出的气流具有自然风的效果,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可上下摆动的至少一个横向风板和可左右摆动的多个纵向风叶,所述横向风板自下向上依次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每个所述纵向风叶从左到右依次具有第五位置、第六位置、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调器以自然风模式运行,所述自然风模式包括沿时间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一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二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三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可上下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四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五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六位置和所述第七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六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七位置和所述第八位置之间可左右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风模式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间歇阶段,所述间歇阶段沿时间顺序位于相邻两个阶段之间;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间歇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和多个所述纵向风叶均停止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一阶段和所述第二阶段之间时,所述横向风板停止在所述第三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二阶段和所述第三阶段之间时,所述横向风板停止在所述第三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三阶段和所述第四阶段之间时,所述横向风板停止在所述第三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四阶段和所述第五阶段之间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停止在所述第六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五阶段和所述第六阶段之间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停止在所述第六位置;
当所述间歇阶段位于所述第六阶段之后,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停止在所述第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进入自然风运行模式后,还包括:
当所述横向风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横向风板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当所述横向风板位于除所述第一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时,所述横向风板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进入自然风运行模式后,还包括:
所述横向风板先摆动至第一复位位置,再摆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先摆动至第二复位位置,再摆动至所述第六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一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扫掠两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二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扫掠三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三阶段时,所述横向风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扫掠一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四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之间扫掠三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五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六位置和所述第七位置之间扫掠两次;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第六阶段时,每个所述纵向风叶在所述第七位置和所述第八位置之间扫掠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器以自然风模式运行时,所述空调器按照所述第一阶段、所述第二阶段、所述第三阶段、所述第四阶段、所述第五阶段和所述第六阶段的顺序依次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从上到下倾斜向后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竖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水平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从后向前倾斜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均从后向前倾斜向左的位置,所述第七位置和所述第八位置均从后向前倾斜向右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风板沿所述横向风板的厚度方向呈波浪形;或
所述横向风板的沿所述横向风板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边呈波浪形。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2111676048.0A 2021-12-31 2021-12-3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322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6048.0A CN114322080B (zh) 2021-12-31 2021-12-3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6048.0A CN114322080B (zh) 2021-12-31 2021-12-3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2080A true CN114322080A (zh) 2022-04-12
CN114322080B CN114322080B (zh) 2023-04-18

Family

ID=81023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6048.0A Active CN114322080B (zh) 2021-12-31 2021-12-3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20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3432A (zh) * 2022-07-29 2022-10-14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0957A (ja) * 1998-11-27 2000-06-13 National House Industrial Co Ltd 開口部の導風構造
JP2002061941A (ja) * 2000-08-17 2002-0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室内気流生成装置
CN106705221A (zh) * 2016-12-21 2017-05-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0285533A (zh) * 2019-06-13 2019-09-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2283899A (zh) * 2020-10-30 2021-01-29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0957A (ja) * 1998-11-27 2000-06-13 National House Industrial Co Ltd 開口部の導風構造
JP2002061941A (ja) * 2000-08-17 2002-0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室内気流生成装置
CN106705221A (zh) * 2016-12-21 2017-05-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0285533A (zh) * 2019-06-13 2019-09-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2283899A (zh) * 2020-10-30 2021-01-29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3432A (zh) * 2022-07-29 2022-10-14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2080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90201A1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113128U (zh) 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
CN21614384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432208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614384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70810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27868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2798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432207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237193A1 (zh)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20755577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387518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609129U (zh) 空调室内挂机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挂机
CN114322081B (zh) 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18817U (zh) 空调器
CN209355449U (zh) 出风面板和空调器
CN20727980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US20220205448A1 (en) Blower and air-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CN110107955A (zh) 一种上下出风的壁挂机及其出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9405082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227218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842928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796057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14725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227219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