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5059B -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5059B
CN114305059B CN202011063181.4A CN202011063181A CN114305059B CN 114305059 B CN114305059 B CN 114305059B CN 202011063181 A CN202011063181 A CN 202011063181A CN 114305059 B CN114305059 B CN 114305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oling device
heat
cooking
cook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31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5059A (zh
Inventor
黄韦铭
刘化勇
罗飞龙
羊小亮
郑博文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31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5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5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5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5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5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冷端和热端,冷端被配置为适于对锅体组件降温;散热装置,被配置为适于对热端散热。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通过降温装置有效降低锅体组件的温度,使得烹饪设备可烹饪出低温食材,并且通过散热装置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保证了降温装置对锅体组件的降温效果,同时保证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放置环境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烹饪设备的功能要求也有所提高。相关技术中,一部分烹饪设备可以实现对食材的低温保鲜,降温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会导致降温装置自身的降温能力下降,同时可能会导致其存储空间内的温度上升,进而加速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又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冷端和热端,冷端被配置为适于对锅体组件降温;散热装置,被配置为适于对热端散热。
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降温装置和散热装置。其中,降温装置包括冷端和热端,降温装置运行时可对锅体组件降温,进而有效降低锅体组件的温度,可降低锅体组件内食材的温度,也可降低锅体组件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此外,在降温装置工作的过程中,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温度会不断上升,这会影响锅体组件的降温效果,也会影响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为此,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还包括有散热装置,并通过散热装置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不断降低降温装置的热端温度,保证降温装置对锅体组件的降温效果,同时保证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放置环境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通过降温装置有效降低锅体组件的温度,使得烹饪设备可烹饪出低温食材,并且通过散热装置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保证了降温装置对锅体组件的降温效果,同时保证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放置环境和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风机,朝向热端设置,并被配置为适于朝向热端送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风机。其中,第一散热风机朝向降温装置的热端设置,并在可运行过程中朝向降温装置的热端送风,进而降低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温度。也即,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采用风冷的方式对降温装置的热端降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件,与热端相连接,并被配置为对热端散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件。其中,散热件与降温装置的热端相连接,热端的热量可传递到散热件上,并通过散热件流失。特别地,散热件的表面积要远大于热端的表面积,进而增大了热端的散热面积,加快了热量的流失,对热端起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也即,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设置散热件的方式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还包括:容纳部件,容纳部件用于容纳散热介质;散热管路,至少部分位于热端相贴合;驱动部件,与容纳部件和散热管路相连通,并被配置为适于驱动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内流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包括容纳部件、散热管路和驱动部件。其中,容纳部件内部容纳有水或水溶液等散热介质,散热管路至少部分贴合于降温装置的热端设置,驱动部件直接与容纳部件和散热管路相连通。在散热装置运行的过程中,驱动部件运行将容纳在容纳部件内的散热介质泵送到散热管路内,并保证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内运行。由于至少部分散热管路贴合于降温装置的热端设置,进而使得散热介质源源不断地带走降温装置的热端的热量,以降低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温度,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也即,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水冷的方式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
此外需特殊说明的是,驱动部件驱动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中不断流动,保证了不断有低温的散热介质与降温装置的热端相接触,进而利用流动的散热介质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可有效提升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散热管路包括:第一管路,与热端相贴合;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和容纳部件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管路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其中,第一管路与降温装置的热端相贴合,第二管路同时与第一管路和容纳部件相连通。在驱动部件运行过程中,容纳部件内的散热介质通过第二管路进入到第一管路内,并与降温装置的热端接触换热,有效降低热端的温度;而后,经过换热后的散热介质流回到容纳部件。如此循环,即可保证对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有效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模块,第二管路设置于所述散热模块内;散热片,设置于散热模块上;散热块,与热端相贴合,第一管路设置于散热块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模块、散热片和散热块。其中,散热片设置在散热模块上,第二管路设置在散热模块的内部;散热块与降温装置的热端相接触,第一管路设置在散热块的内部。
在对降温装置的热端进行散热时,热端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块上,第一管路内的散热介质经过散热块会带走散热块的热量,进而降低热端的温度。并且,通过散热块的设置,有效提升了第一管路内散热介质的有效换热面积,提升对热端的散热效果。此外,散热片设置在散热模块上,经过换热后的散热介质经过散热模块后,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并通过散热片流失。并且,由于散热片的设置,有效增大了散热模块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加速了热量的流失,进一步提升了对换热后散热介质的降温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机,设置于散热模块上,并被配置为朝向第二管路送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机。其中,第二散热风机设置在散热模块上,并且与第二管路的位置相对。在第二散热风机运行的情况下,经过换热后的散热介质流向散热模块,此时第二风机可朝向第二管路送风,进一步提升换热后散热介质的降温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锅体组件包括:第一锅体,第一锅体内形成有烹饪腔;第二锅体,第一锅体设置于第二锅体内,且第二锅体具有安装腔,降温装置和散热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控制装置,被配置为适于控制降温装置和散热装置工作;其中,冷端被配置为适于对烹饪腔或安装腔制冷。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体组件包括第一锅体、第二锅体和控制装置。其中,第一锅体设置于第二锅体内,第一锅体内形成有烹饪腔,并可存储待烹饪食材;第二锅体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可用来放置降温装置、散热装置和控制装置等。
此外,降温装置的冷端可对烹饪腔或安装腔制冷。当降温装置的冷端对烹饪腔制冷时,可有效降低烹饪腔内食材的烹饪温度,一方面可制作出绿豆沙等低温食物,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刚烹饪完成后食材的温度,避免用户烫伤的同时便于用户食用。当降温装置的冷端对安装腔制冷时,可有效降低安装腔内部的温度,进而保证控制装置等电器元件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避免高温环境对控制装置的损害,同时有利于延长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制冷风道,形成于安装腔内,控制装置和冷端位于制冷风道的两端;驱动风机,设置于安装腔内,并被配置为适于自冷端朝向控制装置一侧送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腔内形成有制冷风道,且控制装置和降温装置的冷端位于制冷风道的两个端口处;安装腔内还设置有驱动风机,而驱动风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可将冷端周围的冷空气吹向控制装置一侧,进而有效降低控制装置的温度,使得控制装置的温升始终维持在安全的温度区间内。
