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6280A - 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6280A
CN114276280A CN202111280334.5A CN202111280334A CN114276280A CN 114276280 A CN114276280 A CN 114276280A CN 202111280334 A CN202111280334 A CN 202111280334A CN 114276280 A CN114276280 A CN 114276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chiral
structural formula
phenylbut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03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6280B (zh
Inventor
李庆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ZYME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NZYME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ZYME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ENZYMEWORKS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2803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6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6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6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使化合物A进行取代反应,再利用酮还原酶建立手性中心,然后再通过酰胺化、霍夫曼降解后即可得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A的结构式为
Figure DDA0003330371570000011
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步骤简单、反应步骤少,而且各步反应均比较温和,具有安全系数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 间体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蛋白酶抑制剂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达芦那韦,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11
阿普那韦,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12
Fosampenavir,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13
brecanavir,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14
此类物质均含有相同的母体结构,即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15
对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进行侧链缩合可得到上述各种药物。
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传统的合成路线基本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备得到,专利US20050090670公开了一种如下制备路线: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21
该路线反应步骤多,且需要使用三甲基碘化亚砜等价格昂贵的试剂,生成成本高。
专利WO2013110932、CN1277812C等还公开如下合成路线: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22
该路线不仅制备步骤复杂,而且需要使用重氮甲烷作为氯酮化试剂,重氮甲烷易爆,工业生产安全系数低。
专利CN105085323A公开了一种基于L-苯丙氨酸的合成路线,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31
该路线合成步骤多,且需要使用昂贵的三乙酰硼氢化钠,生产成本高。
基于此,急需一种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的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的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E进行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B,
所述化合物A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32
所述化合物E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33
所述化合物B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Ⅲ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34
其中,所述式Ⅰ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Ⅰ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所述式Ⅱ中的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所述式Ⅲ中的Q1、Q2、R1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R1相同,所述式Ⅲ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b、使化合物B在酮还原酶、辅酶以及辅酶再生系统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化合物C,
所述化合物C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Ⅳ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41
其中,所述式Ⅳ中的Q1、Q2、R1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R1相同,所述式Ⅳ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c、使化合物C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D,
所述化合物D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Ⅴ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42
其中,所述式Ⅴ中的Q1、Q2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相同,所述式Ⅴ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d、使化合物D经霍夫曼降解后生成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Ⅵ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43
其中,所述式Ⅵ中的Q1、Q2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相同,所述式Ⅵ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使所述化合物A在溶剂与碱的存在下与所述化合物E反应。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反应的温度为-10~80℃,再进一步为20~50℃,更进一步为20~3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甲醇、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碱为有机碱。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碱包括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辅酶包括NADP。
优选地,所述辅酶再生系统包括葡萄糖脱氢酶以及葡萄糖。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酮还原酶、所述NADP、所述葡萄糖脱氢酶、所述葡糖糖与所述化合物B的投料质量比为(2~8):(0.1~0.5):(0.5~1.5):(50~200):100。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酮还原酶、所述NADP、所述葡萄糖脱氢酶、所述葡糖糖与所述化合物B的投料质量比为(2~4):(0.3~0.5):(0.5~1.0):(50~100):100。
