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4435A - 整体式比例减压阀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比例减压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4435A
CN114294435A CN202111531491.9A CN202111531491A CN114294435A CN 114294435 A CN114294435 A CN 114294435A CN 202111531491 A CN202111531491 A CN 202111531491A CN 114294435 A CN114294435 A CN 114294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ducing
reducing valve
section
seal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14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会刚
王伟
王志民
吴立男
徐龙
王振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14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4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4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4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整体式比例减压阀。所述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包括电磁铁和减压阀,电磁铁包括电磁铁壳体、磁芯组件和推杆,减压阀包括减压阀套和减压阀芯组件,减压阀套与壳体密封连接,减压阀套上开设有进流孔和回流孔,减压阀套内具有容纳腔,减压阀芯组件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的减压阀芯本体,且减压阀芯本体沿减压阀套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减压阀芯本体具有工作液通道,工作液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外界连通,第二端与推杆的其中一个端面抵触密封。本发明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可以避免减压阀芯本体内压力瞬间增大导致电磁铁电流过载现象,提升电磁铁可靠性,同时减压阀具有动态性能好、控制精度高及寿命可靠性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整体式比例减压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压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式比例减压阀。
背景技术
比例减压阀作为工程机械、工程车辆、煤炭机械的核心控制元件,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主要由比例电磁铁和减压阀组成。在液压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控制电磁铁开关,进而控制减压阀的阀芯的启闭,最终控制进出流体的压力。
减压阀的出液口由于受到外界连通压力的变化,会改变减压阀的出液口流体的流速甚至流向,不仅造成减压阀芯本体腔体内的压力过大,还增加对比例电磁铁上推杆推力,使得电磁铁中电流过载,进而降低整个减压阀的稳定性能、动态性能及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整体式比例减压阀,该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可以避免减压阀芯本体内压力瞬间增大导致电磁铁中电流过载,同时具有动态性能好、控制精度高及寿命可靠性长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包括电磁铁和减压阀;所述电磁铁包括壳体、磁芯组件和推杆,所述磁芯组件和所述推杆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推杆穿设在所述磁芯组件上且相对所述磁芯组件移动;所述减压阀包括减压阀套和减压阀芯组件,所述减压阀套上开设有进流孔和回流孔,所述减压阀套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减压阀芯组件包括减压阀芯本体,所述减压阀芯本体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减压阀芯本体沿所述减压阀套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减压阀芯本体具有工作液通道,所述工作液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推杆的其中一个端面抵触密封,所述减压阀芯本体的上设有回流液道,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进流孔连通且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回流孔断开,且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进流孔之间的流通面积随所述减压阀芯本体的移动变化,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回流孔连通且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进流孔断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可以避免减压阀芯本体内压力过大和电磁铁中电流过载,进而提升了整个减压阀的稳定性能、动态性能及寿命,提高使用时装配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三容纳腔的横截面积,所述减压阀芯本体穿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减压阀芯本体与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密封抵触,所述减压阀套上具有所述第三容纳腔的一段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芯本体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的滑移段、缓冲段以及抵接段,所述滑移段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移动,所述缓冲段和所述抵接段中的每一者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移动,