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009B - 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009B
CN114304009B CN202111505190.9A CN202111505190A CN114304009B CN 114304009 B CN114304009 B CN 114304009B CN 202111505190 A CN202111505190 A CN 202111505190A CN 114304009 B CN114304009 B CN 114304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culture
net cage
algae
cultur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51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4009A (zh
Inventor
黄佳双
尹飞
谢骁
蒋昀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5051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4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4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4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所述网箱由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养殖区和第二养殖区,且所述第一养殖区与所述第二养殖区之间通过网衣间隔开来;将经济鱼置于所述第一养殖区内养殖,所述经济鱼的养殖密度为7‑10尾/m3,将食藻鱼置于所述第二养殖区内养殖,所述食藻鱼的养殖密度为7‑10尾/m3。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其根据刺激隐核虫生活史有在鱼体上寄生的滋养体,也有脱离鱼体的胞囊的生物特性,通过套养食藻鱼不断清除网衣附着的藻类,使脱离的包囊落入海底,实现切断隐核虫的生活史达到生物防治的技术效果,增加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
背景技术
刺激隐核虫(Cryptocryon irritans),是隐核虫科隐核虫属的一种可以几乎感染所有海水硬骨鱼类的寄生纤毛虫,可引起宿主鱼感染隐核虫病。隐核虫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几乎整个渔排甚至整个养殖海区的养殖鱼类都会受传染,并且使感染的鱼苗迅速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2008年农业部就在《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将刺激隐核虫病定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
随着上世纪90年代网箱养殖的发展及管理方面的错误,该病害在我国东、南沿海也不断发生,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国内外就此开展了一系列隐核虫病防治的研究,目前针对隐核虫病的防治主要为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免疫防治。化学防治主要使用福尔马林、亚甲基南蓝、高锰酸钾等化学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杀灭隐核虫,对鱼体、使用者和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由于隐核虫寄生在体内,杀灭效果也待提升,口服药物又容易产生残留,所以操作具有局限性。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淡水浸泡、温度控制和紫外线等,虽然安全性高,但费时费力。免疫防治通过鱼体自身的免疫机制抵抗隐核虫的感染甚至杀灭隐核虫,虽然效果和安全性都很好,但还未真正投入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有关刺激隐核虫防治方面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其根据刺激隐核虫生活史有在鱼体上寄生的滋养体,也有脱离鱼体的胞囊的生物特性,通过套养食藻鱼不断清除网衣附着的藻类,使脱离的包囊落入海底,实现切断隐核虫的生活史达到生物防治的技术效果,增加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所述方法结合网箱使用,所述网箱由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养殖区和第二养殖区,且所述第一养殖区与所述第二养殖区之间通过网衣间隔开来;将经济鱼置于所述第一养殖区内养殖,所述经济鱼的养殖密度为7-10尾/m3,将食藻鱼置于所述第二养殖区内养殖,所述食藻鱼的养殖密度为7-10尾/m3
可选地,所述经济鱼选自大黄鱼或斜带石斑鱼,所述食藻鱼选自由黄斑蓝子鱼、鲻鱼、梭鱼和遮目鱼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鱼。
可选地,所述经济鱼选自大黄鱼或斜带石斑鱼,所述食藻鱼选自鲻鱼。
可选地,在所述网箱套养期间,投喂大黄鱼商业配合饲料或斜带石斑鱼商业配合饲料,每天投喂次数为1次,每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投喂鲻鱼商业配合饲料,每两天投喂次数为1次,每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
可选地,所述第一养殖区和所述第二养殖区内水的盐度为22-25‰。
可选地,所述第一养殖区和所述第二养殖区内水的温度为25-27℃。
可选地,所述第一养殖区和所述第二养殖区内水体中溶解氧≥4.0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隐核虫的生活史有鱼体上寄生的滋养体(trophont)和滋养体成熟后脱离鱼体形成包囊前体(protomont)、包囊(tomont)及包囊繁殖分裂的幼虫(theront)四个时期,被堵塞的网箱底部还会成为隐核虫包囊附着的基质,促使该病害爆发。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通过在网箱底部套养食藻鱼,通过食藻鱼不断清除网衣附着的藻类,减少了网眼的堵塞,使得从鱼体脱落的包囊在网箱范围内无处附着,从而达到生物防治隐核虫病的效果,降低经济鱼的病死率,增加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
