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2059B - 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2059B
CN114292059B CN202111606815.0A CN202111606815A CN114292059B CN 114292059 B CN114292059 B CN 114292059B CN 202111606815 A CN202111606815 A CN 202111606815A CN 114292059 B CN114292059 B CN 114292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insulating brick
regenerated
construction waste
wett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68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2059A (zh
Inventor
甘发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nhao Environmental Recyc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nhao Environmental Recyc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nhao Environmental Recyc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nhao Environmental Recyc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68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2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2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2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2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2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砌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再生保温砖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建筑垃圾再生料60‑70份、海泡石5‑8份、水泥10‑15份、硅灰粉3‑7份、聚丙烯纤维4‑7份、润湿剂2‑5份、水30‑35份;其具有提高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砌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保温砖是掺拌有废弃物料的,并且具有一定保温功能的建筑砌块。废弃物料包括造纸废料、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由于现在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建筑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占每年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已成为城市中主要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现有的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方法中,有将建筑垃圾用于制备再生保温砖,通过将建筑垃圾与胶凝材料,以及高强保温材料进行拌合,然后通过挤压成型、养护,得到再生保温砖。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建筑垃圾添加量过多时,制备的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不足,导致其耐久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保温砖,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保温砖,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建筑垃圾再生料60-70份、海泡石5-8份、水泥10-15份、硅灰粉3-7份、聚丙烯纤维4-7份、润湿剂2-5份、水30-3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润湿剂,润湿剂可以减小建筑垃圾再生料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水携带水泥进入到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孔隙内,从而对其较大的孔隙进行填充,从而使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大大提高;并且海泡石本身遇水后质地变软,具有一定的变形性,干燥后质地变硬,在模具内,通过挤压,使海泡石会发生形变,对较大的空隙进行填充,可以使再生保温砖的内部不易产生较大的空隙,并且海泡石具有隔热的效果,可以提高再生保温砖的保温效果;通过建筑垃圾再生料、海泡石、水泥、硅灰粉、聚丙烯纤维的相互协同作用下,加之润湿剂,使各物质之间的表面张力大大减小,相互渗透,从而使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再生保温砖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建筑垃圾再生料63-67份、海泡石6-7份、水泥11-13份、硅灰粉4-6份、改性聚丙烯纤维5-6份、润湿剂3-4份、水32-3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各原料的用量配比进一步优选,可以使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同时较优。
作为优选:所述润湿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15份、硅烷偶联剂4-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2份、丁基萘磺酸钠0.5-1份和水20-3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润湿剂中各物质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再生保温砖的各原料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大大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润湿剂还包括1-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湿剂中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时,可提高再生保温砖的冻后抗压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聚丙烯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5-2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纤维的平均长度在此范围内,均可制备得到各项性能较优的再生保温砖,并且通过添加聚丙烯纤维,可以增加再生保温砖的抗裂性能,提高其耐久性。
作为优选:所述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平均粒径≤2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平均粒径过大时,其内部较大的空隙难以填充,制得的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较低。
作为优选:所述再生保温砖还包括3-6重量份的空心玻璃微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中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可以降低再生保温砖的导热系数,增加再生保温砖的保温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保温砖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保温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建筑垃圾再生料进行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再生料、水泥、硅灰粉、聚丙烯纤维进行搅拌混合,得混合料;
将润湿剂溶解在水中,得溶液;
