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7284B - 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及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及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7284B
CN114317284B CN202111624748.5A CN202111624748A CN114317284B CN 114317284 B CN114317284 B CN 114317284B CN 202111624748 A CN202111624748 A CN 202111624748A CN 114317284 B CN114317284 B CN 114317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gus
autumn
bag
temperature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47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7284A (zh
Inventor
张学军
徐立
隋进清
张秀丰
李洪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Huat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Huat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Huat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Huat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47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7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7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7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7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7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木耳秋栽菌种,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22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474,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分类命名为Auricularia auricular judae华腾1号;菌种为单片为主,耳片背面有多条微小皱褶,泡发率高达近2000%以上,色黑、口感润滑适口,其秋耳栽培袋产量可达到1.2两以上,是一株适宜秋耳栽培的高产、优质专用菌株。

Description

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及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木耳菌种驯化和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异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属,拉丁文学名为(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黑木耳营养丰富,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很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黑木耳栽培产量高低差别明显,质量优劣差距悬殊,这不但浪费资源,又影响栽培户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一是菌种因素,二是栽培技术因素。
菌种因素:一是黑木耳质量分春耳、夏耳、秋耳,其中,秋耳最佳,价格高(市场斤均价50元以上)销路好;春耳次之(市场斤价格30元以上)也极畅销;夏耳最差(市场斤价20元左右)销路滞缓。造成的原因是,经多年的袋料栽培黑木耳菌种退化,抗逆性差,结实性低,新菌种选育跟不上,影响栽培产量和质量;二是针对性的训化选育秋耳栽培的专用品种缺少,基本都是用春耳栽培品种进行秋栽,因此严重的影响了秋耳栽培规模及产量。
栽培技术因素:多年来,因为均以春耳栽培为主,秋耳栽培因缺乏专用菌种,及秋季温度先高后低等不适宜黑木耳生长等原因,使秋耳栽培技术至今没有达到真正的成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秋耳栽培专用菌种并进行栽培,提高秋耳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栽培料及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木耳秋栽菌种,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22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474,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分类命名为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华腾1号。
