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8136A -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8136A
CN114258136A CN202011113021.6A CN202011113021A CN114258136A CN 114258136 A CN114258136 A CN 114258136A CN 202011113021 A CN202011113021 A CN 202011113021A CN 114258136 A CN114258136 A CN 114258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ce
cces
index value
pdcch candidate
co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30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祎凡
薛丽霞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1119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057524A1/zh
Priority to US18/246,002 priority patent/US20230354366A1/en
Priority to EP21868352.2A priority patent/EP4203584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258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8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提高PDCCH candidate所能获取到的分集增益。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信设备确定CORESET中的PDCCH 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CORESET被划分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在时域和/或频域上不同于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第一物理时频资源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第二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第二物理时频资源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m与n之和等于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之后,通信设备根据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和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

Description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9月21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998233.0、申请名称为“一种确定PDCCH资源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支持5G NR系统的高数据率、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NR终端设备的能力较强。例如,在常见的商用频段上,NR终端设备要必选支持4天线接收,支持100MHz系统带宽等。而这些要求导致了NR终端设备的硬件成本很高。为了进一步扩展NR市场,降低终端设备硬件成本,3GPP已立项能力降低(reduced capability,REDCAP)课题,希望通过降低天线数量等方法降低终端设备的复杂度以及成本。
对于REDCAP终端设备来说,伴随着终端设备接收天线数量降低,下行信号的覆盖范围会随之变小。为了提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道的覆盖范围,一种方式是扩展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占用的symbol数量,例如可以将REDCAP终端设备支持的符号数扩展到3个符号以上。
由于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配置不同于传统的终端设备,因此REDCAP终端设备若沿用现有的PDCCH候选位置(candidate)的确定方法,则不能获取到预期的分集增益。因此,如何提高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到的分集增益,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到的分集增益。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包括:确定CORESET中的PDCCH候选位置(candidate)在第一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所述CORESET被划分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在时域和/或频域上不同于所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所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资源元素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的个数来确定,所述第二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所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m和n均为正整数,并且m与n之和等于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根据所述n个第一CCE和所述m个第二CCE,确定所述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CORESET被划分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并根据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以及根据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第二CCE集合的个数。这样一来,实现将Ncce,p个CCE划分为两个CCE集合。从而,通信设备确定PDCCH 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确定PDCCH candidate对应的L个连续的CCE的索引值,本申请实施例所确定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和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更加离散化,从而有较大概率能够增大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的离散程度,进而有较大概率可以提高PDCCH candidate的分集增益。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是连续的,所述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是连续的。这样一来,通信设备确定n个第一CCE中的第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能够确定其他第一CCE的索引值。通信设备确定m个第二CCE中的第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能确定其他第二CCE的索引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等于m。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CCE集合包含的CCE个数与所述第二CCE集合包含的CCE个数相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差值是预设值,所述第一索引值为所述n个第一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一CCE的索引值,所述第二索引值为所述m个第二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二CCE的索引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差值根据预设值以及偏移值来确定,所述第一索引值为所述n个第一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一CCE的索引值,所述第二索引值为所述m个第二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二CCE的索引值。这样一来,使得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和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更加随机化,从而有较大概率能够使得PDCCH candidate获取到较大的分集增益。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CCE集合从0开始编号,所述第二CCE集合从Ncce,p,first开始编号,所述预设值等于Ncce,p,first,Ncce,p,first为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或者,当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时,所述预设值等于0。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CORESET中的PDCCH 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包括: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一CCE中每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根据第二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二CCE中每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
其中,第一公式可以采用下文中的公式(2)至公式(5)中的任意一个。第二公式可以采用下文中的公式(6)至公式(11)中的任意一个。公式(2)至公式(6)的具体介绍可以参见下文,在此不予赘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包括: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L个CCE的索引值,L等于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对于所述L个CCE中的每一个CCE,根据所述CCE的索引值,确定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p为正整数;根据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以及第一交织器,确定所述CCE映射到的p个控制元素组束REG bundle的索引值;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间隔为交织深度的两个输入序号输出为频域上不相邻的两个REGbundle的索引值。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REDCAP终端设备一般采用较大的聚合等级,因此其PDCCHcandidate占用的L个CCE对应的若干个输入序号中很可能存在间隔为交织深度的两个输入序号。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交织器用于将间隔为交织深度的两个输入序号输出为频域上不相邻的两个REG bundle对应的索引值,因此PDCCH candidate占用的若干个REGbundle中可以存在至少两个频域上不相邻的REG bundle,从而减少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REG bundle聚集到一块的概率,从而提高PDCCH candidate获取到的频率分集增益。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以及第一交织器,确定所述CCE映射到的p个REG bundle的索引值,包括:对于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中的任意一个输入序号,确定所述输入序号对应的三维编号,所述三维编号包括组号、行号以及列号;根据所述输入序号对应的三维编号,确定所述输入序号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这样一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交织方法中输入序号一般映射为两维编号(也即行号和列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交织器通过增加一个维度的编号(也即组号),来使得输入序号映射到REG bundle的索引值的结果更加离散,从而使得CCE映射到REG bundle的结果更加离散。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第一交织器可以满足下文中的公式(20)、公式(21)、公式(22)或公式(23)。公式(20)、公式(21)、公式(22)以及公式(23)的具体介绍可参见下文,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映射单元。其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CORESET中的PDCCH候选位置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所述CORESET被划分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在时域和/或频域上不同于所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所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所述第二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所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m和n均为正整数,并且m与n之和等于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映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第一CCE和所述m个第二CCE,确定所述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是连续的,所述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是连续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等于m。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CCE集合包含的CCE个数与所述第二CCE集合包含的CCE个数相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差值是预设值,所述第一索引值为所述n个第一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一CCE的索引值,所述第二索引值为所述m个第二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二CCE的索引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差值根据预设值以及偏移值来确定,所述第一索引值为所述n个第一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一CCE的索引值,所述第二索引值为所述m个第二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二CCE的索引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CCE集合从0开始编号,所述第二CCE集合从Ncce,p,first开始编号,所述预设值等于Ncce,p,first,Ncce,p,first为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或者,当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时,所述预设值等于0。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一CCE中每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根据第二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二CCE中每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
其中,第一公式可以采用下文中的公式(2)至公式(5)中的任意一个。第二公式可以采用下文中的公式(6)至公式(11)中的任意一个。公式(2)至公式(6)的具体介绍可以参见下文,在此不予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映射单元。其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L个CCE的索引值,L等于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映射单元,用于对于所述L个CCE中的每一个CCE,根据所述CCE的索引值,确定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p为正整数;根据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以及第一交织器,确定所述CCE映射到的p个控制元素组束REG bundle的索引值;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间隔为交织深度的两个输入序号输出为频域上不相邻的两个REG bundle的索引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映射单元,具体用于对于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中的任意一个输入序号,确定所述输入序号对应的三维编号,所述三维编号包括组号、行号以及列号;
