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9196A - 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9196A
CN114249196A CN202011014371.7A CN202011014371A CN114249196A CN 114249196 A CN114249196 A CN 114249196A CN 202011014371 A CN202011014371 A CN 202011014371A CN 114249196 A CN114249196 A CN 114249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safety
distanc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43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波
朱建伟
毛凯萍
刘翔
谭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43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91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9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91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92Position or motion detectors or driving means for the det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case of excessive loads
    • B66B5/145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case of excessive loads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执行件的供电开关;检测单元用于监测电梯结构的各执行件的位置和状态,以及轿厢的速度,并将监测数据传送至信号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检测单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监测数据对执行单元发出指令信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运行方法,安全运行方法包括基本运行条件的安全判定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判定。本发明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确保同一轨道上多个独立运行的电梯之间可以安全高效运行,也可以使电梯在最佳的时机通过切换轨道切换到相邻井道运行。

Description

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其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被不断放大,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双层轿厢电梯、双轿厢电梯、环型或分叉环型电梯等多轿厢运行的模式,但已知的这些多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其轿厢均位于同一个井道内的轨道上,各井道之间的电梯轿厢无法进行轨道切换运行,轿厢之间更无法进行超越运行,在运输量剧增的情况下,采用目前的多轿厢运行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而且没有根本性的解决电梯运送效率低的问题。
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需要实现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各井道之间的电梯可进行相互切换井道运行,实现超越运行。
多轿厢电梯系统是从没有出现过的结构,现有电梯系统的因此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在运行控制时需要监测轿厢之间、轿厢与切换装置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以及轨道切换的动作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确保同一轨道上多个独立运行的电梯之间可以安全高效运行,也可以使电梯在最佳的时机通过切换轨道切换到相邻井道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电梯结构包括多个轿厢、至少两个主轨道和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设有多个,所述切换装置用于衔接或者断开两个不同的主轨道,所述切换装置和主轨道构成轿厢的运行轨道,所述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设于电梯结构的各执行件的开关,所述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执行件的供电开关;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监测电梯结构的各执行件的位置和状态,以及轿厢的速度,并将监测数据传送至信号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处理器,用于对检测单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监测数据对执行单元发出指令信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轿厢监测器,所述轿厢监测器沿轿厢运行方向布设。
优选地,所述轿厢监测器用于监测轿厢的位置和速度,所述轿厢监测器设有多个,间隔设于轿厢的运行轨道。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于轿厢。
优选地,检测单元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切换装置的位置,以及检测切换装置与主轨道的连接状态。
优选地,所述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设有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用于对轿厢产生非驱动的外力。
优选地,所述安全装置设有安全钳和制动机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运行方法,所述安全运行方法采用上述的安全控制系统,所述安全运行方法包括基本运行条件的安全判定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判定;