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在交界处限定出第一限位面,所述缓冲段随所述减压阀芯本体移动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抵触或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芯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设在所述缓冲段,所述缓冲段和所述抵接段在交界处限定出第二限位面,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套的外周壁设有进流环槽和回流环槽,且所述进流环槽和所述回流环槽沿所述轴向间隔布置,所述进流环槽与所述进流孔连通且靠近所述工作液通道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回流环槽与所述回流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流孔贯穿所述减压阀套壁厚,所述进流孔的一端与所进流环槽相连通,所述进流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孔贯穿所述减压阀套壁厚,所述回流孔的一端与所述回流环槽连通,所述回流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套上还开设有泄油孔,所述泄油孔贯穿所述减压阀套的壁厚,且所述泄油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流孔上设有过滤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体式比例减压阀还包括磁芯组件,所述推杆穿设在所述磁芯组件上且相对所述磁芯组件移动,所述磁芯组件包括沿所述轴向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导磁元件和电控元件,所述导磁元件与所述减压阀相连接,所述导磁元件包括极靴、衔铁、电磁线圈和导磁体,所述导磁体套设于所述极靴和所述衔铁上,所述电磁线圈套设于所述导磁体上,所述极靴设有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极靴的两端面的第一推杆腔,所述衔铁设有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衔铁的两端面的第二推杆腔,所述第一推杆腔的轴线和第二推杆腔的轴线共线,所述推杆穿在所述第一推杆腔与所述第二推杆腔内且在所述第一推杆腔和所述第二推杆腔内可移动,所述推杆与所述工作液通道的所述第二端抵触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靴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截面小于第二段的截面,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壳体形成第一安装环槽,所述减压阀套上具有所述第三容纳腔的一段嵌入所述第一安装环槽内且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段之间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所述导磁体套设在所述第三段与所述衔铁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衔铁具有沿所述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衔铁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段相对设置且预留有间隙,所述衔铁具有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衔铁的通孔,以保证所述衔铁两端压力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磁元件还包括轴承和密封堵头,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衔铁上且邻近所述第二端面布置,所述密封堵头与所述第二端面相抵接且套设在所述导磁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磁体包括第一导磁段和第二导磁段,所述第一导磁段、所述第二导磁段、所述第三段以及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所述电磁线圈套设在环形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导磁段套沿所述轴向套设在所述第三段和所述衔铁上,所述第二导磁段套设在所述壳体内且邻近所述电控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元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导向套、线束螺套、接线柱、电路板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将所述导向套、所述线束螺套、所述接线柱及所述电路板封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向套和线束螺套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邻近所述导磁元件,所述导向套具有胶封腔体,所述胶封腔体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接线柱和所述电路板均设置于所述胶封腔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密封垫片、密封胶体、密封套和穿线密封螺母,所述密封垫片设于所述导磁元件与所述导向套之间,所述密封胶体设于所述胶封腔体内,所述密封套套设于线束螺套内,所述穿线密封螺母密封设于密封套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的剖视图,其中电磁铁处于关闭状态。
图2是本发明整体式比例减压阀的剖视图,电磁铁处于打开状态。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压阀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
电磁铁1;
壳体10;
磁芯组件20;
导磁元件210;极靴2120;第一段2121;第二段2122;第三段2123;衔铁2130;第一端面2131;第二端面2132,通孔2133;电磁线圈2140;导磁体2150;第一导磁段2151;第二导磁段2152;第一推杆腔2124;第二推杆腔2153;轴承2160,密封堵头2170;环形容纳腔2180;
电控元件220;导向套2210;胶封腔体2211;线束螺套2212;接线柱2230;电路板2240;密封件2250;密封垫片2251;密封胶体2252;密封套5023;穿线密封螺母5054;
第一密封槽600;第二密封槽610;第一密封圈700;第二密封圈710;密封垫800;
推杆30;
减压阀2;
减压阀套40;进流孔401;回流孔402;泄油孔403;容纳腔404;第一容纳腔4041;第二容纳腔4042;第三容纳腔4043;进流环槽405;回流环槽406;过滤网407;
