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7073A -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7073A
CN114447073A CN202210079746.0A CN202210079746A CN114447073A CN 114447073 A CN114447073 A CN 114447073A CN 202210079746 A CN202210079746 A CN 202210079746A CN 114447073 A CN114447073 A CN 114447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unctional layer
emitting functional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97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鸣
史婷
曹蔚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97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70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7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7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多个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包括微腔,其中,多个显示相同颜色的发光器件形成一个发光器件组,在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组中,各发光器件的微腔的长度大于该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上述显示面板通过在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组中,使各发光器件的微腔的长度大于该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从而使得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与本征主发射峰偏移且位于本征主发射峰的右侧,当观察视角增大时,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会随着观察视角的增大而向靠近本征主发射峰的方向移动,以使不同视角下光谱的蓝移最小化。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具有高效率、高对比度、高响应速度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按照光的出射方式可将OLED分为底发光型和顶发光型两种,底发光结构出光效率受限于面板的开口率,难以有效利用光源,要想达到所需要的亮度,OLED发光器件必须在高亮度状态运行,其发光效率不高,使用寿命短,而顶发光的结构由于避开了面板底层线路的影响,开口率得到了提高,其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都得到了提升。
目前在顶发光OLED器件中,在半反射半透明金属材料的阴极层,有机发光功能层以及全反射金属材料的阳极层之间存在较强的法布里微腔效应,这种微腔使得光在腔内进行广角干涉和多光束干涉,干涉会使得顶发光OLED器件发出的光谱得到明显窄化,而且还使得发射强度相对于无微腔结构的器件而言大大增强。然而,这种微腔会导致顶发光OLED器件的发射光谱随视角增大而蓝移,从而导致亮度和色度视角出现恶化的问题,很难实现广视角。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可以改善现有的具有微腔结构的显示面板存在的改变观察视角后色度发生偏移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微腔;
其中,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用于显示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器件组,每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多个显示相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的长度大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微腔内的有机发光功能层,当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的长度等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时,所述发光器件内的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为第一厚度;
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每一个所述发光器件内的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在第一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峰值波长为第一峰值波长,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在第二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峰值波长为第二峰值波长;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视角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视角,所述第二峰值波长小于所述第一峰值波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预设视角以及所述第二预设视角均在一预设视角范围内时,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在所述第二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值大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在所述第一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值。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红色发光功能层、绿色发光功能层以及蓝色发光功能层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的厚度,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的厚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以及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均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空穴注入层、设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所述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以及设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上的电子注入层;
其中,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且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彩色滤光膜;
其中,所述彩色滤光膜的透过光谱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的发射光谱相匹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膜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以及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设置的红色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
其中,所述红色色阻的透过率峰值波长与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的发射峰波长差值的绝对值、所述绿色色阻的透过率峰值波长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的发射峰波长差值的绝对值、所述蓝色色阻的透过率峰值波长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的发射峰波长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预设差值。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反射率,所述第一电极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透光率。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以及如上任何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微腔,其中,多个显示相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形成一个发光器件组,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各发光器件的微腔的长度大于该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上述显示面板通过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使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的长度大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从而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与本征主发射峰偏移且位于本征主发射峰的右侧,当观察视角增大时,所述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会随着所述观察视角的增大而向靠近本征主发射峰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减少所述发光器件因视角增大产生的亮度损失,同时以使不同视角下光谱的蓝移最小化,由此能产生防止色偏的效果,进一步实现了所述显示面板的广视角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中绿色发光功能层在不同腔长下的发光光谱