所述基本运行条件的安全判定包括超载信号、安全回路信号,以及切换装置的位置和状态安全信号的判定;
所述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判定包括相邻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
优选地,所述相邻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包括两个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安全距离,以及轿厢与切换装置的安全距离。
优选地,所述两个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大于或等于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所述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轿厢非正常运行时制停所需的距离和轿厢的安全操作距离。
优选地,所述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分为轿厢在主轨道上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距离、轿厢在主轨道下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及轿厢在主轨道上相向行驶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优选地,所述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计算方式为:
D=D1+max(D3、D4)+D6
D=max(D2、D3)+D6
D=max(D2、D3)+max(D3、D4)+D6
其中,D为同向上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D为同向下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D为相向接近运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D1为轿厢上行时,轿厢运行速度减至0,轿厢反向运动至速度超过额定速度后,从超速到速度为0的运行距离;
D2为轿厢下行时,轿厢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后,从超速到速度为0的运行距离;
D3为轿厢从运行到停止的紧急制动距离;
D4为上抛制停距离,即重力制停距离;
D6为安全操作距离。
优选地,所述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安全距离大于或等于轿厢切换主轨道前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所述轨道衔接处为切换装置动作后与主轨道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轿厢切换主轨道之前,当轿厢进入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范围内时,所述轿厢选择待行驶的切换装置已与主轨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为轿厢非正常运行时制停所需的距离和轿厢的安全操作距离,。
优选地,所述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包括轿厢上行时轿厢与切换装置之间的最小行驶距离和轿厢下行时轿厢与切换装置之间的最小行驶距离,分别为:
D上切=max(D3、D4)+D6
D下切=max(D2、D3)+D6
其中,D上切为轿厢需要切换不同的轨道时,上行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
D下切为轿厢需要切换不同的轨道时,下行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
优选地,所述轿厢与切换装置的安全距离大于或等于轿厢切换主轨道之后轿厢与切换装置的最小安全距离。
优选地,所述轿厢与切换装置的最小安全距离为轿厢通过切换装置切换到不同的主轨道之后轿厢与切换装置之间的最小行驶距离,所述轿厢与切换装置的距离大于最小安全距离之后,所述切换装置动作断开与主轨道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轿厢与切换装置的最小安全距离包括切换主轨道后轿厢上行时轿厢与切换装置之间的最小行驶距离,以及切换主轨道后轿厢下行时轿厢与切换装置之间的最小行驶距离,分别为:
D上停=max(D3、D4)+D5+D6
D下停=max(D2、D3)+D5+D6
其中,D上停为轿厢切换轨道之后,上行轿厢与切换装置的最小安全距离;
D下停为轿厢切换轨道之后,下行轿厢与切换装置的最小安全距离;
D5为轿厢在切换轨道过程中的运行距离。
本发明的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解决传统电梯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相邻井道不能交叉运行,因此传统电梯的运行控制方法中没有进行轿厢与轿厢、轿厢与切换装置的安全距离监测。本发明提出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安全运行控制方法,通过监测轿厢之间、轿厢与轨道切换装置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及轨道切换的动作状态,使同一轨道上多个独立运行的电梯之间可以安全高效运行,也可以使电梯在最佳的时机通过切换轨道切换到相邻井道运行,并能够保证轿厢运行过程中不撞到其它机构。
(2)本发明的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通过监测轿厢之间、轿厢与切换装置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以及轨道切换的动作状态,使同一轨道上多个独立运行的电梯之间可以安全高效运行,也可以使轿厢在最佳的时机通过切换装置切换到相邻井道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多轿厢安全距离监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轿厢竖直运行时换轨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轿厢转弯运行时换轨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安全距离监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轨道;2、轿厢;3、切换装置;4、井道;4-1、第一井道;4-2、第二井道;4-2、第三井道;4-n、第n井道;5、限位监测方式;5-1、高速运行限位;5-2、低速运行限位;5-3、极限位置限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和安全运行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结构可参考本申请人已申请的电梯技术系列专利,尤其是申请号PCTCN2020105758,名称为多轿厢无缆电梯系统中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电梯结构包括多个轿厢3、至少两个主轨道1和切换装置3,所述切换装置3设有多个,所述切换装置3用于衔接或者断开两个不同的主轨道1,所述切换装置3和主轨道1构成轿厢3的运行轨道,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是可以在同一主轨道1上运行多个轿厢2,不同的主轨道1之间设置有切换装置3,将不同井道4内的主轨道1通过切换装置3衔接,形成一个可以跨井道4的连续运行通道,使得轿厢3可以从一个井道4直接运行到另外一个井道4以加快上行或者下行的速度。
