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180A - 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 Google Patents

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180A
CN114304180A CN202111587640.3A CN202111587640A CN114304180A CN 114304180 A CN114304180 A CN 114304180A CN 202111587640 A CN202111587640 A CN 202111587640A CN 114304180 A CN114304180 A CN 114304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actor
sodium
disinfection
citr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76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瑞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876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4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硫酸钠为20份‑30份;柠檬酸为15份‑35份;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碳酸氢钠、硫酸钠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通过亚氯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及无水氯化钠的配合使用,几者按一定配比混合后,佩戴于人身上,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杀菌消毒效果,避免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附着于人体内,并对人体机能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多种材料都是食品级的,因此,佩戴于身上在其散发过程中,使用者吸入后不会造成伤害。

Description

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消毒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背景技术
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等有害菌体存活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处地方,且部分的细菌、真菌以及病毒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尤其是对于抵抗力较弱的群体,例如婴幼儿和老人。当前,全球都处于新冠病毒侵害的危险处境中,如何做好自身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因此,为了保障人体免受伤害,大多数的人都会采取一定的杀菌消毒手段,市面常见的有杀菌消毒粉或杀菌消毒剂等等。
目前常见的杀菌消毒手段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杀菌消毒效果强的,就会存在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风险;反之,若是将对人体伤害降低到最低,那么杀菌消毒效果又大打折扣,难以起到较好的杀菌消毒效果。因此,难以实现既能达到好的杀菌消毒效果,同时又能降低对人体伤害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硫酸钠为20份-30份;
柠檬酸为15份-35份;
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碳酸氢钠、硫酸钠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1份-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15份;
碳酸氢钠为20份;
硫酸钠为20份;
柠檬酸为15份;
无水氯化钠为20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17份;
碳酸氢钠为22份;
硫酸钠为23份;
柠檬酸为18份;
无水氯化钠为2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20份;
碳酸氢钠为25份;
硫酸钠为23份;
柠檬酸为20份;
无水氯化钠为27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18份;
碳酸氢钠为28份;
硫酸钠为26份;
柠檬酸为25份;
无水氯化钠为24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30份;
碳酸氢钠为25份;
硫酸钠为28份;
柠檬酸为30份;
无水氯化钠为30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30份;
碳酸氢钠为30份;
硫酸钠为20份;
柠檬酸为15份;
无水氯化钠为30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15份;
碳酸氢钠为20份;
硫酸钠为30份;
柠檬酸为35份;
无水氯化钠为3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亚氯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及无水氯化钠的配合使用,几者按一定配比混合后,佩戴于人身上,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杀菌消毒效果,避免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附着于人体内,并对人体机能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多种材料都是食品级的,因此,佩戴于身上在其散发过程中,使用者吸入后不会造成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其中,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3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同时,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碳酸氢钠、硫酸钠以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在另一实施例中,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其重量份数为1份-5份。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进一步的,活性因子及非活性因子中各个成分的原材料纯度分别为
亚氯酸钠有效含量≥80%;
碳酸氢钠≥99%;
硫酸钠≥98%;
柠檬酸≥99%;
无水氯化钠≥99%;
硬脂酸镁≥98%。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
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1份。
具体的,亚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作为二氧化氯的母体;碳酸氢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帮助亚氯酸钠与空气相溶,促进亚氯酸钠的溶解;硫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隔离作用,其用于阻止亚氯酸钠与其他的成分发生反应;柠檬酸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调节酸度的作用,同时还带有活化的效果,通过柠檬酸的酸度调节后,不会产生刺鼻的异味;无水氯化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阻隔和填充的效果,通过无水氯化钠的可进一步降低亚氯酸钠与其他成分发生活化反应,同时无水氯化钠还能作为配重的成分;硬脂酸镁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改善粉体流通性,同时无水氯化钠与硬脂酸镁均能帮助粉体加工成型,通过二者的设置,使得粉体加工成片状时更容易彼此分离,而且成品的整体外形光亮美观,不仅有利于加工环节的生产,而且还能美化成品。
