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7804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7804A
CN114267804A CN202111527281.2A CN202111527281A CN114267804A CN 114267804 A CN114267804 A CN 114267804A CN 202111527281 A CN202111527281 A CN 202111527281A CN 114267804 A CN114267804 A CN 114267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avity
layer
transport layer
display pane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72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72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7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7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平坦区和至少位于所述平坦区两侧的曲面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区和所述曲面区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微腔结构层;所述微腔结构层包括位于所述曲面区的第一微腔结构和位于所述平坦区的第二微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本申请使得曲面区在大视角下的亮度得到提升,有效的改善了曲面区亮度偏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低功耗、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受到了大众和研发者的喜爱。因为OLED可以制作在柔性基板上,这就使得最终产品的形态可以完全自由化,目前已有瀑布屏、环绕屏、折叠屏、卷轴式等各种形态的曲面屏柔性产品面世。
目前,曲面屏(瀑布屏)已经在市面上得到普及,但在大视角下Curve(曲面)区比平坦区的亮度偏低一直是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提升曲面区在大视角下的亮度,有效的改善了曲面区亮度偏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平坦区和至少位于所述平坦区两侧的曲面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区和所述曲面区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微腔结构层;
所述微腔结构层包括位于所述曲面区的第一微腔结构和位于所述平坦区的第二微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微腔结构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一子微腔结构;所述第二微腔结构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子微腔结构;
每个所述第一子微腔结构的发射光包括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任意一种,且每个所述第二微腔结构的发射光包括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子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且每个所述第一子微腔结构的发光中心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光学距离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的1/2倍;
每个所述第二子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的2倍,且每个所述第二子微腔结构的发光中心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光学距离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的3/2倍。
可选的,所述微腔结构层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
位于所述平坦区的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构成所述第一微腔结构,且位于所述曲面区的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构成所述第二微腔结构;
位于所述平坦区中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较位于所述曲面区中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
可选的,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区和所述曲面区的第一空穴传输层和位于所述平坦区的第二空穴传输层。
可选的,位于所述平坦区中的所述电子传输层较位于所述曲面区中的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大。
可选的,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区和所述曲面区的第一电子传输层和位于所述平坦区的第二电子传输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全反射阳极,且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半反射半透明阴极。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氧化铟锡层、银金属层和第二氧化铟锡层构成的叠层结构;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材料包括Yb、Ca、Mg和Ag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部的外接驱动电路板。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曲面区具有第一微腔结构(m=1),平坦区具有第二微腔结构(m=2),利用光学微腔共振效应,使得曲面区在大视角下的亮度得到提升,有效的改善了曲面区亮度偏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曲面区和平坦区在不同视角下的亮度值进行光学仿真的结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OLED显示面板根据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不同可以分为底发射OLED显示面板和顶发射OLED显示面板;其中,底发射OLED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从显示面板的阳极侧射出,顶发射OLED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从显示面板的阴极侧射出。相比于底发射OLED显示面板,由于顶发射OLED显示面板具有较大的开口率和较高的显示色纯度等特点,使得顶发射OLED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具体的,顶发射OLED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材料层;其中,阳极一般具有全反射特性,阴极一般为半透明的金属。在OLED器件中,正电荷(空穴)和负电荷(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到发光材料层中,并且在有机发光层中结合发出光子。全反射阳极和半反射半透射阴极构成了一个光学微腔,光子在微腔中来回反射,形成某些固定波长光线强度增强且其他波长光线减弱的微腔效应。
