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6669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6669A
CN114256669A CN202111056153.4A CN202111056153A CN114256669A CN 114256669 A CN114256669 A CN 114256669A CN 202111056153 A CN202111056153 A CN 202111056153A CN 114256669 A CN114256669 A CN 114256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body
housing
terminal fitting
stoppe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61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树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56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6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将未正规插入的端子零件良好地向正规插入位置按压的连接器。连接器(10)具备壳体(11)、端子零件(12)以及止动体(13)。在壳体(11)的止动体安装孔(21)的前表面(21A)开口的凹部(22)从壳体(11)的侧面(例如下表面)延伸到腔(20)。止动体(13)具有配置于止动体安装孔(21)内的止动体主体(40)和从止动体主体(40)的前表面(40A)突出的凸部(41)。凸部(41)具有按压面(50),按压面(50)在止动体(13)朝向安装位置(例如正式卡止位置)的中途的状态下配置于凹部(22)内,且在凹部(22)内以朝向腔(20)向后方倾斜的方式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3中公开一种具备壳体及止动体的连接器。在壳体中从后方被插入端子零件。止动体从与端子零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安装于壳体,防止端子零件向后方脱离。特别是,在专利文献1~2的止动体的前部形成有在安装于壳体时将半插入的端子零件(在未正规插入到壳体的状态下停止的端子零件)向前方按压的倾斜面。因此,端子零件即使是半插入,也被止动体向前方按压而配置于正规插入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87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823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58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2的连接器中,有时在相互对置的止动体的前表面与壳体中的止动体的安装孔的前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在该情况下,止动体的倾斜面不能将半插入的端子零件向前方按压,有可能以端子零件仍然为半插入的状态将止动体安装于壳体。
因此,本公开以提供能够将未正规插入的端子零件良好地向正规插入位置按压的连接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收纳于所述壳体的端子零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止动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其在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后方开放;止动体安装孔,其与所述腔交叉地连通,并且在所述壳体的侧面开口;以及凹部,其在所述止动体安装孔的前表面开口,并且从所述侧面延伸到所述腔,所述端子零件配置于所述腔内,所述止动体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安装位置上对配置于所述腔内的所述端子零件向后方的移位进行限制,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止动体安装孔内的止动体主体和从所述止动体主体的前表面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按压面,所述按压面在所述止动体朝向所述安装位置的中途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凹部内,且在所述凹部内以朝向所述腔向后方倾斜的方式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将未正规插入的端子零件良好地向正规插入位置按压。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下方观看实施方式1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2是将实施方式1的壳体在包括腔的部位切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止动体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止动体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端子零件半插入的状态且止动体朝向安装位置的中途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止动体配置于安装位置且端子零件配置于正规插入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将实施方式2的壳体在包括腔的部位切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区域Z的放大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止动体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止动体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中、端子零件半插入的状态且止动体朝向安装位置的中途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中、止动体配置于安装位置且端子零件配置于正规插入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壳体、收纳于所述壳体的端子零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止动