具体使用时,将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所需的形状并佩戴于身上,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接触,一方面产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用负电子氧化杀死单细胞生物,并且产生无害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钠等;另一方面,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中的水接触,在有水的环境下,其能吸附在病毒、细菌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并穿透细胞壁进入到细胞内细胞内,直接氧化细胞里的含硫基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等物质,从而消灭细菌,同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也受到控制,因此对病毒、细菌和微生物有明显的灭杀效果。
实施例二
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其中,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3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同时,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碳酸氢钠、硫酸钠以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在另一实施例中,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其重量份数为1份-5份。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进一步的,活性因子及非活性因子中各个成分的原材料纯度分别为
亚氯酸钠有效含量≥80%;
碳酸氢钠≥99%;
硫酸钠≥98%;
柠檬酸≥99%;
无水氯化钠≥99%;
硬脂酸镁≥98%。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7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2份;
所述硫酸钠为23份;
所述柠檬酸为18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5份;
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2份。
具体的,亚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作为二氧化氯的母体;碳酸氢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帮助亚氯酸钠与空气相溶,促进亚氯酸钠的溶解;硫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隔离作用,其用于阻止亚氯酸钠与其他的成分发生反应;柠檬酸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调节酸度的作用,同时还带有活化的效果,通过柠檬酸的酸度调节后,不会产生刺鼻的异味;无水氯化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阻隔和填充的效果,通过无水氯化钠的可进一步降低亚氯酸钠与其他成分发生活化反应,同时无水氯化钠还能作为配重的成分;硬脂酸镁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改善粉体流通性,同时无水氯化钠与硬脂酸镁均能帮助粉体加工成型,通过二者的设置,使得粉体加工成片状时更容易彼此分离,而且成品的整体外形光亮美观,不仅有利于加工环节的生产,而且还能美化成品。
具体使用时,将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所需的形状并佩戴于身上,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接触,一方面产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用负电子氧化杀死单细胞生物,并且产生无害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钠等;另一方面,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中的水接触,在有水的环境下,其能吸附在病毒、细菌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并穿透细胞壁进入到细胞内细胞内,直接氧化细胞里的含硫基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等物质,从而消灭细菌,同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也受到控制,因此对病毒、细菌和微生物有明显的灭杀效果。
实施例三
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其中,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3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同时,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碳酸氢钠、硫酸钠以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在另一实施例中,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其重量份数为1份-5份。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进一步的,活性因子及非活性因子中各个成分的原材料纯度分别为
亚氯酸钠有效含量≥80%;
碳酸氢钠≥99%;
硫酸钠≥98%;
柠檬酸≥99%;
无水氯化钠≥99%;
硬脂酸镁≥98%。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2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5份;
所述硫酸钠为23份;
所述柠檬酸为20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7份;
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3份。
具体的,亚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作为二氧化氯的母体;碳酸氢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帮助亚氯酸钠与空气相溶,促进亚氯酸钠的溶解;硫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隔离作用,其用于阻止亚氯酸钠与其他的成分发生反应;柠檬酸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调节酸度的作用,同时还带有活化的效果,通过柠檬酸的酸度调节后,不会产生刺鼻的异味;无水氯化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阻隔和填充的效果,通过无水氯化钠的可进一步降低亚氯酸钠与其他成分发生活化反应,同时无水氯化钠还能作为配重的成分;硬脂酸镁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改善粉体流通性,同时无水氯化钠与硬脂酸镁均能帮助粉体加工成型,通过二者的设置,使得粉体加工成片状时更容易彼此分离,而且成品的整体外形光亮美观,不仅有利于加工环节的生产,而且还能美化成品。
具体使用时,将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所需的形状并佩戴于身上,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接触,一方面产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用负电子氧化杀死单细胞生物,并且产生无害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钠等;另一方面,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中的水接触,在有水的环境下,其能吸附在病毒、细菌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并穿透细胞壁进入到细胞内细胞内,直接氧化细胞里的含硫基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等物质,从而消灭细菌,同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也受到控制,因此对病毒、细菌和微生物有明显的灭杀效果。
实施例四
