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0737A - 分解工具 - Google Patents

分解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0737A
CN114310737A CN202011055783.5A CN202011055783A CN114310737A CN 114310737 A CN114310737 A CN 114310737A CN 202011055783 A CN202011055783 A CN 202011055783A CN 114310737 A CN114310737 A CN 114310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guide
special
pu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57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0737B (zh
Inventor
潘非
寇苓芩
何玉峰
周宇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57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0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0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0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0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0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解工具,用于分解转子叶片的具有异型锁片的轴向限位锁圈,分解工具包括支座、拉杆和内螺纹件,支座固定于转子盘鼓,支座提供导向通槽和支承面,拉杆穿过导向通槽并且由导向通槽引导而沿着导向通槽的延伸方向活动,拉杆的下端设置有拉钩,用于钩起异型锁片的自由端,内螺纹件与拉杆的上端螺纹连接,内螺纹件支撑在支承面上,使得拉杆的下端悬吊于支座,支承面沿着导向通槽的延伸方向具有围绕异型锁片设置的多个平面段,多个平面段两两相接,借此按序提供多个操作工位,并且,首端平面段与轴向限位锁圈平行,尾端平面段相对于轴向限位锁圈倾斜。上述分解工具不易对转子叶片造成损伤,而且可以提高轴向限位锁圈的重复利用率。

Description

分解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解工具,可以分解转子叶片的具有异型锁片的轴向限位锁圈。
背景技术
发动机压气机转子由盘鼓和叶片组成。转子叶片通过燕尾式或者枞树式榫齿与转子盘鼓周向的榫槽连接,限制转子叶片周向的运动自由度,使之不可旋转,并且通过安装在转子叶片的卡槽和盘鼓的卡槽内的多段式锁圈,限制转子叶片轴向运动。这种多段式锁圈包括一种具有异型锁片的轴向限位锁圈,这种轴向限位锁圈通常由正常锁圈段和一个特殊锁圈段组成,特殊锁圈段包括异型锁片,而正常锁圈段则由正常锁片组成。
轴向限位锁圈根据转子叶片的卡爪设置避让槽,安装前使得避让槽与卡爪对齐后放置在转子叶片榫头的轴向端部,形成整圈后,再小角度整体旋转,使得轴向限位锁圈的正常锁片旋转到转子叶片的卡爪提供的卡槽内,而异型锁片此时正对着转子叶片的相邻卡爪之间的位置,再将特殊锁圈段的异型锁片折直,处于两个相邻卡爪之间,异型锁片折直后,轴向限位锁圈在异型锁片处的直径变大,卡在两个相邻转子叶片的卡爪之间,从而实现轴向限位锁圈的轴向限位。
一般分解具有异型锁片的轴向限位锁圈时,利用螺丝刀撬在异型锁片和转子叶片的缝隙内,撬分时需要通过叶片缘板作为螺丝刀的支点,由于叶片缘板较薄,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转子叶片损伤。而且,通常撬分的轴向限位锁圈不能再重复使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分解工具,在分解转子叶片的具有异型锁片的轴向限位锁圈时避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解工具,可以在分解转子叶片的具有异型锁片的轴向限位锁圈时不易对转子叶片造成损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解工具,可以提高分解的具有异型锁片的轴向限位锁圈的重复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解工具,用于分解转子叶片的具有异型锁片的轴向限位锁圈,所述分解工具包括支座、拉杆和内螺纹件,所述支座固定于转子盘鼓,所述支座提供导向通槽和支承面,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导向通槽并且由所述导向通槽引导而沿着所述导向通槽的延伸方向活动,所述拉杆的下端设置有拉钩,用于钩起所述异型锁片的自由端,所述内螺纹件与所述拉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件支撑在所述支承面上,使得所述拉杆的下端悬吊于所述支座,所述支承面沿着所述导向通槽的延伸方向具有围绕所述异型锁片设置的多个平面段,所述多个平面段两两相接,包括首端平面段、至少