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3264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3264A
CN110323264A CN201910647282.7A CN201910647282A CN110323264A CN 110323264 A CN110323264 A CN 110323264A CN 201910647282 A CN201910647282 A CN 201910647282A CN 110323264 A CN110323264 A CN 110323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area
bent area
display panel
plan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72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3264B (zh
Inventor
宋小贤
李贵芳
黄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72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3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3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3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3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3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层叠设置于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和盖帽层,盖帽层位于发光单元远离基板一侧的表面;基板包括平面区和弯折区,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弯折区的微腔效应比平面区的微腔效应弱,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的色偏现象,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的平面区和弯折区在视场下存在观测角度不同步的问题,导致了平面区和弯折区的显示画面色偏程度不同,使得弯折区存在色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和盖帽层,所述盖帽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
所述基板包括平面区和弯折区,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光学厚度,其中,所述光学厚度为膜层的物理厚度与折射率之积。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时,弯折区的微腔效应比平面区的微腔效应弱,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的色偏现象,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物理厚度大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物理厚度。可以实现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
可选地,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物理厚度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物理厚度的差值范围为2nm~10nm。可以使弯折区的出光颜色更接近平面区的出光颜色,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平均折射率大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平均折射率。同样可以实现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
可选地,所述盖帽层包括第一盖帽层和第二盖帽层,所述第二盖帽层位于所述第一盖帽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
所述第一盖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盖帽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物理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物理厚度。可以实现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折射率。可以实现弯折区对应的微腔腔长大于平面区对应的微腔腔长,使得弯折区出射光的波长向着长波长侧偏移,即弯折区出射光的波长等于或者接近平面区出射光的本征峰,进而使得弯折区的出光颜色接近平面区的出光颜色,从而改善弯折区的色偏现象,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在所述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空穴传输层在所述弯折区的折射率,和/或所述电子传输层在所述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电子传输层在所述弯折区的折射率。可以实现弯折区对应的微腔腔长大于平面区对应的微腔腔长。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小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弯折区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使得发光层在平面区的出射光的光谱比发光层在弯折区的出射光的光谱窄。在同一视角下,发光层在平面区的色偏程度大于发光层在弯折区的色偏程度,因此可以补偿在一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弯折区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的差值范围为1~10nm。使弯折区的出光颜色更接近平面区的出光颜色,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因此具有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使弯折区的微腔效应比平面区的微腔效应弱,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的色偏现象,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层出射光的光谱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角与亮度值的对应关系;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高对比度及可实现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具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目前的OLED显示面板利用柔性可弯曲的优势,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边缘设置弯曲结构形成弯折区,有助于实现OLED显示装置窄边框、全面屏显示的效果。
当OLED显示面板采用顶发光结构时,顶发光结构包括微腔,光线会在微腔中产生微腔效应,使特定波长的光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得到增强,从而增强了显示面板中OLED的发光强度。但是在观察视角增大时,在微腔效应的作用下,红绿蓝三基色随视角增大亮度衰减趋势不同,从而在大视角下显示面板会产生色偏。微腔效应越强,光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增强的越多,在大视角下亮度衰减越多,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趋势差距越大,产生的色偏越严重。因OLED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为平面区弯曲后形成的,在一视角下,OLED显示面板的平面区与弯折区具有不同的视角效果,从而导致了平面区和弯折区的红光亮度衰减程度、绿光亮度衰减程度和蓝光亮度衰减程度不一致,使得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不同。例如,在正视角下,平面区对应为正视角下的视角效果,弯折区为斜视角下的视角效果,因此弯折区的色偏程度大于平面区的色偏程度,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差。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层叠设置于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和盖帽层,盖帽层位于发光单元远离基板一侧的表面。基板包括平面区和弯折区,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其中,光学厚度为膜层的物理厚度与折射率之积。
具体地,弯折区一般位于显示面板的边缘,例如,弯折区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左右边缘。盖帽层对发光单元的出射光具有选择、窄化和加强的作用,用于提高发光单元的光取出效率,显示面板的出射光经发光单元的微腔作用以及盖帽层的作用后射出,当显示面板的微腔定义为对出射光具有选择、窄化和加强的作用的膜层时,盖帽层可以作为显示面板的微腔的其中一层。盖帽层的光学厚度越大,显示面板的微腔效应越强,盖帽层对显示面板的出射光的取出作用越好,同时在大视角下的色偏比较严重。
盖帽层的光学厚度为盖帽层的物理厚度与折射率的乘积,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盖帽层的物理厚度和/或盖帽层的折射率调节盖帽层的光学厚度。当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时,弯折区的微腔效应比平面区的微腔效应弱,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的色偏现象,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平面区和弯折区的盖帽层可以利用两道掩膜工艺分别形成,通过掩膜版实现对平面区和弯折区的盖帽层的光学厚度的控制。示例性地,可以采用蒸镀工艺形成盖帽层。在制作平面区盖帽层的掩膜工艺中,掩膜版的开口位于平面区,蒸镀平面区盖帽层的材料,形成平面区盖帽层。在制作弯折区盖帽层的掩膜工艺中,掩膜版的开口位于弯折区,蒸镀弯折区盖帽层的材料,形成弯折区盖帽层。当通过调节盖帽层的物理厚度调节盖帽层的光学厚度时,可以在两道掩膜工艺中蒸镀不同的物理厚度,从而实现平面区和弯折区的盖帽层的物理厚度不同。当通过调节盖帽层的折射率调节盖帽层的光学厚度时,可以在两道掩膜工艺中蒸镀不同折射率的材料,从而实现平面区和弯折区的盖帽层的折射率不同。或者可以在两道掩膜工艺中蒸镀不同材料且不同物理厚度的盖帽层,从而实现同时调节平面区和弯折区的盖帽层的物理厚度和折射率。另外,制作平面区盖帽层的掩膜工艺和制作弯折区盖帽层的掩膜工艺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10以及层叠设置于基板110一侧的发光单元120和盖帽层130,盖帽层130位于发光单元120远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基板110包括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