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在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后方开放;止动体安装孔,与所述腔交叉地连通,在所述壳体的侧面开口;以及凹部,在所述止动体安装孔的前表面开口,从所述侧面延伸到所述腔,所述端子零件配置于所述腔内,所述止动体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安装位置上对配置于所述腔内的所述端子零件向后方的移位进行限制,具有配置于所述止动体安装孔内的止动体主体和从所述止动体主体的前表面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按压面,所述按压面在所述止动体朝向所述安装位置的中途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凹部内,且在所述凹部内以朝向所述腔向后方倾斜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结构,在止动体朝向安装位置移位的过程中,凸部的按压面能够将半插入的端子零件向前方按压。当止动体到达安装位置时,端子零件能够到达正规插入到腔中的位置。特别是,根据该结构,将按压面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增大凸部的突出量,从而能够增大能按压半插入的端子零件的范围。因此,能够使半插入的端子良好地到达正规插入位置。
(2)优选的是,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呈相互限制所述前后方向的移位的形态。
根据该结构,可抑制止动体主体的前表面离开止动体安装孔的前表面,因此在止动体主体的前表面与止动体安装孔的前表面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其结果是,能够将半插入的端子零件更可靠地向正规插入位置按压。
(3)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卡止部,所述端子零件具有与所述卡止部的前表面对置地卡止的矛状部,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卡止部的后表面。
根据该结构,利用卡止部能够防止端子零件向后方脱离。但是,在使矛状部与卡止部卡止的结构中,当端子零件被向后方拉拽时,有可能卡止部被矛状部切断。因此,需要将卡止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成不被矛状部切断的程度的长度。故此,止动体在配置于卡止部的后方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在更前方侧按压端子零件而将要向更前方侧配置,也具有限度。在该方面,根据该结构,因为上述凹部形成于卡止部的后表面,所以能够适当设定卡止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并且能够将按压面配置于比卡止部的后端靠前方。
(4)优选的是,所述端子零件在所述壳体中收纳有多个,所述凹部及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各自与所述端子零件各自对应地设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止动体相对于壳体在宽度方向错位,并且能够利用各凸部的按压面对成为半插入的端子零件单独地进行按压。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具体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例示与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10。如图5及图6所示,连接器10具备壳体11、端子零件12以及止动体13。通过止动体13安装于壳体11,从而防止收纳于壳体11内端子零件12脱离。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连接器10中的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侧作为前方侧,将其相反侧作为后方侧。另外,将在壳体11安装止动体13的一侧作为下方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上方侧。另外,将从前方侧观看连接器10的左右方向作为左右方向。
壳体11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腔20。腔20在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壳体11的后方开放。多个腔20在左右方向上排成配置成一列。在各腔20中从后方被插入端子零件12。
壳体11具有止动体安装孔21及凹部22。止动体安装孔21与腔20的前后方向中央部连通,向下方延伸,并在作为壳体11的一侧面的下表面11A开口。凹部22从止动体安装孔21的上端延伸到下端,在止动体安装孔21的前表面21A以开口的方式形成。凹部22在后方及上下方向开放。凹部22呈燕尾槽状,以左右方向的内侧尺寸从凹部22的底面23侧朝向开口侧减小的方式形成。具体地讲,凹部22的左右两侧的侧面24朝向后方向左右方向内方倾斜。
将左右邻接的腔20间隔开的隔壁26使端面26A面向与止动体安装孔21连通的空间。端面26A与止动体安装孔21的前表面21A在上下方向没有台阶地连续。
壳体11具有临时锁定接纳部25A及正式锁定接纳部25B。临时锁定接纳部25A及正式锁定接纳部25B分别向左右两侧突出。临时锁定接纳部25A及正式锁定接纳部25B配置于比凹部22靠后方。临时锁定接纳部25A配置于比正式锁定接纳部25B靠下方。
如图2所示,壳体11具有卡止部27,卡止部27设置于腔20的下表面。腔20的下表面中的卡止部27的前侧部位凹陷。如图5所示,卡止部27的前表面28沿着上下方向配置,限制端子零件12向后方的移位。卡止部27的后表面29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卡止部27的后表面29的下端与止动体安装孔21的前表面21A的上端连续。在卡止部27的后表面29形成有上述的凹部22。
如图2所示,在壳体11的上表面11B设置有将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保持为嵌合状态的锁臂11C。
端子零件12是阴端子零件,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等而形成。如图5及图6所示,端子零件12具有与未图示的对方侧端子零件连接的主体部30、和配置于比主体部30靠后方的线筒31及绝缘筒32。主体部30呈筒状、详细为方筒状,在壳体11内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线筒31压接于将电线90的包覆部除去而露出的导体部分。绝缘筒32压接于电线90的包覆部分。
