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7253A -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7253A
CN114267253A CN202111633381.3A CN202111633381A CN114267253A CN 114267253 A CN114267253 A CN 114267253A CN 202111633381 A CN202111633381 A CN 202111633381A CN 114267253 A CN114267253 A CN 114267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piezoelectric film
folded
housing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33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江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33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7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7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2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6645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81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 G10K9/12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中,柔性显示面板用于显示信息;柔性压电膜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层叠设置,以在驱动电压控制下伸缩形变,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振动发声。采用柔性压电膜,以便与柔性显示面板可一同弯折,更好的展现柔性显示面板的特性。利用柔性压电膜在驱动电压控制下伸缩形变,带动柔性显示面板振动发声,实现显示模组振动发声的功能。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主要使用激励器带动屏幕发声,但是在具有可折叠形态和可伸缩卷轴形态的手机上,对于本身具有柔软特性的柔性显示面板,将不能适用激励器带动屏幕发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配置为可弯折,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用于显示信息;以及
柔性压电膜,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层叠设置,以在驱动电压控制下伸缩形变,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振动发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
转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以使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以及
如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转轴组件上,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折叠时弯折折叠,或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展开时展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相对滑动连接;
弯折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及
如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弯折支撑部上,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滑动时,在所述弯折支撑部上滑动并滑动至所述显示模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或在所述弯折支撑部上滑动并滑进至所述显示模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显示模组对应于所述弯折支撑部的部分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滑动的方向上弯折,以与所述弯折支撑部的表面接触。
以上方案中,采用柔性压电膜,以便与柔性显示面板可一同弯折,更好的展现柔性显示面板的特性。利用柔性压电膜在驱动电压控制下伸缩形变,带动柔性显示面板振动发声,实现显示模组振动发声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显示模组的线Ⅱ-Ⅱ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显示模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示柔性压电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显示模组在一实施例中进行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所示显示模组在一实施例中进行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所示显示模组的线Ⅷ-Ⅷ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所示柔性压电膜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所示电子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所示电子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所示电子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所示电子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中电子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处于回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电子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中电子装置在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接下来阐述一种显示模组。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模组100可用于显示信息例如图像、文字等,也可振动发声,以作为发声器的使用。该显示模组100可在虚线箭头所示厚度方向辐射声音,实现声音的传播。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0可在厚度方向上显示面一侧将声音辐射出去。当然,这并不是说显示模组100并不能在厚度方向上非显示面一侧将声音辐射出去。可以理解地,在显示模组100使用过程中,因为载体、使用方式等因素影响,显示模组100可在厚度方向上显示面一侧和/或非显示面一侧将声音辐射出去。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中所示显示模组100的线Ⅱ-Ⅱ截面示意图。显示模组100可包括设置有显示面及非显示面的柔性显示面板10以及与柔性显示面板10层叠设置的柔性压电膜20。其中,柔性压电膜20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面一侧。即,柔性显示面板10远离柔性压电膜20一侧的表面为显示面,柔性显示面板10靠近柔性压电膜20一侧的表面为非显示面。柔性压电膜20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0一侧的表面及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0一侧的表面中两表面的电位差产生逆压电效应从而伸缩形变,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振动发声。
柔性显示面板10可用于显示信息例如图像、文字等。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Micro OLED显示屏或者AMOLED显示屏。当然,柔性显示面板10的类型可为具备一定的柔性以可弯折的类型,不作赘述。