此外,降温装置的冷端还可直接与第一锅体相贴合设置,进而为烹饪腔制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加热件,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三散热风机,设置于安装腔内,并被配置为朝向加热件送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加热件和第三散热风机。其中,加热件和第三散热风机均设置在安装腔内,并可为烹饪腔供热,而第三散热风机与加热件配合使用,并为加热件散热。
此外,为保证加热件的热量不会影响控制装置的温度,安装腔内进一步设置有制冷仓和加热仓,控制装置设置在制冷仓内,而加热件与第三散热风机设置在加热仓的外部,加热件的热量不会影响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传感器,设置于安装腔内,并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并被配置为适于检测安装腔内是否存在异物;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降温装置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传感器。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烹饪设备工作过程中,传感器可检测安装腔内是否存在昆虫等异物,而控制装置可在传感器检测到安装腔内存在异物的情况下,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以降低安装腔内的温度。
特别地,蟑螂等昆虫均具有趋暖性。也即,蟑螂等昆虫会朝向温度较高的地方移动,而逃离到温度较低的地方。因此,对于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来说,当降温装置运行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安装腔内的温度,进而利用蟑螂等昆虫均的趋暖性达到驱虫的效果。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就控制传感器工作,并且进入到驱虫模式,也可以在用户手动开启驱虫模式的情况下才进入到驱虫模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降温装置为制冷片。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温装置为制冷片,制冷片具有冷端和热端。在制冷片运行过程中,可将冷端的热量传递至热端,进而降低冷端的温度,并通过冷端为锅体组件降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降温装置为蒸发器,烹饪设备还包括换热流路,换热流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串联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温装置为蒸发器,烹饪设备还包括换热流路,换热流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其中,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串联连接。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冷媒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流动,当冷媒流动到蒸发器后会蒸发吸热,此时便可通过蒸发器降低锅体组件的温度;当冷媒流动到冷凝器后会冷凝放热,而后再次经过压缩机后回到蒸汽器内,如此循环制冷。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获取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并基于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工作。
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具体地,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烹饪设备的降温装置工作,进而通过降温装置的冷端对锅体组件降温,有效降低锅体组件内食材的温度,或降低锅体组件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此外,在降温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获取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并判断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说明降温装置的热端温度过高,此时降温装置的降温性能会下降,同时会使得烹饪设备内部的电器元件温度升高。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在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不断降低降温装置的热端温度,保证降温装置对锅体组件的降温效果,同时保证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放置环境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在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保证了降温装置对锅体组件的降温效果,同时保证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放置环境和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运行参数包括热端的温度,在运行参数满足于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热端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的驱动部件运行,以使得容纳部件内的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内流动;和/或基于热端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的第一散热风机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运行参数包括热端的温度。其中,在判断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过程中,判断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若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则判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此外,在运行参数满足于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工作的过程,具体可采用以下控制方式:
方式一:控制散热装置的驱动部件运行,以使得容纳部件内的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内流动。也即,在散热装置运行的过程中,驱动部件运行将容纳在容纳部件内的散热介质泵送到散热管路内,并保证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内运行。由于至少部分散热管路贴合于降温装置的热端设置,进而使得散热介质源源不断地带走降温装置的热端的热量,以降低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温度,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方式二:控制散热装置的第一散热风机运行。也即,在散热装置运行过程中,第一散热风机运行并不断朝向降温装置的热端,使得流动的气体带走热端的热量,进而降低热端的温度。也即,本方式是通过风冷实现对热端降温。
方式三;同时控制散热装置和第一散热风机运行,进而同时采用散热介质和气流的方式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散热装置工作的过程中,根据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调节散热装置的运行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散热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还可获取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并明确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而根据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调节散热装置的运行功率,使得散热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驱动适宜量的散热介质或空气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可降低散热装置的能耗,还可在降低降温装置运行功率的同时,达到降噪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基于烹饪设备通电的情况下,触发运行指令;或基于烹饪设备通电,且运行预设烹饪模式的情况下,触发运行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蟑螂等昆虫均具有趋暖性。因此,本发明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安装腔内的温度,进而利用蟑螂等昆虫均的趋暖性达到驱虫的效果。特别地,烹饪设备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就进入到驱虫模式,也即,当烹饪设备通电时,即可触发运行指令。此外,烹饪设备也可以在用户手动开启驱虫模式的情况下才进入到驱虫模式,也即,在烹饪设备通电且运行预设烹饪模式的情况下,才触发运行指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锅体组件的温度,并在温度满足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温装置停止工作;或获取锅体组件的温度,并在温度满足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温装置停止工作;间隔预设时长后再次检测锅体组件的温度,并在锅体组件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的情况,再次开启降温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检测锅体组件的温度,并且判断锅体组件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若锅体组件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说明已经降温完成,并且达到了用户想要的降温效果。因此,可控制降温装置停止工作,并可控制散热装置工作。