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中绿色发光功能层在不同视角下的亮度特性曲线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在不同腔长下的白光视角与亮度比值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现有的具有微腔的显示面板存在的改变观察视角后色度发生偏移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5、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13与所述第二电极15之间的微腔20,其中,多个显示相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形成一个发光器件组,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各发光器件的微腔20的长度大于该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00通过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使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20的长度大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从而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与本征主发射峰偏移且位于本征主发射峰的右侧,当观察视角增大时,所述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会随着所述观察视角的增大而向靠近本征主发射峰的方向移动,以使不同视角下光谱的蓝移最小化,由此能产生防止色偏的效果,进一步实现了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广视角显示。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12以及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12上的多个发光器件;
其中,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用于显示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器件组,每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多个显示相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20的长度大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
具体的,所述第一基板11为透明刚性基板或透明柔性基板,所述透明刚性基板可以是玻璃基板,所述柔性基板的材料包括聚酯类化合物与聚酰亚胺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1为玻璃基板。
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像素定义层16,所述像素定义层16设有数个通孔,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分别设于所述数个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定义层16上的数个通孔均呈锥形,所述像素定义层16为有机绝缘材料,优选为聚酰亚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5、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13与所述第二电极15之间的微腔20以及设置于所述微腔20内的有机发光功能层14。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3、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14以及所述第二电极15沿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14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3的材料为全反射金属材料,所述第二电极15的材料为半反射半透过金属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3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电极15的反射率,所述第一电极13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电极15的透光率。因此,所述第一电极13可以作为所述微腔20的全反射层,所述第二电极15可以作为所述微腔20的半透半反层,由于全反射层和半反射层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光线会在所述微腔20内多次反射,只有特定波长的光能发射出来,增加了发光强度,提高了发光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13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3采用透明ITO(氧化铟锡)制备。ITO是一种N型半导体-铟锡氧化物,导电性能良好,并接近金属的导电性能;ITO的导电性能和透光性能可通过控制ITO中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比列来调节,增加氧化铟的比例可以提高ITO的透光率,提高氧化锡的比例则会提高ITO的导电性、降低透光性。为了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ITO的透光率最好在90%以上,可以调节ITO中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比列来使得导电性和透光性达到均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15作为所述微腔20的半反半透层,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可以使用低功函数合金材料制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15采用镁银合金制备,导电性能良好,制作简单。需要说明的是,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极15也可以使用其他满足性能要求的合金制备,例如铝银合金等,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14包括红色发光功能层141、绿色发光功能层142以及蓝色发光功能层143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141、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以及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143均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电极13上的空穴注入层、设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所述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以及设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上的电子注入层。
进一步地,所述空穴注入层分别用于帮助空穴分别从所述第一电极13注入到所述空穴传输层中,其材料选自有机小分子空穴注入材料、和聚合物空穴注入材料,所述空穴注入层采用液相成膜法制得,具体采用喷墨打印法、或者喷嘴打印法制得,所述空穴注入层材料优选为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oly(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phonate,PEDT:PSS),优选膜厚为10nm。
具体地,所述空穴传输层用于将空穴从所述空穴注入层传输到所述发光层中,其材料选自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和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所述空穴传输层采用液相成膜法制得,具体采用喷墨打印法、或者喷嘴打印法制得,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优选为聚(9-乙烯基咔唑)(poly(9-vinlycarbazole),PVK),优选膜厚为20nm。
具体地,所述电子传输层用于帮助电子从所述第二电极15传输到所述发光层中,其材料选自有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和聚合物电子传输材料,其中,有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可以用真空蒸镀的方法成膜,也可以用液相成膜法如喷墨打印法、及喷嘴打印法成膜,聚合物电子传输材料用液相成膜法如喷墨打印法、及喷嘴打印法成膜,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优选为三(8-羟基喹啉锂)(tri(8-quinolinolato)aluminum,Liq3),优选膜厚为30n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真空热蒸镀和喷墨打印,其中,喷墨打印技术是将溶有OLED材料的墨水直接滴涂到预先制作好的像素定义层16中,待溶剂挥发后形成所需图案;和真空热蒸镀方法相比,喷墨打印技术具有节省材料,制程材料温和,成膜均匀等优点;需要说明的是,制作OLED发光层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工艺,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线在所述微腔20中来回多次反射,最终从所述微腔20中出射时,腔体长度和出射光波长满足公式1:m*λ0/2=nL,式中,m为正整数,λ0为光线在一预设视角下的微腔发射峰的初始波长,L为所述微腔20的腔体长度,n为有机材料折射率;从上述公式1可知,所述微腔20的腔体长度L与光线的微腔发射峰的波长λ0呈现正相关;其中,为了使所述发光器件的光提取效率达到最大,需要使微腔发射峰的波长与光线的本征发射峰的波长相同,其中本征发射峰是指材料本身发射光的光谱中的发射峰,可以用于表征材料本身的发光特性。
具体地,位于蓝光波段的本征发射峰,其峰值波长可以在450nm~470nm之间,例如460nm;位于绿光波段的本征发射峰,其峰值波长可以在520nm~550nm之间,例如530nm;位于红光波段的本征发射峰,其峰值波长可以在610nm~700nm之间,例如620nm。即红光波段的本征发射峰的波长大于绿光波段的本征发射峰的波长,绿光波段的本征发射峰的波长大于蓝光波段的本征发射峰的波长。