可以理解地,柔性显示面板10可为常规显示面板,便于直接在常规显示面板设置柔性压电膜20。即可对现有的常规显示面板进行改进,以弥补常规显示面板的不足。
柔性显示面板10远离柔性压电膜20一侧的显示面可呈现出信息例如图像、文字等,以供用户查看。柔性显示面板10靠近柔性压电膜20一侧的非显示面可设置柔性压电膜20,以与柔性压电膜20配合振动发声。
柔性显示面板10可包括层叠设置的柔性基板、发光层及封装层等,从而能够具备一定的柔性以可弯折。当然,柔性显示面板10还可包括其他辅助叠层,不作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具备多功能的特点,还可包括其他功能叠层例如触控层等。可以理解地,对于柔性显示面板10中叠层结构、叠层组成以及叠层材质均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方案中进行调整,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3,图3为图2中所示显示模组100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柔性显示面板10中的叠层结构可分为两部分。即,柔性显示面板10可包括第一叠层11及与第一叠层11层叠设置的第二叠层12。其中,第一叠层11可为柔性显示面板10中柔性基板、发光层及封装层等叠层中的一部分,第二叠层12可为柔性显示面板10中柔性基板、发光层及封装层等叠层中的另一部分。可以理解地,柔性显示面板10中的叠层结构可不止分为两部分。其还可以按照三部分、四部分、五部分等中的一种形式划分。即柔性显示面板10还可包括与第一叠层11及第二叠层12层叠设置的第三叠层、第四叠层等,不作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以及上、下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可以理解地是,对于“第一叠层”、“第二叠层”、“第三叠层”、“第四叠层”以及“叠层”等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第一叠层”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叠层”。
请参阅图2,柔性压电膜20与柔性显示面板10层叠设置,可直接地或间接地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膜20可直接粘接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上,例如通过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粘接。
柔性压电膜20具备一定的柔性以可弯折。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膜20的弯折角度可超过90°。例如,柔性压电膜20的最大弯折角度大于等于90°。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膜20的最大弯折角度可为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等中的一个。可以理解地,在柔性压电膜20与柔性显示面板10层叠设置时,柔性压电膜20可随柔性显示面板10的弯折而弯折,柔性显示面板10的弯折角度可只受叠层结构及叠层材质影响而并不受柔性压电膜20的限制。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柔性压电膜20也可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弯折角度进行限制,但不影响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弯折功能即可。
请参阅图4,图4为图2中所示柔性压电膜20的结构示意图。柔性压电膜20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21、第一柔性压电层22、第二绝缘层23、第二柔性压电层24、第三绝缘层25、第三柔性压电层26、第四绝缘层27、第四柔性压电层28、第五绝缘层29、第五柔性压电层210和第六绝缘层211。其中,柔性压电层例如第一柔性压电层22、第二柔性压电层24、第三柔性压电层26、第四柔性压电层28、第五柔性压电层210可分别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因产生逆压电效应从而伸缩形变。绝缘层例如第一绝缘层21、第二绝缘层23、第三绝缘层25、第四绝缘层27、第五绝缘层29、第六绝缘层211的设置可使柔性压电层例如第一柔性压电层22、第二柔性压电层24、第三柔性压电层26、第四柔性压电层28、第五柔性压电层210相互之间的电隔离,也可降低柔性压电层例如第一柔性压电层22、第二柔性压电层24、第三柔性压电层26、第四柔性压电层28、第五柔性压电层210相邻两层之间伸缩形变的影响,使得柔性压电层例如第一柔性压电层22、第二柔性压电层24、第三柔性压电层26、第四柔性压电层28、第五柔性压电层210的伸缩形变得以叠加。
可以理解地是,对于“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第六绝缘层”以及“绝缘层”等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第一绝缘层”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绝缘层”。
另外,可以理解地是,对于“第一柔性压电层”、“第二柔性压电层”、“第三柔性压电层”、“第四柔性压电层”、“第五柔性压电层”以及“柔性压电层”等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第一柔性压电层”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柔性压电层”。
可以理解地,每一层柔性压电层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层绝缘层。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每一层柔性压电层至少一侧的绝缘层。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层的数量可不做限定。可根据对柔性压电膜20驱动力的需求进行调整。例如第一柔性压电层22、第二柔性压电层24、第三柔性压电层26、第四柔性压电层28、第五柔性压电层210中的最多四个可以省略。例如,还可包括其他柔性压电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层的压电常数大于等于30pC/N。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层的压电常数大于等于30pC/N,小于40pC/N。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层的压电常数大于等于100pC/N。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层的压电常数大于等于30pC/N,小于100pC/N。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膜20的厚度可为0.1-0.35mm。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膜20的厚度可为0.13mm、0.15mm、0.17mm、0.19mm、0.21mm、0.23mm、0.25mm、0.27mm、0.29mm、0.31mm等中的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膜20的厚度可为0.2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层例如第一柔性压电层22、第二柔性压电层24、第三柔性压电层26、第四柔性压电层28、第五柔性压电层210可为聚偏氟乙烯(PDVF)压电薄膜。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偏氟乙烯(PDVF)压电薄膜是一种具备压电效应的高度非反应性热塑性含氟聚合物,可通常通过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等方法进行制备。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度可大于等于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层例如第一柔性压电层22、第二柔性压电层24、第三柔性压电层26、第四柔性压电层28、第五柔性压电层210可为压电胶片薄膜。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电胶片薄膜可采用胶片薄膜制备工艺,将压电材料晶粒均匀混合于胶片基质中。例如通过喷涂、刷涂、压合等工艺制备成具备压电效应的胶片薄膜。即,柔性压电层例如第一柔性压电层22、第二柔性压电层24、第三柔性压电层26、第四柔性压电层28、第五柔性压电层210可包括基质以及在基质内分布的压电材料晶粒。
