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7810B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7810B
CN114267810B CN202111539824.2A CN202111539824A CN114267810B CN 114267810 B CN114267810 B CN 114267810B CN 202111539824 A CN202111539824 A CN 202111539824A CN 114267810 B CN114267810 B CN 114267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lexible
inorganic barrier
display pane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98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7810A (zh
Inventor
马思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98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7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7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7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中设置有柔性有机层和第一无机阻隔层,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有仿生疏水结构。在本申请中,在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仿生疏水结构,使得水滴与第一无机阻隔层的接触角变大,水滴不易在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铺展,从而提高第一无机阻隔层水氧阻隔性能,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面板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显示面板中通常设置有各种膜层,而膜层对水氧敏感,水氧侵蚀膜层后,会对器件造成损伤,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氧侵蚀膜层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中设置有柔性有机层和第一无机阻隔层,所述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有仿生疏水结构。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生疏水结构的表面设置有疏水部,所述疏水部的厚度为所述仿生疏水结构的厚度的5%-50%。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生疏水结构的厚度为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厚度的5%-49%。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机阻隔层的材料为阻隔材料,阻隔材料中掺杂有吸水材料。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衬底还包括可弯折刚性基底,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以及所述柔性有机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可弯折刚性基底上,所述仿生疏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靠近所述柔性有机层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有机层包括第一柔性层和第二柔性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和所述发光结构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可弯折刚性基底上,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弹性模量。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弹性模量的2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厚度,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厚度的2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有机层设置有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设置的第二区域;
自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厚度递增;
自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厚度递减;
自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厚度递减;
自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厚度递增。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有机层还包括第二无机阻隔层,所述第二无机阻隔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所述第二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有所述仿生疏水结构。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可弯折刚性基底;
在所述可弯折刚性基底上设置柔性有机层;以及
在所述柔性有机层上形成具有仿生疏水结构的第一无机阻隔层,所述仿生疏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远离所述可弯折刚性基底的一侧。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柔性衬底中设置有柔性有机层和第一无机阻隔层,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有仿生疏水结构。在本申请中,在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仿生疏水结构,使得水滴与第一无机阻隔层的接触角变大,水滴不易在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铺展,从而提高第一无机阻隔层水氧阻隔性能,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仿生疏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在本申请中,“反应”可以为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柔性衬底中设置有柔性有机层和第一无机阻隔层,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有仿生疏水结构。
在本申请中,在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仿生疏水结构,使得水滴与第一无机阻隔层的接触角变大,水滴不易在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铺展,从而提高第一无机阻隔层的水氧阻隔性能,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柔性衬底100。柔性衬底100中设置有柔性有机层200和第一无机阻隔层300。
在一实施例中,柔性衬底100还包括可弯折刚性基底400。可弯折刚性基底400可以为减薄的玻璃基底。可弯折刚性基底400的厚度小于150微米。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玻璃基底都是不可弯折的,使得在大尺寸的显示面板中,需要将玻璃基底与柔性有机层剥离,而将玻璃基底与柔性有机层剥离需要采用激光剥离工艺,而显示面板中存在颗粒,使得柔性有机层与玻璃基底无法正常分离,而导致柔性有机层损伤。而在本申请中,在柔性基底中采用可弯折刚性基底400,使得显示面板10应用在大尺寸的显示面板10时,无需采用激光将其剥离,从而避免柔性有机层200出现损伤,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柔性有机层200包括第一柔性层210和第二柔性层220。第一柔性层210和第二柔性层220依次层叠设置于可弯折刚性基底400上。第一柔性层210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二柔性层220的弹性模量。柔性有机层200的材料为聚酰亚胺。