一种黑木耳秋栽菌种的驯化方法,驯化过程包括:
1)采集野生菌种,接入驯化基质中20-26℃培养,进行第一次驯化,第一次出耳后,选择长势优的耳片,接入驯化基质中,进行第二次驯化,循环驯化4次后,得驯化菌株;
2)将驯化菌株接入栽培基质中,高温驯化,将培养温度逐渐由25℃依次升高到36℃,对能在36℃下生长的尖端菌丝反复高温培养6次后,得高温驯化菌株;
3)挑取高温驯化菌株的菌丝,20-25℃培养7-8d,然后逐渐降温至4-5℃,将在该环境下萌发良好的前端菌丝反复低温培养6次后,获得低温驯化菌株;
4)将低温驯化菌株进行春耳栽培,选育质量优的耳片再进行秋耳栽培,经过两年的选育,得到秋耳栽培菌种。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该驯化方法驯化出来的秋耳菌种菌丝壮、抗高低温能力强,可以在8万勒克斯强光及31℃高温下木耳依然能够生长,在低温5-6℃也能缓慢发育,表现出极强的抗逆性,该菌种为单片为主,耳片背面有多条微小皱褶,泡发率高达近2000%以上,色黑、口感润滑适口,其秋耳栽培袋产量可达到1.2两以上,是一株适宜秋耳栽培的高产、优质专用菌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次驯化基质包括下述质量分数的原料:木屑88%、麦麸6%、稻壳粉4%、豆饼粉1%、轻质碳酸钙0.6%、石灰0.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第二次驯化时,驯化基质为木屑83%、麦麸8%、稻壳粉6%、豆饼粉1.5%、轻质碳酸钙1%、石灰0.5%。
一种对秋耳栽培菌种进行栽培的方法,包括下述过程:
1)对菌包灭菌,然后将秋耳栽培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菌包中,并将菌包前期26-28℃培养,中期22-24℃培养,后期18-20℃培养,期间,保持通风换气;
2)对菌包进行割口,4-5d后,下地催芽;
3)下地催芽后,适时适量对菌袋进行喷水降温、保湿;
4)耳芽期,对菌袋进行遮荫,喷水、控温、保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菌包中的栽培料包括下述质量分数的原料:木屑83%、麦麸8%、稻壳粉6%、豆饼粉1.5%、轻质碳酸钙1%、石灰0.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灭菌为保温100℃灭菌10-12h。
秋耳栽培配方中,其辅料中麦麸、豆饼粉的添加比例要比春耳栽培低2-3百分点,因为秋耳栽培制菌其及摆袋期温度均偏高,配方中含氮量偏高,易增加杂菌污染机率;二是制菌灭菌一定要彻底,要比春耳灭菌延长1-2个小时,因为秋耳制菌临界夏天,气温高,自然界中各种杂菌已大量滋生,培养料杂菌基数比冬季制作春耳菌包高,灭菌稍疏忽,就会留下隐患,影响菌包培养的成功率;三是养菌防高温,秋季栽培因为养菌在夏天,气温高,养菌要严防高温烧菌,所以秋耳养菌摆袋不能过密,春耳养菌菌包之间可以不留空隙,秋耳养菌菌包间要间隔1-2公分,便于通风降温,利于要及时通风换气。养菌包内温度要控制在28℃以内,如超温,要采取有效措施降温,必要时要增加排风降温设施,保菌包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安全越夏。
秋栽耳菌包下地时温度偏高,初期管理难度大,但随着耳芽形成至展片,其温度越来越低,如果是适时下地的菌包木耳展片期在8月末至9月末,当地气温如果在12-18℃左右浮动,耳片虽然长的缓慢,但耳片肉厚,色黑,光泽明亮,病害极少,质量特优。所以秋耳管理重在前期。秋栽木耳下地催芽期要采取多种降温措施,保证木耳不受高温、强光的危害,使菌包顺利度过“高温期”,另外还要注意当地的气象预报,自然界气温变化高低温交替,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尽量避免“高温”期菌包开口下地,如果雨后下地,气温凉爽能维持一星期左右,使耳芽顺利形成,这能大大增强菌丝的抗逆能力,对下地的菌包前期管理极为有利。
秋栽木耳在田间管理上除了前期要防高温之外,就是水份管理。袋栽黑木耳不管春耳还是秋耳,在大田全光下栽培,空气流动性强,耳片没有控制性保湿功能,木耳生长所需要的湿度条件,全靠喷水制造弥雾环境。袋栽木耳的水份管理关系到木耳的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黑木耳虽然具有极强的抗旱能力,耳芽干缩后,几天到十几天不浇水,重新喷水后,仍然能迅速恢复正常生长,而且适当的干湿交替,即喷水至耳片舒展水灵状态生长三天,接着停水1-2天,使耳片干缩,让菌丝积累营养,然后再浇水使木耳恢复生长,该方法对木耳的生长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秋栽木耳时间短,如果在干湿交替中,湿小干大,就延长了木耳生长期,至结冰时,木耳生长还不成熟,就会影响秋耳产量、质量。从实践中看,即是生长期允许,菌丝随着菌龄的延长而衰老逐渐降低结实能力,失去黑木耳最佳生殖生长期,菌丝衰老的菌包易出现不出耳或出耳后长不大现象,影响秋耳产量,所以干湿交替一定要因天因时灵活掌握。
秋耳栽培的水份管理,在下地初期要少喷勤喷,保持湿度达70-80%便可,喷水具有两种作用:一是降温作用。即在高温时,菌袋内温度超标,可以采取喷水措施降温,保护菌丝不受高温危害;二是保湿作用。通过喷水使耳片保持水灵、舒展状态,否则难以生长。到了中期,黑木耳进入展片的快速生长期,此时气温逐渐凉爽,在秋耳的水份管理上,要加大喷水次数和喷水量,此时喷水每间隔1小时喷水20分钟,如果白天气温还较高,要把喷水的重点放在晚上和夜间,这种白天停水,晚上浇水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干湿交替,效果很好,总之,秋耳的水份管理,要看天给水,看耳定量,即天气晴、温度高多喷、阴天、气温低少喷;耳片浇水后5-10分钟立即返白,说明喷水适宜,可以照常继续;如果喷水后,耳片5-10分钟仍然呈水浸状,说明浇水量大,要立即停喷,待耳片恢复正常状态再继续喷水管理。按照气温高低确定浇水时间表。
