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107A - 黏着型捕虫器 - Google Patents

黏着型捕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107A
CN114304107A CN202210049143.6A CN202210049143A CN114304107A CN 114304107 A CN114304107 A CN 114304107A CN 202210049143 A CN202210049143 A CN 202210049143A CN 114304107 A CN114304107 A CN 114304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dhesive
cover
insect trap
type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91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4107B (zh
Inventor
张相铉
严勳植
兪恃镐
李光龙
李贞勳
朴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oul Viosy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oul Viosy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728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44736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eoul Viosy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oul Viosy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04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4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1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23Attracting insects by the simulation of a living being, i.e.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heat, sound waves or vib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26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monitoring insect presence, e.g. termi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0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 A01M1/106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for fly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A01M1/145Attracting and catching insects using combined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and adhesive su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A01M1/16Fly papers or ribbons
    • A01M1/165Hang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61L9/205Ultraviolet radiation using a photocatalyst or photosensitis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4Electric circu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12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one transmitter and one recei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黏着型捕虫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包括:主体,具有黏着片插入口;光源部,布置于所述主体;盖部,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且具有开口区域以暴露从所述光源部发射的光;以及黏着部件,包括片材和设置于片材上的黏胶件,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所述黏着片的引导部,所述盖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内表面上并且包括凹凸部的光折射部,所述光折射部具有30%以上的雾度。

Description

黏着型捕虫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1月08日、申请号为201880017204.2、题为“黏着型捕虫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光源引诱并黏着害虫而进行捕虫的黏着型捕虫器。
背景技术
通常,苍蝇、蚊子、飞蛾等飞行害虫是传播多种病菌的传染体,对人体或农作物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大量的伤害。
为了消除这些害虫,主要使用各种农药或杀虫剂,但是导致对人体有害且造成生态系统的不平衡的问题,作为对此的对策,研究了可生物降解的杀虫剂的开发以及利用作为性引诱物的费洛蒙信息素或者天敌的灭虫法及引诱杀虫等大量方法。
作为所述引诱杀虫的一例,可以将电击杀虫器作为示例,所述点击杀虫器为如下的杀虫器:利用在害虫会向比周围明亮的光移动的正趋光性的习性,在主体内部安装红外线加热灯,从而通过加热灯的热使被引诱至其加热灯侧的害虫而触电。但是,所述电击杀虫器利用高电压,因此消耗大量的电力,同时具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此外,具有当害虫触电时,产生噪音及恶臭,并有附着于害虫的污染物质或其碎片飞散的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电击杀虫器的问题,开发了利用黏胶件型黏着片的捕虫器,但是被捕获的害虫在外部肉眼可见而发生对用户带来厌恶感的问题,或者具有安装于捕虫器的光源的引诱效率非常低的问题,或者具有当黏着片插入到捕虫器内时与捕虫器粘连的问题,或者具有黏着片在被插入到捕虫器内后易于脱落的问题。
并且,为了修理、替换部件、清洁等目的,需要一种能够将盖部与主体分离、结合的捕虫器。但是,对现有的具有可拆装的盖部的捕虫器而言,当盖部不易于拆装或者将分离的盖部再次结合到主体时,具有盖部无法坚固地固定到主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利用光源引诱害虫接近捕虫器而进行捕获,被捕获的害虫在外部无法肉眼可见,并且具有较高的捕获效率。
并且,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当黏着片插入黏着型捕虫器内时不与黏着型捕虫器粘连,并且在黏着片插入黏着型捕虫器内之后固定于主体。
并且,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包括产生除臭效果的光触媒物质。
并且,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不仅使用光线作为引诱害虫的要素,而且能够释放二氧化碳等气体。
并且,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设置有能够对黏着型捕虫器的内部进行杀菌或者杀灭被捕获的害虫的杀菌光源。
并且,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设置有能够对被捕获的害虫进行观察及拍摄的相机。
并且,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设置有检测被捕获的害虫的种类、害虫被捕获在黏着片的面积、黏着片的明暗、光源周围的温度或照度、从光源照射的光的光度、黏着片的插入与否、盖部的脱落与否等,或者调节从光源照射的光的强度,或者用于根据黏着片或盖是否插入或贴附与否而向光源供应电力的传感器。
并且,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还包括引诱剂喷射装置或者在黏着片包括害虫的引诱物质,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引诱效率。
并且,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盖部与主体易于结合及分离,当盖部结合于主体时能够更牢固地固定。
并且,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在盖部从主体分离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盖部丢失。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包括:主体,具有黏着片插入口;光源部,布置于所述主体;盖部,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且具有开口区域以暴露从所述光源部发射的光;以及黏着部件,包括片材和设置于片材上的黏胶件,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所述黏着片的引导部,所述盖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内表面上并且包括凹凸部的光折射部,所述光折射部具有30%以上的雾度。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包括:主体,具有黏着片插入口;光源部,布置于所述主体;盖部,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且具有开口区域以暴露从所述光源部发射的光;以及黏着部件,包括片材和设置于片材上的黏胶件,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所述黏着片的引导部,所述盖包括包含光折射剂的光折射部,所述光折射部具有30%以上的雾度。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包括:主体,具有黏着片插入口;光源安装部,布置于所述主体;以及盖部,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主体,且在至少一部分具有通孔,其中,所述黏着片包括黏胶件及片材,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所述黏着片的引导部,所述盖部在表面或内部包括光折射部。