在本申请中,将远离后续发光结构的第一柔性层210的弹性模量设置为小于第二柔性层220的弹性模量,也即将自发光结构向可弯折刚性基底的方向上,膜层的弹性模量减小,使得第二柔性层220不易发生形变,起到对发光结构保护的作用,同时,第一柔性层210的弹性模量小,使得第一柔性层210可以释放因颗粒引起的应力,从而避免显示面板10出现断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良率,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柔性层220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柔性层210的弹性模量的2倍。具体的,第二柔性层220的弹性模量可以大于第一柔性层210的弹性模量的2倍、3倍、5倍、9倍或20倍等。
在本申请中,将第二柔性层220的弹性模量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第一柔性层210的弹性模量的2倍,进一步使得第二柔性层220不易发生形变,进一步保护发光结构,同时,进一步提高第一柔性层210释放应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避免显示面板10出现断裂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良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柔性层210的厚度d小于或等于第二柔性层220的厚度t。第二柔性层220的厚度t大于或等于第一柔性层210的厚度d的2倍。具体的,第二柔性层220的厚度t设置为大于第一柔性层210的厚度d的2倍、3倍、5倍、9倍或20倍等。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柔性层210的厚度d设置小于或等于第二柔性层220的厚度t,且第二柔性层220的厚度t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第一柔性层210的厚度d的2倍,使得第一柔性层210与第二柔性层220在弯折时受到的剪应力一致,从而避免第一柔性层210和第二柔性层220的受到损伤,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柔性有机层200设置有第一区域101和与第一区域101相邻设置的第二区域102。自第一区域101到第二区域102的方向上,在第一区域101,第一柔性层210的厚度递增。自第一区域101到第二区域102的方向上,在第二区域102,第一柔性层210的厚度递减。自第一区域101到第二区域102的方向上,在第一区域101,第二柔性层220的厚度递减。自第一区域101到第二区域102的方向上,在第二区域102,第二柔性层220的厚度递增。也即第一柔性层210与第二柔性层220之间的接触面为曲面。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柔性层210与第二柔性层220之间的接触面设置为曲面,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柔性层210与第二柔性层220应力的释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柔性衬底100的弯折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第一柔性层210与第二柔性层220之间的接触面设置为曲面,可以释放应力原理为:
应力F1位于第一区域101,应力F2位于第二区域102,应力F1与F2传递至曲面界面时,传递方向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其中F1x与F2x互相抵消,仅剩下F1y与F2y两分力沿着与曲面垂直的方向继续传递。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仿生疏水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一无机阻隔层300设置于柔性有机层200上。仿生疏水结构310位于第一无机阻隔层300靠近柔性有机层200的一侧。具体的,第一无机阻隔层300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层220上。仿生疏水结构310位于第一无机阻隔层300靠近第一柔性层210的一侧。
在本申请中,在第一无机阻隔层300的表面设置仿生疏水结构310,使得水滴与第一无机阻隔层300之间的接触角变大,水滴不易在第一无机阻隔层300的表面铺展,从而避免水滴渗入膜层中,从而提高第一无机阻隔层300水氧阻隔性能,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仿生疏水结构310是指通过对自然界中具有良好疏水性能的生物(例如荷叶)组织进行简化建模。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机阻隔层300的材料为阻隔材料。阻隔材料中掺杂有吸水材料。具体的,阻隔材料包括非晶硅。吸水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钾、氧化钡、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锂或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本申请中,在第一无机阻隔层300中掺杂吸水材料,在非晶硅本身具有较强的阻隔水氧的性能的同时,加入吸水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阻隔水氧的性能,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厚度h为第一无机阻隔层300厚度k的5%-49%。具体的,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厚度h可以为第一无机阻隔层300厚度k的5%、10%、15%、25%、40%或49%。
在一实施例中,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厚度h小于第一无极阻隔层300的主体部的厚度f。
在本申请中,将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厚度h设置为第一无机阻隔层300厚度k的5%-49%,且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厚度h小于第一无极阻隔层300的主体部的厚度f,进一步使得水滴与无机阻隔层的接触角变大,进一步使得水滴不易在无机阻隔层的表面铺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无机阻隔层水氧阻隔性能,同时,避免第一无机阻隔层300断裂,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仿生疏水结构310的表面设置有疏水部311,疏水部311为凹凸结构。在本申请中,在仿生疏水结构310的表面设置有疏水部311,且为凹凸结构,进一步使得水滴与第一无机阻隔层300之间的接触角变大,进一步使得水滴不易在无机阻隔层的表面铺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无机阻隔层水氧阻隔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疏水部311的厚度为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厚度h的5%-50%。具体的,疏水部311的厚度可以为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厚度h的5%、10%、15%、25%、40%或50%等。
在本申请中,将疏水部311的厚度设置为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厚度h的5%-50%,进一步使得水滴与第一无机阻隔层300的接触角变大,进一步使得水滴不易在第一无机阻隔层300的表面铺展,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无机阻隔层300水氧阻隔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发光结构。发光结构设置于第一无机阻隔层300上。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种显示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种显示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的不同之处在于:
柔性有机层200还包括第二无机阻隔层500,第二无机阻隔层500设置于第一柔性层210与第二柔性层220之间,第二无机阻隔层500的表面设置有仿生疏水结构310。具体的,第二无机阻隔层500与第一柔性层210和第二柔性层220接触的表面均设置有仿生疏水结构310。其他与第一种显示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在第一柔性层210与第二柔性层220之间设置第二无机阻隔层500,使得形成有机层-无机层-有机层的叠层结构,使得提高水氧阻隔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释放应力的能力,且使得第二无机阻隔层500与第一柔性层210以及第二柔性层220的接触面积增大,进一步提高第一柔性层210与第二柔性层220之间的结合力,从而避免膜层出现剥离的情况,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B11、提供一可弯折刚性基底。
B12、在可弯折刚性基底上设置柔性有机层。
B13、在柔性有机层上形成具有仿生疏水结构的第一无机阻隔层,仿生疏水结构位于第一无机阻隔层远离可弯折刚性基底的一侧。
在本申请中,在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仿生疏水结构,使得水滴与第一无机阻隔层的接触角变大,水滴不易在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铺展,从而提高第一无机阻隔层水氧阻隔性能,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
具体描述如下:
请参阅图5和图6-图12,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包括:
B11、提供一可弯折刚性基底。
请参阅图6,具体的,提供一不可弯折的刚性基底,并进行HF处理,形成可弯折刚性基底400。
B12、在可弯折刚性基底上设置柔性有机层。
请参阅图7-图8,在可弯折刚性基底400上形成第一柔性层210;然后,利用刻蚀法在第一柔性层210的表面制备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凹槽,然后利用高频化学气相沉积(HFCVD)在凹槽内表面沉积纳米颗粒形成仿生疏水的微纳结构。
B13、在柔性有机层上形成具有仿生疏水结构的第一无机阻隔层,仿生疏水结构位于第一无机阻隔层远离可弯折刚性基底的一侧。
请参阅图9-图11,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在柔性有机层200的第一柔性层210的表面设置阻隔材料,并对阻隔材料远离可弯折刚性基底400的一面进行蚀刻形成具有仿生疏水结构310的第二无机阻隔层500,同时对第二无机阻隔层500靠近可弯折刚性基底400的一面也蚀刻形成仿生疏水结构310。
请参阅图12,然后,第二无机阻隔层500上制备柔性有机层200的第二层柔性层220;然后,利用刻蚀法在第二层柔性层220远离可弯折刚性基底400的一面制备仿生疏水结构310的凹槽,然后利用高频化学气相沉积(HFCVD)在凹槽内表面沉积纳米颗粒形成仿生疏水的微纳结构;然后,在第二层柔性层220远离可弯折刚性基底400的一面形成第一无机阻隔层300。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B13之后,还包括:在第一无机阻隔层300上设置发光结构。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0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10包括柔性衬底100,柔性衬底100中设置有柔性有机层200和第一无机阻隔层300,第一无机阻隔层300的表面设置有仿生疏水结构310。在本申请中,在第一无机阻隔层300的表面设置仿生疏水结构310,使得水滴与第一无机阻隔层300之间的接触角变大,水滴不易在第一无机阻隔层300的表面铺展,从而提高第一无机阻隔层300水氧阻隔性能,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中设置有可弯折刚性基底、柔性有机层和第一无机阻隔层,所述柔性有机层包括第一柔性层和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可弯折刚性基底上,所述第一柔性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的接触面为曲面,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有仿生疏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疏水结构的表面设置有疏水部,所述疏水部的厚度为所述仿生疏水结构的厚度的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疏水结构的厚度为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厚度的5%-4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无机阻隔层的材料为阻隔材料,阻隔材料中掺杂有吸水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疏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靠近所述柔性有机层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和所述发光结构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可弯折刚性基底上,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弹性模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弹性模量的2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厚度,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厚度的2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有机层设置有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设置的第二区域;
自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厚度递增;
自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厚度递减;
自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厚度递减;
自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厚度递增。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有机层还包括第二无机阻隔层,所述第二无机阻隔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所述第二无机阻隔层的表面设置有所述仿生疏水结构。
1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可弯折刚性基底;
在所述可弯折刚性基底上设置柔性有机层;以及
在所述柔性有机层上形成具有仿生疏水结构的第一无机阻隔层,所述仿生疏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远离所述可弯折刚性基底的一侧;
其中,所述柔性有机层包括第一柔性层和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无机阻隔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可弯折刚性基底上,所述第一柔性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的接触面为曲面。
CN202111539824.2A 2021-12-15 2021-12-15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67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9824.2A CN114267810B (zh) 2021-12-15 2021-12-15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9824.2A CN114267810B (zh) 2021-12-15 2021-12-15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810A CN114267810A (zh) 2022-04-01
CN114267810B true CN114267810B (zh) 2023-11-28

Family

ID=80827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9824.2A Active CN114267810B (zh) 2021-12-15 2021-12-15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781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834361U (zh) * 2017-11-09 2018-09-0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薄膜封装结构
