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3597B -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3597B
CN114273597B CN202111580721.0A CN202111580721A CN114273597B CN 114273597 B CN114273597 B CN 114273597B CN 202111580721 A CN202111580721 A CN 202111580721A CN 114273597 B CN114273597 B CN 114273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late
blank
swing arm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07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3597A (zh
Inventor
杨靖雲
李轲
张鹏
谢静
王周田
杨伟
徐代鹏
刘德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Erzhong Group Deyang Wanhang Die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Erzhong Group Deyang Wanhang Die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Erzhong Group Deyang Wanhang Die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Erzhong Group Deyang Wanhang Die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07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3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3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3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3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3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属于模锻件荒坯定位工具领域,目的是缩短摆料时间,提高定位准确度。包括基板、支撑板和对中机构;所述基板中部设置有与模具型腔适配的孔洞;所述支撑板可平移开启式覆盖于基板的孔洞上;所述对中机构包括用于夹取荒坯的夹持部、与夹持部相连接的驱动夹持部作业的驱动装置;沿竖向,所述夹持部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夹持部设置有容置荒坯的夹持区,所述夹持区的中心与所述孔洞的中心对正;在基板与对中机构之间留置有容支撑板移开孔洞的空间。通过对中机构将荒坯推至与模具型腔的中心对中后将荒坯放入模具型腔内,准确将荒坯摆放在模具型腔内,定位精确度提高,摆料时间缩短。

Description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锻件荒坯定位工具领域,具体的是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坯料的成形温度和定位精准是模锻成形的两个关键因素。成形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锻件的组织与性能,在实际生产中,荒坯出炉后的转运和摆料定位时间是影响坯料锻造温度的关键。而坯料定位是否精准直接影响模锻件的成形充填效果。
现在锻造中主要是通过无轨夹料机来完成荒坯的出炉和摆料,然而夹料机摆料时活动不够灵活,无法快速和准确的完成荒坯的摆料与定位,往往需要人工再次进行撬料和调整,整个过程耗时较长,且无法保证坯料准确定位,影响荒坯的成形温度和成形充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荒坯摆料与定位耗时长、定位准确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缩短摆料时间,提高定位准确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包括基板、支撑板和对中机构;所述基板中部设置有与模具型腔适配的孔洞;所述支撑板可平移开启式覆盖于基板的孔洞上;所述对中机构包括用于夹取荒坯的夹持部、与夹持部相连接的驱动夹持部作业的驱动装置;沿竖向,所述夹持部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夹持部设置有容置荒坯的夹持区,所述夹持区的中心与所述孔洞的中心对正;在基板与对中机构之间留置有容支撑板移开孔洞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块和用于支撑夹块的支座,所述夹块支撑于支座上,并与支座沿直线路径活动配合;所述直线路径与孔洞轴线垂直相交;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联动杆一、联动杆二、叉形连杆一、叉形连杆二和动力机构;叉形连杆一和叉形连杆二呈Y型,均包括主连杆和分叉杆;联动杆一、叉形连杆一的主连杆、联动杆二和叉形连杆二的主连杆顺次首尾活动连接围成平行四边形框,叉形连杆一和叉形连杆二的主连杆相互平行,且其分叉杆位于平行四边形框内并相互平行;
