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4048B -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4048B
CN114264048B CN202111525477.8A CN202111525477A CN114264048B CN 114264048 B CN114264048 B CN 114264048B CN 202111525477 A CN202111525477 A CN 202111525477A CN 114264048 B CN114264048 B CN 114264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stop
frequency
gear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54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4048A (zh
Inventor
张龙爱
刘磊
曹振
杨硕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5254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4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4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4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4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4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机组因负荷不满,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根据所选择的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执行机组运行参数。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在压缩机停机时,及时调整机组运行参数,执行使压缩机不停机的最优运行模式,从而解决了由于空调机组负荷不满小水容量水温波动问题导致的压缩机频繁启停问题,解决了压缩机寿命降低的问题,使得空调机组控制模式更加智能。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水系统中央空调是采用水作为换热媒介的中央空调系统,室外机与多个室内机通过水管连接,形成循环水路,位于室外机的压缩机将流经的水降温制冷后通过循环水路输送到各室内机,具体为:从室外机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室内冷冻水供水管道(供水),进入室内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的空气制冷带走房间内的热量,最后由冷冻水回水管道回到主机蒸发器(回水)。
但是现有的水系统中央空调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负荷不满开启末端较少的情况,例如:在水系统中央空调应用于办公楼时,在周末或节假日办公人员较少,使用空调的房间较少,则会出现室内机开启末端较少的情况。又例如在水系统中央空调应用于宾馆酒店时,在旅游淡季则也会出现室内机开启末端较少的情况。此时因为室内机不开机时其与室外机之间的循环水路是封闭的,造成空调系统整体水路内的循环水容量减少,需要制冷的循环水容量的减少会使循环水的回水温度迅速降低,即使此时将压缩机频率降至最低,机组依然能将回水温度迅速降低至目标供水温度值以下,导致压缩机停止运行。随着系统运行,回水温度增大到某一特定值,压缩机又会重新启动,这两种情况的交替出现,则会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循环水路水温波动的情况。不仅增加了电能消耗,也降低了压缩机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机组因负荷不满,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
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其中,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包含多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
根据所选择的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执行机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最优运行模式为每个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使压缩机不停机的机组运行状态参数。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包括:
在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获取压缩机的启动时长W;和
在压缩机再次启动时,获取压缩机的停机时长S。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包括:
将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进行对比,计算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多组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
判断相对误差是否小于或等于误差设定值;
若是,则选择该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当空调机组为首次启动时,获取压缩机在满频工作至停机时,每组启停状态的启停时长数据和停机次数N,待停机次数N达到设定次数时,存储所获取的N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的构建方法还包括:
当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的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大于误差设定值时,则获取压缩机在满频工作至停机时,每组启停状态的启停时长数据和停机次数N,待停机次数N达到设定次数时,存储所获取的N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另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包括:
在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构建完成后,根据目标供水水温和实测供水水温的差值,通过依次调整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或者水泵档位和风机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存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根据目标供水水温和实测供水水温的差值,通过依次调整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或者水泵档位和风机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包括:
检测目标供水温度t目标和实测供水温度t实测
计算所检测的目标供水温度和实测供水温度的差值Δt,Δt=t目标-t实测
根据差值Δt的大小不同,降低不同幅度的压缩机频率至压缩机不停机,并存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根据差值Δt的大小不同,降低不同幅度的压缩机频率至压缩机不停机,包括:
当差值Δt>5℃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降低10Hz;
当差值3℃≤Δt≤5℃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降低5Hz;
当差值1℃<Δt<3℃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降低2Hz;
当差值-1℃≤Δt≤3℃时,则保持压缩机频率不变;和
当差值Δt<-1℃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升高1Hz。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根据目标供水水温和实测供水水温的差值,依次调整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或者水泵档位和风机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存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还包括:
当调整压缩机频率至最低频率时仍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时,则依次调整开大风机档位和开大水泵档位或者开大水泵档位和开大风机档位、降低目标供水温度和增开末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并存储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第二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
选择模块,用于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其中,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包括多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执行机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最优运行模式为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使压缩机不停机的机组运行状态参数。