并且,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包括:主体,具有黏着片插入口;光源安装部,布置于所述主体;以及盖部,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主体,且在至少一部分具有通孔,其中,所述黏着片包括黏胶件及片材,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所述黏着片的引导部,所述盖部的内侧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结合部,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收容部,当所述盖部与所述主体结合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结合部结合于第一收容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可以被提供为:其内部,尤其是捕获有害虫的部分在外部无法肉眼可见,并且具有较高的捕获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可以被提供为:黏着片固定于主体,从而捕获有害虫的黏着片不会轻易脱落。
并且,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中,从光源照射的光被折射或扩散,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光引诱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不仅利用紫外线引诱虫子,而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能够提高虫子引诱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执行除臭功能,从而你能够在黏着型捕虫器周围形成舒适的环境。
并且,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中,由于安装有杀菌光源,从而能够杀灭害虫,或者能够在黏着型捕虫器杀灭被捕获于黏着片的害虫所携带的细菌。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设置有相机或感测器,从而用户能够确认被捕获于黏着片的害虫的种类、或者确认黏着片的替换时间,具有向用户告知黏着片的替换时间的提醒功能,从而能够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并且,根据黏着型捕虫器周围的光量自动或手动地控制从光源照射的光的光度,从而能够使电力消耗更具有经济性且延长光源的寿命,同时能够提高害虫的光引诱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包括引诱剂喷射装置,或者在黏着片包括害虫的引诱物质,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引诱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包括易于结合及分离的盖部,当盖部结合于主体时能够具有较大的结合力。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包括可结合及分离的盖部,当盖部从主体分离时能够防止盖部丢失。
附图说明
图1至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黏着型捕虫器的实施例。
图3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黏着片的实施例。
图5至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黏着型捕虫器的实施例。
图12至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源的实施例。
图18至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黏着片的实施例。
图20至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黏着型捕虫器的实施例。
图28至图37示出了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盖部、光源及光折射部的布置形态的实施例。
图38至图4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的盖部与主体的结合方法。
符号说明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1300:黏着型捕虫器
110、210、310、410:主体 410a:主体的前表面
111、211:引导槽 114:引导轨道
115、215:黏着片支撑部 112:虫子流入口
113:黏着片插入口 120、220、320、420:盖部
420a:盖部内侧面 121、221、321:通孔
122、222、322、422:通孔遮挡膜 123、124、125:光折射部
123:光折射剂 124:光折射剂膜
125、225、325:凹凸部 126:基底部
127:凸出部 127a:第一凸出部
127b:第二凸出部 130:光源安装部
140、240、340、440、540、640:黏着片
141、241:黏胶件 142、242:片材
143:反射片 144:穿孔
145:把手 150、250:反射板
160、260:磁体部件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光源
171、271、371、471:支撑部件 172:发光二极管
173:散热部 174:外壳
175:基座 176:密封部件
177:基座紧固部件 178:基板固定部
180:传感器 430:紧固单元
411:第一收容部 411a:第一槽部
411b:第一引导部 411c:第一卡定部
411d:第一卡定部末端 411e:第一卡定部的下端
415:第二收容部 415a:第二槽部
415b:第二引导部 415c:第二卡定部
415d:垫部 415e:磁力结合部
421:第一结合部 421a:第一支撑部
421b:第一辅助支撑部 421c:第一钩部
421d:第一钩部的末端 425:第二结合部
425a:第二支撑部 425b:第二辅助支撑部
425c:第二钩部 425d:磁体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现为互不相同的多种形态,提供本实施例仅仅旨在使本发明的公开得以完整,并用于使本领域中具备基本知识的人员完整地知道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当提到一个要素位于另一要素的“上方”或“下方”时,其包括所述一个要素可以位于所述另一要素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或者在这些要素之间还可以设有额外的要素的含义。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上部”或“下部”为从观察者的视角设定的相对的概念,如果观察者的视角有变化,则“上部”也可以意味着“下部”,“下部”也可以意味着“上部”。
在多个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另外,只要在上下文中未明确指出不同,那么单数的表达应理解为包括复数的表达,“包括”或“具有”等术语应理解为表示所记述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并不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附加可能性。
另外,对于在本发明中所指的害虫而言,其种类不受限定,包括多的样种类的飞虫,尤其可以指苍蝇,对于在本发明中所指的光源而言,其种类不受限定,可以使用多样的种类的光源,例如可以贴装UV LED光源。
并且,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引导部是指能够将黏着片从捕虫器外部引导至主体内部或者在主体内进行引导的结构。例如,引导部可以指表示黏着片投入到主体内的空间的引导槽以及在主体内引导黏着片的引导导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包括:主体,具有黏着片插入口;光源安装部,布置于所述主体;以及盖部,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主体,且在至少一部分具有通孔,其中,所述黏着片包括黏胶件及片材,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所述黏着片的引导部,所述盖部在表面或内部包括光折射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折射部包括光折射剂,所述光折射剂可以包括固化后的二氧化钛(TiO2)、碳酸钙(CaCO3)及磷酸钙(Ca3(PO4)2)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折射部可以包括所述光折射剂涂覆于所述盖部的形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折射部可以包括所述光折射剂贴附在所述盖部的光折射剂薄膜的形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折射部可以包括凹凸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部在外表面可以包括所述凹凸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部在内表面可以包括所述凹凸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凸部可以包括基底部以及从所述基底部凸出的凸出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底部可以贴附于所述盖部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可以贴附于所述盖部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凸部可以包括第一凸出部以及贴附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及第二凸出部的体积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折射部的雾度(Haze)可以为30%以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折射部的全光线透过率(%)与雾度(%)的差异可以小于40%。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杀菌光源。