具体地,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盖帽层130的材料可以为同一种材料,其折射率相等。示例性地,盖帽层的材料可以为芳胺类或氮杂环类有机材料,可以满足盖帽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为2.0~2.4,盖帽层在弯折区的折射率为1.9~2.2。当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时,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光学厚度。弯折区112的盖帽层130对光线的微腔效应小于平面区111的盖帽层130对光线的微腔效应,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112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112的色偏现象,进而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帽层的厚度在不同视角下的白光亮度衰减与色偏的关系。如表1所示,白光亮度衰减Intensity为出射的白光归一化后占最大亮度的百分比值,单位为%,JNCD表示色偏程度,JNCD的值越大,色偏程度也越大。由表1可知,在同一视角下,盖帽层的物理厚度越厚,白光亮度衰减越严重,色偏也越严重。当盖帽层的物理厚度确定时,视角越大,白光亮度衰减越严重,色偏也越严重。
由上述可知,在同一视角下,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观测视角不同,例如弯折区112的观测视角大于平面区111的观测视角,此时弯折区112的白光亮度衰减程度和色偏均比平面区111大,通过设置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使弯折区112的微腔效应比平面区111的微腔效应弱,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112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改善了弯折区112的亮度衰减和色偏,进而使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白光亮度衰减趋近相同,色偏程度也趋近相同,降低了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表1:盖帽层的物理厚度在不同视角下的白光亮度衰减与色偏的关系
优选地,盖帽层在平面区的物理厚度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物理厚度的差值范围为2nm~10nm。
具体地,当盖帽层太薄时,盖帽层的光取出效果比较差,显示面板的出光效果比较差。当盖帽层太厚时,因盖帽层的作用导致的大视角下的色偏比较严重。可以设置盖帽层的物理厚度在55~70nm范围内,既可以保证盖帽层的光取出效果(色纯度),还可以避免盖帽层过厚导致的大视角下的色偏严重问题。另外,在大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观测视角差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节盖帽层在平面区的物理厚度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物理厚度的差值范围为2nm~10nm,使弯折区的出光颜色更接近平面区的出光颜色,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盖帽层的物理厚度仅是一种示例,而不是限定。由于顶发光OLED的微腔光谱具有周期性,不同发光OLED对应的盖帽层的物理厚度不一致,具体的物理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可选地,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平均折射率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平均折射率。
具体地,当盖帽层包括多层时,平均折射率可以为多层盖帽层的折射率的平均值。例如,当盖帽层包括两层时,平均折射率为两层盖帽层的平均折射率。盖帽层在平面区的物理厚度可以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物理厚度相等。通过设置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平均折射率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平均折射率,使得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弯折区的盖帽层对光线的微腔效应小于平面区的盖帽层对光线的微腔效应,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的色偏现象,进而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例如,盖帽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可以为2.0~2.4,盖帽层在弯折区的折射率可以为1.9~2.2。既使得盖帽层具有较大折射率,保证了盖帽层的光取出效果,而且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平均折射率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平均折射率,在大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程度差值可以减少50%。示例性地,盖帽层的材料可以为芳胺类或氮杂环类有机材料,可以满足盖帽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为2.0~2.4,盖帽层在弯折区的折射率为1.9~2.2。
示例性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盖帽层130包括第一盖帽层131和第二盖帽层132,第二盖帽层132位于第一盖帽层131远离发光单元120的一侧。第一盖帽层131的折射率小于第二盖帽层132的折射率,第二盖帽层132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大于第二盖帽层132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特别地,参考图2,第二盖帽层132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为0。
具体地,在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平均折射率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平均折射率的基础上,第二盖帽层132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大于第二盖帽层132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使得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光学厚度,弯折区112的盖帽层130对光线的微腔效应小于平面区111的盖帽层130对光线的微腔效应,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112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112的色偏现象,进而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2仅是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二盖帽层132设置于平面区111,并且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的情况。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相等,而第二盖帽层132仅设置于平面区111,第一盖帽层131覆盖第二盖帽层132及弯折区112,由于第二盖帽层13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盖帽层131的折射率,因此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平均折射率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平均折射率,则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光学厚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相等,第二盖帽层132设置于平面区111,第一盖帽层131设置于弯折区112,此处不做限定。
或者,还可以设置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小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平均折射率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平均折射率,且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光学厚度,同样可以实现弯折区112的盖帽层130对光线的微腔效应小于平面区111的盖帽层130对光线的微腔效应,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112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112的色偏现象,进而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同时调节盖帽层的物理厚度和折射率,从而使得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显示面板,在该显示面板中,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发光功能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发光功能层在弯折区的折射率。