第三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在机组运行过程中若出现压缩机停机,则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然后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根据所选择的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执行机组运行参数。因此,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能够在压缩机停机时,及时调整机组运行参数,执行使压缩机不停机的最优运行模式,从而解决了由于负荷不满引起的小水容量水温波动问题导致的压缩机频繁启停问题,解决了压缩机寿命降低的问题,使得空调机组控制模式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机组控制装置的框图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的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该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
具体的,包括:
在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获取压缩机的启动时长W;和
在压缩机再次启动时,获取压缩机的停机时长S。
因此,在空调机组满频工作时,如若发生压缩机停机状况,则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该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包括压缩机停机之前的启动时长W和停机时长S。
步骤S102: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其中,压缩机启停模型包含多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
具体的,在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的步骤包括:
将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进行对比,计算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多组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
判断相对误差是否小于或等于误差设定值。
若是,则选择该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优选的,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包括N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优选的,N≥4。通过将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每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进行对比,取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N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作为最终的相对误差ε。优选的,误差设定值可以为5%。通过计算所获取的压缩机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的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以便选择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5%的压缩机启停模型。
进一步优选的,本申请中所述的压缩机启停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当空调机组为首次启动时,获取压缩机在满频工作至停机时,每组启停状态的启停时长数据和停机次数N,待停机次数N达到设定次数时,存储所获取的N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优选的,获取压缩机在满频工作至停机时每组启停状态的启停时长数据包括每组启停状态下的启动时长TW和停机时长TS。优选的,设定次数至少为4次。当设定次数为4次时,则在获取到4组启停时长数据后,存储所获取的该4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进一步优选的,本申请中所述的压缩机启停模型的构建方法还包括:
当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的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大于误差设定值时,则获取压缩机在满频工作至停机时,每组启停状态的启停时长数据和停机次数N,待停机次数N达到设定次数时,存储所获取的N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另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即,当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的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大于误差设定值时,也即系统中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均无法满足要求时,则继续获取N组例如可以是4组启停时长数据并存储该4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另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以便及时更新压缩机启停模型数据库,以为加快后期机组应对压缩机频繁启停时的调节响应速度。
进一步优选的,本申请的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包括:
在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构建完成后,根据目标供水水温和实测供水水温的差值,通过依次调整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或者水泵档位和风机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存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具体的,在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构建完成后,针对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调整与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相对应的且使压缩机不停机的最优运行模式,使得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和与其相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型编号相同,以便根据在选择压缩机启停模型时及时根据其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调整机组运行参数。优选的,根据目标供水水温和实测供水水温的差值,通过依次调整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或者水泵档位和风机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首先修正压缩机频率,包括:
检测目标供水温度t目标和实测供水温度t实测
计算所检测的目标供水温度和实测供水温度的差值Δt,Δt=t目标-t实测
根据差值Δt的大小不同,降低不同幅度的压缩机频率至压缩机不停机,并存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该运行状态参数包括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水泵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
具体优选的,所述根据差值Δt的大小不同,降低不同幅度的压缩机频率至压缩机不停机,包括:
当差值Δt>5℃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降低10Hz;当差值3℃≤Δt≤5℃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降低5Hz;当差值1℃<Δt<3℃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降低2Hz;当差值-1℃≤Δt≤3℃时,则保持压缩机频率不变;和当差值Δt<-1℃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升高1Hz。进而通过先调整降低压缩机频率以使得压缩机不停机进而得到最优运行模式。
进一步优选的,当调整压缩机频率至最低频率时仍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时,则依次调整开大风机档位和开大水泵档位或者开大水泵档位和开大风机档位、降低目标供水温度和增开末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并存储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即,在通过调整降低压缩机频率至最低频率后压缩机仍然出现停机状况,则依次通过开大风机档位和开大水泵档位或者开大水泵档位和开大风机档位、降低目标供水温度和增开末端数量以至压缩机不停机,并存储在压缩机不停机时的运行状态参数例如: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水泵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等参数作为在对应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例如:在调整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时,可以依次使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逐级开大,直至不再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若风机档位逐级开大到次高档位时,仍出现压缩机停机,则逐级开大水泵档位直至不再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若水泵档位逐级开大到次高档位时,仍出现压缩机停机,则调整降低目标供水温度直至不再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目标供水温度降低的下限为7℃,若目标供水温度降低至7℃时,仍出现压缩机停机,则调整开启末端数量,并使末端数量逐个增加,直至不再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末端数量开启的上限为3个。在不再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时,及时存储在压缩机不停机状态下机组的运行参数作为在其对应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步骤S103:根据所选择的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执行机组运行参数,所述最优运行模式为每个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使压缩机不停机的机组运行状态参数。
