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1107B - 隧洞塌方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隧洞塌方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1107B
CN114251107B CN202111541780.7A CN202111541780A CN114251107B CN 114251107 B CN114251107 B CN 114251107B CN 202111541780 A CN202111541780 A CN 202111541780A CN 114251107 B CN114251107 B CN 1142511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tunnel
drilling hole
drill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17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1107A (zh
Inventor
李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17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11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1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1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1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1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5Transport or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ining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Backfilling the space between main building ele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e.g. with 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7Reinforcing elements therefor; Holders for the reinforc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14Lining predominantly with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21D9/10Making by using boring or cutting mach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洞塌方处理方法,涉及隧道工程领域,目的在于提高隧洞起拱线外围注浆固结及支撑效果,并降低隧洞开挖难度。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先在塌方体后方安装钢支撑并固定,然后封闭塌方体,形成新掌子面,再在新掌子面钻孔,并进行注浆,再隧洞开挖及支护,隧洞循环开挖至一定程度,暂停开挖并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对塌方体进行分区钻孔并注浆,形成包括钢支撑、注浆支撑管、第一钻孔注浆后形成的顶部固结壳体、第一钻孔和第四钻孔注浆形成的前端固结墙体、以及第三钻孔注浆形成的中间固结墙体的稳定受力结构,保证了支撑的强度及施工的安全。隧洞开挖范围内的塌方体大部分未被固结,降低了隧洞开挖难度。

Description

隧洞塌方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处理隧洞塌方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处理隧洞塌方的方法,首先对塌方体进行封闭,再整体注浆形成固结体,包括在隧洞起拱线外围打设小导管并注浆,小导管与周围岩土体形成固结体,增强抵抗隧洞顶部塌陷荷载及冲击荷载的能力;还包括对隧洞起拱线以内的塌方体进行注浆,固结松散的塌方体,对小导管及顶部塌方体提供支撑。最后进行开挖,开挖时通过预留核心土保证受力结构的稳定。
在实际工程中,受到下列因素影响,注浆固结效果往往不理想。第一、塌方体的空隙较大,浆液跑漏严重,松散的塌方体不能充分固结;第二、塌方体不仅包括塌渣,还散步大量孤石,注浆无法使孤石与塌渣形成稳固的结合体;第三、隧洞内施工条件受限,注浆效果无法得到充分保证;第四、隧洞岩体存在较多裂隙,吃浆量大。
另外,由于对隧洞内的全部塌方体进行了注浆固结,待塌方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开挖作业,由于塌方体已经被固结,开挖难度很大,如果塌方体内存在大量孤石,开挖难度将显著增加,甚至局部可能需要爆破,机械开挖产生的震动、爆破产生的震动对受力结构及施工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洞塌方处理方法,目的在于提高隧洞起拱线外围注浆固结及支撑效果,并降低隧洞开挖难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塌方体后方安装钢支撑并进行固定。例如,钢支撑的外轮廓线与隧洞的开挖轮廓线相同,钢支撑的垂直度偏差小于±2°,钢支撑定位后通过锁脚锚杆进行固定。