秋栽木耳病虫害的发生分为制菌期和出耳期两个阶段。因为秋耳的制菌期气温高,主要病害是菌包杂菌侵染和防止高温烧菌。该两种病发生原因清楚,只要严格无菌操作和加强环境控制及室内及时通风换气,就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病害的发生。出耳期的病虫害,主要发生在菌袋下地后的耳芽期,此时菌袋易发生的病害一是菌丝灼伤病,发生原因是:由于气温较高,此时在午后的强光直射下,菌包内的温度可高达40℃以上,在此温度下,袋内仅贴袋膜的菌丝在高温强光下蛋白质变性,出现“红褐色”,有的甚至自溶成“红水”,发生“灼烧”的菌丝将失去结耳能力,并容易被杂菌污染,解决的方法:通过喷水、遮荫等方法及时降温,尽量降低袋内的积温高度;二是袋内长青苔,菌袋装料松,浇水时,水易从割口处流入袋内,在光照下,袋内易生青苔,菌袋内的青苔与菌丝争夺营养,影响木耳生长,严重时,青苔可生长到耳片上,影响木耳质量,制菌时菌袋一定要装紧压实,防止浇水时水份进入袋内,另外要浇清洁水,防止水中有青苔种子存在,造成人为的传播;三是菌包下地后大面积绿霉菌污染,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养菌期菌丝受高温烧菌,受高温烧菌的菌袋抗逆性极弱易病变,菌袋割口后,菌丝愈合能力差,杂菌乘虚而入,从而引起大面积绿霉菌污染,导致栽培失败,应严格控制养菌温度,培养菌丝强壮的菌袋,使其安全度过高温期。
秋耳栽培较春耳栽培虫害较少,在菌袋下地前将耳床进行一次全面杀虫处理,随着木耳的生长,温度越来越低,很少产生虫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割口的形状包括“1”型,长0.5-0.7cm,深0.6-1cm;“V”型,割口的边长0.5-0.6cm,角度60-65°,深度为0.6-1cm。
上述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此割口不易进水于袋内,且口出耳耳基小,单片多,因是竖立“1”字型和“V”字型,不易在袋内发生壁耳的现象,并且割口较多(160-180个),适于秋栽耳只能采1-3茬耳的气候特点,因为秋季适宜木耳生长的时间较短,一次性出耳口多,能发挥其“群体”作用,实现“集中”高产的目的。秋耳栽培菌袋割口后,因为菌袋“受伤”,如立即下地摆袋伤口处在高温下易受杂菌的侵染,所以割口后要在室内“养伤”4-5天,使菌丝“伤口愈合”后,再下地催芽,采用该法处理的菌袋割口处极少被杂菌污染。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秋耳栽培菌种的驯化方法、栽培料和栽培方法,驯化得到的菌种抗逆性强,可以在高温下生长良好,也能在低温下缓慢生长,且较目前存在的秋耳菌种,提高了木耳的产量;栽培料可以为秋耳菌种提供充足的营养;在对秋耳进行栽培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温度管理、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防止子实体在生长过程受到病虫害的危害,确保木耳长势优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驯化得到的秋耳菌种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栽培后得到的秋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黑木耳秋栽菌种,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22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474,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分类命名为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华腾1号。
实施例1菌种的筛选
菌种来源:
2017年7月10日,在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峰镇林场林区,地处东经123°37′——125°46′,北纬52°28′——53°26′。海拔471米,离村镇100多公里的一枯木椴上,采摘到一株野生黑木耳,经无菌操作,进行了组织分离,将分离的种块转接到PDA试管培养基中,经25-28℃恒温培养15天,获得了菌丝体——黑木耳试管母种。
过程:
一种黑木耳秋栽菌种的驯化方法,驯化过程包括:
1)采集野生菌种,接入驯化基质中20-26℃培养,进行第一次驯化,第一次出耳后,选择长势优的耳片,接入驯化基质中,进行第二次驯化,循环驯化,得驯化菌株;第一次驯化基质包括:木屑88%、麦麸6%、稻壳粉4%、豆饼粉1%、轻质碳酸钙0.6%、石灰0.4%;第二次驯化时,驯化基质中,麦麸、豆饼粉按照第一次驯化时的配方量,其辅料(麦麸、豆饼粉等)以0.1-0.3%的比数逐渐递增至达到秋耳栽培配方为木屑83%、麦麸8%、稻壳粉6%、豆饼粉1.5%、轻质碳酸钙1%、石灰0.5%。
2)将驯化菌株接入栽培基质中,高温驯化,将培养温度逐渐由25℃依次升高到36℃,对能在36℃下生长的尖端菌丝反复高温培养,得高温驯化菌株;
3)挑取高温驯化菌株的菌丝,20-25℃培养7-8d,然后逐渐降温至4-5℃,将在该环境下萌发良好的前端菌丝反复低温培养,获得低温驯化菌株;
4)将低温驯化菌株进行春耳栽培,选育质量优的耳片再进行秋耳栽培,经过两年的选育,得到秋耳栽培菌种,其菌种已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474,菌种命名为华腾1号,见图1。
该驯化方法驯化出来的秋耳菌种菌丝壮、抗高低温能力强,可以在8万勒克斯强光及31℃高温下木耳依然能够生长,在低温4-5℃也能缓慢发育,表现出极强的抗逆性,该菌种为单片为主,耳片背面有多条微小皱褶,泡发率高达近2000%以上,色黑、口感润滑适口,其秋耳栽培袋产量可达到1.2两以上,是一株适宜秋耳栽培的高产、优质专用菌株。
