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2974A - 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62974A CN114262974A CN202210074587.5A CN202210074587A CN114262974A CN 114262974 A CN114262974 A CN 114262974A CN 202210074587 A CN202210074587 A CN 202210074587A CN 114262974 A CN114262974 A CN 1142629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warp
- shrinkable film
- joint
- hot m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该接头装置包括对接机构、位于对接机构两侧的输送机构,对接机构用于将退绕完毕的工作经轴的多根经尾与替换经轴的多根经头相互连接,所述的对接机构包括用于同时约束多根待对接的经尾和一一对应的经头的多个对接室,对接室采用热缩膜或热熔胶连接对应的经尾和经头并形成多根接头部分;输送机构用于分别将多根待对接的经尾和经头送至对应的对接室处,且经尾侧的输送机构能够正反向输送。本发明的接头装置能够大幅减少传统机织网在更换织轴过程中引丝、穿综和穿筘所需时间,提高机织网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以及工人操作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织网加工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织网织造过程中,多根经纱由工作经轴经导丝机构通过综丝和钢筘后与纬纱错位穿插形成机织网。在工作经轴上的经纱消耗完毕后,需要工人更换新的工作经轴,并重新将多根经纱头经导丝机构、综丝和钢筘进入机织设备。与传统纺织织机相比,机织网的重型机制设备横向和纵向跨度大,工人在进行引纱和穿综穿筘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合作,且在更换过程中由于设备内场地跨度大、间隙狭小,工人往往需要长时间趴于设备上操作或处于机器狭小空间内进行穿综穿筘。通常传统手动更换工作经轴和穿综穿筘过程将消耗大量时间,根据设备的长度不同,工人进行单次更换,往往需要7~12天,此阶段机织网设备只能处于停工等待状态,待完成全部穿综穿筘后才可再次运行,设备生产效率非常低。因此研发一种能在设备外侧进行接头的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传统机织网工人在更换织轴过程中引丝、穿综和穿筘操作困难且消耗大量时间问题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头装置包括对接机构、位于对接机构两侧的输送机构,其中,对接机构用于将退绕完毕的工作经轴的多根经尾与替换经轴的多根经头相互连接,所述的对接机构包括用于同时约束多根待对接的经尾和一一对应的经头的多个对接室,对接室采用热缩膜或热熔胶连接对应的经尾和经头并形成多根接头部分;输送机构用于分别将多根待对接的经尾和经头送至对应的对接室处,且经尾侧的输送机构能够正反向输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接头部分的经尾侧或者接头部分的两侧设有定宽机构,定宽机构用于将多根一一对应的经尾和经头一一对接后形成的多个接头部分的宽度固定为预定宽度,以使得接头部分均能够满足穿过综丝和钢筘的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多根经尾并将多根经尾同时朝向对应的对接室方向牵引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用于夹持多根经头并将多根经头同时朝向对应的对接室方向牵引的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的第一输送组件能够正反向输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一对第一传送导辊,所述的第二输送组件包括一对第二传送导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接头装置还包括若干检测传感器组成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织轴经纱是否退绕完毕的退绕检测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多根一一对应的经尾和经头是否对接定位的对接检测传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对接机构为热缩膜对接机构时,热缩膜对接机构包括热缩膜接头底板、位于热缩膜接头底板上方的下压模块以及用于向热缩膜接头底板上的多个热缩膜对接室提供热缩膜的一对热缩膜供应模块,多个热缩膜对接室由形成在热缩膜接头底板上部的多个凹槽限定,所述下压模块的下底部设置有与多个热缩膜对接室一一对应的下压模具;一对热缩膜供应模块能够向热缩膜对接室分别提供位于多根经头和对应的多根经尾上下侧的热缩膜;所述的下压模块和/或热缩膜接头底板上安装有电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通过对热缩膜加热,热缩膜受热紧缩以定型连接多个热缩膜对接室内的一一对应的多根经头和经尾,形成多根连接稳定的接头部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热缩膜供应模块包括安装在热缩膜接头底板上的热缩膜固定器和安装在下压模块上的截断器,所述的热缩膜固定器用于将相应的热缩膜固定在热缩膜接头底板上,所述的截断器用于将位于热缩膜对接室两侧的多余热缩膜截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热缩膜供应模块安装在热缩膜接头底板的两端、且两热缩膜供应模块供应的热缩膜输送方向垂直于热缩膜对接室的朝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缩膜对接室的朝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导槽和第二限位导槽,第一限位导槽和第二限位导槽上的多个导向槽分别与多个热缩膜对接室一一