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9063B - 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9063B
CN114269063B CN202111517202.XA CN202111517202A CN114269063B CN 114269063 B CN114269063 B CN 114269063B CN 202111517202 A CN202111517202 A CN 202111517202A CN 114269063 B CN114269063 B CN 1142690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fpc
pcb
interconnection
wind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72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9063A (zh
Inventor
王猛
彭卫
朱文松
杨露露
向波
谢安然
马少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3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5172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9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9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9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9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9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板板互联方法,包括PCB和FPC;所述PCB之间通过所述FPC连接;所述FPC的连接引脚设置有多个金属凸点,所述PCB的对应连接位置开设有金属开窗,所述金属凸点与金属开窗互联导通。本发明采用FPC来连接高速、集成化的PCB板,并通过金属凸点与金属开窗的互联结构来连接PFB和FPC实现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通过FPC的较薄的厚度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尺寸小和厚度薄。

Description

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采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小型化、高集成度趋势越来越迫切,雷达等相关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也在努力实现轻型化、小型化,这就要求系统各模块都尽可能压缩可用空间,这就导致混频、采样、FPGA、数据处理等模块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互联通信。因此,各模块的模拟及数字电路PCB板尺寸也越来越小。
鉴于高速、集成化数字电路的应用及发展需求越来越紧密,传输速率达到10Gbps以上,同时由于集成度的提高,PCB板板互联的芯数多大四五百芯,因此为了保证可靠传输,传统PCB板板互联方式多采用毛纽扣、高速射频连接器等器件,结构如图1所示,其技术难点高,产品尺寸大,且成本高、交货周期长,不利于小型化、高集成度系统的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可靠的方式来完成高速、集成化的PCB板的互联的同时且尽可能减小尺寸成为PCB设计工程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0602864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频传输的LTCC与PCB间垂直互联结构与方法。该申请的互联结构采用焊球焊接方式,互连焊球使用柔性的高铅BGA焊球,可以缓解焊点应力,提高可靠性。但互连焊球与接插件相似,均占据较大的空间,导致PCB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解决高速、集成化的PCB板板互联后尺寸大和厚度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包括PCB和FPC;
所述PCB之间通过所述FPC连接;
所述FPC的连接引脚设置有多个金属凸点,所述PCB的对应连接位置开设有金属开窗,所述金属凸点与金属开窗互联导通。
优点:本发明采用FPC来连接高速、集成化的PCB板,并通过金属凸点与金属开窗的互联结构来连接PFB和FPC实现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通过FPC的较薄的厚度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尺寸小和厚度薄。
优选地,所述FPC设计为多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金属凸点与金属开窗的互联位置背面设有钢片。
优选地,所述PCB和FPC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安装定位孔,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安装定位孔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多个所述安装定位孔等间距设置。
一种PCB板板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互联需求,设计好PCB及FPC尺寸及安装结构;
S2、将FPC通过金属凸点与金属开窗互联的方式分别与对应的PCB连接;
S3、将如步骤S2方式连接好的PCB板板互联结构按照所需的结构形式进行弯折组装,完成系统搭建。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在金属凸点与金属开窗互联位置的背面还布置钢片来补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FPC来连接高速、集成化的PCB板,并通过金属凸点与金属开窗的互联结构来连接PFB和FPC实现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通过FPC的较薄的厚度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尺寸小和厚度薄。
(2)本发明还通过在FPC和PCB板上设置多个对应的安装定位孔,保证了FPC和PCB的连接准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PCB板板互联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FPC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阅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包括PCB1和FPC2;PCB1之间通过FPC2连接。
对于高速、集成化的PCB1,通常采用接插件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键合高度基本都在7mm以上,成为减小PCB1厚度的瓶颈器件,使得分系统间PCB1堆叠厚度很难减小。
因此本实施例采用FPC2(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由于FPC2的可弯折性,且单层厚度可做到0.06mm,远远小于接插件的键合高度及普通电子元件的高度,致使互联方式不再成为减小分系统组装厚度的瓶颈。同时,鉴于FPC2结构的可塑性,可通过结构设计成异性,从而不限制PCB1上接口摆放位置,可以避开元器件之间的干涉,灵活性高。
进一步的,FPC2还能够设计成多层结构。对于高速单端及差分线的信号隔离度问题,通过多层FPC2结构,实现信号同层GND隔离以及相邻层完整参考GND平面,确保高速单端及差分阻抗匹配,从而减小信号传输损耗。
参阅图3和图4,FPC2与PCB1具体进行连接结构设置如下:
FPC2的连接引脚设置有多个金属凸点3,PCB1板的对应连接位置开设有金属开窗(图未示出),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互联导通。同时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的互联位置背面设有钢片4。
本连接结构与传统FPC2与PCB1互联的焊接及压合技术相比,通过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进行连接,保证连接之后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一一对应设置,从而确保连接时不会出现漏焊的问题。
参阅图4,进一步的,PCB1和FPC2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安装定位孔5,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同时根据根孔数据芯数及FPC2宽带决定安装定位孔5等间距设置几个。安装定位孔5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PCB1和FPC2的对位精度,确保互联准确性;另一方面通过螺丝固定,也能够确保连接稳定性。
综上,本发明采用FPC2桥接方式完成PCB1板板之间的互联,解决了由于接插件连接而导致的厚度增加问题。同时本结构采用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的方式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可靠,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易于工程实现。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PCB1板板互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互联需求,设计好PCB1及FPC2尺寸及安装结构;
S2、将FPC2通过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互联的方式分别与对应的PCB1连接;
S3、将如步骤S2方式连接好的PCB1板板互联结构按照所需的结构形式进行弯折组装,完成系统搭建。
在步骤S2中,在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互联位置的背面还布置钢片4来补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1)和FPC(2);
所述PCB(1)之间通过所述FPC(2)连接;
所述FPC(2)的连接引脚设置有多个金属凸点(3),所述PCB(1)的对应连接位置开设有金属开窗,所述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互联导通,所述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的互联位置背面设有钢片(4),所述PCB(1)和FPC(2)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安装定位孔(5),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安装定位孔(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定位孔(5)等间距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板互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2)设计为多层结构。
3.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PCB板板互联结构的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互联需求,设计好PCB(1)及FPC(2)尺寸及安装结构;
S2、将FPC(2)通过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互联的方式分别与对应的PCB(1)连接;
S3、将如步骤S2方式连接好的PCB(1)板板互联结构按照所需的结构形式进行弯折组装,完成系统搭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板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金属凸点(3)与金属开窗互联位置的背面还布置钢片(4)来补强。
CN202111517202.XA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 Active CN114269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7202.XA CN114269063B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7202.XA CN114269063B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9063A CN114269063A (zh) 2022-04-01
CN114269063B true CN114269063B (zh) 2024-04-30