并且,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包括:主体,具有黏着片插入口;光源安装部,布置于所述主体;以及盖部,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主体,且在至少一部分具有通孔,其中,所述黏着片包括黏胶件及片材,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所述黏着片的引导部,所述盖部的内侧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结合部,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收容部,当所述盖部与所述主体结合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结合部结合于第一收容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合部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一钩部,所述第一收容部包括第一引导部及第一卡定部,当所述盖部与主体结合时,具有所述第一钩部卡定于所述第一卡定部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钩部可以包括:末端,朝向所述盖部的内侧面弯折,并且具有大于第一钩部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可以包括:第一辅助支撑部,从所述支撑部凸出并与盖部的内侧面相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部的内侧面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结合部,所述主体的前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收容部,当所述盖部与所述主体结合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结合部结合于第二收容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结合部可以包括第二支撑部及第二钩部,所述第二收容部包括第二引导部及第二卡定部,当所述盖部与主体结合时,具有所述第二钩部卡定于所述第二卡定部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钩部可以包括磁体部件,所述第二收容部还包括磁力结合部,当所述盖部与主体结合时,所述磁体部件与所述磁力结合部通过磁力结合。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紧固单元,连接所述盖部与所述主体。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杀菌光源。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
参照图1,黏着型捕虫器1000可以包括主体110及盖部120,并且插入有黏着片140。
主体110的形状不受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被引导于主体110的黏着片140的形状而不同,例如,可以包括引导板状黏着片140的六面体形状的壳体,并且材质也不受特别的限定,为了能够在室内或室外长时间使用的同时不会大幅提高制造成本,可以利用常用的塑料类材料进行制造。
并且,主体110可以具有黏着片插入口113,黏着片140在主体110的前表面以直立的方式以上下滑动方式或左右滑动方式插入所述黏着片插入口113,在黏着片插入口113的至少一侧具有引导黏着片140的引导槽111。引导槽111的厚度可以形成为相当于与黏着片140的厚度对应的预定距离,使得黏着片140的边缘部位插入并固定,且使黏着片140易于插入及分离,引导槽111的深度可以形成为黏着片140的黏胶件141不会接触到主体110的程度的长度。作为一例,黏着片插入口113可以是开放的结构或者通过门(附图中未图示)开闭的形态,所述门的形态不受特别的限定,并且可以阻挡或开放黏着片插入口113的至少一部分。
盖部120的形状不受特别的限定,可以配置为可拆装于主体110的前方,并且在至少一部分具有能够使虫子流入的通孔121,并且可以是使从安装于光源安装部130的光源170照射的光透射的材质,盖部120的表面可以进行凹凸处理或者在盖部120的前方或后方贴附或相隔地布置单独的盖板,使得所述光能够被折射或扩散。另外,盖部120可以布置为可在主体110旋转的形态,并且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对盖部120的布置形态进行变形使用。并且,盖部120可以通过滑动移动方式脱离主体110或者利用磁体在主体110进行脱离,从而能够防止用户为了将盖部120从主体110分离而施加过大的力导致对黏着片140等设置于黏着型捕虫器1000的构成部件造成损伤。并且,盖部120采用通过伸缩性材料的环、链、带等与主体110连接或者盖部120的一侧与主体110固定而盖部120的另一侧能够与主体110脱离的形态,从而能够防止盖部120与主体110完全分离。
作为一例,盖部120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利用透光性材料形成,例如,使从光源170照射的光透射的部分可以包括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MS:Methacrylate-Styren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等材质,并且可以形成为包括透明、半透明及有色中的至少一种的颜色。
盖部120可以具有遮挡通孔121的至少一部分的通孔遮挡膜122。通孔遮挡膜122只要能够遮挡通孔121的至少一部分,其形态不受特别的限定,例如,通孔遮挡膜122可以与盖部120形成为一体型或者是能够从盖部120脱离的分离型,并且可以是从盖部120延伸而向盖部120外部凸出的形态,或者可以是盖部120的一部分凸出或凹陷的形态。作为一例,参照图1,通孔遮挡膜122可以是盖部120的一部分凸出的形态。
即,黏着型捕虫器1000具有遮挡视野的通孔遮挡膜122,使得在外部看不见黏着片140,从而能够使黏着在黏着片140并被捕获的害虫不被观察到。
黏着片140可以包括在片材142上涂覆或涂布有黏胶件141的形态,例如,包括如下形态:在纸质的板材一面涂覆或涂布有作为黏着性物质的黏胶件141,并且可以利用所述黏着性物质能够黏着害虫的特点捕获害虫。此时,黏胶件141不在涂布片材142的整个面积涂覆或涂布而使片材142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从而即使在片材142未形成单独的把手,用户也能够容易地替换黏着片140,同时能够防止黏胶件141黏着到黏着片插入口113乃至引导槽111。
参照图2,主体110及黏着片140可以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分别包括具有相反极性的磁体部件160、260。即,在用户将黏着片140设置于主体110之后,即使使黏着型捕虫器2000根据设置环境旋转,也可以防止黏着片140从主体分离。
并且,参照图2,黏着型捕虫器2000还可以包括内置于主体110的光源安装部130。光源安装部130安装有照射不仅具有照明灯效果而且照射引诱害虫的光的光源170,或者照射杀灭捕获的害虫或杀灭害虫所携带的细菌的UVC,并且可以包括插座,并且可以沿横向及纵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布置。
光源170射出引诱害虫的波长的光,可以在主体110内配置至少一个。光源170例如可以射出紫外线波长的光,利用害虫的喜欢光线的正趋光性的习性,照射作为能够有效地引诱害虫的波长的350nm至400nm的紫外线波长的光,从而能够在对人体不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提高害虫引诱效率。
黏着片140可以布置于光源安装部130的前面、后面及侧面中的至少一处,黏着片140可以根据黏着片140与光源安装部130的布置位置为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例如,在从光源170射出的光透过黏着片140而向盖部120外部照射的情况下,黏着片140所包括的黏胶件141及片材142可以全部为使光透射的材料,或者黏胶件141及片材142中的任意一个可以是使从光源170射出的光透射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紫外线透射率高的材料。
例如,参照图3,当黏着片240中的片材142为透明材料,黏胶件241为不透明材料时,黏胶件241可以为格子形态或者具有穿孔144。作为又一例,参照图4,黏着片340中的片材242及黏胶件241可以全部为格子形态或者具有穿孔144,形成于片材242及黏胶件241的穿孔144可以以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形态使从光源170照射的光透射。此时,所述格子形态的间隔可以是小于害虫(例如,苍蝇)的大小而形成为2mm至8mm。
图5至图10图示了用于表示黏着型捕虫器3000、4000、5000、6000、7000、8000中的光源170及黏着片140的布置的多种实施例,代替光源安装部130而图示了光源170的布置,使得一般的技术人员能够明确地理解光源170及黏着片140的布置形态,光源170可以使用面光源及点光源,在附图中以点光源为例进行图示。
参照图5,在黏着型捕虫器3000中,光源170可以布置于黏着片140与盖部120之间的空间,从光源170照射的光可以朝向盖部120,黏着片140可以使光透射,但是不透光也无妨。黏着型捕虫器3000无需使用附加的反射板150、250或反射片143或使用使光透射的黏胶件241,因此能够节省制造成本。
参照图6,黏着型捕虫器4000还可以具有布置于黏着片140与主体110之间的反射板150,光源170可以布置于黏着片140与盖部120之间的空间,从光源170照射的光可以朝向主体110。如上所述,黏着片140为使光透射的材料或者至少一部分具有格子形态,从而可以使从光源170照射的光透射。对于虫子,尤其是苍蝇而言,相比于直接照射光的情况,在使光线折射或扩散的情况下表现出提高引诱效率的倾向,通过使从光源170照射的光不直接透射盖部,而至少一次地透射黏着片140,能够提高虫子的光引诱效率。
参照图7,在黏着型捕虫器5000中,光源170可以布置于黏着片140与主体110之间的空间,通过使从光源170照射的光朝向黏着片140及盖部120,从而使得光不直接朝向虫子照射而进行折射或扩散,从而能够提高虫子的光引诱效率。
参照图8,黏着型捕虫器6000还可以具有布置于光源170与主体110之间的反射板150,光源170可以布置于黏着片140与反射板150之间的空间,从光源170照射的光可以朝向反射板150。使光不直接照射到黏着片140,同时不直接朝向虫子照射而进行折射或扩散,从而使得黏着片140所包括的黏胶件不会光变形或热变形,同时能够提高虫子的光引诱效率。
黏着型捕虫器7000、8000可以具有多个光源170,多个光源170可以布置于黏着片140的黏胶件141所在的方向,或者可以布置于与其相反的方向,或者可以布置于侧面。作为一例,参照图9,在黏着型捕虫器7000中,多个光源170布置于彼此对应的方向,并且朝向各个光源170照射光,在与从各个光源170照射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可以布置有反射板250。作为一例,反射板250具有平坦的反射面,并在所述反射面的各个边具有弯曲部且与盖部邻近的边不具有弯曲部,从而能够向盖部照射光。作为一例,多个光源170布置于黏着片140与主体110之间的空间,从光源170照射的光在位于相对方向的光源170的后面的反射板250反射之后,透射黏着片140而透射盖部120,从而使光折射及扩散,因此能够提高虫子的光引诱效率。