(2)在本发明中,混养鲻鱼比混养其它植食性鱼类的防治效果更好,并且鲻鱼的生命力较强,能适应高密度混养条件,且本身作为一种经济鱼类,具有很高饲养价值。同时此生物防治方法比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防治效果、更强的可持续性强等优势,不仅节约经济成本,还可改善水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在本发明中,混养食藻鱼不断清除网衣附着的藻类,保证网箱的通透性和维持网箱自身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套养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网箱;2、第二网箱;3、第一养殖区;4、第二养殖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结合图1所示,在本发明中网箱包括第一网箱1和第二网箱2,第二网箱2套装进第一网箱1内。第二网箱2内具有第一养殖区3,第一网箱1内与第二网箱2之间的间隙区域为第二养殖区4。在本发明中,使用聚丙烯材料制作藻类附着框,在藻类附着框上网衣网目数为6.5。
在本发明中,为确定最佳防治方案,将食藻鱼与感染的鱼类在养殖设施内套养一定时间,记录相对感染强度和存活率,确定最佳防治方案。其中,在防治前,先实验鱼暂养两周,每天检查并挑除死亡个体,防治时,每周检查挑除死亡个体并补充数量。上述技术方案中养殖条件温度控制在25℃,实验鱼均为健康活力高的鱼,养殖过程中所投喂的饲料为专用鱼饲料。
在本发明中,有关食藻鱼的藻类清除率的计算方式,具体为:
对常见的黄斑蓝子鱼、鲻鱼、梭鱼、遮目鱼等四种植食性鱼类的藻类清除率进行比较: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041
其中CR为藻类清除率g/(m2﹒h),W1为实验开始时藻类干重(g),W2为实验开始时藻类干重(g);W食藻鱼重量(g),t为实验进行的时间(h),S为网箱上藻附着面积(m2)。
在本发明中,为了测得网箱套养方法对放置刺激隐核虫的防治效果,采用以下步骤进行研究:
根据藻类清除率使用鲻鱼和黄斑蓝子鱼作为食藻鱼的代表对海水养殖大黄鱼或斜带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进行感染后治疗。在养殖期间,每天记录相对感染强度和存活率,存活率为每天的鱼的数量与总鱼数量的比值,相对感染强度(RII)反应了每克鱼的左胸鳍上滋养体的数量,其代表了隐核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042
虫的感染强度。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051
实施例1
(1)随机选择120条健康大黄鱼(6g/鱼)。在1000L的养殖设施中,以非致死浓度(20虫/g鱼)感染共60条鱼,感染水体鱼密度为1L/尾,感染持续2h,并在黑暗中进行。各组设置3个平行,每组20尾鱼。
在养殖设施中按1:4的比例分别放入藻种和培养液,室温培养2d后天加入30g氨基酸粉进行营养补充,培养20d观察到养殖设施明显藻类附着后同时放入大黄鱼和食藻鱼。
(2)将大黄鱼与鲻鱼混养组分为A11、B11、C11三组,其中A11组为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中放入20条未感染大黄鱼,在下层放入20条鲻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B11组为阴性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大黄鱼,下层未放入任何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C11组为实验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大黄鱼,下层放入20条鲻鱼。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052
表1大黄鱼和鲻鱼混养相对感染强度
由表1可知,本实施实例中,B11、C11两组在实验过程中RII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在感染后的第3天和第7天,在第4天和第5天,滋养体在鱼体上逐渐成熟脱落形成包囊,聚集在桶底,然而,在第6天到第8天B11组中鱼体上滋养体的数量再次飙升几十倍,这是隐核虫二次感染的结果。而套养放入鲻鱼的C11组,只有在被感染的鱼体上仅仅观察到极少量的滋养体,并且在感染后的第8天后鱼体上不再有滋养体细胞。并且发现滋养体细胞成熟后主动脱离宿主形成包囊聚集在养殖设施外的底部。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061
表2大黄鱼和鲻鱼混养的大黄鱼存活数
由表2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从第1天到第4天,三组中的鱼都没有的大量死亡。而具有感染大黄鱼的B11组,鱼体的存活率在第7天只有25%,在第8天只有10%,远低于C11组在第7、8的鱼体的存活率(88.3%、85%)。在第9天,B11组中所有的感染的鱼体都死亡,而套养鲻鱼的C11组中受感染鱼的存活率与对照组A11组分别为85%和98.3%。并且在14天实验过程中,C11组鱼体的存活率保存在70%以上。
实施例2
(1)随机选择120条健康大黄鱼(6g/鱼)。在1000L的养殖设施中,以非致死浓度(20虫/g鱼)感染共60条鱼,感染水体鱼密度为1L/尾,感染持续2h,并在黑暗中进行。各组设置3个平行,每组20尾鱼。
在养殖设施中按1:4的比例分别放入藻种和培养液,室温培养2d后天加入30g氨基酸粉进行营养补充,培养20d观察到养殖设施明显藻类附着后同时放入大黄鱼和食藻鱼。
(2)将大黄鱼与黄斑蓝子鱼混养组分为A12、B12、C12三组,其中A12组为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中放入20条未感染大黄鱼,在下层放入20条黄斑蓝子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B12组为阴性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大黄鱼,下层未放入任何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C12组为实验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大黄鱼,下层放入20条黄斑蓝子鱼。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071
