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4599B - 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4599B
CN114284599B CN202111580554.XA CN202111580554A CN114284599B CN 114284599 B CN114284599 B CN 114284599B CN 202111580554 A CN202111580554 A CN 202111580554A CN 114284599 B CN114284599 B CN 114284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tage
temperature
change material
phase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05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4599A (zh
Inventor
廖志荣
陈鹏嘉
方永哲
巨星
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5805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4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4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4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4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4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包括电池与套设于电池外的多级腔体;每一级腔体内均填充过冷相变材料,电池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过冷相变材料可在低温环境内处于过冷非凝固状态,在高温环境内吸热熔化;每一级腔体的底部均设有主动触发机构,主动触发机构用来触发所在腔体内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凝固过程;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池温度,控制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本发明冬季工作模式为预热模式和控温模式,夏季的工作模式为单控温模式,本发明利用分级设置,实现电池的精细化温度控制,达到避免电池温度过高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大都以汽油、柴油为燃料,其燃烧产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凭借其环保、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中,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然而,温度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着显著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电池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低温情况下,会导致电池无法启动输出、热容减少、输出性能下降、容易引发短路等安全问题,高温情况下,会导致电池输出功率下降、损坏等安全问题,均不利于电池正常工作。锂离子电池的最佳运行温度在15-35℃之间,保证其工作温度处于最佳温度,电池才能安全运行并发挥最佳性能。因此,必须提出一种电池控温方法,使其避免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工作。
现有的电池温控方法或采用通电加热形式,例如专利CN105186065A公开了一种电阻带加热电池的方法,CN204289674U公开了一种利用电池内阻的加热方法,通电加热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能,且加热系统复杂;或采用相变材料进行热管理,例如专利CN113097599A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被动式电池热调节器,专利CN110416658A公开了一种带有温控热开关的热管-PCM耦合热管理方法,但均属于被动的温度调节方式,在相变材料达到凝固温度时立即释放潜热,均未利用相变材料的“过冷”特性设置主动的调节方式,均未设置分级结构,不能将温度调节区间进一步细分,达到更合理、更精确的温度调节目的,也无法达到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触发的目的。
综上,现有技术或不利用相变材料的“过冷”特性、不设置主动触发机构,在相变材料凝固时即加热电池,属于被动式触发,无法在需要的时刻主动触发;或不采用相变材料分级设置,不能在某个温度区间内精确调节温度,不能在多个需要的时刻多次主动触发,不能灵活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限制了实际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包括电池与套设于电池外的多级腔体;每一级腔体内均填充过冷相变材料,电池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过冷相变材料可在低温环境内处于过冷非凝固状态,在高温环境内吸热熔化;每一级腔体的底部均设有主动触发机构,主动触发机构用来触发所在腔体内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凝固过程;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池温度,控制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利用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特性,即在其降到凝固温度及以下温度时并不发生凝固,直到其温度下降到凝固点减去过冷度的温度时,材料才会凝固放热,在过冷相变材料过冷非凝固状态时,利用主动触发机构主动打破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使其开始形核结晶凝固并瞬间放出大量潜热,达到给电池升温的目的。装填合适温度的过冷相变材料还用来控温,熔化吸热可避免电池温度过高。将腔体作成分级结构,在每一级中填充合适的过冷相变材料,由多级共同控制电池温度,实现不同的温度需求、满足多次触发的需要。过冷相变材料在冬季的工作模式为预热模式和控温模式。冬季的预热模式为将密封后的多级腔体整体放入低温环境,直至过冷相变材料处于过冷并且非凝固状态,触发一级或多级下方的主动触发机构,破坏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释放过冷相变材料的潜热,加热电池,使电池保持在最佳运行温度。当冬季电池温度较低时,控制器控制某一级过冷相变材料的主动触发机构开启,该级过冷相变材料所释放的热量不足以加热到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其他一级或多级过冷相变材料的主动触发机构,直至电池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当冬季电池达到最佳的工作温度后,控制器关闭所有过冷相变材料的主动触发机构。冬季的控温模式为当冬季电池温度较高时,控制器关闭所有过冷相变材料的主动触发机构,相变材料熔化吸热,避免电池温度过高,利用不同过冷相变材料梯级熔化吸热,实现电池的精细化温度控制,达到避免电池温度过高的目的。夏季为单温控模式,当夏季电池温度较高时,控制器关闭所有过冷相变材料的主动触发机构,一级或多级过冷相变材料熔化吸收电池热量。
