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3005A - 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03005A CN114303005A CN202080059340.5A CN202080059340A CN114303005A CN 114303005 A CN114303005 A CN 114303005A CN 202080059340 A CN202080059340 A CN 202080059340A CN 114303005 A CN114303005 A CN 1143030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w
- gas
- outlet portion
- gas pipe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2013/0422—Separating oil and gas with a centrifuge device
- F01M2013/0427—Separating oil and gas with a centrifuge device the centrifuge device having no rotating part, e.g. cycl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被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包括:窜缸混合气管(10),其具有向大气开放的向下的出口部(9);以及捕集容器(20),其供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插入,对从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排出的机油进行捕集。捕集容器包括:上端开口部(22),其被形成于捕集容器的上端(21),并供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从上方插入;排出孔(24),其被形成于捕集容器的位于车长方向后方的后表面部(23)的上部;以及切口部(26),其被形成于捕集容器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表面部(25)的上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被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其在被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中,将从活塞与气缸的间隙漏出到曲轴箱内的窜缸混合气从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向大气释放。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01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像这样将窜缸混合气向大气释放的情况下,窜缸混合气所包含的机油也被从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向大气释放,因此担心污染该出口部周边的部件或路面。
因此,本公开鉴于上述情况而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窜缸混合气中的机油所导致的部件等的污染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被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该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包括:
窜缸混合气管,其具有向大气开放的向下的出口部,以及
捕集容器,其被插入所述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对从所述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排出的机油进行捕集;
所述捕集容器包括:
上端开口部,其被形成在所述捕集容器的上端,并供所述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从上方插入,
排出孔,其被形成于所述捕集容器的位于车场方向后方的后表面部的上部,以及
切口部,其被形成于所述捕集容器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表面部的上部。
优选的是,所述切口部从所述捕集容器的上端的高度位置被切除到比所述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更低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排出孔被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排出孔被交错状地排列。
优选的是,所述排出孔仅被形成于所述捕集容器的所述后表面部的上部。
优选的是,所述内燃机被纵置配置于所述车辆,
所述捕集容器被构成为:被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内燃机的飞轮壳的侧表面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窜缸混合气中的机油所导致的部件等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辆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表示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和捕集容器的后方立体图。
图3是表示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和捕集容器的后表面剖视图。
图4是表示怠速停车状态下的气体的流动的后方立体图。
图5是表示低速行驶状态下的气体的流动的后方立体图。
图6是表示高速行驶状态下的气体的流动的后方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应注意的是,本公开不被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这点。