因此,为了使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的光提取效率最佳,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141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厚度,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厚度大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143的厚度。这样设计使得红色发光器件的腔长大于绿色发光器件的腔长,绿色发光器件的腔长大于蓝色发光器件的腔长。
进一步地,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141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143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100中绿色发光功能层142在不同腔长下的发光光谱图,其中,横坐标为波长(Wavelength,单位nm),纵坐标为绿光亮度L1与绿光初始亮度L0的比值,所述绿光初始亮度L0为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材料发射的波长为本征发射峰的波长对应的亮度。
具体地,第一曲线c1(虚线部分)为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材料的本征特性曲线,所述本征发射光谱是指材料本身发射光的光谱,可以用于表征材料本身的发光特性,所述本征发射光谱的本征发射峰的波长在520nm左右;第二曲线c2为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时的微腔特性曲线;第三曲线c3为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厚度为第二厚度时的微腔特性曲线,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此时微腔发射峰的波长也在540nm左右)。
其中,在显示绿色的所述发光器件组中,各个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20的长度等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显示绿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时,所述发光器件内的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此时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微腔发射峰与本征发射峰重合(微腔发射峰的波长也在520nm左右),从而使得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光提取效率最高。由于所述微腔20使得绿光在腔内进行广角干涉和多光束干涉,从而使得所述微腔发射峰右侧的微腔特性曲线得到明显窄化(微腔发射峰右侧的曲线小于本征特性曲线)。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使得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微腔特性曲线右偏,即所述第三曲线c3的微腔发射峰位于所述第二曲线c2的微腔发射峰的右侧。这是由于当增加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厚度时,使得绿色发光器件的微腔20长度增加,进而使得所述第三曲线c3的微腔发射峰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曲线c2的微腔发射峰的波长(如上文所述,微腔20长度与发射光的波长成正相关)。
同时,所述第三曲线c3的微腔发射峰对应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二曲线c2的微腔发射峰对应的亮度值相同(均为初始亮度值L0);这是由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材料本身的发光特性决定的,微腔效应并不能使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发射光的亮度超出其固有的最大亮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微腔效应导致发光谱随视角蓝移的公式2如下:
Figure BDA0003485616010000091
其中,θout为视角方向与垂直于绿色发光器件方向之间的夹角,n为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材料的折射率,λ0为视角为0°时,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发射的光经微腔效应影响后的波长,λ(θout)为当前视角下,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发射的光经微腔效应影响后的波长。
由上述公式可知,随着视角θout的增大,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发射的光经微腔效应影响后的波长减小,即微腔效应导致发光谱随视角蓝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绿色的所述发光器件组中,每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20的长度大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所述共振腔长为微腔发射峰与本征发射峰重合时,所述发光器件对应的腔长。此时,绿色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位于本征发射峰的右侧,如图1所示,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对应的波长在540nm左右,而本征发射峰对应的波长在520nm左右,所述微腔发射峰位于所述本征发射峰的右侧。
当所述视角θout开始增大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对应的微腔特性曲线会随着所述视角θout的增大而蓝移,从而使得所述绿色发光器件对应的微腔特性曲线向本征特性曲线靠拢,从而在增大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的同时避免了所述发光器件的色度偏移,进一步实现了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广视角显示。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100中绿色发光功能层142在不同视角下的亮度特性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波长(Wavelength,单位nm),纵坐标为亮度值(单位nite)。
其中,当所述视角θout为0°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对应的波长在540nm左右,此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亮度为本征特征曲线中波长对应540nm时的亮度;当所述视角θout为40°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对应的波长在520nm左右,此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亮度为本征特征曲线中波长对应520nm时的亮度,此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亮度最大;当所述视角θout为70°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对应的波长在512nm左右,此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亮度为本征特征曲线中波长对应512nm时的亮度,此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亮度最小。
因此,当所述视角θout由0°至70°逐渐增大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对应的波长逐渐减小;其中,所述视角θout由0°至4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值逐渐增大(微腔发射峰靠近本征发射峰的过程)。此时,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00中至少一种所述发光器件组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腔长,能够在某一个视角范围内随着视角增大,亮度值也随之增大。
所述视角θout由40°至7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值逐渐减小(微腔发射峰远离本征发射峰的过程)。
优选地,当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腔长大于绿色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且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在视角为0°时的波长为540nm时,侧视角度为40°时,所述绿色发光器件对应的亮度值最大。
因此由图3可知,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14在第一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峰值波长为第一峰值波长,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14在第二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峰值波长为第二峰值波长;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视角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视角,所述第二峰值波长小于所述第一峰值波长。
进一步地,在一预设视角范围内(0°至40°),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14在所述第二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值大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14在所述第一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值。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141的厚度,使红色发光器件的腔长大于红色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从而使得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141的微腔发射峰位于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141的本征发射峰位的右侧,以实现对红光视角的调控。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143的厚度,使蓝色发光器件的腔长大于蓝色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从而使得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143的微腔发射峰位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143的本征发射峰位的右侧,以实现对蓝光视角的调控。