实施例2
一种对秋耳栽培菌种进行栽培的方法,栽培得到的秋耳见图2,包括下述过程:
1)对菌包灭菌,保温100℃灭菌10-12h,然后将秋耳栽培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菌包中,并将菌包前期26-28℃培养,中期22-24℃培养,后期18-20℃培养,期间,保持通风换气;木屑83%、麦麸8%、稻壳粉6%、豆饼粉1.5%、轻质碳酸钙1%、石灰0.5%;
2)对菌包进行割口,4-5d后,下地催芽;
3)下地催芽后,适时适量对菌袋进行喷水降温、保湿;
4)耳芽期,对菌袋进行遮荫,喷水、控温、保湿。
秋耳栽培配方中,其辅料中麦麸、豆饼粉的添加比例要比春耳栽培低2-3百分点,因为秋耳栽培制菌其及摆袋期温度均偏高,配方中含氮量偏高,易增加杂菌污染机率;二是制菌灭菌一定要彻底,要比春耳灭菌延长1-2个小时,因为秋耳制菌临界夏天,气温高,自然界中各种杂菌已大量滋生,培养料杂菌基数比冬季制作春耳菌包高,灭菌稍疏忽,就会留下隐患,影响菌包培养的成功率;三是养菌防高温,秋季栽培因为养菌在夏天,气温高,养菌要严防高温烧菌,所以秋耳菌包摆袋不能过密,春耳养菌菌包之间可以不留空隙,秋耳养菌菌包之间要间隔1-2公分,便于通风降温。利于及时通风换气。菌包内温度要控制在28℃以内,如超温,要采取有效措施降温,必要时要增加排风降温设施,保菌包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安全越夏。
秋栽耳菌包下地时温度偏高,初期管理难度大,但随着耳芽形成至展片,其温度越来越低,如果是适时下地的菌包木耳展片期在8月末至9月末,当地气温如果在12-18℃左右浮动,耳片虽然长的缓慢,但耳片肉厚,色黑,光泽明亮,病害极少,质量特优。所以秋耳管理重在前期。秋栽木耳下地催芽期要采取多种降温措施,保证木耳不受高温、强光的危害,使菌包顺利度过“高温期”,另外还要注意当地的气象预报,自然界气温变化高低温交替,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尽量避免“高温”期菌包开口下地,如果雨后下地,气温凉爽能维持一星期左右,使耳芽顺利形成,这能大大增强菌丝的抗逆能力,对下地的菌袋前期管理极为有利。
秋栽木耳在田间管理上除了前期要防高温之外,就是水份管理。袋栽黑木耳不管春耳还是秋耳,在大田全光下栽培,空气流动性强,耳片没有控制性保湿功能,木耳生长所需要的湿度条件,全靠喷水制造弥雾环境。袋栽木耳的水份管理关系到木耳的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黑木耳虽然具有极强的抗旱能力,耳芽干缩后,几天到十几天不浇水,重新喷水后,仍然能迅速恢复正常生长,而且适当的干湿交替,对木耳的生长还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秋栽木耳时间短,如果湿度不足,就延长了木耳生长期,至结冰时,木耳生长还不成熟,就会影响秋耳产量、质量。从实践中看,即是生长期允许,菌丝随着菌龄的延长而衰老逐渐降低结实能力,失去黑木耳最佳生殖生长期,菌丝衰老的菌袋易出现不出耳或出耳后长不大现象,严重影响秋耳产量。
秋耳栽培的水份管理,在下地初期具有两种作用:一是降温作用。即在高温时,菌袋内温度超标,可以采取喷水措施降温,保护菌丝不受高温危害;二是保湿作用。通过喷水使耳片保持水灵、舒展状态,否则难以生长。到了中期,黑木耳进入展片的快速生长期,此时气温逐渐凉爽,在秋耳的水份管理上,要加大喷水次数和喷水量,如果白天气温还较高,要把喷水的重点放在晚上和夜间,这种白天停水,晚上浇水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干湿交替,效果很好,总之,秋耳的水份管理,要看天给水,看耳定量,按照气温高低确定浇水时间表。
秋栽木耳病虫害的发生分为制菌期和出耳期两个阶段。因为秋耳的制菌期气温高,主要病害是菌袋杂菌侵染和防止高温烧菌。该两种病发生原因清楚,只要严格无菌操作和加强环境控制及室内及时通风换气,就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病害的发生。出耳期的病虫害,主要发生在菌包下地后的耳芽期,此时菌袋易发生的病害一是菌丝灼伤病,发生原因是:由于气温较高,此时在午后的强光直射下,菌袋内的温度可高达40℃以上,在此温度下,袋内仅贴袋膜的菌丝在高温强光下蛋白质变性,出现“红褐色”,有的甚至自溶成“红水”,发生“灼烧”的菌丝将失去结耳能力,并容易被杂菌污染,解决的方法:通过喷水、遮荫等方法及时降温,尽量降低袋内的积温高度;二是袋内长青苔,菌袋装料松,浇水时,水易从割口处流入袋内,在光照下,袋内易生青苔,菌袋内的青苔与菌丝争夺营养,影响木耳生长,严重时,青苔可生长到耳片上,影响木耳质量,制菌时菌袋一定要装紧压实,防止浇水时水份进入袋内,另外要浇清洁水,防止水中有青苔种子存在,造成人为的传播;三是菌包下地后大面积绿霉菌污染,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养菌期菌丝受高温烧菌,受高温烧菌的菌包抗逆性极弱易病变,菌包割口后,菌丝愈合能力差,杂菌乘虚而入,从而引起大面积绿霉菌污染,导致栽培失败,应严格控制养菌温度,培养菌丝强壮的菌袋,使其安全度过高温期。
秋耳栽培较春耳栽培虫害较少,在菌包下地前将耳床进行一次全面杀虫处理,随着木耳的生长,温度越来越低,很少产生虫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割口的形状包括“1”型,长0.5-0.7cm,深0.6-1cm;“V”型,割口的边长0.5-0.6cm,角度60-65°,深度为0.6-1cm。