进一步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与电池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以测量电池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控制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
进一步地,不同级填充相同或者不同的所述过冷相变材料。在各级中填充相同或不同的过冷相变材料,针对由季节交替带来的温度变化,冬天时利用过冷特性,在需要的时刻加热可多次对电池进行预热,夏天时利用过冷相变材料梯级熔化温度依次吸热,精确多次控制电池温度,避免电池温度过高。将相同或不同的过冷相变材料分级隔离存放,分级控制和触发,可以实现不同时刻多次触发的需要,这对于短时间间隔运行且需多次启动的电池使用场景至关重要。同时,不同过冷相变材料利用各自具备的过冷度,实现装置灵活适应不同地区的电池预热升温和运行再熔化需求。从而针对当地季节变化的实际温度,冬天利用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特性,在需要的时刻多次灵活加热电池,且能在电池工作时快速再熔化相变材料,低门槛的保证后续电池预热需求;而夏天时利用不同过冷相变材料梯级熔化吸热,实现电池的精细化温度控制,达到避免电池温度过高的目的。
进一步地,主动触发机构为机械振动或磁力搅拌或电流刺激或机械撞击,通过主动触发机构打破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使其开始凝固并瞬间放出大量潜热,达到给电池升温的目的。
进一步地,多级填充的过冷相变材料为Na2S04·10H20、C2H3Na02·3H2O、LiNO3·3H2O、Ga、C2H3Na02·3H2O-CH4N2O、CaCl2·6H20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腔体每一级的顶部均为开口端,开口端处设有顶盖。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级腔体套设于电池外,将过冷相变材料分别填充在多级腔体内,使电池均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
S2:将腔体的每一级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进行密封;
S3:将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与电池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测量电池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电池工作模式包括冬季工作模式和夏季工作模式。冬季工作模式下,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控制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夏季工作模式下,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关闭每一级主动触发机构。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电池的冬季工作模式包括预热模式和控温模式。预热模式下,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开启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主动触发机构坏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释放过冷相变材料的潜热加热电池。预热模式为将填充有过冷相变材料的多级腔体整体在低温环境下处于过冷非凝固状态后,控制器根据电池温度触发一级或多级下方的主动触发机构,使主动触发机构破坏其对应级腔体内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释放相变材料的潜热,加热电池,使电池保持在最佳运行温度。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选择用触发装置启动某一级来加热电池,或者启动某几级、全部启动来共同加热电池。不同过冷相变材料的设置可以适应不同的温度区间,实现不同时刻多次触发的需要,并且可以通过选择触发的级数控制目标温度。控温模式下,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关闭每一级主动触发机构,一级或多级过冷相变材料熔化吸收电池热量。电池开始工作后温度逐渐升高,过冷相变材料达到熔化温度后吸收电池热量,避免电池温度过高。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电池的夏季工作模式为单控温模式;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关闭每一级主动触发机构,一级或多级相变材料熔化吸收电池热量,使电池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利用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特性,即在其降到凝固温度、甚至低于凝固温度时并不发生凝固,利用主动触发机构,打破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使其开始凝固并瞬间放出大量潜热,达到给电池升温的目的。本发明过冷相变材料采用分级设置,每一级的底部分别设置主动触发机构,每级可以独立触发,不同级中可以填充相同或者不同的过冷相变材料,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选择用触发装置启动某一级来加热电池,或者启动某几级、乃至全部启动来共同加热电池。不同过冷相变材料的设置可以适应不同的温度区间,实现不同时刻多次触发的需要,并且可以通过选择触发的级数控制目标温度;本发明利用过冷相变材料以及分级设置的腔体,可以在低温、高温两种不同的情况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过冷相变材料具有在冬季时的预热模式和控温模式,在冬季低温时,过冷相变材料在温度较低的夜晚过冷而不凝固,在白天对电池预热有需求时,由主动触发机构使其凝固来加热电池,分级设置不但可以匹配不同的加热需求,更可以满足白天多次使用电池的需要;过冷相变材料具有在夏季时的控温模式,在夏季高温时,电池通常不需要预热,此时过冷相变材料可以在白天吸收电池热量使得过冷相变材料熔化吸热,达到控制电池温度过高的目的,而在电池温度低于凝固点时分时主动触发过冷相变材料,释放潜热,以备下次使用过冷相变材料再次吸热熔化。