Family

ID=8082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7202.XA Active CN114269063B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9063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6048A (zh) * 2007-06-27 2008-12-31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加固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1511147A (zh) * 2008-04-23 2009-08-19 深圳市精诚达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四层软硬结合板的结构设计
CN202143303U (zh) * 2011-07-29 2012-02-08 深圳市三德冠精密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加固装置的柔性电路板
CN102801007A (zh) * 2012-08-20 2012-11-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手机及其fpc连接结构
CN203015290U (zh) * 2012-11-19 2013-06-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Pcb软硬结合板
CN203289738U (zh) * 2013-03-11 2013-11-13 北京博汇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边框内电路板的一种连接结构
KR20160071607A (ko) * 2014-12-12 2016-06-22 이승희 무접촉단자형 fpc 커넥터
CN105722317A (zh) * 2014-12-03 2016-06-29 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 刚挠结合印刷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7853122U (zh) * 2018-02-09 2018-09-11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互联的pcb刚柔板连接器
CN209546007U (zh) * 2018-11-12 2019-10-25 深圳市业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
CN209676572U (zh) * 2018-11-15 2019-11-22 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窗式刚挠结合线路板
CN210381471U (zh) * 2019-08-01 2020-04-21 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刚挠结合板的结构
CN111447730A (zh) * 2020-05-01 2020-07-24 温玲玲 一种不易变形的具有弯折部的pcb板
CN211580448U (zh) * 2019-12-30 2020-09-25 中山市鑫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固柔性电路板
CN113242643A (zh) * 2021-05-17 2021-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7163B2 (en) * 2011-12-27 2014-09-16 Apple Inc. Integrated flex tail circuit packaging
KR20150095988A (ko) * 2014-02-13 2015-08-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6048A (zh) * 2007-06-27 2008-12-31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加固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1511147A (zh) * 2008-04-23 2009-08-19 深圳市精诚达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四层软硬结合板的结构设计
CN202143303U (zh) * 2011-07-29 2012-02-08 深圳市三德冠精密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加固装置的柔性电路板
CN102801007A (zh) * 2012-08-20 2012-11-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手机及其fpc连接结构
CN203015290U (zh) * 2012-11-19 2013-06-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Pcb软硬结合板
CN203289738U (zh) * 2013-03-11 2013-11-13 北京博汇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边框内电路板的一种连接结构
CN105722317A (zh) * 2014-12-03 2016-06-29 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 刚挠结合印刷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KR20160071607A (ko) * 2014-12-12 2016-06-22 이승희 무접촉단자형 fpc 커넥터
CN207853122U (zh) * 2018-02-09 2018-09-11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互联的pcb刚柔板连接器
CN209546007U (zh) * 2018-11-12 2019-10-25 深圳市业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
CN209676572U (zh) * 2018-11-15 2019-11-22 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窗式刚挠结合线路板
CN210381471U (zh) * 2019-08-01 2020-04-21 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刚挠结合板的结构
CN211580448U (zh) * 2019-12-30 2020-09-25 中山市鑫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固柔性电路板
CN111447730A (zh) * 2020-05-01 2020-07-24 温玲玲 一种不易变形的具有弯折部的pcb板
CN113242643A (zh) * 2021-05-17 2021-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9063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63083A1 (en) Electronic substrate having differential coaxial vias
US6493240B2 (en) Interposer for connecting two substrates and resulting assembly
US8633393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radio-frequency device
CN201153348Y (zh) 电路板互联结构
EP1968362A2 (en) Interconnect for an electrical circuit substrate
KR100658122B1 (ko) 프린트 배선판끼리의 접속 방법 및 프린트 기판
US20120075817A1 (en) Multi-part substrate assemblies for low profil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10831328A (zh) 电路板结构、显示面板
US20090032921A1 (en) Printed wiring board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563104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connectors
CN114269063B (zh) 一种pcb板板互联结构及方法
CN105578749A (zh) 电路板连接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110114379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13993281B (zh) 一种pcb差分过孔设计方法及pcb设计方法
CN2768375Y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安装构造
JP2001148554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CN107026666B (zh) 无线通信组件
CN115764435A (zh) 微带板板间微波同轴信号直接互联的模块及装置
CN109638495B (zh) 一种柔性连接电路接口及高可靠柔性电路连接装置
CN215734997U (zh) 印制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以及显示面板
CN219107799U (zh) 电路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8939976U (zh) 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
CN109103164B (zh) 一种ltcc基板的bga互联结构及实现方法
CN113853059B (zh) 刚挠结合板及电路连接器
US20240089571A1 (en)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