上述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此割口不易进水于袋内,出耳耳基小,单片多,是竖立“1”字型和“V”字型,不易在袋内发生壁耳的现象,并且割口较多(160-180个),适于秋栽耳只能采1-3茬耳的气候特点,因为秋季适宜木耳生长的时间较短,一次性出耳口多,能发挥其“群体”作用,实现“集中”高产的目的。秋耳栽培菌包割口后,因为菌包“受伤”,如立即下地摆袋伤口处在高温下易受杂菌的侵染,所以割口后要在室内“养伤”4-5天,使菌丝“伤口愈合”后,再下地催芽,采用该法处理的菌包割口处极少被杂菌污染。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黑木耳秋栽菌株华腾1号,其特征在于,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22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474,分类命名为Auricularia auricular judae华腾1号。
CN202111624748.5A 2021-12-28 2021-12-28 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及栽培方法 Active CN114317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4748.5A CN114317284B (zh) 2021-12-28 2021-12-28 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及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4748.5A CN114317284B (zh) 2021-12-28 2021-12-28 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及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7284A CN114317284A (zh) 2022-04-12
CN114317284B true CN114317284B (zh) 2023-09-05

Family

ID=81014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4748.5A Active CN114317284B (zh) 2021-12-28 2021-12-28 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及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7284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998293A (zh) * 2006-11-17 2007-07-18 陈淑华 黑木耳高产栽培方法
CN101565688A (zh) * 2008-04-25 2009-10-28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7299A (zh) * 2010-01-27 2010-12-01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株适于东北地区栽培的黑木耳菌种
CN102351609A (zh) * 2010-10-19 2012-02-15 深圳市东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黑木耳栽培用培养料
CN102863273A (zh) * 2012-10-18 2013-01-09 黑龙江大学 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及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4106375A (zh) * 2014-07-01 2014-10-22 云南大学 一株高温型黑木耳菌株
CN106187472A (zh) * 2016-07-11 2016-12-07 赖卫华 一种富硒黑木耳培养料
CN106434365A (zh) * 2016-09-20 2017-02-22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株适合黑木耳菌渣栽培的黑木耳菌种及其应用
CN107396749A (zh) * 2017-07-19 2017-11-28 林燕 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7493974A (zh) * 2017-09-28 2017-12-22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一种汉麻秆芯栽培基质及其用于栽培黑木耳的工艺
CN110402758A (zh) * 2019-08-02 2019-11-05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耐热激黑木耳菌株的筛选培养基及室内筛选耐热激黑木耳菌株的方法
CN110447456A (zh) * 2019-08-20 2019-11-1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富硒食用菌生产技术
CN110495350A (zh) * 2019-09-20 2019-11-26 武传锋 一种珊瑚黑木耳高产栽培方法
CN111386967A (zh) * 2020-04-26 2020-07-10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以竹代木栽培黑木耳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998293A (zh) * 2006-11-17 2007-07-18 陈淑华 黑木耳高产栽培方法