本发明还能够根据控制器灵活控制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便于及时调整电池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二级电池温控装置。
图2为三级电池温控装置;
图3为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池在冬季时的温度变化示意图;
图5为电池在夏季时的温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1电池、2腔体、3顶盖、4第一级腔体、5第二级腔体、6第三级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池1与套设于电池外的多级腔体2,多级腔体2为分成两级,每一级腔体内均填充过冷相变材料,电池1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两级腔体2分别为第一级腔体4与第二级腔体5,第一级腔体4与第二级腔体5在高度方向上相互叠加。过冷相变材料均为Na2S04·10H20,熔点为32.4℃,过冷度为20度,填充在所述腔体2的两级中。所述腔体2的两级底部各设置有主动触发机构,用以打破所述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释放潜热加热电池。每一级腔体2的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3进行密封。所述的主动触发机构采用机械撞击装置,用于打破所述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
本实施例以Na2S04·10H20为过冷相变材料,加热至其完全熔化后分别注入腔体2的两级中,使池均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过冷相变材料填充完成后,将腔体2的每一级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进行密封;将此装置整体放入0℃低温环境,4小时后过冷相变材料的温度降至0℃,12小时后过冷相变材料仍处于过冷状态非凝固状态。
本实施例采用机械振动的方式破坏过冷。在冬天温度较低时,工作模式为预热模式。需要电池启动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级下方的主动触发机构使第一级内的过冷相变材料Na2S04·10H20振动,破坏其过冷状态,释放该级中的潜热,加热电池。也可选择主动触发第二级下方的装置,振动第二级中的过冷相变材料Na2S04·10H20,释放该级的潜热。若温度较低,则可以同时启动设置在两级底部的主动触发机构,分别振动每一级的底部,激发过冷相变材料使其开始凝固,大量潜热被释放,快速加热电池,使电池温度从0℃上升到25℃,温度变化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池在工作状态温度会逐渐上升,若超过32.4℃,则进入控温模式,Na2S04·10H20受热熔化,吸热使电池温度下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在夏天白天温度较高时,工作模式为单控温模式,当白天温度超过32.4℃时,过冷相变材料PCM受热熔化,受热熔化,吸热使电池温度下降,后在夜晚将热量放出,以备后续的控温需要。电池的温度变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
电池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传感器将电池温度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开启或关闭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池1与套设于电池外的多级腔体2,多级腔体2为分成两级,每一级腔体内均填充过冷相变材料,电池1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两级腔体2分别为第一级腔体4与第二级腔体5,第一级腔体4与第二级腔体5在高度方向上相互叠加。过冷相变材料为Na2S04·10H20和CaCl6·6H2O,熔点分别为32.4℃和29℃,过冷度分别为20度和30度,分别填充在所述腔体2的第一级腔体4与第二级腔体5中。所述腔体2的两级底部各设置有主动触发机构,用以打破所述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释放潜热加热电池。每一级腔体2的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3进行密封。所述的主动触发机构采用机械撞击装置,用于打破所述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
本实施例以Na2S04·10H20和CaCl6·6H2O为过冷相变材料,加热至其完全熔化后分别注入腔体2的第一级腔体4与第二级腔体5中,使电池1均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过冷相变材料填充完成后,将腔体2的每一级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进行密封。将此装置整体放入0℃低温环境,4小时后过冷相变材料的温度降至0℃,12小时后过冷相变材料仍处于过冷状态非凝固状态。
本实施例采用机械振动的方式破坏过冷。在冬天温度较低时,工作模式为预热模式。需要电池启动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级下方的主动触发机构使第一级内的过冷相变材料Na2S04·10H20振动,破坏其过冷状态,释放该级中的潜热,加热电池。也可选择主动触发第二级下方的装置,振动第二级中的过冷相变材料CaCl6·6H2O,释放该级的潜热。若温度较低,则可以同时启动设置在两级底部的主动触发机构,分别振动每一级的底部,激发过冷相变材料使其开始凝固,大量潜热被释放,快速加热电池,使电池温度从0℃上升到25℃,温度变化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池在工作状态温度会逐渐上升,若超过29℃,则进入控温模式,CaCl6·6H2O受热熔化,超过32.4℃则两种过冷相变材料均受热熔化,吸热使电池温度下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在夏天白天温度较高时,工作模式为单控温模式,若白天温度超过29℃,CaCl6·6H2O受热熔化,当白天温度超过32.4℃时,过冷相变材料PCM均受热熔化,吸热使电池温度下降,后在夜晚将热量放出,以备后续的控温需要。电池的温度变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
