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7105A - 一种挥发藤椒油及其提取方法与它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挥发藤椒油及其提取方法与它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7105A
CN114317105A CN202210078722.3A CN202210078722A CN114317105A CN 114317105 A CN114317105 A CN 114317105A CN 202210078722 A CN202210078722 A CN 202210078722A CN 114317105 A CN114317105 A CN 114317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anthoxylum
pressure
volatile
soaking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87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麟
王晓茹
朱翔
王韶华
文成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Functional Food Engineering Center Co ltd
Sichuan Yaomaz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Functional Food Engineering Center Co ltd
Sichuan Yaomaz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Functional Food Engineering Center Co ltd, Sichuan Yaomaz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Functional Food Engineer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87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71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7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71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挥发藤椒油及其提取方法与它的用途。该挥发藤椒油提取方法包括藤椒原料预处理、浸泡、通入CO2气体、超高压提取与分离等步骤。该挥发藤椒油主要含有以重量计50~55%芳樟醇、20~28%柠檬烯与10~14%桧烯,它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挥发藤椒油及其提取方法与它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挥发藤椒油,还涉及所述挥发藤椒油的提取方法,还涉及所述挥发藤椒油的用途。
背景技术
藤椒又名竹叶花椒,属于芸香科花椒亚属植物,色泽为绿色或黄绿色,具有独特的麻香风味。作为中国传统药、食两用资源,藤椒风味独特,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包括挥发油、生物碱、酰胺、木脂素、香豆素、脂肪酸和黄酮类等。本草纲目记载藤椒果可以散寒镇痛、健胃消食、驱虫止痒,现代研究证明藤椒可以抗菌抗炎、保肝、降血脂血糖作用,还有增强免疫,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作用。挥发藤椒油是藤椒重要的生物活性组分之一,也是藤椒产生香气和特殊风味的主要成分。在中药里,有许多药材含有挥发油成分,通常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藤椒药食同源,是一种高价值原料。CN 1745653A、发明名称“藤椒油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以藤椒、植物油及其他调昧品为原料制成的藤椒油。CN 112552994A、发明名称“一种藤椒油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采用三段式浸提技术,第一段进行短时间高温激发香味,第二段通过超声处理进行香味麻味物质溶出;第三段进行低温浸提,丰富香味麻味,尤其能显著丰富香味,使得制得的藤椒油芳香油含量为3.38%~3.45%。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CO2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等,其中水蒸气蒸馏法在进一步分离精制时,传统的重蒸馏方法由于加热次数及时间较长,挥发油容易氧化变质且得率低。溶剂萃取法提取效率低,时间长,往往会有溶剂残留。超临界CO2提取挥发油得率较高,但提取成本略高,严重制约了大规模的实际生产。因此,如何获得更多的挥发油且最大限度保留其活性成分仍是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挥发藤椒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挥发藤椒油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挥发藤椒油的用途。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藤椒提取挥发藤椒油的方法。
该提取方法的提取步骤如下:
A、藤椒原料预处理
让藤椒原料在烘箱中在温度40~50℃下烘干,再使用粉碎设备粉碎,使用筛分设备筛分,收集粒度为60目以上的藤椒粉;
B、浸泡
在室温下,把步骤A得到的藤椒粉加到装有水的耐高压容器中进行浸泡,得到一种浸泡混合物;
C、通入CO2气体
在常压下,由耐高压容器底部往步骤B的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使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达到以重量计40~60%,再装入密封袋中密封保存待处理;
D、超高压提取