根据所述输入序号对应的三维编号,确定所述输入序号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第一交织器可以满足下文中的公式(20)、公式(21)、公式(22)或公式(23)。公式(20)、公式(21)、公式(22)以及公式(23)的具体介绍可参见下文,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设计所提供的方法。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处理动作,收发器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发送的动作。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设计所提供的方法。其中,处理电路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处理动作,收发管脚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发送的动作。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设计所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设计所提供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对应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交织映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织映射的示意图;
图5为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与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存在重叠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的示意图;
图7(a)为相关技术中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7(b)为相关技术中另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8(a)为相关技术中另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8(b)为相关技术中另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9(a)为相关技术中另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9(b)为相关技术中另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ORESET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CORESET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ORESET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2为相关技术中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23为相关技术中另一种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序号与REG bundle索引值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序号与REG bundle索引值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序号与REG bundle索引值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序号与REG bundle索引值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序号与REG bundle索引值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序号与REG bundle索引值之间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采用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技术的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等等。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例如,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宏微通信、增强型移动互联网(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以及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等场景。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图,该通信系统架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图1中仅出示一个)以及与每一个网络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通信的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例如,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基站,例如:微基站(也称为小站),宏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或者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中的eNB,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所说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通常包括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天线、以及用于连接RRU和天线的馈线。其中,BBU用于负责信号调制。RRU用于负责射频处理。天线用于负责线缆上导行波和空气中空间波之间的转换。一方面,分布式基站大大缩短了RRU和天线之间馈线的长度,可以减少信号损耗,也可以降低馈线的成本。另一方面,RRU加天线比较小,可以随地安装,让网络规划更加灵活。除了RRU拉远之外,还可以把BBU全部都集中起来放置在中心机房(Central Office,CO),通过这种集中化的方式,可以极大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配套设备,特别是空调的能耗,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此外,分散的BBU集中起来变成BBU基带池之后,可以统一管理和调度,资源调配更加灵活。这种模式下,所有的实体基站演变成了虚拟基站。所有的虚拟基站在BBU基带池中共享用户的数据收发、信道质量等信息,相互协作,使得联合调度得以实现。
在一些部署中,基站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基站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基站的部分功能,DU实现基站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D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被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被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被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UE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和至少一个收发器103。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104、输入设备105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02。
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收发器103通过总线相连接。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处理器1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1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1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01相连接。存储器102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1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收发器103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收发器10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
输出设备104和处理器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1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105和处理器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1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存储器202、至少一个收发器203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04。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和网络接口204通过总线相连接。其中,网络接口204用于通过链路(例如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例如X2接口)与其它网络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图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收发器203的相关描述可参考终端设备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收发器1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先对当前标准中的PDCCH盲检进行简单介绍。
在当前标准中,终端设备会在CORESET内盲检测PDCCH。
其中,一个CORESET可以理解成一块物理时间频率资源,频域上占据若干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时遇上占据若干个符号(symbol)。在现有技术中,一个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的symbol数为1~3个。
在一个CORESET内,每个symbol上的一个RB被称为一个REG。若干个REG会组成1个REG束(bundle)。组成REG bundle的REG个数可以称为REG bundle size。现有技术中,REGbundle size一般为2、3或6。上述REG或者REG bundle均为物理时频资源。
若干个REG bundle可以组成一个CCE,但是一个CCE固定包含6个REG。
终端设备在CORESET内盲检PDCCH,实际上是在CORESET内的若干个PDCCH候选位置(candidate)上进行检测。也即,终端设备在若干个PDCCH candidate中的每一个PDCCHcandidate上检测是否有发送给自己的PDCCH。
一个PDCCH candidate占用L个连续的CCE。其中,L为该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aggregation level,AL)。例如,如果一个PDCCH candidate占用4个连续的CCE,则意味着该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为4。
目前,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可以为1、2、4、8或16。
在当前标准中,编号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1
的PDCCH candidate占用的L个CCE的CCE索引值(index)使用以下公式(1)计算: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2
其中,i=0,1,…,L-1。
公式(1)中各个参数的具体含义如下:
1)对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 set,CSS)来说,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3
当PDCCH candidate属于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UE specific search spaceset,USS)时,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4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5
nRNTI为终端设备的C-RNTI;当pmod3=0,则Ap=39827;当pmod3=1,则Ap=39829;当pmod3=2,则Ap=39839;D=65537;p为所述CORESET的编号。
2)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6
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7
的整数;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8
为搜索空间s中对应载波nCI的聚合等级为L的候选PPDCH的总个数。
3)NCCE,p是CORESET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4)对公共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9
对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10
等于所有nCI对应的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11
中的最大值。
5)nCI是载波指示域的取值,仅在跨载波调度的USS内有效,其他情况默认等于0。
在终端设备确定PPDCH candidate占用的若干个CCE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CCE到REG的映射来确定PPDCH candidate实际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
由于一个REG bundle包含2个或3个或6个REG,因此1个CCE可能对应3个或2个或1个REG bundle。具体的,索引值j的CCE包括索引值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812
的REG bundle。其中,K为REG bundle size。
举例来说,以REG bundle size等于2为例,索引值为3的CCE包括索引值为f(9)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f(10)的REG bundle以及索引值为f(11)的REG bundle。
CCE-to-REG映射存在两种映射方式:非交织映射和交织映射。应理解,一个CORESET仅能关联其中一种映射方式。
1、非交织映射
对于非交织映射来说,REG bundle size等于6,并且f(x)=x。
示例性的,图3示出一种非交织映射的示意图。在图3中,每一个矩形方块表示一个REG bundle,矩形方块中的第一行数字表示REG bundle的索引,矩形方块中的第二行数字表示REG bundle所映射的CCE的索引。如图3所示,在采用非交织映射方式的情况下,索引值为0的CCE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1的CCE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bundle,索引值为2的CCE映射到索引值为2的REG bundle,等。也即,CCE会映射到相同索引值的REG bundle上。
2、交织映射
对于交织映射来说,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91
其中,x=cR+r
r=0,1,…,R-1
c=0,1,…,C-1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092
应理解,C表示交织矩阵中的列数,R表示交织矩阵中的行数。R也可以表示交织深度,R∈{2,3,6}。
示例性的,图4示出一种交织映射的示意图。在图4中,每一个矩形方块表示一个REG bundle,矩形方块中的第一行数字表示REG bundle的索引,矩形方块中的第二行数字表示REG bundle所映射的CCE的索引。假设REG bundle size为6,CORESET包括6个REGbundle,交织深度设置为2,则如图4所示,索引值为0的CCE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1的CCE映射到索引值为3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2的CCE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bundle,索引值为3的CCE映射到索引值为4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4的CCE映射到索引值为2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5的CCE映射到索引值为5的REG bundle。
以上是现有标准对PDCCH盲检的简单介绍,其具体细节可以参考3GPP相关标准。
为了支持5G NR系统的高数据率、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NR终端设备的能力较强。例如,在常见的商用频段上,NR终端设备要必选支持4天线接收,支持100MHz系统带宽等。而这些要求导致了NR终端设备的硬件成本很高。为了进一步扩展NR市场,降低终端设备硬件成本,3GPP已立项能力降低(reduced capability,REDCAP)课题,希望通过降低天线数量等方法降低终端设备的复杂度以及成本。
下文中将REDCAP课题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称为REDCAP终端设备,将不支持REDCAP课题所研究的各种能力的终端称为传统NR终端设备。
对于REDCAP终端设备来说,伴随着终端设备接收天线数量降低,下行信号的覆盖范围会随之变小。为了提升PDCCH信道的覆盖范围,一种方式是扩展CORESET占用的symbol数量,例如可以将REDCAP终端设备支持的符号数扩展到3个符号以上。
当一个通信系统同时存在传统NR终端设备(例如eMBB终端设备)和REDCAP终端设备时,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和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可能存在重叠。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为图5中以阴影填充的矩形方块。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包括图5中以阴影填充的矩形方块,以及图5中的空白矩形方块。