电池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传感器将电池温度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开启或关闭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
实施例三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池1与套设于电池外的多级腔体2,多级腔体2为分成三级。每一级腔体内均填充过冷相变材料,电池1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三级腔体2分别为第一级腔体4、第二级腔体5以及第三级腔体6,第一级腔体4、第二级腔体5以及第三级腔体6在高度方向上相互叠加。过冷相变材料为CaCl2·6H20,其熔点为29℃,过冷度为30度,分别填充在所述腔体2的三级中。腔体2的三级底部各设置有主动触发机构,用以打破所述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释放潜热加热电池。每一级腔体2的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3进行密封。所述的主动触发机构采用磁力搅拌,用于打破所述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
本实施例以CaCl2·6H20为过冷相变材料,加热至其完全熔化后分别注入腔体2的三级中,使电池均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过冷相变材料填充完成后,将腔体2的每一级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进行密封;将此装置整体放入-5℃低温环境,4小时后过冷相变材料的温度降至-5℃,12小时后过冷相变材料仍处于过冷非凝固状态状态。
本实施例采用磁力搅拌的方式破坏过冷。在冬天温度较低时,工作模式为预热模式。需要电池启动工作时,可以通过开启第一级下方的磁力搅拌器,使第一级内的过冷相变材料CaCl2·6H20,破坏其过冷状态,释放该级中的潜热,加热电池。也可选择主动触发第二级下方的装置,搅拌第二级中的过冷相变材料CaCl2·6H20,释放该级的潜热,或者可用同样方法,搅拌第三级中的CaCl2·6H20,释放潜热,加热电池。若温度较低,则可以同时启动第一级、第二级(或者第二级、第三级,或第一级、第三级)底部的磁力搅拌器,分别搅拌该两级的底部,用以破坏过冷释放潜热。若温度很低,则可以选择同时搅拌三级,大量潜热被瞬间释放,快速加热电池,使电池温度从0℃上升到25℃,温度变化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池在工作状态温度会逐渐上升,若超过29℃,则进入控温模式,CaCl6·6H2O受热熔化,吸热使电池温度下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在夏天白天温度较高时,工作模式为单控温模式,当白天温度超过29℃时,CaCl6·6H2O受热熔化,吸热使电池温度下降,后在夜晚将热量放出,以备后续的控温需要。电池的温度变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
电池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传感器将电池温度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开启或关闭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
实施例四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池1与套设于电池外的多级腔体2,多级腔体2为分成三级。每一级腔体内均填充过冷相变材料,电池1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三级腔体2分别为第一级腔体4、第二级腔体5以及第三级腔体6,第一级腔体4、第二级腔体5以及第三级腔体6在高度方向上相互叠加。所述过冷相变材料为Na2S04·10H20、CaCl6·6H2O和Ca(NO3)2·4H2O,其熔点分别为32.4℃、29℃和47℃,过冷度分别为20度、30度和153度,分别填充在所述腔体2的第一级腔体4、第二级腔体5以及第三级腔体6中。所述腔体2的三级底部各设置有主动触发机构,用以打破所述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释放潜热加热电池。每一级腔体2的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3进行密封。所述的主动触发机构采用机械撞击,用于打破所述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
本实施例以Na2S04·10H20、CaCl6·6H2O和Ca(NO3)2·4H2O为过冷相变材料,加热至其完全熔化后分别注入腔体2的第一级腔体4、第二级腔体5以及第三级腔体6中,使电池均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过冷相变材料填充完成后,将腔体2的每一级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进行密封;将此装置整体放入-5℃低温环境,4小时后过冷相变材料的温度降至-5℃,12小时后过冷相变材料仍处于过冷非凝固状态状态。
本实施例采用机械撞击的方式破坏过冷。在每一级的底部设置机械敲击棒,通过传动装置连接。需要电池启动工作时,可以通过传动装置开启第一级下方的敲击棒,使其撞击第一级,破坏第一级内的过冷相变材料Na2S04·10H20的过冷状态,释放该级中的潜热,加热电池。也可选择主动触发第二级下方的装置,使敲击棒撞击第二级中的过冷相变材料CaCl6·6H2O,释放该级的潜热,或者可用同样方法,撞击第三级中的Ca(NO3)2·4H2O,释放潜热,加热电池。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凝固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若温度较低,则可以同时启动设置在第一级和第二级(或者第二级和第三级,或第一级和第三级)底部的磁力搅拌器,分别搅拌该两级的底部,用以破坏过冷释放潜热。若温度很低,则可以选择同时搅拌三级,大量潜热被瞬间释放,快速加热电池,使电池温度从0℃上升到25℃,温度变化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池在工作状态温度会逐渐上升,若超过29℃,则进入控温模式,CaCl6·6H2O受热熔化,超过32.4℃Na2S04·10H20受热熔化,超过47℃则PCM全部受热熔化,吸热使电池温度下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在夏天白天温度较高时,工作模式为单控温模式,当白天温度超过29℃,则进入控温模式,CaCl6·6H2O受热熔化,超过32.4℃Na2S04·10H20受热熔化,超过47℃则PCM全部受热熔化,吸热使电池温度下降,后在夜晚将热量放出,以备后续的控温需要。电池的温度变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