一个中间平面段和尾端平面段,借此按序提供多个操作工位,并且,所述首端平面段与所述轴向限位锁圈平行,所述尾端平面段相对于所述轴向限位锁圈倾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解工具还包括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固定于所述转子盘鼓,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异型锁片的固定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包括上夹部件和下夹部件,所述上夹部件包括上夹板和连接所述上夹板的第一立柱,所述上夹板提供所述导向通槽和所述支承面,所述下夹部件包括下夹板和连接所述下夹板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穿过所述转子盘鼓的盘心孔且固定连接,使得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分别从上侧和下侧夹紧所述转子盘鼓的辐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中的第一方具有竖孔,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中的第二方具有螺杆段,所述第二方穿过所述第一方的所述竖孔,使得所述螺杆段露出,所述螺杆段与螺母配合,借此,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柱具有所述竖孔,所述第二立柱具有所述螺杆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部件包括压紧板和连接所述压紧板的第三立柱,所述压紧板接触压紧所述异型锁片的固定端;所述第一立柱或所述第二立柱抵靠所述所述转子盘鼓的盘心孔壁压紧所述第三立柱,所述上夹板抵靠所述转子盘鼓的辐板的上表面压紧所述压紧板,借此所述压紧部件固定于所述转子盘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盘鼓的盘缘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提供卡槽,用于卡置所述轴向限位锁圈;所述压紧部件设置有弧形槽,用于容置所述卡环的弧形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的位于所述导向通槽两侧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支承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包括上夹板,所述上夹板通过折弯形成多个平板段,所述多个平板段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支承面的所述多个平面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平面段两两相接,其中,离所述转子盘鼓的盘心最远的平面段是水平面,离所述转子盘鼓的盘心最近的平面段是与水平面的交角在70°-80°的倾斜面。
上述分解工具通过设置拉钩的拉杆拉弯异型锁片的方式来分解轴向限位锁圈,代替传统的撬起锁片,可以不需要以转子叶片特别是叶片缘板作为支点,因而,不易对转子叶片造成损伤。而且,上述分解工具,通过导向通槽的引导并且配合支承面的多个平面段分别支承内螺纹件,可以提供多个操作工位,可以拉杆的多角度摆放,然后拧紧内螺纹即可拉动拉杆的方式,可以使得拉力方向保持与异型锁片变形的法向大体一致。
上述分解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轴向限位锁圈的正常锁圈段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轴向限位锁圈的特殊锁圈段处于未折直状态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轴向限位锁圈的特殊锁圈段处于未折直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轴向限位锁圈的特殊锁圈段处于折直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轴向限位锁圈的特殊锁圈段处于折直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轴向限位锁圈安装于转子盘鼓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轴向限位锁圈卡置于卡槽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示例性分解工具进行分解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示例性分解工具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分解工具进行分解的示例性初始状态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分解工具进行分解的示例性中间状态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分解工具进行分解的示例性最终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分解工具10分解的具有异型锁片201的轴向限位锁圈20的示例构造。