更进一步地,由于白光是由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调控发光比例来实现的;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任意一种所述发光器件组内显示相同颜色的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腔长调控来实现白光的广视角。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100在不同腔长下的白光视角与亮度比值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其中,横坐标为侧视角度,纵坐标为白光实时亮度L3与白光初始亮度L2的比值,所述初始亮度L2为侧视角度为0°时所述显示面板100发射白光对应的亮度值,所述白光实时亮度L3为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当前侧视角度下发射白光对应的亮度值。
具体地,第四曲线为第一类显示面板的视角与亮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第五曲线为第二类显示面板的视角与亮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其中,所述第一类显示面板中红色发光器件的腔长为红光波长的共振腔长、绿色发光器件的腔长为绿光波长的共振腔长以及蓝光发光器件的腔长为蓝光的共振腔长;所述第二类显示面板中,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20的长度大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
具体地,当所述视角逐渐增加时,所述第一类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类显示面板的亮度值均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微腔效应导致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微腔20发射曲线随视角增大而出现亮度损失。同时,当所述视角接近40°时,所述第一类显示面板的亮度值变为0,此时所述第二类显示面板的亮度比值在0.7至0.8之间;当所述视角接近60°时,所述第二类显示面板的亮度值变为0。
进一步,当所述视角由接近40°至接近60°变化时,此时所述第一类显示面板不发光,所述第二类显示面板仍然发光。因此,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00中至少一种所述发光器件组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腔长,能够实现白光的广视角显示。
针对微腔效应导致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光谱随视角增大而蓝移的问题;现有技术通过改变减小所述第一电极13的厚度来增大腔长,同时增加所述第二电极15的透明度以减弱微腔干涉强度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会降低发光效率且增大电极阻抗,需要进一步解决电压降(IRDrop)问题;另一种方式为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电极TCO(透明导电膜),这种电极需要溅射设备来制备,会对有机材料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在不改变所述第一电极13或者所述第二电极15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广视角显示,主要设计为调节至少一种单色发光器件的腔长,使其微腔发射峰位于本征主发光峰的右侧,可通过该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偏离本征主发射峰位移量的不同,调控白光的亮度视角和色度视角,达到广视角显示的目的。
针对现有的具有微腔20结构的显示面板100存在的改变观察视角后色度发生偏移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5、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13与所述第二电极15之间的微腔20,其中,多个显示相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形成一个发光器件组,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各发光器件的微腔20的长度大于该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上述显示面板100通过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使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20的长度大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从而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与本征主发射峰偏移且位于本征主发射峰的右侧,当观察视角增大时,所述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会随着所述观察视角的增大而向靠近本征主发射峰的方向移动,以使不同视角下光谱的蓝移最小化,由此能产生防止色偏的效果,进一步实现了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广视角显示。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100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1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11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110上且靠近所述第一基板11一侧的彩色滤光膜18;
其中,所述彩色滤光膜18的透过光谱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14的发射光谱相匹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封装层17,所述封装层17位于所述彩色滤光膜18与所述第一基板11之间,所述封装层17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16以及所述第二电极15上。其中,所述封装层17用于阻隔外界水氧侵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膜18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141、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以及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143设置的红色色阻181、绿色色阻182以及蓝色色阻183;
其中,所述红色色阻181的透过率峰值波长与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141的发射峰波长差值的绝对值、所述绿色色阻182的透过率峰值波长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142的发射峰波长差值的绝对值、所述蓝色色阻183的透过率峰值波长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143的发射峰波长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预设差值。
优选地,所述预设差值的绝对值小于2纳米。
进一步地,所述彩色滤光膜18还包括黑色矩阵层19。相邻色阻之间设置有所述黑色矩阵层19,所述黑色矩阵层19具有防止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漏光与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的作用,所述色阻包括所述红色色阻181、所述绿色色阻182、以及所述蓝色色阻183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微腔效应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光谱随着所述视角的增大而蓝移;因此,可以通过采用不同色阻材料使得不同发光颜色的色阻材料的透过光谱不同,即通过调控所述透过光谱的透过起始峰的位置以及透过截止峰的位置,使得在不同视角下所述彩色滤光膜18的透过光谱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14的发射光谱相匹配,从而实现白光视角的调控,进而实现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广视角显示。
针对现有的具有微腔20结构的显示面板100存在的改变观察视角后色度发生偏移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5、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13与所述第二电极15之间的微腔20,其中,多个显示相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形成一个发光器件组,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各发光器件的微腔20的长度大于该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上述显示面板100通过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使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20的长度大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从而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与本征主发射峰偏移且位于本征主发射峰的右侧,当观察视角增大时,所述发光器件的微腔发射峰会随着所述观察视角的增大而向靠近本征主发射峰的方向移动,以使不同视角下光谱的蓝移最小化,由此能产生防止色偏的效果,进一步实现了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广视角显示。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二对比本申请实施例一,通过增加所述彩色滤光膜18的透过光谱的匹配,也可以实现白光视角的调控,实现广视角。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100,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组合为一体。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在车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产品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以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微腔;