图1是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的车辆的概略俯视图。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如图所示。车辆V为平头型的货车。但车辆的种类并不被限定。车辆V具有梯子形框架2、界定乘员室的驾驶室3、前后左右的轮胎4(仅示出前侧)、以及车箱5。
在车辆V中,以纵置配置搭载有作为内燃机(引擎)1的柴油引擎。但是,内燃机的种类并不被限定。在引擎1的后侧,依次连结有离合器6及变速器7。
引擎1包括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8。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8包括:窜缸混合气管10,其具有向大气开放的向下的出口部9;以及捕集容器20,其供窜缸混合气管10的出口部9插入,对从窜缸混合气管10的出口部9排出的机油进行捕集。
从引擎1的特定部位导入的窜缸混合气流动到窜缸混合气管1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窜缸混合气管10由橡胶软管形成,被配置于引擎1的外部。但是,其材质是任意的。窜缸混合气管10的入口部11例如被连接于气缸盖罩12,并从该气缸盖罩12中抽出窜缸混合气。然而,窜缸混合气的抽出位置能够改变。
窜缸混合气管10的出口部9位于容纳引擎1的飞轮(未图示)的圆筒状飞轮壳13的侧表面部的位置。因此,捕集容器20被可拆装地安装于飞轮壳13的侧表面部,以便能够对与窜缸混合气一同从该出口部9排出的机油进行捕集。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出口部9及捕集容器20被配置于飞轮壳13的左侧的侧表面部。然而,设置位置能够改变,例如也可以配置于右侧侧表面部。在图4中,概略地示出窜缸混合气管10的出口部9和捕集容器20的设置状态。
在图2及图3中,更详细地示出窜缸混合气管10的出口部9和捕集容器20。窜缸混合气管10在包含出口部9的其全长上由保温材料14从外侧覆盖,进行保温,该保温材料14由海绵等形成。由此,能够抑制在低外部气温时,窜缸混合气管10内的窜缸混合气中的水分冷凝并冻结的情况,还能够抑制窜缸混合气管10内由于因冻结而生成的冰而堵塞的情况。
窜缸混合气管10的出口部9朝向下方。并且,如图3所示,出口部9的端面从保温材料14向窜缸混合气流方向下游侧(下方)突出,并被斜切。由此,能够使顺着窜缸混合气管10的内表面流下的机油(详情后述)汇集于倾斜的端面的下端位置,并使其从该处滴下,从而能够控制机油的滴下位置。
以下,为了方便,只要没有特别区别,在窜缸混合气管10及出口部9这样的情况下,假设也包含其周围的保温材料14。
出口部9介由捆束带15和托架16而被可拆装地固定于飞轮壳13的左侧表面部。
另一方面,捕集容器20包括:上端开口部22,其被形成于捕集容器20的上端21,并供出口部9从上方插入;排出孔24,其被形成于捕集容器20的位于车长方向后方的后表面部23的上部;以及切口部26,其被形成于捕集容器20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的侧表面部(左侧表面部25)的上部。关于切口部26,从捕集容器20的上端21的高度位置到比出口部9更低的位置被切去。
上端开口部22被形成为:将捕集容器20的上端21乃至上表面全部开放。因此,捕集容器20被形成为开放了上端21的大致长方体箱状。出口部9被从该上端开口部22插入到捕集容器20内预定长度。因此,出口部9的下端的位置比上端21靠下方。出口部9与捕集容器20的上端部在高度方向上被重叠预定长度。由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从出口部9滴下的机油乘着行驶风而越过上端21,并被排出到容器外。
排出孔24被设为圆形,并被设置有多个。这些排出孔24被交错状地排列,且仅被设置于后表面部23的上部。其原因在于,当设置于后表面部23的下部时,捕集到容器内的机油会漏出。尤其是,排出孔24被重点地设置于后表面部23中的、在后视下与出口部9相同的左右宽度的部分。另外,排出孔24的形状、数量、排列等能够改变。
切口部26大致被以如下方式形成:将上端21与左侧表面部25相交的角部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一些地切去。切口部26由底边部27、以及前斜边部28及后斜边部29界定,该底边部27被形成于左侧表面部25,并沿前后且水平方向延伸,该前斜边部28及后斜边部29连结底边部27的前后两端与上端21的前部及后部。前斜边部28及后斜边部29在后视下,以越向上方就越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右侧)的方式,相对于上下方向以比较小的角度倾斜。切口部26与上端开口部22连续。切口部26的右端位置,即前斜边部28及后斜边部29的上端位置被设为比出口部9靠车宽方向外侧(左侧)。
在捕集容器20的右侧表面部30的下部,形成有斜面部31,该斜面部31以模仿飞轮壳13的左侧表面部的外形状的方式挖成。
在捕集容器20的前表面部,固定设置有容器托架32。另一方面,在飞轮壳13上,预先安装有另一托架即外壳托架33。容器托架32由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螺栓34可拆装地固定于外壳托架33。由此,捕集容器20被可拆装地安装于飞轮壳13的左侧表面部。
另外,虽然在捕集容器20的前表面部设置有容许行驶风的导入的多个导入孔35,但其也可以被省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将窜缸混合气向大气释放的构成中,窜缸混合气所包含的机油也被与窜缸混合气一同从窜缸混合气管10的出口部9向大气释放。因此,当不实施任何对策时,即当不设置捕集容器20时,会存在污染出口部9周边的部件(尤其是飞轮壳13)或路面的风险。
即,在窜缸混合气中,包含油雾(非常细的机油颗粒)。当该油雾逐渐附着在窜缸混合气管10内并集聚成液滴时,该液滴会顺着窜缸混合气管10的内表面流下,并从出口部9滴下而被排出。假如没有捕集容器20,则会存在如下风险:因被排出的机油而污染出口部9周边的部件或出口部9的正下方的路面。此外,当机油附着于部件时,也会存在如下风险:被误认为来自附着处的机油泄漏,从而导致错误的车辆维修。当然,外观也会恶化。