当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和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存在重叠时,对于重叠部分的物理时频资源来说,若其中一部分物理时频资源被用于向REDCAP终端设备发送PDCCH,则这一部分物理时频资源就无法提供给传统NR终端设备使用。或者,若其中一部分物理时频资源被用于向传统NR终端设备发送PDCCH,则这一部分物理时频资源就无法提供给REDCAP终端设备使用。这种现象可以称为阻塞(blocking)。
为了能够让REDCAP终端设备与传统NR终端设备更好的兼容,尽可能降低二者之间的阻塞概率,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与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的频域宽度应当相同,并且在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与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重叠的部分,REGbundle的排序需要尽可能与现有技术的方式一致。
举例来说,如图6(a)所示,以REG bundle size为6为例,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中的REG bundle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进行编号,从而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至索引值为23的REG bundle可以按照图6(a)中的方式排列。
举例来说,如图6(b)所示,以REG bundle size为3为例,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中的REG bundle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进行编号,从而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至索引值为47的REG bundle可以按照图6(b)中的方式排列。
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将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分为区域一和区域二,其中区域一为与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重叠的部分,区域二为与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不重叠的部分。
现有技术中的PDCCH candidate确定方法并不适用于REDCAP终端设备,其原因如下:
(1)若采用非交织映射方式进行CCE-to-REG mapping,并且REDCAP终端设备使用和传统NR终端设备相同的确定PDCCH candidate的方法,则当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candidate和传统NR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出现重叠(overlap)时,会阻塞一大块物理时频资源;并且,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未获取到时间分集增益。
举例来说,如图7(a)所示,CORESET中的REG bundle size为6。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23的REG bundle,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11的REG bundle。假设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7,则在采用非交织映射方式的情况下,该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0~7的REG bundle。这样一来,导致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中的8个REG bundle被阻塞,影响传统NR终端设备使用其配置的CORESET中的物理时频资源。另外,索引值0~7的REG bundle集中在前3个符号上,因此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无法获得时间分集增益。
举例来说,如图7(b)所示,CORESET中的REG bundle size为3。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47的REG bundle,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23的REG bundle。假设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7,则在采用非交织映射方式的情况下,该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0~15的REG bundle。这样一来,导致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中的16个REG bundle被阻塞,影响传统NR终端设备使用其配置的CORESET中的物理时频资源。另外,索引值0~15的REG bundle集中在前3个符号上,因此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无法获得时间分集增益。
(2)若采用交织映射方式进行CCE-to-REG mapping,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中的区域一和区域二联合映射,并且REDCAP终端设备使用上述公式(1)来确定PDCCHcandidate占用的L个连续的CCE,则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无法获取到预期的频率分集增益。
举例来说,如图8(a)所示,CORESET中的REG bundle size为6。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23的REG bundle,其中区域一包括索引值0~11的REG bundle,区域二包括索引值12~23的REG bundle;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11的REGbundle。假设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7。在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的区域一和区域二采用联合交织映射,并且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2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13的REG bundle,CCE4映射到索引值为2的REG bundle,CCE5映射到索引值为14的REG bundle,CCE6映射到索引值为3的REG bundle,CCE7映射到索引值为15的REG bundle。从图8(a)可见,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3的REG bundle,和索引值为12~15的REG bundle。由于索引值为0~3的REG bundle与索引值为12~15的REGbundle占用相同的频域资源,因此PDCCH candidate无法获取预期的频率分集增益。
举例来说,如图8(b)所示,CORESET中的REG bundle size为3。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47的REG bundle,其中区域一包括索引值0~23的REG bundle,区域二包括索引值24~47的REG bundle;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23的REGbundle。假设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7。在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的区域一和区域二采用联合交织映射,并且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和24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和25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2和26的REG 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3和27的REG bundle,CCE4映射到索引值为4和28的REG bundle,CCE5映射到索引值为5和29的REG bundle,CCE6映射到索引值为6和30的REG bundle,CCE7映射到索引值为7和31的REG bundle。从图8(b)可见,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7的REG bundle,和索引值为24~31的REG bundle。由于索引值为0~7的REGbundle与索引值为24~31的REG bundle占用相同的频域资源,因此PDCCH candidate无法获取预期的频率分集增益。
(3)若采用交织映射方式进行CCE-to-REG mapping,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中的区域一和区域二分别映射,并且REDCAP终端设备使用上述公式(1)来确定PDCCHcandidate占用的L个连续的CCE,则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无法获取到时间分集增益,并且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会对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造成较大的阻塞区域。
举例来说,如图9(a)所示,CORESET中的REG bundle size为6。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23的REG bundle,其中区域一包括索引值0~11的REG bundle,区域二包括索引值12~23的REG bundle;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11的REGbundle。假设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7。在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的区域一和区域二分别采用交织映射,并且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6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7的REG bundle,CCE4映射到索引值为2的REG bundle,CCE5映射到索引值为8的REG bundle,CCE6映射到索引值为3的REG bundle,CCE7映射到索引值为9的REG bundle。这样一来,导致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中的8个REG bundle被阻塞,影响传统NR终端设备使用其配置的CORESET中的物理时频资源。另外,索引值为0~3的REGbundle和索引值为6~9的REG bundle均位于前3个符号上,因此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candidate无法获得时间分集增益。
举例来说,如图9(b)所示,CORESET中的REG bundle size为3。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47的REG bundle,其中区域一包括索引值0~23的REG bundle,区域二包括索引值24~47的REG bundle;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23的REGbundle。假设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7。在REDCAP终端设备的CORESET的区域一和区域二分别采用交织映射,并且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和12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和13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2和14的REG 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3和15的REG bundle,CCE4映射到索引值为4和16的REG bundle,CCE5映射到索引值为5和17的REG bundle,CCE6映射到索引值为6和18的REG bundle,CCE7映射到索引值为7和19的REG bundle。这样一来,导致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中的16个REG bundle被阻塞,影响传统NR终端设备使用其配置的CORESET中的物理时频资源。另外,索引值为0~7的REG bunlde和索引值为12~19的REG bundle均位于前3个符号上,因此REDCAP终端设备的PDCCH candidate无法获得时间分集增益。
可见,对于REDCAP终端设备来说,通信系统如果沿用现有技术中的PDCCHcandidate确定方法,将导致确定出来的PDCCH candidate无法获取到预期的分集增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信设备确定CORESET中的PDCCH 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
其中,上述通信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ORESET可以划分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在时域或者频域上至少有一个不同。可选的,上述物理时频资源可以是指REG或者REG bundle。
示例性的,结合图6(a)进行举例说明,CORESET可以按照时域来划分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从而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可以包括索引值为0~11的REG bundle,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可以包括索引值为12~23的REG bundle。
示例性的,结合图6(a)进行举例说明,CORESET可以安排频域来划分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从而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可以包括索引值为0~5、12~17的REG bundle,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可以包括索引值为6~11、18~23的REGbundle。
其中,CORESET中的REG bundle可以采用以下编号方式:
编号方式1-1、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的REG bundle从0开始编号,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从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21
开始编号。其中,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22
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K等于REG bundle size。
以图11为例,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含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依次为0,1,2,3,4,5,6,7,8,9,10,11。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含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依次为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编号方式1-2、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的REG bundle从0开始编号,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从0开始编号。
以图12为例,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含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依次为0,1,2,3,4,5,6,7,8,9,10,11。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含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依次为0,1,2,3,4,5,6,7,8,9,10,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CCE集合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个数来确定。第二CCE集合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个数来确定。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含36个REG,若一个CCE占用6个REG,因此可以确定第一CCE集合包括6个CCE。
可选的,若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不同于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则第一CCE集合包含的CCE的个数不同于第二CCE集合包含的CCE的个数。
可选的,若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相同于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则第一CCE集合包含的CCE的个数相同于第二CCE集合包含的CCE的个数。这种情况下,第一CCE集合包括NCCE,p/2个CCE,第二CCE集合包含NCCE,p/2个CCE,NCCE,p为2的正整数倍。NCCE,p为CORESET包含的CCE的个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CE的编号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任意一种:
编号方式2-1、第一CCE集合中的CCE从0开始编号,第二CCE集合中的CCE从Ncce,p,first开始编号。其中,Ncce,p,first即为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