WO2018170999A1 (zh) * 2017-03-23 2018-09-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器
CN109036141A (zh) * 2018-08-29 2018-12-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构造
CN109087999A (zh) * 2018-08-22 2018-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
WO2019085065A1 (zh) * 2017-10-30 2019-05-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 oled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0420A (zh) * 2019-01-30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装膜层及其制备方法、封装结构,显示装置
CN109979977A (zh) * 2019-03-28 2019-07-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89293A (zh) * 2019-06-27 2019-09-2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473964A (zh) * 2019-08-16 2019-11-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71941A (ko) * 2011-12-21 2013-07-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모바일 기기용 윈도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모바일 기기
JP6739939B2 (ja) * 2014-09-30 2020-08-1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0999A1 (zh) * 2017-03-23 2018-09-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器
WO2019085065A1 (zh) * 2017-10-30 2019-05-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 oled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7834361U (zh) * 2017-11-09 2018-09-0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薄膜封装结构
CN109087999A (zh) * 2018-08-22 2018-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
CN109036141A (zh) * 2018-08-29 2018-12-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构造
CN109860420A (zh) * 2019-01-30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装膜层及其制备方法、封装结构,显示装置
CN109979977A (zh) * 2019-03-28 2019-07-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91903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89293A (zh) * 2019-06-27 2019-09-2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473964A (zh) * 2019-08-16 2019-11-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810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Material innovation and mechanics design for substrates and encapsulation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a review
TWI622493B (zh)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086794A1 (en) Glass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242354A1 (en) Encapsulation film with thin layer composed of graphene oxide an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Zahedinejad et al. Deep and vertical silicon bulk micromachining using metal assisted chemical etching
US20140150244A1 (en) Adhesive-free carrier assemblies for glass substrates
EP2267761A2 (en) Graphene waf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graphene wafer, method for releasing a graphene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graphene device
WO2019178945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2144499A1 (ja) 積層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US20100001316A1 (en) Epitaxial lift off stack having a non-uniform handle and methods thereof
JP6515925B2 (ja) 複合体、積層体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KR101476893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용 스크래치 방지 필름
CN110155961B (zh) 一种制备层状材料褶皱的方法
Han et al. Mating and piercing micro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surface bonding applications
KR20150034829A (ko) 플렉시블 정보 표시 소자 제조용 지지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플렉시블 정보 표시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201034090A (en) Method for edge sealing barrier films
TWI765904B (zh) 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JP2013184346A (ja) ガラス積層体、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20150054693A (ko) 유리 적층체 및 전자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US10438911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transposing component,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transposing a micro-element
US20230154938A1 (en) Carrier substrate,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29626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20237827A1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N11426781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097180A1 (en) Substrate uni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