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1841B -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1841B
CN114251841B CN202111623807.7A CN202111623807A CN114251841B CN 114251841 B CN114251841 B CN 114251841B CN 202111623807 A CN202111623807 A CN 202111623807A CN 114251841 B CN114251841 B CN 1142518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zero
target
temperatur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38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1841A (zh
Inventor
张俊新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38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1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1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1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1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1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24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fluid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3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 F24H9/18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using fluid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3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fluid fu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And Details Of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所述方法包括: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当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并启动点火进程;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所述第一进水水温和所述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当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所述叠加加热负荷之和,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以使所述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所述目标出水水温;所述叠加加热时长为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所述正常加热负荷为将所述当前进水加热至所述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采用本申请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零冷水热水器可以保证用户想要使用热水时开水即可出热水,不需要放水等待水温升高,相比普通燃气热水器能够给用户提供更舒适便捷的体验。其主要原理为:在用户启动零冷水功能后,零冷水热水器通过水泵驱动管道内的水循环流动起来,并点火加热,使管道内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实现开水即可出热水。
当管道内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后,零冷水热水器自动关闭零冷水功能,并熄火关泵。此后用户使用热水,由于零冷水热水器重新点火存在一定的延时,在该延时内,从自来水管道流入零冷水热水器的冷水未经加热,导致在用户使用热水的过程中,中途会有一段冷水流出,进而导致用户的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零冷水热水器,所述零冷水热水器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混水仓,所述方法包括:
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当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并启动点火进程;
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所述第一进水水温和所述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
当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所述叠加加热负荷之和,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以使所述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所述目标出水水温;所述叠加加热时长为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所述正常加热负荷为将所述当前进水加热至所述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所述第一进水水温和所述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的公式为:
Qm=(C目标-C0进水)Xm1
其中,Qm表示叠加加热负荷,C目标表示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C0进水表示第一进水水温,Xm1表示第一进水水流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零冷水热水器的入水管道上设置有调水阀,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将所述调水阀的开度调整为目标开度,以使所述混水仓全部容纳所述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
当叠加加热结束后,按照预设的开度步长,将所述调水阀的开度由所述目标开度逐步调整至最大开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混水仓的容积和所述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
根据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所述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所述目标开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混水仓的容积和所述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的公式为:
Xm临界=V/2T
其中,Xm临界表示临界水流量,V表示混水仓的容积,T表示叠加加热时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所述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所述目标开度,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和所述临界水流量的目标水流量差值;
在预设的水流量差值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目标水流量差值对应的目标开度调整值;
将所述目标开度与所述目标开度调整值的和值,更新所述目标开度。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零冷水热水器,所述零冷水热水器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混水仓,所述零冷水热水器包括:
主控装置,用于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当水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通过进水温度传感器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通过所述水流量传感器获取所述未加热的进水第一进水水流量,并通过控制点火装置启动点火进程;
所述主控装置,用于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所述第一进水水温和所述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