图1中,轴向限位锁圈20沿周向C0分布有多个正常锁片202,相邻的正常锁片202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转子叶片30的卡爪301(后面会描述)的避让槽203,多个正常锁片202可以组合构成正常锁圈段。锁圈也可以称之为挡圈,锁片也可以称之为挡片。
图2至图5示出了轴向限位锁圈20的异型锁片201。异型锁片201设置在相邻的锁片202a、202b之间,异型锁片201及两侧的相邻锁片202a、202b可以组合构成特殊锁圈段。图2和图3示出的是异型锁片201未折直的状态,而图4和图5示出的是异型锁片201折直了的状态,“折直”可以理解成使得异型锁片201的延展平面大体与正常锁片202的延展平面一致,或者,使其大体处于平直状态。异型锁片201的自由端2011或末端还具有加厚凸台201a。也可以理解成,轴向限位锁圈20在相邻的锁片202a、202b之间的槽口处设置异型锁片201,异型锁片201的固定端2012固连在该槽口的槽底。
图6和图7示出了具有异型锁片201的轴向限位锁圈20在转子盘鼓40上的安装状态。需要理解,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结合图1至图7,安装前,可以将轴向限位锁圈20的各个避让槽203与转子叶片30的卡爪301对齐后放置在转子叶片榫头302(图6中示出)的轴向(图6中,大致是垂直纸面方向)端,形成整圈后,再小角度整体旋转,使得轴向限位锁圈20的正常锁片202旋转到转子叶片30的卡爪301提供的卡槽301a(图7中示出)内。此时,异型锁片201还处于图2和图3所示的未折直状态,正处在与转子叶片30的相邻两个卡爪301(图6中,标示为卡爪301a、301b)之间的区域对应的位置,但不会受到卡爪301a、301b的周向限位。将异型锁片201折直,使得异型锁片201处于如图4和图5所示的折直状态,这样,异型锁片201可以位于相邻两个卡爪301之间,如图6中的位置A0所示。此时,异型锁片201可以卡在相邻两个卡爪301之间,特别是在异型锁片201设置有加厚凸台201a的情况下,加厚凸台201a可以卡在相邻两个卡爪301之间。因此,可以实现轴向限位锁圈20的安装。可以理解,轴向限位锁圈20的自身轴向限位依靠卡槽301a以及卡槽405a来实现,而轴向限位锁圈20的自身周向限位依靠异型锁片201卡在相邻两个卡爪301之间来实现,因而,可以实现轴向限位锁圈20的安装。通过安装轴向限位锁圈20,可以实现转子叶片30的轴向限位。
分解轴向限位锁圈20时,可以使得异型锁片201外翻折弯,比如回到接近图2和图3所示的未折直状态。此时,异型锁片201不再受到卡爪301a、301b的限制,可以再转动轴向限位锁圈20,使得各个正常锁片202皆脱离卡爪301的限制,这样可以拆下轴向限位锁圈20。
如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目前的常规分解操作是利用螺丝刀撬在异型锁片201和转子叶片30的转子叶片榫头302之间的缝隙内,此时需要以转子叶片30例如其叶片缘板作为螺丝刀的支点,因而容易造成转子叶片30损伤。而且,这种通过撬弯的方式分解下来的轴向限位锁圈20不能再次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分解工具10分解具有异型锁片201的轴向限位锁圈20的状态如图8所示。图9示出了分解工具10的示例性立体构造,结合图10、图11和图12,动态地示出了分解工具10对轴向限位锁圈20的异型锁片201进行拉弯的整个过程。
接下来将结合图8至图12详细描述分解工具10的示例性构造。
分解工具10包括支座1、拉杆2和内螺纹件3。
支座1固定于转子盘鼓40。支座1提供导向通槽4和支承面5。图示实施方式中,支座1的位于导向通槽4两侧的上表面可以构成支承面5。
拉杆2穿过导向通槽4并且由导向通槽4引导而沿着导向通槽4的延伸方向C1活动。导向通槽4可以与后面将会详细描述的支承面5类似,由多个平直槽段组成,因而图中导向通槽4的延伸方向C1大体示出为一折线形式。
拉杆2的下端21设置有拉钩6,用于钩起异型锁片201的自由端2011。
内螺纹件3也即具有内螺纹的部件,也可以称之为螺母。内螺纹件3与拉杆2的上端22螺纹连接。内螺纹件3支撑在支承面5上,使得拉杆2的下端21悬吊于支座1。换言之,拉杆2至少在上端22是具有外螺纹的螺杆段,从而可以与内螺纹件3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通过相对于拉杆2旋转内螺纹件3且始终保持内螺纹件3支撑在支承面5上,可以使得拉杆2沿着导向通槽4的厚度方向T0(或者,拉杆2穿过导向通槽4的穿过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拉杆2的拉钩6拉弯异型锁片201。
支承面5沿着导向通槽4的延伸方向C1具有围绕异型锁片201设置的多个平面段。图示实施方式中,支承面5具有三个平面段51、52、53。多个平面段51、52、53两两相接,包括首端平面段51、至少一个中间平面段52和尾端平面段53,借此按序提供多个操作工位或分解工位。图示实施方式中,三个平面段51、52、53按序提供三个操作工位A1、A2和A3,也即,初始操作工位A1、中间操作工位A2和最终操作工位A3(分别在图10、图11和图12中示出)。可以理解,多个平面段围绕异型锁片201设置并不是规定多个平面段需要围着异型锁片201整整一圈,而表示多个平面段大体沿着至少一扇形区段围绕异型锁片201,或者,两两相接的平面段在面向异型锁片201的这一侧的交角是钝角而非锐角。