在分叉杆的末端设置有副连杆,所述副连杆一端与分叉杆的末端铰接,另一端与夹块铰接;
所述叉形连杆一和叉形连杆二的中部均铰接于基板;叉形连杆一和叉形连杆二其中之一与所述动力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块上设置有呈V形的钳口,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块的钳口包围形成所述夹持区。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为盖板,所述盖板安装于基板上,在盖板上设置有与孔洞对中的盖板孔,夹块分居盖板孔两侧;在盖板与基板之间形成中空区域;所述支撑板和驱动装置均设置于中空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包括摆臂一和摆臂二;沿竖向,摆臂一和摆臂二位于支撑板上方;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一和液压缸二;
所述摆臂一铰接于基板上,其外端与液压缸一的活塞杆铰接,内端向基板的孔洞延伸,液压缸一的缸体安装于基板;所述摆臂二铰接于基板上,其外端与液压缸二的活塞杆铰接,内端向基板的孔洞延伸,液压缸二的缸体安装于基板;所述摆臂一与摆臂二的内端包围形成夹持区,所述夹持区的中心与孔洞的中心对正;所述摆臂一和摆臂二的外端位于液压缸一和液压缸二之间;在摆臂一的内端的内侧设置有活动钳口。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包括联动环和数块单元板;
所述联动环对中基板的孔洞平铺于基板上,且沿着孔洞环向与基板活动连接,并设置有驱动联动环往返运动的驱动机构;
数块单元板沿着联动环环向阵列布置;各块单元板包括顶面、底面、内侧面、外侧面、前端面和末端面;单元板的内侧面呈内凹的弧形;末端面呈与内侧面适配的外凸的弧形;沿着内侧面的环向,单元板包括由内侧面一端与末端面交汇形成的转角部和位于内侧面另一端的根部;
相邻两块单元板之间,其中一块单元板的末端面与另一块单元板的内侧面拼接形成弧形拼接缝;
各所述单元板的根部沿联动环的径向位于联动环外,且凸出于联动环的部位铰接于基板;
在各单元板与联动环之间设置有传力机构,联动环转动经传力机构带动单元板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板的外侧面呈S状的曲线形,包括与根部相邻的向内凹陷的内凹弧形段和与末端面相邻的外凸弧形段;末端面内侧面交汇处到外凸弧形段的距离大于联动环的内径。
进一步的,驱动联动环往返运动的驱动机构为液压缸三,所述液压缸三的缸体端安装于基板,活塞杆端与联动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机构包括设置于单元板上的通孔二和固定连接于联动环上的插销轴;所述通孔二呈沿单元板的内侧面的径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插销轴的顶端穿过通孔二并与通孔二活动配合。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的摆料定位方法,
步骤一、将基板与模具进行组装,使基板的孔洞正对模具型腔;
步骤二、支撑板闭合,覆盖在模具型腔上方;
步骤三、将荒坯放置于支撑板的中部;
步骤四、对中机构的夹持部夹紧荒坯;
步骤五、打开支撑板,露出模具型腔;
步骤六、对中机构的夹持部缓缓松开,将荒坯下放到模具型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通过支撑板可平移开启式覆盖于基板的孔洞上,起到临时放置荒坯的作用,支撑板水平设置,覆盖于基板的孔洞上,即覆盖于模具型腔上,为后续移动和定位荒坯做好准确。通过对中机构将放置于支撑板上的荒坯推至与模具型腔的中心对中后将荒坯放入模具型腔内,实现荒坯的摆料和定位。从而准确将荒坯摆放在模具型腔内,其定位精确度大大提高,摆料时间大大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支撑板闭合且对中机构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支撑板闭合且对中机构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支撑板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荒坯摆料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单元板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支撑板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荒坯摆料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公开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的主视图;
图9为实施例二单元板示意图。