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其中,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3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同时,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碳酸氢钠、硫酸钠以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在另一实施例中,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其重量份数为1份-5份。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进一步的,活性因子及非活性因子中各个成分的原材料纯度分别为
亚氯酸钠有效含量≥80%;
碳酸氢钠≥99%;
硫酸钠≥98%;
柠檬酸≥99%;
无水氯化钠≥99%;
硬脂酸镁≥98%。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8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8份;
所述硫酸钠为26份;
所述柠檬酸为2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4份;
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4份。
具体的,亚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作为二氧化氯的母体;碳酸氢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帮助亚氯酸钠与空气相溶,促进亚氯酸钠的溶解;硫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隔离作用,其用于阻止亚氯酸钠与其他的成分发生反应;柠檬酸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调节酸度的作用,同时还带有活化的效果,通过柠檬酸的酸度调节后,不会产生刺鼻的异味;无水氯化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阻隔和填充的效果,通过无水氯化钠的可进一步降低亚氯酸钠与其他成分发生活化反应,同时无水氯化钠还能作为配重的成分;硬脂酸镁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改善粉体流通性,同时无水氯化钠与硬脂酸镁均能帮助粉体加工成型,通过二者的设置,使得粉体加工成片状时更容易彼此分离,而且成品的整体外形光亮美观,不仅有利于加工环节的生产,而且还能美化成品。
具体使用时,将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所需的形状并佩戴于身上,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接触,一方面产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用负电子氧化杀死单细胞生物,并且产生无害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钠等;另一方面,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中的水接触,在有水的环境下,其能吸附在病毒、细菌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并穿透细胞壁进入到细胞内细胞内,直接氧化细胞里的含硫基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等物质,从而消灭细菌,同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也受到控制,因此对病毒、细菌和微生物有明显的灭杀效果。
实施例五
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其中,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3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同时,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碳酸氢钠、硫酸钠以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在另一实施例中,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其重量份数为1份-5份。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进一步的,活性因子及非活性因子中各个成分的原材料纯度分别为
亚氯酸钠有效含量≥80%;
碳酸氢钠≥99%;
硫酸钠≥98%;
柠檬酸≥99%;
无水氯化钠≥99%;
硬脂酸镁≥98%。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5份;
所述硫酸钠为28份;
所述柠檬酸为30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30份;
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5份。
具体的,亚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作为二氧化氯的母体;碳酸氢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帮助亚氯酸钠与空气相溶,促进亚氯酸钠的溶解;硫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隔离作用,其用于阻止亚氯酸钠与其他的成分发生反应;柠檬酸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调节酸度的作用,同时还带有活化的效果,通过柠檬酸的酸度调节后,不会产生刺鼻的异味;无水氯化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阻隔和填充的效果,通过无水氯化钠的可进一步降低亚氯酸钠与其他成分发生活化反应,同时无水氯化钠还能作为配重的成分;硬脂酸镁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改善粉体流通性,同时无水氯化钠与硬脂酸镁均能帮助粉体加工成型,通过二者的设置,使得粉体加工成片状时更容易彼此分离,而且成品的整体外形光亮美观,不仅有利于加工环节的生产,而且还能美化成品。
具体使用时,将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所需的形状并佩戴于身上,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接触,一方面产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用负电子氧化杀死单细胞生物,并且产生无害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钠等;另一方面,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中的水接触,在有水的环境下,其能吸附在病毒、细菌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并穿透细胞壁进入到细胞内细胞内,直接氧化细胞里的含硫基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等物质,从而消灭细菌,同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也受到控制,因此对病毒、细菌和微生物有明显的灭杀效果。
实施例六
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其中,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3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同时,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碳酸氢钠、硫酸钠以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在另一实施例中,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其重量份数为1份-5份。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进一步的,活性因子及非活性因子中各个成分的原材料纯度分别为
亚氯酸钠有效含量≥80%;
碳酸氢钠≥99%;
硫酸钠≥98%;
柠檬酸≥99%;
无水氯化钠≥99%;
硬脂酸镁≥98%。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30份;
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2份。