优选地,控制所述步骤b的反应温度为10~50℃,进一步为25~40℃。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所述步骤b的反应体系的pH为7~8,更进一步为7.4~7.6。
根据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的反应体系中还包括磷酸盐缓冲液以及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7~8,进一步为7.4~7.6。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6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所述化合物B的投料质量比为(0.5~1.2):1,更进一步为(0.8~1):1。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c中使化合物C与氨或者氨甲醇反应生成化合物D,选择性地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溶剂和/或催化剂。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反应的温度为0~80℃,更进一步为0~5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甲醇和/或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甲醇钠。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d中使化合物D在溴化盐、次氯酸盐与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40℃,更进一步为5~2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相转移催化剂包括四丁基溴化铵。
优选地,当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中的Q1和/或Q2为硝基时,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能够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以使硝基还原成氨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钯复合催化剂。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钯碳。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A,所述化合物A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61
其中,所述式Ⅰ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Ⅰ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结构式Ⅶ所示化合物先与碱反应生成结构式Ⅷ所示化合物,再使所述结构式Ⅷ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反应生成所述化合物A,所述结构式Ⅶ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62
所述结构式Ⅷ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63
所述结构式Ⅸ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64
其中,所述结构式Ⅶ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结构式Ⅷ中的Q1、Q2分别与所述结构式Ⅶ中的Q1、Q2相同,所述所述结构式Ⅷ中的M选自Na、K、Li,所述结构式Ⅸ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
或者,使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先与异丁胺反应后,再与苯磺酰氯或者苯磺酰氯的衍生物反应生成所述化合物A。
优选地,所述苯磺酰氯的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65
所述Q1、Q2分别与所述结构式Ⅶ中的Q1、Q2相同。
进一步优选地,苯磺酰氯或者苯磺酰氯的衍生物与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0.5~1.5):1,更进一步为(0.8~1.2):1。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B,所述化合物B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Ⅲ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66
其中,所述式Ⅲ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Ⅲ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所述式Ⅲ中的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化合物C,所述化合物C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Ⅳ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71
所述式Ⅳ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Ⅳ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所述式Ⅳ中的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D,所述化合物D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Ⅴ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72
所述式Ⅴ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Ⅴ中的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对化合物A进行取代反应,再利用酮还原酶建立手性中心,然后再通过酰胺化、霍夫曼降解后即可得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不仅步骤简单、反应步骤少,而且各步反应均比较温和,具有安全系数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主要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备得到,不仅反应步骤繁琐,而且需要使用昂贵的试剂,生产成本高。本发明人采用廉价的4-氯乙酰乙酸酯为起始原料制备化合物A,再对化合物A进行取代反应,再利用酮还原酶建立手性中心,然后再通过酰胺化、霍夫曼降解后即可得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不仅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步骤简单,而且无需添加昂贵的试剂进行反应,生产成本低。以下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论述。
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使结构式Ⅶ的化合物先与碱反应生成结构式Ⅷ所示化合物,再使所述结构式Ⅷ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反应生成所述化合物A,所述结构式Ⅶ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73
所述结构式Ⅷ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81
所述结构式Ⅸ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82
其中,所述结构式Ⅶ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结构式Ⅷ中的Q1、Q2分别与所述结构式Ⅶ中的Q1、Q2相同,所述所述结构式Ⅷ中的M选自Na、K、Li,所述结构式Ⅸ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者,使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先与异丁胺反应后,再与苯磺酰氯或者苯磺酰氯的衍生物反应生成所述化合物A;
b、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E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B,
所述化合物A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83
所述化合物E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84
所述化合物B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Ⅲ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85