所述主控装置,用于当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所述叠加加热负荷之和,通过加热装置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以使所述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所述目标出水水温;所述叠加加热时长为所述点火装置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所述正常加热负荷为所述加热装置将所述当前进水加热至所述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零冷水热水器的入水管道上设置有调水阀,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将所述调水阀的开度调整为目标开度,以使所述混水仓全部容纳所述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
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当叠加加热结束后,按照预设的开度步长,将所述调水阀的开度由所述目标开度逐步调整至最大开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混水仓的容积和所述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
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所述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所述目标开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和所述临界水流量的目标水流量差值;
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在预设的水流量差值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目标水流量差值对应的目标开度调整值;
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目标开度与所述目标开度调整值的和值,更新所述目标开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当零冷水热水器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表明用户开始使用热水,零冷水热水器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并启动点火进程。零冷水热水器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然后,当零冷水热水器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叠加加热负荷之和,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补偿未经加热的水体缺少的能量,以使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其中,叠加加热时长为零冷水热水器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正常加热负荷为零冷水热水器将当前进水加热至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解决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冷水热水器调整目标开度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零冷水热水器。如图1所示,该零冷水热水器包括主控装置101、混水仓102、调水阀103、水流量传感器104、进水温度传感器105、点火装置106和加热装置107。零冷水热水器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混水仓102,入水管道上设置有调水阀103、水流量传感器104和进水温度传感器105。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当主控装置101通过水流量传感器104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主控装置101通过进水温度传感器105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通过水流量传感器104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第一进水水流量,并通过控制点火装置106启动点火进程;主控装置101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当主控装置101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叠加加热负荷之和,通过加热装置107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以使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102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其中,叠加加热时长为点火装置106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正常加热负荷为加热装置107将当前进水加热至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当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并启动点火进程。
在实施中,在用户打开零冷水热水器的零冷水功能后,零冷水热水器对管道内的水进行循环预热,以使管道内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当管道内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时,零冷水热水器自动关闭零冷水功能,并熄火关泵(即零冷水预热结束)。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当零冷水热水器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表明用户开始使用热水,此时冷水从自来水管道流入零冷水热水器。由于零冷水热水器重新点火存在一定的延时(例如2秒),一部分冷水未经加热流出。因此,零冷水热水器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并启动点火进程。其中,预设的启动水流量为根据行业经验设置的阈值,当零冷水热水器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启动点火进程,例如,将预设的启动水流量设置为2.5L/min。点火进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打开风机,且识别到一定的风压数值;启动电子打火器持续点火;打开电磁阀放出燃气。
步骤202,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
在实施中,由于零冷水热水器重新点火存在一定的延时(例如2秒),在该延时内,从自来水管道流入零冷水热水器的冷水未经加热。因此,零冷水热水器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其中,叠加加热负荷为在该延时内,从自来水管道流入零冷水热水器的未经加热的进水加热至目标出水水温所缺少的加热负荷(即叠加加热负荷),零冷水热水器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的公式为:
Qm=(C目标-C0进水)Xm1
其中,Qm表示叠加加热负荷,C目标表示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C0进水表示第一进水水温,Xm1表示第一进水水流量。
步骤203,当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叠加加热负荷之和,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以使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其中,叠加加热时长为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正常加热负荷为将当前进水加热至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
在实施中,当零冷水热水器检测到火焰信号,确认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叠加加热负荷之和,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补偿未经加热的进水所缺少的能量。其中,叠加加热时长为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正常加热负荷为将当前进水加热至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针对正常加热负荷,零冷水热水器获取当前进水的第二进水水温和第二进水水流量,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当前进水的第二进水水温和第二进水水流量,确定当前进水的正常加热负荷,具体公式为:
Q=(C目标-C进水)Xm2
其中,Q表示正常加热负荷,C目标表示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C进水表示第二进水水温,Xm2表示第二进水水流量。