具体地,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弯折区的微腔效应比平面区的微腔效应弱,因此可以降低弯折区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的色偏现象,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和弯折区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形成发光单元的微腔,当发光功能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发光功能层在弯折区的折射率时,弯折区对应的微腔腔长大于平面区对应的微腔腔长,使得弯折区出射光的波长向着长波长侧偏移,即弯折区出射光的波长等于或者接近平面区出射光的本征峰,进而使得弯折区的出光颜色接近平面区的出光颜色,从而改善弯折区的色偏现象,因此,在设置盖帽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时,可进一步设置发光功能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发光功能层在弯折区的折射率,共同实现对平面区的出光和弯折区的出光的调节,改善弯折区的色偏现象,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10以及层叠设置于基板110一侧的发光单元120和盖帽层130,盖帽层130位于发光单元120远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物理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物理厚度;发光单元1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121、发光功能层122和第二电极123,发光功能层122包括空穴传输层1221和电子传输层1222;空穴传输层1221在平面区111的折射率小于空穴传输层1221在弯折区112的折射率,和/或电子传输层1222在平面区111的折射率小于电子传输层1222在弯折区112的折射率。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盖帽层130在平面区111的光学厚度大于盖帽层130在弯折区112的光学厚度时,使得弯折区112的微腔效应比平面区111的微腔效应弱,进而可以降低弯折区112因微腔效应导致的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以及红绿蓝三基色的亮度衰减差距,从而可以改善弯折区112的色偏现象,补偿了在一视角下,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空穴传输层1221在平面区111的折射率小于空穴传输层1221在弯折区112的折射率,和/或电子传输层1222在平面区111的折射率小于电子传输层1222在弯折区112的折射率,使得弯折区112对应的微腔腔长大于平面区111的微腔腔长,使得弯折区出射光的波长向着长波长侧偏移,即弯折区出射光的波长等于或者接近平面区出射光的本征峰,进而使得弯折区的出光颜色接近平面区的出光颜色,从而改善弯折区112的色偏现象,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对盖帽层在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光学厚度的调整,以及对空穴传输层1221和/或电子传输层1222在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折射率的调整,共同实现对平面区111的出光和弯折区112的出光的调节,改善弯折区111的色偏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光功能层122包括其他膜层时,例如空穴注入层、电子注入层、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等,还可以设置空穴注入层、电子注入层、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中的至少一层在平面区111的折射率小于其在弯折区112的折射率,使得弯折区112对应的微腔腔长大于平面区111的微腔腔长。但考虑到改变空穴传输层1221和电子传输层1222的折射率,可以尽量减少对发光单元120的电学性能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优选空穴传输层1221在平面区111的折射率小于空穴传输层1221在弯折区112的折射率,和/或电子传输层1222在平面区111的折射率小于电子传输层1222在弯折区112的折射率。
继续参考图4,发光单元还包括发光层1223。发光层1223在平面区111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小于发光层1223在弯折区112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
具体地,发光层1223设置于空穴传输层1221和电子传输层1222之间。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层出射光的光谱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角与亮度值的对应关系。如图5和图6所示,图5的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强度,图6的横坐标为视角角度,纵坐标为归一化的亮度值。由图5可知,第一发光层EML1和第二发光层EML2具有相同的波峰值以及波峰对应的波长,第一发光层EML1的光谱比第二发光层EML2的光谱宽。对应的在图6中,在相同视角下,第一发光层EML1的亮度值大于第二发光层EML2的亮度值。由此可知,发光层的光谱越宽,发光单元的亮度衰减越小,对应的色偏程度越小。
光谱的半高宽即为光谱的波峰值的一半对应的波长宽度,通过光谱的半高宽可以表示光谱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当发光层1223在平面区111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小于发光层1223在弯折区112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时,发光层1223在平面区111的出射光的光谱比发光层1223在弯折区112的出射光的光谱窄。在同一视角下,发光层1223在平面区111的色偏程度大于发光层1223在弯折区112的色偏程度,因此可以补偿在一视角下,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色偏程度不同,降低了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可以通过设置发光层1223在平面区111的材料的本征光谱比发光层1223在弯折区111的材料的本征光谱宽,从而实现发光层1223在平面区111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小于发光层1223在弯折区112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
可选地,发光层1223在平面区111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与发光层1223在弯折区112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的差值范围为1~10nm。
具体地,在大视角下,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观测视角差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节发光层1223在平面区111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与发光层1223在弯折区112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的差值范围为1~10nm,使弯折区112的出光颜色更接近平面区111的出光颜色,降低了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色偏程度的差值,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50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51。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以及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和盖帽层,所述盖帽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
所述基板包括平面区和弯折区,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大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光学厚度,其中,所述光学厚度为膜层的物理厚度与折射率之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物理厚度大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物理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物理厚度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物理厚度的差值范围为2nm~1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平均折射率大于所述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平均折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层包括第一盖帽层和第二盖帽层,所述第二盖帽层位于所述第一盖帽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
所述第一盖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盖帽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盖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物理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盖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物理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在所述弯折区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在所述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空穴传输层在所述弯折区的折射率,和/或所述电子传输层在所述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电子传输层在所述弯折区的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小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弯折区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弯折区的出射光的光谱半高宽的差值范围为1~10n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647282.7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323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7282.7A CN110323264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7282.7A CN110323264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3264A true CN110323264A (zh) 2019-10-11