其中,所述式Ⅰ中的Q1、Q2分别与式Ⅶ中的Q1、Q2相同,所述式Ⅰ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所述式Ⅱ中的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所述式Ⅲ中的Q1、Q2、R1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R1相同,所述式Ⅲ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c、使化合物B在酮还原酶、辅酶以及辅酶再生系统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化合物C,
所述化合物C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Ⅳ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86
其中,所述式Ⅳ中的Q1、Q2、R1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R1相同,所述式Ⅳ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d、使化合物C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D,
所述化合物D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Ⅴ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91
其中,所述式Ⅴ中的Q1、Q2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相同,所述式Ⅴ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e、使化合物D经霍夫曼降解后生成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Ⅵ所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092
其中,所述式Ⅵ中的Q1、Q2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相同,所述式Ⅵ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本发明中的杂原子基团包括但不限于硝基、亚硝基、醚基、硫醚基。
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烃基包括饱和烃基以及不饱和烃基,饱和烃基包括烷基、环烷基,比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己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不饱和烃基包括烯基、烃基、环烯基、苯基,比如甲烯基、乙烯基、乙炔基、丙烯基、烯丙基、炔丙基、己烯基、环丙烯基、苯基。
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烃基与饱和烃基与不饱和烃基,在此不一一论述。芳基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下面详述各个反应步骤。
化合物A可以由结构式Ⅶ所示化合物先与碱反应,再与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反应制得,其中,结构式Ⅶ所示化合物与碱的投料摩尔比为1:(0.5~1.5),进一步为1:(0.8~1.2)。碱包括但不限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结构式Ⅶ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0.3~1),进一步为1:(0.5~0.8)。
化合物A还可以由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先与异丁胺反应后,再与苯磺酰氯或者苯磺酰氯的衍生物反应,其中,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与异丁胺的投料摩尔比为1:(1.5~3.0),进一步为1:(2~2.5)。
化合物B可以由化合物A在溶剂与碱的存在下与化合物E反应制得,控制反应的温度为-10~80℃,进一步为20~50℃,更进一步为20~30℃。其中,溶剂包括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甲醇、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碱包括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化合物C可以由化合物B在酮还原酶、辅酶以及辅酶再生系统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作为优选,使化合物B在磷酸盐缓冲液、表面活性剂、酮还原酶、辅酶以及辅酶再生系统的存在下进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10~50℃,反应体系的pH为7~8。反应体系的pH控制可以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反应的辅酶包括NADP,辅酶再生系统包括葡萄糖脱氢酶以及葡萄糖,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60。
进一步地,酮还原酶、NADP、葡萄糖脱氢酶、葡糖糖与化合物B的投料质量比为(2~8):(0.1~0.5):(0.5~1.5):(50~200):100。磷酸缓冲液、表面活性剂的投料质量比为100:(1~8)。
化合物D可以由化合物C进行酰胺化反应后生成。比如使化合物C与氨或者氨甲醇反应生成化合物D,选择性地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溶剂和/或催化剂。此步骤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0~80℃。溶剂包括甲醇和/或水,催化剂包括甲醇钠。
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可以由化合物D经霍夫曼降解后制得。比如使化合物D在溴化盐、次氯酸盐与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
此外,当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中的Q1和/或Q2为硝基时,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能够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以使硝基还原成氨基。
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的实施方式,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路线可为: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11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不同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为本行业中的常规条件。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中的室温指25℃。
实施例1
化合物A的制备方程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112
在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30mL,16克(0.22mol)异丁胺,冷却至0℃,滴加15克氯乙酰乙酸甲酯(0.1mol),滴完后升至室温反应3小时,加入30%的盐酸30克,继续搅拌反应1小时,分出有机层,将反应瓶中的水层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乙腈,继续浓缩至馏出相中乙腈中水份<0.5%停止,反应瓶中的残留物待用。
在以上的反应瓶中加入乙腈80克、22.2克(0.1mol)对硝基苯磺酰氯在室温下搅拌并分批慢慢加入11克无水碳酸钠,室温下反应5小时,减压蒸去乙腈,加入100克水,搅拌30分钟,过滤,滤饼水洗,再用30克50%甲醇-水溶液洗涤,干燥得化合物A26.4克(纯度HPLC97%)。1H NMR(400MHz,CDCl3):8.43-8.35(m,2H),8.14-8.10(m,2H),4.32(s,2H),3.68(s,3H),3.41(s,2H),3.41(d,J=16Hz,2H),1.73-1.61(m,1H),0.93(s,3H),0.88(s,3H).
实施例2
化合物A的制备方程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121
在反应瓶中加入100克甲醇,4克氢氧化钠(0.1mol),搅拌溶解,慢慢加入25.8克N-异丁基-4-硝基苯磺酰胺(0.1mol),搅拌反应1小时,蒸出甲醇,再加入30克甲苯,减压浓缩至干,得磺酰胺钠盐待用。
在上述制备得到的磺酰胺钠盐中加入100克四氢呋喃,搅拌均匀得悬浮混合液,室温下滴加7.5克氯乙酰乙酸甲酯(0.05mol),在室温下反应8小时,减压回收部分四氢呋喃,加入100克水,搅拌半小时,过滤、水洗、甲醇洗涤、干燥得化合物A14.8克(纯度为98%)。1HNMR(400MHz,CDCl3):8.43-8.35(m,2H),8.14-8.10(m,2H),4.32(s,2H),3.68(s,3H),3.41(s,2H),3.41(d,J=16Hz,2H),1.73-1.61(m,1H),0.93(s,3H),0.88(s,3H).