减压阀芯组件41;减压阀芯本体411;滑移段4111;缓冲段4112;抵接段4113;工作液通道4120;第一端4121;第二端4122;
回流液道412;第一限位面413;第二限位面414;第一安装环槽415;
复位件41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包括电磁铁1和减压阀2。
电磁铁1包括壳体10、磁芯组件20和推杆30,磁芯组件20和推杆30均设置于壳体10内,推杆30穿设在磁芯组件20上且相对磁芯组件20移动。
减压阀2包括减压阀套40和减压阀芯组件41,减压阀套40与壳体10密封连接,减压阀套40上开设有进流孔401和回流孔402,减压阀套40内具有容纳腔404,减压阀芯组件41包括减压阀芯本体411,减压阀芯本体411设在容纳腔404内,且减压阀芯本体411沿减压阀套40的轴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减压阀芯本体411具有工作液通道4120,工作液通道4120具有相对设置第一端4121和第二端4122,第一端4121与外界连通,第二端4122与推杆30的其中一个端面抵触密封,减压阀芯本体411的上设有回流液道412,在第一位置,回流液道412与进流孔401连通且回流液道412与回流孔402断开,且回流液道412与进流孔401之间的流通面积随减压阀芯本体411的移动变化,在第二位置,回流液道412与回流孔402连通且回流液道412与进流孔401断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将电磁铁1和减压阀2进行集成,减少了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在使用时装配的步骤,提高了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当利用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进行减压时,推杆30推动减压阀芯本体411至减压阀套40的轴向的第一位置,工作液通道4120的第一端4121的轴向压力与推杆30的推力相互平衡,此时,工作液通道4120的流体从第一端4121流向减压阀2外,当工作液通道4120的第一端4121的压力突然变化,减压阀芯本体411对推杆30的推力也随之突然变化,推杆30会随着减压阀芯本体411的变化而改变,避免电磁铁1中电流过载,进而提升了整个减压阀的稳定性能、动态性能及寿命;同时回流液道412与进流孔401之间的流通面积随减压阀芯本体411的移动变化,使当工作液通道4120的第一端4121的压力维持相对的稳定。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可以避免减压阀芯本体411内压力过大和电磁铁1中电流过载,进而提升了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的稳定性能、动态性能及寿命,提高使用时装配的效率。
如图1-图3所示,容纳腔404可以包括沿轴向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容纳腔4041、第二容纳腔4042以及第三容纳腔4043。第一容纳腔4041的横截面积<第二容纳腔4042的横截面积<第三容纳腔4043的横截面积,减压阀芯本体411穿设在第一容纳腔4041和第二容纳腔4042内,且减压阀芯本体411与推杆30在第二容纳腔4042密封抵触,减压阀套40上具有第三容纳腔4043的一段与壳体10密封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减压阀套40的第一容纳腔4041的横截面积<第二容纳腔4042的横截面积<第三容纳腔4043的横截面积,同时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限定减压阀芯本体411与推杆30在第二容纳腔4042密封抵触,进而限定了减压阀芯本体411沿轴向的最大行程,避免了减压阀套40上的进流孔401和回流孔402与减压阀芯本体411上的回流液道412无法对应行程范围的技术问题。
如图1-图3所示,减压阀芯本体411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滑移段4111、缓冲段4112以及抵接段4113,滑移段4111在第一容纳腔4041内移动,缓冲段4112和抵接段4113中的每一者在第二容纳腔4042内移动,第一容纳腔4041与第二容纳腔4042在交界处限定出第一限位面413,缓冲段4112随减压阀芯本体411移动与第一限位面413抵触或分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可以通过第一容纳腔4041与第二容纳腔4042在交界处限定出第一限位面413与减压阀芯本体411,缓冲段4112随减压阀芯本体411移动与第一限位面413抵触或分离,进一步限定减压阀芯本体411沿轴向的最大行程,避免了减压阀套40上进流孔401和回流孔402与减压阀芯本体411的回流液道412无法对应行程范围的技术问题。
如图1-图3所示,减压阀2还包括复位件4123,复位件4123套设在缓冲段4112,缓冲段4112和抵接段4113在交界处限定出第二限位面414,复位件4123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抵接在第一限位面413和第二限位面414。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比例减压阀1000,通过在第一限位面413和第二限位面414之间设置复位件4123,可以由推杆推出的减压阀芯本体411复位。例如,如图1-图4所示,推杆给予减压阀芯本体411向左侧的作用力,当断电时,减压阀芯本体411在复位件4123的推动下向右侧移动复位。
可选地,复位件4123包含复位压力弹簧。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比例减压阀1000,采用复位压力弹簧作为复位件4123,材料易得,重复性和复位效果好,寿命高。具体地,复位压力弹簧的横截面大于缓冲段4112的横截面且小于抵接段4113的横截面。可以保证减压阀芯本体411收到左侧或右侧作用力时,避免复位压力弹簧与缓冲段4112之间出现卡滞的现象。
如图1-图3所示,减压阀套40的外周壁设有进流环槽405和回流环槽406,且进流环槽405和回流环槽406沿轴向间隔布置,进流环槽405与进流孔401连通且靠近工作液通道4120的第一端4121,回流环槽406与回流孔402连通。通过进流环槽405与进流孔401连通,回流环槽406与回流孔402连通,保证了进流孔401和回流孔402与待减压部件之间的密封性。
如图1-图3所示,进流孔401贯穿减压阀套40壁厚,进流孔401的一端与所进流环槽405相连通,进流孔401的另一端与第一容纳腔4041相连通。回流孔402贯穿减压阀套40壁厚,回流孔402的一端与回流环槽406连通,回流孔402的另一端与第一容纳腔4041相连通。由此,减压阀芯本体4111内的流体可以顺畅的抵达工作液通道4120并通过工作液通道4120的第一端4121流程,流体流动的行程短,提高了整个减压阀2的灵敏度。
可选地,进流孔4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流孔401沿着减压阀套40的周向均匀排布。
可选地,回流孔4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回流孔402沿着减压阀套40的周向均匀排布。