具体的,亚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作为二氧化氯的母体;碳酸氢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帮助亚氯酸钠与空气相溶,促进亚氯酸钠的溶解;硫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隔离作用,其用于阻止亚氯酸钠与其他的成分发生反应;柠檬酸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调节酸度的作用,同时还带有活化的效果,通过柠檬酸的酸度调节后,不会产生刺鼻的异味;无水氯化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阻隔和填充的效果,通过无水氯化钠的可进一步降低亚氯酸钠与其他成分发生活化反应,同时无水氯化钠还能作为配重的成分;硬脂酸镁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改善粉体流通性,同时无水氯化钠与硬脂酸镁均能帮助粉体加工成型,通过二者的设置,使得粉体加工成片状时更容易彼此分离,而且成品的整体外形光亮美观,不仅有利于加工环节的生产,而且还能美化成品。
具体使用时,将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所需的形状并佩戴于身上,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接触,一方面产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用负电子氧化杀死单细胞生物,并且产生无害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钠等;另一方面,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中的水接触,在有水的环境下,其能吸附在病毒、细菌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并穿透细胞壁进入到细胞内细胞内,直接氧化细胞里的含硫基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等物质,从而消灭细菌,同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也受到控制,因此对病毒、细菌和微生物有明显的灭杀效果。
实施例七
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其中,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3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同时,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碳酸氢钠、硫酸钠以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在另一实施例中,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其重量份数为1份-5份。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进一步的,活性因子及非活性因子中各个成分的原材料纯度分别为
亚氯酸钠有效含量≥80%;
碳酸氢钠≥99%;
硫酸钠≥98%;
柠檬酸≥99%;
无水氯化钠≥99%;
硬脂酸镁≥98%。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
所述硫酸钠为30份;
所述柠檬酸为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30份;
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2份。
具体的,亚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作为二氧化氯的母体;碳酸氢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帮助亚氯酸钠与空气相溶,促进亚氯酸钠的溶解;硫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隔离作用,其用于阻止亚氯酸钠与其他的成分发生反应;柠檬酸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调节酸度的作用,同时还带有活化的效果,通过柠檬酸的酸度调节后,不会产生刺鼻的异味;无水氯化钠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阻隔和填充的效果,通过无水氯化钠的可进一步降低亚氯酸钠与其他成分发生活化反应,同时无水氯化钠还能作为配重的成分;硬脂酸镁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改善粉体流通性,同时无水氯化钠与硬脂酸镁均能帮助粉体加工成型,通过二者的设置,使得粉体加工成片状时更容易彼此分离,而且成品的整体外形光亮美观,不仅有利于加工环节的生产,而且还能美化成品。
具体使用时,将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所需的形状并佩戴于身上,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接触,一方面产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用负电子氧化杀死单细胞生物,并且产生无害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钠等;另一方面,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与空气中的水接触,在有水的环境下,其能吸附在病毒、细菌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并穿透细胞壁进入到细胞内细胞内,直接氧化细胞里的含硫基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等物质,从而消灭细菌,同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也受到控制,因此对病毒、细菌和微生物有明显的灭杀效果。
如表1-1及1-2所示,表1-1为DTI的测试报告表格;表1-2为DTI的又一测试报告表格。
表1-1
Figure RE-RE-GDA0003528606100000171
表1-2
Figure RE-RE-GDA0003528606100000181
表1-1测试报告中的“普倍牌二氧化氯消毒片(慢速片)”是由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负责检测的机构为“深圳市德泽威技术检测有限公司(DTI)”。根据测试结果可见,将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暴露在封闭环境中,温度控制在5-20℃或者20-40℃内,通过空气中的水分让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进行自然挥发并达到灭菌效果,从实验结果可看出,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可在6m2的空间内,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产生较好的杀灭效果,持续消杀时长至少有五天。
表1-2测试报告中的“普倍牌二氧化氯消毒片(慢速片)”是由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负责检测的机构为“深圳市德泽威技术检测有限公司(DTI)”。根据测试结果可见,将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暴露在不封闭环境中,温度控制在10℃,湿度98%,通过空气中的水分让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进行自然挥发并达到灭菌效果,从实验结果可看出,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可在2m2的空间内,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产生较好的杀灭效果,持续消杀时长至少有十天。
如表2所示,表2为微谱的检测报告表格。
表2
Figure RE-RE-GDA0003528606100000191
该测试报告中的“普倍牌二氧化氯YO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快、慢消毒片)”为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负责检测的机构为“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标准为“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采用的主要检测仪器为“生物安全柜”。根据测试结果可见,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对于冠状病毒GX_P2V、Vero-E6细胞抗病毒活性率>99.99,因此,说明对于冠状病毒GX_P2V、Vero-E6细胞具有较好的消杀效果。
如表3所示,表3为DTI的另一份测试报告表格。
表3
Figure RE-RE-GDA0003528606100000192
Figure RE-RE-GDA0003528606100000201