参照图10,黏着型捕虫器8000与图9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7000相比,光的照射方向可以变形,并且可以具有附加的黏着片440。例如,黏着型捕虫器8000还可以具有:黏着片440,沿形成于主体110的引导槽211以布置于各个光源170与反射板250之间的方式插入。光源170可以朝向邻近的反射板250及在主体110的前方相对布置的黏着片140照射光。即,在黏着型捕虫器8000中,使从光源170照射的光进行折射及扩散,从而能够提高虫子的光引诱效率,同时不仅在主体110的前方具有黏着片,在侧方也具有黏着片440,从而能够提高虫子的捕获效率以及容量。
另外,参照图5至图10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可以具有多个光源170,至少一个光源可以照射UVC。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3000、4000、5000、6000、7000、8000中,杀菌光源光源朝向黏着片140、240、340、440乃至黏着型捕虫器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内部照射UVC,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害虫,并且能够将虫子自身携带或者在黏着型捕虫器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内部可能产生的细菌杀灭(sterilization)或灭活(inactivation)。
参照图11,黏着型捕虫器9000还可以具有传感器180,传感器180可以感测关于在黏着片140捕获的害虫的种类、在黏着片140捕获害虫的面积、黏着片140的明暗、光源170周围的温度、从光源170照射的光的光度、黏着型捕虫器9000周围光的照度、黏着片140的插入与否、盖部120脱离与否的信息中的任意一个以上。
作为一例,传感器180可以包括感测从光源170照射的光的光度的UV传感器,进而在达到光源170的寿命之前向用户显示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可以通过单独安装于黏着型捕虫器9000的灯具(附图中未图示)或声音发生器(附图中未图示)显示。
作为又一例,传感器180可以包括感测黏着型捕虫器9000周围光的照度的照度传感器。例如,所述照度传感器可以预先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周围光的照度范围,并且可以根据所述周围光的照度范围自动控制光源170的光度。并且,黏着型捕虫器9000可以额外具有光源170的光度调节部(附图中未图示),可以根据所述照度范围显示优选的光源170的光度,从而使用户可以手动地调节光度。即,黏着型捕虫器9000能够控制为从光源170照射适合于虫子的光引诱效率的强度的光,从而可以实现高效的电力使用。
作为又一例,黏着型捕虫器9000还可以具有温度传感器(附图中未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感测在贴装于黏着型捕虫器9000的光源170产生的热量,从而在高于预先设定的温度的情况下,阻断向光源170供应的电力。
作为又一例,黏着型捕虫器9000可以具有感测黏着片140的插入与否、盖部120的脱落与否的磁传感器,在黏着片140未完全插入或盖部120未完全地贴附于主体110的情况下,可以如上所述地向用户显示提醒消息。
作为又一例,黏着型捕虫器9000可以具有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在黏着片140插入或盖部120贴附于主体110的情况下可以向光源170供应电力,在黏着片140未完全插入或盖部120未完全地贴附于主体110的情况下可以阻断光源170的电力或者如上所述地向用户显示提醒消息。
作为又一例,黏着型捕虫器9000可以具有感测害虫向内部的流入的光传感器,在害虫向黏着型捕虫器9000内流入的情况下,可以如上所述地向用户显示提醒消息或者向后述的能够观察被捕获的害虫的相机供应电力。
图12至图17示出了安装于黏着型捕虫器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的光源安装部130的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的多种实施例。
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可以是在支撑部件171、271、371、471贴附有发光二极管172的形态。如图12至图16所示,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可以具有单个支撑部件171或者层叠支撑部件171的结构,在层叠型支撑部件171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172排列为“之”字形(zig-zag),从而能够抑制由于发光热量造成的支撑部件的损伤。
如图15至图16所示,光源570、670采用在多棱柱支撑部件271或者圆柱支撑部件371贴装有发光二极管172的形态,从而能够在减小黏着型捕虫器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的体积的同时,使光照射到宽的范围而提高光照射效率。作为一例,三棱柱支撑部件271可以通过将三个PCB基板紧固成三角形形态而形成。
作为又一例,所述支撑部件可以包括柔性支撑部件,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可以为整体或一部分可弯曲的形态。即,为了使根据本发明的黏着型捕虫器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小型化的同时保持虫子的引诱效率,可以采用将光源安装部弯曲制造的形态或者光源安装部可弯曲的形态,并且可以包括能够贴装于弯曲制造的光源安装部(附图中未图示)或者弯折变形形态的光源安装部(附图中未图示)的柔性支撑部件。
参照图17,光源770可以是管型LED。管型LED 770可以通过引线键合或者在不进行引线键合的情况下与外部的电源装置电连接。作为一例,管型LED770以在支撑部件471贴附有发光二极管172的形态,在一面配置有用于安置支撑部件471的散热部173,并且可以包括在内置有支撑部件471及散热部173的外壳174两端结合的基座175。作为一例,散热部173还可以包括包围支撑部件471的两侧的支撑部件固定部178,支撑部件固定部178的至少一面可以是从安置有支撑部件471的内侧越向外侧高度越高的形态。作为一例,在管型LED 770可以安装上述的支撑部件171、271、371。作为一例,管型LED 770可以在支撑部件171、471的两面贴附有发光二极管172,一面可以贴附用于引诱害虫的发光二极管,另一面可以贴附用于杀菌及杀虫的UVC发光二极管。例如,光源770可以包括两个分别贴装有十个发光二极管172的管型LED。此时,光源770可以具有害虫的光引诱效率较高的320nm至390nm的波长以及3500mW至4500mW的光输出。
参照图18,在上述的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中,黏着片540可以包括黏胶件141、241及反射片143,反射片143可以表示被涂覆或涂布有黏胶件141、241的片。此时,黏胶件141可以是使从光源照射的光透射的材料,黏胶件241在包括不透明材料的情况下以格子形态布置于所述反射片143上,进而从光源170照射的光在反射片143反射,从而能够引诱害虫。即,在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中,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照射的光被反射片143反射,从而当透射盖部120时,光能够照射到较宽的面积,由于在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内部反射的光,被捕获的虫子被诱导在主体110内部徘徊,从而能够提高捕获效率。并且,对于虫子,尤其是苍蝇而言,相比于直接照射光的情况,在使光线折射或扩散的情况下表现出引诱效率得到提高的倾向,通过使从光源170照射的光不直接透射盖部,而被反射片143至少反射一次,从而能够提高虫子的光引诱效率。
参照图19,在黏着片640中,把手145延伸为预定长度,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抓持把手145而将黏着片640沿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的上下或左右方向插入及分离。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抓住把手145而将黏着片640沿下侧方向或左侧方向插入到主体110与引导槽111之间的空间来设置黏着片640,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可以再次抓住把手145而将黏着片640沿上侧方向或右侧方向分离以替换黏着片640。
参照图20至图23,黏着型捕虫器1100、1200可以采用上述的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的各个构成,以下对盖部220、320的多种实施形态的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20至图21,在黏着型捕虫器1100中,盖部220可以具有遮挡通孔221的至少一部分的通孔遮挡膜222,此时,通孔221可以向盖部220的内侧凹陷形成。例如,通孔遮挡膜222可以从盖部220的边角沿盖部220的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即,黏着型捕虫器1100能够最大化通孔221的面积,从而提高害虫的捕获效率,同时通孔遮挡膜222不向盖部220的外部突出,进而不会占据额外的体积,从而实现黏着型捕虫器1100的小型化。
参照图22至图23,在黏着型捕虫器1200中,盖部320可以具有遮挡通孔321的至少一部分的通孔遮挡膜322,此时,通孔遮挡膜322可以是向盖部320的内部凹陷的形态。例如,通孔遮挡膜322可以与盖部320形成为一体型,通孔321可以包括通过凹陷形态的通孔遮挡膜322而形成的盖部320的阶梯差。即,由于黏着型捕虫器1200具有通孔遮挡膜322,从而遮挡视野,使得不会从外部通过通孔321看到黏着片140,进而不会观察到在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被黏着并捕获的害虫,同时使通孔遮挡膜322不向盖部320的外部突出,进而不会占据额外的体积,从而可以实现黏着型捕虫器1200的小型化。
参照图24,在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中,主体110可以具有使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被引导至主体110内的引导轨道114。引导轨道114可以使被引导槽110、211引导而插入的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以不与主体110黏着的方式在主体110内固定而被引导。并且,引导轨道114可以形成为相当于与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的厚度对应的预定距离的厚度,使得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的边缘部位被插入并固定并使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的插入及分离容易,并且深度可以形成为相当于不会使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的黏胶件141接触到主体110的程度的长度。