如图1-图3所示,减压阀套40上还开设有泄油孔403,泄油孔403贯穿减压阀套40的壁厚,且泄油孔403的一端与第二容纳腔4042相连通。设置卸油孔,可以将因为减压阀套40和减压阀芯组件41配合间隙过大造成泄露的介质汇集至第二容纳腔4042,并通过卸油孔排出,不仅降低了减压阀套40和减压阀芯组件41配合间隙精密性的要求,还进一步降低了减压阀2对介质的性能(粘度和润滑性)要求。由此降低了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的整个制作成本,增加了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的适用性。
可选地,泄油孔403的一端与第二容纳腔4042相连通,泄油孔403的另一端连通回流环槽406。将泄油孔403和回流孔402均设置在回流环槽406内,降低了减压阀2与其他部件的密封难度,且有利于将泄油孔403和回流孔402排出的介质的收集。
如图1-图3所示,进流孔401上设有过滤网407。过滤网407可以将通过进流孔401进入减压阀套40和减压阀芯组件41的介质进行过滤,提高了减压阀2的抗污染能力。
如图1-图4所示,电磁铁1包括壳体10、磁芯组件20和推杆30,磁芯组件20和推杆30均设置于壳体10内,推杆30穿设在磁芯组件20上且相对磁芯组件20移动。
磁芯组件20包括沿轴向设于壳体10内的导磁元件210和电控元件220,导磁元件210与减压阀2相连接,导磁元件210包括极靴2120、衔铁2130、电磁线圈2140和导磁体2150,导磁体2150套设于极靴2120和衔铁2130上,电磁线圈2140套设于导磁体2150上,极靴2120设有沿轴向贯穿极靴2120的两端面的第一推杆腔2124,衔铁2130设有沿轴向贯穿衔铁2130的第二推杆腔2153,第一推杆腔2124的轴线和第二推杆腔2153的轴线共线,推杆30穿在第一推杆腔2124与第二推杆腔2153内且在第一推杆腔2124和第二推杆腔2153内可移动,推杆30与工作液通道4120的第二端4122抵触密封。
通过电控元件220与导磁元件210的相互配合,控制推杆30的在第一推杆腔2124的轴线和第二推杆腔2153内的移动状态,进而控制减压阀芯本体411的移动、流体的进流速度和进流状态(流进或截止),实现减压阀2根据第一端4121的压力的自动的调节进流速度。
可选地,电磁铁1为防爆比例电磁铁1。由此,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的防爆性能高,电磁铁1的耐受性强。
可选地,工作液通道4120靠近第二端4122的一端呈喇叭状,第二端4122与推杆30之间设有密封垫800,密封垫800穿在工作液通道4120内且与减压阀芯本体411之间密封设置,密封垫800与推杆30密封连接;由此可以提高推杆30与工作液通道4120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液的发生。
如图1-图4所示,极靴2120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2121、第二段2122和第三段2123,第一段212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段2122的横截面积,第一段2121与壳体10形成第一安装环槽415,且该一段与壳体10和第一段2121之间均形成密封连接,第二段2122与壳体10密封配合,导磁体2150套设在第三段2123与衔铁2130外。
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通过将减压阀套40上具有第三容纳腔4043的一段嵌入第一安装环槽415内,且该一段与壳体10和第一段2121之间均形成密封连接,可以提升减压阀套40与电磁铁1之间的密闭性。
可选地,第一段2121与减压阀套40相配合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600,第一密封槽600内套有第一密封圈700。由此,电磁铁1与减压阀2之间密封性能得到提高。
如图1-图4所示,衔铁2130具有沿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131和第二端面2132,衔铁2130的第一端面2131与第三段2123相对设置且预留有间隙,衔铁2130具有沿轴向贯穿衔铁2130的两端面的通孔2133。以保证在推杆30在移动的过程中,衔铁2130两端压力平衡,降低了因为温度的改变,提高了减压阀2的稳定性能、动态性能。
如图1-图3所示,导磁元件210还包括轴承2160和密封堵头2170,轴承2160套设在衔铁2130上且邻近第二端面2132布置,密封堵头2170与第二端面2132相抵接且套设在导磁体2150上。
如图1-图3所示,导磁体2150包括第一导磁段2151和第二导磁段2152,第一导磁段2151、第二导磁段2152、第三段2123以及壳体10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2180,电磁线圈2140套设在环形容纳腔2180内,第一导磁段2151套沿轴向套设在第三段2123和衔铁2130上,第二导磁段2152套设在壳体10内且邻近电控元件220。将导磁体2150分段设置,提高了与其他组件之间的装配性和位置稳定性。
可选地,第三段2123设套于第一导磁段2151上,第三段2123外周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610,第二密封槽610内设有第二密封圈710。
如图1-图4所示,电控元件220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导向套2210、线束螺套2212、接线柱2230、电路板2240及密封件2250,密封件2250将导向套2210、线束螺套2212、接线柱2230及电路板2240封装于壳体10内,导向套2210和线束螺套2212沿轴向依次设置于壳体10内且邻近导磁元件210,导向套2210的轴向具有胶封腔体2211,接线柱2230和电路板2240均设置于胶封腔体2211内。
导向套2210和线束螺套2212沿轴向依次设置于壳体10内且邻近导磁元件210,提升了电控元件220内部紧凑性。
如图1-图4所示,密封件2250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密封垫片2251、密封胶体2252、密封套5023和穿线密封螺母5054,密封垫片2251设于导磁元件210与导向套2210之间,密封胶体2252设于胶封腔体2211内,密封套5023套设于线束螺套2212内,穿线密封螺母5054密封设于密封套5023内。
导向套2210的轴向具有胶封腔体2211,接线柱2230和电路板2240均设置于胶封腔体2211内,采用胶封的方式密封,可使整体式比例减压阀1000适应低温、潮湿、高粉尘、震动大、有害气体浓度高等复杂场合,增加防爆安全性能。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铁1采用胶封密封替代螺钉连接方式具有节省空间,安装效率高的优点。
可选地,穿线密封螺母5054与线束螺套2212通过螺纹密封连接。穿线密封螺母5054与线束螺套221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安装便捷性得到提升。