编号方式2-1相当于第一CCE集合和第二CCE集合联合编号。
举例来说,第一CCE集合包括6个CCE,第二CCE集合包括6个CCE。基于上述编号方式2-1,第一CCE集合中各个CCE的编号依次为:0,1,2,3,4,5。并且,第二CCE集合中各个CCE的编号依次为:6,7,8,9,10,11。
编号方式2-2、第一CCE集合中的CCE从0开始编号,第二CCE集合中的CCE从0开始编号。
编号方式2-2相当于第一CCE集合和第二CCE集合分别独立编号。
举例来说,第一CCE集合包括6个CCE,第二CCE集合包括6个CCE。基于上述编号方式2-2,第一CCE集合中各个CCE的编号依次为:0,1,2,3,4,5。并且,第二CCE集合中各个CCE的编号依次为:0,1,2,3,4,5。
应理解,通信设备具体采用哪一种编号方式,可以是根据出厂配置确定,或者根据其他设备的指示确定,又或者根据通信设备自身配置来确定。其中,通信设备的出厂配置由通信标准来定义。
作为步骤S101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设备可以根据预设公式,确定PDCCH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其中,预设公式的具体介绍可参见下文,在此不予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m均为正整数。并且,n+m=L,L即为上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n与m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n=m=L/2;或者n不等于m。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每一个聚合等级,n与m的具体取值可以是通信设备出厂配置确定,或者根据其他设备的指示确定,又或者根据通信设备自身配置来确定。其中,通信设备的出厂配置由通信标准来定义。
应理解,上述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是连续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是连续的。这种情况下,通信设备确定n个第一CCE中第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进而可以确定n个第一CCE中其他第一CCE的索引值。通信设备确定m个第二CCE中第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进而可以确定m个第二CCE中其他第二CCE的索引值。
上述n个第一CCE中第一个第一CCE即为n个第一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一CCE。m个第二CCE中第一个第二CCE即为m个第二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二CCE。
举例来说,假设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为8,n=4,m=4。第一CCE集合中的CCE编号依次为0,1,2,3,4,5。第二CCE集合中各个CCE的编号依次为:6,7,8,9,10,11。当通信设备确定PDCCH candidate占用第一CCE集合中的第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为1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可以确定PDCCH candidate占用第一CCE集合中的4个第一CCE的索引值分别为1,2,3,4。当通信设备确定PDCCH candidate占用第二CCE集合中的第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为7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可以确定PDCCH candidate占用第二CCE集合中的4个第二CCE的索引值分别为7,8,9,10。
下面为了便于描述将n个第一CCE中第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简称为第一索引值,m个第二CCE中第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简称为第二索引值。
可选的,第一索引值和第二索引值可以满足以下规则中的任意一个:
规则1、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差值是预设值。
这样一来,第二索引值可以根据第一索引值和预设值来确定。例如,假设预设值为6,当通信设备确定第一索引值为1时,通信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索引值为7。
规则2、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差值根据预设值和偏移值确定。
这样一来,第二索引值可以根据第一索引值、预设值以及偏移值来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CORESET中的CCE的编号方式采用编号方式2-1时,上述预设值为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数目。或者,当CORESET中的CCE的编号方式采用编号方式2-2时,上述预设值为0。
可选的,上述偏移值可以是固定值或者随机值。例如,上述偏移值可以根据时间为变量的函数来确定。其中,时间为变量的函数可以是以时隙索引值(slot index)或符号索引值(symbol index)为变量的函数。
应理解,相比于规则1,规则2可以使得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和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更加随机化,从而有一定概率增大n个第一CCE所映射的物理时频资源与m个第二CCE所映射的物理时频资源之间的离散程度,使得PDCCH candidate有一定概率获取到更高的分集增益。
S102、通信设备根据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确定PDCCH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设备根据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预设映射方式,确定n*K个第一REG bundle的索引值。通信设备根据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以及预设映射方式,确定m*K个第二REG bundle的索引值。进而,通信设备根据n*K个第一REG bundle的索引值,以及m*K个第二REG bundle的索引值,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上述K即为CORESET所配置的REG bundle size。
应理解,一个CCE可以映射为K个REG bundl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映射方式由CORESET的配置信息来确定。应理解,一个CORESET仅会关联一种映射方式。
可选的,当CCE编号方式采用上述编号方式2-1时,预设映射方式可以为:非交织映射方式、第一交织映射方式或第二交织映射方式。
可选的,当CCE编号方式采用上述编号方式2-2时,预设映射方式可以为:非交织映射方式或第二交织映射方式。
其中,非交织映射方式用于将第一CCE集合中的CCE以非交织的方式映射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上,将第二CCE集合中的CCE以非交织的方式映射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上。从而,在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内,编号相邻的CCE会映射到相邻的REG bundle上;在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内,编号相邻的CCE会映射到相邻的REG bundle上。
第一交织映射方式用于将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和第二CCE集合所包含的CCE以交织的方式映射到CORESET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上。此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既会映射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内,也会映射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内;第二CCE集合中的CCE既会映射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内,也会映射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内。
第二交织映射方式用于将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映射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上,将第二CCE以交织的方式映射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上。从而,在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内,编号相邻的CCE会映射到不相邻的REG bundle上;在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内,编号相邻的CCE会映射到不相邻的REG bundle上。
应理解,当通信设备所采用的预设映射方式为非交织映射方式或第二交织映射方式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映射到的物理时频资源位于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第二CCE集合中的CCE集合映射到的物理时频资源位于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
现有技术中PDCCH candidate占用L个连续的CCE,而L个连续的CCE经过映射后的物理时频资源有很大概率聚集在一块,例如图7(a)中CCE0~CCE7映射后的REG Bundle0~REG bundle7位于同一时域位置,从而导致PDCCH candidate不能获取到较好的分集增益,还可能会对传统NR终端设备的CORESET造成较大的阻塞。
基于图10所示的实施例,CORESET被划分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并根据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以及根据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第二CCE集合的个数。这样一来,实现将Ncce,p个CCE划分为两个CCE集合。从而,通信设备确定PDCCH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确定PDCCH candidate对应的L个连续的CCE的索引值,本申请实施例所确定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和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更加离散化,从而有较大概率能够增大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的离散程度,进而有较大概率可以提高PDCCH candidate的分集增益。
进一步的,当通信设备采用非交织映射方式或者第二交织映射方式时,由于n个第一CCE映射的物理时频资源位于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m个CCE映射的物理时频资源位于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而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在时域和/或频域上不同于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这也意味着,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不会聚集在同一时域位置或者频域位置,从而达到提高PDCCH candidate的分集增益的目的。
可选的,如图13所示,步骤S101可以具体实现为步骤S1011-S1012。
S1011、通信设备根据第一公式,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n个第一CCE中每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则一,并且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1时,则第一公式可以如下公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61
应理解,将i=0代入第一公式可以确定n个第一CCE中第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将i=1代入第一公式可以确定n个第一CCE中第二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则一,并且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2时,则第一公式可以如下公式(3)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62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则二,并且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1时,则第一公式可以采用上述公式(2),或者第一公式可以如下公式(4)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63
其中,Osymbol是偏移值。可选的,Osymbol根据符号索引值(symbol index)为变量的函数来确定。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对于第一公式来说,Osymbol可以根据CORESET中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占用的符号来确定。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则二,并且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2时,则第一公式可以采用上述公式(3),或者第一公式可以如下公式(5)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64
S1012、通信设备根据第二公式,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m个第二CCE中每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则一,并且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1时,则第二公式可以如下公式(6)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65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71
可选的,公式(6)可以变形为如下公式(7)。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72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则一,并且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2时,则第二公式可以如下公式(8)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73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则二,并且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1时,则第二公式可以如下公式(9)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74
其中,O可以为预设的固定值。或者,O可以替换为Osymbol。可选的,Osymbol根据符号索引值(symbol index)为变量的函数来确定。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公式(9)可以变形为公式(10)。公式(10)可以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75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则二,并且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2时,则第二公式可以如下公式(11)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76
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通信设备可以准确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
下面结合REG bundle的编号方式以及CCE的编号方式,对通信设备所采用的映射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1、非交织映射方式
其中,非交织映射方式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
情形1、REG bundle采用编号方式1-1,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1。
情形2、REG bundle采用编号方式1-2,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2。
情形3、REG bundle采用编号方式1-1,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2。
可选的,针对情形1和情形2,非交织映射方式可以实现为:根据公式f(x)=x来确定第一CCE集合中的CCE所映射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以及,根据公式f(x)=x来确定第二CCE集合中的CCE所映射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可选的,针对情形3,非交织映射方式可以实现为:根据公式f(x)=x来确定第一CCE集合中的CCE所映射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以及,根据公式(12)来确定第二CCE集合中的CCE所映射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其中,公式(12)可以如下所示:
f(x)=x+NCCE,p,first (12)
其中,x表示CCE对应的输入序号,f(x)表示REG bundle的索引值。
应理解,在非交织映射方式下,CCE对应的输入序号即为CCE的索引值。