本实施例中,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轿厢监测器、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
本实施例中,轿厢监测器用于监测轿厢的位置和速度,所述轿厢监测器设有多个,间隔设于轿厢的运行轨道。检测单元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于轿厢。检测单元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切换装置的位置,以及检测切换装置与主轨道的连接状态。位置传感器采用检测限位开关、磁感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电梯结构其它零部件采用的传感器与现有技术中原理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单元包括设于电梯结构的各执行件的开关,所述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执行件的供电开关。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在于安全控制的结构和判定方法,其余结构参照本发明人电梯系列专利,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的电梯结构公知常识。
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处理器,用于对检测单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监测数据对执行单元发出指令信号。
本实施例中,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设有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用于对轿厢产生非驱动的外力。
本实施例中,安全控制系统主要是对电梯的安全装置发出指令信号,对轿厢进行紧急停车措施。
本实施例中,安全装置包括安全钳和制动机构,安全钳为现有电梯系统中常用的结构,在此不做过多的描述。制动机构在申请号PCTCN2020105758的专利中有详细的描述,也可以采用其他制停装置,例如UCMP制停装置等。
本实施例中,紧急停车措施可以是紧急制动、安全钳动作、UCMP制停装置或其他可以使电梯停止运行的措施,同时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组合实现多重制动保护机制,如紧急制动设置为第一道停车保护,触发安全钳动作设置为第二道停车保护,安全钳的触发可以是限速器超速触发也可以是在没有超速的情况下通过电磁铁、电缸、推杆等主动触发其动作。
本实施例中,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运行方法,具体如下:
(a)基本运行条件的安全判定
电梯首次运行时需要监测运行条件,并且要定期进行全面的监测。除此之外,实时对轿厢2的基本运行条件进行安全判定,检测是否符合安全运行条件,主要监测超载信号、安全回路信号、相邻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切换装置的位置和状态的安全信号。
1)超载信号
在轿厢底部设置重量检测传感器,用于监测轿厢的载重情况,当轿厢的载重超过额定重量时,发出警报,并且轿厢不予运行。
2)安全回路信号
安全回路信号是为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把电梯所有的安全开关串联(如急停开关,限速器开关、安全钳开关、极限开关、缓冲器开关、门锁开关等),控制一只安全继电器的回路。只有所有安全开关都在接通的情况下,安全继电器吸合,电梯才能得电运行。现有结构中任何能实现上述原理的结构都适用于本发明。
3)切换装置的位置和状态
切换装置3设有至少两个位置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切换装置3的两侧,用于监测切换装置3的位置和是否正常。在轿厢2正常运行时,切换装置3不与主轨道1衔接,当轿厢2需要切换不同井道的主轨道1时,切换装置运动,传感器用于检测出切换装置3的动作速度,处理器计算出切换装置3与主轨道1衔接的时间。
4)相邻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
当轿厢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需要安全装置给轿厢一个相反方向的力,对轿厢产生一个减速度。
对于一个运行方向上两个轿厢2之间最小的安全距离为:设置电梯额定速度v=2m/s,安全钳动作减速度a1=9.81m/s2,紧急制停减速度a2=9.81m/s2,当前轿厢速度v1=1.5m/s,设触发安全钳动作时电梯速度v0=2.3m/s(如果是常识中使用的数值,还请补充出处),上抛制停减速度(即重力制停距离)a3=9.8m/s2,切换装置3衔接两个主轨道1使用的时间t=2s,额外余留的保护长度k=0.1m;则有:
轿厢从运行到停止的紧急制动距离D3为:
Figure BDA0002698569700000071
上抛制停距离D4
Figure BDA0002698569700000072
轿厢2在切换主轨道1过程中的运行距离D5
D5=k+v1t=0.1+1.5*2=3.1(m)
设置安全操作距离D6
D6=0.8(m)
轿厢2上行时,轿厢运行速度减至0,轿厢反向运动至速度超过额定速度后,从超速到速度为0的运行距离,即安全钳动作所需行程距离D1
Figure BDA0002698569700000073
轿厢2下行时,轿厢2轿厢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后,从超速到速度为0的运行距离,安全钳动作所需行程距离D2
Figure BDA0002698569700000074
(1)不同运行情况下两个轿厢2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如下:
①同向上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等于上方运行轿厢触发安全钳动作所需的行程距离加上下方轿厢上抛制停距离或紧急制动距离中具有最大值的距离以及安全操作距离之和;
D=D1+max(D3、D4)+D6=0+0.370+0.8=1.17(m)
②同向下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等于上方轿厢触发安全钳动作所需的行程距离与紧急制动距离两者最大值和安全操作距离之和;