因此,OLED器件可以利用微腔效应增强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器件发光效率。一般,通过调整空穴传输层(又叫腔长调节层)的厚度(例如使用真空蒸镀法配合精细掩膜版制备不同厚度的空穴传输层)来实现RGB不同波长光的微腔厚度。
为了实现光学微腔对特定波长的光(例如RGB)的增强效果,特定波长的光的波长与光学微腔之间需要满足法布里微腔光学共振关系:
Figure BDA0003409426170000051
Figure BDA0003409426170000052
其中,公式(1.1)表示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微腔长度为半波长的整数m倍,公式(1.2)表示阳极与发光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m-1/2)倍。Φ1和Φ2分别为光在阳极和阴极界面反射时的相位差,L1为发光中心到阳极界面的光学长度,L为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光学长度。现有技术中,OLED显示面板的RGB像素均为第二微腔结构(即m=2)。
但是,对于顶发射OLED器件构成的曲面屏(瀑布屏),可以利用光学微腔作用来提高平坦区的垂直方向(正视角)的发光效率,以至于在其他可视角度(大视角)下面板的亮度会明显降低,同时会产生色偏,特别是在大视角下曲面区的亮度比平坦区的亮度低,影响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曲面区的亮度,具体参考以下几个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1具有平坦区2和至少位于平坦区2两侧的曲面区3;显示面板1包括位于平坦区2和曲面区3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之间的微腔结构层6;微腔结构层6包括位于曲面区3的第一微腔结构(即m=1)61和位于平坦区2的第二微腔结构(即m=2)62;其中,第一微腔结构61的微腔长度小于第二微腔结构62的微腔长度。
具体的,第一电极层4包括全反射阳极,例如由第一氧化铟锡(ITO)层、银(Ag)金属层和第二氧化铟锡层构成的叠层结构,其中,第一氧化铟锡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00nm,Ag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100nm至200nm,第二氧化铟锡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至100nm。
具体的,第二电极层5包括半反射半透明阴极,其材料包括Yb、Ca、Mg和Ag中的至少一种。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层5的材料为10:1摩尔比的AgMg合金,且其厚度范围为8nm至30nm。
具体的,第一微腔结构61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一子微腔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二微腔结构62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子微腔结构(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一子微腔结构的发射光包括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任意一种,且每个第二微腔结构62的发射光包括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任意一种。
可以理解的,发射光为红光的第一子微腔结构为位于曲面区3的红色(R)子像素,发射光为绿光的第一子微腔结构为位于曲面区3的绿色(G)子像素,发射光为蓝光的第一子微腔结构为位于曲面区3的蓝色(B)子像素;发射光为红光的第二子微腔结构为位于平坦区2的红色(R)子像素,发射光为绿光的第二子微腔结构为位于平坦区2的绿色(G)子像素,发射光为蓝光的第二子微腔结构为位于平坦区2的蓝色(B)子像素。
具体的,每个第一子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且每个第一子微腔结构的发光中心与第一电极层4之间的光学距离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的1/2倍,也就是说,每个第一子微腔结构为第一微腔结构61,即m=1。
具体的,每个第二子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的2倍,且每个第二子微腔结构的发光中心与第一电极层4之间的光学距离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的3/2倍,也就是说,每个第二子微腔结构为第二微腔结构62,即m=2。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曲面区3的子像素均为第一微腔结构61,位于平坦区2的子像素均为第二微腔结构62。
具体的,如图2所示,微腔结构层6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电极层4上的空穴传输层7、发光层8和电子传输层9;位于平坦区2的空穴传输层7、发光层8和电子传输层9构成第一微腔结构61,且位于曲面区3的空穴传输层7、发光层8和电子传输层9构成第二微腔结构6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层4可以由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电极单元构成;空穴传输层7、发光层8和电子传输层9均依次叠置于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上;且第二电极可以仅设置在与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一一对应的电子传输层9上,也可以整层设置。可以理解的,附图2中仅简单的示出了平坦区2和曲面区3中各膜层的厚度关系,并不代表具体的器件结构。
具体的,位于平坦区2中的空穴传输层7的厚度较位于曲面区3中的空穴传输层7的厚度大,以实现位于曲面区3的子像素为第一微腔结构61,且位于平坦区2的子像素为第二微腔结构62。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空穴传输层7包括位于平坦区2和曲面区3的第一空穴传输层71和位于平坦区2的第二空穴传输层72。其中,第一空穴传输层71的材料为有机小分子材料,其厚度范围为5nm至50nm;第二空穴传输层72的材料为有机小分子材料,与第一空穴传输层71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厚度范围为50nm至200nm。具体的,第一空穴传输层71可以采用对应平坦区2和曲面区3开口的Mask1通过真空热蒸镀沉积在第一电极层4上,第二空穴传输层72可以采用对应平坦区2开口的Mask2通过真空热蒸镀沉积在第一空穴传输层71上。
当然,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先在曲面区和平坦区形成厚度相同的空穴传输层,然后对位于曲面区的空穴传输层进行减薄处理,以使位于平坦区中的空穴传输层的厚度较位于曲面区中的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
具体的,发光层8包括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和蓝色发光层,分别对应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分别用于发射RGB三种颜色的光;其中,红色发光层的材料为发红光的有机小分子材料;绿色发光层的材料为发绿光的有机小分子材料;蓝色发光层的材料为发蓝光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发光层8的厚度范围为20nm至50nm,且发光层8可以采用Mask1通过真空热蒸镀沉积在空穴传输层7上。