另外,在窜缸混合气中,也包含水蒸气,其有时也会与机油混合而形成混合液,但假设这样的混合液也被包含在问题机油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捕集容器20,因此能够用捕集容器20可靠地捕集从出口部9排出的机油。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机油所导致的出口部9周边的部件或路面的污染。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捕集容器20具有如上所述的特殊形状,因此能够以与车速相应的各种方案来处理从出口部9排出的机油。以下,针对该点进行说明。
在图4中,示出了引擎1怠速运转且车辆V停止的状态(车速零),即怠速停车状态下的气体的流动。从出口部9排出的窜缸混合气在捕集容器20内,在如流动f1那样回旋后,如流动f2那样上升,主要通过切口部26而被排出、扩散到容器外的发动机舱内。从出口部9排出的窜缸混合气中的油雾也乘着该窜缸混合气的流动而被排出、扩散到容器外。在捕集容器20的上方附近,基本没有部件,因此机油向部件的附着会被抑制。
在图5中,示出了车辆V以比较低的速度行驶的状态,即低速行驶状态下的气体的流动。此时的速度例如为引擎的温度最高而担心热损害那样的速度,若举一例,则为35km/h。
此时,为车辆行驶中,因此会产生如流动f3、f4所示的行驶风。在捕集容器20的前方,存在许多引擎1的部件(参照图1),因此行驶风具有从前方向后方通过捕集容器20的左侧附近的倾向。行驶风的一部分(称为第1部分)f3横穿通过切口部26,行驶风的另一部分(称为第2部分)f4从切口部26进入到容器内,并被从排出孔24排出。
从出口部9排出的窜缸混合气在捕集容器20内,在与上述同样地如流动f1那样回旋后,乘着行驶风的流动而被排出到容器外。窜缸混合气的一部分在从切口部26排出后,乘着行驶风的第1部分f3而流向后方,窜缸混合气的另一部分乘着行驶风的第2部分f4而被从排出孔24排出到容器外。从出口部9排出的窜缸混合气中的油雾也乘着这些窜缸混合气的流动而被排出、扩散到容器外。
如图1所示,与飞轮壳13的后侧相邻的离合器6的车宽方向的宽度随着趋向后方而从与飞轮壳13相等的宽度起依次缩小,变速器7也被设为比飞轮壳13更为狭窄。虽未图示,但离合器6及变速器7的高度也具有相同的倾向。因此,在捕集容器20的后方,存在基本没有部件的广阔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积极地将其定向到该捕集容器20的后方空间来排出油雾,因此能够抑制机油向部件的附着。
在图6中,示出了车辆V以比较高的速度行驶的状态,即高速行驶状态下的气体的流动。此时的速度例如为车辆的最高速附近的速度,若举一例,则为110km/h。
此时,行驶风成为了相当快的速度。与上述相同,存在第1部分f3和第2部分f4,该第1部分f3从捕集容器20的左侧附近通过,该第2部分f4从切口部26进入到容器内并从排出孔24排出。
从出口部9排出的窜缸混合气在其刚排出后,乘着第2部分f4而立即从排出孔24排出到容器外。窜缸混合气中的油雾也是同样,油雾被排出到基本没有部件的后方空间。因此,能够抑制机油向部件的附着。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如图5及图6所示地,产生从切口部26进入到捕集容器20内并从排出孔24排出的行驶风的流动(第2部分f4)。然后,能够乘着该流动,将从出口部9排出的窜缸混合气及油雾从排出孔24排出到后方。因此,能够使窜缸混合气及油雾的流动具有指向性,将它们可靠地引导到难以发生向部件的附着的目标方向(即后方)并排出。于是,能够抑制机油向部件的附着。
因为切口部26被切去到比出口部9更低的位置,所以能够容许从切口部26进入到捕集容器20内的行驶风从出口部9的正下方通过。由此,能够将从出口部9排出的窜缸混合气立即乘着该行驶风的流动而排出。
此外,如图5所示,能够使在上升后从切口部26排出的窜缸混合气及油雾乘着行驶风的第1部分f3而排出到后方。切口部26被倾斜地切去,由前斜边部28及后斜边部29界定,因此能够使从上方观察时的切口部26的开口面积増大,并能够使从切口部26排出的窜缸混合气有效率地与行驶风的第1部分f3合流。由此,能够高效地排出窜缸混合气及油雾。
另外,当积存于捕集容器20的机油达到预定量时,通过拧松螺栓34并取下捕集容器20,从而能够回收捕集机油,并且使捕集容器20内容易清扫。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了叙述,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还有各种考虑。
(1)例如,关于捕集容器20的上端开口部22,也可以不开放捕集容器20的整个上端21,还可以是,由可插入窜缸混合气管10的出口部9的最小限度大小的孔来形成。
(2)也可以是,省略窜缸混合气管10周围的保温材料14。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非仅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由保护范围限定的本公开的构思所包含的所有变形例或应用例、等同物均被包含在本公开之内。因此,本公开不应被限定性地解释,也能够适用于归属于本公开的构思范围内的其他任意技术。
本申请基于2019年8月2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9-152883),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工业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在能够抑制窜缸混合气中的机油所导致的部件等的污染这样的点上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V 车辆
1 内燃机(引擎)
8 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
9 出口部
10 窜缸混合气管
13 飞轮壳
20 捕集容器
21 上端
22 上端开口部
23 后表面部
24 排出孔
25 左侧表面部
26 切口部
Claims (6)
1.一种被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包括:
窜缸混合气管,其具有向大气开放的向下的出口部,以及
捕集容器,其被插入所述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对从所述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排出的机油进行捕集;
所述捕集容器包括:
上端开口部,其被形成在所述捕集容器的上端,并供所述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从上方插入,
排出孔,其被形成于所述捕集容器的位于车场方向后方的后表面部的上部,以及
