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9659B - 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9659B
CN114279659B CN202011035399.9A CN202011035399A CN114279659B CN 114279659 B CN114279659 B CN 114279659B CN 202011035399 A CN202011035399 A CN 202011035399A CN 114279659 B CN114279659 B CN 114279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quivalent
axis
ground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53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9659A (zh
Inventor
张沙
袁希文
胡云卿
黄瑞鹏
张新锐
张乾
胡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53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9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9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9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9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9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此方法包括步骤: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其中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包括V1、V2车辆车体动力学模型和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失效铰接系统中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建立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建立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并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阻尼。本发明具有成本低、通用性好、测试周期短、操作简便且测试精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车辆铰接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绿色出行需求的提升,公交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铰接式客车由于其载客量大、运行灵活,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如智轨电车就是一种铰接式客运车辆。铰接式客车一般由多节车通过铰接系统连接而成。铰接系统分为前后架和转盘轴承,其中前、后架和前后车体分别通过橡胶衬套连接,使车体之间能够实现一定角度的俯仰、侧倾运动;前后架之间通过转盘轴和阻尼器连接,使得前后车体之间能够实现一定角度的横摆运动。
针对铰接系统三向扭转刚度和阻尼(俯仰、横摆、侧倾)的测试对车辆动力学研究至关重要,因为通过主流商业仿真软件如TruckSim或者通过MATLAB等建立铰接式车辆整车动力学模型的时候,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阻尼是必不可少的建模参数,如图1所示。同时铰接系统扭转刚度、阻尼对车辆动力学响应尤其是横向动力学响应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鲜有文献或专利公开介绍该系统等效特性(刚度和阻尼)的测试设备、方法及相应测试结果。
目前有专利文献“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由转弯平台、俯仰平台、固定平台及扭转油缸、俯仰油缸、转弯油缸等组成,此机构实现了客车铰接系统转弯、扭转、俯仰三个运动的解耦控制。综合运用了机械机构、液压传动和控制、电气控制、计算机测控等技术,实现了客车铰接系统的各种试验方案。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有:
(1)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设计和制作相关试验台架,结构复杂,周期长,代价高;同一个试验台架可能无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客车铰接系统进行测试;
(2)上述技术方案将测试驱动直接加载在铰接系统本身结构上,不足以测出铰接系统作为铰接车辆子系统的等效刚度、阻尼特性;
(3)上述技术方案描述的是只有一个俯仰轴的测试工况,对于双俯仰轴的铰接系统(如图2中A、B轴),现有测试方法不足以测出系统等效刚度、阻尼特性。
另外,也有现有技术详细描述了铰接系统的结构原理,并示意性给出了铰接系统的相关刚度特性,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测试周期短、通用性强、操作简便且测试精度高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包括步骤:
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其中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包括V1车辆、V2车辆车体动力学模型和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
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建立并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建立并保持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并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
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阻尼;
基于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铰接系统等效阻尼,对铰接系统进行试验。
优选地,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的具体步骤为:
1.1)建立V1车辆、V2车辆的车体动力学模型;
1.2)建立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对其刚度、阻尼特性产生影响的所有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1.3)通过弹性元件建立铰接系统前架、后架和V1、V2车体之间的柔性连接;
1.4)测量实际橡胶衬套的刚度特性,更新到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弹性元件的属性文件;测量实际阻尼器阀系结构的流量特性,更新到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中阻尼元件的属性文件;
1.5)建立最终的动态虚拟试验台架。
优选地,所述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包括等效俯仰刚度、等效横摆刚度或等效侧倾刚度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得到等效俯仰刚度的过程为:
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
建立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位于V1车的质心处c.p.1;
建立V2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的旋转副,位于V2车的质心处c.p.2,在该旋转副上缓慢施加俯仰力矩My,使得V2车产生俯仰角α,则等效俯仰刚度计算公式为:Kpitch=My/α。
优选地,得到等效横摆刚度的过程为: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失效V2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的旋转副,同时在V2车的质心处c.p.2建立V2车与大地之间绕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缓慢施加横摆力矩Mz,使得V2车产生横摆角β,则等效横摆刚度计算公式为:Kyaw=Mz/β。