首端平面段51与轴向限位锁圈20平行,尾端平面段53相对于轴向限位锁圈20倾斜。可以理解,首端平面段51与轴向限位锁圈20平行表示,首端平面段51所在平面或延展面与轴向限位锁圈20的所在平面或延展面平行;尾端平面段53相对于轴向限位锁圈20倾斜表示,尾端平面段53所在平面或延展面相对于轴向限位锁圈20的所在平面或延展面倾斜;其中,轴向限位锁圈20的所在平面以在拉弯过程中不变的正常锁圈段所在平面(图10至图12中,水平面)为准。另外,“平行”、“垂直”等并不要求数学意义上的绝对意义,可以容许一定的误差,例如,相差角度在5°以内。
这样,内螺纹件3可以分别支撑在支承面5的多个平面段51、52、53上,可以使得拉杆2及其拉钩6可以在多个操作工位A1、A2和A3处分别处于不同的施力位置,实现多角度摆放,从而可以使得异型锁片201处于不同角度时,拉杆2均可以与异型锁片201变形的法向相差不大,也即,异型锁片201所受拉力方向。
上述分解工具10通过固定于转子盘鼓40的支座1提供的支承面5来进行操作支撑,并且配合穿过导向通槽4的拉杆2,可以实现对异型锁片201的拉弯操作,代替常规的撬开操作。而且,导向通槽4引导设置拉钩6的拉杆2,并且配合支承面5提供多个操作工位A1、A2和A3,可以实现异型锁片201的多角度垂直拉弯,避免异型锁片201拉弯时异常变形,导致轴向限位锁圈20报废,提高轴向限位锁圈20的重复利用率。而且,使用上述分解工具10进行拉弯操作简单便捷。
图示实施方式中,分解工具10还可以包括压紧部件7。压紧部件7可以固定于转子盘鼓40,用于向下压紧异型锁片201的固定端2012。可以理解,为了方便描述,文中使用诸如“下”、“上”等等的空间关系词语来描述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需要理解,这些空间关系词语意图包含使用或操作时的元件或组件的、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例如,如果翻转附图中的组件,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的方向将改为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应相应地解释文中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词。
压紧部件7可以根据异型锁片201的异型锁片201的折弯线L1来确定压紧位置。压紧部件7可以实现轴向限位锁圈20的拉弯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进一步避免异型锁片201拉弯时异常变形,导致轴向限位锁圈20报废,而且,可以保证异型锁片201能够沿折弯线L1折弯,提高轴向限位锁圈20的重复利用率。
图示实施方式中,支座1可以包括上夹部件11和下夹部件12。
上夹部件11可以包括上夹板13和连接上夹板13的第一立柱14。上夹板13可以提供导向通槽4和支承面5。下夹部件12可以包括下夹板15和连接下夹板15的第二立柱16。上夹部件11的第一立柱14和下夹部件12的第二立柱16可以穿过转子盘鼓40的盘心孔402且固定连接,使得上夹板13和下夹板15分别从上侧和下侧夹紧转子盘鼓40的辐板401。
图示实施方式中,上夹部件11的第一立柱14和下夹部件12的第二立柱16中,第一方可以具有竖孔18,第二方可以具有螺杆段17,具有螺杆段17的第二方穿过第一方的竖孔18,使得螺杆段17露出,螺杆段17与螺母19配合,借此,第一立柱14和第二立柱16固定连接。
图示实施方式中,上夹部件11的第一立柱14具有竖孔18,也即,第一立柱14是前述第一方;下夹部件12的第二立柱16具有螺杆段17,也即,第二立柱16是前述第二方。此时,螺杆段17露出在上方,也即螺母19的操作位置和内螺纹件3的操作位置皆在上方,可以便于操作。
图示实施方式中,压紧部件7可以包括压紧板71和连接压紧板71的第三立柱72。压紧板71可以接触压紧异型锁片201的固定端2012。
图示实施方式中,上夹部件11的第一立柱14或下夹部件12的第二立柱16(图中,具有竖孔18的第一立柱14)可以抵靠转子盘鼓40的盘心孔壁402a压紧压紧部件7的第三立柱72。上夹部件11的上夹板13可以抵靠转子盘鼓40的辐板401的上表面压紧压紧部件7的压紧板71,借此,压紧部件7固定于转子盘鼓40。
支座1的上夹板13和下夹板15构成的双夹板将压紧部件7的压紧板71固定在转子盘鼓40的辐板401上,这种双夹板夹持结构具有自夹紧特性,可以克服转子盘鼓40上难以找到方便用于分解工具10的固定特征的限制。
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三立柱72接触转子盘鼓40的盘心孔壁402a的侧面721是与盘心孔壁402a适配的弧形表面。换言之,第三立柱72接触转子盘鼓40的盘心孔壁402a的侧面721是圆柱面的弧形区段,压紧部件7通过圆柱面与转子盘鼓40的盘心孔402(或者,盘心孔壁402a)配合,可以与转子盘鼓40同轴。实际操作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异型锁片201可能卡在任意两个相邻卡爪301之间,安装位置不唯一。而第三立柱72的侧面721是与盘心孔壁402a适配的弧形表面时,分解工具10可以沿着转子盘鼓40的中心轴线任意旋转,实现转子盘鼓40的圆周方向上任意角度安装,满足异型锁片201安装位置不唯一的分解需求。
转子盘鼓40的盘缘403设置有卡环405,卡环405提供卡槽405a(参见图7),用于卡置轴向限位锁圈20。卡环405也可以称之为卡槽法兰凸台。