图中,基板1、孔洞1A、插销轴1B、对中机构2、摆臂一2A、液压缸一2B、摆臂二2C、液压缸二2D、夹持区2E、活动钳口2F、夹块21、钳口21A、盖板22、盖板孔22A、联动杆一23、联动杆二24、叉形连杆一25、叉形连杆二26、动力机构27、主连杆25A、分叉杆25B、副连杆28、联动环3、单元板4、顶面4A、内侧面4B、外侧面4C、内凹弧形段4C1、外凸弧形段4C2、前端面4D、末端面4E、转角部41、根部42、通孔一42A、通孔二42B、弧形拼接缝43、液压缸三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如图1和图2所示,或者图7和图8所示,包括基板1、支撑板和对中机构2;
所述基板1中部设置有与模具型腔适配的孔洞1A;所述支撑板可平移开启式覆盖于基板1的孔洞1A上;
所述对中机构2包括用于夹取荒坯的夹持部、与夹持部相连接的驱动夹持部作业的驱动装置;
沿竖向,所述夹持部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夹持部设置有容置荒坯的夹持区2E,所述夹持区2E的中心与所述孔洞1A的中心对正;
在基板1与对中机构2之间留置有容支撑板移开孔洞1A的空间。
本发明公开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基板1用于将支撑板和对中机构2整合在一起,使整个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形成一个整体,即实现工装的整体性和模块化,避免工装的支撑板和对中机构2等主要工装部件直接与模具本身进行组装导致的过多依赖模具本身的问题。基板1上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孔与模具导柱相连接,用于工装与模具的快速定位与安装,基板1上的定位孔与模具导柱小间隙配合,其间隙以满足对荒坯定位无影响为准。基板1中部设置有与模具型腔适配的孔洞1A,是指孔洞1A的中心与模具型腔中心对中,且基板1安装于模具后,模具的型腔通过基板1的孔洞1A外露。
支撑板起到临时放置荒坯的作用。荒坯出炉摆料时若直接放置到模具型腔中,极容易导致荒坯偏斜卡在型腔内,从而需要花费时间进行纠偏,导致摆料定位时间延长。本发明,通过支撑板的设置,起到临时放置荒坯的作用,支撑板水平设置,覆盖于基板1的孔洞1A上,即覆盖于模具型腔上,为后续移动和定位荒坯做好准确。支撑板可平移开启式覆盖于基板1的孔洞1A上,是指支撑板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行开合,当支撑板移动至合起状态时,便覆盖于基板1的孔洞1A上,使模具型腔关闭;当支撑板移动至开启状态时,基板1的孔洞1A外露,模具型腔外露,可将荒坯摆放于模具型腔内。支撑板可平移开启式,是指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即支撑板的移动范围在支撑板所处的水平面上,不产生竖向的位移,其运动轨迹更简单,能有效避免与其它部件之间发生干涉。在基板1与对中机构2之间留置的容支撑板移开孔洞1A的空间为支撑板的移动创造可靠条件。
对中机构2有两个作用,其一、将放置于支撑板上的荒坯推至与模具型腔的中心对中;其二、将荒坯放入模具型腔内,实现荒坯的摆料和定位。其中,对中机构2的夹持部动作将荒坯推动与模具型腔的中心对中后并夹持住荒坯,驱动装置则用于驱动夹持部动作。
对中机构2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图1、图2、图3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
所述夹持部包括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沿竖向,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位于支撑板上方;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一2B和液压缸二2D;
所述摆臂一2A铰接于基板1上,其外端与液压缸一2B的活塞杆铰接,内端向基板1的孔洞1A延伸,液压缸一2B的缸体安装于基板1;所述摆臂二2C铰接于基板1上,其外端与液压缸二2D的活塞杆铰接,内端向基板1的孔洞1A延伸,液压缸二2D的缸体安装于基板1;所述摆臂一2A与摆臂二2C的内端包围形成夹持区2E,所述夹持区2E的中心与孔洞1A的中心对正;所述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的外端位于液压缸一2B和液压缸二2D之间;在摆臂一2A的内端的内侧设置有活动钳口2F。
通过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铰接于基板1,其外端分别通过液压缸一2B和液压缸二2D带动,当液压缸一2B和液压缸二2D伸长或回缩时,带动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绕铰接点转动,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的内端靠拢,在靠拢的过程中逐渐接触放置于支撑板上的荒坯,推动荒坯向夹持区2E的中心移动,当液压缸一2B和液压缸二2D伸长或回缩至极限位置时,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转动至极限位置,此时,荒坯被推移至夹持区2E的中心,并被夹紧。由于夹持区2E的中心与孔洞1A的中心对正,故,夹持区2E的中心对正模具型腔中心,那么此时,荒坯对中模具型腔中心。荒坯此刻被夹紧,移开支撑板露出模具型腔的过程中,荒坯不会发生移位。待模具型腔露出后,缓缓松开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荒坯缓缓下放至模具型腔内,便准确将荒坯摆放在模具型腔内,其定位精确度大大提高,摆料时间大大缩短。