将密封袋密封保存的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转移到耐高压容器中,在温度20~25℃与压力200~900MPa的条件下进行浸提10~20min,然后将压力迅速降为常压,得到一种超高压提取物;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超高压提取物进行过滤、离心分离、浓缩,得到所述的挥发藤椒油。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所述的藤椒原料是一种由2月生藤椒植株与3月生藤椒植株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藤椒原料烘干达到的水含量为以该原料总重量计1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所述的藤椒粉按照以克计藤椒粉与以毫升计水的比为1:6~14在水中浸泡4~6h。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与步骤C中,所述耐高压容器是UHP900×2-Z、L2-1000/1或HPP.L1-600/10型超高压提取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D中,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在耐高压容器中由常压升至200~900MPa的时间是10~30mi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E中,所述的离心分离是让过滤超高压提取物在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6000~8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20mi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E中,所述浓缩是离心分离得到的液相在温度40~45℃与压力0.094~0.098Pa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30~35%的稠膏。
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所述提取方法提取得到的挥发藤椒油,它含有以重量计50~55%芳樟醇、20~28%柠檬烯与10~14%桧烯。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挥发藤椒油在抑制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中的用途。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藤椒提取挥发藤椒油的方法。
该提取方法的提取步骤如下:
A、藤椒原料预处理
让藤椒原料在烘箱中在温度40~50℃下烘干,再使用粉碎设备粉碎,使用筛分设备筛分,收集粒度为60目以上的藤椒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藤椒原料是一种由2月生藤椒植株与3月生藤椒植株组成的混合物。本发明选用2月生藤椒植株与3月生藤椒植株主要是因为主要活性成分芳樟醇、柠檬烯与桧烯的相对比例不同。
根据本发明,藤椒原料烘干达到的水含量为以该原料总重量计10~15%。如果烘干的藤椒原料水含量低于10%,则达不到好的提取效果,藤椒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比例会减少;如果烘干的藤椒原料水含量高于15%,则提取的藤椒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比例减少;因此,烘干的藤椒原料水含量为10~15%是合理的;
本发明使用的烘箱、粉碎设备与筛分设备都是本技术领域里通常使用的设备,例如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电热鼓风干燥箱销售的烘箱、由上海比朗仪器制造有限公司以商品名高速万能粉碎机销售的粉碎设备、由天台环球筛网有限公司以商品名60目筛销售的筛分设备。
B、浸泡
在室温下,把步骤A得到的藤椒粉加到装有水的耐高压容器中进行浸泡,得到一种浸泡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藤椒粉在水中浸泡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藤椒主要活性成分的溶解。
所述的藤椒粉按照以克计藤椒粉与以毫升计水的比为1:6~14在水中浸泡4~6h。
在本发明中,浸泡时间为4~6h时,如果藤椒粉与水的比大于1:6,则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解;如果藤椒粉与水的比小于1:14,则会延长提取的时间,如需要浓缩更久;因此,藤椒粉与水的比为1:6~14是合适的,优选地是1:8~12;
藤椒粉与水的比为1:6~14时,如果浸泡时间短于4h,则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解;如果浸泡时间长于6h,则加大了提取的时间成本;因此,浸泡时间为4~6h是恰当的,优选地是4.6~5.4h;
本发明使用的耐高压容器是是UHP900×2-Z、L2-1000/1或HPP.L1-600/10型超高压提取设备,它们都是本技术领域里通常使用的设备,例如由包头文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商品名UHP900×2-Z型超高压处理设备销售的耐高压容器产品。
C、通入CO2气体
在常压下,由耐高压容器底部往步骤B的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使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达到以重量计40~60%,再装入密封袋中密封保存待处理;
往步骤B的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在超高压提取过程中,CO2气体能够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与溶解。
根据本发明,如果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低于40%,则阻碍有效成分的释放;如果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高于60%,则增加提取成本;因此,浸泡混合物中的CO2浓度为40~60%是适当的,优选地是46~54%;
往步骤B的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具体方法是在常压下,开启CO2气罐的阀门,然后往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
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是采用CO2的饱和浓度(VCO2/浸泡混合物)方法检测得到的。
D、超高压提取
将密封袋密封保存的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转移到耐高压容器中,在温度20~25℃与压力200~900MPa的条件下进行浸提10~20min,然后将压力迅速降为常压,得到一种超高压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在耐高压容器中进行浸提的主要目的在于超高压提取过程中,CO2气体能够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与溶解。
根据本发明,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在耐高压容器中由常压升至200~900MPa的时间是10~30min。如果这个升压时间短于10min,则提取不够充分;如果这个升压时间长于30min,则延长了提取的时间成本;因此,这个升压时间为10~30min是合适的,优选地是14~26min;
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在耐高压容器中在温度20~25℃与压力200~900MPa的条件下进行浸提10~20min。