混水仓是一种混水结构,安装在零冷水热水器的出水管道上,可以使先后进入混水仓的水体充分混合后流出。由于未加热的进水的水温低于目标出水水温,叠加加热的进水的水温高于目标出水水温,且叠加加热的进水中补偿了未加热的进水所缺少的能量。因此,通过混水仓使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充分混合,可以使混合后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零冷水热水器的入水管道上设置有调水阀,零冷水热水器的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一,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将调水阀的开度调整为目标开度,以使混水仓全部容纳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
在实施中,一部分零冷水热水器由于设计需求,安装的混水仓的容积过小,或者进水的水流量较大,导致混水仓无法全部容纳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进而导致流出零冷水热水器的水体的温度低于目标出水水温。因此,可以在零冷水热水器的入水管道上设置调水阀,调水阀是一种限制水流量的结构。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零冷水热水器将调水阀的开度调整为目标开度,以限制进水的水流量,从而保证混水仓可以全部容纳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目标开度调整后续会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二,当叠加加热结束后,按照预设的开度步长,将调水阀的开度由目标开度逐步调整至最大开度。
在实施中,当叠加加热结束后,由于零冷水热水器已经点火成功,流入零冷水热水器的进水可以通过正常加热负荷加热到目标出水水温。为了保证用户用水的水流量,零冷水热水器可以按照预设的开度步长,将调水阀的开度由目标开度逐步调整至最大开度。其中,如果直接将调水阀的开度由目标开度直接调整至最大开度,或预设的开度步长设置得过大,将会导致水流量的变化过大,超过零冷水热水器的温控速度,进而导致出水的温度大幅变化,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预设的开度步长为根据零冷水热水器的具体型号经过试验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调水阀的开度由目标开度逐步调整至最大开度的过程中,每一次开度的调整都会导致水流量发生迅速变化。例如,当调水阀的开度从按照预设的开度步长增大后,进水的水流量从aL/min增加到bL/min。但是由于水流量传感器的检测有一定的延迟,在水流量变成bL/min后的初期,零冷水热水器还在以水流量为aL/min计算正常加热负荷,导致水体的加热能量不足。因此,零冷水热水器可以存储调水阀的开度和进水水流量的对应关系。在调水阀的开度调整后,零冷水热水器可以立即在调水阀的开度和进水水流量的对应关系中,查询当前开度对应的记录进水水流量,并根据查询到的进水水流量直接计算正常加热负荷,从而减少出水水温的变化。其中,零冷水热水器存储的调水阀的开度和进水水流量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首次使用调水阀时记录每一次调整后的开度对应的水流量得到。
进一步的,在调水阀的开度调整后,零冷水热水器查询当前开度对应的记录进水水流量。如果当前开度对应的记录进水水流量与实际进水水流量的差值大于0.5L/min,则说明该对应关系不适用于当前开度调整下对应的水流量变化。因此,零冷水热水器通过实时检测到的进水水流量确定正常加热负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零冷水热水器的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一,根据混水仓的容积和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
在实施中,为了保证混水仓可以全部容纳在重新点火的延时期间流入零冷水热水器的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时长内叠加加热的进水,零冷水热水器需要根据混水仓的容积和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当调水阀控制水流量为临界水流量时,混水仓恰好可以全部容纳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由于叠加加热时长为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即重新点火的延时),因此,零冷水热水器根据混水仓的容积和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的公式为:
Xm临界=V/2T
其中,Xm临界表示临界水流量,V表示混水仓的容积,T表示叠加加热时长。
步骤二,根据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目标开度。
在实施中,在调水阀的开度由目标开度逐步调整至最大开度的过程中,流入零冷水热水器的进水水流量随开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热水器调水阀的开度与对应的水流量多为非线性关系,此时无法直接根据临界水流量确定对应的调水阀的开度。因此,目标开度为技术人员根据临界水流量综合考虑用户体验得到的估计值。例如,在用户初次使用零冷水热水器的零冷水功能后,零冷水热水器将默认开度(例如70%)作为目标开度,将调水阀的开度调整为目标开度。在实际使用中,零冷水热水器在默认开度的调水阀的限制下的水流量与临界水流量相比可能过小,导致用户感觉出水量过小;或限制下的水流量与临界水流量相比过大,混水仓无法全部容纳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流出零冷水热水器的水体的温度小于目标出水水温。因此,零冷水热水器根据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目标开度,以使当调水阀的开度为目标开度时,混水仓全部容纳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且用户的用水体验较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冷水热水器调整目标开度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零冷水热水器根据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目标开度的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301,确定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和临界水流量的目标水流量差值。
在实施中,零冷水热水器确定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和临界水流量的目标水流量差值。其中,目标水流量差值用于后续调整目标开度,以使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不断逼近临界水流量。
步骤302,在预设的水流量差值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中,查询目标水流量差值对应的目标开度调整值。
在实施中,零冷水热水器在预设的水流量差值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中,查询目标水流量差值对应的目标开度调整值。其中,预设的水流量差值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为针对零冷水热水器的硬件特性经过试验得到的,一般情况下,稳定水流的波动不超过0.2L/min,因此,可以取0.5L/min作为水流量差值的最小单位,例如,水流量差值大于1L/min,开度调整值为-10%;水流量差值大于0.5L/min且小于1L/min,开度调整值为-5%;水流量差值小于-1L/min,开度调整值为10%;水流量差值大于-1L/min且小于-0.5L/min,开度调整值为5%。
步骤303,将目标开度与目标开度调整值的和值,更新目标开度。
在实施中,零冷水热水器将目标开度与目标开度调整值的和值,更新目标开度。通过更新目标开度,可以使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更接近临界水流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当零冷水热水器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表明用户开始使用热水,零冷水热水器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并启动点火进程。零冷水热水器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然后,当零冷水热水器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叠加加热负荷之和,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补偿未经加热的水体缺少的能量,以使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其中,叠加加热时长为零冷水热水器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正常加热负荷为零冷水热水器将当前进水加热至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解决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至图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至图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上述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可互相参见,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参见其他方法实施例的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零冷水热水器,如图1所示,该零冷水热水器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混水仓102,该零冷水热水器包括:
主控装置101,用于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当水流量传感器104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通过进水温度传感器105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通过水流量传感器104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第一进水水流量,并通过控制点火装置106启动点火进程;
该主控装置101,用于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
该主控装置101,用于当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叠加加热负荷之和,通过加热装置107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以使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102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其中,叠加加热时长为点火装置106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正常加热负荷为加热装置107将当前进水加热至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零冷水热水器的入水管道上设置有调水阀103,该主控装置101,还用于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将调水阀103的开度调整为目标开度,以使混水仓102全部容纳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
该主控装置101,还用于当叠加加热结束后,按照预设的开度步长,将调水阀103的开度由目标开度逐步调整至最大开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主控装置101,还用于根据混水仓102的容积和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
该主控装置101,还用于根据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目标开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主控装置101,还用于确定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和临界水流量的目标水流量差值;
该主控装置101,还用于在预设的水流量差值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中,查询目标水流量差值对应的目标开度调整值;
该主控装置101,还用于将目标开度与目标开度调整值的和值,更新目标开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冷水热水器,当零冷水热水器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表明用户开始使用热水,零冷水热水器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并启动点火进程。零冷水热水器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然后,当零冷水热水器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叠加加热负荷之和,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补偿未经加热的水体缺少的能量,以使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目标出水水温。其中,叠加加热时长为零冷水热水器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正常加热负荷为零冷水热水器将当前进水加热至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解决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关于零冷水热水器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零冷水热水器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展示的数据、分析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零冷水热水器,所述零冷水热水器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混水仓,所述方法包括:
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当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和第一进水水流量,并启动点火进程;
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所述第一进水水温和所述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
当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所述叠加加热负荷之和,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以使所述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所述目标出水水温;所述叠加加热时长为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所述正常加热负荷为将所述当前进水加热至所述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冷水热水器的入水管道上设置有调水阀,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将所述调水阀的开度调整为目标开度,以使所述混水仓全部容纳所述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
当叠加加热结束后,按照预设的开度步长,将所述调水阀的开度由所述目标开度逐步调整至最大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混水仓的容积和所述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
根据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所述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所述目标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混水仓的容积和所述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的公式为:
Xm临界=V/2T
其中,Xm临界表示临界水流量,V表示混水仓的容积,T表示叠加加热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所述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所述目标开度,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和所述临界水流量的目标水流量差值;
在预设的水流量差值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目标水流量差值对应的目标开度调整值;
将所述目标开度与所述目标开度调整值的和值,更新所述目标开度。
6.一种零冷水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冷水热水器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混水仓,所述零冷水热水器包括:
主控装置,用于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当水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水流量大于预设的启动水流量时,通过进水温度传感器获取未加热的进水的第一进水水温,通过所述水流量传感器获取所述未加热的进水第一进水水流量,并通过控制点火装置启动点火进程;
所述主控装置,用于根据预设的目标出水水温、所述第一进水水温和所述第一进水水流量,确定叠加加热负荷;