在选择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后按照该压缩机启停模型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执行机组的运行参数,以使得压缩机不再出现启停频繁的问题。
参照图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申请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流程图。
在机组启动为非首次启动时,即在空调机组的后期运行时,保持压缩机满频90Hz启动,直至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时,记录压缩机的启动时长W,在压缩机再次启动时记录停机时长S,将启动时长W和停机时长S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的启动时长Ts和停机时长TS进行对比,计算出相对误差ε,在相对误差ε≤5%时,则按照该压缩机启停模型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即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水泵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或末端开启数量的参数对机组进行设定。
同时,在机组首次启动时,保持压缩机满频90Hz工作,在压缩机出现停机状况时,记录压缩机的启动时长Tw和停机次数N,在压缩机再次启动时,记录压缩机的停机时长Ts,直至记录4组启停时长数据并存储作为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并对压缩机启停模型进行编号,在该编号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下,检测实测供水温度以计算目标供水温度和实测供水温度的差值Δt,以便通过Δt的不同大小,使得压缩机频率降低不同幅度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如若在压缩机频率降低至最低频率仍然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时,则通过依次调整开大风机档位、水泵档位、降低目标供水温度和增开末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存储该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水泵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另外如在相对误差ε>5%时,则继续获取4组压缩机启停时长数据作为新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并得到新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以便及时更新系统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和最优运行模式的数据库,以便能够加快后期机组应对压缩机频繁启停时自动调节的响应速度。
请参数图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机组控制装置的框图示意图,该空调机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
选择模块302,用于确定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其中,压缩机启停模型包括多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
处理模块303,用于根据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执行机组运行参数,最优运行模式为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使压缩机不停机的机组运行状态参数。
进一步优选的,在获取模型301中,所述获取的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包括:在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获取的压缩机的启动时长W;和在压缩机再次启动时,获取压缩机的停机时长S。
进一步优选的,选择模块302具体用于:将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进行对比,计算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的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
判断相对误差是否小于或等于误差设定值;
若是,则选择该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的一种空调机组控制装置还包括:
压缩机启停模型存储模块,用于在当空调机组为首次启动时,获取压缩机在满频工作至停机时,每组启停状态的启停时长数据和停机次数N,待停机次数N达到设定次数时,存储所获取的N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以及用于在当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的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大于误差设定值时,则获取压缩机在满频工作至停机时,每组启停状态的启停时长数据和停机次数N,待停机次数N达到设定次数时,存储所获取的N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另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最优运行模式存储模块,用于在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构建完成后,根据目标供水水温和实测供水水温的差值,通过依次调整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或者水泵档位和风机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存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组控制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上述相关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照图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的框图示意图。
该空调包括:
存储器401,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40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以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应该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603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其中,所述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包括:在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获取压缩机的启动时长W,和在压缩机再次启动时,获取压缩机的停机时长S;
通过将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中的启动时长W和停机时长S与每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的启动时长Tw和停机时长Ts进行对比,取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多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作为最终的相对误差,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其中,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包含多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
根据所选择的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执行机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最优运行模式为每个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使压缩机不停机的机组运行状态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包括:
将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进行对比,计算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多组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