为了规避在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夹持荒坯过程中造成荒坯偏斜的风险所述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此设置,使得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从荒坯的同一横截面上夹持荒坯,能有效保持荒坯竖向正位。
液压缸一2B和液压缸二2D可以设置于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的外端之间,但是,为了尽量缩小工装尺寸,提高工装的紧凑度,最优的,所述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的外端位于液压缸一2B和液压缸二2D之间。
为了更有效夹持荒坯,优选的,在摆臂一2A的内端的内侧设置有活动钳口2F。活动钳口2F用于直接与荒坯接触,且开口度可调节,便于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荒坯。
对中机构2还可以采取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即,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块21和用于支撑夹块21的支座,所述夹块21支撑于支座上,并与支座沿直线路径活动配合;所述直线路径与孔洞1A轴线垂直相交。为了起到导向作用,在夹块21与支座之间可以设置滑槽导块等导向结构来确保夹块21与支座沿直线路径活动连接。由于直线路径与孔洞1A轴线垂直相交,故,两个相对设置的夹块21分居孔洞1A中心两侧,相当于其直线路径与孔洞1A的其中一条直径相重合,确保了荒坯被夹块21抱紧后其中心与孔洞1A中心对中,进而保证荒坯与模具型腔中心对中。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联动杆一23、联动杆二24、叉形连杆一25、叉形连杆二26和动力机构27;叉形连杆一25和叉形连杆二26呈Y型,均包括主连杆25A和分叉杆25B;联动杆一23、叉形连杆一25的主连杆25A、联动杆二24和叉形连杆二26的主连杆顺次首尾活动连接围成平行四边形框,叉形连杆一25和叉形连杆二26的主连杆25A相互平行,且其分叉杆25B位于平行四边形框内并相互平行;
在分叉杆25B的末端设置有副连杆28,所述副连杆28一端与分叉杆25B的末端铰接,另一端与夹块21铰接;
所述叉形连杆一25和叉形连杆二26的中部均铰接于基板1;叉形连杆一25和叉形连杆二26其中之一与所述动力机构27相连接。
该驱动装置,联动杆一23、联动杆二24、叉形连杆一25与叉形连杆二26形成平行四边形框来驱动夹块21相对移动抱紧荒坯,仅需要配置一套动力机构27驱动叉形连杆一25和叉形连杆二26其中之一动作,便可同时驱动所有夹块21运动,保证了被驱动的夹块受力的一致性,更利于确保夹块21围成的夹持区2E的中心与孔洞1A的中心对中,且其结构更简单。
但是为了利于夹块21夹持荒坯,最优的,所述夹块21上设置有呈V形的钳口21A,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块21的钳口21A包围形成所述夹持区2E。钳口21A直接与荒坯接触,其设置成V形,首先,其与对中荒坯的面呈斜面,当两个夹块21并拢过程中,更利于推动荒坯向孔洞1A中心移动;再者,增加了其与荒坯的接触位置,更利于抱紧荒坯。
支座可以为支架、支撑杆等,只要能起到支撑夹块21的作用即可。最优的,如图5或图9所示,所述支座为盖板22,所述盖板22安装于基板1上,在盖板22上设置有与孔洞1A对中的盖板孔22A,夹块21分居盖板孔22A两侧;在盖板22与基板1之间形成中空区域;所述支撑板和驱动装置均设置于中空区域内。该结构,通过盖板22作为支座,安装于基板1上,将支撑板和驱动装置内置,保证了结构的紧凑性和美观性,也对支撑板和驱动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支撑板可以采用两块板等进行直线运动实现开合,但是,该结构,支撑板运动所需要的面积较大,使用不便,为了避免该问题,本发明中,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联动环3和数块单元板4;其中,联动环3用于带动数块单元板4同时运动来实现支撑板的开合,避免单独移动各块单元板4,实现了支撑板的快速开合,利于节约荒坯摆料定位时间,其具体结构为:所述联动环3对中基板1的孔洞1A平铺于基板1上,且沿着孔洞1A环向与基板1活动连接,并设置有驱动联动环3往返运动的驱动机构;数块单元板4沿着联动环3环向阵列布置;各块单元板4包括顶面4A、底面、内侧面4B、外侧面4C、前端面4D和末端面4E;单元板4的内侧面4B呈内凹的弧形;末端面4E呈与内侧面4B适配的外凸的弧形;沿着内侧面4B的环向,单元板4包括由内侧面4B一端与末端面4E交汇形成的转角部41和位于内侧面4B另一端的根部42;
相邻两块单元板4之间,其中一块单元板4的末端面4E与另一块单元板4的内侧面4B拼接形成弧形拼接缝43;