S2、封闭塌方体,形成新掌子面。具体的:通过喷射混凝土对塌方体进行封闭。例如,喷射C20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为10cm。
S3、在新掌子面钻孔
在新掌子面绘出开挖轮廓线,沿开挖轮廓线的外侧施工一排第一钻孔,第一钻孔的方向向前并穿入开挖范围之外的岩土体;沿开挖轮廓线的内侧施工一排第二钻孔,第二钻孔的方向水平或与隧洞轴线平行,第二钻孔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小于第一钻孔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在新掌子面,沿隧洞竖向中心线施工一列第三钻孔,第三钻孔沿隧洞竖向中心线的竖向布置;在新掌子面的其他位置施工第四钻孔,第四钻孔的前端位于第一钻孔的前端的下方,第三钻孔和第四钻孔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与第一钻孔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相等。
具体的: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的钻孔范围为隧洞竖向中心线两侧各75°~90°,钻孔范围关于隧洞竖向中心线轴对称布置,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的环向间距为0.2m~0.4m;第一钻孔的方向与隧洞轴线的夹角为5°~10°。
具体的:第三钻孔的方向水平或与隧洞轴线平行。例如,第三钻孔的竖向间距为0.5m~1.0m。
进一步的是:第四钻孔在新掌子面成排布置,第四钻孔至少一排,每排第四钻孔在新掌子面沿弧线布置,弧线的弯曲方向与开挖轮廓线的弯曲方向一致。
更进一步的是:每排第四钻孔位于弧线两端的钻孔向开挖范围之外倾斜,倾斜角度和方向与第一钻孔的倾斜角度和方向一致,其他第四钻孔方向水平或与隧洞轴线平行。
S4、注浆
先向第三钻孔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再向第二钻孔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第三钻孔和第二钻孔所注浆液凝固后,再向第一钻孔插入注浆支撑管进行注浆,并向第四钻孔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其中,注浆支撑管的长度与第一钻孔的深度一致,注浆支撑管的尾端与钢支撑固定连接,第二钻孔、第三钻孔和第四钻孔的深度与对应的注浆管的长度一致;注浆支撑管的尾部不开孔并作为止浆段,其他管段均设置溢浆孔;第二钻孔和第三钻孔对应的注浆管的尾部不开孔并作为止浆段,其他管段均设置溢浆孔;第四钻孔对应的注浆管仅前端设置溢浆孔,其他管段不开孔并作为止浆段。
进一步的是:注浆支撑管还设置加强钢筋,加强钢筋的外侧焊接钢筋段,钢筋段形成的最大外接圆的直径与注浆支撑管的内径一致,加强钢筋位于注浆支撑管内并位于注浆支撑管的中心位置。
更进一步的是:第一钻孔、第三钻孔和第四钻孔注浆所用浆液均由稀到浓,第二钻孔注浆所用浆液为浓浆;在注浆支撑管注浆前,向注浆支撑管内插入加强钢筋,注浆末期向注浆支撑管灌注砂浆,注浆支撑管与加强钢筋通过砂浆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例如:注浆支撑管为小导管,小导管为外径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小导管的前端呈圆锥状,小导管的内径与加强钢筋的直径之差不小于10mm,加强钢筋的长度比注浆支撑管的长度短5cm~8cm;第二钻孔、第三钻孔和第四钻孔对应的注浆管为外径32mm、壁厚1.5mm的直缝焊管,直缝焊管的前端呈圆锥状。
S5、隧洞开挖及支护:待注浆土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隧洞循环开挖并进行支护。
进一步的是:先开挖第三钻孔注浆形成的中间固结墙体两侧的渣体,每开挖50cm~100cm架设一榀新的钢支撑,钢支撑安装完成后再清除中间固结墙体,并开展下一循环的隧洞开挖作业。
S6、隧洞循环开挖至第四钻孔注浆形成的前端固结墙体后,暂停开挖,并重复上述步骤S3~S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塌方体进行分区钻孔并注浆,形成包括钢支撑、注浆支撑管、第一钻孔注浆后形成的顶部固结壳体、第一钻孔和第四钻孔注浆形成的前端固结墙体、以及第三钻孔注浆形成的中间固结墙体的稳定受力结构,保证了支撑的强度及施工的安全性。隧洞开挖范围内的塌方体大部分未被固结,尽可能地降低了隧洞开挖难度,避免了开挖过程中对支撑结构造成过大干扰,可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快速清除这些塌方体,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注浆支撑管的前端由前端固结墙体进行支撑,后端与钢支撑固定形成支撑,注浆支撑管设置加强钢筋,增强了注浆支撑管的自身强度,在顶部固结壳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注浆支撑管的自身刚度,更好地保证塌方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新掌子面进行钻孔的孔位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