判断相对误差是否小于或等于误差设定值;
若是,则选择该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当空调机组为首次启动时,获取压缩机在满频工作至停机时,每组启停状态的启停时长数据和停机次数N,待停机次数N达到设定次数时,存储所获取的N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的构建方法还包括:
当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与已存储的压缩机启停模型中的历史启停时长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大于误差设定值时,则获取压缩机在满频工作至停机时,每组启停状态的启停时长数据和停机次数N,待停机次数N达到设定次数时,存储所获取的N组启停时长数据作为另一组压缩机启停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包括:
在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构建完成后,根据目标供水水温和实测供水水温的差值,通过依次调整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或者水泵档位和风机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存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供水水温和实测供水水温的差值,通过依次调整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或者水泵档位和风机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包括:
检测目标供水温度t目标和实测供水温度t实测
计算所检测的目标供水温度和实测供水温度的差值Δt,Δt=t目标-t实测
根据差值Δt的大小不同,降低不同幅度的压缩机频率至压缩机不停机,并存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差值Δt的大小不同,降低不同幅度的压缩机频率至压缩机不停机,包括:
当差值Δt>5℃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降低10Hz;
当差值3℃≤Δt≤5℃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降低5Hz;
当差值1℃<Δt<3℃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降低2Hz;
当差值-1℃≤Δt≤3℃时,则保持压缩机频率不变;和
当差值Δt<-1℃时,则调整压缩机频率升高1Hz。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供水水温和实测供水水温的差值,依次调整压缩机频率、风机档位和水泵档位或者水泵档位和风机档位、目标供水温度和末端开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存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还包括:
当调整压缩机频率至最低频率时仍出现压缩机停机状况时,则依次调整开大风机档位和开大水泵档位或者开大水泵档位和开大风机档位、降低目标供水温度和增开末端数量直至压缩机不停机,并存储在该运行状态参数作为在对应压缩机启停模型下的最优运行模式。
9.一种空调机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缩机满频工作至停机时的启停时长数据;
选择模块,用于选择与所获取的启停时长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误差设定值的压缩机启停模型;其中,所述压缩机启停模型包括多组压缩机历史启停时长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最优运行模式执行机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最优运行模式为每组压缩机启停模型所对应的使压缩机不停机的机组运行状态参数。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25477.8A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Active CN114264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5477.8A CN114264048B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5477.8A CN114264048B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4048A CN114264048A (zh) 2022-04-01
CN114264048B true CN114264048B (zh) 2023-01-24

Family

ID=80826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5477.8A Active CN114264048B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404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7C (zh) * 1996-12-03 2003-05-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用压缩机的空载时间补偿方法
JP3690294B2 (ja) * 2001-03-14 2005-08-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空気調和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201764621U (zh) * 2010-06-29 2011-03-16 朱永强 智能空调遥控器
CN104791944B (zh) * 2014-01-21 2018-05-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的室外机
CN107621048B (zh) * 2017-08-28 2020-02-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728820A (zh) * 2020-12-31 2021-04-30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水机组及其启停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4048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1086B2 (en) Sound level control in an HVAC system
US9562710B2 (en) Diagnostics for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9683563B2 (en) Vibration protection in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US9989288B2 (en) System for managing lubricant levels in tandem compressor assemblies of an HVAC system
US10746176B2 (en) Compressor control for increased efficiency
US10962251B2 (en) Air condi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04913451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US1157888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4457069A (zh) 制冷系统的能量调节方法
CN105004086A (zh) 螺杆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03210265A (zh) 空调设备的膨胀阀控制系统和方法
JP5489046B2 (ja) 熱源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CN111102691B (zh) 模块组合空调系统
US9982930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n HVAC system
US20160010885A1 (en) System for Managing Lubricant Levels in Tandem Compressor Assemblies of an HVAC System
CN112984867B (zh) 空调器制热回油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264048B (zh)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3294897A (zh) 空调器的转速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0779232B (zh) 多联式冷热水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冷热水机组
EP3563097B1 (en)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based ac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332653B (zh) 室外机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5493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EP3421904A1 (en) Compressor cycling control for variable flow systems
JP2003240363A (ja)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107014030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