D=max(D2、D3)+D6=0.255+0.8=1.055(m)
③相向接近运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等于上方轿厢触发安全钳动作所需的行程距离与紧急制动距离两者最大值和下方轿厢上抛制停距离与紧急制动距离两者最大值的距离,以及安全操作距离之和;
D=max(D2、D3)+max(D3、D4)+D6=0.255+0.370+0.8=1.425(m)
其中,D为同向上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D为同向下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D为相向接近运行时,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D1为轿厢上行时,轿厢运行速度减至0,轿厢反向运动至速度超过额定速度后,从超速到速度为0的运行距离;
D2为轿厢下行时,轿厢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后,从超速到速度为0的运行距离;
D3为轿厢从运行到停止的紧急制动距离;
D4为上抛制停距离;
D6为安全操作距离
(2)当轿厢2需要切换不同的主轨道1时,由于切换装置3与主轨道1的衔接需要时间,为了保证轿厢2到达切换装置3时,切换装置3已与主轨道1衔接,即为了保证轿厢2顺利切换主轨道1,则轿厢2与切换装置3和主轨道1的衔接处也需设置最小安全距离。
④下行轿厢2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等于次轿厢触发安全钳动作所需的行程距离与紧急制动距离两者最大值和安全操作距离之和;
D下切=max(D2、D3)+D6=0.255+0.8=1.055(m)
⑤上行轿厢2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等于紧急停车产生的制动距离与上抛制停距离两者最大值和安全操作距离之和;
D上切=max(D3、D4)+D6=0.370+0.8=1.170(m)
其中,D上切为轿厢需要切换不同的轨道时,上行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
D下切为轿厢需要切换不同的轨道时,下行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最小安全距离。
(3)轿厢2切换主轨道1之后,若轿厢2上行或下行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为了防止非正常运行的轿厢2可能从已衔接的切换装置3切换到不同的井道4,则轿厢2与衔接后的切换装置之间应设置最小安全距离。
⑥下行轿厢2与切换装置3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等于触发安全钳动作所需的行程距离与紧急制动距离两者最大值和轨道切换过程中运行距离以及安全操作距离之和;
D下停=max(D2、D3)+D5+D6=0.255+3.1+0.8=4.155(m)
⑦上行轿厢2与切换装置3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等于紧急停车产生的紧急制动距离与上抛制停距离两者最大值和轨道切换过程中运行距离以及安全操作距离之和;
D上停=max(D3、D4)+D5+D6=0.370+3.1+0.8=4.270(m)
其中,D上停为轿厢切换轨道之后,上行轿厢与切换装置的最小安全距离;
D下停为轿厢切换轨道之后,下行轿厢与切换装置的最小安全距离;
D5为轿厢在切换轨道过程中的运行距离。
(b)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判定
在具备安全运行条件时,当接收到楼层外召呼梯指令时,控制系统通过群控逻辑运算,制定最优的服务程序,调度轿厢,以响应楼层的外召呼梯指令;当被选中的轿厢内有选层指令时,安全控制系统的处理器进行群控逻辑运算,结合当前轿厢内目的层指令与当前楼层呼梯指令,制定最优的运行程序,响应目的层指令和呼梯指令。
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在运行过程中,同一轨道上会有多个轿厢同时在上行或者下行,轿厢也会通过切换装置跨井道响应目的层指令和外召呼梯指令。
同时,为保证安全运行,安全控制系统需要对同一轨道多个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安全距离、轿厢与切换装置的安全距离以及轨道切换动作状态进行监测,其主要的判定原则如下:
1)当轿厢与轿厢、轿厢与轨道衔接处之间的安全距离大于对应的最小安全距离时,轿厢之间可以正常运行;当相应的安全距离小于等于最小安全距离时,处理器对制动机构和安全钳发出信号,采取紧急停车措施确保安全。
2)当轿厢与切换装置的安全距离大于最小安全距离时,切换装置可以实施衔接轨道动作,待轿厢切换动作状态完成后,轿厢通过切换轨道切换到相邻井道的轨道上运行。
3)轿厢切换动作状态的监测主要包括轨道衔接到位和锁定到位两个状态的监测,只有在轨道衔接到位,同时被锁定后,电梯才能通过切换装置的切换轨道运行到其他井道的轨道上。
4)为进一步确保最小安全距离监测实施的可靠性,监测采取高速运行限位—低速运行限位—极限位置限位三级或多级监测方式,将高速和低速限位拆分为多档位的高速运行区和低速运行区限位。设置运行限位主要是确保电梯减速可靠,才能保证最后的安全距离,设置的位置是根据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对距离来设定的。
如图4所示,DH为高速区对应的距离,DL为低速区对应的距离,D为确保的最小安全距离,各限位实现的功能如下:
高速运行限位5-1:当轿厢监测器检测到轿厢之间的距离为DH时,轿厢必须从高速强迫减速运行,运行速度要低于设定值;
低速运行限位5-2:当轿厢监测器检测到轿厢之间的距离为DL时,电梯不能再做低速运行,运行速度要高于设定值;
极限位置限位5-3:当轿厢监测器检测到轿厢之间的距离为D时,需要切断安全回路或供电回路,同时紧急制动,使电梯停止运行。
为方便理解,图1中示出了设置n个井道4-1、4-2、4-3……4-n时的多轿厢运行方式,图1中的D表示两个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运行原理与两个井道相同,通过监测轿厢之间、轿厢与轨道切换装置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及轨道切换的动作状态,使同一轨道上多个独立运行的电梯之间可以安全高效运行,也可以使电梯在最佳的时机通过切换轨道切换到相邻井道运行。