表3大黄鱼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相对感染强度
由表3可知,本实施实例中,B12、C12两组在实验过程中RII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在感染后的第3天和第7天,在第4天和第5天,滋养体在鱼体上逐渐成熟脱落形成包囊,聚集在桶底,然而,在第6天到第8天B12组中鱼体上滋养体的数量再次飙升几十倍,这是隐核虫二次感染的结果。而套养放入黄斑蓝子鱼的C12组,只有在被感染的鱼体上发现部分滋养体,并且在第二次感染后滋养体逐渐减少,感染后的第12天后鱼体上不再有滋养体细胞。并且发现滋养体细胞成熟后主动脱离宿主形成包囊聚集在养殖设施外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从第1天到第4天,三组中的鱼都没有的大量死亡。而具有感染大黄鱼的B12组,鱼体的存活率在第7天只有26.7%,在第8天只有10%,低于C12组在第7、8的鱼体的存活率(53.3%、35%)。在第9天,B12组中所有的感染的鱼体都死亡,而套养黄斑蓝子鱼的C12组中受感染鱼的存活率与对照组A12组分别为28.3%和96.65%。且在14天实验过程中,C12组鱼体的存活率保存在23%以上。
实施例3
(1)随机选择120条健康大黄鱼(6g/鱼)。在1000L的养殖设施中,以非致死浓度(20虫/g鱼)感染共60条鱼,感染水体鱼密度为1L/尾,感染持续2h,并在黑暗中进行。各组设置3个平行,每组20尾鱼。
在养殖设施中按1:4的比例分别放入藻种和培养液,室温培养2d后天加入30g氨基酸粉进行营养补充,培养20d观察到养殖设施明显藻类附着后同时放入大黄鱼和食藻鱼。
(3)将大黄鱼、鲻鱼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组分为三组,其中A13组为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中放入20条未感染大黄鱼,在下层放入10条鲻鱼和10条黄斑蓝子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B13组为阴性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大黄鱼,下层未放入任何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C13组为实验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大黄鱼,下层放入10条鲻鱼和10条黄斑蓝子鱼。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081
表4大黄鱼、鲻鱼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相对感染强度
由表4可知,本实施实例中,B13、C13两组在实验过程中RII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在感染后的第3天和第7天,在第4天和第5天,滋养体在鱼体上逐渐成熟脱落形成包囊,聚集在桶底,然而,在第6天到第9天B13组中鱼体上滋养体的数量再次飙升几十倍,这是隐核虫二次感染的结果。而套养放入黄斑蓝子鱼和鲻鱼的C13组,只有在被感染的鱼体上观察到少量的滋养体,并且在第二次感染后滋养体逐渐减少,感染后的第11天后鱼体上不再有滋养体细胞。并且发现滋养体细胞成熟后主动脱离宿主形成包囊聚集在养殖设施外的底部。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091
表5大黄鱼、鲻鱼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的大黄鱼存活数
由表5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从第1天到第4天,三组中的鱼都没有的大量死亡。而具有感染大黄鱼的B13组,鱼体的存活率在第7天只有31.65%,在第8天只有10%,低于C13组在第7、8的鱼体的存活率(63.3%、60%)。在第9天,B13组中所有的感染的鱼体都死亡,而套养鲻鱼和黄斑蓝子鱼的C13组中受感染鱼的存活率与对照组A13组分别为55%和96.65%。且在14天实验过程中,C13组鱼体的存活率保存在50%以上。
综合实施例1-3,套养食藻鱼对防治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爆发均具有一定效果,其中混养鲻鱼的效果最佳,在感染峰值的第7天的鱼体的存活率(88.3%)分别是混养黄斑蓝子鱼组(53.3%)和鲻鱼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组(63.3%)的1.65和1.4倍;并且最终存活条数(16.66条)是其余两组的(4.66条、10条)的3.6倍和1.7倍。因此套养鲻鱼对防治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爆发具有良好效果。
实施例4
(1)随机选择180条健康斜带石斑鱼(6g/鱼)。在1000L的养殖设施中,以非致死浓度(20虫/g鱼)感染共90条鱼,感染水体鱼密度为1L/尾,感染持续2h,并在黑暗中进行。各组设置3个平行,每组30尾鱼。
在养殖设施中按1:4的比例分别放入藻种和培养液,室温培养2d后天加入30g氨基酸粉进行营养补充,培养20d观察到养殖设施明显藻类附着后同时放入斜带石斑鱼和鲻鱼。
(2)将斜带石斑鱼与鲻鱼混养组分为A21、B21、C21三组,其中A21组为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中放入20条未感染斜带石斑鱼,在下层放入20条鲻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B21组为阴性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斜带石斑鱼,下层未放入任何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C21组为实验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斜带石斑鱼,下层放入20条鲻鱼。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101