此外,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还可实现间断工作。也即,在控制制冷组件停止工作以后,间隔预设时长后再次检测锅体组件的温度,并在锅体组件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的情况,再次开启降温装置,进而保证锅体组件的温度长时间维持在温度阈值以下,并可避免降温装置长时间工作运行。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又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烹饪设备的降温装置工作,并保持烹饪设备的烹饪腔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
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具体地,响应于运行指令,可控制烹饪设备的降温装置工作,进而通过降温装置的冷端对烹饪腔降温,进而有效降低烹饪腔内食材的温度。特别地,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烹饪腔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而第一温度区间的温度降低,可为食材提供降低的存放温度。
特别地,对于米饭等食材而言,若在常温的烹饪腔内长时间保存,米饭表面容易出现发黄发干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米糠味,而不保温保存容易出现微生物。因此,基于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可有效保证米饭等食材的低温保鲜,有效解决了米饭发黄发干、以及米饭出现米糠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温度区间为-20℃至1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温度区间为-20℃至15℃。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20℃,并小于或等于15℃。当降温装置可保证烹饪腔的大于或等于-20℃,并小于或等于15℃时,可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度低于室温,进而实现了对烹饪腔内食材的低温保鲜,保证了存放在烹饪前食材的新鲜程度,同时避免了食材出现发干、发黄的情况,避免了食材出现米糠味,同时避免了食材滋生细菌。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间为-18℃至10℃。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18℃,并小于或等于10℃。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间为-10℃至5℃。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10℃,并小于或等于5℃。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间为-5℃至2℃。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5℃,并小于或等于2℃。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降温装置的工作时长,基于工作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温装置停止工作,并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件工作,并保持烹饪腔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获取降温将至的工作时长,并判断降温装置的工作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若降温装置的工作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说明食材的保鲜时长已经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并且用户即将要食用烹饪后的食材。因此,此时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件工作,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升温,使得烹饪腔内的食材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这样,用户便可直接食用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内的食材,不会觉得食材过于冰冷。
当然,若降温装置的工作时长小于时长阈值,说明用户并不着急食用,继续低温保鲜食材即可。
在该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前,或者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时长阈值,进而在一端时间后获得处于第二温度区间的食材,实现对食材的预约。
当然,用户也可以不设置时长阈值,在用户取消保鲜的情况下,才控制降温装置停止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温度区间为50℃至100℃。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温度区间为50℃至100℃。也即,在低温保鲜完成后,控制加热件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50℃,并小于或等于100℃。当加热件可保证烹饪腔的大于或等于50℃,并小于或等于100℃时,可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度适宜,使得烹饪腔内食材的温度适于食用,避免用户需要手动重新加热食物的过程,同时保证了用户最终食用的食材温度适宜,不会出现过于冰冷的情况。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温度区间为65℃至80℃。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加热件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65℃,并小于或等于80℃。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温度区间为68℃至75℃。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加热件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68℃,并小于或等于75℃。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或;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或实现如本发明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因此,具有上述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7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结构中水箱和散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12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结构中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1所示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一种控制逻辑图;
图2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又一种控制逻辑图;
图2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又一种控制逻辑图;
图2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又一种控制逻辑图;
图2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又一种控制逻辑图;
图2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又一种控制逻辑图;
图2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又一种控制逻辑图;
图2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又一种控制逻辑图;
图30是图28所示的控制逻辑下不同食材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31是图29所示的控制逻辑下不同食材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3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过程中食材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其中,图1至图1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锅体组件,104降温装置,106冷端,108热端,110散热装置,112第一散热风机,114容纳部件,116散热管路,118散热件,120第一锅体,122烹饪腔,124第二锅体,126安装腔,128控制装置,130制冷仓,132制冷风道,134驱动风机,136加热件,138第三散热风机,140传感器,142检测装置,144制冷室,146制冷件,148制冷通道,150水泵,152制冷风机,154送风通道,156驱动部件,158散热模块,160散热块,162第一管路,164第二管路,166水箱,168喷淋部件,170喷淋管路,174隔热层,176制冷片,178第二散热风机,180物料盛放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6、图15、图16、图17和图18、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102、降温装置104和散热装置110。
其中,降温装置104包括冷端106和热端108,降温装置104运行时可对锅体组件102降温,进而有效降低锅体组件102的温度,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食材的温度,也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
在降温装置104工作的过程中,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的温度会不断上升,这会影响锅体组件102的降温效果,也会影响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为此,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还包括有散热装置110,并通过散热装置110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不断降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温度,保证降温装置104对锅体组件102的降温效果,同时保证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放置环境和使用寿命。