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热缩膜对接室朝向经尾的出口侧设有与热缩膜对接室一一对应的多个限宽导管作为定宽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热缩膜对接机构对工作经轴的多根经尾与替换经轴的多根经头进行对接工作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在热缩膜接头底板的热缩膜对接室上铺设第一层热缩膜;步骤二,经纱放置:将多根经尾和多根经头一一对应分别导入相应的热缩膜对接室且进入热缩膜对接室的经头和经尾均位于铺设的第一层热缩膜的上方;步骤三,在导入热缩膜对接室的一一对应的多根经尾和多根经头上方铺设第二层热缩膜;步骤四,下压截断:下压模块向下靠近热缩膜接头底板,使得设置在下压模块上的截断器将每个热缩膜对接室左右两侧多余的热缩膜截断;步骤五,热缩接头:电加热元件加热使得各个热缩膜对接室内的热缩膜受热收缩包裹在经头和经尾的对接处,形成接头部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对接机构为热熔对接机构时,热熔对接机构由一接头底板支撑的多个热熔管和具有多个热熔胶输送管的热熔胶供给组件组成,多个热熔胶输送管分别与多个热熔管一一对应接通;每个热熔管上的热熔对接室的空间由热熔管的内部空间限定;输送机构分别将多根待对接的经尾和经头送至对应的热熔对接室内,热熔胶供给组件通过热熔胶输送管向对应的热熔对接室输入熔融状态的热熔胶,使多根经头与多根经尾在一一对应的热熔对接室内的热熔胶冷却后定型连接,形成多根连接稳定的接头部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呈喇叭状的限位导管,限位导管用于分别约束相应的经尾和相应的经头按照朝向沿着相应热熔对接室的设定路径移动;所述的限位导管与热熔管的对接处皆设有作为定宽机构的限宽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接头装置与所述工作经轴之间还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张紧辊,所述的张紧辊用于在多根经头和多根经尾一一接头时通过上升或者下降以释放储存的部分经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在上述接头装置中,位于经纱下方的组件均可从经纱的下方移开,以便替换经轴逆时针转移到空置的工作经轴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接头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完成接头的多根经纱进行位置标记的喷墨定位器,位置标记设置在各个接头部分,便于后期进行成品截断。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接头装置能够大幅减少传统机织网在更换织轴过程中引丝、穿综和穿筘所需时间,提高机织网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以及工人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工作经轴向织轴退绕经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工作经轴退绕完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经轴的经尾与替换经轴的经头通过对接机构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经尾和经头对接完成后替换经轴转移到工作经轴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热缩膜对接机构位于工作经轴和替换经轴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中的热缩膜对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6中的热缩膜对接机构在工作经轴的经尾与替换经轴的经头对接时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热熔对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8中的热熔对接机构的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接头装置;10—工作经轴;101—经尾;20—替换经轴;201—经头;1020—接头部分;30—张紧辊;3—输送机构;31—第一输送组件;311—第一传送导辊;32—第二输送组件;321—第二传送导辊;4—定宽机构;41—限宽导管;42—限宽口;7—热缩膜对接机构;71—热缩膜接头底板;72—下压模块;73—下压模具;74—热缩膜供应模块;741—热缩膜固定器;75—热缩膜;77—第一限位导槽;78—第二限位导槽;711—热缩膜对接室;8—热熔对接机构;81—热熔接头底板;82—热熔管;83—热熔胶供给组件;84—热熔胶输送管;87—第一限位导管;88—第二限位导管;811—热熔对接室;9—检测机构;91—对接检测传感器;92—退绕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然而,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技术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中,诸如“在……下”、“下”、“在……上”、“上”、“前”、“后”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其它)元件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括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如图1-4所示,接头装置100设置在工作经轴10和替换经轴20之间,工作经轴10与接头装置100之间还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工作经轴10上下移动的张紧辊30。工作经轴10用于向下游织轴提供经纱,当工作经轴10上的多根经纱即将放卷完毕时,接头装置100将工作经轴10上的多根经纱的经尾101与替换经轴20上的多根经纱的经头201相对接,多根经头201与多根经尾101一一对接完毕后,空置的工作经轴10被取下,由替换经轴20替换到原工作经轴10的位置,以继续放卷经纱;张紧辊30在工作经轴10进行放卷工作时通过上升储存部分经纱,当工作经轴10即将退绕完毕时,张紧辊30通过下降释放储存的部分经纱,张紧辊30释放的部分经纱供接头装置100对替换经轴20的经头201和工作经轴10的经尾101进行对接工作。本发明的经纱为用于织造机织网的高分子线状物。