参照图25至图26,在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中,主体110可以具有黏着片支撑部115、215。黏着片支撑部115、215可以支撑并固定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以防止插入主体110的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与主体110黏着。
参照图27,在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中,引导轨道114与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可以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分别包括具有相反极性的磁体部件160、260。即,在用户将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设置于主体110之后,即使使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根据设置环境旋转,也可以防止黏着片140、240、340、440、540、640从主体分离。
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还可以包括光触媒物质,例如,可以涂布或粘结于盖部120的后方、主体110的前方或侧方、反射板150、250、黏着片140、240、340、440,或者安装有单独的光触媒过滤器。
所述光触媒物质是光触媒媒介,可以包括提供光触媒反应的物质。例如,所述光触媒物质可以使用氧化钛(TiO2)、氧化硅(SiO2)、氧化钨(WO3)、氧化锆(ZrO2)、氧化锶钛(SrTiO3)、氧化铌(Nb2O5)、氧化铁(Fe2O3)、氧化锌(ZnO2)、氧化锡(SnO2)等。
并且,通过光触媒物质的光触媒反应形成的羟基自由基作为强氧化剂发挥作用,从而能够执行杀菌作用,通过氧化分解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能够分解流入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内部的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及恶臭物质而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此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已知为具有引诱害虫的效果的物质。
因此,通过使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还包括光触媒物质,从而不仅能够具有杀菌及除臭效果,并且由于光触媒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追加期待引诱害虫,尤其是引诱苍蝇或蚊子的效果。
另外,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还可以包括控制光源安装部130的电力供应系统的开关(附图中未图示),并且电力供应源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制。
并且,上述的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可以设置有使用户能够观察被黏着片140、240、340、440捕获的害虫的相机,所述相机可以具有变焦功能,用户可以向安装于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的通信模块发送信号而在远程移动相机或者使用变焦功能,并拍摄在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被捕获的害虫。
另外,上述的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可以设置有使得用户能够确认害虫的捕获与否或者确认被黏着片140、240、340、440捕获的害虫所占据的面积的传感器,在通过所述传感器感测出捕获到害虫或者超过预先输入的面积的情况下,能够执行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用户提醒的功能。作为一例,所述传感器可以包括感测黏着片140、240、340、440的明暗的明暗传感器,所述明暗传感器可以通过对比粘附有害虫的区域与未粘附害虫的区域的明暗感测害虫的捕获量。
并且,上述的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可以包括引诱剂喷射装置(附图中未图示)或者在黏着片包括害虫的引诱物质,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引诱效率。
并且,对于上述的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而言,在黏着片140、240、340、440涂覆或涂布光扩散物质,进而使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照射的光进行扩散,从而能够提高虫子的引诱效率,尤其可以提高苍蝇的引诱许效率。
并且,对于虫子,尤其是苍蝇而言,相比于直接照射光的情况,在使光折射或扩散的情况下表现出引诱效率得到提高的倾向,上述的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可以使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照射的光折射或扩散,从而能够提高光引诱效率。
基于这些观点,根据本发明的光折射部123、124、125可以包括光折射剂123、光折射剂薄膜124及凹凸部125、225,图28至图37示出了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盖部120、220、320、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及光折射部123、124、125的布置形态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黏着型捕虫器的形态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的记载内容及附图所示的形态。
作为一例,光折射剂123可以是光散射粉末与溶剂的混合物,并且可以是所述混合物固化前或固化后的物质,光折射剂薄膜124可以指光折射剂123被固化而形成的薄膜形态。例如,光折射剂123可以包括当与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照射的光碰撞时能够使碰撞的光散射的二氧化钛(TiO2)、碳酸钙(CaCO3)及磷酸钙(Ca3(PO4)2)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例如,光折射剂123可以是直径为0.01mm至0.1mm的粉末形态的二氧化钛(TiO2)、碳酸钙(CaCO3)及磷酸钙(Ca3(PO4)2)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与溶剂混合的形态或者混合后固化的形态,所述粉末形态的直径可以为0.01mm至0.1mm。例如,所述溶剂可以使用固化性溶剂,并且可以包括有机溶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hol)水溶液、液态硅及透明环氧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此时,所述液态硅或透明环氧可以是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并且使用半透明材质相比于透明材质能够进一步提高用于光折射的光学效果。即,盖部120、220、320包括能够使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照射的光散射的光折射剂123,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光引诱效率,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害虫的捕获效率。
作为一例,如图28至图29所示,对于本发明的黏着型捕虫器而言,在盖部120、220、320的表面可以包括光折射剂123,如图30所示,在盖部120、220、320内部可以包括光折射剂123,光折射剂123可以包括上述的粉末形态的二氧化钛(TiO2)、碳酸钙(CaCO3)及磷酸钙(Ca3(PO4)2)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涂覆于盖部120、220、320的形态或者光折射剂膜124贴附于盖部120、220、320的形态。此时,盖部120、220、320的所述表面包括外表面及内表面,在本说明书中,盖部120、220、320的所述内表面可以指与所述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相对靠近布置的面,盖部120、220、320的所述外表面可以指相对远离所述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而布置的面,例如,可以布置为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射出的光通过盖部120、220、320的所述内表面之后通过盖部120、220、320的所述外表面的形态。
作为一例,如图28至图29所示,光折射部可以是光折射剂123附着于盖部120、220、320的表面的光折射剂膜124形态。光折射剂膜124可以是将上述的光折射剂123及溶剂的混合物固化的形态本身或者是所述混合物在透明基板(未图示)上固化的形态。即,在盖部120、220、320中,光折射膜贴附于盖部120、220、320的外表面或内部面而使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照射的光折射,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光引诱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害虫的捕获效率。
作为一例,如图30所示,光折射部可以是光折射剂123形成于盖部120、220、320内部的形态。光折射剂123可以形成为当盖部120、220、320注塑时被包含于盖部120、220、320内部,并且在盖部120、220、320可以配置有光折射剂123注入口,从而在制造盖部120、220、320之后,注入光折射剂123并进行固化而形成。即,在盖部120、220、320中,光折射剂123被包含于盖部120、220、320内部而使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射出的光折射,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光引诱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害虫的捕获效率。