CN101565688A (zh) * 2008-04-25 2009-10-28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7299A (zh) * 2010-01-27 2010-12-01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株适于东北地区栽培的黑木耳菌种
CN102351609A (zh) * 2010-10-19 2012-02-15 深圳市东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黑木耳栽培用培养料
CN102863273A (zh) * 2012-10-18 2013-01-09 黑龙江大学 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及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4106375A (zh) * 2014-07-01 2014-10-22 云南大学 一株高温型黑木耳菌株
CN106187472A (zh) * 2016-07-11 2016-12-07 赖卫华 一种富硒黑木耳培养料
CN106434365A (zh) * 2016-09-20 2017-02-22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株适合黑木耳菌渣栽培的黑木耳菌种及其应用
CN107396749A (zh) * 2017-07-19 2017-11-28 林燕 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7493974A (zh) * 2017-09-28 2017-12-22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一种汉麻秆芯栽培基质及其用于栽培黑木耳的工艺
CN110402758A (zh) * 2019-08-02 2019-11-05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耐热激黑木耳菌株的筛选培养基及室内筛选耐热激黑木耳菌株的方法
CN110447456A (zh) * 2019-08-20 2019-11-1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富硒食用菌生产技术
CN110495350A (zh) * 2019-09-20 2019-11-26 武传锋 一种珊瑚黑木耳高产栽培方法
CN111386967A (zh) * 2020-04-26 2020-07-10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以竹代木栽培黑木耳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based approaches for percep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wild and cultured fruit bodie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Yong-Gang Xia et 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1232-124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7284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1260B (zh) 一种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草珊瑚的方法
CN102144541B (zh) “三步法”生产“龙头凤尾”优质铁皮石斛材料的方法
CN103875434B (zh) 一种抗寒青花椒优良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8782009A (zh) 一种羊肚菌增产方法
CN104285680A (zh) 一种高成活率高位换冠技术在低产油茶改造中的应用
CN101584287A (zh) 以金银花为培养基的食用菌培育方法
CN101563983A (zh) 土人参人工栽培技术
CN111972288B (zh) 一种百香果离体保存及增殖再生方法
CN107873395B (zh) 一种香菇棒式夏季栽培方法及快速接种器
CN106613825A (zh) 一种草莓穴盘苗优质高效经济生产方法
CN110367047A (zh) 一种红托竹荪试管母种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14303953B (zh) 一种高产青稞的高效选育方法
CN103493659A (zh) 一种皇竹草快繁育苗方法
CN101385440B (zh) 一种黑金丝柚木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7027627A (zh) 一种多花黄精幼胚培养的微块茎繁殖方法
CN106305426A (zh) 一种台湾长果桑组培体系的建立方法
CN105660101A (zh) 一种玉米套种紫色甘薯的栽培方法
CN103563591A (zh) 一种草莓的快速育苗技术
CN105660391A (zh) 一种苹果树苗组织培养繁育方法
CN108738975B (zh) 高海拔地区蓝莓两段式栽培方法
CN108651131B (zh) 高海拔地区蓝莓栽培方法
CN114317284B (zh) 黑木耳秋栽菌种、驯化方法及栽培方法
CN113068611B (zh) 一种利用四叶参叶片快速繁殖种苗的方法
CN106258329A (zh) 一种红枣树间作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CN106134945A (zh) 一种蒿柳种子繁殖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