实施例一
如图5、6、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头装置100包括:热缩膜对接机构7、位于热缩膜对接机构7前后两侧的输送机构3、位于热缩膜对接机构7后侧的定宽机构4以及正对热缩膜对接机构7设置的检测机构9。
根据图5所示的方向箭头,在接头装置100上,经头201在输送机构3的作用下由前向后的移动、经尾101在输送机构3的作用下由后向前移动。热缩膜对接机构7用于把工作经轴10上即将退绕完毕的经尾101和替换经轴20上的经头201相互连接,热缩膜对接机构7包括:热缩膜接头底板71、位于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方的下压模块72、一对热缩膜供应模块74、第一限位导槽77和第二限位导槽78。
其中,热缩膜接头底板7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多根经头201和多根经尾101的移动方向;热缩膜接头底板71的上部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各凹槽限定出用于约束待对接的经头201和经尾101的热缩膜对接室711;下压模块72的下底部设置有和多个热缩膜对接室711一一对应的下压模具73,下压模块72还能够相对于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下移动。
一对热缩膜供应模块74分别邻近热缩膜接头底板71的左右两端设置,热缩膜供应模块74用于向热缩膜接头底板71处提供热缩膜75并将热缩膜75铺设在经头201和经尾101的上侧或者下侧,热缩膜75的铺设方向垂直于各凹槽的延伸方向。各个热缩膜供应模块74包括安装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的热缩膜固定器741和安装在下压模块72上的截断器(图中未示出),热缩膜固定器741将热缩膜75固定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截断器用于将多个热缩膜对接室711左右两侧多余的热缩膜75截断,即截断器在热缩膜固定器741将热缩膜75固定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后使用。
下压模块72和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皆可以安装有电加热元件(图中未示出),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下压模块72上安装有电加热元件或者仅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安装有电加热元件。当热缩膜对接机构7工作时,电加热元件加热以提高下压模块72和热缩膜接头底板71的温度,使多个热缩膜对接室711内的相应经头201和相应经尾101的上、下两侧的热缩膜75受热收缩包裹住待对接的经头201和经尾101,并定型经头201和经尾101的对接以形成接头部分1020。
第一限位导槽77和第二限位导槽78分别位于热缩膜对接室711的后侧和前侧,第一限位导槽77和第二限位导槽78都为V型槽;第一限位导槽77用于限定经尾101按照朝向相应热缩膜对接室711的设定路径移动、第二限位导槽78用于限定经头201按照朝向相应热缩膜对接室711的设定路径移动。
如图6、7所示,热缩膜对接机构7对工作经轴10的多根经尾101与替换经轴20的多根经头201进行对接工作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铺设第一层热缩膜75:其中一个热缩膜供应模块74在多根经头201和多根经尾101导入热缩膜接头底板71之前,将热缩膜75铺设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的多个构成热缩膜对接室711的多个凹槽内,该热缩膜供应模块74的热缩膜固定器741将对应的热缩膜75固定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
步骤二,经纱放置:多根经尾101按照第一限位导槽77限定的路径同时进入热缩膜接头底板71的相应热缩膜对接室711、同时多根经头201按照第二限位导槽78限定的路径同时进入热缩膜接头底板71的热缩膜对接室711,进入热缩膜对接室711的经头201和经尾101均位于铺设的第一层热缩膜75的上方,铺设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的多个凹槽内的热缩膜75位于凹槽与多根一一对应的经头201和经尾101之间;
步骤三,铺设第二层热缩膜75:另一个热缩膜供应模块74在多根经头201和多根经尾101导入热缩膜接头底板71的相应热缩膜对接室711之后,将热缩膜75铺设在多根一一对应的经头201和经尾101之上,该热缩膜供应模块74的热缩膜固定器741将对应的热缩膜75固定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
步骤四,下压截断:下压模块72向下靠近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下压模块72上的下压模具73与热缩膜对接室711一一对应,各热缩膜对接室711内的经头201、经尾101和两层热缩膜75被限定在对应的下压模具73和热缩膜对接室711内,不会移出,设置在下压模块72上的截断器将每个热缩膜对接室711左右两侧多余的热缩膜75截断;
步骤五,热缩接头:下压模块72和/或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的电加热元件加热,各个热缩膜对接室711内的热缩膜75受热收缩包裹在经头201和经尾101的对接处,形成接头部分1020。
如图3、图5所示,输送机构3包括第一输送组件31和第二输送组件32,第一输送组件31包括一对可以互相远离和靠近且能实现正反方向输送的第一传送导辊311,一对第一传动导辊311互相靠近以同时夹持多根经尾101并将多根经尾101同时朝向热缩膜对接室711的方向牵引,且第一传送导辊311能够将经线朝热缩膜对接室711的反方向牵引;第二输送组件32包括一对可以互相远离和靠近的第二传送导辊321,一对第二传送导辊321互相靠近以同时夹持多根经头201并将多根经头201同时朝向热缩膜对接室711的方向牵引。