可以理解地,柔性压电膜20除了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0设置非显示面的一侧,其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
例如,请参阅图3,柔性压电膜20可以设置在第一叠层11与第二叠层12之间。当然,在柔性压电膜20透明度允许的情况下透过发光层的用于信息显示的光线,发光层可设置在第一叠层11或第二叠层12中,显示面设置在第一叠层11上,非显示面设置在第二叠层12上。在柔性压电膜20透明度不允许的情况下,发光层可设置在第二叠层12上,显示面设置在第一叠层11上,非显示面设置在第二叠层12上。
例如,请参阅图5,图5为图4中所示显示模组100的结构示意图。柔性压电膜20可以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0设置显示面的一侧,柔性压电膜20透明度允许透过发光层的用于信息显示的光线。
显示模组100可在柔性显示面板10及柔性压电膜20均可进行弯折的情况下,可具有弯折折叠的功能。
请参阅图6,图6为图1中所示显示模组100在一实施例中进行折叠的结构示意图。显示模组100可向显示面一侧弯折以实现显示模组100的折叠,可形成第一对折部101、与第一对折部101相对的第二对折部102以及连接第一对折部101及第二对折部102的弯折部103。第一对折部101朝向第二对折部102的表面为显示面。第二对折部102朝向第一对折部101的表面为显示面。
请参阅图7,图7为图1中所示显示模组100在一实施例中进行折叠的结构示意图。显示模组100可向非显示面一侧弯折以实现显示模组100的折叠,可形成第一对折部101、与第一对折部101相对的第二对折部102以及连接第一对折部101及第二对折部102的弯折部103。第一对折部101朝向第二对折部102的表面为非显示面。第二对折部102朝向第一对折部101的表面为非显示面。
请参阅图8,图8为图2中所示显示模组100的线Ⅷ-Ⅷ截面示意图。柔性压电膜20可开设避让孔例如第一避让孔201、第二避让孔202及第三避让孔203。其中,避让孔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不作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避让孔201可为摄像头避让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避让孔202可为接近光传感器避让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避让孔203可为指纹组件避让孔。
可以理解地,柔性压电膜20的设置,可以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被柔性压电膜20覆盖的覆盖区域进行振动发声。而柔性显示面板10未被柔性压电膜20覆盖的覆盖区域则可不具备振动发声的功能。
声压计算公式如下:
P=2πf2ρ0EaSd/d
P为声压;f为频率;ρ0为介质密度;Ea为振幅有效值;Sd为有效辐射面积;d为距离。
在声压计算公式中,有效辐射面积Sd与振幅有效值Ea成反比,所以本申请中柔性显示面板10被柔性压电膜20覆盖的覆盖区域的增大可使得振幅有效值Ea减小。所以在使用本申请中的柔性压电膜20时,可以使得显示模组100的显示面的振感较小。
请参阅图9,图9为图8中所示柔性压电膜20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柔性压电膜20可设置分割区例如第一分割区204、第二分割区205,以将柔性压电膜20分割为多个压电膜区。分割区的数量可以根据对压电膜区的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割区204与第二分割区205交叉设置,以将柔性压电膜20分割为4个压电膜区。例如第一压电膜区206、第二压电膜区207、第三压电膜区208以及第四压电膜区20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障柔性压电膜20完整性及成膜性,可在分割区例如第一分割区204、第二分割区205内设置填充物,以连接分割区两侧的压电膜区边缘。例如图4中柔性压电膜20设置图8中的分割区例如第一分割区204、第二分割区205时,可在分割区例如第一分割区204、第二分割区205内填充与绝缘层材料一样或不一样的绝缘物,也可以在分割区例如第一分割区204、第二分割区205内填充基质。当然,填充物可不仅限于绝缘物、基质,填充物还可以为其他不影响压电膜区振动发声功能的物质。
柔性压电膜20中所有压电膜区可均在驱动电压作用下产生逆压电效应从而同步伸缩形变振动,以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不同的覆盖区域同步振动发声。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膜20中所有压电膜区可均在驱动电压作用下分别产生逆压电效应从而伸缩形变振动,以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不同的覆盖区域进行振动发出不同的声音。即,各个压电膜区可独立工作可不受影响。
压电膜区例如第一压电膜区206、第二压电膜区207、第三压电膜区208以及第四压电膜区209的分别设置,可便于对每一个压电膜区使用一个功率放大器,可根据需要分别对输入到每一个压电膜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调试,从而使每一个压电膜区产生不一样的振动状态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使整体的屏幕发声呈现出多声道效果。
可以理解地是,对于“第一压电膜区”、“第二压电膜区”、“第三压电膜区”、“第四压电膜区”以及“压电膜区”等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第一压电膜区”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压电膜区”。
接下来阐述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00。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装置200可包括壳体组件30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30同一侧的显示模组100。显示模组100在非显示面一侧连接于壳体组件30,显示模组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信息。壳体组件30用于对显示模组100进行支撑和固定。壳体组件30可以进行折叠,显示模组100可随壳体组件30的折叠而折叠,进而实现电子装置200的折叠收纳。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也可被称为“终端”或“移动终端”或“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他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等设备。
请参阅图10,壳体组件30可作为载体,用于安装摄像模组、电池模组、显示模组100及其他电子元件例如主板、天线、处理器等。壳体组件30可作为机壳,其能够起到保护电子装置200内部电子元件(例如,主板、天线、电池、处理器等)的作用,所以壳体组件30也可被称为“保护壳体”。
壳体组件30可包括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的转轴组件33。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通过转轴组件33转动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电子装置200的折叠、展开。例如可使电子装置200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折叠状态。例如可使电子装置200由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
可以理解地,壳体例如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的数量为三个,转轴组件33的数量为两个。具体地,壳体组件3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通过一个转轴组件33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二壳体32和第三壳体通过一个转轴组件33转动连接在一起。在这里,壳体和转轴组件33的具体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确定,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10,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通过转轴组件33转动连接,可以实现壳体组件30向靠近显示模组100的一侧弯折折叠,也可实现壳体组件30向远离显示模组100的一侧弯折折叠。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10中所示电子装置200在一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0中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通过转轴组件33转动连接,可以实现壳体组件30向靠近显示模组100的一侧弯折折叠,由图10中所示的展开状态转换为图11中的折叠状态。显示模组100可在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相对转动折叠时弯折折叠,或在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相对转动展开时展平。