该测试报告中的“普倍牌二氧化氯(快、慢消毒片)”是由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负责检测的机构为“深圳市德泽威技术检测有限公司(DTI)”。根据测试结果可见,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对于尼古丁也存在较强的消杀能力,其对尼古丁的灭杀率都在98%以上,而且时间越长,灭杀率越高,可高达99.99%以上。
如表4所示,表4为中广测的检测报告表格。
表4
Figure RE-RE-GDA0003528606100000202
该测试报告采用的样本是由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的“普倍牌二氧化氯(快、慢消毒片)”。负责检测的机构为“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简称“中广测””。具体的检测方式为: 10片样品溶于1L水中,将1L样品喷在3张1平方米的载体上,晾干。在1.5 立方米试验舱中,放入样品,放入甲醛释放源,作用72h后,采样检测甲醛浓度,同时以另一试验舱作为空白舱,根据样品舱和空白舱终止浓度计算去除率。
根据测试结果可见,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对于甲醛的去除也能取到很好的效果,其对甲醛的去除率高达99.8%。
此外,为了验证本申请属于食品级材料,本申请还做了以下测试:
一、进行了FDA的测试,其中Duns Number为402971481;
二、如表5所示,表5为谱尼测试的检测报告。
表5
Figure RE-RE-GDA0003528606100000211
该测试报告中的“普倍牌二氧化氯消毒片”是由本申请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负责检测的机构为“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动物为:日本大耳白种家兔,普通级,体重:2kg~3kg,共3只,雄性。由北京金牧阳实验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 2020-0002。
动物饲养管理条件:温度20℃~26℃,相对湿度40%~70%,光照12h明暗交替。自由饮水,饲以标准块状维持饲料,动物饲料购自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2019-0003)。本单位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京)2018-0022。检测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3.3 皮肤刺激试验。
检测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3.3皮肤刺激试验。
试验方法:试验前约24h,将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剔除,不得损伤皮肤,去毛范围左、右约3cm×3cm,次日将受试物0.5g涂在一侧皮肤上,另一侧涂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涂抹后4h,用水清洗除去残留物。每天涂抹一次,连续涂抹14d。在每次涂抹后24h观察结果,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3.3 皮肤刺激试验表2-11进行评分。为了便于受试物的涂抹和结果观察,必要时应剪毛。对照区的处理方法同试验区。实验结束后计算每天每只动物的平均积分,根据积分均值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根据上述测试过程得出的结论为: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受试物开展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评价。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结果显示,依据消毒产品皮肤刺激强度分级,该受试物对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
三、进行了DTI测试,其中具体的测试要求为:209种高度关注物质(SVHC) 的含量-欧盟REACH法规1907/2006/EC,依据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发布的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其得出的结果为:根据指定的范围和分析方法进行测试,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制成的普倍牌二氧化氯消毒片中所有 209种高度关注物质(209SVHC)含量均<0.1%,此结果符合REACH关于209种高度关注物质含量的限制要求
根据上述一-三的测试结果可知,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属于食品级消杀产品,是对使用者的身体皮肤无毒无害的A1产品。
还需要说明的是,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由于采用的多种成分均为食品级,并经纳米超导技术制成片剂,纳米级别的材料不仅纯度高,而且有利于使用时与空气接触,超导不仅具有零电阻的特性、另一個重要特性是完全抗磁性。超导材料、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導体、在实验中、若导体电阻的测量值低于10,可以认为电阻为零。目前超导已经进行了一系例试驗性應用、并且開展了一定的军事、商业應用及通信领域。
综上所述,通过亚氯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及无水氯化钠的配合使用,几者按一定配比混合后,佩戴于人身上,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杀菌消毒效果,避免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附着于人体内,并对人体机能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多种材料都是食品级的,因此,佩戴于身上在其散发过程中,使用者吸入后不会造成伤害。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所述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所述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所述活性因子与所述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3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所述碳酸氢钠、所述硫酸钠及所述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所述亚氯酸钠以及所述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所述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1份-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与所述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与所述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7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2份;
所述硫酸钠为23份;
所述柠檬酸为18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与所述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2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5份;
所述硫酸钠为23份;
所述柠檬酸为20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7份。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与所述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8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8份;
所述硫酸钠为26份;
所述柠檬酸为2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24份。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与所述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5份;
所述硫酸钠为28份;
所述柠檬酸为30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3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与所述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30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30份;