端子零件12具有与壳体11的卡止部27卡止的矛状部33。矛状部33的前端与主体部30的下部相连。矛状部33以与主体部30连结的连结部分为固定端、以矛状部33的后端侧为自由端挠曲变形。矛状部33在自然状态下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
端子零件12从壳体11的后方插入到腔20内。端子零件12的矛状部33在端子零件12插入到腔20的过程中被卡止部27按压,从而自由端侧向上方挠曲,跨上卡止部27的上表面。将矛状部33跨上卡止部27的上表面时的端子零件12的状态作为半插入的状态,将端子零件12的位置作为半插入位置。当进一步进行插入时,矛状部33越过卡止部27,通过弹性复原力而返回自然状态。将此时的端子零件12的状态作为正规插入的状态,将端子零件12的位置作为正规插入位置。在正规插入位置上,矛状部33与卡止部27的前表面28在前后方向对置。因此,端子零件12通过矛状部33与卡止部27的前表面28抵接,从而被限制向后方的移位。
止动体13为合成树脂制,如图3及图4所示,具有止动体主体40和从止动体主体40的前表面40A突出的凸部41。止动体主体40具有底壁部42、从底壁部42的左右两侧立起的侧壁部43、以及从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3的后部上端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的锁片44。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3以下部为固定端、以上端侧为自由端向左右方向挠曲变形。在止动体13插入到止动体安装孔21内时,通过侧壁部43挠曲变形,从而锁片44锁定于壳体11的临时锁定接纳部25A。将锁片44锁定于临时锁定接纳部25A的状态的止动体13的位置作为临时卡止位置。在临时卡止位置上,容许端子零件12相对于壳体11的插入。当进一步进行止动体13向临时卡止位置的插入时,锁片44锁定于正式锁定接纳部25B。将锁片44锁定于正式锁定接纳部25B的状态的止动体13的位置作为正式卡止位置(相当于安装位置的一例)。另外,正式卡止位置相当于“安装位置”的一例,以下也称为“安装位置”。在正式卡止位置上,通过止动体13防止端子零件12向后方的脱离。由此,止动体13变为与壳体11正式卡止的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1中,止动体13与壳体11正式卡止的状态是止动体13安装于壳体11的状态。
止动体主体40具有从底壁部42的前端立起的前壁部45和从前壁部45向后方突出的后方突出部46。前壁部45及后方突出部46的上表面在整体上以后部比前部降低的方式形成为台阶状。台阶部分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在前壁部45与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3之间形成有在前后方向及上方开放的狭缝47。
凸部41从前壁部45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在上下方向延伸。前壁部45的前表面是止动体主体40的前表面40A的一部分。凸部41按与各腔20对应的每个位置而设置。凸部41的上端配置于比前壁部45的上端靠下方。凸部41的下端配置于比前壁部45的下端靠上方。凸部41在止动体13安装于壳体11的过程中从下方嵌入到壳体11的凹部22。
凸部41以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朝向前方变大的方式形成。具体地讲,凸部41呈燕尾状,凸部41的左右两侧的侧面48朝向前方向左右方向外方倾斜。凸部41的前端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比凹部22的底面2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小,且比凹部22的后端的开口处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大。因此,在凸部41嵌入到凹部22内的状态下,凸部41及凹部22相互限制向前后方向的移位。
凸部41具有将半插入的端子零件12向前方按压的按压面50、和限制正规插入的端子零件12向后方移位的限制面51。按压面50在凸部41的上部形成为曲面状,朝向上方向后方倾斜。限制面51与按压面50的下端相连,沿着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
接着,对连接器1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止动体13以凸部41嵌入到凹部22的方式从止动体安装孔21的下方插入。止动体13在凸部41嵌入到凹部22的状态下相对于壳体11向上方移位。凸部41嵌入到凹部22而相互限制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移位的状态维持到止动体13安装于壳体11为止、即到达正式卡止位置为止。因此,直至止动体13与壳体11正式卡止为止,在前后方向上在止动体13的前壁部45的前表面与止动体安装孔21的前表面21A之间不易产生间隙。
当进行止动体13的插入时,锁片44锁定于临时锁定接纳部25A。此时,凸部41整体维持嵌入到凹部22内的状态。在锁片44锁定于临时锁定接纳部25A后,在腔20中插入端子零件12。止动体13在端子零件12正规插入到腔20后,进一步进行向正式卡止位置的插入。但是,在进行止动体13的进一步插入时,也就是在使止动体13与壳体11正式卡止时,如图5所示,端子零件12有时仍然为半插入。对此,如图5所示,止动体13的按压面50在止动体13朝向安装位置的中途的状态下,在凹部22内以朝向腔20向后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使端子零件12仍然为半插入,也能够在进行止动体13的插入的过程中将端子零件12向前方按压。由此,如图6所示,能够将端子零件12配置于正规插入位置。
特别是,止动体13在凸部41嵌入到凹部22的原样状态下移位到正式卡止位置。因此,能够仍然维持在止动体13的前壁部45的前表面与止动体安装孔21的前表面21A之间不易产生间隙的状态,使止动体13将端子零件12向前方按压。其结果是,止动体13能够更可靠地将端子零件12向前方按压,能够更可靠地将端子零件12配置于正规插入位置。
在止动体13配置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朝向前方的限制面51配置于腔20内,与端子零件12的主体部30的后端对置且能卡止地配置。由此,正规插入的端子零件12向后方的移位被限制面51限制。