在图11中,显示模组100与第一壳体31对应的部位形成第一对折部101,即,第一对折部101设置在第一壳体31上。显示模组100与第二壳体32对应的部位形成第二对折部102,即,第二对折部102设置在第二壳体32上。显示模组100与转轴组件33对应的部位形成弯折部103,即,弯折部103在电子装置200处于展开状态时展平,在电子装置200处于折叠状态时弯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折部101可与第二对折部102间隔设置,以实现第一对折部101和/或第二对折部102在电子装置200处于折叠状态时也可以进行振动发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折部101可与第二对折部102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等于第一对折部101振动发声的振幅加第二对折部102振动发声的振幅。以减少第一对折部101与第二对折部102的相互干涉碰撞导致杂音。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折部101与第二对折部102之间的间隙,最大宽度可大于等于第一对折部101振动发声的振幅加第二对折部102振动发声的振幅,进而可进行压电膜区的设置,最小宽度可小于第一对折部101振动发声的振幅加第二对折部102振动发声的振幅,进而可设置分割区。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膜20对应弯折部103的部分配置为在电子装置200处于展开状态时展平,在电子装置200处于折叠状态时弯折。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2为图10中所示电子装置200在一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0中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通过转轴组件33转动连接,可以实现壳体组件30向远离显示模组100的一侧弯折折叠,由图10中所示的展开状态转换为图12中的折叠状态。
在图12中,显示模组100与第一壳体31对应的部位形成第一对折部101,显示模组100与第二壳体32对应的部位形成第二对折部102,显示模组100与转轴组件33对应的部位形成弯折部103。
请参阅图13和图14,图13为图10中所示电子装置200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所示电子装置200在一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其中,显示模组100与第二壳体32相对的部位设置第一压电膜区206及第三压电膜区208。显示模组100与第一壳体31相对的部位设置第二压电膜区207及第四压电膜区209。在图13中,电子装置200处于展开状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压电膜区的选择并进行使用,可以实现多声道效果,产生类似环绕立体声的效果。在图14中,电子装置200处于折叠状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压电膜区例如第一压电膜区206及第三压电膜区208的选择并进行使用,也可以进行压电膜区例如第二压电膜区207及第四压电膜区209的选择并进行使用。当然也可以进行压电膜区例如第一压电膜区206、第三压电膜区208、第二压电膜区207及第四压电膜区209的选择并进行使用。即,在第一压电膜区206、第三压电膜区208、第二压电膜区207及第四压电膜区209一同使用时,可根据选择,使得第一压电膜区206、第三压电膜区208输入左声道信号,使得第二压电膜区207及第四压电膜区209输入右声道信号,产生双声道立体声效果。在第一压电膜区206及第三压电膜区208一同使用时,可根据选择,使得第一压电膜区206输入左声道信号,使得第三压电膜区208输入右声道信号,产生双声道立体声效果。在第二压电膜区207及第四压电膜区209一同使用时,可根据选择,使得第二压电膜区207输入左声道信号,使得第四压电膜区209输入右声道信号,产生双声道立体声效果。
请参阅图15和图16,图15为本申请中电子装置300在另一实施例中处于回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电子装置300在另一实施例中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装置300可包括可伸缩的壳体组件40以及一部分设置在壳体组件40的外表面且另一部分收卷在壳体组件40内的显示模组100。通过壳体组件40伸展,实现显示模组100在壳体组件40内的部分将滑出至外表面以进行显示使用。通过壳体组件40回缩,实现显示模组100在壳体组件40外表面的部分将滑进壳体组件40内以进行收纳。通过壳体组件40伸缩,以调整显示模组100的显示面积。
壳体组件40可包括第一壳体41、与第一壳体41滑动连接的第二壳体42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42内的弯折支撑部43。其中,显示模组100的第一对折部101设置在壳体组件40的外表面,第一对折部101在非显示面一侧与第一壳体41连接,显示模组100的弯折部103环绕在弯折支撑部43上,显示模组100的第二对折部102伸入第二壳体42内以进行收纳。在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相对滑动以实现壳体组件40伸展时,第二对折部102将从第二壳体42内逐渐滑出第二壳体42,以提升第一对折部101的显示面积。在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相对滑动以实现壳体组件40回缩时,第一对折部101将从壳体组件40的外表面逐渐滑进第二壳体42,以减小第一对折部101的显示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支撑部43为卷辊。
可以理解地,在电子装置300进行第一对折部101显示面积调整的同时,也可实现第一对折部101上的柔性压电膜20的调整,进行实现不同的振动发声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0在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相对滑动时,在弯折支撑部42上滑动并滑动至显示模组100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壳体42外,或在弯折支撑部42上滑动并滑进至显示模组100部分位于第二壳体42内,显示模组100对应于弯折支撑部42的部分在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相对滑动的方向上弯折,以与弯折支撑部42的表面接触,形成弯折部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压电膜20对应于弯折支撑部42的部分在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相对滑动的方向上弯折,以与弯折部103相匹配。
本申请中的显示模组100可进行弯折折叠变形,由于厚度薄,可节省电子装置300内部空间。同时,由于显示模组100本身无磁性和金属构造,也不会对周边的敏感器件造成干扰。柔性压电膜20在驱动柔性显示面板10发声时振动幅度小,声压高且手触振感低。另外柔性压电膜20自身易于裁切加工,其形状和应用方式也更加灵活,可根据显示模组100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中电子装置400在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电子装置4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电子装置400的结构可以包括RF电路410、存储器420、输入单元430、显示单元440(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00)、传感器450、音频电路460(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00)、wifi模块470、处理器480以及电源490等。其中,RF电路410、存储器420、输入单元430、显示单元440、传感器450、音频电路460以及wifi模块470分别与处理器480连接。电源490用于为整个电子装置400提供电能。