2、第一交织映射方式
其中,第一交织映射方式适用于REG bundle采用编号方式1-1,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1的情形。
可选的,第一交织映射方式可以实现为:根据CCE的索引值,确定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序号;对于每一个输入序号,根据公式(13),确定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其中,索引值为j的CCE对应的若干个输入序号分别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81
其中,公式(13)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82
3、第二交织映射方式
其中,第二交织映射方式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
情形1、REG bundle采用编号方式1-1,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1。
情形2、REG bundle采用编号方式1-2,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2。
情形3、REG bundle采用编号方式1-1,CCE编号采用编号方式2-2。
可选的,针对情形1,第二交织映射方式可以实现为:根据第一CCE集合中CCE的索引值,确定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序号;根据第一CCE集合中CCE对应的每一个输入序号,根据公式(14),确定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以及,根据第二CCE集合中CCE的索引值,确定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序号;根据第二CCE集合中CCE对应的每一个输入序号,根据公式(15),确定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其中,公式(14)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83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91
其中,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92
表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包含的REG的个数。
公式(15)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93
其中,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94
表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95
表示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包含的REG的个数。
可选的,针对情形2,第二交织映射方式可以实现为:根据第一CCE集合中CCE的索引值,确定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序号;根据第一CCE集合中CCE对应的每一个输入序号,根据公式(14),确定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以及,根据第二CCE集合中CCE的索引值,确定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序号;根据第二CCE集合中CCE对应的每一个输入序号,根据公式(16),确定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其中,公式(16)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96
其中,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97
表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198
表示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包含的REG的个数。
可选的,针对情形3,第二交织映射方式可以实现为:根据第一CCE集合中CCE的索引值,确定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序号;根据第一CCE集合中CCE对应的每一个输入序号,根据公式(14),确定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以及,根据第二CCE集合中CCE的索引值,确定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序号;根据第二CCE集合中CCE对应的每一个输入序号,根据公式(17),确定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其中,公式(17)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01
其中,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02
表示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中包含的REG的个数。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来说明图10所示的资源确定方法,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示例中CORESET中的REG bundle采用编号方式1-1。并且,以下示例中n=m=L/2。
示例一
在图6(a)所示的CORESET基础上进行举例说明,图6(a)所示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23的REG bundle,假设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括索引值为0~11的REG bundle,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括索引值为12~23的REG bundle,从而第一CCE集合包括12个CCE,第二CCE集合包括12个CCE。
当CCE采用编号方式2-1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编号依次为0,1,2,3,4,5,6,7,8,9,10,11。第二CCE集合中的CCE编号依次为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对于聚合等级为8的PDCCH candidate来说,假设通信设备计算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03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04
等于0,则按照现有技术,该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7。
但是,当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05
等于0时,基于图10所示的资源确定方法,若第一索引值和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则1,且CCE采用编号方式2-1,则通信设备能够确定PDCCH candidate占用第一CCE集合中的CCE0~CCE3,占用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2~CCE15。
如图14所示,当采用非交织映射方式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2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3的REGbundle。并且,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2映射到索引值为12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3映射到索引值为13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4映射到索引值为14的REG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5映射到索引值为15的REG bundle。
也即,当采用非交织映射方式时,如图7(a)所示,现有技术确定的PDCCHcandidate占用索引值0~7的REG bundle。如图14所示,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占用用索引值为0~3的REG bundle以及索引值为12~15的REG bundle。结合图7(a)和图14能够看出,相较于索引值0~7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0~3的REGbundle以及索引值为12~15的REG bundle位于不同的时域位置,因此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到更高的时域分集增益。
如图15所示,当采用第一交织映射方式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2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13的REGbundle。并且,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2映射到索引值为6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3映射到索引值为18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4映射到索引值为7的REG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5映射到索引值为19的REG bundle。
也即,当采用第一交织映射方式时,如图8(a)所示,现有技术确定的PDCCH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3以及12~15的REG bundle。如图15所示,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1、6、7、12、13、18和19的REG bundle。结合图8(a)和图15能够看出,相比较于索引值0~3以及12~15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0、1、6、7、12、13、18和19的REG bundle在频域上分布得更加离散,因此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到更高的频域分集增益。
如图16所示,当采用第二交织映射方式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6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7的REGbundle。并且,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2映射到索引值为12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3映射到索引值为18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4映射到索引值为13的REG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5映射到索引值为19的REG bundle。
也即,当采用第二交织映射方式时,如图9(a)所示,现有技术所确定的现有技术确定的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3以及6~9的REG bundle。如图16所示,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1、6、7、12、13、18和19的REG bundle。结合图9(a)和图16可以看出,相比较于索引值为0~3以及6~9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0、1、6、7、12、13、18和19的REG bundle在时域上分布得更加离散,因此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到更高的时域分集增益。
示例二
在图6(a)所示的CORESET基础上进行举例说明,图6(a)所示的CORESET包括索引值0~23的REG bundle,假设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括索引值为0~11的REG bundle,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括索引值为12~23的REG bundle,从而第一CCE集合包括12个CCE,第二CCE集合包括12个CCE。
当CCE采用编号方式2-1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编号依次为0,1,2,3,4,5,6,7,8,9,10,11。第二CCE集合中的CCE编号依次为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对于聚合等级为8的PDCCH candidate来说,假设通信设备计算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11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12
等于0,则按照现有技术,该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7。
但是,当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13
等于0时,基于图10所示的资源确定方法,若第一索引值和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差值根据预设值和偏移值来确定,并且偏移值为4,且CCE采用编号方式2-1,则通信设备能够确定PDCCH candidate占用第一CCE集合中的CCE0~CCE3,占用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6~CCE19。
如图17所示,当采用非交织映射方式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2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3的REGbundle。并且,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6映射到索引值为16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7映射到索引值为17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8映射到索引值为18的REG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9映射到索引值为19的REG bundle。
也即,当采用非交织映射方式时,如图7(a)所示,现有技术确定的PDCCHcandidate占用索引值0~7的REG bundle。如图17所示,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占用用索引值为0~3以16~19的REG bundle。结合图7(a)和图17能够看出,相较于索引值0~7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0~3以及16~19的REG bundle位于不同的时域位置,因此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到更高的时域分集增益。并且,结合图14和图17可以看出,相比较满足规则1的PDCCH candidate,满足规则2的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在频域上更加分散,从而其能够获取到更高的频率分集只能用。
如图18所示,当采用第一交织映射方式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2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13的REGbundle。并且,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6映射到索引值为8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7映射到索引值为20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8映射到索引值为9的REG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9映射到索引值为21的REG bundle。
也即,当采用第一交织映射方式时,如图8(a)所示,现有技术确定的PDCCH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3以及12~15的REG bundle。如图18所示,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1、8、9、12、13、20和21的REG bundle。结合图8(a)和图18能够看出,相比较于索引值0~3以及12~15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0、1、8、9、12、13、20和21的REG bundle在频域上分布得更加离散,因此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到更高的频域分集增益。并且,结合图15和图18可以看出,相比较满足规则1的PDCCH candidate,满足规则2的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在频域上更加分散,从而其能够获取到更高的频率分集只能用。
如图19所示,当采用第二交织映射方式时,第一CCE集合中的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6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1的REG bundle,第一CCE集合中的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7的REGbundle。并且,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6映射到索引值为14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7映射到索引值为20的REG 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8映射到索引值为15的REGbundle,第二CCE集合中的CCE19映射到索引值为21的REG bundle。