可选地,密封套5023为橡胶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壳体和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减压阀,所述减压阀包括减压阀套和减压阀芯组件,所述减压阀套上开设有进流孔和回流孔,所述减压阀套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减压阀芯组件包括减压阀芯本体,所述减压阀芯本体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减压阀芯本体沿所述减压阀套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减压阀芯本体具有工作液通道,所述工作液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推杆的其中一个端面抵触密封,所述减压阀芯本体的上设有回流液道,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进流孔连通且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回流孔断开,且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进流孔之间的流通面积随所述减压阀芯本体移动变化,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回流孔连通且所述回流液道与所述进流孔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三容纳腔的横截面积,所述减压阀芯本体穿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减压阀芯本体与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密封抵触,所述减压阀套上具有所述第三容纳腔的一段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芯本体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的滑移段、缓冲段以及抵接段,所述滑移段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移动,所述缓冲段和所述抵接段中的每一者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移动,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在交界处限定出第一限位面,所述缓冲段随所述减压阀芯本体移动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抵触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设在所述缓冲段,所述缓冲段和所述抵接段在交界处限定出第二限位面,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套的外周壁设有进流环槽和回流环槽,且所述进流环槽和所述回流环槽沿所述轴向间隔布置,所述进流环槽与所述进流孔连通且靠近所述工作液通道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回流环槽与所述回流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孔贯穿所述减压阀套壁厚,所述进流孔的一端与所进流环槽相连通,所述进流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孔贯穿所述减压阀套壁厚,所述回流孔的一端与所述回流环槽连通,所述回流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套上还开设有泄油孔,所述泄油孔贯穿所述减压阀套的壁厚,且所述泄油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孔上设有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芯组件,所述推杆穿设在所述磁芯组件上且相对所述磁芯组件移动,所述磁芯组件包括沿所述轴向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导磁元件和电控元件,所述导磁元件与所述减压阀相连接,所述导磁元件包括极靴、衔铁、电磁线圈和导磁体,所述导磁体套设于所述极靴和所述衔铁上,所述电磁线圈套设于所述导磁体上,所述极靴设有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极靴的两端面的第一推杆腔,所述衔铁设有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衔铁的两端面的第二推杆腔,所述第一推杆腔的轴线和第二推杆腔的轴线共线,所述推杆穿在所述第一推杆腔与所述第二推杆腔内且在所述第一推杆腔和所述第二推杆腔内可移动,所述推杆与所述工作液通道的所述第二端抵触密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靴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截面小于第二段的截面,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壳体形成第一安装环槽,所述减压阀套上具有所述第三容纳腔的一段嵌入所述第一安装环槽内且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段之间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所述导磁体套设在所述第三段与所述衔铁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具有沿所述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衔铁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段相对设置且预留有间隙,所述衔铁具有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衔铁的通孔,以保证所述衔铁两端压力平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元件还包括轴承和密封堵头,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衔铁上且邻近所述第二端面布置,所述密封堵头与所述第二端面相抵接且套设在所述导磁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包括第一导磁段和第二导磁段,所述第一导磁段、所述第二导磁段、所述第三段以及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所述电磁线圈套设在环形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导磁段套沿所述轴向套设在所述第三段和所述衔铁上,所述第二导磁段套设在所述壳体内且邻近所述电控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元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导向套、线束螺套、接线柱、电路板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将所述导向套、所述线束螺套、所述接线柱及所述电路板封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向套和线束螺套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邻近所述导磁元件,所述导向套具有胶封腔体,所述胶封腔体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接线柱和所述电路板均设置于所述胶封腔体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整体式比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密封垫片、密封胶体、密封套和穿线密封螺母,所述密封垫片设于所述导磁元件与所述导向套之间,所述密封胶体设于所述胶封腔体内,所述密封套套设于线束螺套内,所述穿线密封螺母密封设于密封套内。