作为一例,光折射部可以包括凹凸部125,如图31所示,在盖部120、220、320的外表面可以包括凹凸部125,如图32所示,在盖部120、220、320的内表面可以包括凹凸部125。凹凸部125可以在盖部120、220、320的表面通过氧化铝膜(alumite)处理、未密封(unsealed)氧化铝膜处理、酸蚀刻处理、镀锌铬酸盐处理、喷砂处理等形成。如图32所示,凹凸部125包括凸出部分及凹陷部分,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照射的光可以通过凸出部分或凹陷部分而被折射。即,在盖部120、220、320,凹凸部125被包含于盖部120、220、320表面而使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射出的光折射,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光引诱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害虫的捕获效率。
作为一例,如图33至图36所示,光折射部可以包括凹凸部225,凹凸部225可以包括基底部126及凸出部127。参照图31至32所述的光折射部表示在盖部120、220、320的表面直接形成凹凸部125的示例,图33至图36所示的光折射部为在盖部120、220、320的表面贴附包括基底部126及凸出部127的凹凸部225的形态。基底部126及凸出部127可以利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例如可以包括与盖部120、220、320相同的材质。例如,图33及图34所示,凹凸部225可以是基底部126贴附于盖部120、220、320表面的形态,如图35及图36所示,凹凸部225可以是凸出部127贴附于盖部120、220、320表面的形态。即,在盖部120、220、320,凹凸部225贴附于盖部120、220、320表面而使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射出的光折射,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光引诱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害虫的捕获效率。
作为一例,如图37所示,凹凸部325包括基底部126及凸出部127,凸出部127可以包括第一凸出部127a以及贴附于第一凸出部127a的第二凸出部127b。此时,第一凸出部127a及第二凸出部127b形成为体积不同,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射出的光的折射效率。例如,可以是如下所述的形态:在盖部120、220、320的表面贴附有基底部126,在基底部126上形成第一凸出部127a,体积小于第一凸出部127a的至少一个第二凸出部127b贴附于第一凸出部127a。即,在盖部120、220、320,凹凸部325贴附于盖部120、220、320表面,并且包括体积不同的至少两个凸出部127,从而提高从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射出的光的折射效率,从而能够提高害虫的光引诱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害虫的捕获效率。
作为参照图28至图37所述的实施例的又一示例,反射板150、250的表面可以进行凹凸处理,或者贴附或涂布单独的扩散膜,或者涂覆或涂布扩散剂。作为又一例,光源170、270、370、470、570、670、770的表面可以进行凹凸处理,或者贴附或涂布单独的扩散薄膜,或者涂覆或涂布扩散剂,作为一例,根据图17的光源770的外壳174的表面可以进行凹凸处理,或者贴附或涂布单独的扩散膜,或者涂覆或涂布扩散剂。
图38至图4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的主体与盖部的结合方法。
为了结合主体410与盖部420,可以利用勾方式和/或在所述勾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磁力等附加的物理力的结合方式。
例如,主体410与盖部420可以通过利用结合部与收容部的勾方式的第一结合单元进行结合。并且,主体410与盖部420不仅可以利用第一结合单元等勾方式,也可以通过还包括磁力等附加结合方式的第二结合单元相互结合。
第一结合单元例如可以包括第一结合部421与第一收容部411通过勾方式结合的方式。此时,第一结合部421可以配备于体积及重量小于主体410而易于控制移动的盖部420,第一收容部411可以配备于主体410。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实现为与此相反的实施例。
参照图38,盖部内侧面420a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结合部421。在此,盖部内侧面420a表示当盖部420与主体410结合时与主体410相向的面。虽然在图38中,为了体现第一结合部421而将盖部420透明地图示,但是盖部420的透明度不受特别限定。
图39放大示出盖部420的第一结合部421。第一结合部421可以包括支撑部及钩部。参照图39,记载了包括第一支撑部421a及第一钩部421c的第一结合部421。第一支撑部421a可以具有从盖部420的内侧面420a沿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较薄的板形状。但是,第一支撑部421a为了提高与盖部内侧面420a的结合力以及支撑第一钩部421c的力还可以包括第一辅助支撑部421b。第一辅助支撑部421b可以具有从第一支撑部421a凸出的形状。例如,第一辅助支撑部421b可以具有不仅与盖部内侧面420a垂直而且与第一支撑部421a垂直的板形状。参照图39,三个第一辅助支撑部421b相互隔开而布置于第一结合部421的第一支撑部421a。通过第一辅助支撑部421b可以防止第一支撑部421a由于当盖部420结合及分离时可能沿上下施加的物理力而受到损伤。
第一钩部421c可以从第一支撑部421a的一端沿与盖部内侧面420a大致水平的方向延伸。第一钩部421c可以具有与第一支撑部421a大致垂直的薄板形状。但是,第一钩部的末端421d可以具有朝向盖部内侧面420a弯折的形状。并且,第一钩部的末端421d可以具有大于第一钩部421c的其他部分的厚度。据此,当第一结合部421结合于第一收容部411时,可以形成结合力。
图40及图41是示出盖部420的第一结合部421与配备于主体的前表面410a的第一收容部411结合的模样的剖视图。在此,主体的前表面410a表示当主体410与盖部420结合时与盖部420相向的面。具体而言,针对第一结合部421与第一收容部411结合的模样,图40示出沿y-z平面截取的剖视图,图41示出了沿x-z平面截取的剖视图。
第一收容部411可以包括第一槽部411a、第一引导部411b及第一卡定部411c。参照图38及图40,两个第一槽部411a布置于主体的前表面410a的下端。在第一槽部411a的上部布置有引导第一结合部421的插入的第一引导部411b,在第一槽部411a的下端布置有第一卡定部411c。当盖部420与主体410结合时可以利用将第一结合部421的第一钩部421c挂在第一收容部411的第一卡定部411c而进行结合的方式。
当盖部420与主体410结合时,盖部420的凸出形态的第一结合部421可以沿第一收容部411的第一引导部411b插入到第一槽部411a内,从而盖部内侧面420a与主体的前表面410a可以不隔开而紧贴。在第一结合部421沿第一收容部411的第一引导部411b插入到末端之后,再次沿第一引导部411b向下方下降,进而第一结合部421的第一钩部421c挂在第一收容部411的第一卡定部411c。当结合时,第一结合部421的第一支撑部421a与第一收容部411的第一卡定部的末端411d相接,从而可以定义盖部420与主体410结合的位置(即,高度)。并且,第一结合部421的第一钩部421c挂在第一收容部411的第一卡定部411c,从而能够防止盖部420从主体410的前表面方向脱离或者晃动。第一收容部411的第一卡定部的下端411e的厚度可以相比于其他部分更薄地形成。其目的在于:随着第一结合部421的第一钩部的末端421d如上所述地弯折且较厚地形成,提高结合时卡定的力。
第一结合部421的钩部421c与盖部内侧面420a相隔的距离可以远远大于第一收容部411的卡定部411c的厚度而形成。因此,当第一结合部421结合于第一收容部411时可以具有空间余量,从而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盖部420与主体410的结合或分离。
第二结合单元例如包括第二结合部425与第二收容部415利用勾方式以及利用附加的结合方式结合。例如,第二结合单元不仅包括勾方式,还可以包括磁力等附加的结合方式。
如图38所示,第二结合部425可以配备于体积及重量小于主体410而易于控制移动的盖部420,第二收容部415可以配备于主体410。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实现为与此相反的实施例。
图42放大示出盖部的第二结合部425。第二结合部425与第一结合部421相同地,可以包括支撑部及钩部。参照图42,公开了包括第二支撑部425a及第二钩部425c的第二结合部425。第二支撑部425a的形状可以与第一支撑部421a的形状相似。即,第二支撑部425a可以具有从盖部内侧面420a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薄板形状,并且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辅助支撑部425b。第二辅助支撑部425b可以具有从第二支撑部425a凸出的形状。参照图42,四个第二辅助支撑部425b相互隔开而布置于第二结合部425的第二支撑部425a。通过第二辅助支撑部425b可以防止第二支撑部425a由于当盖部420结合及分离时可能沿上下施加的物理力受到损伤。如后文所述,由于第二结合部425的第二钩部425c包括磁体部件而具有相对较大的重量,因此第二支撑部425a可以包括比第一支撑部421a更多数量的第二辅助支撑部425b。
第二钩部425c可以从第二支撑部425a的一端沿与第二支撑部425a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为了增加第二结合部425与第二收容部415的结合力,第二钩部425c可以与盖部内侧面420a相隔,并且具有包括特定大小的空余空间的形态,在所述空余空间可以布置有具有特定强度以上的磁力的磁体部件425d。第二钩部425c的空余空间的上部可以开放,从而在磁体部件425d的磁力减小的情况下,能够容易执行磁体部件的替换。
图43及图44是示出结合盖部的第二结合部425与配备于主体的前表面的第二收容部415的模样的剖视图。具体而言,针对结合第二结合部425与第二收容部415的模样,图43示出沿y-z平面截取的剖视图,图44示出沿x-z平面截取的剖视图。
第二收容部415可以包括第二槽部415a、布置于第二槽部415a内的第二引导部415b、第二卡定部415c、垫部415d以及位于垫部415d下端的磁力结合部415e。参照图38及图43,两个第二槽部415a布置于主体的前表面410a的上端。在各个第二槽部415a的上部布置有引导第二结合部425的插入的第二引导部415b,在第二槽部415a的下部布置有第二卡定部415c、垫部415d及磁力结合部415e。当盖部420与主体410结合时可以利用第二结合部425的第二钩部425c勾在第二收容部415的第二卡定部415c而进行结合的方式。当盖部420与主体410结合时,盖部420的凸出形态的第二结合部425可以沿第二收容部415的第二引导部415b插入到第二槽部415a内,从而盖部内侧面420a与主体的前表面410a可以不隔开而紧贴。在第二结合部425沿第二收容部415的第二引导部415b插入到末端之后,再次沿第二引导部415b向下方下降,进而使第二结合部425的第二钩部425c勾在第二收容部415的第二卡定部415c。当结合时,第二结合部425的第二钩部425c与第二收容部415的垫部415d相接,从而可以定义盖部420结合于主体410的位置(即,高度)。通过如上所述的勾方式能够防止盖部420向主体410前方脱离。