也即,当采用第二交织映射方式时,如图9(a)所示,现有技术所确定的现有技术确定的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3以及6~9的REG bundle。如图19所示,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1、6、7、14、15、20和21的REG bundle。结合图9(a)和图19可以看出,相比较于索引值为0~3以及6~9的REG bundle,索引值为0、1、6、7、14、15、20和21的REG bundle在时域上分布得更加离散,因此基于图10所示实施例所确定的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到更高的时域分集增益。并且,结合图16和图19可以看出,相比较满足规则1的PDCCH candidate,满足规则2的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在频域上更加分散,从而其能够获取到更高的频率分集只能用。
目前,在一些场景下,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含的REG个数多个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含的REG个数。示例性的,如图20所示,CORESET包括20个REG bundle,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含索引值为0~11的REG bundle,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含索引值为12~19的REG bundle。这种情况下,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多于第二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
可选的,针对这种情况,基于图10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如图21所示,该资源确定方法在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步骤S201。
S201、通信设备确定第二CCE集合是否能够为编号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31
的聚合等级为L的PDCCHcandidate提供m个第二CCE。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满足第三公式时,通信设备确定第二CCE集合能够为编号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32
的聚合等级为L的PDCCH candidate提供m个第二CCE。当不满足第七公式时,通信设备确定第二CCE集合不能够为编号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33
的聚合等级为L的PDCCH candidate提供m个第二CCE。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CORESET中的CCE的编号方式采用编号方式2-1时,第三公式可以如下公式(18)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34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CORESET中的CCE的编号方式采用编号方式2-2时,第三公式可以如下公式(19)所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35
应理解,当第二CCE集合能够为编号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36
的聚合等级为L的PDCCH candidate提供m个CCE时,通信设备执行下述步骤S101-S102。
当第二CCE集合不能够为编号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37
的聚合等级为L的PDCCH candidate提供m个CCE时,通信设备根据上述公式(1),确定编号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38
的聚合等级为L的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L个连续的CCE;进而,通信设备根据L个连续的CCE,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
当前,对于REDCAP终端设备来说,现有技术中的交织方式并不能使PDCCHcandidate获取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
结合图22进行举例说明,假设CORESET中的REG bundle size为6,CORESET包括索引值为0~23的REG bundle。以聚合等级为4为例,假设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3,在采用当前交织方式并且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2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2的REG 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13的REG bundle。可见,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1,12和13的REG bundle。由于索引值为0,12的REG bundle和索引值为1,13的REG bundle相邻,因此PDCCHcandidate无法获取有效的频率分集增益。
结合图23进行举例说明,假设CORESET中的REG bundle size为3,CORESET包括索引值为0~47的REG bundle。以聚合等级为4为例,假设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3,在采用当前交织方式并且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和24的REG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和25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2和26的REG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3和27的REG bundle。可见,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1,2,3,24,25,26和27的REG bundle。由于索引值为0,1,2,3,24,25,26和27的REG bundle在频域上是聚集在一起的,因此PDCCH candidate无法获取到有效的频率分集增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其思路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交织方式,以便于将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L个CCE可以映射到相对离散的若干个REG bundle上,从而使得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更高的分集增益。
如图2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通信设备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L个CCE的索引值。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通信设备根据上述公式(1),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L个CCE的索引值。
S302、对于L个CCE中的每一个CCE,通信设备根据CCE的索引值,确定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
其中,p为正整数。应理解,p根据CCE占用的REG数目和CORESET所配置的REGbundle size来确定。示例性的,在一个CCE占用6个REG的情况下,p=6/K。其中,K表示REGbundle size。
假设CCE的索引值为i,则CCE的p个输入序号分别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41
S303、对于L个CCE中的每一个CCE,通信设备根据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以及第一交织器,确定CCE映射到的p个REG bundle的索引值。
其中,上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间隔为交织深度的两个输入序号输出为频域上不相邻的两个REG bundle对应的索引值。
应理解,两个REG bundle在频域上不相邻是指,一个REG bundle占用的RB与另一个REG bundle占用的RB在频域上不连续。
基于图24所示实施例,由于REDCAP终端设备一般采用较大的聚合等级,因此其PDCCH candidate占用的L个CCE对应的若干个输入序号中很可能存在间隔为交织深度的两个输入序号。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交织器用于将间隔为交织深度的两个输入序号输出为频域上不相邻的两个REG bundle对应的索引值,因此PDCCH candidate占用的若干个REG bundle中可以存在至少两个频域上不相邻的REG bundle,从而减少PDCCHcandidate所占用的REG bundle聚集到一块的概率,从而提高PDCCH candidate获取到的频率分集增益。
示例性的,结合图25进行举例说明,图25中CORESET所配置的REG bundle size为6,CORESET包括索引值0~23的REG bundle。应理解,由于REG bundle为6,因此CCE的索引值即为CCE对应的输入序号。在图25中,矩形方块中的第一行数字表示REG bundle的索引值,第二行数字表示对应的输入序号。参见图25,在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交织器可以用于将输入序号0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0,将输入序号4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1,将输入序号8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2,将输入序号12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3,将输入序号16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4,将输入序号20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5,将输入序号2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6,将输入序号6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7,将输入序号10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8,将输入序号14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9,将输入序号18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10,将输入序号22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11,将输入序号1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12,将输入序号5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13,将输入序号9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14,将输入序号13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15,将输入序号17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16,将输入序号21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17,将输入序号3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18,将输入序号7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19,将输入序号11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20,将输入序号15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21,将输入序号19输出为REG bundle的索引值22,将输入序号23输出为REGbundle的索引值23。
基于图25,假设PDCCH candidate占用CCE0~CCE3。基于第一交织器,通信设备能够确定PDCCH candidate占用索引值为0,6,12,18的REG bundle。可见,由于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和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6的REG bundle,而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和索引值为6的REG bundle不相邻,从而该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到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
下面对第一交织器的设计思路进行简单介绍。应理解,第一交织器还可以有其他设计方式,并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可选的,第一交织器的设计思路为:确定输入序号对应的三维编号;之后,根据输入序号对应的三维编号,确定输入序号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其中,三维编号包括组号、行号以及列号。
这样一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交织方法中输入序号一般映射为两维编号(也即行号和列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交织器通过增加一个维度的编号(也即组号),来使得输入序号映射到REG bundle的索引值的结果更加离散,从而使得CCE映射到REG bundle的结果更加离散。
设计1,第一交织器满足以下公式(20):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51
其中,x表示输入序号,r2表示三维编号中的组号,r1表示三维编号中的行号,c表示三维编号中的列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表示交织深度,K表示REG bundle size,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61
表示CORESET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62
表示CORESET中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63
表示CORESET中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应理解,上述公式(20)中x=2cR+r,r=r2R+r1,用于确定输入序号对应的三维编号。上述公式(20)中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64
用于确定三维编号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示例性的,以图6(a)所示的CORESET为例,基于满足公式(20)的第一交织器,CCE的索引值与REG bundle的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图25所示。
应理解,上述公式(20)中,r=r2R+r1相当于一重交织,因此公式(20)相当于对输入序号作了两重交织而得到输入序号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设计2、第一交织器满足以下公式(21)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65
示例性的,以图6(a)所示的CORESET为例,基于满足公式(21)的第一交织器,在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CCE的索引值与REG bundle的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图26所示。参见图26,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8的REG bundle。这样一来,聚合等级L=2的PDCCH candidate(例如占用CCE0和CCE1的PDCCH candidate),也可以获得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
设计3、第一交织器满足以下公式(22):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66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71
其中,公式(22)与公式(20)的区别在于,公式(20)中的nshift替换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72
应理解,nshift是一个半静态配置的参数,可以通过RRC信令、MAC CE等配置;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73
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值。从而,相较于公式(20),公式(22)能够使输入序号映射到REG bundle的索引值的映射结果在频域上更加随机化,以提高PDCCH candidate获取到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的概率。
可选的,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74
可以是根据符号索引值时变的函数来确定。
示例性的,以图6(a)所示的CORESET为例,基于满足公式(22)的第一交织器,在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假设第一个区域内得到的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75
第二个区域内得到的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76
输入序号和REG bundle的索引值可以如图27所示。应理解,在REG bundlesize为6的情况下,CCE的索引值即为输入序号。