表6斜带石斑鱼和鲻鱼混养相对感染强度
由表6可知,本实施实例中,B21、C21两组在实验过程中RII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在感染后的第3天和第7天,在第4天和第5天,滋养体在鱼体上逐渐成熟脱落形成包囊,聚集在桶底,然而,在第6天到第8天B21组中鱼体上滋养体的数量再次飙升几十倍,这是隐核虫二次感染的结果。而套养放入鲻鱼的C21组,只有在被感染的鱼体上仅仅观察到极少量的滋养体,并且在感染后的第9天后鱼体上不再有滋养体细胞。并且发现滋养体细胞成熟后主动脱离宿主形成包囊聚集在养殖设施外的底部。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111
表7斜带石斑鱼和鲻鱼混养的斜带石斑鱼存活数
由表7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从第1天到第4天,三组中的鱼都没有的大量死亡。具有感染斜带石斑鱼的B21组,鱼体的存活率在第7天只有10%,在第8天只有1.1%,远低于C21组在第7、8的鱼体的存活率(85.5%、80%)。在第9天,B21组中所有的感染的鱼体都死亡,而套养鲻鱼的C21组中受感染鱼的存活率与对照组A21组分别为80%和93.3%。并且在14天实验过程中,C21组鱼体的存活率保存在80%以上。
实施例5
(1)随机选择180条健康斜带石斑鱼(6g/鱼)。在1000L的养殖设施中,以非致死浓度(20虫/g鱼)感染共90条鱼,感染水体鱼密度为1L/尾,感染持续2h,并在黑暗中进行。各组设置3个平行,每组30尾鱼。
在养殖设施中按1:4的比例分别放入藻种和培养液,室温培养2d后天加入30g氨基酸粉进行营养补充,培养20d观察到养殖设施明显藻类附着后同时放入斜带石斑鱼和鲻鱼。
(2)将斜带石斑鱼与黄斑蓝子鱼混养组分为A22、B22、C22三组,其中A22组为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中放入20条未感染斜带石斑鱼,在下层放入20条黄斑蓝子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B22组为阴性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斜带石斑鱼,下层未放入任何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C22组为实验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斜带石斑鱼,下层放入20条黄斑蓝子鱼。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121
表8斜带石斑鱼相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相对感染强度
由表8可知,本实施实例中,B22、C22两组在实验过程中RII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在感染后的第3天和第7天,在第4天和第5天,滋养体在鱼体上逐渐成熟脱落形成包囊,聚集在桶底,然而,在第6天到第8天B22组中鱼体上滋养体的数量再次飙升几十倍,这是隐核虫二次感染的结果。而套养放入黄斑蓝子鱼的C22组,只有在被感染的鱼体上观察到滋养体,并且在感染后的第12天后鱼体上不再有滋养体细胞。并且发现滋养体细胞成熟后主动脱离宿主形成包囊聚集在养殖设施外的底部。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122
表9斜带石斑鱼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的斜带石斑鱼存活数
由表9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从第1天到第4天,三组中的鱼都没有的大量死亡。具有感染斜带石斑鱼的B22组,鱼体的存活率在第7天只有16.7%,在第8天只有0.3%,远低于C22组在第7、8的鱼体的存活率(52.2%、50%)。在第9天,B22组中所有的感染的鱼体都死亡,而套养黄斑蓝子鱼的C22组中受感染鱼的存活率与对照组A22组分别为50%和98.9%。并且在14天实验过程中,C22组鱼体的存活率保持在40%以上。
实施例6
(1)随机选择180条健康斜带石斑鱼(6g/鱼)。在1000L的养殖设施中,以非致死浓度(20虫/g鱼)感染共90条鱼,感染水体鱼密度为1L/尾,感染持续2h,并在黑暗中进行。各组设置3个平行,每组30尾鱼。
在养殖设施中按1:4的比例分别放入藻种和培养液,室温培养2d后天加入30g氨基酸粉进行营养补充,培养20d观察到养殖设施明显藻类附着后同时放入斜带石斑鱼和鲻鱼。
(2)将斜带石斑鱼与黄斑蓝子鱼混养组分为A23、B23、C23三组,其中A23组为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中放入20条未感染斜带石斑鱼,在下层放入10条黄斑蓝子鱼和10条鲻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B23组为阴性对照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斜带石斑鱼,下层未放入任何鱼;其它处理同实验组;C23组为实验组,在2×2×1m的套养设施上层放入20条感染斜带石斑鱼,在下层放入10条黄斑蓝子鱼和10条鲻鱼。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131
表10斜带石斑鱼、鲻鱼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相对感染强度
由表10可知,本实施实例中,B23、C23两组在实验过程中RII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在感染后的第3天和第7天,在第4天和第5天,滋养体在鱼体上逐渐成熟脱落形成包囊,聚集在桶底,然而,在第6天到第8天B23组中鱼体上滋养体的数量再次飙升几十倍,这是隐核虫二次感染的结果。而套养放入鲻鱼和黄斑蓝子鱼的C23组,只有在被感染的鱼体上观察到部分滋养体,并且在感染后的第11天后鱼体上不再有滋养体细胞。并且发现滋养体细胞成熟后主动脱离宿主形成包囊聚集在养殖设施外的底部。
Figure GDA0003860581620000141
表11斜带石斑鱼、鲻鱼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的斜带石斑鱼存活数