而且,正规插入的端子零件12的矛状部33配置于壳体11的卡止部27的前方,与卡止部27的前表面28在前后方向对置地配置。由此,矛状部33与卡止部27的前表面28卡止,限制端子零件12向后方的移位。但是,在矛状部33与卡止部27卡止的结构中,在端子零件12被向后方拉拽时,有可能卡止部27被矛状部33切断。因此,需要将卡止部27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为不被矛状部33切断的程度的长度。故此,止动体13在配置于卡止部27的后方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在更前方侧按压端子零件12而将要向更前方侧配置,也具有限度。对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卡止部27的后表面29形成有凹部2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定卡止部27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并且能够将按压面50配置于比卡止部27的后端靠前方。
而且,凹部22及凸部41各自与端子零件12各自对应地设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止动体13相对于壳体11在左右方向错位,并且能够利用各凸部41的按压面50对成为半插入的端子零件12单独地进行按压。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例示连接器210。在以下说明中,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关于共同点省略说明。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附图标记。
如图11及图12所示,连接器210具备壳体211、端子零件12以及止动体213。如图7及图8所示,壳体211具有在止动体安装孔21的前表面21A开口的凹部222。凹部222的左右方向的内侧尺寸在前后方向为恒定。凹部222在后方及下方开放。在凹部222的上侧的内侧面形成有朝向上方向后方倾斜的引导面260。
壳体211具有卡止部227。在卡止部227的后表面229形成有使后表面229凹陷的形状的卡止凹部261。卡止凹部261在后方及上方开放,形成在俯视时左右方向中央部向前方伸出的弧形。在卡止凹部261与凹部222之间形成有后方伸出的伸出部262。也就是说,伸出部262的下表面成为引导面260。
如图9及图10所示,止动体213具有止动体主体40和从止动体主体40的前表面40A突出的凸部241。凸部241形成在俯视时与壳体211的卡止凹部261对应的形状、详细为左右方向中央部向前方伸出的弧形。凸部241具有按压面50及限制面51。
接着说明连接器210的作用及效果。
在端子零件12半插入到壳体211的腔20的状态、且止动体213朝向安装位置的中途的状态(例如临时卡止状态)下,成为图11所示的状态。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下,止动体213的凸部241嵌入到壳体211的凹部222内,但是相对于凹部222的向后方的移位不被限制。当从该状态开始进行止动体213的插入时,凸部241被凹部222的引导面260引导而被向后方按压,跨上伸出部262的后表面。当进一步进行止动体213的插入、凸部241越过伸出部262时,通过弹性复原力而向前方移位。此时,凸部241的按压面50将端子零件12向前方按压。由此,如图12所示,半插入的端子零件12正规插入。另外,凸部241进入到卡止凹部261内,被伸出部262的上表面限制向下方的移位。因此,凸部241在卡止凹部261内保持为定位状态。其结果是,可良好地维持限制面51与端子零件12的主体部30的后端能卡止地对置的状态。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
(1)在上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10、210中,设为具有临时锁定接纳部25A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为不具有临时锁定接纳部25A的结构。
(2)在上述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210中,也可以将伸出部262省略。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11:壳体
11A:壳体的下表面(壳体的侧面)
11B:壳体的上表面
11C:锁臂
12:端子零件
13:止动体
20:腔
21:止动体安装孔
21A:止动体安装孔的前表面
22:凹部
23:凹部的底面
24:凹部的侧面
25A:临时锁定接纳部
25B:正式锁定接纳部
26:隔壁
26A:隔壁的端面
27:卡止部
28:卡止部的前表面
29:卡止部的后表面
30:主体部
31:线筒
32:绝缘筒
33:矛状部
40:止动体主体
40A:止动体主体的前表面
41:凸部
42:底壁部
43:侧壁部
44:锁片
45:前壁部
46:后方突出部
47:狭缝
48:凸部的侧面
50:按压面
51:限制面
90:电线
210:连接器
211:壳体
213:止动体
222:凹部
227:卡止部
229:卡止部的后表面
241:凸部
260:引导面
261:卡止凹部
262:伸出部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收纳于所述壳体的端子零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止动体,
所述壳体具有:腔,其在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后方开放;止动体安装孔,其与所述腔交叉地连通,并且在所述壳体的侧面开口;以及凹部,其在所述止动体安装孔的前表面开口,并且从所述侧面延伸到所述腔,
所述端子零件配置于所述腔内,
所述止动体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安装位置上对配置于所述腔内的所述端子零件向后方的移位进行限制,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止动体安装孔内的止动体主体和从所述止动体主体的前表面突出的凸部,
所述凸部具有按压面,所述按压面在所述止动体朝向所述安装位置的中途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凹部内,且在所述凹部内以朝向所述腔向后方倾斜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呈相互限制所述前后方向的移位的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卡止部,
所述端子零件具有与所述卡止部的前表面对置地卡止的矛状部,
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卡止部的后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零件在所述壳体中收纳有多个,
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各自与所述端子零件各自对应地设置。
CN202111056153.4A 2020-09-24 2021-09-09 连接器 Pending CN1142566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9753 2020-09-24