参见图27,以占用CCE0~CCE4的PDCCH candidate为例,由于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2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6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8的REG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22的REG bundle。可见,该PDCCH candidate占用的REGbundle在频域上更加离散化,从而该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
设计4、第一交织器满足以下公式(23)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77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81
其中,公式(23)与公式(21)的区别在于,公式(21)中的nshift替换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82
应理解,nshift是一个半静态配置的参数,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83
是随机值。从而,相较于公式(21),公式(23)能够使输入序号映射到REG bundle的索引值的映射结果在频域上更加随机化,以提高PDCCH candidate获取到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的概率。
示例性的,以图6(a)所示的CORESET为例,基于满足公式(23)的第一交织器,在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假设第一个区域内得到的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84
第二个区域内得到的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85
输入序号和REG bundle的索引值可以如图28所示。应理解,在REG bundlesize为6的情况下,CCE的索引值即为输入序号。
参见图28,以占用CCE0~CCE4的PDCCH candidate为例,由于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2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22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8的REG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16的REG bundle。可见,该PDCCH candidate占用的REGbundle在频域上更加离散化,从而该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方法,以应用于CORESET中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 bundle的个数多于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 bundle的个数的场景下。如图29所示,该资源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通信设备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L个CCE的索引值。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通信设备根据上述公式(1),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L个CCE的索引值。
对于L个CCE中的每一个CCE,通信设备均应执行下述步骤S302。
S402、通信设备根据CCE的索引值,确定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
可选的,p根据CCE占用的REG数目和CORESET所配置的REG bundle size来确定。示例性的,在一个CCE占用6个REG的情况下,p=6/K。其中,K表示REG bundle size。
假设CCE的索引值为i,则CCE的p个输入序号分别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86
对于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中的任意一个输入序号,通信设备均应执行以下步骤S303。
S403、通信设备判断输入序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设条件为输入序号是否小于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 bundle的数目的两倍。
示例性的,预设条件可以以公式(24)来表示。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87
应理解,通信设备判断输入序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其目的在于:确定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是否足够的REG bundle以供映射。
当满足预设条件时,通信设备执行下述步骤S304;否则,通信设备执行下述步骤S305。
S404、通信设备根据第一交织器和输入序号,确定输入序号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其中,第一交织器的相关介绍可以参考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S405、通信设备根据第二交织器和输入序号,确定输入序号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示例性的,第二交织器满足以下公式(25):
Figure BDA0002729216910000291
示例性的,图20示出一种CORESET的示意图。该CORESET包括20个REG bundle,REGbundle size为6。其中,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括索引值为0~11的REG bundle,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包括索引值为12~19的REG bundle。
下面基于图20所示的CORESET来举例说明图29所示的实施例。
示例一、以第一交织器满足上述公式(20)为例,在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第一交织器负责输入序号1~15的映射,第二交织器负责输入序号16~19的映射。从而,输入序号与REG bundle的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图26所示。
参见图30,以占用CCE0~CCE4的PDCCH candidate为例,由于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2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6的REG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16的REG bundle。可见,该PDCCH candidate占用的REGbundle在频域上更加离散化,从而该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
示例二,以第一交织器满足上述公式(21)为例,在交织深度为2的情况下,第一交织器负责输入序号1~15的映射,第二交织器负责输入序号16~19的映射。从而,输入序号与REG bundle的索引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图31所示。
参见图31,以占用CCE0~CCE4的PDCCH candidate为例,由于CCE0映射到索引值为0的REG bundle,CCE1映射到索引值为16的REG bundle,CCE2映射到索引值为6的REGbundle,CCE3映射到索引值为12的REG bundle。可见,该PDCCH candidate占用的REGbundle在频域上更加离散化,从而该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
基于图29所示的实施例,在CORESET中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bundle的个数多于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 bundle的个数的场景下,保证通信设备能够准确确定每一个输入序号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并且使得输入序号与REGbundle的索引值之间的映射结果更加离散化,以便于使得PDCCH candidate能够获取较好的分集增益。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通信设备包含了执行每一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来实现,或者以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包括确定单元301和映射单元302。其中,确定单元3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0中的步骤S101,图13中的步骤S1011和S1012,图20中的步骤S201,图24中的步骤S301。映射单元3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0中的步骤S102,图24中的步骤S302和S303。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通信装置作为终端设备时,图32中的确定单元301和映射单元302均可以由图2中的处理器101来实现。当通信装置作为网络设备时,图32中的确定单元301和映射单元302均可以由图2中的处理器201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输入的信号并提供给处理模块,和/或用于处理将处理电路生成的信号输出。所述处理电路用于支持芯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方法。在一实施方式中,处理电路可以运行代码指令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方法。该代码指令可以来自芯片内部的存储器,也可以来自芯片外部的存储器。其中,处理电路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收发管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3)

1.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的PDCCH候选位置candidate在第一控制信道元素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所述CORESET被划分为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和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在时域和/或频域上不同于所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所述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资源元素组REG的个数来确定,所述第二CCE集合所包含的CCE的个数根据所述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来确定,m和n均为正整数,并且m与n之和等于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
根据所述n个第一CCE和所述m个第二CCE,确定所述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物理时频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是连续的,所述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是连续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CE集合包含的CCE个数与所述第二CCE集合包含的CCE个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差值是预设值,所述第一索引值为所述n个第一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一CCE的索引值,所述第二索引值为所述m个第二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二CCE的索引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CCE集合从0开始编号,所述第二CCE集合从Ncce,p,first开始编号,所述预设值等于Ncce,p,first,Ncce,p,first为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CORESET中的PDCCH 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包括: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一CCE中每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
根据第二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二CCE中每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
其中,所述第一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11
所述第二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12
其中,L为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
当所述PDCCH candidate属于公共搜索空间时,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13
当所述PDCCH candidate属于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时,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14
nRNTI为终端设备的C-RNTI;当pmod3=0,则Ap=39827;当pmod3=1,则Ap=39829;当pmod3=2,则Ap=39839;D=65537;p为所述CORESET的编号;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
为所述PDCCH candidate的编号;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2
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3
的整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4
为搜索空间s中对应载波nCI的聚合等级为L的候选PPDCH的总个数;
nCI是载波指示域的取值;
对公共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5
对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6
等于所有nCI对应的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7
中的最大值;
NCCE,p,first为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时,所述预设值等于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CORESET中的PDCCH 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包括: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一CCE中每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
根据第二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二CCE中每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
其中,所述第一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8
所述第二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9
其中,L为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
当所述PDCCH candidate属于公共搜索空间时,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0
当所述PDCCH candidate属于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时,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1
nRNTI为终端设备的C-RNTI;当pmod3=0,则Ap=39827;当pmod3=1,则Ap=39829;当pmod3=2,则Ap=39839;D=65537;p为所述CORESET的编号;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2
为所述PDCCH candidate的编号;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3
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4
的整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5
为搜索空间s中对应载波nCI的聚合等级为L的候选PPDCH的总个数;
nCI是载波指示域的取值;
对公共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6
对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7
等于所有nCI对应的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218
中的最大值;
NCCE,p,first为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
Ncce,p,second为所述第二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索引值与第二索引值之间的差值根据预设值以及偏移值来确定,所述第一索引值为所述n个第一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一CCE的索引值,所述第二索引值为所述m个第二CCE中索引值最小的第二CCE的索引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CCE集合从0开始编号,所述第二CCE集合从Ncce,p,first开始编号,所述预设值等于Ncce,p,first,Ncce,p,first为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或者,