由表11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从第1天到第4天,三组中的鱼都没有的大量死亡。具有感染斜带石斑鱼的B23组,鱼体的存活率在第7天只有14.4%,在第8天只有2.2%,远低于C23组在第7、8的鱼体的存活率(66.6%、62.2%)。在第9天,B23组中所有的感染的鱼体都死亡,而套养鲻鱼、黄斑蓝子鱼的C23组中受感染鱼的存活率与对照组A23组分别为60%和96.7%。并且在14天实验过程中,C23组鱼体的存活率保存在60%以上。
综合实施例4-6,套养食藻鱼对防治斜带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爆发均具有一定效果,其中混养鲻鱼的效果最佳,在7天的鱼体的存活率(85.5%)分别是混养黄斑蓝子鱼组(52.5%)和鲻鱼和黄斑蓝子鱼混养组(62.6%)的1.63和1.37倍;并且最终存活条数(24条)是其余两组的(12条、18条)2倍和1.3倍。因此套养鲻鱼对防治斜带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爆发具有良好效果。
实施例7
在大型浮式围网(长100,宽50,高度12米)中分别养殖经济鱼和食藻鱼,在本实施例中,大型浮式围网分为上下两层网箱,分别为第一网箱1和第二网线,二网箱内具有第一养殖区3,第一网箱1内与第二网箱2之间的间隙区域为第二养殖区4,且第一养殖区3与所述第二养殖区4之间通过网衣间隔开来。其中,第一网箱1的体积为5000立方米,即长100,宽50,高度10米。其中,第一网箱1的体积为1000立方米,即长100,宽50,高度2米。第一网箱1中养殖经济鱼,经济鱼选自100-150g的斜带石斑鱼,养殖数量为35000-50000尾,养殖密度为7-10尾/m3,在本实施例中,养殖数量具体为35000尾。第二网箱2中养殖食藻鱼,食藻鱼选自100-150g的鲻鱼,养殖数量为7000-10000尾,养殖密度为7-10尾/m3,在本实施例中,养殖数量具体为7000尾。
养殖环境:所述第一养殖区3和所述第二养殖区4内水的盐度为22-25‰。所述第一养殖区3和所述第二养殖区4内水的温度为25-27℃。所述第一养殖区3和所述第二养殖区4内水体中溶解氧≥4.0mg/L。
养殖管理:在所述网箱套养期间,投喂大黄鱼商业配合饲料或斜带石斑鱼商业配合饲料,每天投喂次数为1次,每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投喂鲻鱼商业配合饲料,每两天投喂次数为1次,每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
养殖周期:6个月。
养殖效果:6个月后的斜带石斑鱼和鲻鱼每尾重量均能达到500g的出货要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大型浮式围网分为内外两层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结合网箱使用,所述网箱由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养殖区和第二养殖区,且所述第一养殖区与所述第二养殖区之间通过网衣间隔开来;将经济鱼置于所述第一养殖区内养殖,所述经济鱼的养殖密度为7-10尾/m3,将食藻鱼置于所述第二养殖区内养殖,所述食藻鱼的养殖密度为7-10尾/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鱼选自大黄鱼或斜带石斑鱼,所述食藻鱼选自由黄斑蓝子鱼、鲻鱼、梭鱼和遮目鱼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鱼选自大黄鱼或斜带石斑鱼,所述食藻鱼选自鲻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箱套养期间,投喂大黄鱼商业配合饲料或斜带石斑鱼商业配合饲料,每天投喂次数为1次,每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投喂鲻鱼商业配合饲料,每两天投喂次数为1次,每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区和所述第二养殖区内水的盐度为22-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区和所述第二养殖区内水的温度为25-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区和所述第二养殖区内水体中溶解氧≥4.0mg/L。
CN202111505190.9A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 Active CN114304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5190.9A CN114304009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5190.9A CN114304009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009A CN114304009A (zh) 2022-04-12
CN114304009B true CN114304009B (zh) 2022-11-29

Family

ID=81050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5190.9A Active CN114304009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400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05374U (zh) * 2013-03-25 2013-08-0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袋式虫体收集器
CN204032119U (zh) * 2014-08-27 2014-12-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养殖鱼体刺激隐核虫的去除装置
CN106508754A (zh) * 2016-11-02 2017-03-22 集美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CN206651226U (zh) * 2017-04-17 2017-11-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辅助网衣装置
CN111587822A (zh) * 2020-06-18 2020-08-28 宁波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物理防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05374U (zh) * 2013-03-25 2013-08-0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袋式虫体收集器