电池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传感器将电池温度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开启或关闭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分级装置,以分成两级、三级作为举例,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级数,每一级的过冷相变材料、相变材料也可具体设计。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池与套设于电池外的多级腔体;每一级腔体内均填充过冷相变材料,电池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过冷相变材料可在低温环境内处于过冷非凝固状态,在高温环境内吸热熔化;每一级腔体的底部均设有主动触发机构,主动触发机构用来触发所在腔体内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凝固过程;
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池温度,控制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不同级填充相同或者不同的所述过冷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与电池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以测量电池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控制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触发机构为机械振动或磁力搅拌或电流刺激或机械撞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级腔体内填充的过冷相变材料为Na2S04·10H20、C2H3Na02·3H2O、LiNO3·3H2O、Ga、C2H3Na02·3H2O-CH4N2O、CaCl2·6H20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腔体的每一级顶部均为开口端,开口端处设有顶盖。
6.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属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级腔体套设于电池外,将过冷相变材料分别填充在多级腔体内,使电池被过冷相变材料包裹;
S2:将腔体的每一级顶部开口处均通过顶盖进行密封;
S3:将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与电池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测量电池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控制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所述电池工作模式包括冬季工作模式和夏季工作模式;
冬季工作模式下,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控制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的启停;夏季工作模式下,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关闭每一级主动触发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电池的冬季工作模式包括预热模式和控温模式;
预热模式下,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开启一级或多级腔体的主动触发机构;主动触发机构坏过冷相变材料的过冷状态,释放过冷相变材料的潜热加热电池;
控温模式下,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关闭每一级主动触发机构,一级或多级相变材料熔化吸收电池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电池的夏季工作模式为单控温模式;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关闭每一级主动触发机构,一级或多级相变材料熔化吸收电池热量。
CN202111580554.XA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Active CN114284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0554.XA CN114284599B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0554.XA CN114284599B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4599A CN114284599A (zh) 2022-04-05
CN114284599B true CN114284599B (zh) 2024-04-16

Family

ID=80873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0554.XA Active CN114284599B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459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8858A1 (fr) * 1996-05-14 1997-11-21 Renault Batterie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a chauffage et refroidissement perfectionnes
CN103743275A (zh) * 2014-01-20 2014-04-2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利用水合盐相变材料稳定过冷蓄能装置及方法与应用
CN106410321A (zh) * 2016-10-21 2017-02-15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JP2018146173A (ja) * 2017-03-06 2018-09-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蓄熱装置