切口部,其被形成于所述捕集容器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表面部的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切口部从所述捕集容器的上端的高度位置被切除到比所述窜缸混合气管的出口部更低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排出孔被设置有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排出孔被交错状地排列。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排出孔仅被形成于所述捕集容器的所述后表面部的上部。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内燃机被纵置配置于所述车辆;
所述捕集容器被构成为:被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内燃机的飞轮壳的侧表面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52883 | 2019-08-23 | ||
JP2019152883A JP7107290B2 (ja) | 2019-08-23 | 2019-08-23 | ブローバイガス処理装置 |
PCT/JP2020/030545 WO2021039373A1 (ja) | 2019-08-23 | 2020-08-11 | ブローバイガス処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03005A true CN114303005A (zh) | 2022-04-08 |
CN114303005B CN114303005B (zh) | 2023-08-29 |
Family
ID=7467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59340.5A Active CN114303005B (zh) | 2019-08-23 | 2020-08-11 | 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08774B2 (zh) |
JP (1) | JP7107290B2 (zh) |
CN (1) | CN114303005B (zh) |
DE (1) | DE112020003998T5 (zh) |
WO (1) | WO2021039373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294544A1 (en) * | 1997-06-27 | 1999-01-07 | Donaldson Company,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paration of aerosol |
JP2006220120A (ja) * | 2005-02-14 | 2006-08-24 |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 ブリーザホース構造 |
WO2008104892A2 (en) * | 2007-02-28 | 2008-09-0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cylinder head used fo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n syste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cluding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and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method |
JP2012102697A (ja) * | 2010-11-12 | 2012-05-31 | Daimler Ag |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
JP2016183604A (ja) * | 2015-03-26 | 2016-10-20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ブローバイガス排出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7849B1 (en) * | 1998-06-24 | 2001-01-02 | Robert L. Wilson | Crankcase breather oil collector for motorcycles |
JP2002097919A (ja) | 2000-09-26 | 2002-04-05 | Kubota Corp | 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
US7992548B2 (en) * | 2008-10-09 | 2011-08-09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Crankcase vapor management system |
JP2010261325A (ja) * | 2009-04-30 | 2010-11-18 | Hino Motors Ltd | エンジン吸気システム |
KR101683940B1 (ko) | 2011-12-19 | 2016-12-08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편광판 |
JP2021004591A (ja) * | 2019-06-27 | 2021-01-14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ブローバイガス処理装置 |
US11598235B2 (en) * | 2021-03-16 | 2023-03-07 | Deere & Company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internal oil heating of blowby gas |
-
2019