实施例3
化合物B的制备方程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122
在反应瓶中加入60克甲醇、40克甲苯、12克28%的甲醇钠(0.06mol)、18.6克化合物A(0.05mol)。搅拌反应半小时,减压蒸出甲醇-甲苯混合液至稠厚状,加入80克DMF,冷却至室温,滴加7.6克氯苄(0.06mol)滴加完毕,继续反应5小时,减压蒸出DMF,加入100克甲苯和30克水,加热至60℃静置分层,有机层浓缩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化合物B20克(纯度HPLC 98%)。1H NMR(400MHz,CDCl3):8.42-8.34(m,2H),8.13-8.09(m,2H),7.42-7.38(m,2H),7.29-7.25(m,3H),4.30(s,2H),3.70(s,3H),3.60-3.55(m,1H),3.45-3.30(m,2H),3.15-3.03(m,2H),1.75-1.65(m,1H),0.92(s,3H),0.90(s,3H).
实施例4
化合物C的制备方程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131
在装有酸碱自动滴定仪的反应瓶中加入0.1M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70ml、4克吐温-60、葡萄糖2.72克(0.015mol)、化合物B4.62克(0.01mol)、(EW-KRED-S119)酮还原酶(购自于苏州汉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138克、NADP 23.1毫克、葡萄糖脱氢酶37毫克,开启搅拌,室温下反应,反应期间将0.1M的氢氧化钠不断滴入反应液中,控制pH=7.5+-0.1,反应24小时,反应转化率达99%,反应液中加入1克活性炭搅拌30分钟,过滤,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用量为200g),合并有机相,有机相浓缩,残留物中加入70%甲醇-水溶液重结晶,冷却至0℃,过滤、干燥得化合物(C)4.27克(HPLC纯度98%,ee%为99.3%)1H NMR(400MHz,CDCl3):8.42-8.34(m,2H),8.13-8.09(m,2H),7.42-7.38(m,2H),7.29-7.25(m,3H),4.30(s,2H),3.70(s,3H),3.60-3.55(m,1H),3.45-3.30(m,2H),3.15-3.03(m,2H),1.75-1.65(m,1H),0.92(s,3H),0.90(s,3H).
实施例5
化合物D的制备方程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141
在反应瓶中加入100克甲醇、23.2克化合物C(0.05mol),冷却至0℃,通入液氨,反应体系中液氨的浓度达10%停止通氨,室温反应8小时,反应毕,逐渐升温回收氨甲醇,浓缩至干,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实施例6
化合物F的制备方程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142
向实施例5制得的产物中加入130克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加入5克溴化钾和5克四丁基溴化铵,冷却至10℃,滴加60克10%(有效氯)次氯酸钠溶液,滴完后,继续室温反应3小时,反应毕分出有机层,有机层用50克5%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一次,再用5%盐酸萃取3次(50克*3)合并水相,用液碱中和至PH=8~9析出固体,过滤,水洗滤饼,干燥得化合物(F)16.8克(纯度HPLC 97%)1H NMR(400MHz,CDCl3):8.45-8.38(m,2H),8.20-8.16(m,2H),7.35-7.30(m,2H),7.23-7.13(m,3H),5.11(s,2H),3.85-3.75(m,1H),3.58(s,1H),3.51-3.44(m,2H),3.38-3.32(m,2H),3.16-3.08(m,2H),2.92-2.86(m,1H),1.86-1.78(m,1H),0.95(s,3H),0.89(s,3H).