在浸提温度20~25℃与浸提时间10~20min时,如果浸提压力低于200MPa,则提取不够充分;如果浸提压力高于900MPa,则超高压提取设备能耗过高;因此,浸提压力为200~900MPa是合理的,优选地是350~750MPa;
在浸提压力200~900MPa与浸提时间10~20min时,如果浸提温度低于20℃,则有效成分不能充分释放;如果浸提温度高于25℃,则增加了提取的成本;因此,浸提温度为20~25℃是可取的,优选地是21~24℃;
在浸提压力200~900MPa与浸提温度20~25℃时,如果浸提时间短于10min,则提取不够充分;如果浸提时间长于20min,则延长了提取的时间成本;因此,浸提时间为10~20min是合适的,优选地是12~18min。
在浸提后将压力迅速降为常压的基本作用是泄压。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超高压提取物进行过滤、离心分离、浓缩,得到所述的挥发藤椒油。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离心分离是让过滤超高压提取物在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6000~8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20min,以除去超高压提取物中其他不溶的杂质。本发明使用的离心分离机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美国Sigma公司以商品名超高速低温离心机销售的离心分离机。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浓缩是离心分离得到的液相在温度40~45℃与压力0.094~0.098Pa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30~35%的稠膏。本发明使用的浓缩设备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以商品名旋转蒸发器仪销售的产品。
所述稠膏的水含量是根据105℃质量恒定法(仲裁法)标准分析检测得到的。
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所述提取方法提取得到的挥发藤椒油,它含有以重量计50~55%芳樟醇、20~28%柠檬烯与10~14%桧烯。挥发藤椒油中芳樟醇、柠檬烯与桧烯检测方法参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挥发藤椒油在抑制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中的用途。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发明提取方法,在整体上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最终获得较高的挥发藤椒油提取率,且其中的抑菌有效成分芳樟醇、柠檬烯等含量较高。
2、本发明通过二氧化碳协同超高压技术高效提取藤椒挥发油,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挥发油中的活性成分,抑菌消炎作用好。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由藤椒提取挥发藤椒油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藤椒原料预处理
让采自于陕西省凤县藤椒园的藤椒原料在烘箱中在温度44℃下烘干达到的水含量为以该原料总重量计13%,再使用粉碎设备粉碎,使用筛分设备筛分,收集粒度为90目的藤椒粉;
B、浸泡
在室温下,按照以克计藤椒粉与以毫升计水的比为1:12,把步骤A得到的藤椒粉加到装有水的HPP.L1-600/10型耐高压容器中在水中浸泡5h,得到一种浸泡混合物;
C、通入CO2气体
在常压下,由耐高压容器底部往步骤B的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使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达到以重量计46%,再装入密封袋中密封保存待处理;
D、超高压提取
将密封袋密封保存的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转移到耐高压容器中,在22min内将耐高压容器的压力由常压升至700MPa,在温度20℃与压力700MPa的条件下进行浸提20min,然后将压力迅速降为常压,得到一种超高压提取物;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超高压提取物进行过滤、接着让过滤超高压提取物在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7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6min、再让离心分离得到的液相在温度44℃与压力0.094Pa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30%的挥发藤椒油。
采用下述分析方法对得到的挥发藤椒油进行了定量分析:
样品处理:使用二氯甲烷将提取的挥发藤椒油稀释至按体积计2%;
进样量:1μL稀释挥发藤椒油;
仪器:GC-MS-QP 2010气质联用仪;
色谱分析条件:非极性HP-5MS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在柱温60℃下保持1min,以升温速率8℃/min升温至140℃,在这个温度下保持5min,再以升温速率5℃/min升温至230℃,在这个温度下保持5min;
载气为高纯氦气,进样口温度为230℃,分流比30:1,流量为1.0mL/min,接口温度为240℃,溶剂延迟时间为3min。
质谱分析条件:离子源为EI源,电离能为70eV,离子源温度为230℃,扫描范围50-600amu。挥发性成分的定量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
该实施例使用的藤椒原料是不同生长时期的藤椒,其实施结果列于表1中。
表1:不同生长期藤椒的挥发藤椒油收率
生长时期 藤椒(g) 藤椒挥发油(g) 收率(%)
1月 200 30.36 15.18
2月 200 42.7 21.35
3月 200 38.08 19.04
由表1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藤椒果实发育过程中,其挥发油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生长至2个月的藤椒中挥发油含量最高。
同时,对不同生长期藤椒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芳樟醇、柠檬烯、桧烯、月桂烯等,下表2列出不同生长期藤椒的挥发藤椒油主要成分相对含量。
表2:不同生长期藤椒的挥发藤椒油主要成分分析结果
相对含量,重量% 1月 2月 3月
芳樟醇 23.74 52.16 45.32
柠檬烯 11.28 23.95 26.87
桧烯 5.48 10.43 12.10
由表2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挥发藤椒油的芳樟醇含量最高,并且随着藤椒果实的成熟,芳樟醇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而柠檬烯、桧烯的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实施例2:由藤椒提取挥发藤椒油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藤椒原料预处理