所述硫酸钠为20份;
所述柠檬酸为1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30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与所述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亚氯酸钠为15份;
所述碳酸氢钠为20份;
所述硫酸钠为30份;
所述柠檬酸为35份;
所述无水氯化钠为30份。
CN202111587640.3A 2021-12-23 2021-12-23 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Pending CN114304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7640.3A CN114304180A (zh) 2021-12-23 2021-12-23 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7640.3A CN114304180A (zh) 2021-12-23 2021-12-23 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180A true CN114304180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7640.3A Pending CN114304180A (zh) 2021-12-23 2021-12-23 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418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851A (zh) * 2008-02-22 2008-08-0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持续产生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消毒泡腾片
CN101889579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北京中水华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元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8078A (zh) * 2010-07-19 2010-12-01 陈学成 室内缓释型消毒除装修异味剂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
JP2017043550A (ja) * 2015-08-25 2017-03-02 株式会社大阪ソーダ 二酸化塩素の溶液を調製するための錠剤
CN108719321A (zh) * 2018-08-06 2018-11-02 山东华实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消毒片及其制作工艺
CN110655173A (zh) * 2019-11-15 2020-01-07 天津市创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水产养殖的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851A (zh) * 2008-02-22 2008-08-0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持续产生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消毒泡腾片
CN101889579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北京中水华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元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8078A (zh) * 2010-07-19 2010-12-01 陈学成 室内缓释型消毒除装修异味剂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
JP2017043550A (ja) * 2015-08-25 2017-03-02 株式会社大阪ソーダ 二酸化塩素の溶液を調製するための錠剤
CN108719321A (zh) * 2018-08-06 2018-11-02 山东华实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消毒片及其制作工艺
CN110655173A (zh) * 2019-11-15 2020-01-07 天津市创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水产养殖的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26150C (en) Treatment of humans with colloidal silver composition
CH701627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Zusammensetzung von Hypochlorsäure und deren Anwendungen.
CN105031609B (zh) 含抗菌肽Cbf-14的消毒剂及其制备和用途
CN103098795B (zh) 一种银离子杀菌分散片及其制备工艺和在清洁果蔬残留细菌中的应用
CN109997849A (zh) 一种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7277A (zh) 酸性电解水及其组合物
CN111067007A (zh) 一种光动力杀灭沙门氏菌的方法
LV13745B (en) Silver/water, silver gels and silver base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8633888B (zh) 一种二氯异氰脲酸钠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04180A (zh) 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CN103907598A (zh) 一种氯消毒剂泡腾片
Popova et al. Preliminary in vitro investigations on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the original dietary supplement oxidal® on pathogenic bacterial strains
CN107496176A (zh) 一种安全高效的抗菌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5882A (zh) 一种含纳米金银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777725B (zh) 一种纳米银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6492A (zh) 一种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湿巾的制备方法
CN107375319B (zh) 一种宠物用无色碘消毒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248223A (zh) 一种纳米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74791A (zh) 一种乳酸消毒液及其用途
US20060292196A1 (en) Formulation for obtaining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method for obtaining and use thereof
Mykolenko et al. Determining food safety of plasma-chemically activated water and bread based on it
Mykolenko et al. Food Safety of Plasma-Chemically Activated Water and Bread Made With Its Use
CN114533798B (zh) 一种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71182A (zh) 一种两次络合纳米银聚体液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Khaleel et al. Effect of Cold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on Fertility Hormones for Female Ra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