注浆后沿隧洞竖向中心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图2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注浆支撑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钢支撑1、第一钻孔2、第二钻孔3、第三钻孔4、第四钻孔5、注浆支撑管6、加强钢筋7、钢筋段8、砂浆9、前端固结墙体10、中间固结墙体11、顶部固结壳体12、原岩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隧洞塌方处理方法,用于隧洞施工出现大面积塌方,塌方体的渣体空隙较大或存在大量孤石,无法通过小导管注浆一次处理的工况,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处理,参见图1~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塌方体后方安装钢支撑1并进行固定。
例如,钢支撑1用14#工字钢制作,钢支撑1的外轮廓线与隧洞的开挖轮廓线相同。钢支撑1垂直架设,垂直度偏差小于±2°,钢支撑1与隧洞轴线垂直。钢支撑1定位后通过设置锁脚锚杆进行固定。
S2、封闭塌方体,形成新掌子面。一般的,通过喷射混凝土对塌方体进行封闭。例如,喷射C20混凝土对塌方体进行封闭,C20混凝土的厚度为10cm。
S3、在新掌子面钻孔
在新掌子面绘出开挖轮廓线,沿开挖轮廓线的外侧施工一排第一钻孔2,第一钻孔2的方向向前并穿入开挖范围之外的岩土体。第一钻孔2用于插入注浆支撑管6并进行注浆,最终形成拱状的顶部固结壳体12,以实现超前支护。第一钻孔2处于隧洞后续隧洞开挖的空间范围之外,第一钻孔2的方向与隧洞轴线形成锐角,锐角的大小不宜过大,以5°~10°为宜。例如,第一钻孔2的钻孔范围为钢支撑1平面内、隧洞竖向中心线两侧各75°~90°夹角内,钻孔范围关于隧洞竖向中心线轴对称布置,第一钻孔2的环向间距为0.2m~0.4m;第一钻孔2的方向与隧洞轴线的夹角为5°~10°。
沿开挖轮廓线的内侧施工一排第二钻孔3,第二钻孔3的方向水平或与隧洞轴线平行。第二钻孔3用于注浆,对开挖轮廓线内侧的塌方体进行固结,以提高第一钻孔2的注浆质量。第二钻孔3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小于第一钻孔2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例如第一钻孔2和第二钻孔3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的差为0.50m。第二钻孔3的环向间距、钻孔范围与第一钻孔2的环向间距和钻孔范围最好相同。
在新掌子面,沿隧洞竖向中心线施工一列第三钻孔4,第三钻孔4沿隧洞竖向中心线的竖向布置。第三钻孔4用于注浆后形成用于支撑隧洞顶部的塌方体的中间固结墙体11。第三钻孔4的方向水平或与隧洞轴线平行。第三钻孔4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最好等于第一钻孔2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第三钻孔4的间距以能形成中间固结墙体11,并能对塌方体形成支撑为准,一般为0.5m~1.0m。
在新掌子面的其他位置施工第四钻孔5,第四钻孔5的前端位于第一钻孔2的前端的下方。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与第一钻孔2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相等。第四钻孔5用于对第一钻孔2前端下方的塌方体进行注浆固结,起到封闭前方塌方体的作用,也起到支撑注浆支撑管6前端的作用,因此第四钻孔5最好分布于整个新掌子面。例如,第四钻孔5在新掌子面呈排布置,第四钻孔5至少一排,例如设置两排。同时,基于受力的考虑,每排第四钻孔5在新掌子面沿弧线布置,弧线的弯曲方向与开挖轮廓线的弯曲方向一致,第四钻孔5注浆后形成拱状的固结体。
每排第四钻孔5位于弧线两端的钻孔向开挖范围之外倾斜,倾斜角度和方向与第一钻孔2的倾斜角度和方向一致,其他第四钻孔5方向水平或与隧洞轴线平行,这样可以更好地对注浆支撑管6的前端起到支撑的作用。第四钻孔5的环向间距一般为0.2m~0.4m。
上述第一钻孔2、第二钻孔3、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的施工顺序不区分先后,具体孔径和间距根据实际工况计算确定。
S4、注浆
注浆分步骤进行,先向第三钻孔4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浆液由稀到浓,形成起支撑隧洞顶塌方体的中间固结墙体11。再向第二钻孔3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注浆采用浓浆,用于封闭注浆支撑管6下方的渣体空隙,防止浆液下渗。第三钻孔4和第二钻孔3所注浆液凝固后,再向第一钻孔2插入注浆支撑管6进行注浆,浆液由稀到浓,以固结隧洞上部的塌方体,形成顶部固结壳体12,以产生梁拱效应为目的;同时,注浆支撑管6前端的浆液下渗,初步形成前端固结墙体10。最后,向第四钻孔5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补充加固前端固结墙体10。上述浆液的稀和浓只是相对概念,具体浓度范围根据实际工况和选用浆液种类确定。