也即,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通过降温装置104有效降低锅体组件102的温度,使得烹饪设备可烹饪出低温食材,并且通过散热装置110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保证了降温装置104对锅体组件102的降温效果,同时保证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放置环境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15和图17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102、降温装置104和散热装置110;散热装置110包括第一散热风机112。
其中,降温装置104包括冷端106和热端108,降温装置104运行时可对锅体组件102降温,进而有效降低锅体组件102的温度,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食材的温度,也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
此外,散热装置110包括第一散热风机112,第一散热风机112朝向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设置,并在可运行过程中朝向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送风,进而降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的温度。
也即,在该实施例中,可采用风冷的方式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降温。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具有如实施例一的烹饪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102、降温装置104和散热装置110;散热装置110包括散热件118。
其中,降温装置104包括冷端106和热端108,降温装置104运行时可对锅体组件102降温,进而有效降低锅体组件102的温度,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食材的温度,也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
此外,散热装置110包括散热件118。其中,散热件118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相连接,热端108的热量可传递到散热件118上,并通过散热件118流失。特别地,散热件118的表面积要远大于热端108的表面积,进而增大了热端108的散热面积,加快了热量的流失,对热端108起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也即,在该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散热件118的方式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具有如实施例一的烹饪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实施例四:
如图1、图2、图6、图16和图18所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102、降温装置104和散热装置110;散热装置110包括:容纳部件114、散热管路116和驱动部件156。
其中,降温装置104包括冷端106和热端108,降温装置104运行时可对锅体组件102降温,进而有效降低锅体组件102的温度,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食材的温度,也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
此外,如图1、图2、图16和图18所示,散热装置110包括容纳部件114、散热管路116和驱动部件156。其中,容纳部件114内部容纳有水或水溶液等散热介质,散热管路116至少部分贴合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设置,而驱动部件156直接与容纳部件114和散热管路116相连通。
在散热装置110运行的过程中,驱动部件156运行将容纳在容纳部件114内的散热介质泵送到散热管路116内,并保证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116内运行。由于至少部分散热管路116贴合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设置,进而使得散热介质源源不断地带走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的热量,以降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的温度,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此外需特殊说明的是,驱动部件156驱动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116中不断流动,保证了不断有低温的散热介质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相接触,进而利用流动的散热介质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可有效提升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的散热效果。
也即,在该实施例中,可通过水冷的方式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散热管路116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162和第二管路164。其中,第一管路162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相贴合,第二管路164同时与第一管路162和容纳部件114相连通。在驱动部件156运行过程中,容纳部件114内的散热介质通过第二管路164进入到第一管路162内,并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接触换热,有效降低热端108的温度;而后,经过换热后的散热介质流回到容纳部件114。如此循环,即可保证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的有效散热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散热装置110还包括:散热模块158、散热片和散热块160。其中,散热片设置在散热模块158上,第二管路164设置在散热模块158的内部;散热块160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相接触,第一管路162设置在散热块160的内部。
在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进行散热时,热端108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块160上,第一管路162内的散热介质经过散热块160会带走散热块160的热量,进而降低热端108的温度。并且,通过散热块160的设置,有效提升了第一管路162内散热介质的有效换热面积,提升对热端108的散热效果。此外,散热片设置在散热模块158上,经过换热后的散热介质经过散热模块158后,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并通过散热片流失。并且,由于散热片的设置,有效增大了散热模块158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加速了热量的流失,进一步提升了对换热后散热介质的降温效果。具体实施例中,散热模块158可采用水排。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散热装置110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机178。其中,第二散热风机178设置在散热模块158上,并且与第二管路164的位置相对。在第二散热风机178运行的情况下,经过换热后的散热介质流向散热模块158,此时第二风机可朝向第二管路164送风,进一步提升换热后散热介质的降温效果。
具体实施例中,可同时通过风冷和散热件118的方式为热端108降温。具体地,散热件118与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相贴合,而第一散热风机112设置在散热件118上,并可朝向热端108一侧送风。基于这一方式的设置,可进一步提升热端108的散热速度。此外,该方式具有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同时通过风冷和水冷的方式为热端108降温。具体地,散热管路116至少部分与热端108相贴合,而第一散热风机112可朝向热端108送风。基于这一方式的设置,可进一步提升热端108的散热速度。此外,该方式具有实施例二和实施例四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同时通过散热件118和水冷的方式为热端108降温。具体地,散热管路116至少部分与一部分热端108相贴合,散热件118同样与另一部分热端108相贴合。基于这一方式的设置,可进一步提升热端108的散热速度。此外,该方式具有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同时通过风冷、散热件118和水冷的方式为热端108降温。具体地,散热管路116至少部分与一部分热端108相贴合,散热件118同样与另一部分热端108相贴合,与此同时,第一散热风机112还可朝向热端108送风。基于这一方式的设置,可进一步提升热端108的散热速度。此外,该方式具有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降温装置104可采用喷淋的形式,并且可实现对烹饪腔122的降温。其中,降温装置104包括水箱166、水泵150、喷淋管路170、喷淋部件168、制冷片176。其中,水箱166内存储有水等制冷介质,制冷片176的冷端106贴合于水箱166的外壁设置,并可对水箱166内的制冷介质制冷;喷淋部件168朝向第一锅体120的烹饪腔122设置,喷淋管路170连通于喷淋部件168和水箱166,水泵150设置在喷淋管路170上,并可将水箱166内的制冷介质通过喷淋管路170泵送到喷淋部件168内,并喷淋到烹饪腔122内,实现对烹饪腔122的制冷降温。此外,在水箱166的外周设置有隔热层174,进而避免水箱166内部的冷量流失。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烹饪腔122内架设用于盛放米粒的物料盛放件180,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可对烹饪腔122或物料盛放件180制冷。也即,可在开启烹饪前通过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有效降低米粒的温度,或者在烹饪过程中通过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有效降低米粒的温度,促进米饭中的抗性淀粉含量,烹饪健康米饭。
实施例五:
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102、降温装置104和散热装置110;锅体组件102包括第一锅体120、第二锅体124和控制装置128。
其中,降温装置104包括冷端106和热端108,降温装置104运行时可对锅体组件102降温,进而有效降低锅体组件102的温度,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食材的温度,也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
此外,锅体组件102包括第一锅体120、第二锅体124和控制装置128。第一锅体120设置于第二锅体124内,第一锅体120内形成有烹饪腔122,并可存储待烹饪食材;第二锅体124设置有安装腔126,安装腔126可用来放置降温装置104、散热装置110和控制装置128。