当工作经轴10放卷经纱至下游的织轴时,第一输送组件31用于将工作经轴10上退绕的多根经纱同时向织轴牵引;当工作经轴10即将退绕完毕且露出多根经尾101时,第一输送组件31用于将多根经尾101同时朝向热缩膜对接室711的方向牵引。
定宽机构4包括与多个热缩膜对接室711一一对应的多个限宽导管41,多个限宽导管41将相应接头部分1020的宽度固定为预定宽度,使接头部分1020能够满足穿过综丝和钢筘的要求。
检测机构9包括对接检测传感器91和退绕检测传感器92,退绕检测传感器92用于检测工作经轴10的退绕情况、对接检测传感器91用于检测多根经尾101和多根经头201的一一对接情况。退绕检测传感器92安装在工作经轴10的附近,当退绕检测传感器92检测到工作经轴10上的多根经纱即将退绕完毕并露出多根经尾101时向外部传递信号,机织网织造设备停机,张紧辊30向下移动将储存的多根经纱释放以供第一输送组件31将多根经尾101同时向热缩膜对接室711的方向牵引。对接检测传感器91安装在热缩膜对接机构7附近,以检测多根经头201和多根经尾101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中的相应接头位置是否准确,当对接准确时向外部传递信号,下压模块72向热缩膜接头底板71靠近。
接头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对完成接头的多根经纱进行位置标记的喷墨定位器(图中未示出),位置标记设置在各个接头部分1020,便于后期进行成品截断。
本实施例中的经纱下方的第一传送导辊311、第一限位导槽77、第二限位导槽78以及热缩膜接头底板71均可从经纱的下方移开,以便替换经轴20逆时针转移到空置的工作经轴10的位置。
上述描述的实施例一通过一对热缩膜供应模块74向多根经头201和多根经尾101的上、下两侧分别铺设热缩膜75,并通过电加热元件对热缩膜75加热,使热缩膜受热紧缩以定型连接多根经头201与多根经尾101,使最后形成的多根接头部分1020连接稳定,不易断开。
实施例二
如图8、9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对接机构不同,在实施例二中,接头装置100包括:热熔对接机构8和位于热熔对接机构8中的热熔管82前后侧的定宽机构4;输送机构3和检测机构9与实施例一的功能、结构和位置均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热熔对接机构8包括热熔接头底板81、设置在热熔接头底板81上的多个热熔管82、分别与多个热熔管82的一端部对接的第一限位导管87、分别与多个热熔管82的另一端部对接的第二限位导管88、以及具有多个热熔胶输送管84的热熔胶供给组件83。
多个热熔管82的内部空间限定有热熔对接室811,多个热熔胶输送管84与多个热熔对接室811一一接通,热熔胶供给组件83通过多个热熔胶输送管84向各个热熔对接室811内提供热熔胶。
多个第一限位导管87和多个第二限位导管88均呈喇叭状,第一限位导管87与第二限位导管88被配置成分别约束经尾101和经头201按照朝向相应热熔对接室811的设定路径移动。
定宽机构4包括位于第一限位导管87和第二限位导管88与热熔管82对接处的限宽口42,限宽口42将经尾101和经头201接头处多余的热熔胶去除,使对接后的经纱能够满足穿过综丝和钢筘的要求。
热熔管82、第一限位导管87和第二限位导管88均设置为可上下分离的部件,热熔管82的上部、第一限位导管87的上部以及第二限位导管88的上部形成上热熔组件,热熔管82的下部、第一限位导管87的下部以及第二限位导管88的下部形成下热熔组件;下热熔组件与热熔接头底板81相接,并且可随热熔接头底板81从经纱的下方移开,以便替换经轴20可以逆时针转移到空置的工作经轴10的位置继续退绕经纱至下游的织轴。
上述描述的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其通过在多根经头201与多根经尾101的现有接头处输入熔融状态的热熔胶,使多根经头201与多根经尾101在热熔胶冷却后定型连接,形成多根连接稳定的接头部分10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发明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头装置(100)包括对接机构、位于对接机构两侧的输送机构(3),其中,对接机构用于将退绕完毕的工作经轴(10)的多根经尾(101)与替换经轴(20)的多根经头(201)相互连接,所述的对接机构包括用于同时约束多根待对接的经尾(101)和一一对应的经头(201)的多个相同数量的对接室,对接室采用热缩膜或热熔胶连接对应的经尾(101)和经头(201)并形成多根接头部分(1020);输送机构(3)用于分别将多根待对接的经尾(101)和经头(201)送至对应的对接室处,且经尾(101)侧的输送机构(3)能够正反向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分(1020)的经尾(101)侧或者接头部分(1020)的两侧设有定宽机构(4),定宽机构(4)用于将多根一一对应的经尾(101)和经头(201)一一对接后形成的多个接头部分(1020)的宽度固定为预定宽度,以使得接头部分(1020)均能够满足穿过综丝和钢筘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3)包括用于夹持多根经尾(101)并将多根经尾(101)同时朝向对应的对接室方向牵引的第一输送组件(31)和用于夹持多根经头(201)并将多根经头(201)同时朝向对应的对接室方向牵引的第二输送组件(32),所述的第一输送组件(31)能够正反向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装置(100)还包括若干检测传感器组成的检测机构(9),检测机构(9)用于检测织轴经纱是否退绕完毕以及用于检测多根一一对应的经尾(101)和经头(201)是否对接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接机构为热缩膜对接机构(7)时,热缩膜对接机构(7)包括热缩膜接头底板(71)、位于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方的下压模块(72)以及用于向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的多个热缩膜对接室(711)提供热缩膜(75)的一对热缩膜供应模块(74),多个热缩膜对接室(711)由