注浆支撑管6的长度与第一钻孔2的深度一致,步骤S3对第一钻孔2的深度限制实质为对注浆支撑管6的插入深度的限制。注浆支撑管6的尾端与钢支撑1固定连接,钢支撑1对注浆支撑管6的尾端形成支撑,注浆支撑管6的前端由前端固结墙体10进行支撑。第二钻孔3、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的深度与对应的注浆管的长度一致,步骤S3对第二钻孔3、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的深度实质为对对应注浆管的插入深度的限制。
注浆支撑管6的尾部不开孔并作为止浆段,例如止浆段的长度不小于30cm,其他管段均设置溢浆孔,例如溢浆孔的孔径5mm、孔间距20cm并呈梅花型布置。注浆支撑管6最好为钢管,例如注浆支撑管6为小导管,小导管为外径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小导管的前端呈圆锥状。
注浆支撑管6的自身刚度对有效处理隧洞塌方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注浆支撑管6的自身刚度,一方面可以选用厚度更大、管径更大的钢管,或者设置加强结构。例如,注浆支撑管6内设置加强钢筋7,通过灌注砂浆9形成注浆支撑管6+加强钢筋7的混凝土结构,参见图5。加强钢筋7在注浆支撑管6进行注浆前插入注浆支撑管6内。注浆支撑管6内径与加强钢筋7的直径之差不小于10mm,以避免影响注浆支撑管6注浆效果,也利于保证砂浆9能完全充填支撑管6与加强钢筋7之间的间隙。加强钢筋7的长度比注浆支撑管6的长度短5cm~8cm。加强钢筋7最好设置于注浆支撑管6的中部,为了实现该目的,加强钢筋7的外侧焊接钢筋段8,例如焊接若干Ф6mm的钢筋段8,钢筋段8形成的最大外接圆的直径与注浆支撑管6的内径一致,加强钢筋7插入注浆支撑管6后自动位于注浆支撑管6的中心位置。注浆支撑管6的尾端可以焊接设置呈弦状的钢筋,对确保加强钢筋7位于注浆支撑管6的中心位置。在注浆支撑管6的注浆末期,调整浆液的配比,提高浆液的设计强度,浆液即成为砂浆9,增加砂浆9与注浆支撑管6与加强钢筋7之间的粘结力,使注浆支撑管6与加强钢筋7通过砂浆9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下面以注浆支撑管6为注浆小导管为例,对注浆小导管配置加强钢筋7与不配置加强钢筋7的这两种情况的抵抗荷载能力进行计算。
采用EC4(1994)规范进行注浆小导管的抗弯刚度计算,将注浆小导管近似理解为钢管混凝土进行分析,具体公式为K=EsIs+αEcIc,式中,Es和Ec分别为钢材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Is和Ic分别为钢材和混凝土的截面惯性矩;α为小于1的系数,考虑了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特点对钢管混凝土抗弯刚度的影响。规范中取值为:α=0.6,Es=206000MPa,Ec=9500(fck+8)1/3。对于钢管内有钢筋的钢管混凝土抗弯刚度公式为:K=EsIs+αEcIc+EαIα,式中,Eα、Iα分别为钢材的弹性模量和截面惯性矩。
实际隧洞塌方处理工程中,注浆小导管一般采用外径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制成,浆液采用水泥和中细砂制成。为增加注浆小导管最终的抗弯刚度,结束注浆时采用较高强度的水泥砂浆(如M15)注满注浆小导管。对于不配置加强钢筋的注浆小导管,抗弯刚度为:K=206000×79043+0.6×27017×73624=17.5kNm2。对于配置Ф25mm加强钢筋的注浆小导管,抗弯刚度为:K=206000×79043+0.6×27017×43468+206000×30156=21.1kNm2,对两种方案的抗弯刚度进行比较计算:(21.1-17.5)/17.5×100%=20.6%。由上述计算可知,配置加强钢筋的注浆小导管的抗弯刚度比不配置加强钢筋增加了20.6%,配置加强钢筋增加了注浆小导管与周围固结渣体所形成壳体的整体抵抗荷载能力。
第二钻孔3和第三钻孔4对应的注浆管的尾部不开孔并作为止浆段,例如止浆段的长度不小于30cm,其他管段均设置溢浆孔,例如溢浆孔的孔径5mm、孔间距20cm并呈梅花型布置。第二钻孔3对应的注浆管较注浆支撑管6短,第三钻孔4对应的注浆管与注浆支撑管6等长。第四钻孔5对应的注浆管仅前端设置溢浆孔,例如在前端0.5m范围内开溢浆孔,其他管段不开孔并作为止浆段。第二钻孔3、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对应的注浆管的前端最好均呈圆锥状。例如,第二钻孔3、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对应的注浆管均为外径32mm、壁厚1.5mm的直缝焊管,注浆小导管的前端均加工成100mm~200mm长的圆锥状。
S5、隧洞开挖及支护
待注浆土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隧洞循环开挖并进行支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每开挖50cm~100cm架设一榀钢支撑。开挖时,先机械配合人工清除第三钻孔4注浆形成的中间固结墙体11两侧的渣体,钢支撑安装完成后再清除中间的预留的中间固结墙体11,并开展下一循环的隧洞开挖作业。每架设1~2榀钢支撑后,进行初期喷护施工。
S6、隧洞循环开挖至第四钻孔5注浆形成的前端固结墙体10后,暂停开挖,并重复上述步骤S3~S5。

Claims (10)

1.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塌方体后方安装钢支撑(1)并进行固定;
S2、封闭塌方体,形成新掌子面;
S3、在新掌子面钻孔