并且,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可对烹饪腔122制冷。当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对烹饪腔122制冷时,可有效降低烹饪腔122内食材的烹饪温度,一方面可制作出绿豆沙等低温食物,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刚烹饪完成后食材的温度,避免用户烫伤的同时便于用户食用。
实施例六:
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102、降温装置104和散热装置110;锅体组件102包括第一锅体120、第二锅体124和控制装置128。
其中,降温装置104包括冷端106和热端108,降温装置104运行时可对锅体组件102降温,进而有效降低锅体组件102的温度,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食材的温度,也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
此外,锅体组件102包括第一锅体120、第二锅体124和控制装置128。第一锅体120设置于第二锅体124内,第一锅体120内形成有烹饪腔122,并可存储待烹饪食材;第二锅体124设置有安装腔126,安装腔126可用来放置降温装置104、散热装置110和控制装置128。
并且,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可对安装腔126制冷。当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对安装腔126制冷时,可有效降低安装腔126内部的温度,进而保证控制装置128等电器元件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避免高温环境对控制装置128的损害,同时有利于延长控制装置128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安装腔126内形成有制冷风道132,且控制装置128和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位于制冷风道132的两个端口处;安装腔126内还设置有驱动风机134,而驱动风机134在运行的过程中,可将冷端106周围的冷空气吹向控制装置128一侧,进而有效降低控制装置128的温度,使得控制装置128的温升始终维持在安全的温度区间内。
此外,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还可直接与第一锅体120相贴合设置,进而为烹饪腔122制冷。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加热件136和第三散热风机138。其中,加热件136和第三散热风机138均设置在安装腔126内,并可为烹饪腔122供热,而第三散热风机138与加热件136配合使用,并为加热件136散热。
此外,为保证加热件136的热量不会影响控制装置128的温度,安装腔126内进一步设置有制冷仓130和加热仓,控制装置128设置在制冷仓130内,而加热件136与第三散热风机138设置在加热仓,加热件136的热量不会影响控制装置128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七:
如图17和图18所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102、降温装置104、散热装置110和检测装置142;锅体组件102包括第一锅体120、第二锅体124和控制装置128。
其中,第一锅体120设置于第二锅体124内,第一锅体120内形成有烹饪腔122,并可存储待烹饪食材;第二锅体124设置有安装腔126,安装腔126可用来放置降温装置104、散热装置110和控制装置128。降温装置104包括冷端106和热端108,降温装置104运行时可对锅体组件102降温,进而有效降低锅体组件102的温度,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食材的温度,也可降低锅体组件102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
此外,传感器140设置在安装腔126内,并与控制装置128相连接。在烹饪设备工作过程中,传感器140可检测安装腔126内是否存在昆虫等异物,而控制装置128可在传感器140检测到安装腔126内存在异物的情况下,控制降温装置104工作,以降低安装腔126内的温度。
特别地,蟑螂等昆虫均具有趋暖性。也即,蟑螂等昆虫会朝向温度较高的地方移动,而逃离温度较低的地方。因此,对于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来说,当降温装置104运行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安装腔126内的温度,进而利用蟑螂等昆虫均的趋暖性达到驱虫的效果。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就控制传感器140工作,并且进入到驱虫模式,也可以在用户手动开启驱虫模式的情况下才进入到驱虫模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04可以采用制冷片。当降温装置104为制冷片时,制冷片具有冷端106和热端108,在制冷片运行过程中,可将冷端106的热量传递至热端108,进而降低冷端106的温度,并通过冷端106为锅体组件102降温。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04可以采用蒸发器。当降温装置104为蒸发器时,烹饪设备还包括换热流路,换热流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其中,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串联连接。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冷媒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流动,当冷媒流动到蒸发器后会蒸发吸热,此时便可通过蒸发器降低锅体组件102的温度;当冷媒流动到冷凝器后会冷凝放热,而后再次经过压缩机后回到蒸汽器内,如此循环制冷。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饭煲、压力锅、料理机等。
实施例八:
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如图19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2,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
步骤204,获取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并基于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工作。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响应于运行指令,可控制烹饪设备的降温装置工作,进而通过降温装置的冷端对锅体组件降温,进而有效降低锅体组件内食材的温度,或降低锅体组件内部电器元件的温度。此外,在降温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获取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并判断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说明降温装置的热端温度过高,此时降温装置的降温性能会下降,同时会使得烹饪设备内部的电器元件温度升高。
因此,本实施例提出的控制方法,在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不断降低降温装置的热端温度,保证降温装置对锅体组件的降温效果,同时保证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放置环境和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在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保证了降温装置对锅体组件的降温效果,同时保证烹饪设备内部电器元件的放置环境和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运行参数包括热端的温度。其中,在判断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过程中,判断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若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则判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此外,在运行参数满足于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散热装置工作的过程,具体可采用以下控制方式:
方式一:控制散热装置的驱动部件运行,以使得容纳部件内的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内流动。也即,在散热装置运行的过程中,驱动部件运行将容纳在容纳部件内的散热介质泵送到散热管路内,并保证散热介质在散热管路内运行。由于至少部分散热管路贴合于降温装置的热端设置,进而使得散热介质源源不断地带走降温装置的热端的热量,以降低降温装置的热端的温度,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也即,本方式是通过水冷实现对热端降温。
方式二:控制散热装置的第一散热风机运行。也即,在散热装置运行过程中,第一散热风机运行并不断朝向降温装置的热端送风,使得流动的气体带走热端的热量,进而降低热端的温度。也即,本方式是通过风冷实现对热端降温。
方式三;同时控制散热装置和第一散热风机运行,进而同时采用风冷和水冷的方式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控制散热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还可获取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并明确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而根据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调节散热装置的运行功率,使得散热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驱动适宜量的散热介质或空气对降温装置的热端散热,可降低散热装置的能耗,还可在降低降温装置运行功率的同时,达到降噪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由于蟑螂等昆虫均具有趋暖性。因此,本实施例提出的控制方法,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安装腔内的温度,进而利用蟑螂等昆虫均的趋暖性达到驱虫的效果。特别地,烹饪设备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就进入到驱虫模式,也即,当烹饪设备通电时,即可触发运行指令。此外,烹饪设备也可以在用户手动开启驱虫模式的情况下才进入到驱虫模式,也即,在烹饪设备通电且运行预设烹饪模式的情况下,才触发运行指令。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检测锅体组件的温度,并且判断锅体组件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若锅体组件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说明已经降温完成,并且达到了用户想要的降温效果。因此,可控制降温装置停止工作,并可控制散热装置工作。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控制方法还可实现间断工作。也即,在控制制冷组件停止工作以后,间隔预设时长后再次检测锅体组件的温度,并在锅体组件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的情况,再次开启降温装置,进而保证锅体组件的温度长时间维持在温度阈值以下,并可避免降温装置长时间工作运行。