所述主控装置,用于当检测到点火成功时,在叠加加热时长内,按照正常加热负荷和所述叠加加热负荷之和,通过加热装置对当前进水进行叠加加热,以使所述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在混水仓中混合后的水温达到所述目标出水水温;所述叠加加热时长为所述点火装置启动点火进程到点火成功之间的时长,所述正常加热负荷为所述加热装置将所述当前进水加热至所述目标出水水温对应的加热负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零冷水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冷水热水器的入水管道上设置有调水阀,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在零冷水预热结束后,将所述调水阀的开度调整为目标开度,以使所述混水仓全部容纳所述未加热的进水和叠加加热的进水;
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当叠加加热结束后,按照预设的开度步长,将所述调水阀的开度由所述目标开度逐步调整至最大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冷水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混水仓的容积和所述叠加加热时长,确定临界水流量;
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所述临界水流量和预设的调水阀开度调整策略,调整所述目标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零冷水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开度对应的水流量和所述临界水流量的目标水流量差值;
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在预设的水流量差值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目标水流量差值对应的目标开度调整值;
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目标开度与所述目标开度调整值的和值,更新所述目标开度。
CN202111623807.7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Active CN114251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3807.7A CN114251841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3807.7A CN114251841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1841A CN114251841A (zh) 2022-03-29
CN114251841B true CN114251841B (zh) 2023-06-02

Family

ID=8079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3807.7A Active CN114251841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184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5025A (zh) * 2020-05-12 2020-08-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水器的温控装置以及热水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96542B1 (ko) * 2013-04-10 2015-02-26 (주)귀뚜라미 온수 믹싱 구조를 갖는 순간식 온수 보일러
CN205227767U (zh) * 2015-12-22 2016-05-1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续温式燃气热水器
CN107062621B (zh) * 2017-03-20 2023-11-14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循环间隔时间的中央燃气热水器
CN110017597A (zh) * 2019-04-15 2019-07-16 陈雄 一种带储水空间的零冷水段热交换器
CN110500765A (zh) * 2019-08-08 2019-11-2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混合加热实现恒温出水的燃气热水器及出水控制方法
CN113124570B (zh) * 2019-12-31 2022-12-30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57598A (zh) * 2020-04-08 2020-07-28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13900A (zh) * 2020-11-05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热水器
CN113587450A (zh) * 2021-08-24 2021-11-02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式零冷水燃气热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5025A (zh) * 2020-05-12 2020-08-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水器的温控装置以及热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1841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6900B (zh) 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50855B (zh) 一种带预约功能的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17615B (zh) 一种具有预热超温保护的零冷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154692A (zh) 一种恒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082272A (zh) 一种具有零冷水功能的热水器控制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2728774B (zh) 用于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热水器、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CN114251841B (zh) 一种零冷水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热水器
CN112484312A (zh) 用于零冷水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
JP6822103B2 (ja) 給湯装置および給湯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3175756B (zh) 一种水温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3983682B (zh) 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KR101888966B1 (ko) 가스 사용량을 이용한 보일러의 가스절약 연소제어방법
CN114017929B (zh) 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燃气热水器、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390924A1 (en) Modulating Pool or Spa Heater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5579150B2 (ja) 給湯装置
CN113607452B (zh) 进出水管接反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847799A (zh) 一种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电热水器
JP6797595B2 (ja) 給湯器
CN117232151A (zh) 一种燃气采暖炉的控制方法及燃气采暖炉
CN117490253A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燃气热水器
CN108895662B (zh) 热水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25750B (zh) 燃气热水器的流体温度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CN113551424A (zh) 热水器控制方法、系统、装置以及热水器
JP3536736B2 (ja) 給湯装置
CN117870155A (zh) 即热出水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即热出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