在新掌子面绘出开挖轮廓线,沿开挖轮廓线的外侧施工一排第一钻孔(2),第一钻孔(2)的方向向前并穿入开挖范围之外的岩土体;沿开挖轮廓线的内侧施工一排第二钻孔(3),第二钻孔(3)的方向水平或与隧洞轴线平行,第二钻孔(3)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小于第一钻孔(2)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在新掌子面,沿隧洞竖向中心线施工一列第三钻孔(4),第三钻孔(4)沿隧洞竖向中心线的竖向布置;在新掌子面的其他位置施工第四钻孔(5),第四钻孔(5)的前端位于第一钻孔(2)的前端的下方,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与第一钻孔(2)在隧洞轴线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相等;
S4、注浆
先向第三钻孔(4)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再向第二钻孔(3)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第三钻孔(4)和第二钻孔(3)所注浆液凝固后,再向第一钻孔(2)插入注浆支撑管(6)进行注浆,并向第四钻孔(5)插入注浆管进行注浆;
其中,注浆支撑管(6)的长度与第一钻孔(2)的深度一致,注浆支撑管(6)的尾端与钢支撑(1)固定连接,第二钻孔(3)、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的深度与对应的注浆管的长度一致;注浆支撑管(6)的尾部不开孔并作为止浆段,其他管段均设置溢浆孔;第二钻孔(3)和第三钻孔(4)对应的注浆管的尾部不开孔并作为止浆段,其他管段均设置溢浆孔;第四钻孔(5)对应的注浆管仅前端设置溢浆孔,其他管段不开孔并作为止浆段;
S5、隧洞开挖及支护:待注浆土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隧洞循环开挖并进行支护;
S6、隧洞循环开挖至第四钻孔(5)注浆形成的前端固结墙体(10)后,暂停开挖,并重复上述步骤S3~S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钢支撑(1)的外轮廓线与隧洞的开挖轮廓线相同,钢支撑(1)的垂直度偏差小于±2°,钢支撑(1)定位后通过锁脚锚杆进行固定;步骤S2中,通过喷射混凝土对塌方体进行封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一钻孔(2)和第二钻孔(3)的钻孔范围为隧洞竖向中心线两侧各75°~90°,钻孔范围关于隧洞竖向中心线轴对称布置,第一钻孔(2)和第二钻孔(3)的环向间距为0.2m~0.4m;第一钻孔(2)的方向与隧洞轴线的夹角为5°~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三钻孔(4)的方向水平或与隧洞轴线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四钻孔(5)在新掌子面成排布置,第四钻孔(5)至少一排,每排第四钻孔(5)在新掌子面沿弧线布置,弧线的弯曲方向与开挖轮廓线的弯曲方向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每排第四钻孔(5)位于弧线两端的钻孔向开挖范围之外倾斜,倾斜角度和方向与第一钻孔(2)的倾斜角度和方向一致,其他第四钻孔(5)方向水平或与隧洞轴线平行。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注浆支撑管(6)还设置加强钢筋(7),加强钢筋(7)的外侧焊接钢筋段(8),钢筋段(8)形成的最大外接圆的直径与注浆支撑管(6)的内径一致,加强钢筋(7)位于注浆支撑管(6)内并位于注浆支撑管(6)的中心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第一钻孔(2)、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注浆所用浆液均由稀到浓,第二钻孔(3)注浆所用浆液为浓浆;在注浆支撑管(6)注浆前,向注浆支撑管(6)内插入加强钢筋(7),注浆末期向注浆支撑管(6)灌注砂浆(9),注浆支撑管(6)与加强钢筋(7)通过砂浆(9)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注浆支撑管(6)为小导管,小导管为外径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小导管的前端呈圆锥状,小导管的内径与加强钢筋(7)的直径之差不小于10mm,加强钢筋(7)的长度比注浆支撑管(6)的长度短5cm~8cm;第二钻孔(3)、第三钻孔(4)和第四钻孔(5)对应的注浆管为外径32mm、壁厚1.5mm的直缝焊管,直缝焊管的前端呈圆锥状。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先开挖第三钻孔(4)注浆形成的中间固结墙体(11)两侧的渣体,每开挖50cm~100cm架设一榀新的钢支撑,钢支撑安装完成后再清除中间固结墙体(11),并开展下一循环的隧洞开挖作业。
CN202111541780.7A 2021-12-16 2021-12-16 隧洞塌方处理方法 Active CN114251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1780.7A CN114251107B (zh) 2021-12-16 2021-12-16 隧洞塌方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1780.7A CN114251107B (zh) 2021-12-16 2021-12-16 隧洞塌方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1107A CN114251107A (zh) 2022-03-29