在混合液中加入溶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其余原料,搅拌均匀,得拌合料,将拌合料浇筑于预制模型中,在初凝后,进行养护、干燥,即得再生保温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制备方法简单,对一般制备机器及工厂条件均有较大的适用性,不存在技术难点。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加入润湿剂,润湿剂可以减小建筑垃圾再生料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水携带水泥进入到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孔隙内,从而对其较大的孔隙进行填充,从而使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大大提高;并且海泡石本身遇水后质地变软,具有一定的变形性,干燥后质地变硬,在模具内,通过挤压,使海泡石会发生形变,对较大的空隙进行填充,可以使再生保温砖的内部不易产生较大的空隙,并且海泡石具有隔热的效果,可以提高再生保温砖的保温效果;通过建筑垃圾再生料、海泡石、水泥、硅灰粉、聚丙烯纤维的相互协同作用下,加之润湿剂,使各物质之间的表面张力大大减小,相互渗透,从而使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2、原料中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可以降低再生保温砖的导热系数,增加再生保温砖的保温效果。
3、本申请制备的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均超过9.4MPa,并且最高可达到12.9MPa,同时其冻后抗压强度均在8.8MPa以上;导热系数均在0.171w/m2·k以下,干燥收缩率均不超过0.029%;说明本申请的再生保温砖符合检测标准,并且其抗压强度较高的同时,其保温效果较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内容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原料
本申请中所用原料均为市售普通产品。
制备例
制备例1-3
制备例1-3的一种润湿剂,其各原料及各原料用量如表1所示,其制备步骤如下:
将各原料按照表1中用量进行称量,然后在水中放入其余原料,搅拌至溶解,即得润湿剂。
表1制备例1-3的各原料及各原料用量(kg)
制备例1 制备例2 制备例3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10 13 15
硅烷偶联剂 8 6 4
羧甲基纤维素钠 0.5 1.2 2
丁基萘磺酸钠 1 0.7 0.5
20 25 30
实施例
实施例1-4
实施例1-4的一种再生保温砖,其各原料及各原料用量如表2所示,其制备步骤如下:
1)将建筑垃圾再生料进行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再生料、水泥、硅灰粉、聚丙烯纤维进行搅拌混合,得混合料;
2)将润湿剂溶解在水中,得溶液;
3)在混合液中加入溶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其余原料,搅拌均匀,得拌合料,将拌合料浇筑于预制模型中,在初凝后,进行养护、干燥,即得再生保温砖。
其中,建筑垃圾再生料粉碎后的平均粒径为2cm;润湿剂来自制备例1;实施例1-2的聚丙烯纤维长度为15mm;实施例3-4的聚丙烯纤维长度为20mm。
表2实施例1-4的各原料及各原料用量(kg)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建筑垃圾再生料 60 63 67 70
海泡石 8 7 6 5
水泥 10 11 13 15
硅灰粉 7 6 4 3
聚丙烯纤维 4 5 6 7
润湿剂 4 4 4 4
35 34 32 30
实施例5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湿剂来自制备例2,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均相同。
实施例6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湿剂来自制备例3,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均相同。
实施例7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湿剂的添加量为2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实施例8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湿剂的添加量为3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实施例9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湿剂的添加量为5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实施例10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湿剂中还添加有1kg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实施例11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湿剂中还添加有2kg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实施例12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建筑垃圾再生料粉碎粒径为1cm,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0均相同。
实施例13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建筑垃圾再生料粉碎粒径为0.5cm,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0均相同。
实施例14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原料中还包括3kg的空心玻璃微珠,空心玻璃微珠的添加在步骤3)进行。
实施例15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原料中还包括6kg的空心玻璃微珠,空心玻璃微珠的添加在步骤3)进行。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湿剂中未添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均相同。
对比例2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湿剂中未添加硅烷偶联剂,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均相同。
对比例3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原料中未添加润湿剂,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均相同。
对比例4
一种再生保温砖,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平均粉碎粒径为3cm,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均相同。
性能检测试验
检测方法/试验方法
按照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4的制备方法制备再生保温砖,然后按照JG/T407-2013《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中的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4的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34252010000061
从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4,以及表3可以看出,本申请制备的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均超过9.4MPa,并且最高可达到12.9MPa,同时其冻后抗压强度均在8.8MPa以上;导热系数均在0.171w/m2·k以下,干燥收缩率均不超过0.029%;说明本申请的再生保温砖符合检测标准,并且其抗压强度较高的同时,其保温效果较优。
由实施例3和实施例5-6的检测结果可知,制备例1-3的润湿剂中,通过制备例2制备的润湿剂得到的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较高。结合实施例7-9的检测数据可知,润湿剂的添加量逐渐增多时,其抗压强度逐渐增大,但当其添加量到达5kg时,其冻后抗压强度有所下降。
由实施例5和实施例10-11的检测数据可知,润湿剂中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时,可提高再生保温砖的冻后抗压强度。