让120g 2月生藤椒粉末和80g 3月生藤椒粉末混合物在烘箱中在温度48℃下烘干达到的水含量为以该原料总重量计12%,再使用粉碎设备粉碎,使用筛分设备筛分,收集粒度为60目的藤椒粉;
B、浸泡
在室温下,按照以克计藤椒粉与以毫升计水的比为1:6,把步骤A得到的藤椒粉加到装有水的HPP.L1-600/10型耐高压容器中在水中浸泡6h,得到一种浸泡混合物;
C、通入CO2气体
在常压下,由耐高压容器底部往步骤B的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使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达到以重量计40%,再装入密封袋中密封保存待处理;
D、超高压提取
将密封袋密封保存的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转移到耐高压容器中,在10min内将耐高压容器的压力由常压升至200MPa,在温度22℃与压力200MPa的条件下进行浸提15min,然后将压力迅速降为常压,得到一种超高压提取物;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超高压提取物进行过滤、接着让过滤超高压提取物在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6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min、再让离心分离得到的液相在温度40℃与压力0.098Pa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32%的挥发藤椒油。
根据实施例1描述的方法对该实施例提取的挥发藤椒油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列于下表3中。
表3:该实施例提取挥发藤椒油主要成分分析结果
项目 挥发藤椒油主要成分相对含量,重量%
芳樟醇 50.46
柠檬烯 25.31
桧烯 11.30
实施例3:由藤椒提取挥发藤椒油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藤椒原料预处理
让100g 2月生藤椒粉末和100g 3月生藤椒粉末混合物在烘箱中在温度40℃下烘干达到的水含量为以该原料总重量计15%,再使用粉碎设备粉碎,使用筛分设备筛分,收集粒度为80目的藤椒粉;
B、浸泡
在室温下,按照以克计藤椒粉与以毫升计水的比为1:9,把步骤A得到的藤椒粉加到装有水的HPP.L1-600/10型耐高压容器中在水中浸泡4h,得到一种浸泡混合物;
C、通入CO2气体
在常压下,由耐高压容器底部往步骤B的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使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达到以重量计60%,再装入密封袋中密封保存待处理;
D、超高压提取
将密封袋密封保存的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转移到耐高压容器中,在30min内将耐高压容器的压力由常压升至900MPa,在温度25℃与压力900MPa的条件下进行浸提10min,然后将压力迅速降为常压,得到一种超高压提取物;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超高压提取物进行过滤、接着让过滤超高压提取物在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8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20min、再让离心分离得到的液相在温度42℃与压力0.096Pa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34%的挥发藤椒油。
根据实施例1描述的方法对该实施例提取的挥发藤椒油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列于下表4中。
表4:该实施例提取挥发藤椒油主要成分分析结果
项目 挥发藤椒油主要成分相对含量,重量%
芳樟醇 48.32
柠檬烯 24.87
桧烯 9.21
实施例4:由藤椒提取挥发藤椒油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藤椒原料预处理
让80g 2月生藤椒粉末和120g 3月生藤椒粉末混合物在烘箱中在温度50℃下烘干达到的水含量为以该原料总重量计10%,再使用粉碎设备粉碎,使用筛分设备筛分,收集粒度为70目的藤椒粉;
B、浸泡
在室温下,按照以克计藤椒粉与以毫升计水的比为1:14,把步骤A得到的藤椒粉加到装有水的HPP.L1-600/10型耐高压容器中在水中浸泡5h,得到一种浸泡混合物;
C、通入CO2气体
在常压下,由耐高压容器底部往步骤B的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使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达到以重量计54%,再装入密封袋中密封保存待处理;
D、超高压提取
将密封袋密封保存的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转移到耐高压容器中,在16min内将耐高压容器的压力由常压升至450MPa,在温度24℃与压力450MPa的条件下进行浸提18min,然后将压力迅速降为常压,得到一种超高压提取物;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超高压提取物进行过滤、接着让过滤超高压提取物在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7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2min、再让离心分离得到的液相在温度45℃与压力0.098Pa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35%的挥发藤椒油。
根据实施例1描述的方法对该实施例提取的挥发藤椒油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列于下表5中。
表5:该实施例提取挥发藤椒油主要成分分析结果
项目 挥发藤椒油主要成分相对含量,重量%
芳樟醇 49.42
柠檬烯 25.16
桧烯 9.79
试验实施例:挥发藤椒油抑菌活性测定
该试验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如下:
1、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DIZ)
测定方法步骤如下:
将15~20mL灭菌、冷却至约45℃的各个菌种培养基分别迅速倒入相应的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倒置备用。取100μL各个菌种菌悬液分别加到相应的冷却培养基上,用涂布棒将其涂布均匀。将灭菌滤纸片(d=6mm)贴于牛肉膏培养基上,用移液枪取20μL不同挥发藤椒油加到相应灭菌滤纸片上。然后,将它们置于培养箱中在温度37℃下培养24h,观察各个培养皿中各个菌种的生长情况。
用十字交叉法测量DIZ,每个菌种重复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与此同时,以丙酮作为对照样品进行同样操作。