优选地,得到等效侧倾刚度的过程为: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失效V2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z轴的旋转副,同时在V2车的质心处c.p.2建立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缓慢施加侧倾力矩Mx,使得V2车产生侧倾角γ,则等效侧倾刚度计算公式为:Kroll=Mx/γ。
优选地,所述铰接系统等效阻尼包括等效俯仰阻尼、等效横摆阻尼或等效侧倾阻尼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得到等效俯仰阻尼的过程为:
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
建立并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的旋转副,失效其他运动副,在该旋转副上以一定速度施加俯仰力矩My,使得V2车产生俯仰角α,则等效俯仰阻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05009440000031
优选地,得到等效横摆阻尼的过程为: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z轴的旋转副,失效其他运动副,在该旋转副上以一定速度施加横摆力矩Mz,使得V2车产生横摆角β,则等效横摆阻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05009440000032
优选地,得到等效侧倾阻尼的过程为: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的旋转副,失效其他运动副,在该旋转副上以一定速度施加侧倾力矩Mx,使得V2车产生横摆角γ,则等效侧倾阻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05009440000033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阻尼的计算系统,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其中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包括V1车辆、V2车辆车体动力学模型和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
铰接系统等效刚度计算模块,用于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建立并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建立并保持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并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
铰接系统等效阻尼计算模块,用于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阻尼;
试验模块,用于基于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铰接系统等效阻尼,对铰接系统进行试验。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出铰接系统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建立方法,解决了搭建实际铰接系统测试台架带来的费用高、周期长、通用性差的问题,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尺寸铰接系统的测试。
(2)本发明提出的铰接系统动态虚拟试验台架,输入参数少,只需要橡胶衬套的相关材料特性和阻尼器阀系结构的流量特性,简单易行,不需要真实的铰接系统作为被测对象。
(3)本发明提出基于动态虚拟试验台架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阻尼的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铰接系统与车辆本体之间的俯仰、侧倾和扭转运动状态,从而更为准确地获取铰接系统等效三向刚度和阻尼特性,有效提高后续铰接车辆的测试精度。
(4)本发明提出的铰接系统等效刚度、阻尼计算方法,能够实现系统刚度、阻尼的独立测试,能够消除实际测试过程中刚度、阻尼的耦合作用,提高测试精度和测试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铰接系统三向扭转刚度、阻尼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双俯仰轴铰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铰接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铰接系统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铰接式车辆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铰接式车辆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铰接车辆俯仰运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铰接车辆横摆运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铰接车辆侧倾运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方法在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首先,本发明的铰接系统结构如图3-4所示,带有该铰接系统的铰接式车辆如图5-6所示。图3-4中P1、P2分别代表V1车辆、V2车辆相对于铰接系统的俯仰轴,点c是车辆相对于铰接系统的横摆运动中心。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包括步骤:
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其中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包括V1车辆、V2车辆车体动力学模型和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
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建立并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建立并保持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并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
计算铰接系统等效阻尼: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阻尼;
基于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铰接系统等效阻尼,对铰接系统进行试验。
本实施例中,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的具体过程为:
1.1)建立V1车辆、V2车辆的车体动力学模型;
1.2)建立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对其刚度、阻尼特性产生重要影响的所有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铰接系统前架、后架之间通过位于点c处的旋转副建立刚性连接(如图3所示),允许铰接系统前后架之间能够实现绕z轴的横摆运动;
1.3)通过弹性元件建立铰接系统前架、后架和V1、V2车体之间的柔性连接,该弹性元件可以产生空间各方向的变形,同时允许铰接系统和车体之间能实现较大角度绕y轴的俯仰运动;
1.4)测量实际橡胶衬套的刚度特性,更新到上述动力学模型中弹性元件的属性文件;测量实际阻尼器阀系结构的流量特性,更新到上述动力学模型中阻尼元件的属性文件;
1.5)建立最终的虚拟试验台架,如图5-6所示;
本实施例中,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的具体过程为:
(1)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
(2)建立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位于V1车的质心处c.p.1;建立V2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的旋转副,位于V2车的质心处c.p.2,在该旋转副上缓慢施加俯仰力矩My,如图7所示,使得V2车产生俯仰角α,则等效俯仰刚度计算公式为:Kpitch=My/α;