各所述单元板4的根部42沿联动环3的径向位于联动环3外,且凸出于联动环3的部位铰接于基板1;
在各单元板4与联动环3之间设置有传力机构,联动环3转动经传力机构带动单元板4转动。
该结构,通过联动环3绕其中心转动带动各个单元板4同时绕其与基板1的铰接点转动,实现支撑板的开合。即,该支撑板处于闭合状态时,转角部41沿径向联动环3径向向联动环3的中心延伸;相邻两块单元板4之间,其中一块单元板4的末端面4E与另一块单元板4的内侧面4B拼接形成弧形拼接缝43,所有的单元板4的顶面4A围成一个平面覆盖在模具型腔上,用于支撑荒坯。当支撑板有闭合状态打开时,联动环3反向转动,所有单元板4绕其与基板1的铰接点反向转动至到极限位置时,各个单元板4的内侧面4B围成与联动环3同心的圆,模具型腔完全打开。由于单元板4的内侧面4B呈内凹的弧形;末端面4E呈与内侧面4B适配的外凸的弧形,使得单元板4在开合的过程中相互无干扰,能同时完成开合。
单元板4的外侧面4C可以为直线状,但是,为了节约材料,减轻单元板4重量的同时,保证单元板4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单元板4的外侧面4C呈S状的曲线形,包括与根部42相邻的向内凹陷的内凹弧形段4C1和与末端面4E相邻的外凸弧形段4C2;末端面4E内侧面4B交汇处到外凸弧形段4C2的距离大于联动环3的内径。内凹弧形段4C1向内凹陷,节约了凹陷部位的材料,从而减轻了单元板4的重量,更利于推动单元板4移动。外凸弧形段4C2向外凸出,用于搭设于联动环3上,使得除根部42外,联动环3对单元板4还存在支撑点,提高了单元板4的承载稳定性能。
驱动联动环3往返运动的机构可以为齿轮齿条等结构,但是为了提高效率,简化结构,减轻振动等,最优的,驱动联动环3往返运动的驱动机构为液压缸三5,所述液压缸三5的缸体端安装于基板1,活塞杆端与联动环3铰接。
可以采用连杆机构等作为传力机构,只要能够使联动环3转动带动单元板4按规定路径转动即可,但是,为了简化结构,对单元板4的开合起到导向作用,保证单元板4运动的稳定可靠性,优选的,所述传力机构包括设置于单元板4上的通孔二42B和固定连接于联动环3上的插销轴1B;所述通孔二42B呈沿单元板4的内侧面4B的径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插销轴1B的顶端穿过通孔二42B并与通孔二42B活动配合。
采用上述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的摆料定位方法为:步步骤一、将基板1与模具进行组装,使基板1的孔洞1A正对模具型腔;
步骤二、支撑板闭合,覆盖在模具型腔上方;
步骤三、将荒坯放置于支撑板的中部;
步骤四、对中机构2的夹持部夹紧荒坯;
步骤五、打开支撑板,露出模具型腔;
步骤六、对中机构2的夹持部缓缓松开,将荒坯下放到模具型腔。
该摆料定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与传统的采用无轨夹料机进行摆料相比,能一次性完成摆料定位作业,无需后续调整,使得荒坯的摆料时间缩短,定位精准度提高,从而提升工艺控制精度和模锻成形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Claims (9)

1.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支撑板和对中机构(2);
所述基板(1)中部设置有与模具型腔适配的孔洞(1A);所述支撑板可平移开启式覆盖于基板(1)的孔洞(1A)上;
所述对中机构(2)包括用于夹取荒坯的夹持部、与夹持部相连接的驱动夹持部作业的驱动装置;
沿竖向,所述夹持部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夹持部设置有容置荒坯的夹持区(2E),所述夹持区(2E)的中心与所述孔洞(1A)的中心对正;
在基板(1)与对中机构(2)之间留置有容支撑板移开孔洞(1A)的空间;
所述支撑板包括联动环(3)和数块单元板(4);
所述联动环(3)对中基板(1)的孔洞(1A)平铺于基板(1)上,且沿着孔洞(1A)环向与基板(1)活动连接,并设置有驱动联动环(3)往返运动的驱动机构;
数块单元板(4)沿着联动环(3)环向阵列布置;各块单元板(4)包括顶面(4A)、底面、内侧面(4B)、外侧面(4C)、前端面(4D)和末端面(4E);单元板(4)的内侧面(4B)呈内凹的弧形;末端面(4E)呈与内侧面(4B)适配的外凸的弧形;沿着内侧面(4B)的环向,单元板(4)包括由内侧面(4B)一端与末端面(4E)交汇形成的转角部(41)和位于内侧面(4B)另一端的根部(42);
相邻两块单元板(4)之间,其中一块单元板(4)的末端面(4E)与另一块单元板(4)的内侧面(4B)拼接形成弧形拼接缝(43);
各所述单元板(4)的根部(42)沿联动环(3)的径向伸至联动环(3)外,且位于联动环(3)的部位铰接于基板(1);
在各单元板(4)与联动环(3)之间设置有传力机构,联动环(3)转动经传力机构带动单元板(4)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块(21)和用于支撑夹块(21)的支座,所述夹块(21)支撑于支座上,并与支座沿直线路径活动配合;所述直线路径与孔洞(1A)轴线垂直相交;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联动杆一(23)、联动杆二(24)、叉形连杆一(25)、叉形连杆二(26)和动力机构(27);叉形连杆一(25)和叉形连杆二(26)呈Y型,均包括主连杆(25A)和分叉杆(25B);联动杆一(23)、叉形连杆一(25)的主连杆(25A)、联动杆二(24)和叉形连杆二(26)的主连杆顺次首尾活动连接围成平行四边形框,叉形连杆一(25)和叉形连杆二(26)的主连杆(25A)相互平行,且其分叉杆(25B)位于平行四边形框内并相互平行;