具体而言,RF电路410用于接发信号。存储器4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输入单元430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4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432。显示单元440则可以包括显示面板241(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面板10)等。传感器450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距离信号等。扬声器461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或者受话器组件)462通过音频电路460与处理器480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470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处理器480用于处理电子装置的数据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配置为可弯折,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用于显示信息;以及
柔性压电膜,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层叠设置,以在驱动电压控制下伸缩形变,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振动发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面及非显示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设置所述显示面或所述非显示面的一侧设置所述柔性压电膜。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电膜包括至少一层柔性压电层及绝缘层,每一所述至少一层柔性压电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绝缘层层叠设置,所述绝缘层分别设置在每一所述至少一层柔性压电层的相对两侧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至少一层柔性压电层可为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或,每一所述至少一层柔性压电层包括基质以及分布在所述基质内的压电材料晶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叠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压电膜的一侧,与所述柔性压电膜层叠设置;以及
第二叠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压电膜的另一侧,与所述柔性压电膜层、所述第一叠层叠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电膜包括多个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层叠设置的压电膜区,相邻两个所述压电膜区之间设置分割区,每一个所述压电膜区在驱动电压控制下伸缩形变,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振动发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区设置有填充物,以连接与所述相邻两个压电膜区的边缘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电膜开设避让孔。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
转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以使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以及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转轴组件上,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折叠时弯折折叠,或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展开时展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第一对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第二对折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及
弯折部,与所述转轴组件相对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一对折部及所述第二对折部,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展平,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弯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向设置所述第一对折部的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以折叠所述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对折部及所述第二对折部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折部及所述第二对折部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对折部振动发声的振幅加所述第二对折部振动发声的振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折部及所述第二对折部之间的间隙最大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对折部振动发声的振幅加所述第二对折部振动发声的振幅,所述第一对折部及所述第二对折部之间的间隙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对折部振动发声的振幅加所述第二对折部振动发声的振幅。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向远离所述第一对折部的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以折叠所述电子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电膜包括:
第一压电膜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折部上;以及
第二压电膜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折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电膜对应所述弯折部的部分配置为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展平,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弯折。
17.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相对滑动连接;
弯折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弯折支撑部上,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滑动时,在所述弯折支撑部上滑动并滑动至所述显示模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或在所述弯折支撑部上滑动并滑进至所述显示模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显示模组对应于所述弯折支撑部的部分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滑动的方向上弯折,以与所述弯折支撑部的表面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电膜对应于所述弯折支撑部的部分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滑动的方向上弯折。