实施例九:
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又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如图20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2,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烹饪设备的降温装置工作,并保持烹饪设备的烹饪腔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响应于运行指令,可控制烹饪设备的降温装置工作,进而通过降温装置的冷端对烹饪腔降温,进而有效降低烹饪腔内食材的温度。特别地,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烹饪腔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而第一温度区间的温度降低,可为食材提供降低的存放温度。
特别地,对于米饭而言,若米饭在常温的烹饪腔内长时间保存,米饭表面容易出现发黄发干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米糠味,而不保温保存容易出现微生物。因此,基于本实施例提出的实施例,可有效保证米饭等食材的低温保鲜,有效解决了米饭发黄发干、以及米饭出现米糠味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间为-20℃至15℃。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20℃,并小于或等于15℃。当降温装置可保证烹饪腔的大于或等于-20℃,并小于或等于15℃时,可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度低于室温,进而实现了对烹饪腔内食材的低温保鲜,保证了存放在烹饪前食材的新鲜程度,同时避免了食材出现发干、发黄的情况,避免了食材出现米糠味,同时避免了食材滋生细菌。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间为-18℃至10℃。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18℃,并小于或等于10℃。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间为-10℃至5℃。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10℃,并小于或等于5℃。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间为-5℃至2℃。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5℃,并小于或等于2℃。
实施例十:
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提出了又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如图21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2,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烹饪设备的降温装置工作,并保持烹饪设备的烹饪腔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
步骤404,获取降温装置的工作时长;
步骤406,判断工作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408,否则,返回步骤404;
步骤408,控制降温装置停止工作,并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件工作,并保持烹饪腔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获取降温将至的工作时长,并判断降温装置的工作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若降温装置的工作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说明食材的保鲜时长已经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并且用户即将要食用烹饪后的食材。因此,此时控制烹饪设备的加热件工作,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升温,使得烹饪腔内的食材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这样,用户便可直接食用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内的食材,不会觉得食材过于冰冷。
当然,若降温装置的工作时长小于时长阈值,说明用户并不着急食用,继续低温保鲜食材即可。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前,或者在控制降温装置工作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时长阈值,进而在一端时间后获得处于第二温度区间的食材,实现对食材的预约。
当然,用户也可以不设置时长阈值,在用户取消保鲜的情况下,才控制降温装置停止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温度区间为50℃至100℃。也即,在低温保鲜完成后,控制加热件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50℃,并小于或等于100℃。当加热件可保证烹饪腔的大于或等于50℃,并小于或等于100℃时,可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度适宜,使得烹饪腔内食材的温度适于食用,避免用户需要手动重新加热食物的过程,同时保证了用户最终食用的食材温度适宜,不会出现过于冰冷的情况。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温度区间为65℃至80℃。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加热件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65℃,并小于或等于80℃。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进一步地,第二温度区间为68℃至75℃。也即,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加热件工作,使得烹饪腔的温度大于或等于68℃,并小于或等于75℃。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实施例八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实施例十一:
本发明第十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或实现如本发明第三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包括:第一锅体120,第一锅体120的内部设置有烹饪腔122;控制装置128;调温装置,调温装置包括加热件136和降温装置104,加热件136可采用加热管的如图1所示的热盘加热,也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电磁加热;散热装置110,散热装置110可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降温装置104采用制冷片,制冷片的冷端106朝向烹饪腔122设置;容纳部件114内存储有散热介质,散热管路116通过驱动部件156与容纳部件114向连接,散热管路116一部分与制冷片的热端108相接触,经过水流散热模块158,第二散热风机178朝向散热模块158内送风,进而降低散热介质的温度,特别是降温与烹饪腔122换热后的散热介质的温度。
具体地,如图3所示,降温装置104还可采用水冷的形式。其中,制冷室144内存储有制冷介质,制冷件146的冷端106朝向制冷室144设置,并可对制冷室144内的制冷介质制冷降温;送风通道154与制冷室144和烹饪腔122相连通,制冷风机152设置在制冷室144内,并可通过送风通道154朝向烹饪腔122内送风,进而降低烹饪腔122内的温度。此外,制冷通道148通过水泵150与制冷室144相连通,并与第一锅体120的外壁相贴合,水泵150运行将制冷室144内的冷却介质泵送到制冷通道148内,进而降低烹饪腔122内的温度。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降温装置104还可采用喷淋的形式,并且可实现对烹饪腔122的降温。其中,降温装置104包括水箱166、水泵150、喷淋管路170、喷淋部件168、制冷片。其中,水箱166内存储有水等制冷介质,制冷片的冷端106贴合于水箱166的外壁设置,并可对水箱166内的制冷介质制冷;喷淋部件168朝向第一锅体120的烹饪腔122设置,喷淋管路170连通于喷淋部件168和水箱166,水泵150设置在喷淋管路170上,并可将水箱166内的制冷介质通过喷淋管路170泵送到喷淋部件168内,并喷淋到烹饪腔122内,实现对烹饪腔122的制冷降温。此外,在水箱166的外周设置有隔热层174,进而避免水箱166内部的冷量流失。
具体地,如图7所示,散热装置110包括容纳部件114、散热管路116、驱动部件156、第二散热风机178、散热模块158和散热块160;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散热管路116包括第一管路162和第二管路164。其中,容纳部件114内存储有散热介质,驱动部件156与容纳部件114和散热管路116相连通;如图8、图9、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散热管路116的第一管路162设置在散热块160内,并与制冷片的热端108相接触;如图7所示,散热管路116的第二管路164设置在散热模块158内,且第二散热风机178可朝向散热模块158送风,进而对散热管路116内的散热介质降温。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还具有制冷的功能,其具体控制逻辑如图22所示:烹饪设备通电,用户选择制冷或相关功能;【选择食材(不同食材对应不同的制冷温度),也可以通过设置制冷温度,开始工作,这步可省略】;控制装置128根据选择的条件选择对应的烹饪程序运行,烹饪过程中获取参数,如制冷片的热端108温度等,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驱动部件156。若判断不需要开启驱动部件156,则开启第二散热风机178;若判断需要开启驱动部件156,通过散热装置110把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温度降低至设定值(可以是温度感应,也可以是时间)。此外,开启驱动部件156后,可通过控制装置128控制电压或电流,达到控制散热介质的流量、流速等,进而控制散热效果。通过检测温度来控制驱动部件156的开启,可以达到减少驱动部件156工作的时间,增加驱动部件156的使用寿命,降低烹饪设备的能耗,降低驱动部件156工作的噪音。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还具有预约的功能,其具体控制逻辑如图23所示:烹饪设备通电,用户选择预约功能,选择食材(不同食材对应不同的制冷温度),也可以通过设置制冷温度;烹饪设备开始工作,控制装置128根据选择的条件选择对应的烹饪程序运行,通过降温装置104把烹饪腔122内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可以是温度感应,也可以是时间),控制装置128可根据如制冷片的热端108温度等参数,判定是否开启驱动部件156;开启驱动部件156后可,通过控制装置128控制散热介质的流量、流速等,控制散热效果,也可以控制第二散热风机178的风速来达到散热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通过水循环系统进行散热。其中,散热装置110包括散热管路116、驱动部件156、容纳部件114(可采用水箱166,可以拧开出水加水或换水,水箱166非必要,可以取消)、出水口、入水口等。此外,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机178等,第二散热风机178对散热介质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通过水冷的方式为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降温,通过控制散热介质流量或流速的大小的方式,达到调节散热的效果。其中,流量/流速/风速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28控制电压或电流来达到,也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散热风机112的风速等对散热介质进行加速散热,达到更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包括:第一锅体120、第二锅体124、加热件136、控制装置128、降温装置104等。其中,第一锅体120内设置有烹饪腔122,第一锅体120可以安置在第二锅体124内,也可以安置在第二锅体124外。