实施例7
Figure BDA0003330371560000143
在氢化釜中加入80ml异丙醇、化合物F10克(0.0237mol)、1克5%钯碳,关闭加氢釜,氮气置换3次,然后用氢气置换3次,然后升温60℃,3公斤/厘米平方压力下通氢6小时,冷却,泄压,反应液过滤除去钯碳,浓缩滤液,加入70%甲醇-水溶液重结晶,冷却至0℃,过滤、干燥得化合物G8.82克(纯度HPLC 99%,ee%99%)1H NMR(400MHz,CDCl3):7.70-7.61(m,2H),7.51-7.43(m,2H),7.33-7.28(m,3H),6.71-6.61(m,2H),6.27(s,2H),5.11(s,2H),3.83-3.75(m,1H),3.58(s,1H),3.50-3.44(m,2H),3.40-3.36(m,2H),3.20-3.12(m,2H),2.98-2.92(m,1H),1.90-1.78(m,1H),0.92(s,3H),0.89(s,3H).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E进行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B,
所述化合物A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11
所述化合物E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12
所述化合物B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Ⅲ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13
其中,所述式Ⅰ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Ⅰ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所述式Ⅱ中的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所述式Ⅲ中的Q1、Q2、R1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R1相同,所述式Ⅲ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b、使化合物B在酮还原酶、辅酶以及辅酶再生系统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化合物C,所述化合物C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Ⅳ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14
其中,所述式Ⅳ中的Q1、Q2、R1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R1相同,所述式Ⅳ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c、使化合物C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D,
所述化合物D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Ⅴ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15
其中,所述式Ⅴ中的Q1、Q2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相同,所述式Ⅴ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d、使化合物D经霍夫曼降解后生成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Ⅵ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21
其中,所述式Ⅵ中的Q1、Q2分别与所述式Ⅰ中的Q1、Q2相同,所述式Ⅵ中的R2与所述式Ⅱ中的R2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使所述化合物A在溶剂与碱的存在下与所述化合物E反应,控制反应的温度为-10~80℃,所述溶剂包括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甲醇、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碱为有机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包括NADP,所述辅酶再生系统包括葡萄糖脱氢酶以及葡萄糖,其中,所述酮还原酶、所述NADP、所述葡萄糖脱氢酶、所述葡糖糖与所述化合物B的投料质量比为(2~8):(0.1~0.5):(0.5~1.5):(50~200):100;
和/或,控制所述步骤b的反应温度为10~50℃、反应体系的pH为7~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使化合物C与氨或者氨甲醇反应生成化合物D,选择性地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溶剂和/或催化剂,控制反应的温度为0~80℃,其中,溶剂包括甲醇和/或水,所述催化剂包括甲醇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使化合物D在溴化盐、次氯酸盐与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控制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中的Q1和/或Q2为硝基时,所述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能够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以使硝基还原成氨基。
7.一种化合物A,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31
其中,所述式Ⅰ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Ⅰ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结构式Ⅶ所示化合物先与碱反应生成结构式Ⅷ所示化合物,再使所述结构式Ⅷ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反应生成所述化合物A,所述结构式Ⅶ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32
所述结构式Ⅷ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33
所述结构式Ⅸ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34
其中,所述结构式Ⅶ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结构式Ⅷ中的Q1、Q2分别与所述结构式Ⅶ中的Q1、Q2相同,所述所述结构式Ⅷ中的M选自Na、K、Li,所述结构式Ⅸ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
或者,使结构式Ⅸ所示化合物先与异丁胺反应后,再与苯磺酰氯或者苯磺酰氯的衍生物反应生成所述化合物A。
9.一种化合物B,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B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Ⅲ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35
其中,所述式Ⅲ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Ⅲ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所述式Ⅲ中的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
10.一种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包括化合物C以及化合物D,所述化合物C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Ⅳ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41
所述式Ⅳ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Ⅳ中的R1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所述式Ⅳ中的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
所述化合物D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Ⅴ所示,
Figure FDA0003330371550000042