图示实施方式中,压紧部件7(图中,压紧板71)可以设置有弧形槽71a,用于容置卡环405的弧形段。弧形槽71a的槽宽可以设置成稍大于卡环405的弧形段的宽度,这样可以通过弧形槽71a卡合在卡环405的弧形段上而对压紧部件7进行定位,也即弧形槽71a可以作用为定位槽,同时可以允许压紧部件7进行位置调整。压紧部件7的位于弧形槽71a外侧(相对于转子盘鼓40的盘心孔402而言)的自由端可以接触压紧异型锁片201的固定端2012。
图示实施方式中,支座1的上夹板13可以通过折弯形成多个平板段,图中,三个平板段131、132、133。多个平板段131、132、133的上表面构成支承面5的多个平面段,也即前述三个平面段51、52、53。图示实施方式中,支座1的上夹板13除了折弯形成前述多个平板段131、132、133以外,还可以形成压紧平板段134,折弯发生在压紧平板段134与平板段133之间。压紧平板段134接触压紧压紧部件7的压紧板71。可以理解,文中不同实施方式下的变换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组合。
图中示出了三个平板段131、132、133两两之间的折弯位置B1、B2,还示出了压紧平板段134与平板段133之间的折弯位置B3。三个平板段131、132、133两两之间的折弯方向与压紧平板段134与平板段133之间的折弯方向相背,大致可以理解成,平板段131、132之间的折弯朝下,平板段132、133之间的折弯也朝下,而压紧平板段134和平板段133之间的折弯朝上。三个平板段131、132、133以及压紧平板段134两两之间圆弧过渡,折弯角均可以为钝角,折弯难度低,加工成本低。
图示实施方式中,首端平面段51是水平面,尾端平面段53是与水平面的交角α0在70°-80°(包括两个端点值)的倾斜面。优选地,交角α0为75°。首端平面段51是离转子盘鼓40的盘心最远的平面段,提供初始操作工位A1,而尾端平面段53是离转子盘鼓40的盘心最近的平面段,提供最终操作工位A3,提供初始操作工位A1的尾端平面段53与提供最终操作工位A3的首端平面段51之间的交角α0控制在上述范围时,可以使得异型锁片201的折弯角从初始较小的θ1(图10)到较大的θ2(图11)直到直角θ3(图12)的操作方便且舒适。需要理解,这种折弯近90°的较大角度折弯,常规的折弯工具很难满足要求。
图示实施方式中,压紧部件7的压紧板71的下表面可以是阶梯形状。图12中,压紧板71的下表面可以包括第一平面711、低于第一平面711的第二平面712以及低于第二平面712的第三平面713。前述弧形槽71a可以设置在第一平面711,且可以在第一平面711与第二平面712之间形成的台阶位置处。
下面将结合图8至图12描述分解工具10的示例操作。
对齐压紧部件7的弧形槽71a和卡环405,将压紧部件7放置到转子盘鼓40上。然后,沿着转子盘鼓40的中心轴线旋转压紧部件7,或者,通过转子盘鼓40的盘心孔壁402a引导压紧部件7滑动,使得压紧部件7与轴向限位锁圈20的异型锁片201的中心位置大致对齐。然后安装支座1的下夹部件12和上夹部件11,通过第一立柱14和第二立柱17穿套结合并锁紧螺母19,下夹部件12的下夹板15和上夹部件11的上夹板13夹紧转子盘鼓40的辐板401和压紧部件7的压紧板71。然后,将设置有拉钩6的拉杆2放置到支座1的上夹板13的导向通槽4内,并且通过内螺纹件3锁紧且支撑在上夹板13提供的支承面5的首端平面段51上,拉杆2可以悬吊于支座1。调整拉杆2,使得拉杆2的拉钩6勾住异型锁片201的边缘或者自由端2011,初始拉紧位置例如如图10所示。然后,拧紧内螺纹件3,使得拉杆2也即拉钩6上升,拉动异型锁片201变形。然后,可以使得内螺纹件3移动到支承面5的下一平面段52上并且沿着导向通槽4调整拉杆2的位置,可以使得拉杆2处于下一工位A2,使得拉杆2大致与异型锁片201被拉起的部分(包括自由端2011的部分)保持垂直,因而可以实现异型锁片201多角度垂直拉弯,避免异型锁片201拉弯时异常变形。例如,可以沿着导向通槽4使得拉杆2从图10的工位A1依次移动到图11的工位A2和图12的工位A3。工位A3可以表示拉杆2处于导向通槽4的最低位置,此时,拧紧内螺纹件3,可以将异型锁片201拉至垂直状态,如图12所示。
分解完成时,可以松开内螺纹件3,拆除拉杆2。然后再松开螺母19,拆除分解工具10的其余部件。
上述分解工具1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加工成本低。而且,使用上述分解工具10可以实现异型锁片201的多角度垂直拉弯,异型锁片201被拉弯时,异型锁片201所受的拉力方向与异型锁片201被拉起的部分的延伸方向大体一致,可以避免异型锁片201被拉弯时异常变形而导致整个轴向限位锁圈20报废,也即,可以提高轴向限位锁圈20的重复利用率。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解工具,用于分解转子叶片的具有异型锁片的轴向限位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工具包括:
支座,固定于转子盘鼓,所述支座提供导向通槽和支承面;
拉杆,穿过所述导向通槽并且由所述导向通槽引导而沿着所述导向通槽的延伸方向活动,所述拉杆的下端设置有拉钩,用于钩起所述异型锁片的自由端;和