此外,第二锅体124内形成有制冷仓130,控制装置128和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位于制冷仓130内,制冷仓130的仓壁使用隔热材料,一定程度避免了加热件136对控制装置128的热传递,同时避免了制冷仓130的冷量损失。
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降温装置104可为采用制冷片实现,也可采用蒸发器实现。其中,空气经“驱动风机134-冷端106-制冷风道132-制冷仓130-驱动风机134”循环。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散热装置110可为采用风冷的方式。如图16所示,散热装置110可为采用水冷的方式,其中,水流路径为“容纳部件114-热端108-水排-容纳部件114”,水排和热端108内均设置有散热管路116。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具有两种控制模式,分别是间歇制冷模式和持续制冷模式。
在间歇制冷模式下,烹饪设备的控制逻辑如图24所示,烹饪设备通电后,加热件136开始工作;检测装置142检测电器元件的实时温度数据T1(可以为控制装置128的温度数据),并判断实时温度数据T1是否大于或等于△T1;若判结果为是,则需要控制降温装置104运行,控制驱动风机134通过制冷通道148向控制装置128送风,同时控制第二散热风机178运行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再次通过检测装置142检测电器元件的实时温度数据T2(可以为控制装置128的温度数据),并判断实时温度数据T2是否小于或等于△T2;若判断结果为是,控制降温装置104停止运行,控制驱动风机134停止运行,同时控制第二散热风机178停止运行。
在持续制冷模式下,烹饪设备的控制逻辑如图25所示,烹饪设备通电后,加热件136开始工作;检测装置142检测电器元件的实时温度数据T1(可以为控制装置128的温度数据),并判断实时温度数据T1是否大于或等于△T1;若判结果为是,则需要控制降温装置104运行,控制驱动风机134通过制冷通道148向控制装置128送风,同时控制第二散热风机178运行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再次通过检测装置142检测电器元件的实时温度数据T2(可以为控制装置128的温度数据),并判断实时温度数据T2是否小于或等于△T2;若判断结果为是,控制降温装置104以低功率运行,并持续保证T2是否小于或等于△T2。
具体实施例三:
如图17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包括:第一锅体120、第二锅体124、加热件136、控制装置128、降温装置104等。其中,第一锅体120内设置有烹饪腔122,第一锅体120可以安置在第二锅体124内,也可以安置在第二锅体124外。
此外,第二锅体124内形成有制冷仓130,控制装置128和降温装置104的冷端106位于制冷仓130内,制冷仓130的仓壁使用隔热材料,一定程度避免了加热件136对控制装置128的热传递,同时避免了制冷仓130的冷量损失。
进一步地,降温装置104可为采用制冷片实现,也可采用蒸发器实现。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散热装置110可为采用风冷。
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散热装置110也可水冷的方式。其中,水流路径为“容纳部件114-热端108-水排-容纳部件114”,水排和热端108内均设置有散热管路116。
此外,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还具有驱虫模式,并可采用以下自动驱虫模式和手动驱虫模式:
如图26所示,在自动驱虫模式下,烹饪设备的控制逻辑如下:烹饪设备通电后传感器140工作,并实时检测安装腔126内的参数,判断安装腔126内是否有昆虫;当安装腔126内有昆虫进入时,控制降温装置104工作,控制驱动风机134运行并通过制冷风道132朝向安装腔126内部送风,同时开启第二散热风机178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此外,传感器140实时检测安装腔126内的参数,并判断安装腔126内没有昆虫的持续时间,如果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T3,则判断安装腔126内的昆虫已经驱除,此时控制降温装置104停止工作,控制制冷风机152和第一散热风停止供电,烹饪设备断电结束自动驱虫模式。
如图27所示,在自手动驱虫模式下,烹饪设备的控制逻辑如下:烹饪设备通电后,用户手动启动驱虫模式,使得传感器140工作,并实时检测安装腔126内的参数,判断安装腔126内是否有昆虫;当安装腔126内有昆虫进入时,控制降温装置104工作,控制驱动风机134运行并通过制冷风道132朝向安装腔126内部送风,同时开启第二散热风机178对降温装置104的热端108散热。此外,传感器140实时检测安装腔126内的参数,并判断安装腔126内没有昆虫的持续时间,如果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T3,则判断安装腔126内的昆虫已经驱除,此时控制降温装置104停止工作,控制制冷风机152和第一散热风停止供电,烹饪设备断电结束自动驱虫模式。
具体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包括:第一锅体120,第一锅体120的内部设置有烹饪腔122;控制装置128;调温装置,调温装置包括加热件136和降温装置104,加热件136可采用加热管的热盘加热和电磁加热,降温装置104可对烹饪腔122制冷降温。
本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可实现对烹饪腔122内物料的进行低温保鲜。
具体地,如图28和图30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逻辑如下,选择米饭保鲜功能(可以选择保鲜时间或不选择,如果不选择时间,需要取消保鲜才停止,或者超过时长阈值(超过24小时或48小时)停止);烹饪设备开始工作,控制装置128获取米饭温度、环境温度等,运行对应程序;降温装置104开始工作,达到程序温度或设定温度(-20℃≤设定温度≤15℃,优选-18℃≤设定温度≤10℃,进一步优选-10℃≤设定温度≤5℃,进一步优选-5℃≤设定温度≤2℃)。维持温度T1,持续至保鲜结束,保鲜结束有两种情况(1、直接取消保鲜,则保鲜结束;2、达到设置的条件,如保鲜时间,或超过程序设置的时间,如24小时或48小时等)。
此外,还有一种低温保鲜逻辑,如图29和图31所示,第一步多了时间设置,后面多了再加热的阶段,加热米饭至加热温度,50℃≤加热温度≤100℃,进一步优选65℃≤加热温度≤80℃,进一步优选68℃≤加热温度≤75℃,这种效果是保鲜结束,就能直接吃饭了。
此外,如图32所示,烹饪设备的烹饪过程包括预约阶段、吸水阶段、加热阶段、沸腾阶段、沸腾阶段、焖饭阶段和保温阶段。
其中,运行指令包括预约指令和烹饪指令,在预约指令下,烹饪设备进入预约阶段,控制装置128控制降温装置104对烹饪腔122降温,使得烹饪腔122的温度降至环境温度之下,以实现食材烹饪前降温处理,避免食材变质,在预约阶段结束后,进入升温阶段,进而进入沸腾阶段和焖饭阶段。其中,当进入焖饭阶段后,控制装置128控制降温装置104对烹饪腔122降温,使得在焖饭阶段结束后烹饪好的食材的温度即为用户能够食用的温度。
在烹饪指令下,烹饪设备进入吸水阶段和加热阶段,控制装置128加热件136对烹饪腔122升温,直至进入沸腾阶段;在沸腾阶段下,当烹饪腔122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时,停止对烹饪腔122加热,进入焖饭阶段。同时,控制装置128在焖饭阶段控制降温装置104对烹饪腔122降温,以使焖饭阶段结束后,烹饪好的食材就能达到用户能够食用的温度,大大缩短了烹饪时长和用户等待的时长,避免用户食用高温的食材,引起健康问题。
当然,烹饪设备也可以不设置预约阶段,在接收到烹饪指令后就进行烹饪,并在焖饭阶段通过保温阶段对食材降温。
进一步地,在焖饭阶段后,烹饪设备还包括保温阶段,使得烹饪腔122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温度,以便于用户随时食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在焖饭阶段结束时,食材的温度已被调节为用户可食用的温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本申请提出的实施例大大缩短了食材冷却的时长,以及用户等待的时长。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组件;
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冷端和热端,所述冷端被配置为适于对所述锅体组件降温;
散热装置,被配置为适于对所述热端散热;
所述锅体组件包括:
第一锅体,所述第一锅体内形成有烹饪腔;
第二锅体,所述第一锅体设置于所述第二锅体内,所述第二锅体具有安装腔,所述降温装置和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控制装置,并被配置为适于控制所述降温装置和所述散热装置工作;
其中,所述冷端被配置为适于对所述烹饪腔或所述安装腔制冷;
制冷风道,形成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冷端位于所述制冷风道的两端;
驱动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被配置为适于自所述冷端朝向所述控制装置一侧送风;
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第三散热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被配置为朝向所述加热件送风;
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制冷仓和加热仓,而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第三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加热仓;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降温装置的冷端位于所述制冷仓内,所述制冷仓的仓壁使用隔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散热风机,朝向所述热端设置,并被配置为适于朝向所述热端送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件,与所述热端相连接,并被配置为对所述热端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容纳部件,所述容纳部件用于容纳散热介质;