CN202111633381.3A 2021-12-29 2021-12-29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42672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3381.3A CN114267253A (zh) 2021-12-29 2021-12-29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PCT/CN2022/136645 WO2023124810A1 (zh) 2021-12-29 2022-12-05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3381.3A CN114267253A (zh) 2021-12-29 2021-12-29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253A true CN114267253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1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3381.3A Pending CN114267253A (zh) 2021-12-29 2021-12-29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7253A (zh)
WO (1) WO20231248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8660A (zh) * 2022-04-26 2022-08-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124810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063A (zh) * 2016-10-06 2018-04-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扩展显示装置
CN109166890A (zh) * 2018-08-29 2019-01-0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1277682A (zh) * 2020-01-13 2020-06-1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和智能终端
CN212516364U (zh) * 2020-08-21 2021-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2748815A (zh) * 2019-10-30 2021-05-04 华一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薄膜发声组件的柔性电子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4506A (ja) * 2005-02-08 2006-06-29 Columbus No Tamagotachi:Kk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を備えた携帯型通信端末
US11337008B2 (en) * 2017-12-07 2022-05-1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491289B (zh) * 2019-07-29 2024-03-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403461B (zh) * 2020-03-27 2022-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1900B (zh) * 2020-07-09 2021-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3487972B (zh) * 2021-07-22 2023-0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67253A (zh) * 2021-12-29 2022-04-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063A (zh) * 2016-10-06 2018-04-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扩展显示装置
CN109166890A (zh) * 2018-08-29 2019-01-0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2748815A (zh) * 2019-10-30 2021-05-04 华一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薄膜发声组件的柔性电子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CN111277682A (zh) * 2020-01-13 2020-06-1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和智能终端
CN212516364U (zh) * 2020-08-21 2021-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810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4898660A (zh) * 2022-04-26 2022-08-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898660B (zh) * 2022-04-26 2023-11-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4810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24810A1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879072B (zh) 电子设备
JP5508456B2 (ja) 移動端末機
KR20210118850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50026445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열확산 부재 제조방법
US11736843B2 (en) Display device
EP418735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foldable display
CN110785890A (zh) 电子装置
CN216700295U (zh)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4980638A (zh) 支撑板、壳体组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EP416704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arrangement structure
CN112447099B (zh)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组件的组装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058210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amera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camera device
EP4246715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16343585A (zh) 滑动式显示装置
CN116194980A (zh) 包括电子部件布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14464985A (zh)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5150726A (zh) 电子设备及音频控制方法
CN113286021A (zh) 电子设备
CN114863821B (zh)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150124306A (ko) 다층기판을 이용한 전송선로
RU2775152C1 (ru) Складное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ключающее в себя защитный элемент
CN111882986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4017639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23980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optical sen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