内螺纹件,与所述拉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件支撑在所述支承面上,使得所述拉杆的下端悬吊于所述支座,所述支承面沿着所述导向通槽的延伸方向具有围绕所述异型锁片设置的多个平面段,所述多个平面段两两相接,包括首端平面段、至少一个中间平面段和尾端平面段,借此按序提供多个操作工位,并且,所述首端平面段与所述轴向限位锁圈平行,所述尾端平面段相对于所述轴向限位锁圈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解工具还包括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固定于所述转子盘鼓,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异型锁片的固定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
上夹部件,包括上夹板和连接所述上夹板的第一立柱,所述上夹板提供所述导向通槽和所述支承面;和
下夹部件,包括下夹板和连接所述下夹板的第二立柱;
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穿过所述转子盘鼓的盘心孔且固定连接,使得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分别从上侧和下侧夹紧所述转子盘鼓的辐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中的第一方具有竖孔,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中的第二方具有螺杆段,所述第二方穿过所述第一方的所述竖孔,使得所述螺杆段露出,所述螺杆段与螺母配合,借此,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柱具有所述竖孔,所述第二立柱具有所述螺杆段。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部件包括压紧板和连接所述压紧板的第三立柱,所述压紧板接触压紧所述异型锁片的固定端;
所述第一立柱或所述第二立柱抵靠所述所述转子盘鼓的盘心孔壁压紧所述第三立柱,所述上夹板抵靠所述转子盘鼓的辐板的上表面压紧所述压紧板,借此所述压紧部件固定于所述转子盘鼓。
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盘鼓的盘缘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提供卡槽,用于卡置所述轴向限位锁圈;
所述压紧部件设置有弧形槽,用于容置所述卡环的弧形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的位于所述导向通槽两侧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支承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包括上夹板,所述上夹板通过折弯形成多个平板段,所述多个平板段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支承面的所述多个平面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首端平面段是水平面,所述尾端平面段是与水平面的交角在70°-80°的倾斜面。
CN202011055783.5A 2020-09-30 2020-09-30 分解工具 Active CN114310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5783.5A CN114310737B (zh) 2020-09-30 2020-09-30 分解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5783.5A CN114310737B (zh) 2020-09-30 2020-09-30 分解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0737A true CN114310737A (zh) 2022-04-12
CN114310737B CN114310737B (zh) 2022-11-18

Family

ID=81011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5783.5A Active CN114310737B (zh) 2020-09-30 2020-09-30 分解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073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1712Y (zh) * 2000-12-27 2001-11-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扣件装配工具
CN202399212U (zh) * 2011-12-14 2012-08-29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钩头楔键的拔键器
CN102729200A (zh) * 2011-04-12 2012-10-17 杨仁永 可替换式拆卸工具结构
CN108015713A (zh) * 2018-01-12 2018-05-11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深孔内锁片的安装工具