在分叉杆(25B)的末端设置有副连杆(28),所述副连杆(28)一端与分叉杆(25B)的末端铰接,另一端与夹块(21)铰接;
所述叉形连杆一(25)和叉形连杆二(26)的中部均铰接于基板(1);叉形连杆一(25)和叉形连杆二(26)其中之一与所述动力机构(27)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21)上设置有呈V形的钳口(21A),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块(21)的钳口(21A)包围形成所述夹持区(2E)。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盖板(22),所述盖板(22)安装于基板(1)上,在盖板(22)上设置有与孔洞(1A)对中的盖板孔(22A),夹块(21)分居盖板孔(22A)两侧;在盖板(22)与基板(1)之间形成中空区域;所述支撑板和驱动装置均设置于中空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包括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沿竖向,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位于支撑板上方;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一(2B)和液压缸二(2D);
所述摆臂一(2A)铰接于基板(1)上,其外端与液压缸一(2B)的活塞杆铰接,内端向基板(1)的孔洞(1A)延伸,液压缸一(2B)的缸体安装于基板(1);所述摆臂二(2C)铰接于基板(1)上,其外端与液压缸二(2D)的活塞杆铰接,内端向基板(1)的孔洞(1A)延伸,液压缸二(2D)的缸体安装于基板(1);所述摆臂一(2A)与摆臂二(2C)的内端包围形成夹持区(2E),所述夹持区(2E)的中心与孔洞(1A)的中心对正;所述摆臂一(2A)和摆臂二(2C)的外端位于液压缸一(2B)和液压缸二(2D)之间;在摆臂一(2A)的内端的内侧设置有活动钳口(2F)。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4)的外侧面(4C)呈S状的曲线形,包括与根部(42)相邻的向内凹陷的内凹弧形段(4C1)和与末端面(4E)相邻的外凸弧形段(4C2);末端面(4E)内侧面(4B)交汇处到外凸弧形段(4C2)的距离大于联动环(3)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驱动联动环(3)往返运动的驱动机构为液压缸三(5),所述液压缸三(5)的缸体端安装于基板(1),活塞杆端与联动环(3)铰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机构包括设置于单元板(4)上的通孔二(42B)和固定连接于联动环(3)上的插销轴(1B);所述通孔二(42B)呈沿单元板(4)的内侧面(4B)的径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插销轴(1B)的顶端穿过通孔二(42B)并与通孔二(42B)活动配合。
9.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的摆料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将基板(1)与模具进行组装,使基板(1)的孔洞(1A)正对模具型腔;
步骤二、支撑板闭合,覆盖在模具型腔上方;
步骤三、将荒坯放置于支撑板的中部;
步骤四、对中机构(2)的夹持部夹紧荒坯;
步骤五、打开支撑板,露出模具型腔;
步骤六、对中机构(2)的夹持部缓缓松开,将荒坯下放到模具型腔。
CN202111580721.0A 2021-12-22 2021-12-22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 Active CN114273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0721.0A CN114273597B (zh) 2021-12-22 2021-12-22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0721.0A CN114273597B (zh) 2021-12-22 2021-12-22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3597A CN114273597A (zh) 2022-04-05
CN114273597B true CN114273597B (zh) 2023-11-28

Family

ID=80873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0721.0A Active CN114273597B (zh) 2021-12-22 2021-12-22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359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07250C1 (de) * 1985-03-01 1986-09-25 Schirmer, Plate und Siempelkamp Hydraulische Pressen GmbH, 4150 Krefeld Schmiedeanlage zum Freiform-Vorschmieden