JP2020159753A JP2022053120A (ja) 2020-09-24 2020-09-24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6669A true CN114256669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89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6153.4A Pending CN114256669A (zh) 2020-09-24 2021-09-0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53120A (zh)
CN (1) CN11425666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9831A (ja) * 1994-08-30 1996-03-12 Yazaki Corp 端子の反転挿入防止構造
JP2002373725A (ja) * 2001-06-15 2002-12-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415136B1 (ja) * 2002-06-14 2003-06-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5209400A (ja) * 2004-01-20 2005-08-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ブロックコネクタ
DE102013016199A1 (de) * 2012-10-02 2014-04-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m Zusammenbauen desselben
CN105610010A (zh) * 2014-11-19 2016-05-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7059491A (ja) * 2015-09-18 2017-03-23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WO2017119395A1 (ja) * 2016-01-07 2017-07-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の係止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20072050A (ja) * 2018-11-02 2020-05-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9831A (ja) * 1994-08-30 1996-03-12 Yazaki Corp 端子の反転挿入防止構造
JP2002373725A (ja) * 2001-06-15 2002-12-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415136B1 (ja) * 2002-06-14 2003-06-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5209400A (ja) * 2004-01-20 2005-08-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ブロックコネクタ
DE102013016199A1 (de) * 2012-10-02 2014-04-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m Zusammenbauen desselben
CN105610010A (zh) * 2014-11-19 2016-05-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7059491A (ja) * 2015-09-18 2017-03-23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WO2017119395A1 (ja) * 2016-01-07 2017-07-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の係止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20072050A (ja) * 2018-11-02 2020-05-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亮;: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及维护探究", 机电信息, no. 15, 25 May 2013 (2013-05-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53120A (ja)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73894B1 (ko) 단자 위치 확인 장치를 가진 전기 커넥터
JP4963702B2 (ja) 端子位置保証装置を有するコネクタ組立体
US6280262B1 (en) Connector
JP582708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6659797B2 (en) Connector with resiliently deflectable lock arm
CN110534951B (zh) 连接器
JP2006344538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0323613B (zh) 连接器及端子零件
CN110739573A (zh) 电连接器
CN111029848B (zh) 防水连接器
US10826229B2 (en) Connector with coupling portion
CN113517605A (zh) 连接器锁定结构
CN111541086A (zh) 电连接器壳体
CN114256669A (zh) 连接器
CN110710061B (zh) 连接器结构
JP7306885B2 (ja) コネクタ
CN114667646B (zh) 连接器
WO2023021858A1 (ja) コネクタ
US20230198191A1 (en) Connector
JP7469175B2 (ja) コネクタ
CN112952410A (zh) 连接器
CN115588878A (zh) 连接器配合结构
JP2024087254A (ja) コネクタ
CN118073886A (zh) 连接器
JP2022127024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