CN208146815U (zh) * 2018-05-03 2018-11-27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一种可以精准控制折弯角度的铁丝折弯治具
US10265839B1 (en) * 2013-05-02 2019-04-23 Jacob Hunter Valve seat puller
DE102018000344B3 (de) * 2018-01-17 2019-05-23 Nikolaus Franz Duscher Biegemaschine, Biegeeinheit, elektronische Steuer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iegen eines Werkstücks aus Flachmaterial
CN211437873U (zh) * 2019-12-24 2020-09-08 昆山优力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丝折弯用扳勾治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1712Y (zh) * 2000-12-27 2001-11-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扣件装配工具
CN102729200A (zh) * 2011-04-12 2012-10-17 杨仁永 可替换式拆卸工具结构
CN202399212U (zh) * 2011-12-14 2012-08-29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钩头楔键的拔键器
US10265839B1 (en) * 2013-05-02 2019-04-23 Jacob Hunter Valve seat puller
CN108015713A (zh) * 2018-01-12 2018-05-11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深孔内锁片的安装工具
DE102018000344B3 (de) * 2018-01-17 2019-05-23 Nikolaus Franz Duscher Biegemaschine, Biegeeinheit, elektronische Steuer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iegen eines Werkstücks aus Flachmaterial
CN208146815U (zh) * 2018-05-03 2018-11-27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一种可以精准控制折弯角度的铁丝折弯治具
CN211437873U (zh) * 2019-12-24 2020-09-08 昆山优力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丝折弯用扳勾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0737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2309B2 (en) Tie bar tensioning system
CN106041588B (zh) 一种主轴刀柄夹座
CN114310737B (zh) 分解工具
CN112296633B (zh) 折弯工具及转子挡圈的分解方法
CN211455159U (zh) 拼接装置
CN218017185U (zh) 一种不规则零件定位工装
CN211082601U (zh) 用于变速装置的传动轴及主轴变速装置
CN210164770U (zh) 一种锁扣保险装置及具有所述锁扣保险装置的舞台灯
CN114310214B (zh) 折弯工具及转子挡圈的分解方法
CN217860017U (zh) 一种弯扭不带冠静叶片三顶针铣加工工装
EP2160257B1 (en) Device for locking of dies on press brakes
CN204783982U (zh) 一种扩张器锁紧装置
CN214161951U (zh) 一种u肋与i肋焊接工装
CN219170763U (zh) 多头冲快速拆装工具
CN220829792U (zh) 一种快拆式导向标识组件
CN220497509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快拆机构
CN215861392U (zh) 一种连接轴的锁紧结构
CN218580842U (zh) 一种建筑不锈钢支架可拆卸连接装置
CN214696629U (zh) 一种铝单板连接结构
CN111156238B (zh)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组件拆装的防脱紧固件
CN213952948U (zh) 一种脚手架连接件
CN112221265B (zh) 袋笼的快速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2155766U (zh) 具有弹性限位结构的活塞销
CN220497924U (zh) 一种钢管切割刀具组件
US20230315169A1 (en) Fixture for fixing structures with expansion card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