具体的,电子传输层9的材料为有机分子材料,其厚度范围为20nm至50nm。电子传输层9也可以采用Mask1通过真空热蒸镀沉积在发光层8上。
具体的,第二电极层5也可以采用Mask1通过真空热蒸镀沉积在电子传输层9上。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电极层5远离电子传输层9一侧的光耦合层;其中,光耦合层的材料为空穴型有机小分子材料,例如NPB、2TNATA等,且其厚度范围为30nm至200nm。光耦合层可以通过真空热蒸镀沉积在第二电极层5上。
具体的,显示面板1还包括衬底10和位于衬底10上的驱动电路层11,第一电极层4设置在驱动电路层11远离衬底10的一侧。
具体的,本申请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曲面区和平坦区在不同视角下的亮度值进行光学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图中曲线a表示具有第一微腔结构(m=1)的曲面区的亮度随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图中曲线b表示具有第二微腔结构(m=2)的平坦区的亮度随视角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50度(deg)视角下,具有第一微腔结构的曲面区和具有第二微腔结构的平坦区的亮度分别为6200cd/m2和2200cd/m2,即曲面区的亮度大于平坦区的亮度,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曲面区在大视角下的亮度得到提升,有效的改善了曲面区亮度偏低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曲面区3的空穴传输层7的厚度小于平坦区2的空穴传输层7的厚度,使得显示面板1的曲面区3具有第一微腔结构61,平坦区2具有第二微腔结构62,利用光学微腔共振效应,使得曲面区3在大视角下的亮度得到提升,有效的改善了曲面区3亮度偏低的问题。
如图1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位于平坦区2中的电子传输层9较位于曲面区3中的电子传输层9的厚度大。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曲面区3的空穴传输层7较位于平坦区2的空穴传输层7厚度小,且位于曲面区3的电子传输层9较位于平坦区2的电子传输层9的厚度小,以实现位于曲面区3的子像素为第一微腔结构61,且位于平坦区2的子像素为第二微腔结构62。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位于曲面区3的空穴传输层7的厚度过薄影响正常的空穴传输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4中仅简单的示出了平坦区2和曲面区3中各膜层的厚度关系,并不代表具体的器件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子传输层9包括位于平坦区2和曲面区3的第一电子传输层91和位于平坦区2的第二电子传输层92。其中,第一电子传输层91的材料为有机小分子材料,其厚度范围为5nm至20nm;第二电子传输层92的材料为有机小分子材料,与第一电子传输层91的材料可以相同页可以不同,其厚度范围为10nm至40nm。具体的,第一电子传输层91可以采用Mask 1通过真空热蒸镀沉积在发光层8上,第二电子传输层92可以采用Mask 2通过真空热蒸镀沉积在第一电子传输层91上。
当然,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先在平坦区和曲面区形成相同厚度的电子传输层,然后对位于曲面区的电子传输层进行减薄处理,以使位于曲面区中的电子传输层较位于平坦区中的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小。
本实施例中,曲面区3的空穴传输层7的厚度小于平坦区2的空穴传输层7的厚度,且曲面区3的电子传输层9的厚度小于平坦区2的电子传输层9的厚度,使得显示面板1的曲面区3具有第一微腔结构61,平坦区2具有第二微腔结构62,利用光学微腔共振效应,使得曲面区3在大视角下的亮度得到提升,有效的改善了曲面区3亮度偏低的问题。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2,显示装置12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1和位于显示面板1背部的外接驱动电路板13。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的曲面区3具有第一微腔结构61,平坦区2具有第二微腔结构62,利用光学微腔共振效应,使得曲面区3在大视角下的亮度得到提升,有效的改善了曲面区3亮度偏低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平坦区和至少位于所述平坦区两侧的曲面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区和所述曲面区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微腔结构层;
所述微腔结构层包括位于所述曲面区的第一微腔结构和位于所述平坦区的第二微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腔结构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一子微腔结构;所述第二微腔结构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子微腔结构;
每个所述第一子微腔结构的发射光包括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任意一种,且每个所述第二微腔结构的发射光包括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子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且每个所述第一子微腔结构的发光中心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光学距离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的1/2倍;
每个所述第二子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的2倍,且每个所述第二子微腔结构的发光中心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光学距离等于对应的发射光的半波长的3/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结构层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
位于所述平坦区的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构成所述第一微腔结构,且位于所述曲面区的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构成所述第二微腔结构;
位于所述平坦区中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较位于所述曲面区中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区和所述曲面区的第一空穴传输层和位于所述平坦区的第二空穴传输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平坦区中的所述电子传输层较位于所述曲面区中的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区和所述曲面区的第一电子传输层和位于所述平坦区的第二电子传输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全反射阳极,且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半反射半透明阴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氧化铟锡层、银金属层和第二氧化铟锡层构成的叠层结构;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材料包括Yb、Ca、Mg和Ag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部的外接驱动电路板。