CN202111531491.9A 2021-12-14 2021-12-14 整体式比例减压阀 Pending CN1142944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1491.9A CN114294435A (zh) 2021-12-14 2021-12-14 整体式比例减压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1491.9A CN114294435A (zh) 2021-12-14 2021-12-14 整体式比例减压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4435A true CN114294435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6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1491.9A Pending CN114294435A (zh) 2021-12-14 2021-12-14 整体式比例减压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443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2622U (zh) * 2009-11-23 2011-04-27 北京海卓力金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双头比例电磁铁
CN203162295U (zh) * 2013-03-15 2013-08-28 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比例三通减压阀
US20140225016A1 (en) * 2011-10-20 2014-08-14 Dynamics Systems S.A. Pilot-control stage for a proportionally controlled high-pressure hydraulic valve
CN204284055U (zh) * 2014-11-19 2015-04-22 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插装式三通型比例减压阀
CN210865769U (zh) * 2020-01-13 2020-06-26 安阳市华阳电磁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浇封型双头比例电磁铁结构
CN212455028U (zh) * 2020-06-22 2021-02-02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插装式浇封型比例减压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2622U (zh) * 2009-11-23 2011-04-27 北京海卓力金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双头比例电磁铁
US20140225016A1 (en) * 2011-10-20 2014-08-14 Dynamics Systems S.A. Pilot-control stage for a proportionally controlled high-pressure hydraulic valve
CN203162295U (zh) * 2013-03-15 2013-08-28 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比例三通减压阀
CN204284055U (zh) * 2014-11-19 2015-04-22 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插装式三通型比例减压阀
CN210865769U (zh) * 2020-01-13 2020-06-26 安阳市华阳电磁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浇封型双头比例电磁铁结构
CN212455028U (zh) * 2020-06-22 2021-02-02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插装式浇封型比例减压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8647B2 (en) Linear solenoid having stator core and plunger
CN105280328A (zh) 线性螺线管
JPWO2016084663A6 (ja) 容量制御弁
KR100541723B1 (ko) 전자 밸브
EP3181903A1 (en)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control valve
CN114294435A (zh) 整体式比例减压阀
CN217422345U (zh) 防爆比例电磁铁和防爆先导组件
CN111344511A (zh) 电磁阀装置
CN110608326A (zh) 微型流体连接器及微型流体连接器组件
CN215673724U (zh) 一种活塞式三通阀
CN211574324U (zh) 电磁阀
CN211175490U (zh) 电磁先导式四通阀
JP2006083879A (ja) 電磁弁
CN113063004A (zh) 一种组合阀
CN113915341A (zh) 阀装置
CN107676514B (zh) 一种全海深超高压海水调速阀
CN217713829U (zh) 一种三通电磁阀
CN110594226B (zh) 一种液压阻尼控制结构
CN113007364A (zh) 电子膨胀阀
CN109185256B (zh) 一种球阀
CN114593262B (zh) 电磁阀
CN212804489U (zh) 一种双余度燃油电磁阀
CN219492577U (zh) 流体输送装置以及包括该流体输送装置的压缩机
CN213361262U (zh) 一种装配方便控制精度高的电磁阀
CN219639447U (zh) 阀体结构及玩具水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