(3)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失效V2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的旋转副,同时在V2车的质心处c.p.2建立V2车与大地之间绕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缓慢施加横摆力矩Mz,如图8所示,使得V2车产生横摆角β,则等效横摆刚度计算公式为:Kyaw=Mz/β;
(4)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失效V2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z轴的旋转副,同时在V2车的质心处c.p.2建立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缓慢施加侧倾力矩Mx,如图9所示,使得V2车产生侧倾角γ,则等效侧倾刚度计算公式为:Kroll=Mx/γ。
本实施例中,计算铰接系统等效阻尼的具体过程为:
(1)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
(2)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的旋转副,失效其他运动副,在该旋转副上以一定速度施加俯仰力矩My,如图7所示,使得V2车产生俯仰角α,则等效俯仰阻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05009440000061
(3)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z轴的旋转副,失效其他运动副,在该旋转副上以一定速度施加横摆力矩Mz,如图8所示,使得V2车产生横摆角β,则等效横摆阻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05009440000062
(4)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的旋转副,失效其他运动副,在该旋转副上以一定速度施加侧倾力矩Mx,如图9所示,使得V2车产生侧倾角γ,则等效侧倾阻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05009440000063
本发明提出铰接系统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建立方法,解决了搭建实际铰接系统测试台架带来的费用高、周期长、通用性差的问题,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尺寸铰接系统的测试;本发明提出的铰接系统动态虚拟试验台架,输入参数少,只需要橡胶衬套的相关材料特性和阻尼器阀系结构的流量特性,简单易行,不需要真实的铰接系统作为被测对象;本发明提出基于动态虚拟试验台架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阻尼的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铰接系统与车辆本体之间的俯仰、侧倾和扭转运动状态,从而更为准确地获取铰接系统等效三向刚度和阻尼特性,有效提高铰接车辆后续的测试精度;本发明提出的铰接系统等效刚度、阻尼计算方法,能够实现系统刚度、阻尼的独立测试,能够消除实际测试过程中刚度、阻尼的耦合作用,提高测试精度和测试方便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阻尼的计算系统,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其中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包括V1车辆、V2车辆车体动力学模型和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
铰接系统等效刚度计算模块,用于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建立并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建立并保持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并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
铰接系统等效阻尼计算模块,用于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保持V1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V2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阻尼;
试验模块,用于基于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铰接系统等效阻尼,对铰接系统进行试验。
本发明的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阻尼的计算系统,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同样具有如上所述的优点。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的步骤。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其中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包括
Figure QLYQS_1
车辆、/>
Figure QLYQS_2
车辆车体动力学模型和
Figure QLYQS_3
车辆与/>
Figure QLYQS_4
车辆之间的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
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建立并保持
Figure QLYQS_5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建立并保持/>
Figure QLYQS_6
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并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
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保持
Figure QLYQS_7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
Figure QLYQS_8
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阻尼;
基于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铰接系统等效阻尼,对铰接系统进行试验;
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的具体步骤为:
1.1)建立
Figure QLYQS_9
车辆、/>
Figure QLYQS_10
车辆的车体动力学模型;
1.2)建立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对其刚度、阻尼特性产生影响的所有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1.3)通过弹性元件建立铰接系统前架、后架和
Figure QLYQS_11
、/>
Figure QLYQS_12
车体之间的柔性连接;
1.4)测量实际橡胶衬套的刚度特性,更新到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弹性元件的属性文件;测量实际阻尼器阀系结构的流量特性,更新到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中阻尼元件的属性文件;
1.5)建立最终的动态虚拟试验台架;
所述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包括等效俯仰刚度、等效横摆刚度或等效侧倾刚度中的一个或多个;
得到等效俯仰刚度的过程为:
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
建立
Figure QLYQS_13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位于/>
Figure QLYQS_14
车的质心处c.p.1;
建立
Figure QLYQS_15
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的旋转副,位于/>
Figure QLYQS_16
车的质心处c.p.2,在该旋转副上缓慢施加俯仰力矩/>
Figure QLYQS_17
,使得/>
Figure QLYQS_18
车产生俯仰角α,则等效俯仰刚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19
所述铰接系统等效阻尼包括等效俯仰阻尼、等效横摆阻尼或等效侧倾阻尼中的一种或多种;
得到等效俯仰阻尼的过程为:
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