CN202111527281.2A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267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7281.2A CN114267804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7281.2A CN114267804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804A true CN114267804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27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7281.2A Pending CN114267804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780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7874A (zh) * 2015-06-01 2015-11-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784356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
US20190043930A1 (en) * 2017-08-02 2019-02-0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led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CN110323264A (zh) * 2019-07-17 2019-10-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37722A (zh) * 2019-05-24 2019-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色偏改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44679A (zh) * 2019-06-27 2019-11-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07143A (zh) * 2019-11-13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310307A (zh) * 2020-10-21 2021-02-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7874A (zh) * 2015-06-01 2015-11-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784356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
US20190043930A1 (en) * 2017-08-02 2019-02-0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led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CN110337722A (zh) * 2019-05-24 2019-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色偏改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44679A (zh) * 2019-06-27 2019-11-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23264A (zh) * 2019-07-17 2019-10-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07143A (zh) * 2019-11-13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310307A (zh) * 2020-10-21 2021-02-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059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7195584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16620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284004B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unit using it
TWI740078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US8415658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display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US10431774B2 (en) Display uni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rray substrate
US20190296264A1 (en) Quantum dot based pixel assembly
CN108448007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KR102174652B1 (ko) 발광 소자,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KR20140089260A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마이크로-캐비티 구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033675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1018468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KR20090087274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2310307A (zh) Oled显示面板
CN107665917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389978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493210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119438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1468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0199402B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设备
CN11426780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71159B (zh) 像素电极结构及像素电极结构制作方法
CN114447073A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2310324A (zh) 显示装置、显示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