所述式Ⅴ中的Q1、Q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氮、氧、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基团或者H或者Q1、Q2连接成环,所述式Ⅴ中的R2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芳基。
CN202111280334.5A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76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0334.5A CN114276280B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0334.5A CN114276280B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280A true CN114276280A (zh) 2022-04-05
CN114276280B CN114276280B (zh) 2023-10-31

Family

ID=80868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0334.5A Active CN114276280B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628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0670A1 (en) * 2003-10-22 2005-04-28 Nugent William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pha-chloroketones from alkyl esters
WO2012128582A2 (en) * 2011-03-23 2012-09-27 Hyundai Pharm Co., Ltd. A COMPOUND FOR INHIBITING HUMAN 11-β-HYDROXY 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 AND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3011485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Ranbaxy Laboratories Limit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lfonamides useful as retroviral protease inhibitors
CN104387299A (zh) * 2014-10-23 2015-03-04 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4-氨基-n-[(2r, 3s)-3-氨基-2-羟基-4-苯丁基]-n-异丁基苯磺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5085323A (zh) * 2014-05-14 2015-11-25 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达芦那韦中间体的合成新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0670A1 (en) * 2003-10-22 2005-04-28 Nugent William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pha-chloroketones from alkyl esters
WO2012128582A2 (en) * 2011-03-23 2012-09-27 Hyundai Pharm Co., Ltd. A COMPOUND FOR INHIBITING HUMAN 11-β-HYDROXY 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 AND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3011485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Ranbaxy Laboratories Limit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lfonamides useful as retroviral protease inhibitors
CN105085323A (zh) * 2014-05-14 2015-11-25 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达芦那韦中间体的合成新工艺
CN104387299A (zh) * 2014-10-23 2015-03-04 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4-氨基-n-[(2r, 3s)-3-氨基-2-羟基-4-苯丁基]-n-异丁基苯磺酰胺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280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2165B (zh) 一种β-三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EP1626045A1 (en)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3-substituted 2-chloro-5-fluoropyridine or salt thereof
CN113214129B (zh) 一种磺酰自由基引发的1,6-二烯类化合物碘化/磺酰化反应方法
EP1758843A2 (en) Process for prepariing 1,3-dibromoacetone, 1-3-dichloroacetone and epichlorohydrin
CN114436929A (zh) 一种n-保护的3,4-去氢-l-脯氨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12321467A (zh) 一种(2s,3r)-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11574444A (zh) 一种贝达喹啉的制备方法
CN114276280B (zh) 一种手性苯丁胺醇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的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CN114702425B (zh) (s)-2-氨基-(s)-3-[吡咯烷酮-2’]丙氨酸衍生物及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5806543A (zh) 一种盐酸阿替卡因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69149B (zh) 一种5-(3,3-二甲基胍基)-2-氧代戊酸的生产工艺
CN108299466B (zh) 一种改进的度鲁特韦合成方法
CN115260050A (zh) 一种nbs参与制备3-溴-n-芳基丙酰胺的方法
US11325922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isaborole in a stable crystal form
CN114671859A (zh) 一种瑞舒伐他汀钙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2939893A (zh) 一种4-(4-氨基苯基)-3-吗啉酮的合成方法
CN113861093B (zh) 一种多取代γ-丁内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10078674B (zh) 一种2-烃基胺基嘧啶酮的制备方法
CN114605494B (zh) 一种阿加曲班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7722007A (zh) 阿哌沙班杂质的制备方法
CN107556237B (zh) 一种3-(2-苯乙基)-2-吡啶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7659028A (zh) 一种制备螺环氧化吲哚生物碱天然产物Cyanogramide骨架及其类似物的方法
CN118108705A (zh) 一种富马酸沃诺拉赞的制备方法
CN116496231A (zh) 一种n-苯基-2,3-二氢-4h-1,3-苯并噻嗪-4-酮的制备方法
CN114656401A (zh) 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索拉菲尼关键中间体4-氯吡啶-2-甲酸甲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