第二结合单元不仅利用勾方式,而且还可以利用钩部所包括的磁体部件425d的磁力而提高盖部420与主体410的结合力。在第二结合部425的第二钩部425c相接于第二收容部415的垫部415d的情况下,布置于第二钩部425c的磁体部件425d可以通过磁力与磁力结合部415e结合。此时,磁力结合部415e可以包括与磁力反应的铁等金属,或者可以包括磁体。在磁力结合部包括磁体的情况下,所述磁体可以布置为互不相同的极性面向第二钩部425c所包括的磁体部件425d。通过同上所述的利用磁力的结合方式,能够防止盖部420从主体410脱离。
第二结合部425的第二钩部425c与盖部内侧面420a隔开的距离可以远远大于第二收容部415的第二卡定部415c的厚度而形成。因此,当第二结合部425结合于第二收容部415时可以具有空间余量,从而能够使盖部420与主体410结合或分离较易实现。
但是,第二结合单元所包括的附加结合方式不仅包括利用磁力的情形,还可以包括利用用于增加第二结合部425与第二收容部415的结合力的任意的其他方式的情形。例如,第二结合单元为了提高第二结合部425卡定到第二收容部415的结合力而可以利用摩擦单元(未图示)。所述摩擦单元可以配备于第二结合部425与第二收容部415直接相接的任意的面来增加结合力。例如,摩擦单元可以配备于第二结合部425的第二钩部425c和/或第二收容部415的第二卡定部415c。作为又一例,第二结合单元为了提高第二结合部425与第二收容部415的结合力而可以利用粘结单元(未图示)。所述粘结单元可以配备于第二钩部425c的下表面或者垫部415d的上表面,从而提高第二结合部425与第二收容部415的结合力。
再次参照图38,公开了盖部420与主体410利用第一结合单元以及第二结合单元而进行结合的情形。参照图38,第一结合部421可以位于盖部内侧面420a的下部,第二结合部425可以位于盖部内侧面420a的上部。两个第一结合部421以通孔遮挡膜422为基准而在盖部内侧面420a下部相互隔开而布置,两个第二结合部4251以通孔遮挡膜422为基准在盖部内侧面420a上部相互隔开而布置。这些布置结构对应于主体410的第一收容部411及第二收容部415的布置结构。
当盖部420与主体410结合时,第一结合部421及第二结合部425可以同时结合于主体410的第一收容部411、第二收容部415。或者,当盖部420与主体410结合时,位于盖部内侧面420a的下端的第一结合部421可以先结合于主体410,之后位于盖部内侧面420a的上端的第二结合部425可以结合。
与结合方式相反,盖部420与主体410的分离可以通过将盖部420向上侧提起后拉向前侧的方式实现。具体而言,在将盖部420向上侧提起的情况下,第一结合部421、第二结合部425沿第一收容部411、第二收容部415的第一引导部411b、第二引导部415b向上上升,从而从各个第一收容部411、第二收容部415的第一卡定部411c、第二卡定部415c脱离。之后,在将盖部420拉向前侧的情况下,第一结合部421、第二结合部425可以沿第一收容部411、第二收容部415的第一引导部411b、第二引导部415b向主体410的前表面方向脱离。
但是,关于盖部420与主体410的结合方法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文中的图38至图44所述的实施例。例如,第一结合单元及第二结合单元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图38至图44所公开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更。并且,第一结合单元及第二结合单元的布置结构也并不局限于图38至图44所公开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样的变更。例如,本发明的范围可以包含第一结合部421及第一收容部411位于盖部420及主体410的上端而第二结合部425及第二收容部415位于盖部420及主体410的下端的实施例。
并且,虽然在图38中,图示了为了结合主体410与盖部420而使用第一结合单元及第二结合单元的情形,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即,主体410与盖部420可以仅利用诸如第一结合单元的勾方式进行结合。或者,主体410与盖部420可以仅利用在勾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磁力、摩擦力、粘合力等附加结合单元的第二结合单元而进行结合。
在盖部420与主体410的分离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盖部420丢失,黏着型捕虫器1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紧固单元430。参照图38,两个紧固单元430分别连接于主体410和盖部420。通过紧固单元430,即使盖部420从主体410分离,也能够防止其脱离到预定距离以上。紧固单元430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定。例如,紧固单元430可以包括伸缩性材质的环、链、带等。
图38至图44所述的盖部420与主体410的结合方法自然也可以应用于图1至图31所公开的实施例。
准备例:光折射膜的准备
为了确认随着根据本发明的黏着型捕虫器所应用的光折射膜的全光线透过率及雾度值变化的苍蝇的捕获效率,如下所述地准备了全光线透过率及雾度值不同的光折射膜。
[表1]
Figure BDA0003473060800000261
全光线透过率(%)是可见光380nm至780nm所有波长的透光率,并利用全光线透过率测定器NDH-7000(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进行测定。
雾度(Haze)(%)利用浊度计Haze meter NDH-7000(Nippon DenshokuIndustries Co.,Ltd.)进行测定。
实施例:测定苍蝇捕获效率
通过以下条件测定配置有根据所述准备例的Tr.1至Tr.3的光折射膜的上述的黏着型捕虫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100、1200的苍蝇的捕获效率。
捕获实验规格:3.6×1.8×1.8m3的封闭空间
黏着型捕虫器设置高度:150cm
光源照射时间:0.5小时、1小时、2小时
光源说明:两个管型LED(2条),分别贴装有十个照射365nm波长的LED
苍蝇的种类:家蝇
温度:25.5℃
湿度:66.0%
实验例:苍蝇捕获效率测定结果
根据所述实施例的黏着型捕虫器的苍蝇捕获效率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473060800000262
Figure BDA0003473060800000271
如所述表2所示,能够确认:Tr.1至Tr.3全部经过1小时之后,捕获率超过90%,安装有光折射膜的根据本发明的黏着型捕虫器的捕获率非常高。
并且,雾度为30%以上的Tr.2及Tr.3仅在实验开始30分,捕获率就超过89%,从而能够确认:在光折射膜的雾度测定结果为30%以上的情况下,形成大大提高苍蝇捕获效率的折射光。
并且,对于全光线透过率与雾度的差异小于40%的Tr.2及Tr.3而言,仅在实验开始30分,捕获率就超过89%。即,能够确认:在光折射膜的全光线透过率与雾度都比较高或者其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折射程度较高的光的到达距离变长,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苍蝇捕获效率。
如上所述,针对本发明的具体的说明借助于参照附图的实施例而进行的,但是上述实施例中,仅仅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示例,因此本发明不应被理解为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当按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以及其等同概念来理解。

Claims (10)

1.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包括:
主体,具有黏着片插入口;
光源部,布置于所述主体;
盖部,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且具有开口区域以暴露从所述光源部发射的光;以及
黏着部件,包括片材和设置于片材上的黏胶件,
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所述黏着片的引导部,所述盖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内表面上并且包括凹凸部的光折射部,
所述光折射部具有30%以上的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其中,
所述光折射部包括光折射剂,并且具有将所述光折射剂用于所述盖部的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其中,
所述盖部包括在其外表面形成的所述凹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其中,
所述盖部包括在其内表面形成的所述凹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其中,
所述光折射部的全光线透过率的百分比与雾度的百分比的差异小于40%。
6.一种黏着型捕虫器,包括:
主体,具有黏着片插入口;
光源部,布置于所述主体;
盖部,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且具有开口区域以暴露从所述光源部发射的光;以及
黏着部件,包括片材和设置于片材上的黏胶件,
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所述黏着片的引导部,所述盖包括包含光折射剂的光折射部,
所述光折射部具有30%以上的雾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其中,
所述光折射剂包括二氧化钛、碳酸钙及磷酸钙中的至少一种的固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其中,
所述光折射部具有将所述光折射剂用于所述盖部的形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其中,
所述光折射部包括所述光折射剂贴附在所述盖部的光折射剂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黏着型捕虫器,其中,
所述光折射部的全光线透过率的百分比与雾度的百分比的差异小于40%。
CN202210049143.6A 2017-01-10 2018-01-08 黏着型捕虫器 Active CN1143041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003381 2017-01-10
KR10-2017-0003381 2017-01-10
KR1020170072801A KR102447363B1 (ko) 2017-01-10 2017-06-09 점착형 포충기
KR10-2017-0072801 2017-06-09
KR10-2017-0113195 2017-09-05
KR1020170113195A KR20180082942A (ko) 2017-01-10 2017-09-05 점착형 포충기
CN201880017204.2A CN110430753B (zh) 2017-01-10 2018-01-08 黏着型捕虫器