- 2019-08-23 JP JP2019152883A patent/JP7107290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11 WO PCT/JP2020/030545 patent/WO202103937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8-11 US US17/636,260 patent/US11708774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8-11 DE DE112020003998.6T patent/DE112020003998T5/de active Pending
- 2020-08-11 CN CN202080059340.5A patent/CN1143030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294544A1 (en) * | 1997-06-27 | 1999-01-07 | Donaldson Company,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paration of aerosol |
JP2006220120A (ja) * | 2005-02-14 | 2006-08-24 |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 ブリーザホース構造 |
WO2008104892A2 (en) * | 2007-02-28 | 2008-09-0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cylinder head used fo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n syste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cluding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and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method |
JP2012102697A (ja) * | 2010-11-12 | 2012-05-31 | Daimler Ag |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
JP2016183604A (ja) * | 2015-03-26 | 2016-10-20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ブローバイガス排出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03005B (zh) | 2023-08-29 |
DE112020003998T5 (de) | 2022-05-12 |
US20220290592A1 (en) | 2022-09-15 |
JP7107290B2 (ja) | 2022-07-27 |
JP2021032142A (ja) | 2021-03-01 |
WO2021039373A1 (ja) | 2021-03-04 |
US11708774B2 (en) | 2023-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450835A (en) | Oil separator for reducing oil losses from crankcase ventilation | |
US9885266B2 (en) | Oil mist separator | |
JP5226647B2 (ja) | オイル分離器 | |
JP5285712B2 (ja) | オイルミストセパレータ | |
US5129371A (en) | Cam cover oil separator for crankcase ventilation | |
US5058693A (en) | Remote filter assembly for vapor recovery system | |
US7582130B2 (en) | Coalescing filter assembly | |
US8051844B2 (en) | Apparatus for treating crankcase gases from engines | |
CN102297002A (zh) | 发动机的油分离装置 | |
US6167849B1 (en) | Crankcase breather oil collector for motorcycles | |
KR20040079983A (ko) | 분리된 물을 연료필터로부터 배출하는 장치 | |
CN114303005A (zh) | 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 | |
JP5632706B2 (ja) |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ユニット及びオイルセパレータ構造 | |
US20120159911A1 (en) | Crankcase filter | |
EP127274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crankcase emissions | |
JP7109405B2 (ja) |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 |
JP2007120431A5 (zh) | ||
EP3149296B1 (en) | Liquid retur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14846225A (zh) | 窜漏气体处理装置以及具有窜漏气体处理装置的发动机 | |
JP2021004591A (ja) | ブローバイガス処理装置 | |
US11572814B2 (en) | Breather/check valve oil and air separator system and method | |
JP5997513B2 (ja) |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 |
CA2326256C (en) | Crankcase breather oil collector for motorcycles | |
JP6898174B2 (ja) | オイルミストセパレータ | |
WO2010109483A2 (en) | An oil separato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