建立并保持
Figure QLYQS_20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
Figure QLYQS_21
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的旋转副,失效其他运动副,在该旋转副上以一定速度施加俯仰力矩/>
Figure QLYQS_22
,使得/>
Figure QLYQS_23
车产生俯仰角α,则等效俯仰阻尼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2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等效横摆刚度的过程为:保持
Figure QLYQS_25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失效/>
Figure QLYQS_26
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的旋转副, 同时在/>
Figure QLYQS_27
车的质心处c.p.2建立/>
Figure QLYQS_28
车与大地之间绕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缓慢施加横摆力矩/>
Figure QLYQS_29
,使得
Figure QLYQS_30
车产生横摆角β,则等效横摆刚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3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等效侧倾刚度的过程为:保持
Figure QLYQS_32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失效/>
Figure QLYQS_33
车与大地之间绕y轴、z轴的旋转副, 同时在/>
Figure QLYQS_34
车的质心处c.p.2建立/>
Figure QLYQS_35
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缓慢施加侧倾力矩/>
Figure QLYQS_36
,使得/>
Figure QLYQS_37
车产生侧倾角γ,则等效侧倾刚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等效横摆阻尼的过程为:保持
Figure QLYQS_39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
Figure QLYQS_40
车与大地之间绕z轴的旋转副,失效其他运动副,在该旋转副上以一定速度施加横摆力矩/>
Figure QLYQS_41
,使得/>
Figure QLYQS_42
车产生横摆角β,则等效横摆阻尼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等效侧倾阻尼的过程为:保持
Figure QLYQS_44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
Figure QLYQS_45
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的旋转副,失效其他运动副,在该旋转副上以一定速度施加侧倾力矩/>
Figure QLYQS_46
,使得/>
Figure QLYQS_47
车产生横摆角γ,则等效侧倾阻尼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48
6.一种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阻尼的计算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其中动态虚拟试验台架包括
Figure QLYQS_49
车辆、/>
Figure QLYQS_50
车辆车体动力学模型和铰接系统动力学模型;
铰接系统等效刚度计算模块,用于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阻尼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建立并保持
Figure QLYQS_51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建立并保持/>
Figure QLYQS_52
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并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刚度;
铰接系统等效阻尼计算模块,用于失效铰接系统中所有与刚度特性相关的子系统,使其在虚拟试验台架中不起作用;保持
Figure QLYQS_53
车与大地之间的固定副,激活/>
Figure QLYQS_54
车与大地之间绕x轴或y轴或z轴的旋转副,在该旋转副上施加力矩,并失效其它旋转副,计算铰接系统等效阻尼;
试验模块,用于基于铰接系统等效刚度和铰接系统等效阻尼,对铰接系统进行试验。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35399.9A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4279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5399.9A CN114279659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5399.9A CN114279659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9659A CN114279659A (zh) 2022-04-05
CN114279659B true CN114279659B (zh) 2023-06-23

Family

ID=80867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5399.9A Active CN114279659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9659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04870A2 (ru) * 1987-01-09 1988-06-23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1125 Стенд дл испытаний рам шарнирно-сочленен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EP0338373A2 (de) * 1988-04-16 1989-10-25 Asea Brown Boveri Aktiengesellschaft Prüfstand zum Testen des Antriebsstranges eines Fahrzeuges
JP2007256019A (ja) * 2006-03-22 2007-10-04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磁気浮上式鉄道の連接車両用振動模型装置
CN101535999A (zh) * 2006-09-01 2009-09-16 米其林技术公司 模拟轮胎在地面上滚动的热力学行为的过程
CN103076188A (zh) * 2013-01-04 2013-05-01 常州万安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跌落实验单自由度车辆模型的车辆参数识别方法
CN104165774A (zh) * 2014-09-06 2014-11-26 吉林大学 一种研究铰接转向车辆侧倾稳定性的实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4408224A (zh) * 2014-10-14 2015-03-11 山东理工大学 车辆座椅人体振动模型的人体等效刚度和阻尼的辨识方法
CN104806587A (zh) * 2015-02-15 2015-07-29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69261A (zh) * 2015-09-06 2015-11-18 山东理工大学 低速轨道车辆二系横向减振器最优阻尼系数的设计方法
CN105512424A (zh) * 2015-12-22 2016-04-20 湖南大学 基于脉冲试验获取工程机械轮胎垂向特性参数的方法
CA2947575A1 (en) * 2015-11-03 2017-05-03 Camso Inc. Track system for traction of a vehicle
CN107525640A (zh) * 2017-10-23 2017-12-29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履带销耳铰接刚度的简易快速测试方法
CN107745709A (zh) * 2017-09-26 2018-03-02 湖北文理学院 车辆防侧翻预警控制方法、系统及硬件在环仿真方法
CN108263471A (zh) * 2017-01-03 2018-07-1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胶轮电车的铰接式动力转向架、电车及转向控制方法