其中,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用于显示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器件组,每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多个显示相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的长度大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微腔内的有机发光功能层,当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微腔的长度等于该所述发光器件组所显示颜色的光线波长的共振腔长时,所述发光器件内的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为第一厚度;
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组中,每一个所述发光器件内的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在第一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峰值波长为第一峰值波长,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在第二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峰值波长为第二峰值波长;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视角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视角,所述第二峰值波长小于所述第一峰值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预设视角以及所述第二预设视角均在一预设视角范围内时,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在所述第二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值大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在所述第一预设视角下的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红色发光功能层、绿色发光功能层以及蓝色发光功能层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的厚度,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以及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均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空穴注入层、设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所述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以及设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上的电子注入层;
其中,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中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且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彩色滤光膜;
其中,所述彩色滤光膜的透过光谱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的发射光谱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膜包括分别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以及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设置的红色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
其中,所述红色色阻的透过率峰值波长与所述红色发光功能层的发射峰波长差值的绝对值、所述绿色色阻的透过率峰值波长与所述绿色发光功能层的发射峰波长差值的绝对值、所述蓝色色阻的透过率峰值波长与所述蓝色发光功能层的发射峰波长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预设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反射率,所述第一电极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透光率。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CN202210079746.0A 2022-01-24 2022-01-24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44470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9746.0A CN114447073A (zh) 2022-01-24 2022-01-24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9746.0A CN114447073A (zh) 2022-01-24 2022-01-24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7073A true CN114447073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70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9746.0A Pending CN114447073A (zh) 2022-01-24 2022-01-24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70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7240A (zh) * 2022-07-04 2022-10-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7240A (zh) * 2022-07-04 2022-10-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9534B2 (en) Organic EL display panel
KR101056679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표시장치
US20190296264A1 (en) Quantum dot based pixel assembly
US916620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11450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434361B1 (ko) 백색 유기 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컬러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0459213C (zh) 电致发光面板
US5780174A (en) Micro-optical resonator 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KR101434362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컬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431774B2 (en) Display uni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rray substrate
CN109817832B (zh)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448007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KR102174652B1 (ko) 발광 소자,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CN100521847C (zh) 顶发射结构彩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1034031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717078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6784356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08364989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070058765A (ko) 전계 발광소자
CN112310307A (zh) Oled显示面板
US8022612B2 (en) White-light LED having two or more commonly controlled portions with improved angular color performance
CN110199402B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设备
CN101395967A (zh) 有机el显示装置
CN114447073A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09119438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