CN110323264B CN110323264B (zh) 2021-08-27

Family

ID=6812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7282.7A Active CN110323264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326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8512A (zh) * 2019-10-18 2020-0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CN110910822A (zh) * 2019-11-27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补偿方法、补偿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6052A (zh) * 2020-05-09 2020-07-1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68281A (zh) * 2020-07-02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CN112289956A (zh) * 2020-10-29 2021-01-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70465A (zh) * 2021-05-25 2021-08-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67804A (zh) * 2021-12-14 2022-04-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156035A1 (zh) * 2021-01-21 2022-07-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3267A (zh) * 2017-02-27 2017-05-3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膜材和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053762A (zh) * 2017-12-06 2018-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134012A (zh) * 2018-01-03 2018-06-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93350A (zh) * 2018-03-09 2018-09-0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711577A (zh) * 2018-05-24 2018-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85689A (zh) * 2018-12-29 2019-04-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42255A (zh) * 2018-12-29 2019-05-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35870A (zh) * 2019-05-09 2019-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平坦化层的方法、装置、显示屏及终端
CN110352494A (zh) * 2019-05-27 2019-10-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3267A (zh) * 2017-02-27 2017-05-3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膜材和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053762A (zh) * 2017-12-06 2018-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134012A (zh) * 2018-01-03 2018-06-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93350A (zh) * 2018-03-09 2018-09-0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711577A (zh) * 2018-05-24 2018-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85689A (zh) * 2018-12-29 2019-04-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42255A (zh) * 2018-12-29 2019-05-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35870A (zh) * 2019-05-09 2019-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平坦化层的方法、装置、显示屏及终端
CN110352494A (zh) * 2019-05-27 2019-10-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8512A (zh) * 2019-10-18 2020-0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CN110910822A (zh) * 2019-11-27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补偿方法、补偿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6052A (zh) * 2020-05-09 2020-07-1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68281A (zh) * 2020-07-02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CN111668281B (zh) * 2020-07-02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CN112289956A (zh) * 2020-10-29 2021-01-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89956B (zh) * 2020-10-29 2022-10-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156035A1 (zh) * 2021-01-21 2022-07-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70465A (zh) * 2021-05-25 2021-08-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70465B (zh) * 2021-05-25 2023-05-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67804A (zh) * 2021-12-14 2022-04-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3264B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32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6828724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s
KR101100771B1 (ko) 조명용 유기 발광 디바이스
EP3496176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US7355211B2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display thereof
TWI476741B (zh) 用於可控制照明之顏色可調照明源及方法
CN11028929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21637A (zh)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044467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03236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20130070440A1 (en) OLED Light Panel in Combination with a Gobo
KR20070103509A (ko) 패턴화된 발광층 두께를 갖는 oled 장치
CN108448007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1809489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8493350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KR20110068638A (ko) 청색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CN11026546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634084A (zh) 顶发射白光oled显示装置
US11637254B2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8530811A (ja) パターニングされた層厚を持つoled装置
CN112838177A (zh)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240647B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灯具
CN106328833B (zh) 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KR100591795B1 (ko) 적층형 유기 발광 소자
JP4626967B2 (ja) 面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