抑菌圈判定标准:
DIZ>15mm为高度敏感,表明试样对该种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DIZ为10~15mm是中度敏感,DIZ为8~10mm是低度敏感,无抑菌圈者为不敏感。
不同藤椒挥发油抑菌效果测定结果列于表6中。
表6:不同挥发藤椒油抑菌抑菌圈直径(mm)测定结果
供试菌种 2月生藤椒 3月生藤椒 2月+3月生藤椒
大肠杆菌 15.78 16.09 17.89
伤寒杆菌 14.54 14.98 16.17
金黄色葡萄球菌 17.27 17.39 18.35
枯草芽孢杆菌 17.69 18.21 19.23
由表6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2月生和3月生藤椒的混合挥发藤椒油抑菌效果强于2月生藤椒挥发藤椒油与3月生藤椒挥发藤椒油,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好。
2、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步骤如下:
样品制备:各取10支灭菌试管,取1mL相应液体培养基于每支试管中,分别取1mL挥发藤椒油溶液(100mg/mL)于每组的第1支试管内,混匀,从每组第1个试管吸取1mL混合溶液加到每组第2个试管中,依次类推直到第9个试管,再从第9个试管吸取1mL混合物去掉,第10支试管是没有挥发藤椒油溶液的对照组。于是,这10个试管的挥发藤椒油质量浓度分别为50、25、12.5、6.25、3.125、1.5625、0.78125、0.39063、0.19531、0mg/mL,接着分别加入100μL菌悬液。另取9支试管,稀释步骤按上述方式进行,此组不加菌液作为挥发藤椒油溶液对照组。
将这些试管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在温度37℃下培养24h。
根据试管内液体的浑浊度判定挥发藤椒油的MIC值,其中液体澄清表示无菌生长,最低浓度的阴性管为MIC,每个梯度进行3次平行试验。
不同藤椒挥发油的MIC测定结果(浓度单位:mg/mL)列于表7中。
表7:不同挥发藤椒油对不同供试菌的MIC(mg/mL)比较
供试菌种 2月生藤椒 3月生藤椒 2月+3月生藤椒
大肠杆菌 3.125 1.5625 0.78125
伤寒杆菌 3.125 3.125 1.5625
金黄色葡萄球菌 3.125 3.125 1.5625
枯草芽孢杆菌 1.5625 0.78125 0.39063
表7列出的结果进一步证实,3种挥发藤椒油对不同供试菌具有不同的抑菌效果,且2月生和3月生藤椒的混合挥发藤椒油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2月生藤椒的挥发藤椒油和3月生藤椒的挥发藤椒油。
3、挥发藤椒油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将上述测定MIC及以上浓度的培养基表面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接种到相应的琼脂培养基上,用灭菌涂布棒涂布均匀,在温度37℃下培养24h,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无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即为该物质的最低杀菌浓度。重复上述过程3次,取平均值。
不同挥发藤椒油对不同供试菌的MBC(单位mg/mL)测定结果列于表8中。
表8不同挥发藤椒油对不同供试菌的MBC(mg/mL)比较
供试菌种 2月生藤椒 3月生藤椒 2月+3月生藤椒
大肠杆菌 6.25 6.25 3.125
伤寒杆菌 12.5 12.5 6.25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5 12.5 6.25
枯草芽孢杆菌 6.25 3.125 3.125
由表8列出的MBC值可以看出,2月生的和3月生藤椒的挥发藤椒油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效果更好,由此表明,活性抑菌成分芳樟醇、柠檬烯、桧烯相对含量不同,其抑菌效果是不一样的,只有在一定的比例下抑菌效果好。
总之,本发明提取挥发藤椒油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由藤椒提取挥发藤椒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提取方法的提取步骤如下:
A、藤椒原料预处理
让藤椒原料在烘箱中在温度40~50℃下烘干,再使用粉碎设备粉碎,使用筛分设备筛分,收集粒度为60目以上的藤椒粉;
B、浸泡
在室温下,把步骤A得到的藤椒粉加到装有水的耐高压容器中进行浸泡,得到一种浸泡混合物;
C、通入CO2气体
在常压下,由耐高压容器底部往步骤B的浸泡混合物中通入CO2气体,使浸泡混合物的CO2浓度达到以重量计40~60%,再装入密封袋中密封保存待处理;
D、超高压提取
将密封袋密封保存的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转移到耐高压容器中,在温度20~25℃与压力200~900MPa的条件下进行浸提10~20min,然后将压力迅速降为常压,得到一种超高压提取物;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超高压提取物进行过滤、离心分离、浓缩,得到所述的挥发藤椒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藤椒原料是一种由2月生藤椒植株与3月生藤椒植株组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藤椒原料烘干达到的水含量为以该原料总重量计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的藤椒粉按照以克计藤椒粉与以毫升计水的比为1:6~14在水中浸泡4~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与步骤C中,所述耐高压容器是UHP900×2-Z、L2-1000/1或HPP.L1-600/10型超高压提取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含有CO2气体浸泡混合物在耐高压容器中由常压升至200~900MPa的时间是1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所述的离心分离是让过滤超高压提取物在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6000~8000rpm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所述浓缩是离心分离得到的液相在温度40~45℃与压力0.094~0.098Pa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得到水含量为以重量计30~35%的稠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提取方法提取得到的挥发藤椒油,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以重量计50~55%芳樟醇、20~28%柠檬烯与10~14%桧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挥发藤椒油在抑制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中的用途。