CN114251107B true CN114251107B (zh) 2023-04-28

Family

ID=8079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1780.7A Active CN114251107B (zh) 2021-12-16 2021-12-16 隧洞塌方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110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8389A (ja) * 1993-12-06 1995-06-20 Kajima Corp 崩壊性地山トンネルの切羽自立工法
JP2001355394A (ja) * 2000-06-13 2001-12-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トンネル崩落防止構造
CN103410519A (zh) * 2013-08-06 2013-11-27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隧道掘进用防岩爆掌子面结构及防岩爆隧道掘进方法
CN206816272U (zh) * 2017-06-16 2017-12-29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膨胀土隧道支护结构
CN108756898A (zh) * 2018-06-06 2018-11-06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采用hsc灌浆材料的超前预注浆施工方法
CN111764909A (zh) * 2020-06-22 2020-10-13 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黄土地层隧道塌方状态的探测方法及塌方后的处治方法
AU2021101421A4 (en) * 2021-03-19 2021-05-27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tepped remote targeted filling, solidifying, and grouting on hillside of double-track collapse tunnel
WO2021179507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亭式支架处理隧道塌方的方法
AU2021105800A4 (en) * 2021-08-18 2021-10-21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Treatment method for side roof collapse of water-bearing broken soft rock tunnel
WO2021244673A1 (zh) * 2020-08-06 2021-12-09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隧道塌方推管法抢险推力预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25409A (ko) * 2013-08-29 2015-03-10 성은주 소구경강관을 이용한 터널구조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07201909B (zh) * 2017-06-16 2023-06-13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膨胀土隧道支护结构及方法
KR101877369B1 (ko) * 2017-09-27 2018-08-07 백정식 터널의 보강 시공 방법 및 그 시공 구조
CN108708743B (zh) * 2018-05-14 2019-12-17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灌浆处理隧洞塌方的方法
CN109854255B (zh) * 2018-11-30 2020-06-30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隧道不收敛型塌方的处理方法
CN110424971A (zh) * 2019-08-20 2019-11-08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处理小断面隧洞塌方的方法
CN113153308B (zh) * 2021-03-09 2023-12-08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方法
KR102265581B1 (ko) * 2021-03-25 2021-06-16 컨텍이앤씨 주식회사 터널 배면 공동의 그라우팅 채움 시공 방법
CN112983467B (zh) * 2021-04-08 2022-08-30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隧道关门式大塌方的处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8389A (ja) * 1993-12-06 1995-06-20 Kajima Corp 崩壊性地山トンネルの切羽自立工法