PCT/KR2018/000344 WO2018131851A1 (ko) 2017-01-10 2018-01-08 점착형 포충기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204.2A Division CN110430753B (zh) 2017-01-10 2018-01-08 黏着型捕虫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107A true CN114304107A (zh) 2022-04-12
CN114304107B CN114304107B (zh) 2023-02-28

Family

ID=6284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204.2A Active CN110430753B (zh) 2017-01-10 2018-01-08 黏着型捕虫器
CN202210049143.6A Active CN114304107B (zh) 2017-01-10 2018-01-08 黏着型捕虫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204.2A Active CN110430753B (zh) 2017-01-10 2018-01-08 黏着型捕虫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66575B1 (zh)
CN (2) CN110430753B (zh)
WO (1) WO20181318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84022B2 (en) 2019-10-15 2022-11-01 S. C. Johnson & Son, Inc. Insect trap device
CN111616122B (zh) * 2020-07-08 2022-07-08 陕西新金叶烟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草甲虫灯光诱捕器及诱捕方法
TWI753841B (zh) * 2021-07-02 2022-01-21 長庚大學 昆蟲投藥裝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8703060A (pt) * 1986-06-20 1988-03-08 Johnson & Son Inc S C Aparelho vaporizador eletrico;vasilha produtora de calor para emprego em um vaporizador eletrico;e vasilha descartavel produtora de calor
US20030089791A1 (en) * 2001-11-14 2003-05-15 Chen Yong S. Vaporization indicator film
US20050224596A1 (en) * 2003-07-08 2005-10-13 Panopoulos Peter J Machine that is an automatic pesticide, insecticide, repellant, poison, air freshener, disinfectant or other type of spray delivery system
ES2245870A1 (es) * 2004-02-13 2006-01-16 Marcelino Hervas De La Torre Dispositivo regulador luz antiniebla trasera.
KR20080107918A (ko) * 2007-06-08 2008-12-11 주식회사 세스코 해충 포획장치
US20090137198A1 (en) * 2006-04-05 2009-05-28 Mayekawa Mfg. Co., Ltd. Air shutter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100078422A (ko) * 2008-12-30 2010-07-08 주식회사 코오롱 방충용 다층 필름
CN102160541A (zh) * 2010-02-24 2011-08-24 江苏动感控虫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动感悬掛式夜感光粘虫板
KR101157641B1 (ko) * 2011-10-12 2012-06-18 주식회사 지웰 고주파를 이용한 연무 소독 장치
KR20120073476A (ko) * 2010-12-27 2012-07-05 유버 주식회사 해충 포획 장치
KR20120139354A (ko) * 2011-06-17 2012-12-27 홍정화 해충 박멸장치
CN203661851U (zh) * 2013-11-14 2014-06-25 嵊州德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诱捕杀虫装置
CN204653484U (zh) * 2014-04-30 2015-09-23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捕虫装置
CN204733790U (zh) * 2014-04-29 2015-11-04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害虫诱捕装置
KR20160098791A (ko) * 2015-02-11 2016-08-19 (주)한빛시스템 벽걸이형 끈끈이 포충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9408339A (pt) * 1993-12-17 1997-08-19 Johnson & Son Inc S C Armadilha para pulga processo pra aprisionamento de pulgas e bandeja de encaixe para inserção removivel em um rasgo da bandeja de encaixe
KR100922329B1 (ko) * 2007-12-14 2009-10-21 이은혜 실내용 해충 포집 살충장치
ES2595111B1 (es) * 2015-06-26 2017-10-04 Zobele España, S.A. Dispositivo para atrapar insectos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8703060A (pt) * 1986-06-20 1988-03-08 Johnson & Son Inc S C Aparelho vaporizador eletrico;vasilha produtora de calor para emprego em um vaporizador eletrico;e vasilha descartavel produtora de calor
US20030089791A1 (en) * 2001-11-14 2003-05-15 Chen Yong S. Vaporization indicator film
US20050224596A1 (en) * 2003-07-08 2005-10-13 Panopoulos Peter J Machine that is an automatic pesticide, insecticide, repellant, poison, air freshener, disinfectant or other type of spray delivery system
ES2245870A1 (es) * 2004-02-13 2006-01-16 Marcelino Hervas De La Torre Dispositivo regulador luz antiniebla trasera.
US20090137198A1 (en) * 2006-04-05 2009-05-28 Mayekawa Mfg. Co., Ltd. Air shutter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080107918A (ko) * 2007-06-08 2008-12-11 주식회사 세스코 해충 포획장치
KR20100078422A (ko) * 2008-12-30 2010-07-08 주식회사 코오롱 방충용 다층 필름
CN102160541A (zh) * 2010-02-24 2011-08-24 江苏动感控虫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动感悬掛式夜感光粘虫板
KR20120073476A (ko) * 2010-12-27 2012-07-05 유버 주식회사 해충 포획 장치
KR20120139354A (ko) * 2011-06-17 2012-12-27 홍정화 해충 박멸장치
KR101157641B1 (ko) * 2011-10-12 2012-06-18 주식회사 지웰 고주파를 이용한 연무 소독 장치
CN203661851U (zh) * 2013-11-14 2014-06-25 嵊州德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诱捕杀虫装置
CN204733790U (zh) * 2014-04-29 2015-11-04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害虫诱捕装置
CN204653484U (zh) * 2014-04-30 2015-09-23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捕虫装置
KR20160098791A (ko) * 2015-02-11 2016-08-19 (주)한빛시스템 벽걸이형 끈끈이 포충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107B (zh) 2023-02-28
EP3566575A1 (en) 2019-11-13
CN110430753A (zh) 2019-11-08
EP3566575A4 (en) 2020-11-18
WO2018131851A1 (ko) 2018-07-19
CN110430753B (zh) 2022-02-08
EP3566575B1 (en) 2022-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4547B2 (en) Adhesive-type insect trap having a cover with a light refracting portion formed thereon
JP6798710B2 (ja) 捕虫装置とその使用方法
TWI676421B (zh) 捕蟲器
CN112616791B (zh) 昆虫诱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514862B (zh) 昆虫诱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868718B (zh) 黏着型捕虫器
CN110430752B (zh) 黏着型捕虫器
CN110430753B (zh) 黏着型捕虫器
KR20150125220A (ko) 포충 장치
KR20160146369A (ko) 포충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