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电梯结构包括多个轿厢、至少两个主轨道和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设有多个,所述切换装置用于衔接或者断开两个不同的主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和主轨道构成轿厢的运行轨道,所述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设于电梯结构的各执行件的开关,所述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执行件的供电开关;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监测电梯结构的各执行件的位置和状态,以及轿厢的速度,并将监测数据传送至信号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处理器,用于对检测单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监测数据对执行单元发出指令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轿厢监测器,所述轿厢监测器沿轿厢运行方向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监测器用于监测轿厢的位置和速度,所述轿厢监测器设有多个,间隔设于轿厢的运行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于轿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单元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切换装置的位置,以及检测切换装置与主轨道的连接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设有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用于对轿厢产生非驱动的外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设有安全钳和制动机构。
8.一种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运行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控制系统,所述安全运行方法包括基本运行条件的安全判定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判定;
所述基本运行条件的安全判定包括超载信号、安全回路信号,以及切换装置的位置和状态安全信号的判定;
所述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判定包括相邻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包括两个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轿厢与轨道衔接处的安全距离,以及轿厢与切换装置的安全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大于或等于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所述轿厢与轿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轿厢非正常运行时制停所需的距离和轿厢的安全操作距离。
CN202011014371.7A 2020-09-24 2020-09-24 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 Pending CN1142491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4371.7A CN114249196A (zh) 2020-09-24 2020-09-24 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4371.7A CN114249196A (zh) 2020-09-24 2020-09-24 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9196A true CN114249196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8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4371.7A Pending CN114249196A (zh) 2020-09-24 2020-09-24 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91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6047B2 (ja) マルチカー式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869945B2 (en) Supplemental elevator safety system
US9371210B2 (en) Elevator safety system having multiple buses
CN1953926B (zh) 电梯装置
CN101296855B (zh) 电梯安全系统、电梯系统及保持多轿厢间最小间距的方法
KR101748475B1 (ko) 멀티 카식 엘리베이터
CN105384039B (zh) 用于关闭电梯的门的方法和配置
WO2017068232A1 (en) Elevator with a safety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safe working spac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elevator shaft
JP2732730B2 (ja) 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835206B2 (ja) 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157254A (zh) 在双甲板电梯之间横向转送的电梯轿厢
CN1166445A (zh) 输送乘客的、带有双层隔板电梯的多电梯往复运输系统
CN114249196A (zh) 用于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运行方法
CN109562906B (zh) 电梯装置
JP6138348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3182320B2 (ja) つかみ替え式循環型エレベータ
JP3059006B2 (ja) 縦横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7147900B1 (ja) エレベータ
CN117800194A (zh) 多轿厢并行电梯系统提前检测层门开关的方法
CN117550445A (zh) 一种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保护系统
CN102616630A (zh) 单向电梯及其运行方法
CN117819322A (zh) 一种群控电梯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14527475U (zh) 无机房锁梯装置
CN115535769A (zh) 用于多轿厢电梯系统的应急救援方法
CN109941874B (zh) 多台扶梯的监控互锁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