JP2001355394A (ja) * 2000-06-13 2001-12-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トンネル崩落防止構造
CN103410519A (zh) * 2013-08-06 2013-11-27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隧道掘进用防岩爆掌子面结构及防岩爆隧道掘进方法
CN206816272U (zh) * 2017-06-16 2017-12-29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膨胀土隧道支护结构
CN108756898A (zh) * 2018-06-06 2018-11-06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采用hsc灌浆材料的超前预注浆施工方法
WO2021179507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亭式支架处理隧道塌方的方法
CN111764909A (zh) * 2020-06-22 2020-10-13 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黄土地层隧道塌方状态的探测方法及塌方后的处治方法
WO2021244673A1 (zh) * 2020-08-06 2021-12-09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隧道塌方推管法抢险推力预测方法
AU2021101421A4 (en) * 2021-03-19 2021-05-27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tepped remote targeted filling, solidifying, and grouting on hillside of double-track collapse tunnel
AU2021105800A4 (en) * 2021-08-18 2021-10-21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Treatment method for side roof collapse of water-bearing broken soft rock tunnel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联伟 ; .通过隧道塌方冒顶段施工技术.隧道建设.2009,第29卷(第03期),第329-333+341页. *
陈峰 ; .管棚及注浆加固法在引水隧洞塌方处理中的应用.水利水电施工.2008,(第04期),第44-45+5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1107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4125B (zh) V级围岩隧道施工方法
CN109372556B (zh) 一种适于高应力软岩隧巷道围岩支护的夹心拱及施工方法
CN104818991A (zh) 一种浅埋偏压残坡积土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08798702B (zh) 一种大断面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支护方法
CN107762529B (zh) 基于临时支护体系的车行横洞与隧道正洞交叉处施工方法
CN110195604B (zh) 一种线隧道正洞tbm掘进段施工方法
CN107965341A (zh) 一种大断面硐室管棚管网混凝土支护方法
CN114352358B (zh) 高地应力深埋软岩隧道大变形动态分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60962A (zh) 一种回填区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0546998B1 (ko) 직접 굴착식 터널 갱구 가시설 시공 방법
CN114251107B (zh) 隧洞塌方处理方法
CN105840209B (zh) 锚桩在隧道洞身段控制变形施工工法
CN209228377U (zh) 一种用于隧道洞口支护的多级套拱结构及管棚套拱结构
CN115262596B (zh) 一种适用于桥隧相连隧道洞口滑坡段的治理方法
CN107762528B (zh) 一种碎裂围岩内车行横洞与隧道正洞交叉处施工方法
CN210180295U (zh) 爆破施工结构
CN114635716A (zh) 一种内置型钢的管棚超前支护方法及其应用
CN211973513U (zh) 一种基坑围护桩豁口开挖处理结构
CN114673528A (zh) 隧洞顶部空腔支护方法
CN110410082B (zh) 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
KR200296444Y1 (ko) 배노트 공법에 의해 설치된 현장타설 대구경 파일을이용한 지중연속벽체
KR101091081B1 (ko) 양방향 터널 굴착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형성된 양방향 터널
CN112523788B (zh) 一种提高软岩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JP7010312B2 (ja) 地山補強工法
CN217760994U (zh) 浅埋深隧洞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