CN108767361A (zh) * 2018-04-25 2018-11-0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户外电池热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09802196A (zh) * 2019-03-31 2019-05-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水合盐相变材料的电池快速加热装置
CN110416658A (zh) * 2019-07-30 2019-11-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温控热开关的热管-pcm耦合无功耗热管理模块
CN113097599A (zh) * 2021-04-07 2021-07-09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过冷相变材料被动式电池热调节器、方法和管理系统
CN214589018U (zh) * 2021-04-07 2021-11-02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过冷相变材料的被动式电池热调节器、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8858A1 (fr) * 1996-05-14 1997-11-21 Renault Batterie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a chauffage et refroidissement perfectionnes
CN103743275A (zh) * 2014-01-20 2014-04-2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利用水合盐相变材料稳定过冷蓄能装置及方法与应用
CN106410321A (zh) * 2016-10-21 2017-02-15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JP2018146173A (ja) * 2017-03-06 2018-09-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蓄熱装置
CN108767361A (zh) * 2018-04-25 2018-11-0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户外电池热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09802196A (zh) * 2019-03-31 2019-05-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水合盐相变材料的电池快速加热装置
CN110416658A (zh) * 2019-07-30 2019-11-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温控热开关的热管-pcm耦合无功耗热管理模块
CN113097599A (zh) * 2021-04-07 2021-07-09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过冷相变材料被动式电池热调节器、方法和管理系统
CN214589018U (zh) * 2021-04-07 2021-11-02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过冷相变材料的被动式电池热调节器、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4599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2317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热管理和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
US20140004394A1 (e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us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Wang et al. Thermal runaway behavior and features of LiFePO4/graphite aged batteries under overcharge
CN102856609A (zh) 用于汽车蓄电池的具有微囊封装的相变材料的液体冷却剂
CN102472598B (zh) 潜热存储器以及用于对内燃机进行温度处理的方法
CN205752445U (zh) 电动汽车锂电包用多式相变热衡系统
CN202067874U (zh) 一种机动车蓄电池用加热保温装置
CN103762378B (zh) 一种复合式相变材料填充的锂电池模块
CN104124491A (zh) 一种可自行调控工作温度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5141099U (zh) 电池组及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9841927A (zh) 适用于高寒地区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08110378A (zh) 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浆料的锂离子电池散热结构及方法
CN105356003B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与空调联合多模式热管理系统
CN102639375B (zh) 用于控制汽车中混合动力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37626A (zh) 一种电池散热系统及车辆
CN104466298A (zh) 动力电池的散热装置
CN109818101A (zh) 独立大电能电动设备用的热管理系统
CN101635382A (zh) 一种动力锂电散热方法
CN114284599B (zh) 一种过冷相变材料的分级电池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US20190097283A1 (en) Arrangement for tempering a battery, vehicle, and method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a battery
EP0016244A1 (de) Kühlkreislauf für flüssigkeitsgekühlt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Kühlung derselben
CN109135684A (zh) 一种热电池用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1007A (zh) 一种低温地带用锂电池
CN201486658U (zh) 汽车发动机保护装置
CN206180060U (zh) 一种锂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