形成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部的多个凹槽限定,所述下压模块(72)的下底部设置有与多个热缩膜对接室(711)一一对应的下压模具(73);一对热缩膜供应模块(74)能够向热缩膜对接室(711)分别提供位于多根经头(201)和对应的多根经尾(101)上下侧的热缩膜(75);所述的下压模块(72)和/或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安装有电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通过对热缩膜(75)加热,热缩膜(75)受热紧缩以定型连接多个热缩膜对接室(711)内的一一对应的多根经头(201)和经尾(101),形成多根连接稳定的接头部分(10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缩膜供应模块(74)包括安装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的热缩膜固定器(741)和安装在下压模块(72)上的截断器,所述的热缩膜固定器(741)用于将相应的热缩膜(75)固定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上,所述的截断器用于将位于热缩膜对接室(711)两侧的多余热缩膜(75)截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缩膜供应模块(74)安装在热缩膜接头底板(71)的两端、且两热缩膜供应模块(74)供应的热缩膜(75)输送方向垂直于热缩膜对接室(711)的朝向;所述热缩膜对接室(711)的朝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导槽(77)和第二限位导槽(78),第一限位导槽(77)和第二限位导槽(78)上的多个导向槽分别与多个热缩膜对接室(711)一一对应;所述的热缩膜对接室(711)朝向经尾(101)的出口侧设有与热缩膜对接室(711)一一对应的多个限宽导管(41)作为定宽机构(4)。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接机构为热熔对接机构(8)时,热熔对接机构(8)由一接头底板(81)支撑的多个热熔管(82)和具有多个热熔胶输送管(84)的热熔胶供给组件(83)组成,多个热熔胶输送管(84)分别与多个热熔管(82)一一对应接通;每个热熔管(82)上的热熔对接室(811)的空间由热熔管(82)的内部空间限定;输送机构(3)分别将多根待对接的经尾(101)和经头(201)送至对应的热熔对接室(811)内,热熔胶供给组件(83)通过热熔胶输送管(84)向对应的热熔对接室(811)输入熔融状态的热熔胶,使多根经头201与多根经尾101在一一对应的热熔对接室(811)内的热熔胶冷却后定型连接,形成多根连接稳定的接头部分(10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管(82)的两端分别设有呈喇叭状的限位导管,限位导管用于分别约束相应的经尾(101)和相应的经头(201)按照朝向沿着相应热熔对接室(811)的设定路径移动;所述的限位导管与热熔管(82)的对接处皆设有作为定宽机构(4)的限宽口(42)。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装置(100)与所述工作经轴(10)之间还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张紧辊(30),所述的张紧辊(30)用于在多根经头(201)和多根经尾(101)一一接头时通过上升或者下降以释放储存的部分经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74587.5A CN114262974B (zh) | 2022-01-21 | 2022-01-21 | 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74587.5A CN114262974B (zh) | 2022-01-21 | 2022-01-21 | 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2974A true CN114262974A (zh) | 2022-04-01 |
CN114262974B CN114262974B (zh) | 2023-06-13 |
Family
ID=80833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74587.5A Active CN114262974B (zh) | 2022-01-21 | 2022-01-21 | 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62974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55786A (en) * | 1960-07-19 | 1962-09-25 | Du Pont | Filament handl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
US3184363A (en) * | 1962-02-28 | 1965-05-18 | West Point Mfg Co | Apparatus for splicing thermoplastic yarn by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s |
EP0989218A1 (en) * | 1998-09-24 | 2000-03-29 |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 Warp-splicing method and warp-splicing apparatus |
CN1543424A (zh) * | 2001-08-17 | 2004-11-03 | 福克-海约・桑德斯 | 两纱线端部之间的接头 |
EP1564173A1 (fr) * | 2004-02-11 | 2005-08-17 | SUPERBA (Société par Actions Simplifiée) |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e fils entre deux machines de traitement de fils |