JP2008062275A (ja) * 2006-09-08 2008-03-21 Ntn Corp 横型鍛造装置用金型
CN209681051U (zh) * 2019-01-22 2019-11-26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船用低速柴油机连杆分端模锻成型装置
CN110733197A (zh) * 2019-11-28 2020-01-31 湖北文理学院 鼓式刹车片热压成型模具上料装置
CN212042494U (zh) * 2020-02-19 2020-12-01 章丘市元顺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锻造快速定位模具
CN212384507U (zh) * 2020-06-12 2021-01-22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圆形坯料辅助定位工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4223B2 (en) * 2004-07-26 2007-06-26 Jinn Ruey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for forging/molding a coarse blank of an aluminum transmission shaf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07250C1 (de) * 1985-03-01 1986-09-25 Schirmer, Plate und Siempelkamp Hydraulische Pressen GmbH, 4150 Krefeld Schmiedeanlage zum Freiform-Vorschmieden
JP2008062275A (ja) * 2006-09-08 2008-03-21 Ntn Corp 横型鍛造装置用金型
CN209681051U (zh) * 2019-01-22 2019-11-26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船用低速柴油机连杆分端模锻成型装置
CN110733197A (zh) * 2019-11-28 2020-01-31 湖北文理学院 鼓式刹车片热压成型模具上料装置
CN212042494U (zh) * 2020-02-19 2020-12-01 章丘市元顺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锻造快速定位模具
CN212384507U (zh) * 2020-06-12 2021-01-22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圆形坯料辅助定位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3597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73597B (zh) 回转类模锻件荒坯摆料定位工装及摆料定位方法
CN111421163A (zh) 一种主轴承盖镗孔工装
CN114211279B (zh) 高效自动支撑和压紧的组合工装
CN112064637A (zh) 一种多功能植桩机及其施工方法
CN202427929U (zh) 涡轮铸件浇口的切割装置
CN204123000U (zh) 一种支架焊接辅助工装
CN213731483U (zh) 一种回转体类产品快速装配装置
CN210998325U (zh) 一种可移动式铲板拼点定位机构
CN209811564U (zh) 内嵌式铰链焊接夹具
JPH0899235A (ja) 可変プーリにおけるボール組付方法
CN219747735U (zh) 一种销钉过孔快速加工夹持器
JPH08101003A (ja) 可変プーリのバックラッシュ計測装置
EP0173843A2 (en) Unloader for a tire curing machine
JP2002001571A (ja) 溶接管のタブ板自動矯正装置
CN217571750U (zh) 用于转向节精铣内端面工序与镗孔工序相整合加工的装置
CN219131480U (zh) 一种桥壳定位夹紧机构
CN218263873U (zh) 一种桩基础施工桩心定位装置
CN215249280U (zh) 一种桥架成型机移动装置
CN219523108U (zh) 一种用于焊接工艺的浮动预装工装
KR20220126993A (ko) 케이스 부재 가공용 지그장치
CN219101368U (zh) 市政隧道模板支撑装置
CN215880542U (zh) 肋板装配定位夹紧机构
CN114682733B (zh) 一种多联长叶片精铸件蜡模组合校正工装
CN217571526U (zh) 一种夹木连接器拼焊工装
CN215845959U (zh) 一种轮辋刨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