CN108563864A (zh) * 2018-04-12 2018-09-2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Simpack的铁路驮背运输载运系统建模方法
CN110162809A (zh) * 2018-02-13 2019-08-23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桥及车架动力学建模及模型验证方法
CN110175428A (zh) * 2019-06-03 2019-08-2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车辆运动特性仿真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04870A2 (ru) * 1987-01-09 1988-06-23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1125 Стенд дл испытаний рам шарнирно-сочленен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EP0338373A2 (de) * 1988-04-16 1989-10-25 Asea Brown Boveri Aktiengesellschaft Prüfstand zum Testen des Antriebsstranges eines Fahrzeuges
JP2007256019A (ja) * 2006-03-22 2007-10-04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磁気浮上式鉄道の連接車両用振動模型装置
CN101535999A (zh) * 2006-09-01 2009-09-16 米其林技术公司 模拟轮胎在地面上滚动的热力学行为的过程
CN103076188A (zh) * 2013-01-04 2013-05-01 常州万安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跌落实验单自由度车辆模型的车辆参数识别方法
CN104165774A (zh) * 2014-09-06 2014-11-26 吉林大学 一种研究铰接转向车辆侧倾稳定性的实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4408224A (zh) * 2014-10-14 2015-03-11 山东理工大学 车辆座椅人体振动模型的人体等效刚度和阻尼的辨识方法
CN104806587A (zh) * 2015-02-15 2015-07-29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客车铰接系统的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69261A (zh) * 2015-09-06 2015-11-18 山东理工大学 低速轨道车辆二系横向减振器最优阻尼系数的设计方法
CA2947575A1 (en) * 2015-11-03 2017-05-03 Camso Inc. Track system for traction of a vehicle
CN105512424A (zh) * 2015-12-22 2016-04-20 湖南大学 基于脉冲试验获取工程机械轮胎垂向特性参数的方法
CN108263471A (zh) * 2017-01-03 2018-07-1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胶轮电车的铰接式动力转向架、电车及转向控制方法
CN107745709A (zh) * 2017-09-26 2018-03-02 湖北文理学院 车辆防侧翻预警控制方法、系统及硬件在环仿真方法
CN107525640A (zh) * 2017-10-23 2017-12-29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履带销耳铰接刚度的简易快速测试方法
CN110162809A (zh) * 2018-02-13 2019-08-23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桥及车架动力学建模及模型验证方法
CN108563864A (zh) * 2018-04-12 2018-09-2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Simpack的铁路驮背运输载运系统建模方法
CN110175428A (zh) * 2019-06-03 2019-08-2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车辆运动特性仿真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ADAMS电驱动铰接车行驶稳定性建模分析;高德峰;马志国;张洛明;;机械设计与制造(第12期);第57-60页 *
新型铰接系统参数对BRT客车转向动态性能的影响;姜右良;陈士安;何仁;;机械设计与制造(第10期);第163-166页 *
王玉龙等.装有抗侧翻液压互联悬架校车的动态特性分析.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第34卷(第4期),第607-612页. *
考虑橡胶衬套特性的乘用车副车架台架试验虚拟仿真;尹辉俊;张婷婷;官勇健;曹稚英;李鹏宇;;机械设计(第05期);第105-1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9659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5250B (zh) 汽车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
KR100967510B1 (ko) 타이어의 제동 특성 시험 장치
CN107292013B (zh) 悬架系统强度测试方法及装置
US20040255661A1 (en) Tire testing machine for real time evaluation of steering stability
CN109238601A (zh) 一种汽车前后盖固定点刚度测试方法
JP2019023667A (ja) 連結ハイブリッド動的システムを試験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964915A (zh) 一种乘用车整车扭转刚度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2944431A (zh) 白车身扭转疲劳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14279659B (zh) 一种铰接系统试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0057603A (zh) 一种轨道转向架试验台
JP4094885B2 (ja) 車両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CN209214917U (zh) 车架扭转疲劳试验台
CN111090959A (zh) 车辆载荷谱获取方法和系统
CN208568324U (zh) 一种商用车前轴总成侧向随机加载试验机构
US11604118B2 (en) Strut module test machine
KR20160053983A (ko) 컴플라이언트 액추에이터 조립체 및 반복적으로 획득된 구동 신호를 갖는 테스트 시스템
CN112014125A (zh) 动力总成悬置虚拟载荷耐久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
Best et al.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new vehicle suspension kinematics and compliance facility
US2016036350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pecting a motor vehicle subsystem
CN110702290B (zh) 静态下整车动力总成悬置的支反力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8568309U (zh) 商用车前轴总成垂向加载机构
CN113656994A (zh) 一种汽车悬置系统的悬置力获取方法及装置
Kanchwala et al. Model Building, Hardpoint Optimization & Experimental Correlation of a Single Seater EV-Toyota COMS
CN114942148A (zh) 一种房车牵引装置通用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Gobbi et al. Inertia tensor and other mass properties measurement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