由实施例10、实施例12-13的检测数据可知,建筑垃圾再生料粉碎粒径逐渐降低时,其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大,但其导热系数有增大趋势。
由实施例13-15的检测数据可知,原料中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可以降低再生保温砖的导热系数,增加再生保温砖的保温效果。
由实施例3和对比例1-3的检测数据可知,润湿剂中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硅烷偶联剂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结合对比例4可知,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平均粉碎粒径过大时,其再生保温砖的抗压强度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下降量较多。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再生保温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建筑垃圾再生料60-70份、海泡石5-8份、水泥10-15份、硅灰粉3-7份、聚丙烯纤维4-7份、润湿剂2-5份、水30-35份;所述润湿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15份、硅烷偶联剂4-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2份、丁基萘磺酸钠0.5-1份和水20-30份;所述润湿剂还包括1-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平均粒径≤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保温砖还包括3-6重量份的空心玻璃微珠。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再生保温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建筑垃圾再生料进行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再生料、水泥、硅灰粉、聚丙烯纤维进行搅拌混合,得混合料;
将润湿剂溶解在水中,得溶液;
在混合液中加入溶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其余原料,搅拌均匀,得拌合料,将拌合料浇筑于预制模型中,在初凝后,进行养护、干燥,即得再生保温砖。
CN202111606815.0A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92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6815.0A CN11429205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6815.0A CN11429205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2059A CN114292059A (zh) 2022-04-08
CN114292059B true CN114292059B (zh) 2022-11-29

Family

ID=8096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6815.0A Active CN11429205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205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1355A (zh) * 2018-03-29 2018-06-22 合肥聪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的低成本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6002A (zh) * 2018-12-08 2019-03-12 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5520A (zh) * 2021-09-14 2021-12-03 深圳市永恒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开裂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1355A (zh) * 2018-03-29 2018-06-22 合肥聪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的低成本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6002A (zh) * 2018-12-08 2019-03-12 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5520A (zh) * 2021-09-14 2021-12-03 深圳市永恒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开裂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粗骨料种类和粒径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吴晗等;《建筑材料与环保》;20201026(第22期);第112-1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2059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2533B (zh) 一种碱激发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4895B (zh) 再生建筑废弃物蒸压砖生产工艺
CN110395963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
CN108218319B (zh) 一种钢纤维聚苯乙烯颗粒再生保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3512A (zh) 一种建筑垃圾发泡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的加工方法
CN101570417A (zh) 一种再生细集料砌筑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0318B (zh) 利用建筑垃圾冗余土的免烧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1807B (zh) 一种轻质粒微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0632A (zh) 一种底层粉刷石膏
CN105622014A (zh) 多强度再生砖骨料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6905B (zh) 废弃烧结砖再生c25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0355A (zh) 一种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5652A (zh) 一种泡沫陶瓷废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8953A (zh) 一种低碳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9285A (zh)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自保温空心砌块的方法
CN107759146A (zh) 一种利用废弃橡胶粉的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50921A (zh) 一种抗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生产方法
CN112624671A (zh) 一种水下泡沫轻质土现场制备方法
CN112341091A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的路面砖及其制备工艺
CN103145382B (zh) 一种用再生砂制备的干拌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3956A (zh) 一种利用废弃泡沫玻璃制备节能型墙体材料的方法
CN114292059B (zh) 一种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6172B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99862B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150A (zh) 一种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发泡混凝土预制件及轻质填充现浇墙体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