CN204032119U (zh) * 2014-08-27 2014-12-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养殖鱼体刺激隐核虫的去除装置
CN106508754A (zh) * 2016-11-02 2017-03-22 集美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CN206651226U (zh) * 2017-04-17 2017-11-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辅助网衣装置
CN111587822A (zh) * 2020-06-18 2020-08-28 宁波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物理防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009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ully et al. Use of cleaner-wrasse (Centrolabrus exoletus (L.) and Ctenolabrus rupestris (L.)) to control infestations of Caligus elongatus Nordmann on farmed Atlantic salmon
CN106508754B (zh)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JP2020048468A (ja) 水産動物の養殖方法
Loosanoff et al. Control of certain forms of zooplankton in mass algal cultures
Eldani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stocking combinations on growth, production and survival of milkfish (Chanos chanos Forskal) and prawn (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 in polyculture in brackishwater ponds
CN110178973A (zh) 一种防治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的药饵添加剂
CN105994021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卵形鲳鲹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6688970A (zh) 一种狐篮子鱼室内人工育苗的方法
Alam et al. Growth performances of GIFT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in cage culture at the Old Brahmaputra river using different densities
Shakir et al. 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the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performance in Penaeus monodon
CN110074027A (zh) 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14304009B (zh) 一种生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网箱套养方法
JP2694861B2 (ja) 魚介類用生物餌料
Lindsay et al. Relationships of parasitic isopods Lironeca ovalis and Olencira praegustator to marine fish hosts in Delaware Bay
Lam et al. Safe concentr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solution for white leg shrimp (Litopeaneus vannamei) farming
CN108633802B (zh) 一种生态培育南美白对虾亲虾的方法
Perry et al. Expansion of the Soft Crab Fishery in Mississippi Using Cultured Blue Crabs.
Buttner Corbicula as a biological filter and polyculture organism in catfish rearing ponds
Anras et 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feed intake: rearing systems
CN113332310A (zh) 一种治疗河蟹抖抖病的复方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e et al.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f mantis shrimp breeding success in captivity
CN110934136B (zh) 一种适用于甲壳动物养殖塘的清塘消毒药
CN105941194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巨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Imlanı et al. Growth and Survival Rates and Feed Utilization of Orange-spotted grouper Epinephelus coioides Cultured at Different Stocking Densities in Floating Net Cage
CN105746410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