当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时,所述预设值等于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CORESET中的PDCCHcandidate在第一CCE集合中占用的n个第一CCE的索引值,以及在第二CCE集合中占用的m个第二CCE的索引值,包括: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一CCE中每一个第一CCE的索引值;
根据第二公式,确定所述n个第二CCE中每一个第二CCE的索引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CORESET所包括的NCCE,p个CCE从0开始编号时,所述第一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1
所述第二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2
其中,L为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
当所述PDCCH candidate属于公共搜索空间时,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3
当所述PDCCH candidate属于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时,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4
nRNTI为终端设备的C-RNTI;当pmod3=0,则Ap=39827;当pmod3=1,则Ap=39829;当pmod3=2,则Ap=39839;D=65537;p为所述CORESET的编号;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5
为所述PDCCH candidate的编号;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6
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7
的整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8
为搜索空间s中对应载波nCI的聚合等级为L的候选PPDCH的总个数;
nCI是载波指示域的取值;
对公共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9
对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10
等于所有nCI对应的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311
中的最大值;
NCCE,p,first为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
Ncce,p,second为所述第二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
Osymbol是偏移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从0开始编号时,所述第一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1
所述第二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2
其中,L为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
当所述PDCCH candidate属于公共搜索空间时,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3
当所述PDCCH candidate属于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时,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4
nRNTI为终端设备的C-RNTI;当pmod3=0,则Ap=39827;当pmod3=1,则Ap=39829;当pmod3=2,则Ap=39839;D=65537;p为所述CORESET的编号;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5
为所述PDCCH candidate的编号;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6
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7
的整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8
为搜索空间s中对应载波nCI的聚合等级为L的候选PPDCH的总个数;
nCI是载波指示域的取值;
对公共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9
对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来说,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10
等于所有nCI对应的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411
中的最大值;
NCCE,p,first为所述第一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
Ncce,p,second为所述第二CCE集合所包括的CCE的个数;
Osymbol是偏移值。
15.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PDCCH candidate所占用的L个CCE的索引值,L等于所述PDCCH candidate的聚合等级;
对于所述L个CCE中的每一个CCE,根据所述CCE的索引值,确定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p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以及第一交织器,确定所述CCE映射到的p个控制元素组束REG bundle的索引值;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间隔为交织深度的两个输入序号输出为频域上不相邻的两个REG bundle的索引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以及第一交织器,确定所述CCE映射到的p个REG bundle的索引值,包括:
对于所述CCE对应的P个输入序号中的任意一个输入序号,确定所述输入序号对应的三维编号,所述三维编号包括组号、行号以及列号;
根据所述输入序号对应的三维编号,确定所述输入序号对应的REG bundle的索引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织器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1
x=2cR+r
r=r2R+r1
r1=0,1,…R-1
r2=0,1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2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3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4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5
其中,f(x)用于表示REG bundle的索引值,x用于表示输入序号,R表示交织深度,K表示REG bundle size,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6
表示CORESET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7
表示所述CORESET中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8
表示所述CORESET中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nshift为偏移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织器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9
x=2cR+r
r=r2R+r1
r1=0,1,…R-1
r2=0,1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10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11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12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13
其中,f(x)用于表示REG bundle的索引值,x用于表示输入序号,R表示交织深度,K表示REG bundle size,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14
表示CORESET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15
表示所述CORESET中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516
表示所述CORESET中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nshift为偏移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织器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
x=2cR+r
r=r2R+r1
r1=0,1,…R-1
r2=0,1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2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3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4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5
其中,f(x)用于表示REG bundle的索引值,x用于表示输入序号,R表示交织深度,K表示REG bundle size,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6
表示CORESET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7
表示所述CORESET中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8
表示所述CORESET中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9
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织器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0
x=2cR+r
r=r2R+r1
r1=0,1,…R-1
r2=0,1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1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2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3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4
其中,f(x)用于表示REG bundle的索引值,x用于表示输入序号,R表示交织深度,K表示REG bundle size,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5
表示CORESET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6
表示所述CORESET中第一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7
表示所述CORESET中第二物理时频资源区域所包含的REG的个数,
Figure FDA00027292169000000618
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值。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的单元。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管脚;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方法中的处理操作,所述收发管脚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方法中的通信操作。
CN202011113021.6A 2020-09-21 2020-10-16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258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11904 WO2022057524A1 (zh) 2020-09-21 2021-08-10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8/246,002 US20230354366A1 (en) 2020-09-21 2021-08-10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1868352.2A EP4203584A4 (en) 2020-09-21 2021-08-10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DETERMIN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82330 2020-09-21
CN202010998233 2020-09-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8136A true CN114258136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9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3021.6A Pending CN114258136A (zh) 2020-09-21 2020-10-16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81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6587A (zh) * 2023-06-14 2023-07-14 芯迈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和资源解映射方法及装置
WO2023193277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pdcch的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93277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pdcch的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6436587A (zh) * 2023-06-14 2023-07-14 芯迈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和资源解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16436587B (zh) * 2023-06-14 2023-09-05 芯迈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和资源解映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3499B2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152050B (zh) 下行控制信道参数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769918B (zh) Dmrs端口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US1104472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614434B (zh) 搜索空间的盲检方法及通信装置
JP7319363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WO2020221321A1 (zh) 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WO2018157714A1 (en) Network node,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48481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258136A (zh)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5184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36421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2057524A1 (zh)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1031948A1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179373A1 (en)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874836B (zh) 一种控制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157903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2062838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JP2023539906A (ja) リソースユニット指示方法、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局
WO2022077383A1 (zh) 控制信道元素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67617A1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362928A1 (en) Puc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399575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174653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And Apparatus
WO202305117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