CN202210078722.3A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挥发藤椒油及其提取方法与它的用途 Pending CN1143171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8722.3A CN114317105A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挥发藤椒油及其提取方法与它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8722.3A CN114317105A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挥发藤椒油及其提取方法与它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7105A true CN114317105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2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8722.3A Pending CN114317105A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挥发藤椒油及其提取方法与它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710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2446A (zh) * 2015-05-25 2015-09-09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芳樟醇的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法与其在抗菌中的应用
CN112980569A (zh) * 2021-03-08 2021-06-18 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co2超临界萃取藤椒的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2446A (zh) * 2015-05-25 2015-09-09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芳樟醇的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法与其在抗菌中的应用
CN112980569A (zh) * 2021-03-08 2021-06-18 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co2超临界萃取藤椒的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洪耿德 等: "超声乳化法制备D- 柠檬烯纳米乳及其抑菌效果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 no. 5, pages 128 - 133 *
王佳宇 等: "柠檬烯抑菌机理及其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vol. 42, no. 14, pages 414 - 419 *
程思 等: "水提藤椒挥发油的成分分析以及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中国知网, pages 132 - 138 *
赵志峰 等: "藤椒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中国调味品, no. 1, pages 84 - 8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8109B (zh) 一种芒果核多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26415B1 (ko) 황칠 와인 제조 방법
KR101769184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Rd가 강화된 발효 인삼 또는 홍삼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KR101732036B1 (ko) 조사포닌 함량이 증가된 도라지추출발효 농축액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114643B (zh) 红枣健康浓缩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69494B (zh) 一种沉香叶提取物在制备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药品中的应用
CN1119073A (zh) 花椒精及其生产工艺
CN114317105A (zh) 一种挥发藤椒油及其提取方法与它的用途
CN114774199B (zh) 一种天然香料的提取方法
CN114736736B (zh) 一种藏红花香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56478B (zh) 一种多元植物源防腐剂及其用途
CN112293718A (zh) 一种柑橘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1821A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精油气味去除方法
CN109536283A (zh) 一种提高品质的苏合香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149864A (zh) 超声辅助微切助剂提高皇帝柑精油提取率的方法及用途
CN110373271B (zh) 一种去除植物蜡质用添加剂及植物蜡质的去除方法
CN107400015A (zh) 一种山茶果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8995B (zh) 一种竹醋液定向抽提的方法
CN107837304A (zh) 一种从栀子中提取抗菌成分的方法
CN107840799A (zh) 花椒叶抑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11303997B (zh) 一种青花椒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Van Tuan et al. Research methods of refined oil from peel calamondin (Citrus microcarpa) from Tien Giang Province, Vietnam
CN108795783B (zh) 一种茶果酒酵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70536A (zh) 以香果、香叶为原料制备的香辛料及其在抑制单增李斯特菌中的应用
CN117063980A (zh) 一种冷浸浓香花椒调味油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