US20180216263A1 (en) * | 2017-01-30 | 2018-08-02 |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Non-stop tying-in process |
CN112553771A (zh) * | 2019-09-26 | 2021-03-26 |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 接纱装置和具有接纱装置的经编机 |
-
2022
- 2022-01-21 CN CN202210074587.5A patent/CN1142629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55786A (en) * | 1960-07-19 | 1962-09-25 | Du Pont | Filament handl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
US3184363A (en) * | 1962-02-28 | 1965-05-18 | West Point Mfg Co | Apparatus for splicing thermoplastic yarn by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s |
EP0989218A1 (en) * | 1998-09-24 | 2000-03-29 |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 Warp-splicing method and warp-splicing apparatus |
CN1543424A (zh) * | 2001-08-17 | 2004-11-03 | 福克-海约・桑德斯 | 两纱线端部之间的接头 |
EP1564173A1 (fr) * | 2004-02-11 | 2005-08-17 | SUPERBA (Société par Actions Simplifiée) |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e fils entre deux machines de traitement de fils |
US20180216263A1 (en) * | 2017-01-30 | 2018-08-02 |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Non-stop tying-in process |
CN112553771A (zh) * | 2019-09-26 | 2021-03-26 |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 接纱装置和具有接纱装置的经编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2974B (zh) | 2023-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83727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sheet-like object, method for produc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sheet-like object | |
RU2476321C2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укладки волокон с гибкими трубам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подачи волокон | |
CN108290356B (zh) | 用于铺放纤维带的制造设备 | |
KR102271732B1 (ko) | 전열관 검사장치 | |
CN104520218A (zh) | 用于传送柔性玻璃基板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16047141A1 (ja) | 強化繊維シート製造装置 | |
US20210206123A1 (en) | Laser heating system for individual lanes on afp heads | |
CN114262974A (zh) | 机织网经纱接头装置 | |
AU2013230179B2 (en) | Header system | |
US20210227731A1 (en) | Unit exchanging device | |
KR102508772B1 (ko) | 제어반 배선용 와이어링 하네스 자동 생산 시스템 | |
EP3848188A1 (en) | Laser heating system for individual lanes on afp heads | |
CN112372203A (zh) | 电子元器件和线束装配设备 | |
JP7220016B2 (ja) | 複数の繊維束を備えた担体部材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 |
KR101997727B1 (ko) | 열교환기의 튜브 결속장치 | |
CN216838425U (zh) | 一种给纱装置 | |
CN212808688U (zh) | 光纤耦合器拉制设备 | |
CN213125011U (zh) | 一种连接器用单芯线材全自动加工组装流水线 | |
CN221607317U (zh) | 带料放卷装置及光伏组件制造设备 | |
JP5871518B2 (ja) | 自動綾巻きワインダの作業箇所を運転する方法 | |
CN112372204A (zh) | 电子元器件的定位焊接基座 | |
GB2039806A (en) | Automatic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electrical conductors | |
CN112202029A (zh) | 一种连接器用单芯线材全自动加工组装流水线 | |
WO2016063244A1 (en) | Interconn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 |
JPS62223708A (ja) | 光フアイバ融着接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