散热管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热端相贴合;
驱动部件,与所述容纳部件和所述散热管路相连通,并被配置为适于驱动所述散热介质在所述散热管路内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路包括:
第一管路,与所述热端相贴合;
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容纳部件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
散热模块,所述第二管路设置于所述散热模块内;
散热片,设置于所述散热模块上;
散热块,与所述热端相贴合,所述第一管路设置于所述散热块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
第二散热风机,设置于所述散热模块上,并被配置为朝向所述第二管路送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并被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安装腔内是否存在异物;
所述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降温装置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温装置为制冷片;或
所述降温装置为蒸发器,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换热流路,所述换热流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串联连接。
10.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所述降温装置工作;
获取所述降温装置的运行参数,并基于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散热装置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热端的温度,所述在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散热装置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热端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驱动部件运行,以使得容纳部件内的散热介质在所述散热管路内流动;和/或
基于所述热端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第一散热风机运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散热装置工作的过程中,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调节所述散热装置的运行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所述降温装置工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烹饪设备通电的情况下,触发所述运行指令;或
基于所述烹饪设备通电,且运行预设烹饪模式的情况下,触发所述运行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锅体组件的温度,并在所述温度满足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温装置停止工作;或
获取所述锅体组件的温度,并在所述温度满足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温装置停止工作;间隔预设时长后再次检测所述锅体组件的温度,并在所述锅体组件的温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的情况,再次开启所述降温装置。
15.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运行指令,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降温装置工作,并保持所述烹饪设备的烹饪腔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区间为-20℃至15℃。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降温装置的工作时长,基于所述工作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温装置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件工作,并保持所述烹饪腔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为50℃至100℃。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或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011063181.4A 2020-09-30 2020-09-30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05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181.4A CN114305059B (zh) 2020-09-30 2020-09-30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181.4A CN114305059B (zh) 2020-09-30 2020-09-30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5059A CN114305059A (zh) 2022-04-12
CN114305059B true CN114305059B (zh) 2023-06-23

Family

ID=81031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3181.4A Active CN114305059B (zh) 2020-09-30 2020-09-30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505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925A (zh) * 2016-01-22 2017-08-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9285C (zh) * 2007-04-10 2009-03-18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制冷保鲜功能的慢炖锅及其操作方法
KR20080109317A (ko) * 2007-06-12 2008-12-17 김영환 냉장 기능을 갖는 조리기
CN204743678U (zh) * 2015-04-16 2015-11-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4580724U (zh) * 2015-05-07 2015-08-26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冷藏保鲜式果盘
CN204931277U (zh) * 2015-09-17 2016-01-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5193246B (zh) * 2015-10-19 2018-05-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压力锅
CN107836987A (zh) * 2016-09-21 2018-03-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系统和烹饪器具
CN208973487U (zh) * 2018-05-18 2019-06-14 浙江优百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检测异物功能的发热盘
CN110575073B (zh) * 2018-06-07 2022-07-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119032U (zh) * 2019-02-21 2020-02-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水冷散热内部流动型半导体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925A (zh) * 2016-01-22 2017-08-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5059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123660A1 (en) Electrical cooker including heating and cooling functionality
CN105054812B (zh) 一种具有冷藏保鲜功能的烤箱
CN102151067A (zh) 一种电饭锅
CN108324084B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保温控制系统及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09662360A (zh) 一种利用电源加热及制冷的恒温服
CN110575046B (zh) 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3984114U (zh) 一种制冷保鲜烹饪箱及集成灶
CN114938914B (zh) 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03637028A (zh) 电蒸锅及其烹饪方法
CN114305128A (zh) 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05059B (zh)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9713481U (zh) 空调器
CN112535414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装置和保温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3488314U (zh) 烹饪设备
CN215983540U (zh) 恒温设备
CN114305067A (zh)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587131B (zh) 烹饪器具
WO2022068172A1 (zh)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9235779U (zh) 冷热一体装置
KR100480107B1 (ko) 주방용 에어컨
CN114305130B (zh) 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19616B (zh) 一种具有冷藏保鲜功能的烤箱
KR20170022559A (ko) 흑마늘 제조장치
CN206342361U (zh) 一种具有冷藏保鲜功能的烤箱
CN114305066B (zh) 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